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6937U -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6937U
CN220876937U CN202322187349.8U CN202322187349U CN220876937U CN 220876937 U CN220876937 U CN 220876937U CN 202322187349 U CN202322187349 U CN 202322187349U CN 220876937 U CN220876937 U CN 220876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lifting device
lift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73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M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Beijing filed Critical M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3221873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6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6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6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包括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两组定位固定杆,移动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动定位孔,每组定位固定杆的底端均贯穿滑动定位孔并延伸至移动底板的下方,每组定位固定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每组定位固定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该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通过设置有移动底板、滑动定位孔和定位固定杆的配合,方便使用该定位机构来对该肢体托举装置的位置固定,再利用真空吸盘、转动盘和定位螺母的配合,方便将该肢体托举装置固定在需要的位置,起到方便使该肢体托举装置自由移动并固定定位使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主要脏器心、肝、脾、肺和肾都在内科体检范围之内,对许多疾病和体征,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肝脾肿大、贫血和黄疸等有初步筛查和诊断作用,当医护人员要对病患处进行检查时,需要利用肢体托举装置来对病人病患处进行托举。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299729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内科检查用的托举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单项托举机构、延伸托举机构,移动机构顶部与高度调节机构底部转动连接;单项托举机构底部中心位置与高度调节机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延伸托举机构滑动连接在单项托举机构内,单项托举机构包括有调节壳、主齿轮组、摇把、辅齿轮组、固定托举架,主齿轮组底部固定连接在调节壳内部通槽右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替代了传统人力的托举导致护理人员疲惫的问题;通过调节柱与通孔的转动连接,可以将设备整体高度进行调整由于调节柱长度为五十厘米使得设备整体可调节高度在五十厘米以内,底座为圆形状,且底部设有三处万向轮其安装角度为六十度,外圈通过圆环连接,使得底部的万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圆环的加持,防止设备本体倾倒,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移动该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到需要的位置来使用,而不能够稳固地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容易使该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在使用时移动,从而影响该肢体托举装置的使用。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包括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组定位固定杆,所述移动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动定位孔,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的底端均贯穿滑动定位孔并延伸至移动底板的下方,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每组所述定位螺母的底面均与移动底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每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托举驱动液压杆,所述托举驱动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托举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举支撑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固滑动柱,所述移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定筒,每组所述稳固滑动柱均滑动连接于稳定筒的内部,两组所述稳定筒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拉动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举驱动液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面与移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举驱动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托举推动架,所述托举推动架的上表面与托举支撑座的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组所述稳固滑动柱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环,每组所述缓冲环的上表面均与托举支撑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每组所述缓冲环的底面均与稳定筒的上表面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移动底板、滑动定位孔和定位固定杆的配合,能够利用在移动底板上开的滑动定位孔,来使定位固定杆在滑动定位孔内滑动,从而方便使用该定位机构,来对该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再利用真空吸盘、转动盘和定位螺母的配合,能够利用人工握住转动盘,来方便使定位固定杆在滑动定位孔内滑动,能够将定位固定杆底端的真空吸盘与水平地面接触,通过人工继续挤压定位固定杆,来使真空吸盘与地面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出,从而利用该真空吸盘真空吸在地面上,继续通过人工扭转定位固定杆外表面的定位螺母,能够使定位螺母与移动底板的上表面接触,能够对滑动定位孔内滑动的定位固定杆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方便将该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固定在需要的位置,起到能够方便使该肢体托举装置自由移动并固定定位使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的移动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中的托举驱动液压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中的托举支撑座仰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中的定位固定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板;2、定位机构;201、滑动定位孔;202、定位固定杆;203、真空吸盘;204、转动盘;205、定位螺母;3、支撑腿;4、万向轮;5、稳定筒;6、托举支撑座;7、拉动环;8、托举驱动液压杆;9、固定环;10、稳固滑动柱;11、缓冲环;12、托举推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包括移动底板1,移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2;
定位机构2包括两组定位固定杆202,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动定位孔201,每组定位固定杆202的底端均贯穿滑动定位孔201并延伸至移动底板1的下方,每组定位固定杆20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203,每组定位固定杆20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04,每组定位固定杆202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205,每组定位螺母205的底面均与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相接触。
具体的,移动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3,每组支撑腿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组支撑腿3能够对移动底板1进行支撑,而利用支撑腿3底端固定的万向轮4,能够方便使移动底板1在水平地面上自由移动,从而能够方便移动该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具体的,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托举驱动液压杆8,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托举支撑座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可移动的移动底板1上固定托举驱动液压杆8,能够通过控制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电源,来利用托举驱动液压杆8驱动托举支撑座6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利用托举支撑座6来对患者需要内科检查的肢体进行托举。
具体的,托举支撑座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固滑动柱10,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定筒5,每组稳固滑动柱10均滑动连接于稳定筒5的内部,两组稳定筒5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拉动环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人工拉动拉动环7,能够方便移动该肢体托举装置,而利用稳固滑动柱10在稳定筒5内滑动,能够对托举支撑座6上下移动进行定位,来提高该肢体托举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9,固定环9的底面与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外表面固定固定环9,能够使托举驱动液压杆8稳固地固定在移动底板1上,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肢体托举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托举推动架12,托举推动架12的上表面与托举支撑座6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托举驱动液压杆8与托举支撑座6的连接处固定托举推动架12,来增大托举驱动液压杆8伸缩端与托举支撑座6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使托举驱动液压杆8输出稳定的动力。
具体的,每组稳固滑动柱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环11,每组缓冲环11的上表面均与托举支撑座6的底面固定连接,每组缓冲环11的底面均与稳定筒5的上表面相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托举支撑座6与稳定筒5之间设置缓冲环11,能够缓冲托举支撑座6与稳定筒5之间的压力,来延长该肢体托举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托举驱动液压杆8与电源相连通,当需要移动定位使用该装置来对患者需要进行内科检查的肢体进行托举时,先通过人工将该肢体托举装置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能够利用支撑腿3和万向轮4组成的支撑移动结构,来使该肢体托举装置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直至使该肢体托举装置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接着通过人工握住转动盘204,来使定位固定杆202在移动底板1上开的滑动定位孔201内滑动,能够使定位固定杆202底端的真空吸盘203与地面接触,继续人工摁压转动盘204,来使定位固定杆202底端的真空吸盘203与地面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出,从而利用真空吸盘203与地面之间的真空吸引,来通过人工扭转定位螺母205,来使定位螺母205与移动底板1表面接触,能够对滑动定位孔201内的定位固定杆202进行定位,进而能够使该肢体托举装置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并固定定位,然后通过人工控制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电源,能够利用托举驱动液压杆8驱动托举支撑座6上下移动,同时会使托举支撑座6底面的稳固滑动柱10在移动底板1上固定的稳定筒5内滑动,来使托举支撑座6竖直方向的移动更加稳定,从而能够使托举支撑座6稳固地对患者需要进行内科检查的肢体进行托举。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包括移动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2);
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两组定位固定杆(202),所述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动定位孔(201),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202)的底端均贯穿滑动定位孔(201)并延伸至移动底板(1)的下方,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20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203),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20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04),每组所述定位固定杆(202)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205),每组所述定位螺母(205)的底面均与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3),每组所述支撑腿(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托举驱动液压杆(8),所述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托举支撑座(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支撑座(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固滑动柱(10),所述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定筒(5),每组所述稳固滑动柱(10)均滑动连接于稳定筒(5)的内部,两组所述稳定筒(5)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拉动环(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的底面与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驱动液压杆(8)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托举推动架(12),所述托举推动架(12)的上表面与托举支撑座(6)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稳固滑动柱(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环(11),每组所述缓冲环(11)的上表面均与托举支撑座(6)的底面固定连接,每组所述缓冲环(11)的底面均与稳定筒(5)的上表面相接触。
CN202322187349.8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Active CN220876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349.8U CN220876937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7349.8U CN220876937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6937U true CN220876937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7349.8U Active CN220876937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6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0436A (zh) 一种儿科自动升降智能旋转医疗床
CN208741007U (zh) 一种人体肿瘤综合靶向治疗平台
CN220876937U (zh) 一种内科检查用肢体托举装置
CN214105065U (zh) 一种呼吸重症患者急救支撑设备
CN109512604A (zh) 一种背部肿瘤患者护理病床
CN107970573B (zh) 步行康复训练阶梯
CN108420546A (zh) 一种专业用于内科护理治疗辅助装置
CN211797580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辅助锻炼装置
CN112932432A (zh) 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心内科心率不齐检查装置及方法
CN219794590U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
CN211912047U (zh) 智能折叠旋转升降床
CN219250852U (zh) 一种医院护理用患者护理辅助支撑装置
CN213526257U (zh) 一种妇产科助产护理器
CN210644485U (zh)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检查床
CN218295190U (zh) 一种临床口腔修复用口腔异物吸附设备
CN214910245U (zh) 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219207779U (zh) 一种方便移动患者的医疗床
CN204671345U (zh) 一种骨科上下肢牵引治疗床
CN215914555U (zh) 一种人脸五官检测装置
CN221083853U (zh) 义齿生产用上釉设备
CN218391585U (zh) 一种病人下肢活动辅助装置
CN221098317U (zh) 一种氧气瓶固定装置
CN220833532U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腿部支撑装置
CN219501439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畜牧兽医用四肢固定装置
CN219375329U (zh) 一种可调节床面的美容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