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车辆中运送儿童的摇篮和基座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PCT/EP2016/076884,国际申请日:2016年11月07日,申请人:中山市乐瑞婴童用品有限公司,发明名称:用于在车辆中运送儿童的载具和基座,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申请号:201680078093.7,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18年07月05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福利领域,实现在车辆内能够完全安全地运送儿童。更确切地,本发明涉及由基座以及可移除元件构成的组件或设备,其中基座旨在固定至车辆,可移动元件可容置儿童、且能固定至基座并能从基座上分离。
进一步确切地,本发明涉及此类设备,其中可移除元件为可容置躺卧姿势的儿童的睡篮。本发明还分别涉及基座以及睡篮。
背景技术
可以采用两种运送装置确保在车辆运送年幼的儿童、尤其是年龄小于6个月的儿童的安全:采用通常被称为“壳”(根据R44规定属于“0+组”)的汽车座椅或者采用睡篮(根据R44规定属于“0组”);其中儿童坐于汽车座椅内时实质上呈半坐立状态,且该汽车座椅安装于车辆内时使得儿童背对着道路;儿童躺卧于睡篮内,且该睡篮安装于车辆内时使得儿童沿垂直于道路的方向伸展。
壳或睡篮通常可以安装在车辆内或者用于下车后通过人手来运送儿童和/或通过安装在推车车架上、形成推车或者婴儿车来运送儿童。成人因此可以在不需要将儿童从壳或睡篮中移走的情况下,将儿童从推车或婴儿车转移至机动车辆。
当壳或睡篮安装于车辆中时,为确保儿童的安全,必须确保壳或睡篮与车辆座椅的牢固且有效的连接。这种牢固连接可以通过车辆的安全带来实现。这种牢固连接通常需要相对复杂且耗时的劳作,导致有时候成人也难以执行。儿童的安全因而受到损害。
根据另一趋于变得更普遍的方式,牢固连接通过名为“ISOFIX”的标准化附接系统来实现,该“ISOFIX”利用为在车辆内实现牢固连接的目的而设置的固定元件。
为简化用于容置儿童的壳在车辆内的安装,通常设置有基座,该基座固定于车辆的座椅且该基座包括特别的附接系统,而该附接系统能够使基座轻易地安装且固定具体型号的壳。一旦基座通过合适的装置(安全带或ISOFIX固定钳)固定于车辆的座椅,很容易将汽车座椅或壳固定于车辆的座椅,尤其将背向道路汽车座椅或壳固定于车辆的座椅上。
另一方面,此类基座不太适合安装睡篮。这是因为睡篮安装成垂直于道路的位置,并因此占据车辆座椅的宽度大于基座的宽度。
因此,使用者希望将睡篮安装于这样的基座上,就必须将睡篮承托并保持在车辆的后部座椅上方的一定距离(将睡篮安装在前、后靠背之间相应的空间,如果儿童容置在睡篮内时,需要考虑车门能够打开且将睡篮保持水平),然后将睡篮放置于基座上,以在没有精准地目测到基座的锁定元件以及睡篮放置的位置的情况下组装该两个元件;换言之,通过摸索来组装该两个元件。
使用者尤其要保证在安装以及拆卸(卸载)睡篮的过程中,只要锁定没有完成或者在执行解锁时、以及在睡篮被放置成相对于基座突出时,睡篮不会倾翻。睡篮在安装以及卸载睡篮过程中,相对于基座的此类倾翻。
在安装或拆卸睡篮的同时,对抗该种倾翻即不容易也不符合人力工程学。
此外,睡篮同时运送另一名乘客尤其是例如容置在汽车座椅(汽车座椅本身在必要时由 ISOFIX钳来固定)内的另一名儿童时对大空间的需求,可能会在某些车辆内造成问题。
根据欧洲法规中尤其座椅或睡篮的认证,规定其符合一定的规则,首先是安全性方面,其次是体积方面。这是因为ISOFIX钳的形式当然为标准化的,因此ISOFIX可以在装备好的车辆中安装符合该标准的任何装置。具体地,设定了标准以限定设备必须符合的最大体积,尤其是睡篮相对于安装在车辆中的ISOFIX钩的位置。因此,睡篮必须符合该标准,然而符合标准却会导致睡篮在座椅上朝向安装该基座时穿过的车门相对侧另一侧车门的大的偏移,这在有些车辆中造成无法同时安装汽车座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在车辆中运送儿童的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化且能够高效使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用于在车辆中运送儿童的设备,包括基座以及睡篮,其中基座旨在锚固至所述车辆的座椅,而睡篮用于容置在睡篮的纵向方向上呈躺卧姿势的所述儿童,且该睡篮可以牢固地固定至所述基座,
所述睡篮以及所述基座包括互补性结构的导向元件,且导向元件实现对所述睡篮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的、在基本上平行于睡篮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的平移进行导向,
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和/或所述基座包括用于从分布在平移移动方向上的、至少两个可能的运送位置中选择运送位置的选择装置。
本发明中,所述基座包括位于周边边缘上的中央切口,所述睡篮包括位于其底面以形成滑动件的突起,该突起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滑动件具有与中央切口的曲面凹槽形状形成互补的形状,中央切口形成滑道,用于引导睡篮在基本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即沿睡篮纵向方向的方向上的平移,当基座安装在车辆中时,允许睡篮在周边边缘上的互补性的中央切口中以沿垂直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平移。
本发明中,所述的至少两个运送位置包括:
至少一个所谓的第一固定位置,其符合与所有配置有ISOFIX连接器的车辆兼容的儿童约束固定装置;
至少一个所谓的第二节省空间位置,处于该位置的睡篮更靠近车辆的车门,由于ISOFIX 连接器的布局,该第二节省空间可用于至少部分车辆,使得所述固定装置的边缘与门之间的空间可用。
根据本发明,设备还包括防倾翻装置,该防倾翻装置:
在只要所述睡篮处于相对于所述基座突出的位置时起作用,以在所述锁定装置在解锁时或者处于解锁的过程中对抗所述睡篮由于所述悬空而相对于所述基座发生的倾翻、同时允许所述睡篮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以将所述睡篮返回至相对于基座无悬空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睡篮处于无悬空的位置时不起作用。
因此,除了锁定状态(睡篮以相对于基座不可移动的固定方式来实现运送)以及解锁状态(睡篮可以从基座分离),本发明增设了只要基座处于潜在的突出状态的中间防倾翻状态。
如果在解锁命令(和/或适用于部分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如果防倾翻装置作用于锁定装置) 之后睡篮处于该突出位置,则不允许睡篮与基座的分离。换言之,不能从前述锁定状态直接转换至前述解锁状态,而是处于中间状态,该中间状态使得仅可以将睡篮从突出位置返回至不再有悬空的位置。只有从这时起,才存在(完全地)解锁状态,以允许睡篮和基座的分离。
借助于此类防倾翻装置实现该中间状态,可以消除任何不希望的倾翻状态,改善儿童的安全性且易于使用者的操作。
再换言之,当睡篮处于基座上的安装位置时,也就是说睡篮处于被锁定在基座上(或从基座上解锁)的位置时,睡篮的第二部分可能相对于基础突出。如果锁定装置失效或者启动不良,睡篮可能相对于基座发生倾翻运动,倾翻运动是由于例如使用者非故意地施加到睡篮的撞击、壳体的移动或者当睡篮被非对称地放置在基座上(尤其是当睡篮的第二部分相对基座突出)时作用于睡篮的重力引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倾翻力矩而导致的。这种突出的定位有利于实现人体工程学和占用车辆乘客仓内的空间,睡篮相对于基座倾翻的风险则通过设置不同于锁定装置的防倾翻装置来纠正。
当睡篮位于基座上的安装位置时,安装于睡篮以及基座上的这些防倾翻装置相互接合或配合,以在睡篮与基座之间建立至少一个与锁定装置的启动与否的状态无关的连接点,这可以抵消由任何外力作用在睡篮上而产生的倾翻力矩,尤其是重力产生的倾翻力矩。
根据第一实施例,所述睡篮以及所述基座分别支承有至少一根销,其中销大体上在平行于睡篮相对于基座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并因而平行于睡篮相对于基座的滑动轴线),且睡篮以及基座的销分别抵靠在设置在所述基座以及所述睡篮上并为与销抵靠的止动件上。
销的轴线平行于睡篮的纵向轴线(或者如果销由基座支承的话,销的轴线平行于滑动轴),在睡篮滑动的运动期间,睡篮和基座之间的组装和分离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特征,所述销设置在所述睡篮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特征,所述止动件为外罩的顶部部分,且该顶部部分可容置所述销中的部分。
根据本领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销固定在所述睡篮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部分中离第二部分最远的边缘的附近。
因此,销被设置于当其与止动件相配合时可以产生对抗倾翻力矩的防倾翻力矩的位置,以在限制施加于销和止动件的机械压力的同时、有效地保持睡篮。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防倾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成型于所述睡篮上且与所述基座的至少一个锁定钩相配合,以在只要所述睡篮处于突出位置时防止所述钩打开。
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实施解锁命令,但锁定钩在只要睡篮没有返回至无悬空位置时就不会打开(或不完全打开)。因此,中间状态对应钩的一部分形成与保持元件相配合的止动件的位置,其中保持元件例如为形成触止件的杆或舌状件。
根据具体的特征,所述保持元件包括纵向杆,该纵向杆形成与锁固至所述钩的止动件相配合的突起,以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杆相接触时防止止动件转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防倾翻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啮合系统。
具体地,位于所述睡篮上的所述防倾翻装置可以包括位于齿条上的、且可与形成于所述基座上的凹槽相配合至少一个的齿部。
本发明中,所述睡篮以及所述基座的导向元件,以使在基本平行于所述睡篮的纵向方向的平移方向上实现所述睡篮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平移导向。
本发明中,所述睡篮和/或所述基座的用于从至少两个可能的运送位置中选择运送位置的选择装置,其中运送位置沿所述平移方向分布。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如上所描述的车辆中运送儿童的设备的睡篮以及基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来阅读作为实例且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睡篮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睡篮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座与睡篮之间的接触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位于基座的安装位置的睡篮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防倾翻装置;
图7A、7B和7C是示出图6中防倾翻装置分离的运动学的立体示意图;
图8A和8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睡篮的移动;
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导向睡篮的两种变型;
图10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睡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在图10中部分地示出的睡篮的下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的睡篮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0中的睡篮在基座上的移动,例如在睡篮安装时的移动。
图14是用于选择图10中的睡篮位于基座的钩的位置的选择装置的视图,其中该图示出了基座的局部;
图15为图10中的睡篮的防倾翻保持元件以及金属杆的局部视图;
图16为图10中的睡篮固定于基座时的局部视图;
图17A和17B为图10中的睡篮的防倾翻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18A和18B为图10中的睡篮的防倾翻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睡篮以及基座构成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运送设备能够运送处于躺卧状态的幼童。其因而能够保证儿童在车辆各种移动期间的舒适度,同时确保儿童安全性。睡篮与基座的拆分也让本运送设备具有模块化特征的优势。
因此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睡篮在适用时可以固定至各种运送装置。举例来说,在步行时,可以睡篮固定至为安装睡篮的推车或者婴儿车车架类型的设备上,而在使用车辆时,则可以将睡篮固定至根据本发明的基座上。
可以将儿童留置在睡篮内的情况下将儿童转移至车辆的内部,这提高了儿童的舒适度,同时限制了不必要的、可能影响儿童安全的操作。在加长的时间期间,除此之外,睡篮与基座的拆分可以允许使用可靠且安全的装置将基座固定至车辆座位,而不依赖于运送设备的使用频率。
基座和睡篮的互补性的构造,就其本身而言在不损害运输设备模块化的特征情况下,实现基座和睡篮更简易的布置。在睡篮与基座之间所使用的、在基本上平行于睡篮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的平移导向,有利于在车辆乘客仓中引入和操纵睡篮。
基座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座1。该基座1旨在安装于车辆的座椅上。为此,该基座1包括用于固定至车辆的合适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且并未在图1中示出。这些安装尤其可以包括已知的称为“ISOFIX钳”的固定夹具,该固定夹具固定于基座的后端11的附近。此类固定钳可以固定至位于车辆的座椅与座椅的靠背之间的特定的锚固环。
用于固定至车辆的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固定点,实现对抗座椅绕由锚固装置限定的轴线旋转的倾翻;该第三固定点的形式例如为被称为“顶部”栓带或固定在基座的前端12的支撑脚。该支撑脚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使得基座1能够在座椅的前方支承在车辆的地板上。
最后,基座可以包括抗反弹杆13,该抗反弹杆13旨在夹紧抵靠在车辆座椅的背靠上,以防止基座1绕ISOFIX锚固环的任何转动。
壳体与睡篮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以其本身为已知的方式包括用于安装汽车座椅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例如为壳体,以允许车辆以该壳体基本上处于半坐立的状态并背向道路的方式来运送该壳体。这些安装装置具有适应基座1的顶部表面的构造,具体是周边的边缘14能够确保睡篮3正确地放置在基座1上,以及一组四个的钩151、152、153和154确保将睡篮3锁定在基座1上。
这些钩151、152、153和154能够绕水平轴线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处于锁定位置时,钩可以保持睡篮3与基座的固定,处于解锁位置时,钩可以使壳体能够被拆卸。这些钩在默认情况下由诸如弹簧的返回装置保持在锁定位置。例如设置在基座1的前表面的解锁控制器,能够将钩151、152、153和154从他们的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以允许将置于基座1上的睡篮3拆下来。可替代地,该解锁控制器可以设置在基座1的顶部、侧面或者成人容易接触到的任何位置。
此外,基座1还具有,以能够引导合适的睡篮在基本上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的基本水平的方向上平移的构造。
睡篮的结构通常具有预设的方向,该预设方向随后决定儿童容置在其内的方向。因此,所述睡篮的后部分被限定对应于容置儿童脚部的区域,而所述睡篮的前部分对应容易儿童头部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固定睡篮
根据该具体实施例以及图1所示,为了引导合适的睡篮3在基本上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的基本水平方向上的平移,基座1包括位于周边边缘14上的中央切口或凹口181和182。从基座1的侧面看,中央切口181和182在钩151、152、153和154之间限定的空间内、在对应于由箭头FT示出的基座滑动的方向上相互对齐排列。
这些中央切口181和182具有基本上平的底面以及两个曲面端的喇叭状的形状。
基座1还包括位于其周边边缘14上的凹槽191、192、193和194,且这些凹槽位于中央切口181和182的两侧。从基座1的侧面来看,成对的凹槽191、192以及193、194分别平行于滑动方向并分别与支撑件1510、1520、1530和1540,钩151、152和153、154对齐。在图1的实施例中,凹槽191至194具有大致呈半圆柱面的形状。
钩151和154布置在相关联的支撑件1510、1520、1530和1540中,且支撑件1510、1520、 1530和1540被构造成分别与各自的钩共同限定足以有效地支承睡篮的夹持区域。
图2和3示出了尤其适应于由基座1安装的睡篮3。
因此,该睡篮3包括位于其底面以形成滑动件31的突起,该突起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滑动件31具有与切口181和182的曲面凹槽形状形成互补的形状。因而,当基座安装在车辆中时,允许睡篮3在周边边缘4上的互补性的切口181和182中以沿水平轴线(F1)、垂直于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平移导向(在变型中,平移可以发生在轻微变化的水平上),而这些切口181和182形成滑道。
睡篮3还具有成型于后部的止动件32。外围周边14的其中一个外表面上设置有基座1 相应的止动区域,通过使止动件32与位于止动区域内的平坦支撑类型的连接件相接触,尤其使得当睡篮处于安装位置时中断睡篮3的平移移动。此类中断也可以设置在钩和/或钩支撑件处。
睡篮3还包括两根圆柱形的金属竿33、34,两金属竿33、34布置在滑动件31的各一侧,每根竿由直线部分331和至少一个弯曲部分332组成,且弯曲部分位于竿朝向睡篮的前部的端部。
更切确地,竿33的直线部分331从止动件32在基本上平行于睡篮3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且该直线部分被设置成当突起31在切口181和182中滑动时、能够与周边边缘14上的一个切口相接合。为此目的,竿33的直线部分331的尺寸设计成具有与空腔的曲面形状基本上互补的形状。
端部部分332朝上弯曲并与直线部分331一致地延伸,以与直线部分形成钝角。该弯曲部分332固定至睡篮3的底面。直线部分331与弯曲部分332之间形成的钝角有利于在睡篮滑动时实现将钩151至154绕着杆锁定,尤其是绕部分331锁定。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由弯曲部分332与直线部分331形成钝角仅仅构成本发明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实例。根据具有钩以外的构造的另一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因而能够选择弯曲部分332的布局,以使弯曲部分332与直线部分331形成折角或锐角。
如图2和3中所示的弯曲部分332中的远离直线部分的端部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且在其长度方向的后续部分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并因而使得弯曲部分332的后续部分大致呈直线形状。
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弯曲部分332上的不同曲率半径仅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根据另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选择属于不同数值范围的曲率半径。
竿33及其构件的具体特征通过必要的修改后适用于竿34。
优选地,突起31具有宽度缩小的端部311。该宽度缩小的部分设置在睡篮的前部的附近。该突起31具有例如为交点或截断的三角形的形状,其从睡篮的前部向后部逐渐扩展,直到与形成滑道的凹部181和182形成的互补形状的部分。
该宽度缩小的部分在将睡篮3以相对于由基座1的切口181和182限定的轴线稍微偏移的方向上引入基座1上时,通过逐渐调整睡篮3的位置实现有利于将睡篮引入基座。
如图1中局部地示出的,因而,通过在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平移移动就可以将睡篮3放置在基座1上,突起31以及竿33和34分别通过滑动至中央凹部182与凹腔194和192中实现接合。
根据该实施例,也可以将睡篮3在基本上垂直移动过程中直接设置在基座1上,以在钩 151至154开始与竿33和34接合时使突起31和竿33和34分别接合于中央凹口181、182和凹槽191至194中。凹口181、182的喇叭状形状以及凹槽191至194的喇叭形形状允许将睡篮从上方引入至基座1。
睡篮在图4所示的其纵向方向上平移运动过程中,竿的弯曲部分332沿凹槽194滑动,然后抵达钩支撑件1540,并随后与钩接触。当弯曲部分332穿过钩154的夹握区域时,睡篮3的平移运动迫使钩154从其解锁位置移动至其锁定位置,然后钩154与相关联的凹腔1540联合夹握住竿33的直线部分331。优选地,钩154以及相关联的凹腔1540的尺寸被制成夹握区域的直径明显大于直线部分331的横截面的直径。钩154移动至锁定位置因而能够限制直线部分331的横向移动,但同时允许直线部分331的纵向移动。
睡篮相对于基座1的持续滑动,使得睡篮能够到达第二钩154,且该第二钩以相同的方式锁定在竿33上。
由于钩154相对于竿33构造的构造,钩154移动至绕着直线部分331的锁定位置,防止竿的弯曲部分332随后仅通过睡篮3在相反方向上的平移而移动至夹握区域。
当钩154与竿33的弯曲端部332接触、且尤其是钩154随后锁定在该竿上时,钩154的运行状况因而经适当的修改来应用于竿33或34移动至钩153、152和151的夹握区域。
直线部分331的长度基本上与周边边界14上的凹槽194和位于最远处的钩153在基座1 的横向水平轴线上的距离相等。因此,当钩154和153绕金属杆33锁定时,钩153作用于竿的弯曲部分332以及钩153作用于位于周边边缘14对应止动区域的止动件32的组合作用,能够消除相对于基座1可滑动地安装的睡篮3的单一自由度。然后,睡篮3即被置于待安装位置并准确地组装在基座1上。
基座1的控制装置上施加能够使钩151至154从它们的锁定位置移动至它们的解锁位置的动作对允许睡篮3再次在基座1上的平移导向是必须的。
基座与睡篮的使用
因而,基座以及睡篮各自的构造能够轻易就将睡篮组装到基座上。睡篮因而在基座安装至车辆的侧边座位且靠近门时可以安装在车辆。携带睡篮的成人可以很容易地将睡篮的前部放置在基座上,然后推动睡篮,以使睡篮相对于基座滑动并锁定在安装位置。
在某些情况下,如图5所示的情况下,当睡篮处于安装位置时,对应于容置儿童脚部区域的睡篮的后部没有明显超出基座的侧边缘,并因此不会妨碍车门的关闭,同时对应于容置儿童头部的睡篮的前部不再位于基座的上方、而是该前部在例如突出在位于车辆的中央座椅的上方。
还应该注意的是,基座1以及睡篮3各自的构造能够使睡篮安装在基座的两个位置,而且能够使儿童的脚部能够位于车辆行进方向的右侧或左侧。因此不论基座是否放置在于与车辆右门或左门并列的座椅上,都可以很容易地将睡篮安装在基座1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基座能够在无需改变基座位置的情况下支承根据使用者选择的壳体或睡篮3。此外,可以使用相同的锁定或解锁命令来锁定或解锁睡篮或壳体,或者甚至是相同的钩。这样的基座因此基本上简化了幼童在车辆中的安置,尤其是使用睡篮来运送幼童时。
睡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中心手柄,且中心手柄使得睡篮能够被运送。此外,睡篮可以包括成型于睡篮的后部的端部手柄,以能够控制睡篮在基座的平移导向。因此,这些手柄实现在由车辆乘客舱提供的有限空间中简易地操作睡篮;尤其是在将睡篮和基座连接或拆分的过程中,使用者一只手通过中央手柄的装置来支承睡篮大部分的重量,另一只手则平衡以及引导用于与基座组装的睡篮。
防倾翻装置—第一实施例
如图5中可见的,当睡篮7安装在基座1上时,睡篮是突出的。竿33和34由钩151和154固定而将睡篮保持在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前提当然是基座通过ISOFIX夹具被正确地固定至车辆)。
睡篮因此具有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其中第一部分P1主要在基座的上方延伸,而第二部分P2在基座下方且在车辆座椅上方延伸,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P1对应于儿童脚部放置的区域,而第二部分对应于儿童头部的位置。
因此可以理解,当使用者希望将睡篮7从车辆中取出而解锁锁定钩151至154时,由于悬空,睡篮可能会发生如箭头F所示的倾翻。由于儿童有受伤或至少被砸到的风险,这种倾翻当然是不希望的。此外,取出睡篮的操作则更加复杂。在某些情况下,睡篮甚至有朝车辆前部倾翻的危险。
为了放置此类倾翻,本发明设置了防倾翻装置,该防倾翻装置在图6中尤其可见,该图 6为图5中由圆圈的部分的放大图。此类防倾翻装置包括安装于睡篮7(在图7A至7C中以虚线或可透视的方式示出,其中该防倾翻装置以可透视的方式显示)上的销61,该销61在平行于睡篮7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即在其中的滑行方向上延伸。当睡篮处于其在基座(图5)上的组装位置时,该销61被外罩或腔穴62容纳,该外罩或腔穴62为容纳该销而设置在基座1上。因此,在该组装位置上,即使钩151至154被释放,销61也与外罩62 相配合以对抗倾翻(箭头F)。
此处的销61具有圆形的横截面,但其也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销还可以朝向其他方向。
只要阻挡住销61向上的移动,外罩62可以由简易的止动件来代替。
可以设置多个销。此处的术语“销”理解为广义上任何具有延伸部并能够与形成止动件的元件相接触的部件。
此外,销的位置以及其外罩的位置可以调换,销或公部件形成于基座上,而外罩(更普遍使用的止动件)则形成于睡篮上。在该实例中,为了对抗倾翻,止动件当然在销的下方延伸。
因此,可以为解锁目的而设置的控制器(未示出)来解锁睡篮,然后,接着通过如图7A 至7C所示的向外滑动销而将睡篮从车辆中取出。
图7A示出了组装位置,处于该组装位置的销61与外罩62相接合。图7B示出了睡篮开始向车辆的外部滑动。销61然后被部分地从腔穴62中抽出。最后,在图7C中,销61 完全脱离外罩62。
因此可以发现,只要释放锁定钩151至154,只要简单地沿着基座1滑动睡篮7,就能够拆除睡篮。无需在销上施加特别的操作。然而,由于使用者牢固地握持着睡篮7,以使睡篮滑动并脱离车辆,消除了倾翻的风险。因而简单有效的系统能够消除倾翻的风险。
当睡篮在基座上滑行时,根据图7C至7A的系列图,也可以以与拆除睡篮反向的简单方式将睡篮7安装在基座1,即销61和外罩62“自动地”组装在一起。
第二实施例:睡篮可以利用基座上至少两个位置
根据该第二具体实施例,沿睡篮的平移轴线设置有至少两个运送位置,运送位置对应于睡篮2相对于基座1的不同位置。因此设置了选择装置,以能够选择其中一个运送位置。
图8A和8B因而示出了运送位置的两个实例,根据情况,该两个运送位置可以是设置的仅有的两个位置或两个极端位置,当该两个位置为极端位置时,则有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可用。
图8A示出了所谓的规定位置,该规定位置符合欧洲R129法规的模板要求。该规定位置因而保证由睡篮2和基座1形成的设备可以用于任何符合该法规的车辆中。处于该规定位置时,睡篮2的后部基本上与基座1齐平,而睡篮2的前部相当大程度地超出基座1。
如前所述,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麻烦,例如为了在睡篮2的侧面安装儿童用的汽车座椅,或者为了保持足够的空间供成人就坐。
如图8B所示,处于第二运送位置时,睡篮因此偏移,也即是相对于规定位置睡篮更靠近其安装时需穿过的车门。该位置背称为节省空间位置,即“法规规定以外”,并且可能因此无法在某些车辆中使用。然而,在许多车辆中,位于规定位置时睡篮2的后部与门之间的空间相对较大(通常大于150毫米),这是浪费空间并挤压了另一侧的空间。因此如图8B所示,能够偏置睡篮是有用的。
规定位置与节省空间位置之间的差别例如为120毫米。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或者甚至连续调整,以有效地适应大量的车辆。
理所当然地,一旦选择了运送位置,应规定:在运送过程中,睡篮能够平移。(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熔断效应,以吸收能量和/或优化儿童在车辆内的位置。)因此,在基座和/或睡篮上设置用于选择运送位置的选择装置。使用者在选定的运送工具中选择位置,然后在安装过程中这是最常规的可用位置(直到使用者改变选择)。在变型的实施例中,在将睡篮2引入以及相对于基座1平移时、在使用者选择的位置中,锁定装置起锁定作用时通过可以确保不发生平移来实现选择。
可以设计若干个方式,以允许选择至少两个运送位置。
因此,如图9A所示,竿33、34可以相对于睡篮2在平行于睡篮的平移轴线上平移。睡篮2的壳体中设有长形槽101、102,以允许竿33的移动。当然还设有锁定机构(未示出)。图9A中所示的位置对应于规定位置。竿33、34位于槽101和102另一端的位置对应于节省空间位置。
根据如图9B所示的另一方式,竿104和105的长度大于图9A中的竿33、34的长度,并因而适合用于所有的运送位置。当然会未示出的用于选择运送位置的选择装置,以有效地选择所选定的运送位置。置于所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尤其可以在基座和/或睡篮(例如在竿自身)上设置可调节的止动件。
第三实施例中的睡篮与基座的实例
根据该实施例的基座可以与图1中所示的基座相同。因此涉及基座的参考文献与前方的实施例相同。
基座1适用于在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的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平移地引导睡篮。
尤其适于由基座1承载的睡篮4为例如图10和11所示的类型。该睡篮4通过在图10和11中可见的其底面的构造而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睡篮7、2和3区别开来。
因此,该睡篮4包括位于其底面的滑动件41,该滑动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滑动件41 的侧边缘411具有与基座1中的中央凹部181和182的曲面凹槽形状互补的形状。因而在基座1安装至车辆中时,侧边缘411和中央凹部181和182的互补形状允许睡篮4在外围边缘14上的互补性的切口181和182上沿纵向轴线(F1)平移地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1具有包括四部分的具体结构。
第一部分412a位于睡篮的后部,并具有在水平面上延伸的直线轮廓。该第一部分412a 因此为平面的。
第二部分412b自第一部分412a延伸并大致至睡篮4的中部。该第二部分具有U形轮廓,该U形轮廓的臂部稍微倾斜以使臂部与U形的底部之间形成钝角。U的底部位于平行于第一部分412所处平面的平面中。
更确切地,第二部分412B在平面上延伸,该平面相对于睡篮的底面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412a所处的水平面与睡篮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二部分412b因此相对于第一部分412a 形成突起。
第三部分412c与第二部分412b一致地延伸,即第三部分412c容睡篮的中部朝睡篮的前部延伸。该第三部分412c为平面且基本上在与第一部分412a所处的平面中延伸。
因此,第一和第三部分412a和412c由处于不同平面的第二部分412b隔开。如图10所示,第二部分412b与第一部分412a以及第二部分412b与第三部分412c的结合部通过第二部分412b的U形的倾斜臂部来实现平缓连接。
第四部分412d与第三部分412一致地朝向睡篮的前部延伸。该第四部分412d基本上在于第二部分412b所处的平面中延伸,因而在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不同的平面中延伸。
第四部分412d具有用于与第三部分412c连接的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以倾斜的方式延伸以实现第三部分412c和第四部分412d之间的平缓连接。
睡篮4还包括两根圆柱形金属竿42,两根金属竿42位于滑动件41的各一侧,且每根竿由直线部分421和至少一个弯曲部分422组成,弯曲部分422位于竿朝向睡篮前部的一端。
更确切地,竿42的直线部分421从睡篮的后部沿基本上平行于睡篮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延伸,即直线部分基本上位于滑动件41的第一部分412a的起点的附近。
直线部分421配置成当滑动件41在凹部181和182中滑动时能够与位于基座1的周边边缘14上的其中一个凹槽192、194接合。为实现该目的,竿42的直线部分421的设置成基本上与凹槽194的凹腔的曲面形状互补。
端部422向上弯曲并与直线部分421对齐地延伸,以与直线部分形成钝角。该弯曲部分 422固定至睡篮4的底面。直线部分421和弯曲部分422之间形成钝角有利于在睡篮滑动时允许钩151至154绕杆锁定,尤其是绕直线部分421的锁定。
如图10和11所示,朝向睡篮后部的竿的端部通过垂直于竿42延伸的立柱423连接至睡篮4的底面。如图14和15所示的变型中,竿42的后端具有弯曲部分423,该弯曲部分 423与直线对齐地从睡篮4的后部和地面延伸。
金属竿42还包括横向构件424,该横向构件424垂直于睡篮的纵向轴线延伸。该横向构件424大致位于竿42长度的中部并将竿彼此连接。
横向构件424固定在睡篮4的底面。因此,横向构件424用作吸力桥接件,该吸力桥接件通过将应力传递至睡篮4的底面来限制施加到竿的机械力/应力。这些应力分散在睡篮的结构中,并且竿42的长度因而增加以在基座1提供更多睡篮4的使用位置,而不能存在竿42变形的任何风险。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睡篮的前部可以具有弯曲部分43,该弯曲部分43将睡篮的侧壁连接至底面。弯曲部分43以与第四部分412d齐平的方式向睡篮4的侧壁的前方延伸。
弯曲部分43的形状与形成滑道的凹部181和183互补,有利于通过在将睡篮4引入基座1时以相对于由基座1中的切口181和182限定的轴轻微偏移中心的方向逐渐调整睡篮4的位置,将睡篮4引入基座1中。
因此,可以通过在如图1所示的箭头FT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的水平方向上平移移动将睡篮4放置在基座1上。为此,睡篮4的滑动件41和金属竿42通过分别滑入基座1中的凹腔194和192以及中央凹部182而相互接合。
图13示出了睡篮4在其安装/固定时在固定基座1上的运动。
睡篮4在基座1上的布置/安装分三个阶段进行。
在第一阶段中,使用者将睡篮4的前部、即第四部分412d放置在中央切口182的中央,然后沿箭头F1的方向推动睡篮。因而,在该移动过程中,睡篮4通过第四部分412d与基座1 上的中央切口182邻接。继续移动睡篮意味着第四部分412d接下来抵靠在钩支承件1540和1520,并最终到达中央切口181。
当使用者继续沿箭头F2的方向推动睡篮,滑动件41的第四部分412d突出并超过位于基座1另一端的中央切口181。然后开始第二阶段,在该第二阶段中第三部分412c与中央切口182接触。第三部分412c在高于第四部分412d所在平面的平面延伸,睡篮4的表面在第二阶段中比在第一阶段中更靠近基座1。
第四和第三部分412d、412c的高度差使得金属竿41在第二阶段中以及在箭头F3的方向上的移动中可以与位于离睡篮4的前部最远的弯曲部分42附近的钩154、152接触。
在弯曲部分422通过钩154的抓握区域时,睡篮4的平移运动迫使钩152、154从钩的解锁位置移动至钩的锁定位置。钩154然后与相关联的凹腔1540勾握住竿42的直线部分421。钩152、154移动至锁定位置,能够限制直线部分421的横向移动,而同时允许直线部分421的纵向移动。
当使用者继续在箭头F4方向上移动睡篮4时,第三部分412c随后突出并超出中央凹部 181,且第二部分412b与中央凹部182接触。这对应于睡篮4的安装的第三阶段。
继续使睡篮4相对于基座1滑动,使得金属竿42到达第二钩151、153,该第二钩以相同的方式锁定在竿上。
由于钩相对于竿42的构造,钩移动至绕竿的直线部分421锁定的位置来防止弯曲部分在相反方向上的任何后续移动。睡篮4随后锁定在基座1上。
本第二实施例的睡篮4包括用于从多个位置中选择提篮在基座上的位置的选择装置(能够根据车辆中可用的空间进行选择),该选择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2和14所示。为此,选择装置44采取在调节梳状体或齿条441的形式,该调节梳或齿条设置在基本上与两根金属竿 42中的一根金属管所处的纵向平面重合的垂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睡篮4的右侧使用了单个梳状体441。可以容易地理解,梳状体可以设置在睡篮的另外一侧,或者在不改变这些用于选择提篮位置的选择装置的操作原理的前提下梳状体设置在睡篮的每一侧。
梳状体441因此位于其中一根金属竿42的上方。更确切地,梳状体441位于横向构件 424与竿42的前弯曲部分422之间。
如图14所示,梳状体441旨在当睡篮4锁定在基座1上时与钩151或154的顶部相配合(根据基座所固定的座椅)。因此,梳状体441包括多个凹口442,每个凹口对应于睡篮 4在基座1的使用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位于睡篮4的后部的手柄443,能够使梳状体441绕旋转轴(不可见)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处于锁定位置的梳状体与钩的顶面相接触并与钩相配合,处于解锁位置的梳状体通过绕旋转轴枢转而被抬升以不再与钩接触,使得竿42的平移至钩151至154中,并因此能够调整睡篮在基座上的位置。
如图13所示,睡篮4随后可以沿箭头F5的方向移至基座1上,以选择以及锁定所需的位置。
防倾翻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睡篮4也包括用于在睡篮4安装在基座上1时防止的睡篮4倾翻的装置。这是因为当睡篮4固定至基座1是,睡篮4的前部(承托儿童头部的部分)相对于基座突出。因此,当睡篮未锁定时存在睡篮从基座上倾翻并掉落的风险。此类倾翻可能导致儿童摔倒,而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图15至17B所示,睡篮4因此设有用于防止睡篮倾翻的装置。该防倾翻装置包括固定至睡篮4的保持元件或边缘51。更确切地,此类边缘51(形成例如杆或凸舌)位于睡篮4的底面、并大致在横向构件424和金属竿42的后弯曲部分423之间。
边缘51在金属杆42的附近纵向地延伸。在该实例中,边缘51仅利用了睡篮4的右侧。理所当然可以理解,不改变防倾翻装置5的操作原理的前提下,边缘可以用在睡篮的另一侧或两侧。
边缘51包括沿垂直平面延伸的第一表面以及沿水平面延伸的第二平面的两个表面,以形成“L”。
通过增加尖端或副翼52来改变基座1的钩151至154,该尖端或副翼52在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向上延伸。
因此,如图7A所示,当睡篮4位于基座1上的位置时,边缘51的第二表面512抵靠在钩152的支撑件1520上,且副翼52抵靠/抵接在边缘51的第一表面511上。边缘形成触止件,而该副翼形成与触止件相配合的止动件。
只要睡篮4没有返回到相对于基座稳定、没有悬空的位置时,通过平移(尤其对应于拆卸提篮的第一阶段),以使边缘51不再面向副翼52,来将副翼52抵靠在第一表面511上并因而防止钩152从其锁定位置移动至其解锁位置。此时,副翼以及承载该副翼的钩可以倾侧,以能够拆卸睡篮。
在图18A和18B所示的变型中,防倾翻装置5由啮合系统53限定。更切确地,睡篮4的底面具有第一齿杆531。该第一杆531的齿532以10°至90°之间的角度α延伸。齿532 朝向睡篮4的前部定向/倾斜。
第一齿杆531旨在与设置在基座1的凹槽533相接合。该凹槽533具有与睡篮4支承的第一杆531上的齿532相对应的形状以及斜面。
因此,当睡篮4被放置/安装在基座1上,以及杆531上的其中一个齿532与凹槽533相配合,当基座1上的钩处于解锁状态时,齿532的斜面防止睡篮4的倾翻。使用者通过同时拉并提升睡篮4以使杆531不再与凹槽533相配合,就能够轻易地将睡篮4从基座1上拆卸下来。
根据本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改造防倾翻装置5,以便作为在基座1上选择睡篮 4的位置的补充装置。这是因为第一齿杆531具有可对应于睡篮的各种使用位置的多个齿532。因此,通过移动睡篮以使其中一个齿532与基座1中设置的凹槽533相配合,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选择/更改睡篮4在基座1上的位置。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第二实施例描述的防倾翻装置并不必须使睡篮相对于基座可以采取多个运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