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1850A - 光子治疗棒 - Google Patents

光子治疗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1850A
CN109481850A CN201910004204.5A CN201910004204A CN109481850A CN 109481850 A CN109481850 A CN 109481850A CN 201910004204 A CN201910004204 A CN 201910004204A CN 109481850 A CN109481850 A CN 109481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amp bar
photon therapy
accommodating chamber
therapy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4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81850B (zh
Inventor
张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uorui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uorui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uorui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uorui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42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81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81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1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81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1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01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 A61N5/0603Apparatus for use inside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body ca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2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子治疗棒,涉及光子治疗技术领域。光子治疗棒,包括:罩壳,罩壳包括握持壳和插入壳,握持壳和插入壳连接且围成容纳腔,握持壳具有散热孔且使得容纳腔与外部连通。散热件,散热件设置于容纳腔内,散热件具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靠近握持壳的一端用于通入冷却介质,冷却通道在靠近插入壳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灯条,灯条设置于容纳腔,使用时,灯条能够随插入壳进入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并对腔道内部进行照射。光子治疗棒通过其结构设计,从而能够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进行近距离、无盲区地垂直照射,能够极大提高光子照射治疗效果,并且通过良好的散热设计,使得灯条的照射能够持续且对人体无损伤。

Description

光子治疗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子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子治疗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子照射类产品,治疗时均在外部远距离(10cm左右)照射,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对人体的各种光化学作用,来对人体体表的各类炎症、创面进行恢复治疗,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科室。
设备的主要原理及组成:光子治疗仪可将能量渗透到人体表皮,进入皮下组织3~5cm左右,与人体细胞的线粒体相互作用,被细胞线粒体强烈吸收,产生高效率的光化学反应—酶促反应,使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多种酶的活性得到激发,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增加细胞糖元含量,从而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改善细胞呼吸能力和组织微循环,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促进病症康复。加速血液循环,达到快速消除炎症与镇痛的效果。
但是在现有产品中,对于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如肛门、阴道),治疗光线由于穿透力不够,且腔道狭窄光线不能大量进入,造成现有的外部远距离照射方式对人体自然腔道部位难产生实际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子治疗棒,其能够对人体自然腔道部位进行光子治疗。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子治疗棒,包括:
罩壳,所述罩壳包括握持壳和插入壳,所述握持壳和所述插入壳连接且围成容纳腔,所述握持壳具有散热孔且使得所述容纳腔与外部连通;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件具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靠近所述握持壳的一端用于通入冷却介质,所述冷却通道在靠近所述插入壳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使用时,所述灯条能够随所述插入壳进入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并对腔道内部进行照射。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子治疗棒,能够手持握持壳部分,将插入壳部分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如肛门、阴道),从而实现近距离照射,并且由于是在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内进行照射,照射的角度垂直或者是趋于垂直于人体自然腔道部位,极大减少治疗盲区,照射效果好,利于治疗,并且得益于散热件的存在,对于温度的控制效果好,能够尽可能避免治疗时由于温度原因对人体造成损伤。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光子治疗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灯条包裹于所述散热件的位于所述插入壳内的部分。通过将灯条裹覆在散热件上,插入壳在插入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时候,不会由于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收缩而挤压到灯条,保障灯条的完好。此外,灯条不与插入壳直接接触,可以避免插入壳局部过热而对人体自然腔道部位造成损伤。同时,灯条与散热件直接接触,也更有助于对灯条进行降温。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管部和散热翅部,所述散热翅部套设于所述管部且位于所述握持壳内,所述管部内部为所述冷却通道,所述灯条包裹于所述管部的位于所述插入壳内的部分。通过管部的存在,可以有助于将冷却介质先引导到插入壳内对灯条进行降温,使得冷却介质与灯条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更多,更好地进行降温。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部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散热翅部的温控开关。通过温控开关的实时监控,能够在温度超过阈值时及时断开对灯条的供电,保障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部和所述散热翅部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是分体式结构,当为分体式结构时,所述散热翅部与所述管部螺纹配合。不论是哪种结构,都能够有助于进行灯条的散热,而分体式结构则方便维护更换部件,降低维护成本。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光子治疗棒还包括尾套接头,所述尾套接头与所述管部的位于所述握持壳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尾套接头用于连接外部供冷设备。尾套接头直接设置在握持壳,可以更加方便将管部与外部供冷设备进行连接,不用另外提供额外的接头。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光子治疗棒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设置于所述握持壳与所述插入壳的连接处且使得连接处保持密封。通过密封垫片在连接处进行密封,冷却介质能够在经过冷却通道和容纳腔之后只从散热孔处溢出,而不会在连接处泄漏,保障了冷却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冷却介质对人体有伤害。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插入壳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所述插入壳的内径从靠近所述握持壳的一端向着另外一端逐渐减小。通过这样类似锥体的形状设计,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将插入壳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使得待治疗的人员感觉更舒适且不因为插入的动作而受伤。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握持壳包括第一瓣壳和第二瓣壳,所述第一瓣壳和所述第二瓣壳卡接,所述第一瓣壳和/或所述第二瓣壳均具有所述散热孔。通过卡接的方式,使得组装产品时可以更方便。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灯条具有供电接头,所述供电接头嵌设于所述握持壳,所述供电接头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插入壳在使用时的插入方向相反。通过对供电接头的开口朝向的设计,使得供电时不影响插入的动作,使得操作人员手持握持壳的时候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光子治疗棒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标:100-光子治疗棒;11-握持壳;112-第一瓣壳;1121-卡块;114-第二瓣壳;13-插入壳;31-管部;33-散热翅部;332-安装槽;301-冷却通道;50-灯条;51-供电接头;60-尾套接头;70-密封垫片;101-散热孔;102-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子治疗棒100,包括:
罩壳,罩壳包括握持壳11和插入壳13,握持壳11和插入壳13连接且围成容纳腔102,握持壳11具有散热孔101且使得容纳腔102与外部连通;
散热件,散热件设置于容纳腔102内,散热件具有冷却通道301,冷却通道301的靠近握持壳11的一端用于通入冷却介质,冷却通道301在靠近插入壳13的一端与容纳腔102连通;
灯条50,灯条50设置于容纳腔102,使用时,灯条50能够随插入壳13进入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并对腔道内部进行照射。灯条50可以参照光子治疗仪所用的光源,其原理相同,其形态可以相同,也可以是如本实施例中的形态一样裹覆在下文所述的管部31。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子治疗棒100,能够手持握持壳11部分,将插入壳13部分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如肛门、阴道),从而实现近距离照射,并且由于是在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内进行照射,照射的角度垂直或者是趋于垂直于人体自然腔道部位,极大减少治疗盲区,照射效果好,利于治疗,并且得益于散热件的存在,对于温度的控制效果好,能够尽可能避免治疗时由于温度原因对人体造成损伤。
具体的,灯条50包裹于散热件的位于插入壳13内的部分。通过将灯条50裹覆在散热件上,插入壳13在插入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时候,不会由于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收缩而挤压到灯条50,保障灯条50的完好。此外,灯条50不与插入壳13直接接触,可以避免插入壳13局部过热而对人体自然腔道部位造成损伤。同时,灯条50与散热件直接接触,也更有助于对灯条50进行降温。
详细的,散热件包括管部31和散热翅部33,散热翅部33套设于管部31且位于握持壳11内,管部31内部为冷却通道301,灯条50包裹于管部31的位于插入壳13内的部分。通过管部31的存在,可以有助于将冷却介质先引导到插入壳13内对灯条50进行降温,使得冷却介质与灯条50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更多,更好地进行降温。
更为详细的,散热翅部33具有安装槽332,安装槽332内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散热翅部33的温控开关。通过温控开关的实时监控,能够在温度超过阈值时及时断开对灯条50的供电,保障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安全。此处的阈值是指温控开关被预设的温度值,该温度值低于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的安全温度,这样在温度超过阈值时,虽然已经超过温控开关的预设值,但是仍然是不会达到对人体自然腔道部位造成伤害的温度。
散热翅部33的位置对应散热孔101的位置,这样在冷却介质排出时,能够经由散热翅部33降低使用后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避免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影响操作者的操作。
管部31和散热翅部33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是分体式结构,当为分体式结构时,散热翅部33与管部31螺纹配合。不论是哪种结构,都能够有助于进行灯条50的散热,一体式结构方便制造成型,而分体式结构则方便维护更换部件,降低维护成本。
为了方便连接外部供冷设备,光子治疗棒100还包括尾套接头60,尾套接头60与管部31的位于握持壳11内的一端连接(图示中未连接,二者可以通过套管进行连接,比如套管的一端与管部3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尾套接头60过盈配合),尾套接头60用于连接外部供冷设备。尾套接头60直接设置在握持壳11(如图一般,尾套接头60嵌入握持壳11),可以更加方便将管部31与外部供冷设备进行连接,不用另外提供额外的接头。外部供冷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为压力泵,能够泵送冷却介质到冷却通道301和容纳腔102内。冷却介质可以是气态如自然温度空气、或经水冷、或压缩制冷等多种方式形成的低温空气。
为了提高密封性,光子治疗棒100还包括密封垫片70,密封垫片70设置于握持壳11与插入壳13的连接处且使得连接处保持密封。通过密封垫片70在连接处进行密封,冷却介质能够在经过冷却通道301和容纳腔102之后只从散热孔101处溢出,而不会在连接处泄漏,保障了冷却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冷却介质对患者有影响,比如造成患处的不适等。本实施例采用的密封垫片70为圆环形。
关于插入壳13,详细的,插入壳13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插入壳13的内径从靠近握持壳11的一端向着另外一端逐渐减小。通过这样类似锥体的形状设计,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将插入壳13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使得待治疗的人员感觉更舒适且不因为插入的动作而受伤。需要说明的是,在插入壳13与握持壳11的连接处的截面轮廓不完全是圆形,但并不影响对于整体形状的理解也并不限制此处位置必须是圆形或者别的形状,只要保障:将插入壳13沿着插入方向投影,插入壳13与握持壳11的连接处的投影与插入壳13的其他部分的投影不完全重合且投影位于其他部分投影的外侧即可。这样能够形成限位,避免插入壳13插入过深。
详细的,握持壳11包括第一瓣壳112和第二瓣壳114,第一瓣壳112和第二瓣壳114卡接,第一瓣壳112和/或第二瓣壳114均具有散热孔101。通过卡接的方式,使得组装产品时可以更方便。更为详细的,在第一瓣壳112上设置有卡块1121,在第二瓣壳114上设置有对应卡块1121的卡槽,本实施例采用的卡块1121为四个,卡槽数量与之对应。
详细的,灯条50具有供电接头51,供电接头51嵌设于握持壳11,供电接头51的开口朝向与插入壳13在使用时的插入方向相反。通过对供电接头51的开口朝向的设计,使得供电时不影响插入的动作,使得操作人员手持握持壳11的时候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使用时,可以将插入壳13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然后给灯条50供电,使得灯条50对人体自然腔道部位进行照射。在灯条50工作的同时,通过压力泵将冷却介质通入到冷却通道301再涌入容纳腔102。
灯条50裹覆着管部31,在冷却介质还在冷却通道301内的时候即可与冷去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得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带走一部分,而冷却介质进入到容纳腔102后,又在压力泵源源不断供应的新的冷却介质的挤压下继续运动,从图4中的最右端向着左边运动,冷却介质的运动方向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的运动方向一般,最终从散热孔101溢出。而在这个过程中,灯条50的远离冷却通道301的一侧也能够进一步把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从而达到散热效果,这样插入壳13本身的温度能够被控制在生理范围,对人体无损伤。
由于是直接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相较于传统的方式而言,插入壳13的结构设计使得灯条50能够近距离照射,大大减少了光能的损失,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内部后,光条的照射能够垂直或者接近垂直,尽可能避免了治疗盲区,符合光子照射治疗的原理。
本发明的光子治疗棒100通过其结构设计,从而能够插入到人体自然腔道部位进行近距离、无盲区地垂直照射,能够极大提高光子照射治疗效果,并且通过良好的散热设计,使得灯条50的照射能够持续且对人体无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壳,所述罩壳包括握持壳和插入壳,所述握持壳和所述插入壳连接且围成容纳腔,所述握持壳具有散热孔且使得所述容纳腔与外部连通;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件具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靠近所述握持壳的一端用于通入冷却介质,所述冷却通道在靠近所述插入壳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使用时,所述灯条能够随所述插入壳进入人体自然腔道部位并对腔道内部进行照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裹于所述散热件的位于所述插入壳内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管部和散热翅部,所述散热翅部套设于所述管部且位于所述握持壳内,所述管部内部为所述冷却通道,所述灯条包裹于所述管部的位于所述插入壳内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部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散热翅部的温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和所述散热翅部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是分体式结构,当为分体式结构时,所述散热翅部与所述管部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治疗棒还包括尾套接头,所述尾套接头与所述管部的位于所述握持壳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尾套接头用于连接外部供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治疗棒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设置于所述握持壳与所述插入壳的连接处且使得连接处保持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壳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所述插入壳的内径从靠近所述握持壳的一端向着另外一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壳包括第一瓣壳和第二瓣壳,所述第一瓣壳和所述第二瓣壳卡接,所述第一瓣壳和/或所述第二瓣壳均具有所述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具有供电接头,所述供电接头嵌设于所述握持壳,所述供电接头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插入壳在使用时的插入方向相反。
CN201910004204.5A 2019-01-03 2019-01-03 光子治疗棒 Active CN109481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204.5A CN109481850B (zh) 2019-01-03 2019-01-03 光子治疗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204.5A CN109481850B (zh) 2019-01-03 2019-01-03 光子治疗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1850A true CN109481850A (zh) 2019-03-19
CN109481850B CN109481850B (zh) 2024-01-30

Family

ID=6571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4204.5A Active CN109481850B (zh) 2019-01-03 2019-01-03 光子治疗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818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0361A (zh) * 2019-06-06 2019-08-06 有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共振细胞光热仪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10143A1 (de) * 2012-10-24 2014-04-24 Karl Storz Gmbh & Co. Kg Medizinisches Instrument mit Wärmeabführung
CN104043199A (zh) * 2014-07-01 2014-09-17 王翔宇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阴道炎症的光源设备
CN104524698A (zh) * 2014-12-25 2015-04-22 深圳希能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妇女阴道的细胞修复仪
CN205339863U (zh) * 2015-09-17 2016-06-29 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腔内光子治疗仪
CN209437904U (zh) * 2019-01-03 2019-09-27 江苏安诺锐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光子治疗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10143A1 (de) * 2012-10-24 2014-04-24 Karl Storz Gmbh & Co. Kg Medizinisches Instrument mit Wärmeabführung
CN104043199A (zh) * 2014-07-01 2014-09-17 王翔宇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阴道炎症的光源设备
CN104524698A (zh) * 2014-12-25 2015-04-22 深圳希能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妇女阴道的细胞修复仪
CN205339863U (zh) * 2015-09-17 2016-06-29 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腔内光子治疗仪
CN209437904U (zh) * 2019-01-03 2019-09-27 江苏安诺锐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光子治疗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0361A (zh) * 2019-06-06 2019-08-06 有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共振细胞光热仪
CN110090361B (zh) * 2019-06-06 2020-12-15 有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共振细胞光热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1850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1287B2 (ja) 照射装置
US11318323B2 (en) Device for delivering precision phototherapy
US8292935B2 (en) Phot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cervical dysplasia
CN209437904U (zh) 光子治疗棒
CN109481850A (zh) 光子治疗棒
CN106362304B (zh) 智能光子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08950A1 (ko) 고출력 펄스 광 조사 핸드피스
CN106037930A (zh) 一种微波消融软杆针
US10799586B2 (en) Hyperthermic cancerous tissue ablation
CN203169847U (zh) 一种宫颈炎治疗棒
RU12000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актного облучения с системой охлаждения
CN206543206U (zh) 一种呼吸科用激光去除肿瘤装置
CN203123356U (zh) 半导体窄光谱痔疮疾病治疗仪
Liu et al. Biophotonics in photomedicine
CN112386810B (zh) 冷却式内腔治疗用光动力治疗头
CN113576621B (zh) 骨髓腔植入加热组件与系统
CN104013467B (zh) 用于阴道口紧致的射频治疗仪
CN107970525A (zh) 一种介入式新生儿黄疸光疗仪
KR101218744B1 (ko) 광조사 장치
CN208389194U (zh) 胃炎微波治疗装置
WO2023031496A1 (es) Dispositivo difusor de luz para tratamiento por terapia fotodinámica en región anogenital
KR20070075057A (ko) 인체 지방용해용 레이저빔 조사장치
Rogg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rst clinical results with a cooled applicator system for interstitial laser coagulation (LITT)
JP7125705B2 (ja) 卵胞発育誘導装置
CN117100483A (zh) 胫骨骨折约束防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