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8350B -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8350B
CN109498350B CN201811328875.9A CN201811328875A CN109498350B CN 109498350 B CN109498350 B CN 109498350B CN 201811328875 A CN201811328875 A CN 201811328875A CN 109498350 B CN109498350 B CN 109498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ush
head
electric
support body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88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8350A (zh
Inventor
张慧颖
赵晓艳
李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u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288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8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8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8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8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83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1Head or ne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4Fixators for body parts, e.g. skull clamp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ixators, e.g. p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底座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动力控制装置,动力控制装置的顶部穿过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与升降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的顶部与头部托体相连接,头部托体为碗状结构,在头部托体的顶部边缘位置开设有颈部放置槽;克服了目前传统失去自主意识的病人平躺后头部不能随着医护人员的意志进行变动和移动的缺陷,使用后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操作,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按键操作就能实现头部按照医护人员要求进行移动和变换位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操作仪器时对于精度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是需要病人平躺在床体上进行治疗和检查的。例如在鼻腔异物取出的过程中,需要病人平躺,然后头部腾空,医护人员一手托住病人腾空的头部,另一首进行鼻腔异物的负压吸引取出。医护人员将病人腾空的头部支撑在双腿上,并在双腿和病人头部之间用手脱出,起到的作用一是固定病人头部,二十将病人头部按照医护人员的意愿进行变动,朝向不同的方向扭转和变换姿势。这种传统的方式可想而知,其操作难度很大,并且医护人员只能一只手进行操作,加大了操作时的难度,降低了精准度和效率,并且一只手控制头部较为费力,另一只手控制仪器精度降低,存在很大的弊端。
上述这种情况在医护作业中时有发生,不单单是在鼻腔异物取出过程中会存在,在很多操作中都会存在。这些弊端总结出来就是:失去自主意识的病人平躺后头部不能实现随着医护人员的意志进行变动和移动,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操作,占据了一只手,双手不能同时解放出来,降低了工作效率,费力费时,降低了治疗仪器操作的精度;即使能够依靠病人自主的清醒意识进行移动,也很难做到精确的配合治疗和检测机器的要求。目前没有专门的治疗头部专用支撑装置,病人只能平躺后进行治疗的时候,缺乏专用的托体工具,造成了一定的不便,降低了治疗和检查的效率,目前这一缺陷在医疗行业属于空白,需要及时填补空缺。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资源,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解放医护人员双手,作业连贯,控制精确,减少操作时不必要的麻烦和操作时间,方法简单已操作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资源,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解放医护人员双手,作业连贯,控制精确,减少操作时不必要的麻烦和操作时间,方法简单已操作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包括下方安装有带刹车万向轮的底座,通过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方的上部支撑操作平台,所述的底座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之间设置有动力控制装置,动力控制装置的顶部穿过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与升降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的顶部与头部托体相连接,头部托体为碗状结构,在头部托体的顶部边缘位置开设有颈部放置槽。
所述的底座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均为圆形盘状结构,底座的底部均等设置有四个带刹车万向轮,底座的顶部与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柱的顶部与上部支撑操作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动力控制装置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的动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中心位置的第一电动升降杆,第一电动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连接有外部电源线,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孔,第一电动升降杆的顶部安装在该孔内,第一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上方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连接轴,第一万向连接轴的底部与升降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连接轴的顶部与头部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为圆形盘状结构,在升降平台顶部的圆周方向上对称分布有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中线延长线所处的升降平台顶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在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四电动推杆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万向连接轴、第三万向连接轴以及第四万向连接轴,第二万向连接轴、第三万向连接轴以及第四万向连接轴的顶部均与头部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排线安装孔,排线安装孔内安装有排线,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控制平板,控制平板通过排线与控制器相连接,升降装置通过排线与控制器相连接,在控制平板上设置有电源总开关、提升开关、降落开关、左旋开关、右旋开关、微调提升开关以及微调降落开关,第一电动升降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升降平台的直径不大于头部托体顶面的直径,第一万向连接轴距离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四电动推杆的长度均相等,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四电动推杆的底面中心点连线为等腰三角形,第四电动推杆设置在颈部放置槽相对称位置的头部托体的底部,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四电动推杆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四电动推杆的长度均不低于第一万向连接轴的长度,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以及第四电动推杆均通过导线与动力控制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目前传统失去自主意识的病人平躺后头部不能随着医护人员的意志进行变动和移动的缺陷,使用后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操作,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按键操作就能实现头部按照医护人员要求进行移动和变换位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操作仪器时对于精度的控制;本发明克服了即使能够依靠病人自主的清醒意识进行移动,也很难做到精确的配合治疗和检测机器的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专门的头部支撑装置用于医疗领域,病人平躺进行治疗时,有了专用的头部托起工具,摈弃给了传统的医护人员坐姿抱住病人头部进行操作的方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两只手和身体都得到了解放,弥补了国内的空白,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包括下方安装有带刹车万向轮1的底座2,通过立柱3安装在底座2上方的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所述的底座2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之间设置有动力控制装置,动力控制装置的顶部穿过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与升降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的顶部与头部托体17相连接,头部托体17为碗状结构,在头部托体17的顶部边缘位置开设有颈部放置槽18。
所述的底座2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均为圆形盘状结构,底座2的底部均等设置有四个带刹车万向轮1,底座2的顶部与立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柱3的顶部与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动力控制装置固定在底座2的上表面。所述的动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2中心位置的第一电动升降杆5,第一电动升降杆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4,控制器4上连接有外部电源线19,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孔,第一电动升降杆5的顶部安装在该孔内,第一电动升降杆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7与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上方的升降平台8,升降平台8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连接轴14,第一万向连接轴14的底部与升降平台8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连接轴14的顶部与头部托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8为圆形盘状结构,在升降平台8顶部的圆周方向上对称分布有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的中线延长线所处的升降平台8顶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27,在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万向连接轴16、第三万向连接轴15以及第四万向连接轴28,第二万向连接轴16、第三万向连接轴15以及第四万向连接轴28的顶部均与头部托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上设置有排线安装孔11,排线安装孔11内安装有排线10,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上设置有控制平板9,控制平板9通过排线10与控制器4相连接,升降装置通过排线10与控制器4相连接,在控制平板9上设置有电源总开关20、提升开关21、降落开关22、左旋开关23、右旋开关24、微调提升开关25以及微调降落开关26,第一电动升降杆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的升降平台8的直径不大于头部托体17顶面的直径,第一万向连接轴14距离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长度均相等,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底面中心点连线为等腰三角形,第四电动推杆27设置在颈部放置槽18相对称位置的头部托体17的底部,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长度均不低于第一万向连接轴14的长度,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均通过导线与动力控制相连接。
一种如上所述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如下:本产品在使用时,设备初始状态下,第一电动升降杆5、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均为收缩状态,将本产品移动至病床病人躺下后的头部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4实现第一电动升降杆5升起,直至顶部的头部托体17升起至与病人头部水平位置后停止,然后将病人头部移动至头部托体17内,病人颈部落入至颈部放置槽18中,颈部放置槽18在设备初始状态下就朝向病人头部方向,放置好病人头部之后,将病人的头部通过头部托体17托起,并开始进行检查或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器4实现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升起和降落,进一步实现头部托体17的左旋、右旋、微升起、微落下、左旋升起、左旋落下、右旋升起以及右旋落下,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诊疗位置,在进行头部调整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利用第一电动升降杆5带动头部托体17实现头部托体17整体的位置上升或者下降。
在具体操作时,设备初始状态下,第一电动升降杆5、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均为收缩状态,将本产品移动至病床病人躺下后的头部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4实现第一电动升降杆5升起,开启电源总开关20,设备通电开始运行,开启提升开关21后第一电动升降杆5升起,直至顶部的头部托体17升起至与病人头部水平位置后停止,然后将病人头部移动至头部托体17内,病人颈部落入至颈部放置槽18中,颈部放置槽18在设备初始状态下就朝向病人头部方向,放置好病人头部之后,将病人的头部通过头部托体17托起,并开始进行检查或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器4实现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升起和降落,开启左旋开关23,头部托体17实现左旋,开启右旋开关24,头部托体17实现右旋,开启微调提升开关25,头部托体17实现微升起,开启微调降落开关26,头部托体17实现微落下,同时开启左旋开关23和微调提升开关25,头部托体17实现左旋升起,同时开启左旋开关23和微调降落开关26,头部托体17实现左旋落下,同时开启右旋开关24和微调提升开关25,头部托体17实现右旋升起,同时开启旋开关24和微调降落开关26,头部托体17实现右旋落下,进一步实现头部托体17的左旋、右旋、微升起、微落下、左旋升起、左旋落下、右旋升起以及右旋落下,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诊疗位置,在进行头部调整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利用开启提升开关21或者降落开关22控制第一电动升降杆5带动头部托体17实现头部托体17整体的位置上升或者下降。
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目前传统失去自主意识的病人平躺后头部不能随着医护人员的意志进行变动和移动的缺陷,使用后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操作,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按键操作就能实现头部按照医护人员要求进行移动和变换位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操作仪器时对于精度的控制。本发明克服了即使能够依靠病人自主的清醒意识进行移动,也很难做到精确的配合治疗和检测机器的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专门的头部支撑装置用于医疗领域,病人平躺进行治疗时,有了专用的头部托起工具,摈弃给了传统的医护人员坐姿抱住病人头部进行操作的方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两只手和身体都得到了解放,弥补了国内的空白,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laims (5)

1.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包括下方安装有带刹车万向轮(1)的底座(2),通过立柱(3)安装在底座(2)上方的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之间设置有动力控制装置,动力控制装置的顶部穿过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与升降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的顶部与头部托体(17)相连接,头部托体(17)为碗状结构,在头部托体(17)的顶部边缘位置开设有颈部放置槽(18);所述的动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2)中心位置的第一电动升降杆(5),第一电动升降杆(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4),控制器(4)上连接有外部电源线(19),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孔,第一电动升降杆(5)的顶部安装在该孔内,第一电动升降杆(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7)与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上方的升降平台(8),升降平台(8)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万向连接轴(14),第一万向连接轴(14)的底部与升降平台(8)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连接轴(14)的顶部与头部托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8)为圆形盘状结构,在升降平台(8)顶部的圆周方向上对称分布有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的中线延长线所处的升降平台(8)顶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27),在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万向连接轴(16)、第三万向连接轴(15)以及第四万向连接轴(28),第二万向连接轴(16)、第三万向连接轴(15)以及第四万向连接轴(28)的顶部均与头部托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和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均为圆形盘状结构,底座(2)的底部均等设置有四个带刹车万向轮(1),底座(2)的顶部与立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柱(3)的顶部与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动力控制装置固定在底座(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上设置有排线安装孔(11),排线安装孔(11)内安装有排线(10),在上部支撑操作平台(6)上设置有控制平板(9),控制平板(9)通过排线(10)与控制器(4)相连接,升降装置通过排线(10)与控制器(4)相连接,在控制平板(9)上设置有电源总开关(20)、提升开关(21)、降落开关(22)、左旋开关(23)、右旋开关(24)、微调提升开关(25)以及微调降落开关(26),第一电动升降杆(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8)的直径不大于头部托体(17)顶面的直径,第一万向连接轴(14)距离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长度均相等,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底面中心点连线为等腰三角形,第四电动推杆(27)设置在颈部放置槽(18)相对称位置的头部托体(17)的底部,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长度均不低于第一万向连接轴(14)的长度,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均通过导线与动力控制相连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如下:本产品在使用时,设备初始状态下,第一电动升降杆(5)、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均为收缩状态,将本产品移动至病床病人躺下后的头部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4)实现第一电动升降杆(5)升起,直至顶部的头部托体(17)升起至与病人头部水平位置后停止,然后将病人头部移动至头部托体(17)内,病人颈部落入至颈部放置槽(18)中,颈部放置槽(18)在设备初始状态下就朝向病人头部方向,放置好病人头部之后,将病人的头部通过头部托体(17)托起,并开始进行检查或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器(4)实现第二电动推杆(12)、第三电动推杆(13)以及第四电动推杆(27)的升起和降落,进一步实现头部托体(17)的左旋、右旋、微升起、微落下、左旋升起、左旋落下、右旋升起以及右旋落下,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诊疗位置,在进行头部调整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利用第一电动升降杆(5)带动头部托体(17)实现头部托体(17)整体的位置上升或者下降。
CN201811328875.9A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98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8875.9A CN109498350B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8875.9A CN109498350B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8350A CN109498350A (zh) 2019-03-22
CN109498350B true CN109498350B (zh) 2020-10-30

Family

ID=6574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88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98350B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8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847B (zh) * 2022-03-29 2023-06-0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四支链并联机构颈部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力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521460U1 (de) * 1985-07-26 1985-09-19 Harth, Victor, Dr. Med., 8600 Bamberg Kopfauflage in Form eines Beistellmöbels zu Liegen für die Untersuchung und Behandlung von Patienten in Bauchlage
CN205548917U (zh) * 2016-03-18 2016-09-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多功能头架
US10470959B2 (en) * 2017-01-23 2019-11-12 Mizuho Orthopedic Systems, Inc. Surgical mask positioning system
US11679053B2 (en) * 2017-02-17 2023-06-20 Medtec Llc Body part fixation device with pitch and/or roll adjustment
CN108186269A (zh) * 2018-02-06 2018-06-22 田玉洁 一种儿科临床用头颈部的支撑托架
CN108343812A (zh) * 2018-02-08 2018-07-31 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新闻采访多机位摄像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8350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4482B (zh) 一种多功能超声波治疗病床
CN109498350B (zh) 一种全方位临床用头部托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988855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洗车
CN208942968U (zh) 一种产科消毒装置
CN114632305B (zh) 一种产后康复治疗仪
CN212235107U (zh) 一种护理用腿部换药支架
CN202665860U (zh) 床头可升降的病床
CN211797690U (zh) 一种中医穴位针灸辅助装置
CN211383430U (zh) 一种医用中医皮肤病药膏自动敷贴器
CN204484332U (zh) 一种电机升降多功能诊疗床
CN212187073U (zh) 一种带有升降结构的手术床
CN210414182U (zh) 一种用于磨具生产的支撑装置
CN208259873U (zh) 一种临床治疗用可调节式支架装置
CN213130436U (zh) 上下床升降旋转装置
CN220917499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架
CN204698880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用升降护栏
CN220876937U (zh)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CN107320127A (zh) 一种用于放射科具有摆动功能的人体承载设备
CN211912152U (zh) 一种产房护理恢复设备
CN216258137U (zh) 一种妇科患者移动装置
CN204932616U (zh) 儿科风湿热心脏治疗仪
CN218295190U (zh) 一种临床口腔修复用口腔异物吸附设备
CN201987780U (zh) 便携式床体自动升降仪
CN219700380U (zh) 一种头部托举机构
CN204671345U (zh) 一种骨科上下肢牵引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