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054A -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9054A
CN109479054A CN201780043000.1A CN201780043000A CN109479054A CN 109479054 A CN109479054 A CN 109479054A CN 201780043000 A CN201780043000 A CN 201780043000A CN 109479054 A CN109479054 A CN 109479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uni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30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9054B (zh
Inventor
浅井贵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79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9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4Grouping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2Pre-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关于在通信终端之间开始通信的控制,本服务提供系统使用用于登录处理的模式管理数据库,并且当通信源的终端ID和通信伙伴的终端ID包含共同的用户ID时允许开始通信,从而能够在确保安全性之后控制开始通信,而无需费心建立地址列表。

Description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通过使用通信终端来接收从服务器经由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用户在服务器中预先注册用于登录认证的终端识别信息(例如,终端ID(标识))和密码。
而且,当通过使用服务在多个通信终端之中执行通信时,为了防止用户不想与其通信的其他用户例如发送请求从而任意地参与通信,用户将终端识别信息预先注册在用于管理能够启动通信的通信终端的地址列表中(参见日本特开2015-201827号专利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用户通过使用服务使得他/她自己的多个通信终端相互通信,从而例如使得被选择的一个他/她自己的通信终端对于另一个他/她自己的通信终端进行远程操作时,将终端识别信息注册在服务器中和将终端识别信息注册在地址列表中对于每个通信终端都是必要的。这引发了如下的问题,接收服务的用户自己的通信终端的数量增多则增加了用户将终端识别信息注册在服务器中和将终端识别信息注册在地址列表中的工作。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系统,该服务提供系统根据通信终端的请求向通信终端提供服务,该服务提供系统包括:管理单元,该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登录请求来管理用来识别预定的通信终端的预定终端识别信息,该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包含用于对预定终端识别信息的用户进行认证的用户识别信息;接收部,该接收部用于从通过第一终端识别信息来识别的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开始与通过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来识别的第二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以及发送部,该发送部用于当由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时,响应于接收到开始通信的请求,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其中当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不相同时,发送部不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效果,即使接收服务的通信终端的数量增多,也能够防止用户将终端识别信息注册在服务器中和将终端识别信息注册在地址列表中的工作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服务通信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A是拍摄设备的左侧表面的示意图。
图2B是拍摄设备的前视图。
图2C是拍摄设备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拍摄设备的使用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拍摄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通信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服务提供系统和认证系统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包括服务通信系统的每个功能的每个框图的服务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8是示出模式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9A是示出终端ID的配置样式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终端ID的另一配置样式的示意图。
图9C是示出终端ID的另一配置样式的示意图。
图10A是示出认证系统具有的认证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10B是示出另一认证系统具有的认证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10C是示出另一认证系统具有的认证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认证处理的时序图;
图12示出认证人员选择屏幕的示例显示。
图13是示出认证处理的时序图。
图14是示出通信终端的通信模式和通信伙伴的管理的流程图。
图15A示出请求结果屏幕的示例显示。
图15B示出请求结果屏幕的另一示例显示。
图16是示出启动远程操作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17是示出判定可否进行远程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A是请求结果屏幕的示例显示。
图18B是请求结果屏幕的另一示例显示。
图19是示出登出处理的时序图。
图20A示出登出屏幕的示例显示。
图20B示出登出屏幕的另一示例显示。
图21是变型例1的功能框图。
图22是变型例1的认证处理的时序图。
图23是变型例2的功能框图。
图24是变型例2的认证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
实施例的整体配置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服务通信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服务通信系统1由能够经由诸如互联网的通信网络9进行通信的多个通信终端(3a、3b和3c)、多个服务提供系统(5a和5b)、多个认证系统(7a、7b和7c)和拍摄设备10组成。
拍摄设备10例如是通过将例如场景进行成像来生成全向/全景图像的数码相机。通信终端3a例如是智能手机。通信终端3a通过使用近距离无线电技术,诸如蓝牙(商标),与拍摄设备10通信。例如,通信终端3a向拍摄设备10发送开始拍摄的指令,并且相应地拍摄设备10能够向通信终端3a发送通过拍摄所获得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诸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拍摄设备10不能独立地使用通信网络9,因此经由通信终端3a向通信网络9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通信终端3b例如是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3c例如是汽车导航设备。
为了简化描述,图1示出三个通信终端(3a、3b和3c)、两个服务提供系统(5a和5b)、三个认证系统(7a、7b和7c)以及单个拍摄设备10;然而,终端和系统的数量不限于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多个通信终端(3a、3b和3c)中被选择的一个通信终端将被称为“通信终端3”,多个服务提供系统(5a和5b)中被选择的一个服务提供系统将被称为“服务提供系统5”。而且,多个认证系统(7a、7b和7c)中的被选择的一个认证系统将被称为“认证系统7”。
服务提供系统5和认证系统7可以通过使用单个计算机进行配置或者可以通过使用多个计算机进行配置。拍摄设备10可以是不生成全向/全景图像的通用数码相机。
通信终端3是示例性移动终端,诸如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或汽车导航设备;然而,通信终端3不限于此。不仅移动终端,而且诸如桌上型PC或服务器的信息处理终端可以用作通信终端3。可替换地,通信终端3可以是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办公机器,诸如空调或电视机的家用电子产品,电子部件,或者诸如MRI(磁共振成像)或内窥镜。
使用拍摄设备的方法
将参考图2A、图2B、图2C和图3描述使用拍摄设备10的方法。
首先,将参考图2A、图2B和图2C描述拍摄设备10的外观。图2A是拍摄设备的左侧面的示意图,图2B是拍摄设备的前视图,图2C是拍摄设备的平面图。拍摄设备10是用于获取拍摄图像的数码相机,全向/全景(360度)源于该拍摄图像。
如图2A所示,拍摄设备10的尺寸使得人能够单手握住该拍摄设备10。如图2A、图2B和图2C,在拍摄设备10的顶部,成像设备103a设置在前侧(前部侧),成像设备103b设置在后侧(后部侧)。如图2B中所示,诸如快门按钮的操作单元115设置在拍摄设备10的前侧。
将参考至此的图3来描述拍摄设备10的使用。图3是示出拍摄设备的使用的图像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拍摄设备10被用户握在手中并且用于对于用户周围的物体或场景进行成像。在此情况下,图2A、图2B和图2C中所示的成像设备103a和成像设备103b对于用户周围的物体或场景进行成像,由此获取两个半球图像。
实施例的硬件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4至图6详细描述拍摄设备10、通信终端3和服务提供系统5的硬件配置。
拍摄设备的硬件配置
首先,将参考图4描述拍摄设备10的硬件配置。图4是拍摄设备10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拍摄设备10是根据下面的描述使用两个成像设备的全向拍摄设备;然而,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多个成像设备。而且,拍摄设备10不必是专用于全向拍摄的设备。光学全向拍摄单元可以附接到例如正常的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从而本质上实现与拍摄设备10相同的功能。
如图4所示,拍摄设备10包括成像单元101、图像处理单元104、成像控制单元105、麦克风108、声音处理单元109、CPU(中央处理器)111、ROM(只读存储器)112、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13、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14、操作单元115、网络接口116、通信单元117和天线117a。
成像单元101包括用于分别形成半球图像的广角透镜(鱼眼透镜)102a和102b和与相应的广角镜头相关联地设置的两个成像设备103a和103b,其中广角透镜(鱼眼透镜)102a和102b各自具有180度或更多度的视角。成像设备103a和成像设备103b中的每个成像设备包括:将通过鱼眼透镜获得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子信号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传感器,诸如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CCD(电荷耦合设备)传感器;生成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时钟和水平或竖直同步信号的定时生成电路;以及一组寄存器,其中设置用于操作成像设备所需的各种命令和参数。
成像单元101的成像设备103a和103b经由并行接口总线连接到图像处理单元104。另一方面,成像单元101的成像设备103a和103b还经由串行接口总线连接到图像控制单元105(诸如I2C总线)。图像处理单元104和成像控制单元105经由总线110连接到CPU 111。此外,ROM 112、SRAM 113、DRAM 114、操作单元115、网络接口116、通信单元117、电子罗盘118等连接到总线110。
图像处理单元104加载经由并行接口总线从成像设备103a和103b输出的图像数据,并且对相应的图像数据组执行预定的处理,然后对于图像数据组执行同步化处理从而创建墨卡托图像的数据。
成像控制单元105通常使用成像控制单元105作为主设备,并且使用成像设备103a和103b作为从设备,并且通过使用I2C总线设置例如成像设备103a和103b的寄存器群组中的命令。成像控制单元105从CPU 111接收需要的命令等。成像控制单元105也通过使用I2C加载成像设备103a和103b的寄存器群组的状态数据等,并且向CPU 111发送状态数据等。
成像控制单元105命令成像设备103a和103b在操作单元115的快门按钮被按下的定时输出图像数据。取决于作为拍摄设备来使用的拍摄设备,拍摄设备可以具有预览显示功能或者与通过显示器来实现的视频图像显示对应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以预定的帧速(帧/秒)顺次从成像设备103a和103b输出图像数据。
如下所述,成像控制单元105也用作同步控制单元,该同步控制单元对于与CPU111相配合地从成像设备103a和103b输出图像数据组的定时进行同步。根据实施例,没有向拍摄设备10提供显示单元;然而,可以提供显示单元。
麦克风108将声音转换为声音(信号)数据。声音处理单元109加载经由接口总线从麦克风108输出的声音数据,并且对声音数据执行预定的处理。
CPU 111控制拍摄设备10的整体操作并且执行必要的处理。ROM 112存储用于CPU111的各种程序。SRAM 113和DRAM 114是存储CPU 111执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的工作存储器。特别地,DRAM 114存储图像处理单元104正在处理的数据和已处理的墨卡托图像的数据。
操作单元115是各种操作按钮、电源开关、快门按钮和具有显示和操作两种功能的触摸面板的总称。用户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以输入各种拍摄模式和拍摄条件。
网络接口116是与例如外部介质进行接口的接口电路(诸如,USB接口)的总称,外部介质是诸如SD卡和个人计算机。网络接口116可以是网络接口而不管它是有线还是无线的。DRAM 114中存储的墨卡托图像数据经由网络接口116被记录在外部介质中,或者当需要时,通过作为网络接口的网络接口116被发送到诸如通信终端3的外部设备中。
通信单元117经由提供给拍摄设备10的天线117a,通过使用诸如WiFi(无线保真)或NFC的近距离无线技术,与诸如通信终端3a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还可以通过使用通信单元117向诸如通信终端3a的外部设备发送墨卡托图像数据。
电子罗盘118从地磁计算拍摄设备10的定向和倾斜度(滚动角),并且输出定向-倾斜度信息。定向-倾斜度信息是根据Exif的示例性相关信息(元数据),并且用于图像处理,诸如对拍摄图像的图像修正。相关信息包含各种类型的信息,诸如拍摄日期和图像数据的数据量。
智能手机的硬件配置
图5是智能手机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作为智能手机的通信终端3a包括CPU 301、ROM 302、RAM 303、EEPROM 304、CMOS传感器305、加速度-定向传感器306、介质接口308和GPS接收部309。
CPU 301在它们之中控制智能手机的全部操作。ROM 302存储用于驱动CPU 301或IPL所使用的程序。RAM 303被作为CPU 301的工作区域。在CPU301的控制下,诸如智能手机程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从EEPROM 304中读出或者写入EEPROM 304中。CMOS传感器305在CPU301的控制下对物体进行成像并且获取图像数据。加速度-定向传感器306包括各种传感器,诸如检测地磁的电子磁罗盘或者陀螺罗盘和加速度传感器。介质接口308控制从诸如闪速存储器的记录介质307的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存储)其中。GPS接收器309从GPS卫星接收GPS信号。
智能手机还包括远程通信电路311、远程通信电路311的天线311a、相机312、成像设备接口313、麦克风314、扬声器315、声音输入-输出接口316、显示器317、外部设备连接接口318、近距离通信电路319、近距离通信电路319的天线319a、以及触摸面板321。
它们之中的远程通信电路311是经由天线311a和通信网络9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电路。相机312是在CPU 301的控制下通过对物体进行成像来获取图像数据的内置型成像单元。成像设备接口313是控制相机312的驱动的电路。麦克风314是将声音输入其中的内置型声音收集器。声音输入-输出接口316是在CPU 301的控制下,处理麦克风314与扬声器315之间的声音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的电路。显示器317是显示对象的图像和各种图像的一类显示单元,诸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外部设备连接接口318是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的接口。近距离通信电路319是通信电路,诸如NFC或蓝牙。触摸面板321是当用户按压显示器317时操作智能手机的一类输入单元。
智能手机包括总线310。总线310包括用于将图5所示的包括CPU 301的组件进行电连接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PC、汽车导航设备、服务提供系统和认证系统的每个硬件配置
将参考图6来描述PC、汽车导航设备、服务提供系统和认证系统的每个硬件配置。图6是PC、汽车导航设备、服务提供系统和认证系统的每个硬件配置的示意图。PC、汽车导航设备、服务提供系统和认证系统是计算机,因此将描述服务提供系统5的配置,并将省略其他配置的描述。
服务提供系统5包括:控制服务提供系统5的全部操作的CPU 501;存储诸如IPL的用于驱动CPU 501的程序的ROM 502;作为CPU 501的工作区域来使用的RAM 503;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的HD 504,诸如用于服务提供系统5的程序;控制从HD 504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或者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在HD 504中的HDD(硬盘驱动器);控制从记录介质506读取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506中的介质驱动器507,记录介质506诸如是闪速存储器;显示诸如光标、菜单、窗口、文本和图像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显示器508;用于通过使用通信网络9来传送数据的网络接口509;包括用于输入文本、数值和各种指令的多个键的键盘511;选择并执行各种指令、选择待处理的对象、以及移动光标的鼠标512;控制从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513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或者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CD-ROM 513的CD-ROM驱动器514,其中的CD-ROM 513用作示例性的可移除记录介质;以及总线510,该总线510包括用于将图6所示的上面列出的组件进行电连接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可以在国内或跨洋提供诸如CD-ROM的记录介质,其中根据实施例存储每个计算程序作为程序产品。
实施例的功能配置
将描述实施例的功能配置。图7是服务通信系统的功能块的示意图。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来实现下面所示的每个功能。“处理电路”包括被编程为通过使用软件来执行每个功能的处理器,如在利用电子电路、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FPGA(现场编程门阵列)以及常规电路模块来实现的处理器中一样。
操作终端的功能配置
图7示出作为通信终端3的示例的通信终端3a的功能配置。如图7中所示,通信终端3a包括收发部31、接受单元32、显示控制部33、指定单元37、近距离通信单元38和存储-读取单元39。每个单元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功能或单元:使得图5中所示的多个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根据从EPPROM 304加载到RAM 303中的用于通信终端3a的程序,根据来自CPU301的命令进行操作。
通信终端3a包括由图5中所示的ROM 302、RAM 303和EEPROM 304构成的存储单元3000。
通信终端3a的每个功能的配置
将参考图7更详细地描述通信终端3a的每个功能的每个配置。
通信终端3a的收发部31主要根据来自图5所示的CPU 301的命令并且通过远距离通信电路311来实现,并且经由通信网络9向服务提供系统5和认证系统7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和从服务提供系统5和认证系统7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
接受单元32主要根据来自图5所示的CPU 301的命令并且通过触摸面板301来实现。接受单元32接受用户的操作。
显示控制部33主要根据来自图5所示的CPU 301的命令并且通过触摸面板301来实现。显示控制部33使得显示器317显示预定的屏幕。在通信终端3a的情况下,使用OpenGL ES(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图形库),因此显示控制部33将从拍摄设备10发送的墨卡托图像数据以该数据覆盖球体的方式进行附加,从而创建全向/全景图像。
指定单元37主要根据来自图5所示的CPU 301的指令来实现,并且指定单元37在形成终端ID的代码中指定用户ID(待认证部分)。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ID是示例性终端识别信息。终端识别信息不仅包含终端ID而且包含终端的产品编号等。根据本实施例的用户ID是示例性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不仅包含用户ID而且包含用户姓名和基于日本国民身份证明编号的个人编号。
近距离通信单元38根据来自图5所示的CPU 301的命令并且通过使用近距离通信电路319来执行通信。
存储-读取单元39主要根据图5所示的CPU 301所执行的处理来实现。存储-读取单元3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3000中,并从存储单元3000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
服务提供系统的功能配置
将参考图6和图7至图9C详细描述服务提供系统5的每个功能的每个配置。如图7所示,服务提供系统5包括收发部51、认证单元52、搜索单元53、判定单元54、删除单元55和存储-读取单元59。每个单元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功能或过程:使得图6中所示的多个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根据命令进行操作,该指令是根据从HD 504加载到RAM 503中的服务提供系统5的程序从CPU 501发布的。
服务提供系统5包括由图6中所示的RAM 503和HD 504构成的存储单元5000。存储单元5000存储从通信终端3或认证系统7发送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而且,在存储单元5000中,建立有模式管理数据库5001。模式管理数据库5001包括下面将要描述的模式管理表。下面将详细描述模式管理表。
模式管理表
图8是示出模式管理表的示意图。在模式管理表中,用于识别通信终端3的终端ID、表示通信终端3的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以及通信终端3的IP地址被相互关联并且进行管理。通信模式包括在线模式和离线模式。而且,转变为在线被添加到离线模式。例如,在图8中,“离线(1)”表示首次在线的可能性,“离线(2)”表示第二次在线的可能性。图8中的IP地址表示IPv4的简单模式。IP地址可以是IPv6。
在从通信终端3接收到登录请求时,服务提供系统5将包含表示请求源的通信终端的终端ID的新纪录添加到模式管理表,而在从通信终端3接收到登出请求时,服务提供系统5从模式管理表删除包含表示请求源的通信终端的终端ID的记录。
图9A、图9B和图9C表示作为示例终端ID的电子邮件地址,每个终端ID由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组成。待认证部分是作为用户ID由认证系统7用于对用户进行认证的部分。非待认证部分是不被认证系统7用于对于用户进行认证的部分。
图9A示出终端ID的第一样式(pattern)。第一样式中的待认证部分包括账户名称“asai”、主机名称“myhost”和域名的前部“ricoo.com”。另一方面,非待认证部分包括域名的后部“theta1”。在此情况下,下面描述的指定单元37通过“/”将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相互区分。
图9B示出待认证部分与图9A中的待认证部分不同的第一样式。换言之,图9A所示的终端ID和图9B中所示的终端ID具有相同的待认证部分,因此这些ID被视为相同的ID并执行认证。
图9C示出终端ID的第二样式。第二样式中的待认证部分包括表示账户名称的前部“asai”。另一方面,非待认证部分包括账户名称的后部“theta2”、主机名“myhost”和域名“ricoo.com”。在此情况下,下面描述的指定单元37通过使用“+”来区分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
服务提供系统的每个功能的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7详细描述服务提供系统5的每个功能的每个配置。
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主要根据来自图6中所示的CPU 501的命令并通过网络接口509来实现。收发部51经由通信网络9向通信终端3或认证系统7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并且从通信终端3或认证系统7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
认证单元52主要根据来自图6所示的CPU 501的命令并且例如对于经加密的令牌进行解密并对于经解密的令牌进行认证来实现。
搜索单元53主要根据来自图6所示的CPU 501的命令来实现。例如,搜索单元53在模式管理表中搜索与第二终端ID相关联并且表示在线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其中的第二终端ID具有与包含在第一终端ID中的用户ID相同的用户ID。
判定单元54主要根据来自图6所示的CPU 501的命令来实现。例如,判定单元54判定通过搜索单元53搜索到的表示在线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是否小于预定数量。预定数量例如是10。在此情况下,相同的用户能够使得多达十个他/她自己的通信终端相互通信。
删除单元55主要根据来自图6所示的CPU 501的命令来实现。例如,根据来自作为预定通信终端的通信终端3的登出请求的接收,删除单元55在模式管理表中删除包含用于识别预定通信终端3的预定终端ID的记录。例如,根据来自预定通信终端3的登出请求的接收,删除单元55在通信伙伴管理表中删除记录,在该记录中用于识别预定通信终端3的预定终端ID被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来进行管理。
存储-读取单元59主要根据来自图6所示的CPU 501的命令来实现。存储-读取单元5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5000中,并从存储单元5000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
认证系统7的功能配置
将参考图7和图10详细描述认证系统7的功能配置。认证系统7包括收发部71、认证单元72、以及存储-读取单元79。每个单元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功能或过程:使得图6中所示的多个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根据命令进行操作,该指令是根据从HD 504加载到RAM503中的认证系统7的程序从CPU 501发布的。
认证系统7包括由图6中所示的RAM 503和HD 504构成的存储单元7000。存储单元7000存储从通信终端3或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而且,在存储单元7000中设置有认证管理数据库7001。认证管理数据库7001包括下面将要描述的认证管理表。下面将详细描述该表。
认证管理表
图10A是示出认证系统7a具有的认证管理表的示意图,图10B是示出认证系统7b具有的认证管理表的示意图,图10C是示出认证系统7c具有的认证管理表的示意图。
每个认证管理表将终端ID中的用户ID(待认证部分)和密码相关联地存储和管理。
认证系统7的每个功能的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7详细描述认证系统7的每个功能的每个配置。
认证系统7的收发部71主要根据从图6中所示的CPU 501发出的命令并通过网络接口509来实现。收发部71经由通信网络9向通信终端3和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并且从通信终端3和服务提供系统5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
认证单元72主要根据从图6所示的CPU 501发出的命令来实现。认证单元72通过判定发送认证请求的通信终端是否具有接收服务的有效权限来对于ID进行认证。
存储-读取单元79主要根据从图6所示的CPU 501发出的命令来实现。存储-读取单元79将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7000中,并从存储单元7000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
根据实施例的处理或操作
将参考图11至图20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或操作。图11和图13是示出认证处理的时序图。图12示出认证人员选择屏幕的示例显示。
如图11所示,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登录请求(步骤S21)。请求包含通信终端3的终端ID。此时收发部31发送通信终端3的IP地址。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登录请求和通信终端3的IP地址。
服务提供系统5的判定部54判定在步骤S21中接收到的终端ID是否被管理在模式管理表中(步骤S22)。下面将描述终端ID未被管理的情况。
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将认证部选择屏幕的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3(步骤S23)。相应地,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接收认证部选择屏幕的数据。
通信终端3的显示控制部33使得显示器317显示图12中所示的认证部选择屏幕s1(步骤S24)。图12示出用作通信终端3b的示例性PC屏幕。在认证部选择屏幕s1,显示有终端ID输入字段b1、密码输入字段b2、以及用于登录请求(认证请求)的登录按钮b3。而且,在认证部选择屏幕s1上,显示有用于选择认证系统7a、7b和7c的认证系统选择按钮a1、a2和a3。当用户在输入字段b1输入他/她的终端ID,在输入字段b2输入他/她的密码,按下认证系统选择按钮a1、a2和a3中的期望按钮,并且按下登录按钮b3,接受单元32接受每个输入和选择(步骤S25)。需要注意的是,认证系统选择按钮a1、a2和a3预先与每个认证系统7的URL相关联。
指定单元37指定由接受单元32接受的终端ID的代码中的用户ID(待认证部分)(步骤S26)。此时,指定单元37根据预定规则来指定用户ID(步骤S26)。例如,在终端ID是如图9A或图9B中所示的一样的情况下,“com”后面的“/”之前的部分被识别为用户ID。
接着,根据接受单元32接受的选择按钮,收发部31根据认证系统7的URL,将认证ID(这里,用户ID)的请求发送到认证系统7(步骤S27)。认证请求包含在步骤S26中指定的用户ID和在步骤S25中接收的密码。此时,收发部31发送终端的IP地址。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认证ID的请求和通信终端3的IP地址。
接着,认证系统7的存储-读取部79通过使用在步骤S27中接收到密码和用户ID(待认证部分)的组合作为搜索关键字,在认证管理表中搜索相同组合的待认证部分和密码。通过使用搜索结果,认证单元72执行认证(步骤S28)。当相同的组合被管理时,认证单元72判定通信终端3的用户是从服务提供系统5接收服务的有效用户,并且当相同的组合未被管理时,判定通信终端3的用户不是从服务提供系统5接收服务的有效用户。
如图13所示,认证系统7的认证单元72对令牌(发送权限)进行加密(步骤S41)。收发部71接着根据在步骤S27接收到的通信终端3的IP地址,将认证ID的结果发送到通信终端3(步骤S42)。认证结果表示通信终端3是否有效并且包含在步骤S41中加密的令牌。相应地,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接收对于用户进行认证的结果。下面将描述用户具有有效权限的情况。
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步骤S43)。会话建立请求包含终端ID和在步骤S42接收到的加密令牌。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会话建立请求。
服务提供系统5的认证单元52将步骤S43中接收到的加密令牌进行解密(步骤S44)。服务提供系统5的认证单元52和认证系统7的认证单元72预先具有相同的公共密钥(或公钥),因此认证单元52能够对令牌进行解密。
认证单元52基于经解密的令牌来对令牌进行认证(步骤S45)。服务提供系统5接着管理通信终端3和通信伙伴的通信模式(步骤S46)。将参考图14描述通信终端3和通信伙伴的通信模式的管理。图14是示出通信终端和通信伙伴的通信模式的管理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首先,搜索单元53执行对于指示在线模式并且与其他的终端ID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的搜索,其中的其他终端ID包含与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中所包含的用户ID相同的用户ID。判定单元54判定指示在线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是否小于预定数量(例如,10)(步骤S46-2)。当指示在线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是)时,存储-读取单元59将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指示“在线”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以及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的IP地址相关联地进行管理。存储-读取单元59接着从存储单元5000输出预先存储的“服务提供屏幕”的数据(步骤S46-4)。
在步骤S46-2,当指示在线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否)时,也就是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根据搜索单元53的搜索结果,存储-读取单元59将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指示“离线”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以及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的IP地址相关联地进行管理(步骤S46-5)。存储-读取单元59接着从存储单元5000输出预先存储的“待机模式屏幕”的数据(步骤S46-6)。
这里将参考回图13。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着将表示步骤43的请求结果的请求结果信息发送到通信终端3(步骤S47)。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接收请求结果信息。
通信终端3的显示控制部33使得通信终端3的显示器508显示请求结果信息中包含的屏幕数据(这里,通信终端3b)(步骤S48)。在此情况下,当请求结果信息包含服务提供屏幕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33使得显示器508显示图15A中所示的服务提供屏幕s2。服务提供屏幕s2表示能够接收服务的提供。作为示例,屏幕表示服务内容,该服务内容表示能够远程操作用户自己的另一通信终端3。在服务提供屏幕s2上,显示用于输入待远程操作的另一通信终端的终端ID和“服务开始请求”按钮,该按钮用于用户在输入字段b21中输入终端ID之后做出真正开始服务的请求。
另一方面,当请求结果信息包含待机模式屏幕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33显示图15B中所示的待机模式屏幕s3。待机模式屏幕s3表示作为通信源并且发出登录请求的通信终端3无法接收服务并处于待机模式。作为示例,屏幕表示服务内容,该服务内容表示无法远程操作用户自己的另一通信终端3并且保持待机模式直至远程操作能够进行为止。而且,在服务提供屏幕s3上,显示有被遮蔽以防用户输入待远程操作的另一通信终端的终端ID的输入字段b31,以及用于用户在检查之后关闭服务提供屏幕s3的“确定(OK)”按钮b32。
参考图16至图18,将用于使得通信终端3b能够远程操作通信终端3b的远程操作服务作为示例性的服务提供。图16是示出远程操作处理的时序图。图1中所示的通信终端3a和通信终端3b是由同一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通信终端3a和通信终端3b的终端ID被作为通信源的终端ID和能够进行通信的通信伙伴的终端ID进行管理,并且通信终端3a和通信终端3b处于通信终端3a能够开始在通信终端3b进行远程操作或者通信终端3b能够开始在通信终端3a进行远程操作。
在此情况下,例如,即使用户能够通过使用通信终端3a和通信终端3b之间不同的终端Id来独立地接收服务的提供,认证系统7也通过使用用户ID(这里,“asai@myhost.ricoo.com”)和密码(这里,“aaaa”)的相同组合来执行相同的认证。因此,用户不需要针对多组认证来注册关于通信终端3a和3b中的每个通信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
当通信终端3b的用户在图15A所示的输入字段b21中输入将被远程控制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并且按下“服务开始请求”按钮b22时,通信终端3b的接受单元32接受将被远程控制的通信终端的指定和远程操作开始请求(步骤S61)。通信终端3b请求通信终端3a使得拍摄设备10开始拍摄作为在此的示例性远程操作。相应地,通信终端3b的收发部31将通信开始请求(这里,远程操作开始请求)发送到服务提供系统5(步骤S62)。开始请求包含作为请求源(这里,远程操作的源)的通信终端3b的终端ID和作为通信伙伴(这里,将被远程操作的终端)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因此接收通信开始请求。
服务提供系统5接着执行判定可否进行远程操作的处理(步骤S63)。将参考图17详细描述判定可否进行远程控制的处理。图17是示出判定可否进行远程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17所示,搜索单元53通过使用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其是在步骤S62接收到的终端ID,来搜索模式管理表(参见图8)(步骤S63-1)。判定单元54进一步判定在模式管理表中是否管理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步骤S63-2)。当判定单元54判定在模式管理表中管理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时(是),判定单元54判定在模式管理表(见图8)中,与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对应的通信模式信息是否被管理为“在线”(步骤S63-3)。当判定单元54判定通信模式信息被管理为“在线”时(是),判定单元54判定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b的终端ID和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是否包含相同的用户ID(步骤S63-4)。当判定单元54判定终端ID包含相同的用户ID时(是),返回参见图16并且进行步骤S65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定单元54在上述步骤S63-2中判定模式管理表中没有管理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否)时,存储-读取单元59输出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5000中的不可通信屏幕的数据(这里,远程操作不可用屏幕)(步骤S63-5)。类似地,当判定单元54在步骤S63-3判定通信模式信息没有被管理为“在线”,换言之被管理为“离线”(否)时,或者当判定单元54在步骤S63-4判定终端ID不包含相同的用户ID(否)时,存储-读取单元59输出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5000中的不可通信屏幕的数据。在此情况下,返回参见图16,其中收发部51向通信终端3b发送请求结果信息,该请求结果信息包含请求结果屏幕的数据并且指示不可通信(步骤S64)。因此,通信终端3b的收发部31接收请求结果信息。在此情况下,在下面描述的步骤S71中,通信终端3b的显示控制部33显示如图18A所示的远程操作不可用屏幕s4。
下面描述处理进行到步骤S65中的处理的情况。
如图16所示,通过使用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来搜索模式管理表,其中的终端ID是在步骤S62接收到的终端ID,存储-读取单元59读取通信终端3a的对应IP地址(步骤S65)。收发部51接着将通信开始请求(这里,远程操作开始请求)发送到在步骤S65中读取的IP地址所表示的通信终端3a(步骤S66)。通信开始请求包含作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3b的终端ID和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的终端ID。因此,通信终端3a的收发部31接收通信开始请求。
通信终端3a的近距离通信单元38为远程操作做准备,以使得拍摄设备10开始对于对象、场景进行成像(步骤S67)。相应地,通信终端3a的收发部31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通信开始请求的请求结果(这里,准备完成)(步骤S68)。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请求结果。
在服务提供系统5中,存储-读取单元59输出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500中的可通信屏幕(这里,远程操作可用屏幕)的数据。收发部51接着向步骤S62中作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3b发送请求结果信息,该请求结果信息包含可通信屏幕的数据并且指示可通信(步骤S70)。因此,通信终端3b的收发部31接收请求结果信息。
在通信终端3b中,显示控制部33显示如图18B所示的远程操作可用屏幕a5(步骤S71)。
图18A所示的远程操作不可用屏幕s4指示,因为作为通信伙伴的通信终端3a不是用户的通信终端,所以不可通信。在远程操作不可用屏幕s4上,显示用于用户在检查之后关闭远程操作不可用屏幕s4的“确定(OK)”按钮b42。另一方面,图18B所示的远程操作可用屏幕s5指示,因为通信终端3a是通信源的用户的通信终端,所以可通信。在远程操作可用屏幕s5上,显示用于真正开始远程操作的“远程操作开始”按钮b52。当用户按下“远程操作开始”按钮b52时,例如,使得通信终端3a能够在拍摄设备10上执行远程操作,从而例如开始或结束拍摄。
将参考图19、图20A和图20B来描述由通信终端3执行的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出登出请求的处理。图19是示出登出处理的时序图。图20A和图20B各自是登出屏幕的示例显示。
如图19所示,当用户按下通信终端3的显示控制部33所显示的登出请求屏幕s6上的“登出”按钮b62时,接受单元32接受登出请求(步骤S81)。
收发部31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登出请求(步骤S82)。该登出请求包含作为请求源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该登出请求。
服务提供系统5的删除单元55在模式管理表(参见图8)中删除记录,该记录包含作为通信源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步骤S83)。而且,当与另一终端ID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指示离线模式时,其中该另一终端ID包含与删除单元所删除的记录中的终端ID中所包含的用户ID相同的用户ID,存储-读取单元59将通信模式信息从“离线”变更为“在线”并且将通信模式信息在模式管理表中进行管理(步骤S84)。在此情况下,当存在如下的其他多个通信终端时,其中包含与删除单元55所删除的记录中的终端ID所包含的用户ID相同的用户ID的其他终端ID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组指示离线模式,存储-读取单元59根据收发部51接收其他多个通信终端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升序,将通信模式信息变更为在线。例如,在图8所示的模式管理表的情况下,当包含预定终端ID的记录被删除时,与预定终端ID包含相同用户ID的另一终端ID相关联的离线(1)被变更为在线。当包含相同用户ID的终端ID的记录被删除时,与终端ID包含相同用户ID的另一终端ID相关联的离线(2)被变更为在线。存储-读取单元59可以将离线(1)变更为在线,也可以进行将在线(2)向前到在线(1)的变更。
收发部51向作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3发送登出完成通知(步骤S85)。相应地,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接收登出完成通知。通信终端3的显示控制部33接着使得通信终端3的显示器317(508)显示如图20B所示的登出完成屏幕s7(步骤S86)。而且,在登出完成屏幕s7上,显示用于用户在检查之后关闭登出完成屏幕s7的“确定(OK)”按钮b72。
实施例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终端ID包含用户ID(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因此,用户注册待认证部分和密码的组合之后,即使用户使用对应的待认证部分相互不同的多个通信终端,也不需要针对每个通信终端进行注册,这导致能够减少用户进行注册从而传送服务的工作的效果。
而且,关于开始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控制,服务提供系统5使用用于登录处理的模式管理表(见图8),并且当通信源的终端ID和通信伙伴的终端ID包含共同的用户ID时,准许开始通信(步骤S63-4)。相应地,能够在确保安全之后控制开始通信,而不影响建立地址列表,并且这将导致能够防止用户在地址列表中进行注册的工作增加的效果。
服务提供系统5的判定部54判定通信伙伴的终端ID是否被管理在模式管理表中(参见图8),并且当判定通信伙伴的终端ID未被注册时不准许开始通信(见步骤S63-2)。相应地,能够省略步骤S63-3以及后续的处理,并且这导致了能够及时响应开始通信的请求的效果。
而且,即使在相同用户的多个通信终端中,服务提供系统5也仅允许在预定终端数量之中进行通信(参见S46-2和S46-3)。相应地,能够减少提供服务的服务提供系统5的功能,并且简单地实现了确保用户之中的均衡性(例如,防止预定用户占用服务提供系统5)。例如,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用户使得大量他/她自己的通信终端登录服务提供系统5从而利用大量他/她自己的通信终端接收服务,因此生成大量会话;然而,只有预定数量的终端之中的通信被允许,因此能够减少服务提供系统5的工作。
而且,当从通信终端3接收到登出请求时,服务提供系统5从模式管理表(参见图8)删除包含通信终端3的终端ID的记录,并且将处于“在线”待机模式的相同用户的终端ID的通信模式从“离线”变更为“在线”(参见步骤S84)。相应地,用户没有必要向服务提供系统5做出将“离线”变更到“在线”的请求,因此能够减少处理的用户工作。
变型例1
将参考图21至图22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变型例1。图21是变型例1的通信终端的功能框图。图22是示出变型例1的认证处理的部分的时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信终端3在步骤S28指定终端ID中的用户ID(待认证部分),而在变型例1中,服务提供系统5在步骤S128指定终端ID中的用户ID。
如图21所示,在变型例1中,存在包括指定单元57的服务提供系统5'。指定单元57具有与指定单元37相同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存在不包括指定单元37的通信终端3'和具有图7中所示的相同配置的认证系统7。在图21中,使用与图7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7中相同的功能,将省略对这些功能的描述。
将参考图22来描述变型例1的处理或操作。在变型例1中,执行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21至S25、S41至S48、S61至S71以及S81至S86相同的处理或操作,因此将描述步骤S26和S27的变型。
如图22所示,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对ID进行认证的请求(步骤S126)。认证请求包含在步骤S25接受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密码和所选择的认证系统的URL。此时,收发部31还发送终端的IP地址。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认证ID的请求和通信终端3'的IP地址。
服务提供系统5'的指定单元57指定终端ID之中的用户ID(待认证部分)(步骤S127)。收发部31向在步骤S126接收到的URL所指定的认证系统7发送对于ID(这里,用户ID)进行认证的请求(步骤S128)。对于ID进行认证的请求包含在步骤S127指定的用户ID、在步骤S25接受的密码、以及在步骤S126接收的终端的IP地址。因此,认证系统7的收发部71接收对于ID进行认证的请求。接着,将执行图11所示的步骤S28以及后面的步骤相同的处理或操作。
当如图13的步骤S42中一样,认证系统7的收发部71向通信终端3'发送对于ID进行认证的结果时,在步骤S128接收到的终端的IP地址被使用为地址。
如上所述,变型例1实现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变型例2
将参考图23至图24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变型例2。图23是变型例2的认证系统的功能框图。图24是变型例2的认证处理的部分的时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系统5在步骤S28取出终端ID中的待认证部分,而在变型例2中,认证系统7'在步骤S228取出终端ID中的待认证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3在步骤S28指定终端ID中的用户ID(待认证部分),而在变型例2中,认证系统7'在步骤S228指定终端ID中的用户ID。
如图23所示,在变型例2中存在包括指定单元77的认证系统7'。指定单元77具有与指定单元57相同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存在不包括指定单元37的通信终端3'和具有图7中所示的相同配置的服务提供系统5。在图23中,使用与图7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7中相同的功能,将省略对这些功能的描述。
将参考图24来描述变型例2的处理或操作。在变型例2中,执行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21至S25、S41至S48、S61至S71以及S81至S86相同的处理或操作,因此将描述步骤S26和S27的变型。
如图24所示和在步骤S126,通信终端3'的收发部31向服务提供系统5’发送对于ID(这里,终端ID)进行认证的请求(步骤S226)。认证请求包含在步骤S25接受的通信终端3'的终端ID、密码和所选择的认证系统的URL。收发部31还发送终端的IP地址。相应地,服务提供系统5'的收发部51接收认证ID的请求和通信终端3'的IP地址。
收发部51向认证系统7'发送对ID(这里,终端ID)进行认证的请求(步骤S227)。对于ID进行认证的请求包含在步骤S25接受的终端ID和密码、以及在步骤S226接收的终端的IP地址。相应地,认证系统7的收发部71接收对于ID进行认证的请求。
认证系统7'的指定单元77指定终端ID之中的用户ID(待认证部分)(步骤S228)。接着,将执行图11所示的步骤S28以及后面的步骤相同的处理或操作。
当如图13的步骤S42中一样,认证系统7'的收发部71向通信终端3'发送对于ID进行认证的结果时,在步骤S227接收到的终端的IP地址作为地址被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变型例2,实现与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附图标记列表
1 服务通信系统
3 通信终端
3a 通信终端
3b 通信终端
3c 通信终端
5a 服务提供系统
5b 服务提供系统
7a 认证系统
7b 认证系统
7c 认证系统
9 通信网络
10 拍摄设备
31 收发部
32 接受单元
33 显示控制部
37 指定单元
38 近距离通信单元
39 存储-读取单元
51 收发部(示例性接收部,示例性发送部)
52 认证单元
53 搜索单元(示例性搜索单元)
54 判定单元(示例性判定单元)
55 删除单元(示例性删除单元)
59 存储-读取单元
71 收发部
72 认证单元
77 指定单元
5000 存储单元
5001 模式管理数据库(示例性管理单元)
7001 认证管理数据库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1827号专利公报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一种服务提供系统,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根据通信终端的请求向通信终端提供服务,所述通信终端具有当请求登录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时使用的终端识别信息,所述服务提供系统包括:
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登录请求来相互关联地管理用来识别预定通信终端的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和通信模式信息,所述预定终端识别信息整体上包含被指定为待认证部分的部分和被指定为非待认证部分的部分,所述待认证部分用于对预定通信终端的用户进行认证;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用于从通过整体上包含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的第一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开始与通过整体上包含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二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以及
发送部,所述发送部用于当正由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时,响应于接收到开始通信的请求,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其中,
当第二终端识别信息不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时,所述发送部不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2.(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单元包括判定单元,所述判定单元用于判定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并且
所述发送部根据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发送开始通信的请求或者不发送开始通信的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管理单元中是否管理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并且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管理单元中未管理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时,所述发送部不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4.(修改)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单元将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和表示预定通信终端处于在线或离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进行管理,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模式信息为在所述管理单元中处于在线通信模式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所述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并且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模式信息为在所述管理单元中处于离线通信模式时,所述判定单元不判定所述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所述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待认证部分。
5.(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登录请求和第一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还包括搜索单元,所述搜索单元在所述管理单元中搜索在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的其他终端识别信息组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组之中,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并且
当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作为所述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时,所述管理单元将第一终端识别信息和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当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定数量作为所述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时,所述管理单元将第一终端识别信息和表示离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接收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登出请求,并且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还包括删除单元,所述删除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登出请求,在所述管理单元中删除包含第一终端识别信息的记录。
8.(修改)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当与另一终端识别信息组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管理单元中的离线通信模式时,其中所述另一终端识别信息组包含与删除记录中的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所述管理单元将通信模式信息从离线通信模式变更为在线通信模式并且管理通信模式信息。
9.(修改)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当存在多个其他通信终端指示与其他终端识别信息组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组表示所述管理单元中的离线通信模式时,其中所述其他终端识别信息组包含与删除记录中的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所述管理单元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升序,将通信模式信息组变更到在线通信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由单个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组成。
11.一种服务通信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
第一通信终端,以及
第二通信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是移动终端、信息处理终端、办公机器、家用电子产品、电子部件或者医疗设备。
13.(修改)一种由服务提供系统执行的服务提供方法,所述服务提供系统响应于通信终端的请求向通信终端提供服务,所述通信终端具有当请求登录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时使用的终端识别信息,
其中,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包括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登录请求来相互关联地管理用来识别预定通信终端的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和通信模式信息,所述预定终端识别信息整体上包含被指定为待认证部分的部分和被指定为非待认证部分的部分,所述待认证部分用于对所述预定通信终端的用户进行认证,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执行:
接收步骤,从通过整体上包含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的第一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开始与通过整体上包含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二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以及
发送步骤,当由所述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时,响应于接收到开始通信的请求,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并且当第二终端识别信息不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时,所述发送步骤包括不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的处理。
14.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每个单元。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信终端具有终端识别信息,该终端识别信息用于请求登录服务提供系统并且整体上包含被指定为待认证部分的部分和被指定为非待认证部分的部分,待认证部分用于对通信终端的用户进行认证,终端识别信息由服务提供系统的管理单元与通信模式相关联地进行管理,当第一通信终端请求开始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时,判定第二通信终端的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第一通信终端的终端识别信息中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当管理单元所管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的待认证部分相同的待认证部分时,服务提供系统的发送器响应于接收到开始通信的请求,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该特征由本申请的[0055]-[0059]段、[0093]-[0104]段、以及图9A、图9B、图9C、图16-图18的描述来支持。
以下配置是本发明的关键点,终端识别信息整体上包含被指定为待认证部分的部分和被指定为非待认证部分的部分,该配置将本发明区别于所引用的文献D1。
为了清楚地限定上述特征,我们将权利要求1、2、4、5、8、9和13修改如下。
(1)独立权利要求1和13:
(1-1)在第一段中,增加了语句“所述通信终端具有当请求登录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时使用的终端识别信息”。
(1-2)在第二段中,在“预定通信终端”和“所述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包含”之后添加语句“和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增加语句“整体上被指定为待认证部分的部分和被指定为非待认证的部分,所述待认证部分”代替后面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
(1-3)在第三段中,在“通过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之后增加语句“整体上包含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的”,后面的“第二终端”被修改为“第二通信终端”,并且在“通过第二终端识别信息”之后增加语句“整体上包含待认证部分和非待认证部分的”。
(1-4)在第四段和第五段中,词语“用户识别信息”被修改为“待认证部分”。
(2)在从属权利要求2、4、5、8和9中,词语“用户识别信息”被修改为“待认证部分”。

Claims (14)

1.一种服务提供系统,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根据通信终端的请求向通信终端提供服务,所述服务提供系统包括:
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登录请求来管理用来识别预定通信终端的预定终端识别信息,所述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包含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用于对预定通信终端的用户进行认证;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用于从通过第一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开始与通过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以及
发送部,所述发送部用于当正由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时,响应于接收到开始通信的请求,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其中,
当第二终端识别信息不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时,所述发送部不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单元包括判定单元,所述判定单元用于判定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且
所述发送部根据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发送开始通信的请求或者不发送开始通信的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管理单元中是否管理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并且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管理单元中未管理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时,所述发送部不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单元将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和表示预定通信终端处于在线或离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进行管理,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模式信息为在所述管理单元中处于在线通信模式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所述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且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模式信息为在所述管理单元中处于离线通信模式时,所述判定单元不判定所述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是否包含与所述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登录请求和第一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还包括搜索单元,所述搜索单元在所述管理单元中搜索在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的其他终端识别信息组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组之中,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并且
当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作为所述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时,所述管理单元将第一终端识别信息和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当表示在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定数量作为所述搜索单元的搜索结果时,所述管理单元将第一终端识别信息和表示离线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信息相互关联地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接收来自第一通信终端的登出请求,并且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还包括删除单元,所述删除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登出请求,在所述管理单元中删除包含第一终端识别信息的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当与另一终端识别信息组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管理单元中的离线通信模式时,其中所述另一终端识别信息组包含与删除记录中的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管理单元将通信模式信息从离线通信模式变更为在线通信模式并且管理通信模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当存在多个其他通信终端指示与其他终端识别信息组相关联的通信模式信息组表示所述管理单元中的离线通信模式时,其中所述其他终端识别信息组包含与删除记录中的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管理单元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其他通信终端的通信模式信息组的升序,将通信模式信息组变更到在线通信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由单个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组成。
11.一种服务通信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系统,
第一通信终端,以及
第二通信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是移动终端、信息处理终端、办公机器、家用电子产品、电子部件或者医疗设备。
13.一种由服务提供系统执行的服务提供方法,所述服务提供系统响应于通信终端的请求向通信终端提供服务,
其中,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包括管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登录请求来管理用来识别预定通信终端的预定终端识别信息,所述预定终端识别信息包含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用于对所述预定通信终端的用户进行认证,
所述服务提供系统执行:
接收步骤,从通过第一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开始与通过第二终端识别信息所识别的第二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以及
发送步骤,当由所述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终端识别信息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时,响应于接收到开始通信的请求,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并且当第二终端识别信息不包含与第一终端识别信息中所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时,所述发送步骤包括不向第二通信终端发送开始与第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请求的处理。
14.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每个单元。
CN201780043000.1A 2016-07-15 2017-07-10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记录介质 Active CN109479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0782A JP6688485B2 (ja) 2016-07-15 2016-07-15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授受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40782 2016-07-15
PCT/JP2017/025077 WO2018012444A1 (en) 2016-07-15 2017-07-10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service communicating system,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9054A true CN109479054A (zh) 2019-03-15
CN109479054B CN109479054B (zh) 2022-01-11

Family

ID=5938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000.1A Active CN109479054B (zh) 2016-07-15 2017-07-10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4595B2 (zh)
EP (1) EP3485623A1 (zh)
JP (1) JP6688485B2 (zh)
KR (1) KR20190015555A (zh)
CN (1) CN109479054B (zh)
WO (1) WO20180124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11382A1 (en) * 2012-05-21 2013-11-21 Klaus S. Fosmark Obtaining information for a payment transaction
CN109658683B (zh) * 2017-10-12 2022-06-1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交通服务类型选择方法及装置
GB2587799B (en) * 2019-09-25 2023-10-25 Trw Ltd A Gearbox assembly and worm shaft assembly therefor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625A (en) * 1990-08-10 1995-03-07 British Aerospace Public Ltd., Co. System for binary tree searched vector quantization data compression processing each tree node containing one vector and one scalar to compare with an input vector
CN1842801A (zh) * 2004-07-21 2006-10-04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内容处理装置、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080289009A1 (en) * 2005-04-19 2008-11-20 Kyung Ju L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f Remote Access to a Local Network
US20100121954A1 (en) * 2008-11-13 2010-05-13 Zheng Ya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User ID-Based Domain Name
US20140075472A1 (en) * 2011-05-20 2014-03-13 Nippon Hoso Kyokai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broadcasting system,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er, receiver, reception method for receiver,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er
CN104137522A (zh) * 2011-12-27 2014-11-05 株式会社理光 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维护系统
CN104284298A (zh) * 2013-07-08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群组通信中的资源控制方法及组通信服务器
US20150282233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Takeshi Homm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CN105009610A (zh) * 2013-02-28 2015-10-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邻近服务的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50373705A1 (en) * 2013-02-27 2015-12-24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5530682A (zh) * 2014-09-30 2016-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6248A (ja) 2005-06-24 2007-01-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リモート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JP5999873B2 (ja) 2010-02-24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システム、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GB2487090A (en) * 2011-01-10 2012-07-11 Nec Corp Obtaining user consent for provision of location related data in association with measurement of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JP6136174B2 (ja) * 2012-10-05 2017-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EP2750325A3 (en) 2012-12-28 2016-05-11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JP6047685B2 (ja) 2013-03-29 2016-12-21 サイトリックス 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複数の操作モードを有する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データ管理
WO2014158222A1 (en) 2013-03-29 2014-10-02 Citrix Systems, Inc. Data management for an application with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JP6318553B2 (ja) 2013-11-06 2018-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管理装置、伝送端末、伝送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伝送方法
JP6375682B2 (ja) * 2014-04-30 2018-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管理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61268B2 (ja) 2014-04-30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管理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09438B2 (ja) 2014-09-19 2018-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セッション制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32623B2 (en) 2014-09-24 2016-08-30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163138B2 (en) 2014-09-29 2018-12-25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425418B2 (en) 2014-10-07 2019-09-24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JP6593008B2 (ja) * 2014-10-07 2019-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
EP3226525B1 (en) * 2014-11-26 2020-04-29 Ricoh Company, Ltd.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557976B2 (ja) * 2015-01-09 2019-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伝送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80035294A1 (en) * 2015-02-16 2018-02-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rvice discovery
US9832184B2 (en) * 2015-12-15 2017-11-2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Controls and administration of privileged account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625A (en) * 1990-08-10 1995-03-07 British Aerospace Public Ltd., Co. System for binary tree searched vector quantization data compression processing each tree node containing one vector and one scalar to compare with an input vector
CN1842801A (zh) * 2004-07-21 2006-10-04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内容处理装置、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080289009A1 (en) * 2005-04-19 2008-11-20 Kyung Ju L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f Remote Access to a Local Network
US20100121954A1 (en) * 2008-11-13 2010-05-13 Zheng Ya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User ID-Based Domain Name
US20140075472A1 (en) * 2011-05-20 2014-03-13 Nippon Hoso Kyokai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broadcasting system,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er, receiver, reception method for receiver,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er
CN104137522A (zh) * 2011-12-27 2014-11-05 株式会社理光 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维护系统
US20150373705A1 (en) * 2013-02-27 2015-12-24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5009610A (zh) * 2013-02-28 2015-10-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邻近服务的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284298A (zh) * 2013-07-08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群组通信中的资源控制方法及组通信服务器
US20150282233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Takeshi Homm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CN105530682A (zh) * 2014-09-30 2016-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雁铭: "《IEC 61850在配电自动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供用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11275A (ja) 2018-01-18
WO2018012444A1 (en) 2018-01-18
CN109479054B (zh) 2022-01-11
KR20190015555A (ko) 2019-02-13
EP3485623A1 (en) 2019-05-22
JP6688485B2 (ja) 2020-04-28
US10834595B2 (en) 2020-11-10
US20190166499A1 (en) 2019-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7924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标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9269A (zh) 显示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其信息提供方法
US11025603B2 (en)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US202302618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ring data using blockchain network
CN109479054A (zh)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通信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记录介质
WO2017094774A1 (ja) 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128623B2 (en)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US11076010B2 (en)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2013114432A (ja) コンテンツ送受信装置、コンテンツ送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8885653B (zh) 服务提供系统、服务递送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和程序
JP2022053955A (ja) 方法、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認証サーバ、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15009539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