CN109538145A - 柱塞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柱塞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8145A
CN109538145A CN201910015359.9A CN201910015359A CN109538145A CN 109538145 A CN109538145 A CN 109538145A CN 201910015359 A CN201910015359 A CN 201910015359A CN 109538145 A CN109538145 A CN 109538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tubular part
along
plunger catcher
con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5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书豪
唐勇
陈俊宏
苏诗策
刘树飞
张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aisheng Bis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aisheng Bis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aisheng Bis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aisheng Bis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5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8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8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8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3/00Apparatus for displacing, setting, locking, releasing or removing tools, packers or the like in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柱塞捕捉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在工作时,柱塞的端部能够从开放的第一端进入管状部件内,并被钩部捕捉住。这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能够设置在井口管道内,安装方便,相对于现有的柱塞捕捉器旁接于井口管道的安装形式,其泄漏风险更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能够与柱塞端部的打捞头结合实现对柱塞的捕捉,进而无需在柱塞的周面设计捕捉槽,降低了柱塞的加工成本和设计难度。

Description

柱塞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塞捕捉器。
背景技术
石油井或天然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井底存在积液现象。当井底积液过多时,积液在井底形成的压力将阻碍石油或天然气沿井道上行,最终导致石油井或天然气井产能降低,甚至完全停产。
为了解决积液问题,部分石油井或天然气井采用柱塞举升技术进行排水。柱塞是一种在石油井或天然气中往复上行运动的部件。柱塞下行至井底后,柱塞位于井底积液液面下方在柱塞上行时,位于柱塞上方的积液被柱塞举升上行,进而将井底的积液排出至井外。这样,能够降低井底积液产生的压力,达到石油井或天然气井增产的目的。
采用柱塞举升技术的石油井或天然气井,在井口设置有柱塞捕捉器,用于在柱塞上行至井口时对柱塞进行捕捉,实现对柱塞的定位,且便于将柱塞从井中取出。
现有的柱塞捕捉器存在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现有的柱塞捕捉器只能旁接在井口管道上,安装较困难,存在泄漏风险。现有的柱塞捕捉器从柱塞侧面与柱塞结合以实现对柱塞的捕捉,需要在柱塞的周面开设有与柱塞捕捉器结合的捕捉槽,提高了柱塞的加工成本和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捕捉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柱塞捕捉器能够设置在井口管道内,安装方便,泄漏风险低。该柱塞捕捉器能够直接与柱塞的打捞头结合,进而无需在柱塞的周面设计捕捉槽,降低了柱塞的加工成本和设计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柱塞捕捉器,包括:沿预设轴线延伸的管状部件,管状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放;以及设置在第一端,且径向向内凸出的钩部;其中,第一端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
进一步的,钩部靠近第一端的端面为第一承压面;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一承压面逐渐靠近预设轴线。
进一步的,钩部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承压面;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第二承压面逐渐靠近预设轴线。
进一步的,管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孔;长条孔从长条孔从第一端端面向第二端延伸,在管状部件的壁上分隔出多个扩张条,钩部设置在扩张条上。
进一步的,扩张条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发生可复原的形变而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
进一步的,柱塞捕捉器还包括设置在管状部件内壁,且径向向内凸出的收缩部,收缩部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柱塞捕捉器还包括设置在管状部件内的施压部件;施压部件被构造为在管状部件内沿预设轴线运动,并与收缩部可滑动地配合;施压部件被构造为与收缩部可滑动地配合时,对收缩部施加径向向外的力,并带动第一端径向向外扩张。
进一步的,柱塞捕捉器还包括致动部件,致动部件沿预设轴线的方向贯穿第二端并与施压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收缩部靠近第一端的端面为第一收缩面,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一收缩面逐渐靠近预设轴线;收缩部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收缩面,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第二收缩面逐渐靠近预设轴线;第二收缩面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的趋势相对于第一收缩面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的趋势更加平缓。
进一步的,管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孔;长条孔从长条孔从第一端端面向第二端延伸,在管状部件的壁上分隔出多个扩张条,钩部和收缩部均设置在扩张条上。
进一步的,扩张条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发生可复原的形变而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在工作时,柱塞的端部能够从开放的第一端进入管状部件内,并被钩部捕捉住。这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能够设置在井口管道内,安装方便,相对于现有的柱塞捕捉器旁接于井口管道的安装形式,其泄漏风险更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能够与柱塞端部的打捞头结合实现对柱塞的捕捉,进而无需在柱塞的周面设计捕捉槽,降低了柱塞的加工成本和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柱塞捕捉器在捕捉柱塞时的状态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柱塞捕捉器在捕捉柱塞时的状态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柱塞捕捉器在捕捉柱塞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010-柱塞捕捉器;100-管状部件;100a-预设轴线;110-第一端;120-第二端;130-钩部;131-第一承压面;132-第二承压面;140-长条孔;150-扩张条;160-收缩部;161-第一收缩面;162-第二收缩面;170-施压部件;180-致动部件;020-柱塞;021-颈部;022-打捞头;030-井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天然气井”可以是用于采集常规天然气的天然气井,也可以是用于采集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的天然气井。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包括管状部件100。管状部件100沿预设轴线100a延伸。管状部件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其中,第一端110为开放端。在第一端110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钩部130。钩部130为多个,并围绕预设轴线100a等间距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钩部130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钩部130也可以为围绕预设轴线100a的环状。
第一端110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状部件100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当第一端110受径向向外的力时,第一端110在径向方向上发生形变,径向向外扩张,钩部130随着第一端110径向向外运动。当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第一端110在自身具备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径向向内运动,并复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第一端110由弹性材料制成,而管状部件100由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钩部130靠近第一端110的端面为第一承压面13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第一承压面131逐渐靠近预设轴线110a。当第一承压面131受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的力时,该力的一部分被分解为径向向外的力,从而带动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在本实施例中,钩部130靠近第二端120的端面为第二承压面13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第二承压面132逐渐靠近预设轴线100a。当第二承压面132受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的力时,该力的一部分被分解为径向向外的力,从而带动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
图3a、图3b和图3c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在捕捉柱塞020时的状态图。柱塞捕捉器010设置在井口管道030内,柱塞捕捉器010的第一端110向下。柱塞020沿从下至上的方向沿井口管道030向上运动。柱塞020的上端设置有颈部021以及与颈部021连接的打捞头022,打捞头022的直径大于颈部021的直径。请参照图3a,当柱塞020上行至柱塞捕捉器010的位置时,打捞头022与钩部130的第一承压面131接触。请参照图3b,随着柱塞020继续上行,打捞头022对第一承压面131施加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的力,该力的一部分被分解为径向向外的力,从而带动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随着第一端110的径向向外扩张,打捞头022越过钩部130并进入第一端110。请参照图3c,在打捞头022越过钩部130并进入第一端110后,作用在第一端110的径向向外的力消失,第一端110在自身具备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径向向内运动,并复原。此时钩部130挂住打捞头022,阻止柱塞020下落,实现对柱塞020的捕捉。
柱塞020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柱塞捕捉器010。例如通过沿预设轴线100a延伸的贯穿第二端120的杆件(图未示出)向下推动柱塞020,打捞头022对第二承压面132施加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的力,该力的一部分被分解为径向向外的力,从而带动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钩部130随着第一端110径向向外运动,当钩部130脱离打捞头022时,柱塞020脱离柱塞捕捉器010并开始下落。
需要指出的是,在柱塞020的位置不发生较大变化的工况下(例如:柱塞020被其下方的气体或液体产生的向上推力托住而悬浮在井口管路020中),可以带动柱塞捕捉器010向下运动实现对柱塞020的捕捉。在柱塞020的向上运动被阻挡时(例如:防喷器中的弹簧阻止柱塞020向上运动),可以带动柱塞捕捉器010向下运动实现对柱塞020的释放。
实施例2: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与实施例1中记载的柱塞捕捉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管状部件100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孔140;长条孔140从第一端110的端面向第二端120延伸。这些长条孔140在管状部件100的壁上分隔出多个扩张条150,钩部130设置在扩张条150上。在管状部件100不受径向力的情况下,长条孔140与预设轴线100a平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管状部件100不受径向力的情况下,长条孔140也可以与预设轴线100a不平行。
通过长条孔140在管状部件100的壁上分隔出多个扩张条150,在捕捉柱塞020的过程中,这些扩张条150在径向向外的力的作用下各自独立的径向向外扩张。相对第一端110整体径向向外扩张,扩张条150的扩张更加容易,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柱塞020的捕捉和释放。由于扩张条150的扩张更加容易,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扩张条150采用金属制成,也能够实现对柱塞020的捕捉和释放。在本实施例中,管状部件100和钩部130都有金属制成,且管状部件100和钩部130是一体的,这样大大增加了柱塞捕捉器010的耐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扩张条150受到径向向外的力时,发生可复原的弹性形变而径向向外运动。当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扩张条150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径向向内运动并复原。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扩张条150可以通过弹性复位机构(图未示出)连接在管状部件100上,扩张条150在径向向外的力的带动下克服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力径向向外扩张,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扩张条150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
实施例3: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与实施例1中记载的柱塞捕捉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柱塞捕捉器010还包括设置在管状部件100内壁,且径向向内凸出的收缩部160。收缩部160位于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之间。柱塞捕捉器010还包括设置在管状部件100内的施压部件170。施压部件170可沿预设轴线100a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可滑动地配合。当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可滑动地配合时,施压部件170对收缩部160施加径向向外的力,从而带动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
施压部件17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例如采用设置在管状部件100内的驱动机构(图未示出)带动施压部件170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致动部件180。致动部件180为杆状,致动部件180沿预设轴线100a的方向可滑动的贯穿第二端120。致动部件180一端位于管状部件100内并与施压部件170连接。致动部件180的另一端位于管状部件100外。致动部件180可以被人力或驱动机构驱动,进而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时,通过致动部件180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使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滑动配合,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滑动配合的过程中,施压部件170对收缩部160施加径向向外的力,该力传导至第一端110,使得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
在工作中,当需要捕捉柱塞020时,通过致动部件180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下运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配合,使得第一端110径向向外张开,柱塞020的打捞头022进入第一端110。当施压部件170向下越过收缩部160后,径向向外的力消失,第一端110复原,钩部130挂住打捞头022,阻止柱塞020下落,实现对柱塞020的捕捉。当需要释放柱塞020时,通过致动部件180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上运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配合,使得第一端110径向向外张开,柱塞020的打捞头022脱离钩部130,柱塞020被释放并向下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收缩部160靠近第一端110的端面为第一收缩面16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第一收缩面161逐渐靠近预设轴线100a。收缩部160靠近第二端120的端面为第二收缩面16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第二收缩面162逐渐靠近预设轴线100a。第二收缩面16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相对于第一收缩面16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更加平缓。当需要捕捉柱塞020时,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下运动并与第二收缩面162配合,使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当需要释放柱塞020时,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上运动并与第一收缩面161配合,使第一端110径向向外扩张。由于第二收缩面16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相对于第一收缩面16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更加平缓,因此当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下运动并与第二收缩面162配合时,需要施加在施压部件170上的驱动力较小,有利于捕捉柱塞020。当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上运动并与第一收缩面161配合时,需要施加较大的驱动力在施压部件170上,有利于防止柱塞020错误的释放。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收缩部16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一种,例如收缩部160可以具有半圆形的剖面形状,收缩部160可以为半球形等,只要施压部件170向上运动或下行运动时收缩部160都能够与之形成滑动配合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0的径向向外张开通过收缩部160与施压部件170的配合实现,因此钩部130上的第一承压面131和第二承压面132可以取消。
实施例4: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010与实施例2中记载的柱塞捕捉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柱塞捕捉器010还包括设置在管状部件100内壁,且径向向内凸出的收缩部160。收缩部160位于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之间。收缩部160设置在扩张条150上。柱塞捕捉器010还包括设置在管状部件100内的施压部件170。施压部件170可沿预设轴线100a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可滑动地配合。当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可滑动地配合时,施压部件170对收缩部160施加径向向外的力,从而带动扩张条150径向向外扩张。
施压部件17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例如采用设置在管状部件100内的驱动机构(图未示出)带动施压部件170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致动部件180。致动部件180为杆状,致动部件180沿预设轴线100a的方向可滑动的贯穿第二端120。致动部件180一端位于管状部件100内并与施压部件170连接。致动部件180的另一端位于管状部件100外。致动部件180可以被人力或驱动机构驱动,进而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扩张条150径向向外扩张时,通过致动部件180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在管状部件100内运动,使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滑动配合,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滑动配合的过程中,施压部件170对收缩部160施加径向向外的力,该力使得扩张条150径向向外扩张。
在工作中,当需要捕捉柱塞020时,通过致动部件180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下运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配合,使得扩张条150径向向外张开,柱塞020的打捞头022进入第一端110。当施压部件170向下越过收缩部160后,径向向外的力消失,扩张条150复原,钩部130挂住打捞头022,阻止柱塞020下落,实现对柱塞020的捕捉。当需要释放柱塞020时,通过致动部件180带动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上运动,施压部件170与收缩部160配合,使得扩张条150径向向外张开,柱塞020的打捞头022脱离钩部130,柱塞020被释放并向下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收缩部160靠近第一端110的端面为第一收缩面16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第一收缩面161逐渐靠近预设轴线100a。收缩部160靠近第二端120的端面为第二收缩面16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第二收缩面162逐渐靠近预设轴线100a。第二收缩面16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相对于第一收缩面16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更加平缓。当需要捕捉柱塞020时,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下运动并与第二收缩面162配合,使扩张条150径向向外扩张。当需要释放柱塞020时,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上运动并与第一收缩面161配合,使扩张条150径向向外扩张。由于第二收缩面162沿第二端120至第一端11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相对于第一收缩面161沿第一端110至第二端120的方向靠近预设轴线100a的趋势更加平缓,因此当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下运动并与第二收缩面162配合时,需要施加在施压部件170上的驱动力较小,有利于捕捉柱塞020。当施压部件170沿预设轴线100a向上运动并与第一收缩面161配合时,需要施加较大的驱动力在施压部件170上,有利于防止柱塞020错误的释放。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收缩部16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一种,例如收缩部160可以具有半圆形的剖面形状,收缩部160可以为半球形等,只要施压部件170向上运动或下行运动时收缩部160都能够与之形成滑动配合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在工作时,柱塞的端部能够从开放的第一端进入管状部件内,并被钩部捕捉住。这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能够设置在井口管道内,安装方便,相对于现有的柱塞捕捉器旁接于井口管道的安装形式,其泄漏风险更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捕捉器能够与柱塞端部的打捞头结合实现对柱塞的捕捉,进而无需在柱塞的周面设计捕捉槽,降低了柱塞的加工成本和设计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预设轴线延伸的管状部件,所述管状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开放;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且径向向内凸出的钩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第一承压面;
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承压面逐渐靠近所述预设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承压面;
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承压面逐渐靠近所述预设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从所述长条孔从所述第一端端面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壁上分隔出多个扩张条,所述钩部设置在所述扩张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条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发生可复原的形变而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塞捕捉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状部件内壁,且径向向内凸出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所述柱塞捕捉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状部件内的施压部件;所述施压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管状部件内沿所述预设轴线运动,并与所述收缩部可滑动地配合;所述施压部件被构造为与所述收缩部可滑动地配合时,对所述收缩部施加径向向外的力,并带动所述第一端径向向外扩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塞捕捉器还包括致动部件,所述致动部件沿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端并与所述施压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第一收缩面,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收缩面逐渐靠近所述预设轴线;
所述收缩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收缩面,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收缩面逐渐靠近所述预设轴线;
所述第二收缩面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靠近所述预设轴线的趋势相对于所述第一收缩面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靠近所述预设轴线的趋势更加平缓。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从所述长条孔从所述第一端端面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壁上分隔出多个扩张条,所述钩部和所述收缩部均设置在所述扩张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柱塞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条被构造为在受径向向外的力时发生可复原的形变而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径向向外的力消失后复原。
CN201910015359.9A 2019-01-08 2019-01-08 柱塞捕捉器 Pending CN109538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5359.9A CN109538145A (zh) 2019-01-08 2019-01-08 柱塞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5359.9A CN109538145A (zh) 2019-01-08 2019-01-08 柱塞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8145A true CN109538145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5359.9A Pending CN109538145A (zh) 2019-01-08 2019-01-08 柱塞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81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9035A (zh) * 2019-04-15 2019-06-18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柱塞操作装置
CN113123746A (zh) * 2020-01-10 2021-07-16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施放器及井下工具组合体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7687A (en) * 1984-02-27 1986-03-25 Hydrolex, Inc. Cable head catcher mechanism
US20040020660A1 (en) * 2002-08-01 2004-02-05 Johnson Craig D. Technique for deploying expandables
US7040401B1 (en) * 2004-03-31 2006-05-09 Samson Resources Company Automated plunger catcher and releaser and chemical launcher for a well tub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60124312A1 (en) * 2004-12-14 2006-06-15 Rytlewski Gary L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ting multiple zones
CN200999598Y (zh) * 2006-12-30 2008-01-02 蒋瑜 油井、水井测试井口捕捉器
CN201620796U (zh) * 2010-02-25 2010-11-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节流器的打捞器
CN203214016U (zh) * 2013-03-11 2013-09-25 盐城市鑫源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柱塞举升系统
WO2015198041A2 (en) * 2014-06-23 2015-12-30 Well-Centric Oilfield Services Ltd Tool retainer
US20160040508A1 (en) * 2013-03-15 2016-02-11 Petrowell Limited Catching Apparatus
US20160215575A1 (en) * 2015-01-22 2016-07-28 Weatherford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od Suspension System for Integrated Wellhead
CN205503074U (zh) * 2016-01-20 2016-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套开启工具的外捞型打捞工具
CN206016781U (zh) * 2016-07-06 2017-03-15 陈文斌 一种多级柱塞气举装置
CN107916913A (zh) * 2017-08-24 2018-04-1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自适应压力滑套控制式气井智能连续排水采气柱塞
CN108661586A (zh) * 2017-03-30 2018-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连续油管的打捞筒
CN209324292U (zh) * 2019-01-08 2019-08-30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柱塞捕捉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7687A (en) * 1984-02-27 1986-03-25 Hydrolex, Inc. Cable head catcher mechanism
US20040020660A1 (en) * 2002-08-01 2004-02-05 Johnson Craig D. Technique for deploying expandables
US7040401B1 (en) * 2004-03-31 2006-05-09 Samson Resources Company Automated plunger catcher and releaser and chemical launcher for a well tub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60124312A1 (en) * 2004-12-14 2006-06-15 Rytlewski Gary L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ting multiple zones
CN200999598Y (zh) * 2006-12-30 2008-01-02 蒋瑜 油井、水井测试井口捕捉器
CN201620796U (zh) * 2010-02-25 2010-11-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节流器的打捞器
CN203214016U (zh) * 2013-03-11 2013-09-25 盐城市鑫源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柱塞举升系统
US20160040508A1 (en) * 2013-03-15 2016-02-11 Petrowell Limited Catching Apparatus
WO2015198041A2 (en) * 2014-06-23 2015-12-30 Well-Centric Oilfield Services Ltd Tool retainer
US20160215575A1 (en) * 2015-01-22 2016-07-28 Weatherford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od Suspension System for Integrated Wellhead
CN205503074U (zh) * 2016-01-20 2016-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套开启工具的外捞型打捞工具
CN206016781U (zh) * 2016-07-06 2017-03-15 陈文斌 一种多级柱塞气举装置
CN108661586A (zh) * 2017-03-30 2018-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连续油管的打捞筒
CN107916913A (zh) * 2017-08-24 2018-04-17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自适应压力滑套控制式气井智能连续排水采气柱塞
CN209324292U (zh) * 2019-01-08 2019-08-30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柱塞捕捉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9035A (zh) * 2019-04-15 2019-06-18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柱塞操作装置
CN113123746A (zh) * 2020-01-10 2021-07-16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施放器及井下工具组合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8145A (zh) 柱塞捕捉器
CN107313739B (zh)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CN209324292U (zh) 柱塞捕捉器
CN104047580A (zh) 一种活动型井下节流器及使用方法
CN203230396U (zh) 一种活动型井下节流器
CN107339080B (zh)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US2866217A (en) Wiper for oil well sucker rods and the like
CN109356542B (zh) 一种机械式卡瓦油管锚
CN201756943U (zh) 一种油管桥塞
US1801383A (en) Valve
CN208702364U (zh) 免拆卸打捞头
CN210738505U (zh) 一种井下卡定装置和管柱
CN209875080U (zh) 一种扶正体以及应用其的扶正式卡瓦打捞器
CN207437001U (zh) 一种水平井轨道式胶筒封隔器
CN109519145A (zh) 一种流体分隔装置
CN217233468U (zh) 天然气井流体分隔器
US1405976A (en) Fishing tool for oil wells
CN208950542U (zh) 一种提放式油管泄油器
CN108798570A (zh) 一种盘根加取器
CN108119108A (zh) 一种油管液压打孔装置
CN216517888U (zh) 一种石油井用柱塞捕捉器
US2064429A (en) Tubing seal for reciprocating pumps
US708897A (en) Oil-well pump.
US2895428A (en) Lowering pulling tool and shatterable guide nose combination
CN110192698A (zh) 伞巢结构和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