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5529B -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5529B
CN109495529B CN201710818961.7A CN201710818961A CN109495529B CN 109495529 B CN109495529 B CN 109495529B CN 201710818961 A CN201710818961 A CN 201710818961A CN 109495529 B CN109495529 B CN 109495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message
access request
user
service acces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89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5529A (zh
Inventor
张书兵
孟宪杰
黄泽旭
徐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89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5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5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5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第一设备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降低了业务交互时延,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正逐步普及,以此同时,将NFV相关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网元部署到公有云,以向租户提供通信云服务的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公有云的基础设施通常是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DC或可用区域(Availability Zone,AZ)逐层组成,也就意味着VNF业务需要在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之间进行部署。
对于业务而言,若业务处理在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之间进行,相当于原来在同一机房内的单板间/机框间的内部通信演变为在更长距离的机房/AZ之间进行的外部通信,如果网络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网络闪断、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带宽下降时,会影响业务的处理;此外,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会增加时延,降低了业务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以降低业务交互时延,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第一设备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由于该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因此,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第一负载均衡器LB、第一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一数据库DB,第一设备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的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
第一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第一设备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第一设备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第一设备解析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第二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所述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所述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所述分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第二设备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由于该第二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包括第二负载均衡器LB、第二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库DB,第二设备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的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第二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用户数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用户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负载均衡器LB、第一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一数据库DB:
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和发送单元;
接收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查询单元;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解析单元;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第二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所述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所述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所述分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负载均衡器LB、第二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库DB;
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和发送单元;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用户数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用户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该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因此,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册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注册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领域,也可以用于CS领域或EPC领域。示例的,本申请以IMS领域为例进行说明,则第一服务器为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第二服务器为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具体请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系统架构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Funtion,P-CSCF)实体、访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I-CSCF)实体、HSS、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S-CSCF)实体及AS。其中,S-CSCF中的子系统处理模块被跨机房/AZ分布在两个机房/AZ,分别为机房1/AZ1和机房3/AZ3,机房1/AZ1分布有第一设备,第一设备集成有第一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LB)、第一业务(Service,SRV)处理模块和第一数据(Data Base,DB),机房3/AZ3分布有第三设备,第三设备集成有第三LB、第三SRV处理模块和第三DB。AS中的子系统处理模块被跨机房/AZ分布在两个机房/AZ,分别为机房2/AZ2和机房4/AZ4,机房2/AZ2分布有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集成有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机房4/AZ4分布有第四设备,第四设备集成有第四LB、第四SRV处理模块和第四DB。
其中,P-CSCF主要负责验证请求,并将验证请求转发给指定的目标设备,并且处理和转发响应;S-CSCF主要负责对用户设备注册请求和对用户设备进行会话控制;HSS主要用于保存IMS网络实体的用户数据库;AS主要用于实现各种网络业务的触发和执行。
现有技术中,在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处理业务请求时,该业务处理过程会在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进行,如果网络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QoS下降或网络闪断时,会影响业务请求的处理;并且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会增加时延,降低了业务的处理效率。为了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在本申请中,第一设备通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由于该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20的结构框图。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2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203、接收器204和发送器205。其中,通信总线203用于实现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接收器204和发送器205之间的连接通信。
具体地,存储器202可以是以下的任一种或任一种组合:固态硬盘(Solid StateDrives,SSD)、机械硬盘、磁盘、磁盘整列等存储介质,可向处理器201提供指令和数据。
接收器204用于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20标识;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20的位置信息或第一设备20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器201,用于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201包括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器20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接收器204还用于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
储存器202,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发送器205,用于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发送器205,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可选的,发送器205,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处理器201,还用于解析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通过存储器202存储第二设备标识。
可选的,发送器205,还用于向HSS发送认证请求消息;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接收器204,还用于接收HSS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发送器205,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接收器204,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分配响应消息包括用户注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202还用于存储如下的元素: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模块。
其中,操作系统,可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模块,可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20,在接收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该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设备20在接收到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2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以及该第一设备20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机制,可根据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下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30的结构框图。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设备3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3、接收器304和发送器305。其中,通信总线303用于实现处理器301、存储器302、接收器304和发送器305之间的连接通信。
具体地,存储器302可以是以下的任一种或任一种组合: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磁盘、磁盘整列等存储介质,可向处理器301提供指令和数据。
接收器304,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30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30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器301,用于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301包括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器301具体用于通过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接收器304,还用于第二设备30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注册数据。
存储器302,用于第二设备30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发送器305,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
可选的,发送器305,还用于向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用户数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接收器304,还用于接收HSS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用户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用户注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302还用于存储如下的元素: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模块。
其中,操作系统,可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模块,可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30,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该第二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二设备标识,则第二设备30在接收到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设备3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以及该第二设备30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机制,可根据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下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几个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在本申请中,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用户的注册业务处理方法和业务访问处理方法。在进行业务访问请求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业务注册请求处理,即需要先完成注册过程。请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册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该注册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401、第一设备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
其中,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用户在发起注册请求时,先将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P-CSCF,并通过P-CSCF将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I-CSCF,之后再通过I-CSCF将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以使第一设备接收该用户注册请求消息。
S402、第一设备向HSS发送认证请求消息。
其中,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在IMS中,认证请求消息为多媒体身份鉴权请求(Multimedia Authentication Request,MAR)MAR消息,即该MAR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HSS发送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的MAR消息,其目的在于:使得HSS获知用户在S-CSCF中对应的第一设备,并存储该第一设备标识,以便在后续的业务访问请求处理过程中进行查询。
S403、第一设备接收HSS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在IMS中,认证响应消息为多媒体身份鉴权响应(Multimedia AuthenticationAnswer,MAA)消息,即为MAR消息的响应消息。
S404、第一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
其中,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在IMS中,分配请求消息为服务分配请求(Server Assignment Request,SAR)消息,即SAR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S405、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
其中,分配响应消息包括用户注册数据。在IMS中,分配响应消息为服务分配响应(Server Assignment Answer,SAA)消息,即为SAR消息的响应消息。
S406、第一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消息之后,就可以存储该用户注册数据。具体的:第一设备的第一LB接收到用户注册请求消息之后,选择SRV处理模块处理该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在选择SRV处理模块时,第一LB会先判断第一LB对应的第一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一LB向第一SRV处理模块发送该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该第一SRV处理模块处理该用户注册请求消息;之后,第一SRV处理模块选择DB存储用户注册数据,在选择DB时,第一SRV处理模块先判断第一SRV处理模块对应的第一DB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一SRV处理模块向第一DB发送存储请求消息,以使第一DB存储该用户注册数据,从而通过第一设备存储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并将第一DB所在的网元对应的标识作为第一设备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LB获取S-CSCF中其他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并根据其他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以及其他SRV处理模块和第一LB的距离确定目标SRV处理模块,并向目标SRV处理模块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同理,若第一DB的存储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SRV处理模块获取S-CSCF中其他DB的存储状态,并根据其他DB的存储状态,以及其他DB和第一SRV处理模块的距离确定目标DB,并向目标DB发送存储请求消息。
S407、第一设备向P-CSCF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
其中,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先将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发送给I-CSCF,再由I-CSCF将用户注册响应消息转发至P-CSCF,以使P-CSCF获知用户在S-CSCF中对应的第一设备,并存储该第一设备标识,以便后续在接收到业务访问请求时进行查询。
S408、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S409、第二设备向HSS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
在IMS中,用户数据请求消息为UDR消息,即UDR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HSS发送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的UDR消息,其目的在于:使得HSS获知用户设备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并存储该第二设备标识,以便在后续的业务访问请求处理过程中进行查询,并向第二设备发送UDA消息,从而完成业务处理过程。
S410、第二设备接收HSS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
其中,用户数据响应消息中包括用户注册数据。在IMS中,用户数据请求消息为UDA消息,即UDA消息中包括用户注册数据,该UDA消息为UDR消息的响应消息。
S411、第二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类似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之后,就可以处理三方请求消息,并存储该用户注册数据。具体的:第二设备的第二LB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之后,选择SRV处理模块处理该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在选择SRV处理模块时,第二LB会先判断第二LB对应的第二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二LB向第二SRV处理模块发送该三方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该第二SRV处理模块处理该三方注册请求消息;之后,第二SRV处理模块选择DB存储用户注册数据,在选择DB时,第二SRV处理模块先判断第二SRV处理模块对应的第二DB的存储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二SRV处理模块向第二DB发送存储请求消息,以使第二DB存储该用户注册数据,从而通过第二设备存储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并将第二DB所在的网元对应的标识作为第二设备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二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二LB获取AS中其他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并根据其他SRV处理模块的负载状态,以及其他SRV处理模块和第二LB的距离确定目标SRV处理模块,并向目标SRV处理模块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同理,若第二DB的存储状态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二SRV处理模块获取AS中其他DB的存储状态,并根据其他DB的存储状态,以及其他DB和第二SRV处理模块的距离确定目标DB,并向目标DB发送存储请求消息。
S41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
其中,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S413、第一设备解析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第二设备标识。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之后,通过解析该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可以得到第二设备标识,并存储该第二设备标识,其目的在于:使得第一设备获知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并存储该第一设备标识,以便后续在接收到业务访问请求时进行查询。
在完成注册过程之后,在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访问请求消息之后,就可以进行业务访问请求处理,请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该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501、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接收P-CSCF转发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P-CSCF在接收到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在业务注册过程中,P-CSCF预先存储了用户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因此,P-CSCF根据该第一设备标识可以查找到用户对应的第一设备,从而将该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该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S502、第一设备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设备包括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则第一设备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的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业务请求后,通过其包括的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直接处理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因跨区域产生的通信流量成本。
S503、第一设备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
其中,该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第一设备处理完第一业务访问请求之后,需要将该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发送给AS中的设备,由于在业务注册过程中,第一设备预先存储了用户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因此,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设备标识可以查找到用户对应的第二设备,以将该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S504、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S505、第二设备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二设备包括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DB,第二设备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的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业务请求后,通过其包括的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直接处理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再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以使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处理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由于该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则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直接处理该第一业务访问请求,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同理,AS中的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也可以直接处理该第二业务访问请求,同样可以避免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因跨区域产生的通信流量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以A用户呼叫B用户为例进行说明,在A用户呼叫B用户之前,A用户和B用户需要先完成注册过程,请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注册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该注册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601、第一设备接收A用户的注册请求消息。
其中,A用户的注册请求消息包括A用户标识。A用户在发起注册请求时,先将A用户的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P-CSCF,并通过P-CSCF将A用户的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I-CSCF,之后再通过I-CSCF将A用户的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以使第一设备接收该A用户的注册请求消息。
S602、第一设备向HSS发送认证请求消息。
其中,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在IMS中,认证请求消息为多媒体身份鉴权请求(Multimedia Authentication Request,MAR)MAR消息,即该MAR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HSS发送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的MAR消息,其目的在于:使得HSS获知A用户在S-CSCF中对应的第一设备,并存储该第一设备标识,以便在后续的业务访问请求处理过程中进行查询。
S603、第一设备接收HSS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在IMS中,认证响应消息为多媒体身份鉴权响应(Multimedia AuthenticationAnswer,MAA)消息,即为MAR消息的响应消息。
S604、第一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
其中,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在IMS中,分配请求消息为服务分配请求(Server Assignment Request,SAR)消息,即SAR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S605、第一设备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
其中,分配响应消息包括A用户的注册数据。在IMS中,分配响应消息为服务分配响应(Server Assignment Answer,SAA)消息,即为SAR消息的响应消息。
S606、第一设备存储A用户的注册数据。
S607、第一设备向P-CSCF发送A用户的注册响应消息。
其中,A用户的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先将A用户的注册响应消息发送给I-CSCF,再由I-CSCF将A用户的注册响应消息转发至P-CSCF,以使P-CSCF获知A用户在S-CSCF中对应的第一设备,并存储该第一设备标识,以便后续在接收到业务访问请求时进行查询。
S608、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S609、第二设备向HSS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
在IMS中,用户数据请求消息为UDR消息,即UDR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HSS发送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的UDR消息,其目的在于:使得HSS获知A用户设备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并存储该第二设备标识,以便在后续的业务访问请求处理过程中进行查询,并向第二设备发送UDA消息,从而完成业务处理过程。
S610、第二设备接收HSS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
其中,用户数据响应消息中包括A用户的注册数据。在IMS中,用户数据请求消息为UDA消息,即UDA消息中包括用户注册数据,该UDA消息为UDR消息的响应消息。
S611、第二设备存储A用户的注册数据。
S61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
其中,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S613、第一设备解析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第二设备标识。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之后,通过解析该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可以得到第二设备标识,并存储该第二设备标识,其目的在于:使得第一设备获知A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并存储该第一设备标识,以便后续在接收到业务访问请求时进行查询。
通过上述S601-S613,可以实现A用户的注册过程,需要说明的是,B用户的注册过程过程与A用户的注册过程类似,请参见上述S601-S613所示,在此,对于B用户的注册过程,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在A用户和B用户分别注册完成之后,A用户就可以呼叫B用户,请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该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701、第一设备接收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接收P-CSCF转发的A用户的业务请求消息,P-CSCF在接收到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在业务注册过程中,P-CSCF预先存储了A用户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因此,P-CSCF根据该第一设备标识可以查找到A用户对应的第一设备,从而将该A用户的业务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其中,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以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为例,该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设备的第一LB的IP地址入口,也可以是一个预先规划的、周边网元可理解的、和第一LB IP地址有对应关系的位置标识。当然,第一设备标识也可以为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S702、第一设备处理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设备包括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则第一设备处理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的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通过其包括的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直接处理该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因跨区域产生的通信流量成本。
S703、第一设备根据A用户标识查询A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
同样的,该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为例,该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二设备的第二LB的IP地址入口,也可以是一个预先规划的、周边网元可理解的、和第二LB IP地址有对应关系的位置标识。当然,第二设备标识也可以为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在接收到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在A用户的业务注册过程中,第一设备预先存储了A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因此,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设备标识可以查找到A用户对应的第二设备,以将该A用户的业务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S704、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S705、第二设备处理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二设备包括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第二设备处理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的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处理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通过其包括的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直接处理该A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因跨区域产生的通信流量成本。
S706、第二设备向I-CSCF发送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该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B用户标识。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先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再由第一设备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发送给I-CSCF,以使I-CSCF根据B用户标识查询该B用户标识在S-CSCF中对应的网元,以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发送给对应的网元。具体的,I-CSCF根据B用户标识查询该B用户标识在S-CSCF中对应的网元可以通过S707-S708来实现:
S707、I-CSCF向HSS发送LIR消息。
其中,LIR消息包括B用户标识,LIR消息用于指示HSS查询B用户在S-CSCF中对应的网元。以B用户设备对应S-CSCF中的第三设备为例,由于在A用户的业务注册过程中,HSS预先存储了B用户对应的第三设备标识,因此,HSS通过该第三设备标识可以查找到B用户对应的第三设备,并将第三设备标识信息携带在LIA消息中发送给I-CSCF。
S708、I-CSCF接收HSS发送的LIA消息。
其中,LIA消息包括B用户在S-CSCF中对应的第三设备标识。I-CSCF在接收到包含第三设备标识的LIA消息之后,就可以根据该第三设备标识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发送给对应的第三设备。
S709、I-CSCF向第三设备发送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三设备标识。
S710、第三设备处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三设备包括第三LB、第三SRV处理模块和第三DB,则第三设备处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三设备的第三LB、第三SRV处理模块和第三DB处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第三设备在接收到该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通过其包括的第三LB、第三SRV处理模块和第三DB直接处理该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S711、第三设备根据B用户标识查询B用户在AS中对应的第四设备标识。
同样的,该第四设备标识为第四设备的位置信息为例,该位置信息可以为第四设备的第四LB的IP地址入口,也可以是一个预先规划的、周边网元可理解的、和第四LB IP地址有对应关系的位置标识。当然,第四设备标识也可以为第四设备的逻辑主机名。在接收到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由于在B用户的业务注册过程中,第三设备预先存储了B用户对应的第四设备标识,因此,第三设备通过该第四设备标识可以查找到B用户对应的第四设备,以将该B用户的业务请求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
S712、第三设备向第四设备发送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四设备标识。
S713、第四设备处理B用户设备的访问请求消息。
其中,第四设备包括第四LB、第四SRV处理模块和第四DB,第四设备处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第四设备的第四LB、第四SRV处理模块和第四DB处理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第四设备在接收到该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后,通过其包括的第四LB、第四SRV处理模块和第四DB直接处理该B用户的业务访问请求消息,避免了该业务访问请求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AZ中的设备处理,降低了由于跨机房/AZ进行业务交互增加的时延,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因跨区域产生的通信流量成本。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8所示,该第一设备8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第一设备标识为第一设备80的位置信息或第一设备80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单元802,用于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处理单元802包括第一负载均衡器LB、第一业务处理模块SRV处理模块和第一数据库DB;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通过第一LB、第一SRV处理模块和第一DB处理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该第一设备8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3和发送单元804。
接收设备,还用于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
存储单元803,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发送单元804,用于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可选的,业务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该第一设备80还可以包括:查询单元805。
查询单元805,用于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发送单元804,还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可选的,该第一设备80还可以包括:解析单元806。
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解析单元806,用于解析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第二设备标识。
可选的,发送单元804,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发送单元804,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接收单元801,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分配响应消息包括用户注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设备80,可以执行上述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设备9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9所示,该第二设备9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第二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90的位置信息或第二设备90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单元902,用于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处理单元902包括第二负载均衡器LB、第二业务处理模块SRV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库DB;处理单元902,具体用于通过第二LB、第二SRV处理模块和第二DB处理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可选的,该第二设备9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903和发送单元904。
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存储单元903,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发送单元904,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可选的,发送单元904,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用户数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
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用户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设备90,可以执行上述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0所示,该第一设备10可以包括:
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存储器1001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设备10,可以执行上述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设备1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1所示,该第二设备11可以包括:
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102,用于执行存储器1101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处理器1102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设备11,可以执行上述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Claims (18)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负载均衡器LB、第一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一数据库DB,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LB、所述第一SRV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DB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所述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响应消息;所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解析所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所述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所述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所述分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6.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是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的: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所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负载均衡器LB、第二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库DB,所述第二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LB、所述第二SRV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DB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存储用户注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所述用户数据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用户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9.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查询单元;
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负载均衡器LB、第一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一数据库DB: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LB、所述第一SRV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DB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用户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用户注册响应消息;所述用户注册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析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响应消息;所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得到并存储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所述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认证响应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分配请求消息;所述分配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分配响应消息;所述分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14.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的逻辑主机名;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是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的: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的逻辑主机名;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还包括用户标识;所述第一设备处理所述第一业务访问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用户在第一服务器中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还包括:存储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三方注册请求消息;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注册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三方注册响应消息;所述三方注册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负载均衡器LB、第二业务SRV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库DB;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LB、所述第二SRV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DB处理所述第二业务访问请求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请求消息;所述用户数据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用户数据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注册数据。
17.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18.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CN201710818961.7A 2017-09-12 2017-09-12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Active CN109495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8961.7A CN109495529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8961.7A CN109495529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529A CN109495529A (zh) 2019-03-19
CN109495529B true CN109495529B (zh) 2022-04-12

Family

ID=6568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8961.7A Active CN109495529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552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615A (zh) * 2006-02-18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的流媒体网络系统
CN101115309A (zh) * 2007-08-23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拜访地网络、归属地网络、拜访地业务使用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1426261A (zh) * 2008-12-17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处理的方法、p-cscf、i-cscf和多媒体子系统
CN105634778A (zh) * 2014-11-04 2016-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vnf实例化的方法、系统及nfvo和vnfm
WO2016150623A1 (en) * 2015-03-20 2016-09-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Gmbh Coexistence of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and legacy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615A (zh) * 2006-02-18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的流媒体网络系统
CN101313538A (zh) * 2006-02-18 2008-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网络系统、流媒体业务的实现方法及使能实体
CN101115309A (zh) * 2007-08-23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拜访地网络、归属地网络、拜访地业务使用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1426261A (zh) * 2008-12-17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子系统业务处理的方法、p-cscf、i-cscf和多媒体子系统
CN105634778A (zh) * 2014-11-04 2016-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vnf实例化的方法、系统及nfvo和vnfm
WO2016150623A1 (en) * 2015-03-20 2016-09-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Gmbh Coexistence of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and legacy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529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1316B (zh) 应用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会话管理网元、终端设备
EP3358887A1 (en)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nd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1199114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ser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47223B1 (en) Network slicing in ims
CN115442423A (zh) 发现由网络存储库功能提供的服务的方法
CN110365727B (zh) 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KR20210098724A (ko) 엣지 컴퓨팅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657762B1 (en) Network service system and network service method
CN109951876B (zh)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830538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25021A (zh) 一种跨Kubernetes集群的通信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KR20220001963A (ko) 에지 컴퓨팅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에지 컴퓨팅 시스템 및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간의 연동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8085034A1 (en) Sip call continuity upon failure
CN111327668A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2013863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임시 단말 식별자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583880B (zh) 一种服务器发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374710B2 (en) Mediation serv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8065334A1 (en) Access to services provided by a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system
WO2018006614A1 (zh) 卫星通信的区域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230370823A1 (en) Network capability exposure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959970B (zh) 获取VoWiFi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0572350B (zh) 一种进行ims业务注册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95529B (zh) 业务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CN107567027B (zh) Rcs终端网络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移动终端
JP2019530374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制御方法、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