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1691B - 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1691B
CN109501691B CN201811049425.6A CN201811049425A CN109501691B CN 109501691 B CN109501691 B CN 109501691B CN 201811049425 A CN201811049425 A CN 201811049425A CN 109501691 B CN109501691 B CN 109501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houlder
fastening device
flexible arm
retai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94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1691A (zh
Inventor
J·E·多明格斯奎瓦斯
A·巴瑞拉托雷斯
C·A·古蒂埃雷兹米兰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9501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1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1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1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B60J5/0469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for door panels, e.g. hem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用于将可安装车辆部件连接至第一门板中的孔的紧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的面板。面板限定第一平面。紧固装置还包括具有近端以及远端的悬臂延伸板。延伸板在近端处连接至面板,并朝着远端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一侧。延伸板限定被设置成与第一平面成偏移角的第二平面。紧固装置还包括连接至面板并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包括第一肩部,其被配置成接合孔的边缘以将面板保持至第一门板。

Description

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引言
本背景技术部分中给出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就其在该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程度,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形成现有技术的本发明的方面并未明示或暗示地接受为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典型的车门结构包括附接至内金属薄板门板上的外金属薄板门板。随后,内部装饰面板通常固定至内门板。内部装饰面板通常包括门把手和/或门拉手。内部装饰面板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受相当大的应力,这是因为车辆乘员通过拉动或推动内部装饰面板上的门把手和/或门拉手来关闭或开启车门。各种附接结构可用于将内部装饰面板连接至内门板。
一个示例性附接结构用于将内部装饰面板直接连接至内门板。这种附接结构要求内门板具有合适的结构,以将内部装饰面板连接至内门板。然而,由于金属薄板成形性、包装以及美学外观均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内门板无法形成为任何形状。因此,需要其他附接结构。
发明内容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将可安装车辆部件连接至第一门板中的孔的紧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的面板。面板限定第一平面。紧固装置还包括具有近端以及远端的悬臂延伸板。延伸板在近端处连接至面板,并朝着远端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一侧。延伸板限定被设置成与第一平面成偏移角的第二平面。紧固装置还包括连接至面板并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包括第一肩部,其被配置成接合孔的边缘以将面板保持至第一门板。
在一个方面中,保持构件包括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的第一柔性臂。第一柔性臂包括第一膝部以及第一肩部。保持构件还包括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的第二柔性臂。第二柔性臂包括第二膝部以及第二肩部,其中第一膝部以及第二膝部在外力施加至延伸板上时朝着彼此移动,并互相接触。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柔性臂包括第一向外延伸部分以及第一返回部分。第一柔性臂在其于第一膝部处朝着面板的第二侧向后弯曲之前,沿着第一向外延伸部分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第一柔性臂在其于第一肩部处终止之前,沿着第一返回部分朝着面板的第二侧向后伸出。
在一个方面中,第二柔性臂包括第二向外延伸部分以及第二返回部分。第二柔性臂在其于第二膝部处朝着面板的第二侧向后弯曲之前,沿着第二向外延伸部分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第二柔性臂在其于第二肩部处终止之前,沿着第二返回部分朝着面板的第二侧向后伸出。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向外延伸部分限定第三平面,且第二向外延伸部分限定第四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被设置成彼此成锐角,从而使得第一膝部与第二膝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肩部与第二肩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柔性臂包括第三肩部。第三肩部通过第一凹口与第一肩部间隔开。第二柔性臂包括第四肩部。第四肩部通过第二凹口与第二肩部间隔开。第一肩部和第三肩部被配置成接合孔的第一边缘以将面板保持至第一门板,且第二肩部和第四肩部被配置成接合孔的第二边缘以将面板保持至第一门板。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柔性臂包括具有第一高度的第一颈部。第一颈部将面板连接至第一向外延伸部分。第一颈部的第一高度小于第一凹口的高度,从而使得当第一柔性臂朝着第一向外延伸部分弯曲时,第一颈部在第一凹口中装配在第一肩部与第二肩部之间。
在一个方面中,保持构件的第一肩部被配置成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中时,第一肩部朝着面板的中心弯曲,以允许保持构件穿过第一门板中的孔。当处于第二位置中时,第一肩部弯曲远离面板的中心,以接合第一门板中的孔的边缘,从而将面板保持至第一门板。
在一个方面中,面板包括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第一底座设置在保持构件上方,并被配置成抵住第一门板齐平地进行装配。第二底座设置在保持构件下方,并被配置成抵住第一门板齐平地进行装配。
在一个方面中,面板、延伸板以及保持构件由单个金属坯件一体形成。
在一个方面中,延伸板在远端处包括用于将可安装车辆部件连接至紧固装置的附接点。
在一个方面中,附接点包括被配置成接纳夹紧螺母的矩形孔。
在一个方面中,紧固装置还包括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的防旋转突片。防旋转突片被配置成接合孔的第二边缘以防止面板相对于第一门板进行旋转。
在一个方面中,紧固装置的偏移角小于90°。
在一个方面中,紧固装置的偏移角为60°。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返回部分朝着第一向外延伸部分弯曲,以形成第一肩部。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向外延伸部分、第一膝部以及第一返回部分形成U形形状。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将可安装车辆部件连接至第一门板中的孔的紧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的面板。面板限定第一平面。紧固装置还包括具有近端以及远端的悬臂延伸板。延伸板在近端处连接至面板,并朝着远端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一侧。延伸板限定被设置成与第一平面成偏移角的第二平面。紧固装置还包括连接至面板并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包括具有第一肩部的第一柔性臂以及具有第二肩部的第二柔性臂。第一肩部与第二肩部彼此间隔开,并被配置成接合孔的相对侧边缘以将面板保持至第一门板。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柔性臂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并在第一膝部处朝着面板向后弯曲。第二柔性臂伸出远离面板的第二侧,并在第二膝部处朝着面板向后弯曲。第一柔性臂和第二柔性臂被配置成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当处于第一位置中时,第一膝部与第二膝部通过间隙间隔开,而当处于第二位置中时,第一膝部和第二膝部响应于在紧固装置保持至第一门板时施加至延伸板上的外力而彼此相接触。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柔性臂与第二柔性臂关于垂直平面彼此对称,该垂直平面定位在面板的中心处,并被设置成垂直于该面板。
通过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本公开的其他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详细描述及具体示例仅仅是出于说明的目的,其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详细描述以及附图,可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紧固装置、门板以及紧固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紧固装置的等距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紧固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紧固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1的示例性紧固装置的顶视图;
图6是示出了图1的固定至门板的示例性紧固装置中的两个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示出了从门板的背侧观察的图6的两个示例性紧固装置的示意图。
在这些附图中,附图标记可重复使用以识别相似和/或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固定至门板,以提供被定位成与门板表面成偏移角的附接表面。这种紧固装置尤其适于将内部装饰部件(例如,车门装饰面板)附接至车辆中的内金属薄板门板。然而,紧固装置也可用于其他应用中。
由于车门的重复开启及关闭会将应力施加至车门装饰面板,因此车门装饰面板通常需要在门把手和/或门拉手上或其附近设有固定附接件。附接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件,该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受力穿过车门装饰面板,并进入安装至金属薄板门板的辅助紧固件。若紧固件无法直接受力进入安装至金属薄板门板的辅助紧固件,则需要一种紧固装置(例如,根据本公开的紧固装置),以为车门装饰面板提供合适的安装表面。这种安装表面能够以相对于平面偏移的角度进行定向,该平面由金属薄板门板的表面进行限定。
现有的紧固装置通常通过螺钉、螺母或其他紧固件固定至金属薄板门板。根据本公开的紧固装置包括可在无需额外紧固件的情况下将紧固装置固定至金属薄板门板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通过将保持构件插入至金属薄板门板的开口中来将紧固装置固定至金属薄板门板。保持构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肩部与开口的一个或多个边缘进行接触,以将紧固装置固定至金属薄板门板。紧固装置可在无需额外紧固件的情况下快速且可靠地安装至金属薄板门板中,并为车门装饰面板提供成角度附接表面。在车门装饰面板连接至紧固装置之后,紧固装置上的保持构件能够经受由车门的开启及关闭施加至紧固装置的应力。
如图1所示,一个示例性紧固装置10包括面板12、延伸板14、螺母16以及保持构件18。紧固装置10安装至门板22的开口20中。图1所示的门板22为内金属薄板门板。然而,紧固装置10也可用于其他应用中,并可固定至其他面板。
紧固装置10的面板12为具有大体上呈矩形的形状的平坦构件,其在保持构件18插入穿过开口20之后齐平地固定至门板22。延伸板14连接至面板12,并以悬臂结构的形式伸出远离面板12。延伸板14包括位于延伸板14的远端24处或附近的螺母16。具有螺母16的延伸板14提供用于将车门装饰面板(未示出)连接至螺母16的附接表面。紧固件26(例如,螺钉或螺栓)可插入穿过车门装饰面板,并插入至螺母16中,以将车门装饰面板(未示出)固定至紧固装置10。
延伸板14包括矩形孔口,其中螺母16插入至该矩形孔口中。螺母16可为任何合适的夹紧螺母、锁紧螺帽、弹簧螺母或其他自保持螺母。如可理解的,在其他示例性紧固装置10中,延伸板可包括其他类型的用于将车门装饰面板固定至紧固装置10的附接件。例如,延伸板14可包括孔,其中铆钉、推针、夹子、自攻螺钉或其他紧固件可穿过该孔进行安装,以将车门装饰面板固定至紧固装置10。在其他示例中,延伸板14可包括螺纹孔或焊接螺母。
现参照图2,紧固装置10的面板12具有在紧固装置处于安装位置中时背对门板22的第一侧28以及面向门板22的第二侧30。延伸板14为紧固装置10的矩形构件,该矩形构件在近端32处连接至面板12。延伸板14朝着远端24伸出远离面板12的第一侧28。
如图3所示,紧固装置10为改良L形形状,其中面板12限定第一平面A,且延伸板14限定第二平面B。延伸板14相对于面板12以偏移角C(其由图3所示的平面A与平面B之间的角度限定)进行定向。紧固装置10可被配置成使得偏移角C可具有任何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90°的角度。在所示示例中,偏移角为60°。在其他示例中,偏移角在20°到70°之间的范围内,或在25°到65°之间的范围内。
现参照图2和3,面板12可包括第一底座34以及第二底座36。第一底座34是指面板12的位于保持构件18上方的部分。在紧固装置10安装至门板22中时,第一底座34抵住门板22齐平地进行装配。第二底座36是指面板12的位于保持构件18下方的部分。在紧固装置10安装至门板22中时,第二底座同样抵住门板22齐平地进行装配。如可理解的,当在延伸板14的远端24处施加力时,第一底座34以及第二底座36可防止紧固装置10发生移动,并且/或者防止保持构件18从开口20中脱出。
面板12还可包括防旋转突片38以及一个或多个角撑板40。防旋转突片38是一块由特定材料形成的薄挡片,其弯曲远离面板12的第二侧30。防旋转突片38被配置成伸入至门板22的开口20中。防旋转突片38接合开口20的侧边缘,以防止紧固装置10绕着开口20进行旋转。防旋转突片38具有呈矩形的形状,并从面板12的第二侧30略微向下伸出,以有助于将保持构件18插入至开口20中。在其他示例中,防旋转突片38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长度,只要其接合开口20从而防止紧固装置10进行旋转即可。
角撑板40越过面板12与延伸板14在近端32处的交叉点从该面板横跨至延伸板。角撑板40在面板12与延伸板14的交叉点处具有圆形结构,该圆形结构可增加紧固装置10的强度,并防止发生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弯曲。在该示例中,提供了单个角撑板40。在其他示例中,角撑板40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及尺寸,并且/或者可包括其他角撑板。
保持构件18连接至第一底座34与第二底座36之间的面板12。保持构件18伸出远离面板12的第二侧30。保持构件18插入穿过门板22的开口20,并将紧固装置10固定至门板22。
如图2和5所示,保持构件18包括第一柔性臂42以及第二柔性臂44。第一柔性臂42包括第一颈部46、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第一膝部50、第一返回部分52以及第一肩部54。第一柔性臂42在第一颈部46处连接至面板12。第一颈部46弯曲远离面板12的第二侧30,并引导第一柔性臂42远离面板12的第二侧30。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连接至第一颈部46,而且该第一向外延伸部分是朝着中心以及第二柔性臂44向内成角度的平坦构件。
第一柔性臂42在连接至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的第一膝部50处再次弯曲。第一膝部50是第一柔性臂42中的圆形弯头,该圆形弯头朝着面板12向后引导第一柔性臂42。在该示例中,第一膝部50使第一柔性臂42弯曲的角度略微小于180°,从而使得第一返回部分52被定位成邻近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并与其间隔开。以此方式,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第一膝部50以及第一返回部分52形成如图5所示的U形形状。
第一返回部分52朝着面板12向后伸出,并在第一肩部54处向内弯曲。第一柔性臂42的第一肩部54接合门板22的开口20的边缘,以将紧固装置10保持至门板22,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进行解释。第一柔性臂42在第一肩部54处弯曲约90°。第一肩部54大致在与第一颈部46和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的交叉点相同的垂直平面处终止。
在该示例中,第二柔性臂44与第一柔性臂42关于垂直平面对称,该垂直平面定位在面板12的中心处,并垂直于该面板而延伸。如图5所示,第二柔性臂44包括第二颈部56、第二向外延伸部分58、第二膝部60、第二返回部分62以及第二肩部64。第二颈部56、第二延伸部分58、第二膝部60、第二返回部分62以及第二肩部64以与先前参照第一柔性臂42进行描述的各相关部分相类似的方式进行布置和构造,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柔性臂44从面板12的相对边缘延伸出。
在该示例性结构中,如图5所示,当从上面看时,第一柔性臂42和第二柔性臂44朝向彼此成角度,以形成楔形形状。第一柔性臂42以及第二柔性臂44能够朝着面板12的中心向内弯曲,以允许第一柔性臂42以及第二柔性臂44穿过门板22中的开口20。
如可理解的,第一肩部54与第二肩部64之间的最外侧横向宽度大于开口20的宽度。当保持构件18插入至开口20中时,开口20的边缘中的一个或多个与第一返回部分52和/或第二返回部分62进行接触。当保持构件18插入至开口20中时,第一柔性臂42和/或第二柔性臂44向内弯曲以允许第一肩部54和第二肩部64穿过开口20。穿过开口20之后,第一柔性臂42和/或第二柔性臂44就会沿着向外的方向朝着其初始位置向后弯曲。在该位置中,第一肩部54和第二肩部64的面向面板12的表面与开口20的边缘进行接触,并将紧固装置10固定至门板22。
图6示出了插入至门板22的两个开口20中的两个示例性紧固装置10。可以看出,面板12抵住门板22齐平地进行装配。紧固装置10的保持构件18定位在门板22的背侧。在图7中,如从门板22的背侧观察到的,第一肩部54以及第二肩部64抵接开口20的边缘,以将紧固装置10固定至合适位置中。此外,如图所示(且如前所述),防旋转突片38延伸穿过开口20,以防止紧固装置10相对于门板22进行旋转。
返回参照图3和4,第一柔性臂42可包括第三肩部66。在所示示例中,第三肩部66在第一柔性臂42上定位在第一肩部54下方,并以与第一肩部54相类似的方式进行塑造和定位。第三肩部66是连接至第一返回部分52的弯头,该弯头从第一返回部分52弯曲约90°,从而邻近面板12。与第一肩部54一样,第三肩部66接合开口20的边缘,以将紧固装置10保持至门板22。
如在该示例中进一步示出的,第一肩部以及第三肩部66通过第一凹口68间隔开。第一凹口68由第一返回部分52的轮廓进行限定,且该第一凹口为第一肩部54与第三肩部66之间的矩形开口。第一凹口68具有对应于第一肩部54的下边缘与第三肩部66的上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垂直高度H2。第一凹口68的尺寸被设置成允许第一肩部54以及第三肩部66向内弯曲超出第一颈部46。如此,如图所示,第一颈部具有垂直高度H1。第一颈部46的垂直高度H1小于第一凹口68的垂直高度H2。以此方式,第一肩部54以及第三肩部66可向内弯曲超出第一颈部46的外表面,从而允许保持构件18充分弯曲以穿过门板22中的开口20。
第二柔性臂44具有对称结构,并包括第四肩部70。类似地,第二柔性臂44上的第二肩部64和第四肩部70通过第二凹口72彼此间隔开。第二颈部56的垂直高度小于第二凹口72的垂直高度。通过这种相对的尺寸设置,第二肩部64以及第四肩部70可向内弯曲超出第二颈部56的外表面,从而允许保持构件18充分弯曲以穿过门板22中的开口20。
如图4所示,面板12可具有位于第一颈部46和第二颈部56的上方及下方的切口74。切口74在面板12与保持构件18(包括第一肩部54、第二肩部64、第三肩部66以及第四肩部70)之间提供额外间隙。当保持构件18因插入至门板22的开口20中而向内弯曲时,切口74允许第一柔性臂42以及第二柔性臂44向内弯曲越过面板12的横向侧边缘。
第一肩部54、第二肩部64、第三肩部66以及第四肩部70可包括镖形件76。镖形件76定位在第一肩部54、第二肩部64、第三肩部66以及第四肩部70的拐角处。镖形件76是使肩部的拐角固定至第一返回部分52或第二返回部分62从而强化第一柔性臂42以及第二柔性臂44的结构。镖形件76降低了第一肩部54、第二肩部64、第三肩部66或第四肩部70相对于第一返回部分52或第二返回部分62进行弯曲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紧固装置10可用于将车门装饰面板固定至内金属薄板门板。在此类应用中,当车辆的车门开启或关闭时,力通过车门装饰面板施加至紧固装置10。例如,当车门关闭时,车辆乘员拉动位于车门装饰面板中的门拉手。这反过来将力施加至车门装饰面板附接至其上的延伸板14。在沿着延伸板14的方向上,该力沿着远离门板22的方向拉动紧固装置10。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构件18必须克服这种类型的拉力,并使紧固装置保持固定至门板22。
当力F沿着图5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施加至紧固装置10上时,第一肩部54和第二肩部64(以及第三肩部66和第四肩部70)接合门板22(未示出)的开口20的边缘。力F通过第一柔性臂42以及第二柔性臂44进行传递,从而使得第一膝部50与第二膝部60开始朝向彼此移动。如图所示,在受力前状态下,第一膝部50与第二膝部60通过宽度W间隔开。当力F施加至延伸板14时,第一膝部50与第二膝部60朝向彼此移动,以减小宽度W。若力F足够大,则宽度W可减小至零,且第一膝部50与第二膝部60彼此相接触。在该位置下,保持构件18防止紧固装置10发生移动,直至发生永久性变形,且紧固装置10失效。若不存在永久性变形,且力F被移除,则保持装置10恢复至如图5所示的受力前状态。
如图3所示,第一膝部以及第二膝部可包括槽口78。在该示例中,槽口78在第一膝部50处形成开口,该开口可沿着第一向外延伸部分48和/或第一返回部分52朝着面板12延伸。第二膝部60也可包括类似的槽口,该槽口以类似的方式定位在第二柔性臂44上。因此,槽口78的尺寸及结构可被设置成使得保持构件18具有期望柔性,同时限制紧固装置10的重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可在第一膝部50和/或第二膝部60处发生的应力集中。
紧固装置10可由钢制成,该钢先冲压成坯件,随后成形为具有先前所述的形状及结构。如此,示例性紧固装置10由单个金属坯件一体形成。在其他示例中,紧固装置10可通过单独的部件进行模制或成形,并通过已知的结合技术(例如,焊接、铆接等)连接在一起。在其他示例中,紧固件可用于将单独的部件结合在一起。紧固装置10还可由其他金属、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制成。
上述描述本质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其绝不旨在限制本公开或其应用或用途。本公开的广泛教导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因此,虽然本公开包括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真实范围不应该局限于此,因为在研读了附图、说明书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之后,其他修改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的是,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在不改变本公开原理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次序(或同时地)进行执行。进一步地,虽然各实施例在上文中描述为具有特定特征,但是这些参照本公开的任何实施例进行描述的特征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的任一个的特征中实施,并且/或者与这些特征相结合,即便并未明确描述该结合。换言之,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互相排斥,且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之间的置换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元件之间(例如,模块、电路元件、半导体层等之间)的空间关系及功能关系通过各种术语进行描述,这些术语包括“连接”、“接合”、“联接”、“邻接”、“紧挨”、“在……顶部”、“在……上方”、“在……下方”以及“设置”。除非明确地描述为具有“直接”关系,否则当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的关系按上述公开内容进行描述时,该关系可为直接关系,但也可为间接关系,在直接关系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不存在有其他的插入元件,而在间接关系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存在有一个或多个插入元件(在空间上或在功能上)。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应被解释为意指使用非排他性逻辑“或”的逻辑(A或B或C),而不应该被解释为意指“A中的至少一个、B中的至少一个以及C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35U.S.C.§112(f)的规定,除非使用短语“用于……装置”或在方法权利要求中使用短语“用于……的操作”或“用于……的步骤”的情况下来明确地叙述元件,否则权利要求书中所叙述的元件全部都不旨在成为装置加功能元件。

Claims (9)

1.一种用于将可安装车辆部件连接至第一门板中的孔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所述面板限定第一平面;
悬臂延伸板,所述悬臂延伸板包括近端以及远端,其中所述延伸板在所述近端处连接至所述面板,并朝着所述远端伸出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一侧,所述延伸板限定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平面成偏移角的第二平面;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连接至所述面板,并伸出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第一肩部,其被配置成接合孔的边缘以将所述面板保持至所述第一门板,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第一肩部被配置成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时,所述第一肩部朝着所述面板的中心弯曲,以允许所述保持构件穿过所述第一门板中的所述孔,而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第一肩部弯曲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中心,以接合所述第一门板中的所述孔的所述边缘,从而将所述面板保持至所述第一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
第一柔性臂,所述第一柔性臂伸出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柔性臂包括第一膝部以及第一肩部;
第二柔性臂,所述第二柔性臂伸出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柔性臂包括第二膝部以及第二肩部;且
其中所述第一膝部以及所述第二膝部在外力施加至所述延伸板上时朝着彼此移动,并互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臂包括第一向外延伸部分以及第一返回部分,所述第一柔性臂在其于所述第一膝部处朝着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向后弯曲之前,沿着所述第一向外延伸部分伸出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柔性臂在其于所述第一肩部处终止之前,沿着所述第一返回部分朝着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向后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柔性臂包括第二向外延伸部分以及第二返回部分,所述第二柔性臂在其于所述第二膝部处朝着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向后弯曲之前,沿着所述第二向外延伸部分伸出远离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柔性臂在其于所述第二肩部处终止之前,沿着所述第二返回部分朝着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侧向后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向外延伸部分限定第三平面;
所述第二向外延伸部分限定第四平面;且
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被设置成彼此成锐角,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膝部与所述第二膝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肩部与所述第二肩部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臂还包括第三肩部,其中所述第三肩部通过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一肩部间隔开;
所述第二柔性臂包括第四肩部,其中所述第四肩部通过第二凹口与所述第二肩部间隔开;且
所述第一肩部和所述第三肩部被配置成接合所述孔的第一边缘以将所述面板保持至所述第一门板,且所述第二肩部和所述第四肩部被配置成接合所述孔的第二边缘以将所述面板保持至所述第一门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臂包括具有第一高度的第一颈部,其中所述第一颈部将所述面板连接至所述第一向外延伸部分;且
所述第一颈部的所述第一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凹口的高度,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柔性臂朝着所述第一向外延伸部分弯曲时,所述第一颈部在所述第一凹口中装配在所述第一肩部与所述第二肩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其中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上方,并被配置成抵住所述第一门板齐平地进行装配,所述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下方,并被配置成抵住所述第一门板齐平地进行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中所述面板、所述延伸板以及所述保持构件由单个金属坯件一体形成。
CN201811049425.6A 2017-09-15 2018-09-10 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Active CN109501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705,676 US10246031B1 (en) 2017-09-15 2017-09-15 Self-retaining angled fastening device for securing a component to a panel in a vehicle
US15/705676 2017-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1691A CN109501691A (zh) 2019-03-22
CN109501691B true CN109501691B (zh) 2022-06-07

Family

ID=65527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9425.6A Active CN109501691B (zh) 2017-09-15 2018-09-10 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6031B1 (zh)
CN (1) CN109501691B (zh)
DE (1) DE1020181225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71140A1 (en) * 2019-12-10 2021-06-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tting bracket for bolster adjust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1944A (en) * 1981-06-01 1983-10-25 Chivas Products Limited Surface mounted trim piece
CN103879474A (zh) * 2012-12-19 2014-06-25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哈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的在保持和平衡设备和门模块之间的接口
US9010841B1 (en) * 2013-12-03 2015-04-2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CN105570259A (zh) * 2014-11-03 2016-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部件连接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19588A1 (en) * 2008-11-05 2011-09-15 Piolax Inc.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clip and mounting-subject member
US8388289B2 (en) 2010-04-05 2013-03-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lf-supporting bracket nu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1944A (en) * 1981-06-01 1983-10-25 Chivas Products Limited Surface mounted trim piece
CN103879474A (zh) * 2012-12-19 2014-06-25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哈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的在保持和平衡设备和门模块之间的接口
US9010841B1 (en) * 2013-12-03 2015-04-2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CN105570259A (zh) * 2014-11-03 2016-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部件连接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46031B1 (en) 2019-04-02
DE102018122569A1 (de) 2019-03-21
CN109501691A (zh) 2019-03-22
US20190084498A1 (en)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36861A1 (en) Multiple stage assembly assist fastener
US7213304B2 (en) Resilient clip fastener
US6758645B2 (en) Locking cage fastener
US6883842B2 (en) Latch strikers with mechanically locked components
US9115737B2 (en) Radiator gril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90191025A1 (en) Fastener
US7654864B2 (en) Mounting bracket structure
US10077790B2 (en) Spring clip with three cantilevered bars and integral 4-way locator
JP2004100215A (ja) 車両用取付部品取付構造
US20090091153A1 (en) Tension-member automotive door trim pull
US6779829B2 (en) Inner door for an automotive vehicular door assembly
CN109501691B (zh) 用于将部件固定至车辆中的门板的自保持成角度紧固装置
EP1580078B1 (en) Metal scuff plate
JP2016153292A (ja) 荷重伝達部材
US6254161B1 (en) Reinforcement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fender and bracket therefor
US7871102B2 (en) Air bag fastener assembly
US6959943B2 (en) Deflectable airbag housing mounting tabs
WO2021172013A1 (ja) クリップ
EP3502490B1 (en) Linear latching systems
JPH074127U (ja) 車載ドア用スピーカの取付構造
US20080116700A1 (en) Crowned Striker Mounting Plate
JP4244132B2 (ja) クリップ
US20180105121A1 (en) Vehicle trim portion connection bracket
US20050028328A1 (en) Spring fastener having stabilizing barbs
US11592049B2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a light strip to a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