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5737A -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5737A
CN109495737A CN201811491981.9A CN201811491981A CN109495737A CN 109495737 A CN109495737 A CN 109495737A CN 201811491981 A CN201811491981 A CN 201811491981A CN 109495737 A CN109495737 A CN 109495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coil motor
bottom frame
driving chip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19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5737B (zh
Inventor
李廷飞
章平
赵军
卢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ianshi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ianshi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ianshi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ianshi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19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5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5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43/00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photographic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音圈马达寿命测试耗费时间长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测试主板、测试板和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锁定的安装装置;所述测试板上设有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的驱动芯片;所述安装装置上具有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导电机构;所述测试主板用于对所述测试板上的驱动芯片进行供电以及将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寿命测试命令转换为所述测试板上的驱动芯片可识别的指令,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输出特定大小的电流,并通过所述导电机构传递给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以对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圈马达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拍照、摄像画质要求越来越高,手机、平板电脑又具有独特的便携优势,消费者在旅游、聚会、展会、技术交流、自拍等广泛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摄像头记录精美画面及重要信息,从而使手机、平板电脑摄像头开启、关闭非常频繁,具某IT专家统计,有些消费者对摄像头开启、关闭每天可能达到近100次。在手机频繁启动摄像头时对音圈马达部件要求非常高,既要借助音圈马达将物体拍摄至最清晰,又要评估工作次数至少几十万次,确保手机摄像头部件具有长久稳定性。
目前市面上音圈马达寿命测试大多需设计成模组并加工成成品才能测试,设计及加工模组至少要3个星期,并且不同规格音圈马达需重新设计及加工模组,大大延长了音圈马达寿命测试评估周期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音圈马达寿命测试耗费时间长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测试主板、测试板和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锁定的安装装置;
所述测试板上设有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的驱动芯片;
所述安装装置上具有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导电机构;
其中,所述测试主板用于对所述测试板上的驱动芯片进行供电以及将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寿命测试命令转换为所述测试板上的驱动芯片可识别的指令,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输出特定大小的电流,并通过所述导电机构传递给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以对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
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中置驱动芯片和底置驱动芯片,所述中置驱动芯片和所述底置驱动芯片通过拨动开关连接所述测试主板,通过拨动所述拨动开关,使所述测试主板对所述中置驱动芯片或所述底置驱动芯片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测试主板具有供电引脚、接地引脚、SCL引脚和SDA引脚,所述中置驱动芯片具有第一供电引脚、第一接地引脚、第一SCL引脚和第一SDA引脚,所述底置驱动芯片具有第二供电引脚、第二接地引脚、第二SCL引脚和第二SDA引脚,所述供电引脚通过所述拨动开关与所述第一供电引脚或所述第二供电引脚连通,所述接地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接地引脚和所述第二接地引脚连通,所述SCL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SCL引脚和所述第二SCL引脚连通,所述第一SDA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SDA引脚和所述第二SDA引脚连通,所述供电引脚和所述接地引脚连通。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
底框;
固定在所述底框上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具有用于供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水平放置的限位空间;
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框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水平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的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压紧,所述盖板上固定有推动机构;
所述导电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的一侧,通过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导电机构朝向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方向移动,以导通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
支撑板,所述底框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挡块,所述导电机构设置在所述挡块和所述底框之间,且所述导电机构与所述测试板上的驱动芯片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机构朝向所述底框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弹性结构,在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导电机构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接触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被压缩至所述底框和所述导电机构之间;在所述导电机构未被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时,通过被压缩的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反弹时所产生的反弹力带动所述导电机构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分离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
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框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开口;
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的部分边缘进行压紧的压块,所述压块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压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使水平放置在所述限位框的限位空间中的待测试音圈马达可被观测;
用于与所述底框相卡接的手扣,所述手扣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盖上。
优选地,所述导电机构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条形槽;
朝向所述插入槽设置的推块,所述固定块通过穿过所述条形槽的连接件连接所述推块;
在所述盖板转动时,所述盖板带动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推块一体转动,使所述推块插入至所述插入槽中,并推动所述导电机构朝向所述底框的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导电机构包括:
下针板;
固定在所述下针板一侧的上针板,所述上针板位于所述下针板和所述底框之间;
单头针,所述单头针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针板、所述下针板和所述挡块后部分外露于所述挡块,且所述单头针外露于所述挡块的部分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试板上的驱动芯片连接;
在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下针板滑动时,所述下针板带动所述上针板和所述单头针滑动,使所述单头针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接触的位置处或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分离的位置处。
优选地,在所述挡块和所述底框之间设置有第一长轴,所述下针板沿所述第一长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直线轴承;
其中,所述第一长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框上,所述第一长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后固定于所述挡块上,所述直线轴承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轴可滑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下针板在所述第一长轴的轴向方向上进行滑动。
优选地,所述底框上朝向所述上针板的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在所述上针板随所述下针板滑动时,所述上针板进入至所述限位槽内或从所述限位槽内向外滑动。
优选地,所述底框上设置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限位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限位框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并与所述底框螺接。
优选地,所述压块朝向所述上盖的端面上安装有第二弹性结构,在所述压块与所述上盖固定时,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压缩在所述压块和所述上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盖远离所述底框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至所述上盖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相对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长轴,所述手扣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长轴上;
所述底框朝向所述上盖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相对的槽壁之间设有空心管,通过转动所述手扣,使所述手扣扣合在所述空心管上或与所述空心管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上突出设置有第三弹性结构,所述第三弹性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和所述手扣之间;
在所述手扣扣合在所述空心管时,所述第三弹性结构处于自由状态。
优选地,所述上盖远离所述底框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连通至所述上盖的侧表面,且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的相对两端;
所述上盖通过套设有双扭簧的第三长轴连接所述底框,所述双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三长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盖后固定在所述底框上。
优选地,所述下针板朝向所述上针板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上针板朝向所述下针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插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底框朝向所述支撑板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三定位销,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底框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销插入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的占地面积小于15cm*1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本发明上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无需将音圈马达装配在摄像头模组中即可实现对音圈马达的寿命测试,同时,该系统可以对两种不同信号的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提高了系统的重复利用性,可以降低对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的模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该安装装置的占地面积很小,可以方便的对其进行移动,存储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装置的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装置和测试板的配合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装置和测试板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测试主板、中置驱动芯片、底置驱动芯片、中置音圈马达和底置音圈马达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测试主板;3、测试板;4、安装装置;31、中置驱动芯片;32、底置驱动芯片;33、拨动开关;41、导电机构;42、底框;43、限位框;44、盖板;45、推动机构;46、支撑板;47、挡块;411、下针板;412、上针板;413、单头针;414、第一长轴;415、通孔;416、直线轴承;417、第一弹性结构;418、第二定位销;421、限位槽;422、定位槽;423、第一定位销;424、第二安装槽;425、空心管;426、第三定位销;441、上盖;442、压块;443、手扣;444、第二弹性结构;445、第一安装槽;446、第二长轴;447、第三弹性结构;448、第三安装槽;449、双扭簧;450、第三长轴;451、固定块;452、条形槽;453、推块;4411、第一开口;4421、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测试主板2、测试板3和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锁定的安装装置4;所述测试板3上设有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的驱动芯片;所述安装装置4上具有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导电机构41;其中,所述测试主板2用于对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进行供电以及将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寿命测试命令转换为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可识别的指令,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输出特定大小的电流,并通过所述导电机构41传递给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以对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
其中,上述的控制器可以为安装有控制软件的PC端,用户通过在PC端的控制软件的交互界面中输入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的相关参数,例如,在控制软件的交互界面中定义对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的次数为30万次,测试电流范围为0至0.8毫安,相邻两次测试的间隔时间为900毫秒,控制软件将携带有用户从交互界面中输入的参数信息的音圈马达测试命令发送给测试主板2。同时,在音圈马达寿命测试过程中,控制软件的交互界面中可以显示当前音圈马达已完成测试的次数。音圈马达每完成一次测试,例如,驱动芯片可以通过测试主板2向控制软件反馈一次完成测试的信息,使控制软件能够得知当前完成测试的总次数,并进行信息显示。PC端通过数据线连接至该测试主板2。
测试主板2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电源,并且,测试主板2在接受到PC端通过数据线发送的音圈马达测试指令时,可以进行信息转换,以使得驱动芯片能够正确识别该控制软件的指令。测试主板2具体为芯片。
其中,该安装装置4的占地面积小于15cm*15cm,结构体积非常小,便于该音圈马达测试系统储存与试验。其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小于7.5cm。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中置驱动芯片31和底置驱动芯片32,所述中置驱动芯片31和所述底置驱动芯片32通过拨动开关33连接所述测试主板2,通过拨动所述拨动开关33,使所述测试主板2对所述中置驱动芯片31或所述底置驱动芯片32进行供电。通过用户手动地对该拨动开关33进行拨动,可以实现通过同一音圈马达测试系统对中置音圈马达或底置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其中,该拨动开关33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依靠用户手动拨动。在用户完成手动拨动后,才可以进行音圈马达寿命测试。
具体地,为了实现测试主板2能够顺利的对中置驱动芯片31或底置驱动芯片32进行供电,在本申请中,如图5所示,所述测试主板2具有供电引脚(图5中,测试主板2的AF-VDD引脚)、接地引脚(图5中,测试主板2的DGND引脚)、SCL引脚(图5中,测试主板2的SCL引脚)和SDA引脚(图5中,测试主板2的SDA引脚),所述中置驱动芯片31具有第一供电引脚、第一接地引脚、第一SCL引脚和第一SDA引脚(图5中,中置驱动芯片31的SDA引脚),所述底置驱动芯片32具有第二供电引脚(图5中,底置驱动芯片32的VDD引脚)、第二接地引脚(图5中,底置驱动芯片32的GND引脚)、第二SCL引脚(图5中,底置驱动芯片32的SCL引脚)和第二SDA引脚(图5中,底置驱动芯片32的SDA引脚),所述供电引脚通过所述拨动开关33与所述第一供电引脚或所述第二供电引脚连通,所述接地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接地引脚和所述第二接地引脚连通,所述SCL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SCL引脚和所述第二SCL引脚连通,所述第一SDA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SDA引脚和所述第二SDA引脚连通,所述供电引脚和所述接地引脚连通。如图5所示,该中置驱动芯片31的电源输出引脚联通该中置音圈马达,底置驱动芯片32的电源输出引脚联通至底置音圈马达。这样,在用户对拨动开关33进行拨动后,即确定了该测试主板2的供电引脚的连接对象,继而确定测试主板2的供电对象。
具体来说,测试主板2和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之间的数据传递是利用SDA引脚和SCL引脚来实现的,该SDA引脚用于测试主板2和驱动芯片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SCL用于传输时钟信号。通过该SDA引脚和SLC引脚的配合,实现测试主板2和驱动芯片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申请中,以待测试音圈马达为底置音圈马达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进行音圈马达寿命测试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确定待测试音圈马达的类型为底置音圈马达,将该底置音圈马达锁定至安装装置4的对应位置处,并对安装装置4的导电机构41进行调节,使底置驱动芯片32和底置音圈马达处于导通状态;
步骤2,用户手动对拨动开关33进行拨动,使测试主板2对底置驱动芯片32进行供电;
步骤3,用户通过PC端的控制软件的交互界面输入测试参数,如,测试次数为30万次,测试间隔时间为900毫秒,测试电流0至0.8毫安;使PC端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整理融合至一个数据包中,通过数据线发送给测试主板2;
步骤4,测试主板2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信息转换处理,转换成底置驱动芯片32能够识别的指令;
步骤5,底置驱动芯片32每间隔900ms向底置音圈马达提供大小为0.8毫安的电流,以驱动底置驱动马达进行运动,并往返30万次。
其中,本申请的上述系统,可以对5M、8M、13M、16M的底置或中置音圈马达进行直接测试,测试期间无需专人看管及计数,可通过程序自动计数。
其中,为了实现对待测试音圈马达测试过程中的持续锁定,本申请中设计了一种新的安装装置4。如图1至4所示,具体来说,本申请的安装装置4除了包括上述的导电装置之外,
所述安装装置4还包括:底框42;固定在所述底框42上的限位框43,所述限位框43具有用于供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水平放置的限位空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框42上的盖板44,所述盖板44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水平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的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压紧,所述盖板44上固定有推动机构45;所述导电机构4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42的一侧,通过所述盖板44朝向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所述导电机构41朝向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方向移动,以导通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
其中,对于该底框42来说,其上设置有定位槽422,且所述定位槽422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23;所述限位框4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423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限位框43放置于所述定位槽422内,并与所述底框42螺接。这样,通过第一定位销423和定位槽422的配合,对限位槽421进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位,同时,底框42和限位框43之间通过螺丝进行螺接。该第一定位销423设置在该定位槽422内。
其中,本申请中,为了使得一套系统能够对中置音圈马达或底置音圈马达进行测试,对于该安装装置4来说,其应当包括对中置音圈马达和底置音圈马达分别进行锁定的两套锁定结构,即,上述的一个底框42、一个限位框43、一个盖板44、一个导电机构41和一个推动机构45形成一套对一个音圈马达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
如图1至4所示,所述安装装置4还包括:支撑板46,所述底框4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6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6上的挡块47,所述导电机构41设置在所述挡块47和所述底框42之间,且所述导电机构41与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连接;其中,所述导电机构41朝向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弹性结构417,在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所述导电机构41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接触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417被压缩至所述底框42和所述导电机构41之间;在所述导电机构41未被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时,通过被压缩的所述第一弹性结构417反弹时所产生的反弹力带动所述导电机构41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分离的位置处。
其中,用于对中置驱动马达和底置驱动马达分别进行锁定的两套锁定结构分别固定在上述的支撑板46上,上述的支撑板46、测试板3和测试主板2依次设置。
第一弹性结构417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导电机构41上,以使得弹簧随导电机构41的同步滑动。在导电机构41朝向底框42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弹簧从自由状态变化值压缩状态;这样,在导电机构41不再受到推动机构45推动时,通过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发生反弹,导电机构41在弹簧的反弹力的作用力下,朝向远离底框42的方向滑动,直至弹簧恢复自由状态为止。
优选地,参照图2,所述盖板44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框42上的上盖441,所述上盖441上设有第一开口4411;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的部分边缘进行压紧的压块442,所述压块442固定在所述上盖441上,所述压块44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4411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442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411和所述第二开口4421,使水平放置在所述限位框43的限位空间中的待测试音圈马达可被观测;用于与所述底框42相卡接的手扣443,所述手扣44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盖441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压块442朝向所述上盖441的端面上安装有第二弹性结构444,在所述压块442与所述上盖441固定时,所述第二弹性结构444压缩在所述压块442和所述上盖441之间。
该第二弹性结构444为弹簧,对于不同型号的音圈马达来说,由于音圈马达的厚度的不同,对于压块442在上盖441上的突出厚度也不同,可以通过对第二弹簧结构的压缩量进行调节,来实现对不同型号的音圈马达进行匹配。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441远离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45,且所述第一安装槽445连通至所述上盖441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安装槽445内相对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长轴446,所述手扣443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长轴446上;所述底框42朝向所述上盖44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24,所述第二安装槽424内相对的槽壁之间设有空心管425,通过转动所述手扣443,使所述手扣443扣合在所述空心管425上或与所述空心管425分离。其中,第一长轴414和空心管425的两端上分别卡设有用于对其轴向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的卡簧。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槽445的槽底上突出设置有第三弹性结构447,所述第三弹性结构447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45的槽底和所述手扣443之间;在所述手扣443扣合在所述空心管425时,所述第三弹性结构447处于自由状态。该第三弹性结构447为弹簧,在需要将手扣443和底框42进行扣合时,首先转动上盖441,使得手扣443移动至底框42上的空心管425对应位置处,然后通过转动手扣443,使手扣443扣合在空心管425上,此时,由于手扣443转动后,不再对第三弹性结构447进行压紧,第三弹性结构447发生反弹,恢复至自由状态,并且,依靠该第三弹性结构447对手扣443起到顶起作用,使手扣443和空心管425的扣合稳固。
优选地,为了实现上盖441和底框42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441远离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448,所述第三安装槽448连通至所述上盖441的侧表面,且所述第三安装槽448和所述第一安装槽445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441的相对两端;所述上盖441通过套设有双扭簧449的第三长轴450连接所述底框42,所述双扭簧449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448内;所述第三长轴450的一端穿过所述上盖441后固定在所述底框42上。其中,在第三长轴450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三长轴450滑出的卡簧,两个卡簧分别设置在第三长轴450外露于底框42的部分上,以实现对第三长轴450的在其轴向方向上的移动限位。
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机构41与所述支撑板46之间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推动机构45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44一侧的固定块451,所述固定块451上设有条形槽452;朝向所述插入槽设置的推块453,所述固定块451通过穿过所述条形槽452的连接件连接所述推块453;在所述盖板44转动时,所述盖板44带动所述固定块451和所述推块453一体转动,使所述推块453插入至所述插入槽中,并推动所述导电机构41朝向所述底框42的方向滑动。
具体来说,在导电机构41朝向该支撑板46的端面部分倾斜设置形成导向面,推块453上设有与该导向面相对的导向面,在推块453逐渐进入至插入槽的过程中,利用导向面可使其快速及精确的插入至插入槽中。结合图1至4,在推块453逐渐插入至插入槽的过程中,导电机构41即受力发生滑动。
连接件为螺丝,螺丝穿过条形槽452后螺接至推块453中,通过对在条形槽452中的螺丝位置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推块453位置的调节。
其中,对于上述的导电机构41来说,所述导电机构41包括:下针板411;固定在所述下针板411一侧的上针板412,所述上针板412位于所述下针板411和所述底框42之间;单头针413,所述单头针4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针板412、所述下针板411和所述挡块47后部分外露于所述挡块47,且所述单头针413外露于所述挡块47的部分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连接;在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所述下针板411滑动时,所述下针板411带动所述上针板412和所述单头针413滑动,使所述单头针413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接触的位置处或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分离的位置处。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框42上朝向所述上针板412的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421,在所述上针板412随所述下针板411滑动时,所述上针板412进入至所述限位槽421内或从所述限位槽421内向外滑动。
其中,在上针板412和下针板411的相对位置处均设有通孔415,在挡块47上设有通槽,单头针413依次穿过该上针板412的通孔415、下针板411的通孔415和挡块47上的通槽后部分外露于挡块47,并且外露在挡块47外的部分通过导线和测试板3的驱动芯片连接。在推块453推动下针板411滑动时,插入在下针板411中的单头针413随着下针板411一起滑动,直至该上针板412完全进入至底框42中的限位槽421中。具体来说,推块453在下针板411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等于该下针板411的移动长度,以及等于第一弹性结构417的压缩长度。在推块453未插入至插入槽中时,第一弹性结构417处于自由状态,并且,第一弹性结构417与该底框42接触。在推块453缓慢推入至插入槽中时,由于该推块453产生的推力,致使第一弹性结构417发生压缩变形,使其被压缩在该下针板411和底框42之间。
为了实现导电机构41能够顺利的在挡块47和底框42之间进行滑动,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在所述挡块47和所述底框42之间设置有第一长轴414,所述下针板411沿所述第一长轴414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415,所述通孔415内固定有直线轴承416;其中,所述第一长轴41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框42上,所述第一长轴4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416后固定于所述挡块47上,所述直线轴承416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轴414可滑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下针板411在所述第一长轴414的轴向方向上进行滑动。
另外,在本申请中,所述下针板411朝向所述上针板412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18,所述上针板412朝向所述下针板41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418插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所述底框42朝向所述支撑板46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三定位销426,所述支撑板46朝向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销426插入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中。该第二定位销418和第三定位销426所起到的作用均为定位,在部件安装时,通过定位销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实现快速定位。另外,为了实现部件之间的紧固连接,该下针板411和上针板412之间通过螺丝进行螺接,底框42和支撑板46之间同样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对于本申请的上述安装装置4来说,挡块47和支撑板46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底框42和支撑板46之间螺丝连接,限位框43和底框42之间螺丝连接,压块442和上盖441之间螺丝连接,固定块451和上盖441之间螺丝连接,固定块451和推块453之间螺丝连接,下针板411和上针板412之间螺丝连接。
在需要对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时,通过将音圈马达水平放置在该限位框43的限位空间中,然后转动上盖441,上盖441带动推块453插入至插入槽中,下针板411在推块453的作用下发生滑动,带动上针板412和单头针413一起滑动,单头针413和音圈马达接触,以导通驱动芯片和音圈马达之间的连接,然后,转动手扣443,使其扣合在空心管425上,实现对音圈马达在安装装置4上的锁定。
通过本发明上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无需将音圈马达装配在摄像头模组中即可实现对音圈马达的寿命测试,同时,该系统可以对两种不同信号的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提高了系统的重复利用性,可以降低对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的模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该安装装置4的占地面积很小,可以方便的对其进行移动,存储与携带。本发明的上述系统,整个成本降低至3万元以下,大幅度的降低了对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的成本。

Claims (18)

1.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测试主板(2)、测试板(3)和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锁定的安装装置(4);
所述测试板(3)上设有可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的驱动芯片;
所述安装装置(4)上具有导通或断开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导电机构(41);
其中,所述测试主板(2)用于对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进行供电以及将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寿命测试命令转换为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可识别的指令,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输出特定大小的电流,并通过所述导电机构(41)传递给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以对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寿命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中置驱动芯片(31)和底置驱动芯片(32),所述中置驱动芯片(31)和所述底置驱动芯片(32)通过拨动开关(33)连接所述测试主板(2),通过拨动所述拨动开关(33),使所述测试主板(2)对所述中置驱动芯片(31)或所述底置驱动芯片(32)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主板(2)具有供电引脚、接地引脚、SCL引脚和SDA引脚,所述中置驱动芯片(31)具有第一供电引脚、第一接地引脚、第一SCL引脚和第一SDA引脚,所述底置驱动芯片(32)具有第二供电引脚、第二接地引脚、第二SCL引脚和第二SDA引脚,所述供电引脚通过所述拨动开关(33)与所述第一供电引脚或所述第二供电引脚连通,所述接地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接地引脚和所述第二接地引脚连通,所述SCL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SCL引脚和所述第二SCL引脚连通,所述第一SDA引脚分别和所述第一SDA引脚和所述第二SDA引脚连通,所述供电引脚和所述接地引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4)还包括:
底框(42);
固定在所述底框(42)上的限位框(43),所述限位框(43)具有用于供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水平放置的限位空间;
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框(42)上的盖板(44),所述盖板(44)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水平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的待测试音圈马达进行压紧,所述盖板(44)上固定有推动机构(45);
所述导电机构(4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42)的一侧,通过所述盖板(44)朝向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所述导电机构(41)朝向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的方向移动,以导通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4)还包括:
支撑板(46),所述底框(4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6)上;
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6)上的挡块(47),所述导电机构(41)设置在所述挡块(47)和所述底框(42)之间,且所述导电机构(41)与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机构(41)朝向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弹性结构(417),在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所述导电机构(41)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接触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417)被压缩至所述底框(42)和所述导电机构(41)之间;在所述导电机构(41)未被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时,通过被压缩的所述第一弹性结构(417)反弹时所产生的反弹力带动所述导电机构(41)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分离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4)包括:
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框(42)上的上盖(441),所述上盖(441)上设有第一开口(4411);
用于对待测试音圈马达的部分边缘进行压紧的压块(442),所述压块(442)固定在所述上盖(441)上,所述压块(44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4411)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442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411)和所述第二开口(4421),使水平放置在所述限位框(43)的限位空间中的待测试音圈马达可被观测;
用于与所述底框(42)相卡接的手扣(443),所述手扣(44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盖(4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机构(41)与所述支撑板(46)之间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推动机构(45)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44)一侧的固定块(451),所述固定块(451)上设有条形槽(452);
朝向所述插入槽设置的推块(453),所述固定块(451)通过穿过所述条形槽(452)的连接件连接所述推块(453);
在所述盖板(44)转动时,所述盖板(44)带动所述固定块(451)和所述推块(453)一体转动,使所述推块(453)插入至所述插入槽中,并推动所述导电机构(41)朝向所述底框(42)的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机构(41)包括:
下针板(411);
固定在所述下针板(411)一侧的上针板(412),所述上针板(412)位于所述下针板(411)和所述底框(42)之间;
单头针(413),所述单头针(41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针板(412)、所述下针板(411)和所述挡块(47)后部分外露于所述挡块(47),且所述单头针(413)外露于所述挡块(47)的部分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试板(3)上的驱动芯片连接;
在所述推动机构(45)推动所述下针板(411)滑动时,所述下针板(411)带动所述上针板(412)和所述单头针(413)滑动,使所述单头针(413)滑动至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接触的位置处或与所述待测试音圈马达分离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块(47)和所述底框(42)之间设置有第一长轴(414),所述下针板(411)沿所述第一长轴(414)的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415),所述通孔(415)内固定有直线轴承(416);
其中,所述第一长轴(41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框(42)上,所述第一长轴(4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416)后固定于所述挡块(47)上,所述直线轴承(416)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轴(414)可滑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下针板(411)在所述第一长轴(414)的轴向方向上进行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42)上朝向所述上针板(412)的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421),在所述上针板(412)随所述下针板(411)滑动时,所述上针板(412)进入至所述限位槽(421)内或从所述限位槽(421)内向外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42)上设置有定位槽(422),且所述定位槽(422)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23);所述限位框(4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423)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限位框(43)放置于所述定位槽(422)内,并与所述底框(42)螺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442)朝向所述上盖(441)的端面上安装有第二弹性结构(444),在所述压块(442)与所述上盖(441)固定时,所述第二弹性结构(444)压缩在所述压块(442)和所述上盖(441)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41)远离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45),且所述第一安装槽(445)连通至所述上盖(441)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安装槽(445)内相对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长轴(446),所述手扣(443)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长轴(446)上;
所述底框(42)朝向所述上盖(44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24),所述第二安装槽(424)内相对的槽壁之间设有空心管(425),通过转动所述手扣(443),使所述手扣(443)扣合在所述空心管(425)上或与所述空心管(425)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45)的槽底上突出设置有第三弹性结构(447),所述第三弹性结构(447)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45)的槽底和所述手扣(443)之间;
在所述手扣(443)扣合在所述空心管(425)时,所述第三弹性结构(447)处于自由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41)远离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448),所述第三安装槽(448)连通至所述上盖(441)的侧表面,且所述第三安装槽(448)和所述第一安装槽(445)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441)的相对两端;
所述上盖(441)通过套设有双扭簧(449)的第三长轴(450)连接所述底框(42),所述双扭簧(449)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448)内;所述第三长轴(450)的一端穿过所述上盖(441)后固定在所述底框(42)上。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针板(411)朝向所述上针板(412)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18),所述上针板(412)朝向所述下针板(41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418)插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42)朝向所述支撑板(46)的端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三定位销(426),所述支撑板(46)朝向所述底框(42)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销(426)插入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4)的占地面积小于15cm*15cm。
CN201811491981.9A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Active CN109495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1981.9A CN109495737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1981.9A CN109495737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737A true CN109495737A (zh) 2019-03-19
CN109495737B CN109495737B (zh) 2020-09-08

Family

ID=6570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1981.9A Active CN109495737B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57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711A (zh) * 2019-03-25 2019-06-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治具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869A (zh) * 2008-12-05 2010-06-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测试装置
CN101833234A (zh) * 2009-03-13 2010-09-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测试装置及其辅助装置
CN103076567A (zh) * 2012-12-28 2013-05-01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Vcm马达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04694825U (zh) * 2015-06-19 2015-10-07 杨继刚 Vcm马达测试机构及包含其的测试系统
WO2016153193A1 (ko) * 2015-03-20 2016-09-29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테스트 소켓
CN206193040U (zh) * 2016-11-07 2017-05-24 天津视哲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vcm测试用连接插座
CN206892282U (zh) * 2017-03-07 2018-01-16 苏州迈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vcm马达寿命测试机
CN207528883U (zh) * 2017-12-14 2018-06-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摄像头模组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CN207573542U (zh) * 2017-12-18 2018-07-03 东莞市艾科迅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检测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869A (zh) * 2008-12-05 2010-06-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测试装置
CN101833234A (zh) * 2009-03-13 2010-09-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测试装置及其辅助装置
CN103076567A (zh) * 2012-12-28 2013-05-01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Vcm马达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WO2016153193A1 (ko) * 2015-03-20 2016-09-29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테스트 소켓
CN204694825U (zh) * 2015-06-19 2015-10-07 杨继刚 Vcm马达测试机构及包含其的测试系统
CN206193040U (zh) * 2016-11-07 2017-05-24 天津视哲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vcm测试用连接插座
CN206892282U (zh) * 2017-03-07 2018-01-16 苏州迈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vcm马达寿命测试机
CN207528883U (zh) * 2017-12-14 2018-06-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摄像头模组的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CN207573542U (zh) * 2017-12-18 2018-07-03 东莞市艾科迅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检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711A (zh) * 2019-03-25 2019-06-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治具
CN109883711B (zh) * 2019-03-25 2020-09-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737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27150B1 (en) Disk drive test rack with univers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185295B2 (en) Chip design verifying and chip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2244528B1 (de) Mobilfunkvorrichtung mit mehreren SIM-Karten
EP1876458B1 (en) Diagnosis program, switching program, test device, and diagnosis method
US7392946B2 (en) Mobile radio terminal having a multiple form factor memory card reader
US7828212B2 (en) Combined battery and smart card
US20060273764A1 (en) Method and charging apparatus controlled by computer for converting input power into required charging voltage and charging current
CN1888922B (zh) 手机摄像模组通用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JPH02307182A (ja) 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CN110503779A (zh)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模组、租借设备以及移动电源
JPH1050428A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10007216A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测试装置
CN109495737A (zh) 一种音圈马达寿命测试系统
US201401498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gramming chips on circuit board through boundary scan technology
CN105842559A (zh) 测试结果写入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7577887B2 (en) JTAG interface device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JPH1195870A (ja) 電子機器
EP3418733B1 (en) Improved portable phased array test instrument
US77189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rd swapping method thereof
CN108615996A (zh) 一种插头、接口设备及其识别方法
CN106104411A (zh) 存储装置及采用该存储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US20140111150A1 (en) Cursor control device
US8242743B2 (en) Mouse with battery chamber and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
CN205081776U (zh) 一种sim卡座自动弹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3590397A (zh) 自带整机掉电功能的存储产品开放式综合测试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