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9191A -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9191A
CN109489191A CN201811178999.3A CN201811178999A CN109489191A CN 109489191 A CN109489191 A CN 109489191A CN 201811178999 A CN201811178999 A CN 201811178999A CN 109489191 A CN109489191 A CN 109489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draining
draining exit
unit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89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国璠
周江峰
张龙爱
章瑞
范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11789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89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89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9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机组包括:电控箱、设置在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侧的第一排污口,电控箱,用于根据机组的工作参数向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第一排污口,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第一排污口在开启时排出进水腔内的污物。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排污口及时清理积攒在换热器进水腔内的污物,且清洗过程较为便利,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清洁度,从而避免了换热器脏堵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冷水机组的换热器通常分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且采用水为换热媒介。其中,蒸发器内的水为冷媒水,且蒸发器所在的系统为闭式系统,其清洁度可得到保障。但冷凝器所用的冷却水则是外部水源。民用冷水机组的冷凝器的冷却水系统为开式水系统,具体为,换热器与冷却塔之间通过换热管路连接,冷却水在冷却塔进行散热,散热后再输送至冷凝器,以此循环。而船用空调设备的冷凝器冷却水为海水,在换热降温时直接抽取海水,换热降温后,再将温度升高的水排放至大海中。而大海中的杂物较多、水质较差,易造成冷凝器的堵塞。通常采用在冷却水管路安装过滤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若过滤网目数大,则不能有效过滤杂质;若过滤网目数小,极容易脏堵,则需频繁清理;若水质较差,含沙量大,则容易造成换热管脏污;且海水中贝壳、藻类、生活垃圾等堵塞换热管后,会影响换热面积;当冷凝器脏堵后,会频繁报高压保护,导致机组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冷凝器换热降温时,杂物易造成冷凝器的脏堵,从而严重影响到机组的可靠运行,降低了冷凝器使用寿命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冷凝器换热降温时,杂物易造成冷凝器的脏堵,从而严重影响到机组的可靠运行,降低了冷凝器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组,所述机组包括: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侧的第一排污口,
所述电控箱,用于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排污口,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排污口在开启时排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污物。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回水腔侧的第二排污口,
所述电控箱,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排污口,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排污口在开启时排出所述回水腔内的污物。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或温度差;
其中,所述温度差为当前冷凝温度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温度差为正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的情况下,
所述电控箱,用于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冷凝压力为所述换热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作参数为温度差的情况下,
所述电控箱,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在所述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端温差为换热器无污物时,所对应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所述端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所述排污条件;
其中,所述排污条件为所述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或水冲力达到预设冲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与所述换热器进水腔侧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的水泵,
所述水泵,与所述电控箱连接,用于在排污时提供水冲力。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的排气口,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所述水泵关闭时,控制至少一个排气口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的阀门;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所述水泵关闭时,向所述阀门发送信号;
所述阀门,用于在收到所述信号后,检测所述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在所述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时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污口为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排污口为第二电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机组为空调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机组上,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机组的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以使得污物从所述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排出。
进一步地,在检测机组的工作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以使得污物从所述换热器的回水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或温度差;
其中,所述温度差为当前冷凝温度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温度差为正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冷凝压力为所述换热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作参数为温度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在所述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在所述温度差在所述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端温差为换热器无污物时,所对应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所述端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
在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
确定水泵提供的水冲力达到预设冲力值;
其中,所述水泵与所述换热器进水腔侧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
当所述水泵关闭时,控制至少一个排气口开启,以在排污时提供压力;其中,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
当所述水泵关闭时,触发阀门检测所述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
其中,所述阀门在所述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时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机组包括: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侧的第一排污口,所述电控箱,用于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排污口,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排污口在开启时排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污物。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排污口及时清理积攒在换热器进水腔内的污物,且清洗过程较为便利,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清洁度,从而避免了换热器脏堵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机组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机组冷凝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冷凝器换热降温时,杂物易造成冷凝器的脏堵,从而严重影响到机组的可靠运行,降低了冷凝器使用寿命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组,机组包括:电控箱8、设置在机组的换热器4的进水腔侧的第一排污口5,
电控箱8,用于根据机组的工作参数向第一排污口5发送控制指令;
第一排污口5,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第一排污口5在开启时排出进水腔内的污物。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机组包括:电控箱8、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换热器4的进水腔侧的第一排污口5,所述电控箱8,用于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一排污口5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排污口5,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排污口5在开启时排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污物。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排污口5及时清理积攒在换热器4进水腔内的污物,且清洗过程较为便利,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4的清洁度,从而避免了换热器4脏堵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延长了换热器4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换热器的回水腔1侧的第二排污口3,电控箱8,用于根据工作参数向第二排污口3发送控制指令;第二排污口3,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第二排污口3在开启时排出回水腔内的污物。
其中,机组可以为水冷空调,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机组的应用环境也可以为船舶。其中,因蒸发器的清洁程度可以得到保障,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换热器4即代表冷凝器4(所以采用同一标号)。冷凝器4的排污结构包括第一排污口5,由于冷凝器4的进水腔通常比回水腔的污物多。所以,第一排污口5为基本结构,可以对生活垃圾、泥沙、贝壳、海藻等污物进行排除。而第二排污口3则为辅助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机组的应用环境的水质等问题确定是否增加第二排污口3。第二排污口3用于对通过换热管流到回水腔处的污物进行排除。可以将回水腔1命名为左水室1,将进水腔命名为右水室,以便于区分。需要说明的是,电控箱8对第二排污口3的控制流程和对第一排污口5的控制流程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排污口5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排污口3为第二电动阀门。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电动阀门设置在第一排污口5内部,当电控箱8控制第一电动阀门开启时,相当于第一排污口5也随之开启;当电控箱8控制第一电动阀门关闭时,相当于第一排污口5随之关闭。其中,电动阀门的通径大于或等于DN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或温度差;其中,温度差为当前冷凝温度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温度差为正数。
在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的情况下,电控箱8,用于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一排污口5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一排污口5关闭;电控箱8,还用于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二排污口3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二排污口3关闭;其中,预设冷凝压力为换热器4的最高工作压力。
其中,冷凝压力为制冷剂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由气态变液态时的最小压力。冷凝器内部的冷凝压力不便于直接测量,但可以在排气口处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排气口处的压力测量值可近似代表冷凝压力。其中,最高工作压力为冷凝器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高压力。可以理解的是,冷凝器中的杂物越多,热量散失越慢,则冷凝压力升高,导致冷凝器无法正常散热。则可根据冷凝压力与预设冷凝压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是否排污。从而达到维持冷凝器清洁,进而提高机组可靠性的目的。而当冷凝器中存在杂物,但并不对冷凝器构成太大影响时就进行频繁的排污则会消耗能源,且影响到机组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选取合适的排污时机,在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达到维持冷凝器清洁度的目的。
在工作参数为温度差的情况下,电控箱8,用于在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第一排污口5开启;用于在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第一排污口5关闭;电控箱8,还用于在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第二排污口3开启;用于在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第二排污口3关闭;其中,预设端温差为换热器无污物时,所对应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端温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
其中,冷凝温度是制冷剂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由气态变液态时的最高温度。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具有对应关系,可以先测得当前冷凝压力,在转化为冷凝温度。用公式表示为:t【冷凝温度】为P【冷凝压力】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t【冷却水出水】为冷凝器冷却水出水温度检测值,△t1为预设差值,一般为△t+(3~5)℃,则说明当前冷凝温度大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端温差指冷凝器清洁无污物时,t【冷却水出水】与P【冷凝压力】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的温度差值。即:△t=P【冷凝压力】对应的温度-t【冷却水出水温度】(冷凝器干净时)。可以理解的是,当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说明冷凝器4内的污物堵塞较多,需要排出。则可控制排污口5或3开启。而当温度差大于预设端温差但小于预设差值时,说明冷凝器内虽然有污物,但并不会构成太大影响,考虑到节能等问题,暂时不需要开启排污口5或3。由此,可以选取合适的排污时机,在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达到维持冷凝器清洁度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控箱8,还用于在根据机组的工作参数向第一排污口5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换热器4满足排污条件;电控箱8,还用于在根据机组的工作参数向第二排污口3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换热器4满足排污条件;其中,排污条件为换热器4的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或水冲力达到预设冲力值。
图2中示出了左水室(回水腔)1,排气口2,第二排污口3,排气口2(两个排气口可分别位于回水腔处和进水腔处),第一排污口5,冷却水出水口6,冷却水进水口7,电控箱8,进气口9以及出液口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机组还包括:与换热器4进水腔侧的冷却水进水口7连接的水泵(图中未示出),水泵,与电控箱8连接,用于在排污时提供水冲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机组还包括设置在进水腔侧1和回水腔侧的排气口2,电控箱8,还用于在水泵关闭时,控制至少一个排气口2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机组还包括设置在进水腔侧1和回水腔侧的阀门;电控箱,还用于在水泵关闭时,向阀门发送信号;阀门,用于在收到信号后,检测换热器4的内外压力差,在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时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泵开启且水冲力足够时,可以借助于水流及水冲力将污物排出。而当水泵未开启时,则可以通过开启排气口,或者开启阀门的方式来使得冷凝器内外的压力差满足一定的条件,方便污物排出。阀门为自动根据内外压力差开启的阀门。且阀门可以替换排气口。且当冷凝器内的气压过低时,可关闭排气口或阀门,以增加冷凝器内部的压力,当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且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污物可自然排出。由此,在满足排污条件后再开启第一排污口或第二排污口,更加有利于污物的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控箱8,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向第一排污口5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排污口5的开启或关闭;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向第二排污口3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排污口3的开启或关闭。电控箱8,还用于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向第一排污口5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排污口5的开启或关闭;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向第二排污口3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排污口3的开启或关闭。由此,用户可以在检测到冷凝器4内的污物过多时,通过设置在电控箱8上的控制面板向电控箱输入指令。也可以通过终端输入指令,该终端需与电控箱8通信连接。也可以设置定期排出时间,例如,每个月的月初和月中,则在当前时间为预设时刻是,可以控制污物排出。由此,增加了排污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保证了冷凝器的清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动阀门或排污口也可以由用户进行手动控制。当使用一段时间(一般为3~6个月为宜)和船舶离港前,可以将排污口打开,利用冷却水将积攒在进水腔的脏污冲出。且较大污物(例如泥藻类)无法冲出时,可以利用辅助设备(例如:棍棒等)通过排污口进行搅拌,从而调整污物的姿势,使得污物冲出。当较长时间未进行清洗时,可以在进水口注入药水,并利用钢丝球等辅助工具,利用水流冲刷清洗换热管,再将污物通过排污口冲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机组的换热系统中,可在冷却塔与换热器之间的换热管路上,在靠近冷却水进水口的一侧安装较大目数的过滤器,或取消小目数过滤器,以避免频繁清洗过滤器的工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方法括:
步骤S301、检测机组的工作参数;
步骤S302、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通过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以使得污物从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排出。
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排污口及时清理积攒在换热器进水腔内的污物,且清洗过程较为便利,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清洁度,从而避免了换热器脏堵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301、检测机组的工作参数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其中,通过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以使得污物从换热器的回水腔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或温度差;其中,温度差为当前冷凝温度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温度差为正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的情况下,步骤S302、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步骤S3021、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一排污口开启;步骤S3022、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一排污口关闭;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二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第二排污口关闭;其中,预设冷凝压力为换热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工作参数为温度差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步骤S302、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步骤S3023、在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第一排污口开启;步骤S3024、在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第一排污口关闭;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在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第二排污口开启;在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第二排污口关闭;其中,预设端温差为换热器无污物时,所对应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端温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S301、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之前,方法还包括:步骤S303、确定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在根据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之前,方法还包括:确定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确定水泵提供的水冲力达到预设冲力值;其中,水泵与换热器进水腔侧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当水泵关闭时,控制至少一个排气口开启,以在排污时提供压力;其中,排气口设置在进水腔侧和回水腔侧。确定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当水泵关闭时,触发阀门检测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其中,阀门在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时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阀门设置在进水腔侧和回水腔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由此,增加了排污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保证了冷凝器的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6)

1.一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包括: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侧的第一排污口,
所述电控箱,用于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排污口,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排污口在开启时排出所述进水腔内的污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回水腔侧的第二排污口,
所述电控箱,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排污口,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排污口在开启时排出所述回水腔内的污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或温度差;
其中,所述温度差为当前冷凝温度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温度差为正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的情况下,
所述电控箱,用于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冷凝压力为所述换热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参数为温度差的情况下,
所述电控箱,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用于在所述温度差在所述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端温差为换热器无污物时,所对应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所述端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机组的工作参数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之前,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所述排污条件;
其中,所述排污条件为所述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或水冲力达到预设冲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与所述换热器进水腔侧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的水泵,
所述水泵,与所述电控箱连接,用于在排污时提供水冲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的排气口,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所述水泵关闭时,控制至少一个排气口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的阀门;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所述水泵关闭时,向所述阀门发送信号;
所述阀门,用于在收到所述信号后,检测所述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在所述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时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箱,还用于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向所述第一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向所述第二排污口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污口为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排污口为第二电动阀门。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组为空调器。
14.一种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权1至权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组上,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机组的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以使得污物从所述机组的换热器的进水腔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机组的工作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以使得污物从所述换热器的回水腔排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或温度差;
其中,所述温度差为当前冷凝温度与当前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温度差为正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参数为冷凝压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当前冷凝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在当前冷凝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冷凝压力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冷凝压力为所述换热器的最高工作压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参数为温度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大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开启;在所述温度差在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关闭;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开启;在所述温度差在所述预设端温差与所述预设差值之间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关闭;
其中,所述预设端温差为换热器无污物时,所对应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差值;且所述端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
在根据所述工作参数控制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
确定水泵提供的水冲力达到预设冲力值;
其中,所述水泵与所述换热器进水腔侧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
当所述水泵关闭时,控制至少一个排气口开启,以在排污时提供压力;其中,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换热器满足排污条件包括:
当所述水泵关闭时,触发阀门检测所述换热器的内外压力差,
其中,所述阀门在所述内外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值时开启,用于在排污时提供压力;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水腔侧和所述回水腔侧。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控制所述第一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在当前时刻为预设时刻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开启或关闭。
2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
26.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机组排污的方法。
CN201811178999.3A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Pending CN109489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8999.3A CN109489191A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8999.3A CN109489191A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9191A true CN109489191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8999.3A Pending CN109489191A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891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646A (zh) * 2020-10-28 2022-04-29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冷凝器的脏堵状态判定装置及判定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6013A1 (en) * 1997-02-20 2005-10-27 Huston Trevor L Marine air conditioner decontamination system
JP2006010170A (ja) * 2004-06-24 2006-01-12 Shimizu Corp 地域熱源システム
CN201116763Y (zh) * 2007-09-28 2008-09-17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自动化实时监控除垢装置
CN203024644U (zh) * 2012-10-19 2013-06-26 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 带管箱的船用冷凝器
CN203613619U (zh) * 2013-12-17 2014-05-28 李建生 一种用于坐便器、蹲便器的双排压力水箱
CN203648899U (zh) * 2013-12-03 2014-06-18 国家电网公司 温压双控式空调室外机清洗装置
CN104406453A (zh) * 2014-11-20 2015-03-11 北京世纪微熵科技有限公司 冷凝器在线清洗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及中央空调
JP5892766B2 (ja) * 2011-10-27 2016-03-23 ダイダン株式会社 空調運転開始時の室圧制御方法
CN106288568A (zh) * 2016-07-22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压缩机的高压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31682A (zh) * 2017-04-18 2017-07-07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8168152A (zh) * 2016-12-07 2018-06-15 张健 新型立式空调制冷机冷凝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6013A1 (en) * 1997-02-20 2005-10-27 Huston Trevor L Marine air conditioner decontamination system
JP2006010170A (ja) * 2004-06-24 2006-01-12 Shimizu Corp 地域熱源システム
CN201116763Y (zh) * 2007-09-28 2008-09-17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自动化实时监控除垢装置
JP5892766B2 (ja) * 2011-10-27 2016-03-23 ダイダン株式会社 空調運転開始時の室圧制御方法
CN203024644U (zh) * 2012-10-19 2013-06-26 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 带管箱的船用冷凝器
CN203648899U (zh) * 2013-12-03 2014-06-18 国家电网公司 温压双控式空调室外机清洗装置
CN203613619U (zh) * 2013-12-17 2014-05-28 李建生 一种用于坐便器、蹲便器的双排压力水箱
CN104406453A (zh) * 2014-11-20 2015-03-11 北京世纪微熵科技有限公司 冷凝器在线清洗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及中央空调
CN106288568A (zh) * 2016-07-22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压缩机的高压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68152A (zh) * 2016-12-07 2018-06-15 张健 新型立式空调制冷机冷凝设备
CN106931682A (zh) * 2017-04-18 2017-07-07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本省: "《工业水处理技术》", 28 February 1997,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646A (zh) * 2020-10-28 2022-04-29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冷凝器的脏堵状态判定装置及判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6486B (zh) 井下中央泵房排水自动监控系统
CN107576109B (zh)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
CN103616136A (zh) 一种热力管道阀门泄漏状态监测方法
CN209198976U (zh) 一种供水泵房监测使用的物联网智能边缘网关装置
CN1862075A (zh) 密封循环系统的泄漏保护器
CN109489191A (zh)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排污的方法
CN101551759A (zh) 互连带宽节流器
CN217483572U (zh) 冷水机组监测装置和冷水机组监测系统
CN206879306U (zh) 一种可应急降温的一体化通讯机柜
CN209054741U (zh) 一种智慧小型节能中央空调设备
CN204831368U (zh) 具有在线状态监测功能的循环冷却系统
CN208443009U (zh) 设有防落水倒灌警示装置的空调管道系统
CN210089489U (zh) 中央空调板式换热器的监测清洗装置
CN109556246A (zh) 一种减少机组冷凝水的方法及机组
WO2018232921A1 (zh) 一种智能化城市排水方法及系统
CN209299044U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电机柜
CN210602377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防回液控制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08123085U (zh) 一种防止污水泵过载的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CN209845621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领域的保护型电气柜
CN109186153A (zh) 一种机组及控制其稳定运行的方法、装置
CN206001735U (zh) 一种带有反冲洗清洗装置的离心式制冷机组
CN105067028A (zh) 具有在线状态监测功能的循环冷却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6116554A (zh) 一种冷却风管积粉自动吹扫系统及方法
CN211953150U (zh) 一种应用于岸桥电气房的新风系统
CN210371334U (zh) 一种具有在线观察调整功能的风机出口自动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