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8953A -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8953A
CN109478953A CN201780044505.XA CN201780044505A CN109478953A CN 109478953 A CN109478953 A CN 109478953A CN 201780044505 A CN201780044505 A CN 201780044505A CN 109478953 A CN109478953 A CN 109478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sequence
decoding
channel candidate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45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8953B (zh
Inventor
葛屹群
史无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78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8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8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8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4Maximum-likelihood or sequential decoding, e.g. Viterbi, Fano, ZJ algorith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盲检测方法及系统。在编码器中,使用极化码编码器编码码字,其中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在解码器处,基于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解码,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

Description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于2016年8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372,872,名称为“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于2017年8月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5/667,056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盲检测的方法和系统,尤其涉及使用极化码的盲检测。本公开可以用于进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常使用盲检测从基站(base station,BS)分配的可能的信道候选(例如:44个可能的信道候选)中找到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信道分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特定用户设备或特定用户设备组专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例如:包括资源分配)。使用盲检测,用户设备负责检查其是否是所有可能的信道候选上的任意下行控制信息的预期接收方。用户设备未能检查到其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预期接收方的概率称为漏检概率(missing detection probability,Pmiss)。用户设备检测到其是错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预期接收方的概率称为虚警概率(false alarm probability,PFA)。期望既能减小Pmiss,又能减小PFA,但是,因为虚警可能导致错误的上行链路传输和不期望的上行干扰,因此虚警可能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可以用于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场景。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可能也需要可靠的盲检测。盲检测还可以用于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这些应用中的每个都可能受益于盲检测的更高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描述了一种编码方法。通过极化码编码器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UE)的码字。编码器的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发送码字。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基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UEID)。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用户设备标识应用函数来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函数可以是应用于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函数。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或组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传输数据可以包括控制信息。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输入向量可以包括附加到传输数据的检错码,并且检错码可以使用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掩。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描述了一种盲检测方法。扫描多个信道候选。如下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一解码;以及丢弃第一解码不满足第一标准的任意信道候选。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盲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对于每个入围信道候选,对入围信道候选执行检错码辅助解码。对于在检错码辅助解码过程中通过错误校验的给定入围信道候选,从给定入围信道候选解码传输的数据。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基于用户设备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组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可以包括,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参考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二解码;以及通过比较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判断第一解码是否满足第一标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执行比较可以包括计算第一解码的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解码的第二路径度量,并且比较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路径度量。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第一标准可以包括第一路径度量小于第二路径度量。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可以包括:计算信道候选的排序度量;以及基于排序度量,将信道候选包括在该组入围信道候选中或者从该该组入围信道候选排除。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排序度量可以是从第一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的归一化。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使用检错码的解码执行第一解码。
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极化编码器。编码器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使编码器使用极化码编码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码字。极化码编码的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提供码字用于发送。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基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用于使编码器通过重复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组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传输数据可以包括控制信息。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输入向量可以包括附加到传输数据的检错码,检错码使用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掩。
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极化解码器。解码器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使解码器扫描多个信道候选。解码器如下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一解码;以及丢弃第一解码不满足第一标准的任意信道候选。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解码器还可以:对于每个入围信道候选,对入围信道候选执行检错码辅助解码。对于在检错码辅助解码过程中通过错误校验的给定入围信道候选,从给定入围信道候选解码传输的数据。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基于用户设备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组标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用于使解码器如下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参考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二解码;以及通过比较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判断第一解码是否满足第一标准。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用于使解码器通过计算第一解码的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解码的第二路径度量并且比较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路径度量来执行比较。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第一标准可以包括第一路径度量小于第二路径度量。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用于使解码器进一步如下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计算信道候选的排序度量;以及基于排序度量,将信道候选包括在该组入围信道候选中或者从该组入围信道候选排除。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排序度量可以是从第一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的归一化。
在任意前述方面/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使用检错码的解码执行第一解码。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的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如何从核生成极化编码生成矩阵;
图2示出了用于产生码字的极化编码生成矩阵的示例使用以及示例极化编码器;
图3为示出示例编码器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具有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示例解码器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由解码器的第一级执行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示出由解码器的第二级执行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示例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可以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9A和图9B为可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装置(electronic device,ED)和示例基站的框图。
在不同的图中可以使用相似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长期演进(LTE)提出使用具有检错码的咬尾卷积码(tail-biting convolutioncode,TBCC),例如,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其通过用户设备标识(UEID),例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掩。通常,用户设备顺序地或并行地对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执行多维特比解码操作,并使用循环冗余校验来校验每个候选。成功的循环冗余校验指示候选是用于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本公开中,当用户设备确定其是信道的预期接收方时(当特定的信道候选通过解码和循环冗余校验操作时),这可以称为成功的信道检测,并且检测的信道可以称为成功的候选。
已经提出了极化码作为用于无线通信的信道码。已经发现这些码与主流纠错码相比具有竞争力并且编码复杂度低。极化码由信道极化构造而成。各种解码器可以用于解码极化码。连续消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解码器(也可以称为“串行抵消解码器”)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解码器,其具有较高的硬件实施效率,但是可能具有较低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性能。列表解码器复杂度较高,硬件实施效率较低,但是提供了更高的误块率性能。然而,列表解码器通常受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ML)边界的限制。循环冗余校验辅助(CRC-aided,CA)列表解码器和列表解码器相似,但是相比于最大似然边界具有更高的误块率性能。CA列表解码器对列表解码器的幸存路径执行循环冗余校验。如果幸存路径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则选择该路径作为解码结果。如果没有幸存路径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则解码不成功。
误块率性能通常被认为是解码控制信道信息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CA列表解码器有益于解码控制信道。然而,CA列表解码器需要在所有幸存路径上检查每个候选的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当对所有候选(例如,所有44个候选)考虑了所有幸存路径时,导致循环冗余校验比特被非常频繁的使用。
对于每个候选32条幸存路径的列表极化解码器,在44个候选上,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将被使用1408次。Pmiss值和PFA值取决于循环冗余校验比特的使用次数,循环冗余校验比特使用得越多,PFA越大。在44个候选32条路径的示例中,仿真显示PFA的值大于0.01并且残余误块率的值甚至更高,特别是对于需要高可靠性的网络通信而言,如此高的值可能难以接受。
本公开描述了使得用户设备能够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的各种示例。这里描述的示例有助于减少在信道检测过程中循环冗余校验比特的使用。这里描述的示例对于5G网络中的海量连接可能特别有用,在海量连接场景下,要考虑的候选的数量可能很高。
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参照图1和图2提供以下对极化编码的讨论。图1为示出如何从核G2100产生极化编码生成矩阵的图。图1中的2次克罗内克(Kronecker)积矩阵102和3次克罗内克积矩阵104是极化编码生成矩阵的示例。可以归纳图1所示的生成矩阵的方法以产生m次克罗内克积矩阵
可以由基于核G2 100的克罗内克积矩阵形成极化码。对于具有长度为N=2m的码字的极化码,生成矩阵为图2是示出用于产生码字的极化编码生成矩阵的示例使用以及示例极化编码器的示意图。在图2中,生成矩阵104用于生成长度为23=8的码字。如200处所指示,码字x由输入向量u=[0 0 0 u3 0 u5u6u7]和生成矩阵104的乘积形成。输入向量u由冻结比特和信息比特组成。在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N=23=8,因此输入向量u是8位向量,并且码字x是8位向量。
在极化码的结构中,输入向量仅在信息比特中携带信息,该信息比特在输入向量中具有预定位置。输入向量的其余比特不携带信息,并称为冻结比特。编码器和解码器都知道冻结比特在输入向量中的位置。因为冻结比特不携带信息,理论上,只要编码器和解码器都知道冻结比特的位置,冻结比特可以被设置为任意比特值。通常,冻结比特全部被设置为零。
在图2的示例中,输入向量在位置0、1、2、和4有冻结比特,并且在位置3、5、6、和7具有信息比特。应当理解的是,只要编码器和解码器都知道冻结位置,冻结比特的位置(也称为冻结位置)可以不同。在212处指示了生成码字的编码器的示例实施例,其中,冻结比特全部设置为0,并且带圆圈的符号“+”表示“模2加法”。对于图2的示例,由K=4个信息比特和N-K=4个冻结比特形成N=8比特的输入向量。
如上所述,冻结比特的值通常设置为全零。然而,在冻结比特中的使用非零比特不会改变误块率性能。在本文描述的示例中,冻结比特可以包含非零值以辅助用户设备进行盲检测。冻结比特中携带的值序列(无论是零还是非零)可以称为冻结序列。特别地,冻结比特可以携带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以使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其是码字的预期接收方。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应该与预期的用户设备相关联并且对于编码器(在基站(basestation,BS)处)和解码器(在用户设备处)都是已知的。对于单播传输,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于预期用户设备应该是唯一的,或者对于组播传输,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于预期用户设备组是唯一的。在本文描述的示例中,用户设备标识(例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其他标识信息,例如用于多播通信的组标识(ID))用于生成将要在冻结比特中编码的比特序列。接收方用户设备处的解码器在两个级执行解码。在第一级,解码器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从所有可能的候选生成信道候选短列表。在第二级,解码器对候选短列表执行CA列表解码。
图3是示出可以在基站中实施的示例极化码编码器的示意图。编码器接收将由信息比特携带的实际数据(例如,控制信息305或其他传输数据)以及将由冻结比特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310(例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作为输入。在315,将检错码(例如,一个或多个循环冗余校验比特)附加到传输数据。在320,循环冗余校验比特使用用户设备标识310进行加掩,例如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掩,得到信息比特325。用户设备标识310用于生成冻结序列335。在所示的示例中,用户设备标识310由重复器330重复以生成冻结序列335,然而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不使用重复器330。通常,在冻结序列335中重复用户设备标识310可以帮助增加不同用户设备专用的冻结序列335之间的差异。
生成的冻结序列335和信息比特325被输入到信息/冻结比特混合器340,该混合器340还接收预定信息/冻结位置345作为输入。结果是输入向量350,其由极化编码器355编码。在360,对编码的码字执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码字的传输信道的码率。提供结果用于传输(例如,通过基站的发射器)。
因此,在编码器处,用户设备标识310不仅用于对检错码进行加掩,还用于生成冻结比特的冻结序列。
在用户设备处,仅当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编码块中编码的冻结序列匹配,并且用户设备使用正确的用户设备标识(例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掩码对解码的循环冗余校验比特进行解掩时,信道候选被成功地检测并解码作为用于用户设备的信道。如果用户设备使用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编码块中编码的冻结序列不匹配,则在解码过程中生成的路径度量将大于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块中编码的冻结序列匹配时的路径度量。用户设备处的解码器可以在两个级中执行解码。
图4为示出可以在用户设备中实施的示例极化码解码器的示意图。解码器的输入是用户设备的解调器生成的信道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s,LLRs)。所有候选405都由解码器的第一级500处理,下面将进一步描述。在第一级500,解码器接收通过使用重复器430(其执行与编码器处的重复器330相同的重复操作)重复用户设备标识310而生成的冻结序列335作为输入。第一级500还接收信息/冻结位置345作为输入。如上所述,冻结序列335和信息/冻结位置345对于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是已知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335可以不变,或者可以仅在用户设备被分配新用户设备标识时改变,并且特定的用户设备仅需要知道其自己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335。因此,尽管图4示出了使用重复器430生成的冻结序列335,在一些示例中,冻结序列335可能已经存储在用户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根据需要被获取以供使用,而不是从用户设备标识310生成冻结序列335。
解码器的第一级500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335来识别将由第二级600解码的一个或多个入围候选450,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335和用户设备标识310用于解码器的第二级600。从第二级600起,输出是检测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解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455(在被实施用于检测控制信道的示例中)。在一些情况下,来自第一级500的结果可以是没有用于进一步处理的入围候选450,并且不需要执行解码的第二级600。在一些情况下,来自第二级600的结果可以是没有检测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没有输出解码的下行控制信息455。
图5为示出可在解码器的第一级500执行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在该示例中,第一级500使用连续消除解码器,其不需要使用任意检错码,并且与列表解码器相比相对简单和有效。连续消除解码器的使用使得第一级500能够快速处理所有信道候选。第一级500用于将候选的数量减少至候选短列表用于在第二级600中处理。在解码器的第一级500,误块率性能可能不是重要问题,因为第一级500之后是第二级600,第二级600被设计为具有更好的误块率性能。
第一级500针对每个信道候选(例如,44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候选)执行505的步骤。下面针对单个信道候选来讨论505的步骤。第一级500可以对每个信道候选连续地执行这些步骤。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对多个信道候选并行地执行这些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510,对来自正被处理的信道候选的编码块执行速率(解)匹配。速率(解)匹配取决于特定信道候选的码率,其对于每个候选可以不同。
在515,例如使用连续消除解码器对速率(解)匹配块进行解码。该第一解码使用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进行解码。如上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基于用户设备自己的用户设备标识,例如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520,从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解码获得路径度量。路径度量可以是用于解码的冻结序列是否与在接收块中编码的冻结序列匹配的指标。路径度量值越小,块的冻结序列与用于解码的冻结序列匹配的可能性越大。
因为每个信道候选可以具有其自己的码率和长度,因此对于每个候选,在520获得的路径度量可能不是可直接比较的。在该示例中,将来自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解码的路径度量与来自使用参考冻结序列的解码的路径度量进行比较。
在525a,例如使用连续消除解码器,使用第一参考冻结序列(例如,全零冻结序列)对速率(解)匹配块进行解码。第一参考冻结序列可以是与特定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不同的任意比特序列。例如,第一参考冻结序列可以是不同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或者随机生成的序列(用户设备可以检查该随机生成的序列以确保其与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不同)。
在530a,从在525a执行的解码中获得路径度量。
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图5所示,可以在525b使用第二参考冻结序列(例如,全一冻结序列)执行解码,并且在530b获得另一路径度量。
在该示例中,从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被指定为mx,从使用全零参考冻结序列的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被指定为m0,并且从使用全一参考冻结序列的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被指定为m1。
在535,将来自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解码的路径度量与来自使用参考冻结序列的解码的路径度量进行比较。在图5的示例中,mx单独与m0和m1中的每一个进行比较。如果特定的信道候选上的块是用于用户设备的,则mx应小于m0和m1。通常,参考冻结序列和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之间的比特差越大,mx与m1或m0之间的差异越大。与使用单个参考冻结序列的解码进行比较可能足够了,但是与使用不同参考冻结序列两个或更多个解码进行比较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如果在535的比较满足预定标准,则将信道候选添加到一组入围候选450中,以便在解码器的第二级600中进一步处理。在图5的示例中,预定标准是mx小于m0且小于m1。如果不是这样,则在540,候选被丢弃并且不在第二级600进一步处理。
在545,从在535通过比较的那些候选中生成该组列入围候选450。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将在535通过比较的每个候选添加到该组来生成入围候选450。
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图5的示例,可选地,可以应用第二标准以生成该组入围候选450。第二标准可以基于排序度量。
在550,可以对在535通过比较的每个候选计算排序度量。例如,排序度量可以是路径度量mx的归一化,并且该归一化可以使得能够直接比较不同候选的路径度量。排序度量的示例是其中,i索引了信道候选。排序度量可以用于根据成功检测的可能性对候选进行排序。
在555,可以将第二标准应用于排序度量。第二标准可以将入围候选450限制为预定数量T个候选。例如,第二标准可以将入围候选450限制为三个(即,T=3),并且只有具有最高排序度量的三个候选被包括在入围候选450中。在另一示例中,第二标准可以将入围候选450限制为具有满足预定阈值的排序度量的那些候选,例如,大于预定阈值。预定数量T或预定阈值可以是某个参数,其被选择以减少循环冗余校验比特将在解码器的第二级600中使用的次数。
然后,由第二级600处理所生成的该组入围候选450。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没有入围候选450(即,所生成的该组入围候选450可以为空)。例如,所有候选都没有通过比较,或者在使用第二标准的情况下,没有候选可以满足第二标准。在没有入围候选450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返回以继续监听信道候选。
图6是示出可以由解码器的第二级600执行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在该示例中,第二级600使用CA列表解码,其具有比连续消除解码器更高的误块率性能。第二级600处理由解码器的第一级500生成的候选短列表中的那些候选。因为第二级600仅处理入围候选450而不是所有信道候选,所以减少了循环冗余校验比特被使用的次数。可以选择在解码器的第一级500以及第二级600中使用的参数,以将循环冗余校验比特被使用的次数控制到期望限度内,下面将进一步讨论。
在图6的示例中,第二级600对由第一级500生成的每个入围候选450迭代地执行检错码辅助解码(例如,CA列表解码)。
在已经计算了排序度量的情况下(例如,在上述550),可以基于它们各自的排序度量,按照降序在第二级600处理入围候选450。基于它们各自的排序度量按序处理候选将使解码器的第二级600能够首先处理最有希望的候选,可能更早地成功地检测到信道。一旦用户设备检测到用于其自身的信道,则无需进一步处理其他候选。
在其他示例中,第二级600可以并行地解码多个候选。尽管这里描述了CA列表解码,但是在第二级600可以使用其他解码器。
在610,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候选进行列表解码。列表解码器的列表大小可以指定为L。
在615,对L条路径的路径度量进行排序。保留最可靠的F条路径,丢弃其他路径。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保留所有L条路径,在这种情况下,F=L。
在620,使用用户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用于剩余的F条路径的循环冗余校验比特进行解掩。
在625,使用已解掩的循环冗余校验比特执行循环冗余校验。
如果所有F条路径的循环冗余校验都失败,则丢弃候选。在630,确定是否存在待处理的其他入围候选450。如果是,则在610处理下一候选。在已经计算了排序度量的情况下,基于相应的排序度量,待处理的下一候选可以是排序次高的候选。如果没有待处理的入围候选450,则在635确定没有用于用户设备的信道。
返回到625,如果路径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则在640确定已成功检测到信道(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解码检测到的信道上的信息(例如,下行控制信息)。
应当注意,循环冗余校验比特不在解码器的第一级500中使用,而是仅在解码器的第二级600中使用。可以通过在解码器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中选择适当的参数,可以控制循环冗余校验比特用于校验的次数(如上所述,在625)。在上面讨论的示例中,在第一级500,参数T定义了要包括在该组入围候选450中的候选的数量。在第二级600,参数F定义了从列表解码获得的所有L条幸存路径中的最可靠路径的数量,在最可靠路径上对每个候选执行循环冗余校验。因此,在上述示例中,循环冗余校验比特最多使用T×F次。对于T=3和F=8,循环冗余校验比特最多使用24次。对于T=1和F=32,循环冗余校验比特最多使用32次。在LTE应用中,通常认为循环冗余校验比特使用多达44次是可以接受的,同时仍保持可接受的低PFA(例如,低于0.001)。如上面的讨论所示,根据文中讨论的示例,可以容易地将循环冗余校验比特的使用控制为小于44次。
要考虑的候选的总数可以增加至大于44。解码器的第一级500对所有候选执行相对简单且快速的第一次扫描(first pass),并且在第一级500处理的候选的总数可以增加至超过44而不会不利地影响用于校验的循环冗余校验比特的使用。因为第一级500用于生成要在第二级600处理的候选短列表,所以可以在第二级600使用CA列表极化解码器,而不管初始候选的总数。同样,在第二级600执行的解码可以类似于当前解码架构,因此最多需要对解码架构进行小的更改。
图7为示出用于编码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例如,图7中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具有极化编码器(例如图3的编码器)的发射器执行。
可选地,在705,可以通过对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应用函数来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应用任意合适的函数,例如上述的重复函数。
在710,使用编码器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码字。编码器的输入向量包括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例如,可选地在上述705处生成)。输入向量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例如,如上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基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
例如,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组标识。在一些示例中,在信息比特位置传输的数据可以包括控制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检错码(例如,一个或多个循环冗余校验比特)附加到要传输的数据,并且可以使用用户设备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比特进行加掩(例如,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掩),以得到要在信息比特位置发送的信息比特。
在715,发送码字。在一些示例中,发送码字可以包括对码字执行速率匹配以匹配码字的传输信道的码率。
图8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系统800。通常,通信系统100使多个无线或有线元件能够进行数据和其他内容的通信。通信系统800的目的可以是通过广播、窄播、用户装置至用户装置等来提供内容(语音、数据、视频、文本)。通信系统800可以通过共享诸如带宽的资源来运行。
在该示例中,通信系统800包括电子装置(electronic device,ED)810a-810c、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s,RANs)820a-820b、核心网830、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840、互联网850、和其他网络860。尽管在图8中示出了特定数量的这些部件或元件,但是可以包括任意合理数量的这些部件或元件。
电子装置810a-810c和基站870a-870b是可以用于实施本文描述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例。例如,电子装置810a-810c和基站870a-870b中的任意一个可以用于实施上述编码功能和解码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例如,图5-7中示出的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在另一示例中,电子装置810a-810c和基站870a-870b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包括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的至少一个。
电子装置810a-810c用于在通信系统800中运行、通信、或者运行并通信。例如,电子装置810a-810c用于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信道进行发送、接收、或者发送且接收。每个电子装置810a-810c都代表用于无线操作的任意合适的终端用户装置,并且可以包括(或可以称为)诸如用户设备/装置(UE)、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WTRU)、移动台、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蜂窝电话、站(station,STA)、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装置、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电话、膝上型电脑、计算机、平板电脑、无线传感器、或者消费电子装置的装置。
在图8中,无线接入网820a-820b分别包括基站870a-870b。每个基站870a-870b都被配置为与电子装置810a-810c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连接,以使得能够接入任意其他基站870a-870b、核心网830、公共交换电话网840、因特网850、和/或其他网络860。例如,基站870a-870b可以包括(或者是)若干众所周知的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Node B、演进型Node B(eNode B)、家庭eNode B、gNode B、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本地控制器、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无线路由器。任意电子装置810a-810c可以可选地或附加地用于与任意其他基站870a-870b、互联网850、核心网830、公共交换电话网840、其他网络860、或者前述的任意组合进行连接、接入、或通信。通信系统800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网,例如无线接入网820b,其中,如图所示,相应的基站870b通过因特网850接入核心网830。
电子装置810a-810c和基站870a-870b是可以用于实施本文描述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例。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870a形成无线接入网820a的一部分,无线接入网820a可以包括其他基站、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中继节点、元件、和/或装置。如图所示,任意基站870a、870b可以是单个元件,或是分布在相应的无线接入网中的多个元件,或者其他。而且,基站870b形成无线接入网820b的一部分,无线接入网820b可以包括其他基站、元件、和/或装置。每个基站870a-870b在特定地理区域或范围(有时称为“小区”或“覆盖区域”)内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可以将小区进一步划分为小区扇区,并且基站870a-870b可以例如使用多个收发器来向多个扇区提供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无线接入技术支持时建立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小区可以使用多个收发器,例如,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所示的无线接入网820a-820b的数量仅是示例性的。在设计通信系统800时可以考虑任意数量的无线接入网。
基站870a-870b使用诸如射频(radio frequency,RF)、微波、红外(infrared,IR)等的无线通信链路,通过一个或多个空中接口890与电子装置810a-810c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空中接口890可以使用任意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通信系统800可以在空中接口890中实施一种或多种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DMA,OFDMA)、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DMA,SC-FDMA)。
基站870a-870b可以实施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以使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DMA,WCDMA)建立空中接口890。在这种情况下,基站870a-870b可以实施例如高速分组接入(high-speed packet access,HSPA)、演进型HSPA(HSPA+)之类的协议,演进型HSPA可选地包括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downlinkpacket access,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中的至少一个。可选地,基站870a-870b可以使用LTE、LTE-A、和/或LTE-B建立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TM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的空中接口890。可以设想,通信系统800可以使用包括上述的这种方案在内的多信道接入功能。用于实现空中接口的其他无线技术包括IEEE 802.11、IEEE 802.15、IEEE 802.16、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EV-DO、IS-2000、IS-95、IS-856、GSM、EDGE、和GERAN。当然,可以使用其他多址方案和无线协议。
无线接入网820a-820b与核心网830通信,以向电子装置810a-810c提供例如语音、数据、和其他服务的各种服务。无线接入网820a-820b和/或核心网83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接入网(未示出)直接或间接通信,该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接入网可以由或不由核心网830直接服务,并且可以使用或不使用与无线接入网820a和/或无线接入网820b相同的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830还可以用作(i)无线接入网820a-820b和/或电子装置810a-810c和(ii)其他网络(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840、互联网850、和其他网络860)之间的接入网关。另外,电子装置810a-810c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包括用于使用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或协议在不同的无线链路上与不同的无线网络通信的功能。代替无线通信,或者除了无线通信,电子装置810a-810c还可以通过到服务提供商或交换机(未示出)以及因特网850的有线通信信道进行通信。公共交换电话网84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lain oldtelephone service,POTS)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因特网850可以包括计算机和/或子网(内联网)的网络,并且包含例如IP、TCP、UDP的协议。电子装置810a-810c可以是能够根据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模设备,并且包含支持这种技术所必要的多个收发器。
图9A和图9B示出了可以实施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和教导的示例装置。特别地,图9A示出了示例电子装置810,图9B描述了示例基站870。这些部件可以用于通信系统800或任意其他合适的系统。
如图9A所示,电子装置8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00。处理单元900实施电子装置81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处理单元900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使电子装置810能够在通信系统800中运行的任意其他功能。处理单元900还可以用于实施以上更详细描述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每个处理单元900都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任意合适的处理装置或计算装置。每个处理单元900都可以例如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
电子装置810还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902。收发器902用于调制数据或其他内容以供至少一个天线或网络接口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904传输。收发器902还用于解调由至少一个天线904接收的数据或其他内容。每个收发器902都包括用于生成用于无线或有线传输的信号和/或处理无线或有线接收的信号的任意合适的结构。每个天线904都包括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或有线信号的任意合适的结构。在电子装置8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902,并且可以在电子装置810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904。尽管示出为单个功能单元,但是也可以使用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单独的接收器来实现收发器902。
电子装置8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装置906或接口(例如到因特网850的有线接口)。输入/输出装置906允许与用户或网络中的其他装置进行交互。每个输入/输出装置906都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从用户接收信息的任意合适的结构,例如扬声器、麦克风、小键盘、键盘、显示器、或触摸屏,上述结构包括网络接口通信。
另外,电子装置81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908。存储器908存储由电子装置810使用、生成、或采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908可以存储软件指令或模块,其用于实施上述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并且由处理单元900执行。每个存储器908都包括任意合适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和检索装置。可以使用任意合适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硬盘、光盘、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记忆棒、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存储卡等等。
如图9B所示,基站8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50、至少一个发射器952、至少一个接收器954、一个或多个天线956、至少一个存储器958、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装置或接口966。可以使用收发器(未示出)代替发射器952和接收器954。调度器953可以耦合至处理单元950。调度器953可以包括在基站870内或与基站870分开操作。处理单元950实施基站87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意其他功能。处理单元950还可以用于实施以上更详细描述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每个处理单元950都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任意合适的处理装置或计算装置。每个处理单元950可以例如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
每个发射器952都包括用于生成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或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传输的信号的任意合适的结构。每个接收器954都包括用于处理从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或其他装置无线或有线接收的信号的任意合适的结构。尽管示出为单独的部件,但是至少一个发射器952和至少一个接收器954可以合并到收发器中。每个天线956都包括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或有线信号的任意合适的结构。虽然公共天线956在此被示出为耦合至发射器952和接收器954,但是一个或多个天线956可以耦合至发射器952,并且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天线956可以耦合至接收器954。每个存储器958都包括任意合适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和检索设备,例如上面结合电子装置810描述的那些。存储器958存储由基站870使用、生成、或收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958可以存储软件指令或模块,其用于实施上述功能和/或实施例中的一些或全部,并且由处理单元950执行。
每个输入/输出装置966都允许与用户或网络中的其他装置进行交互。每个输入/输出装置966都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从用户接收/提供信息的任意合适的结构,上述结构包括网络接口通信。
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提供了控制信道的盲检测的示例。然而,本公开可以应用于使用盲检测的其他情况。例如,在编码块中编码的传输的数据可以是待传输至用户设备的任意信息。
本文描述的示例使用基于用户设备标识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然而,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是唯一专用于用户设备并且编码器和解码器都知道的任意比特序列。例如,基站可以例如在初始关联时,为每个关联的用户设备分配唯一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不基于用户设备标识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存储在基站和每个用户设备的相应存储器中,并且根据需要被获取以供使用。
如上所述,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设备标识用于基于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来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例如,如果存在多于用户设备标识的比特长度的冻结比特位置(例如,对于低码率R或少量信息比特K),则可以重复用户设备标识或其一部分(例如,使用上述的重复器)以填充全部或更大的一组冻结比特位置,以帮助增加不同用户设备专用的冻结序列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不同的重复方法。考虑具有比特[u0,u1,...,uk]的示例用户设备标识,其比特长度短于可用冻结比特位置的总数。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设备标识(或其一部分)可以使用块重复来重复,例如[u0,u1,...,uk,u0,u1,...,uk,u0,...],直到已经填充了所有期望数量的可用冻结比特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用(比特)交织重复来重复用户设备标识,例如[u0,u0,...,u0,u1,u1,u1,...,u1,...,uk,...,uk],直到已经填充了所有或期望数量的可用冻结比特位置。存在用于重复用户设备标识的其他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设备标识可以用于通过向用户设备标识应用函数来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因此,在循环冗余校验比特上进行加掩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与放置在冻结比特上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不同。如上所述,用于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函数的示例是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用函数基于用户设备标识来生成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可以是所使用的特定用户设备标识专用的二进制序列。使用函数从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得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其长于用户设备标识本身的比特长度(例如,其中,该函数是重复器)。使用较长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可以帮助增加不同用户设备专用的冻结序列之间的编码差异。
在一些示例中,冻结比特位置可能不会全部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填充。也就是说,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比特长度可以小于可用的冻结比特位置的数量。可以将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放置在可用冻结比特位置的选定子集上,该选定子集可以以各种方式选择。例如,所选择的冻结比特位置的子集可以被选择为仅包括在第一信息比特位置之后出现的冻结比特位置,使得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的所有部分都放置在第一信息比特之后,从而使得解码器跳过在第一信息位之前的冻结比特的处理。这可以允许解码器节省平均解码能量并且具有更高的解码能量增益。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基于冻结比特位置的可靠性来选择上述选定子集。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最高可靠性(例如,基于可靠性序列)的冻结比特位置来放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这可以帮助改善解码器的虚警率。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基于汉明距离来选择上述选定子集。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最小汉明距离的冻结比特位置(例如,极化生成矩阵中具有最低行权重(dmin)的行)以放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在示例1中,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极化码编码器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码字,编码器的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以及发送码字。
在示例2中,提供了示例1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基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
在示例3中,提供了示例2的方法,还包括通过重复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在示例4中,提供了示例2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标识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或组标识。
在示例5中,提供了示例1的方法,其中,传输数据包括控制信息。
在示例6中,提供了示例1的方法,其中,输入向量还包括附加到传输数据的检错码,检错码使用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掩。
在示例7中,提供了一种盲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扫描多个信道候选;如下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的第一解码;以及丢弃第一解码不满足第一标准的任意信道候选。
在示例8中,提供了示例7的方法,还包括:对于每个入围信道候选,对入围信道候选执行检错码辅助解码;对于在检错码辅助解码过程中通过错误校验的给定入围信道候选,对从给定入围信道候选的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示例9中,提供了示例7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基于用户设备标识(UEID)。
在示例10中,提供了示例9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
在示例11中,提供了示例9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标识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或组标识。
在示例12中,提供了示例7的方法,其中,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还包括,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参考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二解码;以及通过比较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判断第一解码是否满足第一标准。
在示例13中,提供了示例12的方法,其中,该比较包括计算第一解码的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解码的第二路径度量,并且比较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路径度量。
在示例14中,提供了示例13的方法,其中,第一标准包括第一路径度量小于第二路径度量。
在示例15中,提供了示例7的方法,其中,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还包括:计算信道候选的排序度量;以及基于排序度量,将信道候选包括在该组入围信道候选中或从该组入围信道候选排除。
在示例16中,提供了示例15的方法,其中,排序度量是从第一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的归一化。
在示例17中,提供了示例7的方法,其中,通过不使用检错码的解码执行第一解码。
在示例18中,提供了一种极化编码器,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使编码器:使用极化码编码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UE)的码字,极化码编码的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以及提供码字用于发送。
在示例19中,提供了示例18的极化编码器,其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基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UEID)。
在示例20中,提供了示例19的极化编码器,其中,处理器还用于使编码器通过重复用户设备标识生成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在示例21中,提供了示例19的极化编码器,其中,用户设备标识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或组标识。
在示例22中,提供了示例18的极化编码器,其中,传输数据包括控制信息。
在示例23中,提供了示例18的极化编码器,其中,输入向量还包括附加到传输数据的检错码,检错码使用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掩。
在示例24中,提供了一种极化解码器,其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使解码器:扫描多个信道候选;如下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一解码;以及丢弃第一解码不满足第一标准的任意信道候选。
在示例25中,提供了示例24的极化编码器,其中,处理器还用于使解码器:对于每个入围信道候选,对入围信道候选执行检错码辅助解码;以及对于在检错码辅助解码过程中通过错误校验的给定入围信道候选,对从给定入围信道候选的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示例26中,提供了示例24的极化编码器,其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基于用户设备标识(UEID)。
在示例27中,提供了示例26的极化编码器,其中,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
在示例28中,提供了示例26的极化编码器,其中,用户设备标识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或组标识。
在示例29中,提供了示例24的极化编码器,其中,处理器还用于使解码器如下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对于每个信道候选:使用参考冻结序列对信道候选执行第二解码;以及通过比较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判断第一解码是否满足第一标准。
在示例30中,提供了示例29的极化编码器,其中,处理器还用于使解码器如下进行比较:计算第一解码的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解码的第二路径度量,并且比较第一路径度量和第二路径度量。
在示例31中,提供了示例30的极化编码器,其中,第一标准包括第一路径度量小于第二路径度量。
在示例32中,提供了示例24的极化编码器,其中,处理器还用于使解码器如下生成该组入围信道候选:计算信道候选的排序度量;以及基于排序度量,将信道候选包括在该组入围信道候选中或从该组入围信道候选排除。
在示例33中,提供了示例32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排序度量是从第一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的归一化。
在示例34中,提供了示例24的极化编码器,其中,通过不使用检错码的解码执行第一解码。
尽管本公开可以用特定顺序的步骤描述方法和过程,但是可以适当地省略或改变方法和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步骤。适当时,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以不同于其描述顺序的顺序发生。
尽管本公开可以至少部分地以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还涉及用于执行所描述的方法的至少一些方面和特征的各种部件,其可以是硬件部件、软件、或者硬件部件和软件的任意组合。因此,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合适的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预录的存储装置或者其他类似的非易失性或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例如,包括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光盘只读储存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USB闪存盘、可移动硬盘、或其他存储介质。软件产品包括有形地存储在其上的指令,该指令使得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设备)能够执行本文公开的方法示例。
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主题的情况下,本公开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施。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视为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可以组合来自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选定特征以创建未明确描述的可选实施例,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理解适合于这种组合的特征。
还公开了所公开范围内的所有值和子范围。而且,尽管本文公开和示出的系统、装置、和过程可以包括特定数量的元件/部件,但是系统、装置、和部件可以被修改为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这样的元件/部件。例如,尽管所公开的任意元件/部件可以被称为单个,但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被修改为包括多个这样的元件/部件。本文描述的主题旨在涵盖并包含技术的所有适当变化。

Claims (22)

1.一种编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极化码编码器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码字,所述编码器的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所述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以及
发送所述码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基于所述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应用函数生成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函数是应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括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向量还包括附加到所述传输数据的检错码,所述检错码使用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掩。
8.一种盲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多个信道候选;
如下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
对于每个信道候选:
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对所述信道候选执行第一解码;以及
丢弃所述第一解码不满足第一标准的任意信道候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每个入围信道候选,对所述入围信道候选执行检错码辅助解码;以及
对于在所述检错码辅助解码过程中通过错误校验的给定入围信道候选,对从所述给定入围信道候选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还包括:
对于每个信道候选:
使用参考冻结序列对所述信道候选执行第二解码;以及
通过比较所述第一解码和所述第二解码,判断所述第一解码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标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较包括:计算所述第一解码的第一路径度量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第二路径度量,并且比较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和所述第二路径度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标准包括:所述第一路径度量小于所述第二路径度量。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一组入围信道候选还包括:
计算所述信道候选的排序度量;以及
基于所述排序度量,将所述信道候选包括或排除于所述一组入围信道候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序度量是从所述第一解码获得的路径度量的归一化。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不使用检错码的解码执行所述第一解码。
16.一种极化编码器,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使所述编码器:
通过极化码编码生成用于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码字,所述极化码编码的输入向量包括在冻结比特位置的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还包括在信息比特位置的传输数据,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与所述接收方用户设备相关联;以及
提供所述码字用于发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基于所述接收方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使所述编码器通过对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应用函数来生成所述用户设备专用冻结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所述函数是应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的重复函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组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括控制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极化编码器,其中,所述输入向量还包括附加到所述传输数据的检错码,所述检错码使用用户设备标识进行加掩。
CN201780044505.XA 2016-08-10 2017-08-04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478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2872P 2016-08-10 2016-08-10
US62/372,872 2016-08-10
US15/667,056 2017-08-02
US15/667,056 US10461887B2 (en) 2016-08-10 2017-08-02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lind detection with polar code
PCT/CN2017/095916 WO2018028509A1 (en) 2016-08-10 2017-08-04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lind detection with polar c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8953A true CN109478953A (zh) 2019-03-15
CN109478953B CN109478953B (zh) 2021-02-12

Family

ID=6115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4505.XA Active CN109478953B (zh) 2016-08-10 2017-08-04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1887B2 (zh)
EP (1) EP3488544B1 (zh)
JP (1) JP6798727B2 (zh)
CN (1) CN109478953B (zh)
BR (1) BR112019002615A2 (zh)
WO (1) WO20180285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118A (zh) * 2020-08-25 2022-02-2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001B (zh) * 2012-01-20 2016-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与循环冗余校验级联的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US11172444B2 (en) * 2016-10-10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ower control and management
US10849012B2 (en) * 2016-12-02 2020-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coding by terminal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same method
CN110249558B (zh) * 2016-12-13 2022-03-2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极化码
US10383106B2 (en) 2017-01-04 2019-08-13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sequence design for embedding UE ID into frozen bits for DCI blind detection
WO2018126378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polar codes using a mask sequence for frozen bits
US10348328B2 (en) * 2017-01-06 2019-07-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ducing control channel overhead using polar codes
WO2018141833A1 (en) 2017-02-03 2018-08-09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601450B2 (en) * 2017-03-29 2020-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 management for parallel operations of polar codes
CN108737020B (zh) * 2017-04-25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11034074B (zh) * 2017-08-11 202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极化码的系统和方法
US11121808B2 (en) 2017-09-08 2021-09-1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coding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system
KR102438982B1 (ko) * 2017-11-16 2022-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651972B2 (en) * 2017-12-11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ed fractally enhanced kernel polar codes for achievable signal-to-noise ratio spike mitigation
US10608669B2 (en) 2018-02-16 2020-03-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erformance of data channel using polar cod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247730B (zh) * 2018-03-09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0391872A (zh) * 2018-04-19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化码的编译码方法和装置
KR102064227B1 (ko) * 2018-10-17 2020-01-09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극 부호의 복호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0044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译码方法、编码译码装置以及系统
US10963342B2 (en) * 2019-02-01 2021-03-3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adata-assisted encoding and decoding for a memory sub-system
WO2021107746A1 (ko) 2019-11-29 2021-06-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및 방송 시스템에서 극부호의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70590B (zh) * 2020-07-14 2022-04-19 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配对方法及音响系统
CN115664590A (zh) * 2022-09-23 2023-01-3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5g通信系统的pdcch盲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2886A1 (en) * 2013-10-01 2015-04-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olar code designs
US20150295593A1 (en) * 2014-04-10 2015-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in twisted polar c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5473B2 (en) * 2001-05-14 2005-07-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icit use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JP2004328035A (ja) * 2003-04-21 2004-11-18 Fujitsu Ltd 畳み込み符号を用いて信号を送受信する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なら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US9176927B2 (en) * 2011-11-08 2015-11-03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Mcgill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coding polar codes
KR101919934B1 (ko) * 2012-04-19 2018-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컨트롤러의 동작 방법 및 극 부호화된 부호어를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의 멀티 비트 데이터에 매핑하는 매핑 패턴을 선택하는 매핑 패턴 선택 방법
KR101951663B1 (ko) 2012-12-14 2019-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Crc 부호와 극 부호에 의한 부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079370B (zh) 2013-03-27 2018-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WO2015026148A1 (ko) * 2013-08-20 2015-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폴라 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신방법
US9503215B2 (en) * 2013-08-23 2016-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ference signal contro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54645B2 (en) * 2014-12-05 2018-04-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ecure transmission based on polar code
CN104683069B (zh) 2015-02-13 2018-04-27 大唐联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方法和系统
TW201733322A (zh) * 2015-12-14 2017-09-16 Idac控股公司 使用極化碼凍結位元之wtru識別
CN105680996B (zh) 2016-03-03 2019-0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lte系统中pdcch盲检测方法
US10383106B2 (en) 2017-01-04 2019-08-13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sequence design for embedding UE ID into frozen bits for DCI blind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2886A1 (en) * 2013-10-01 2015-04-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olar code designs
US20150295593A1 (en) * 2014-04-10 2015-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in twisted polar cod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Overview of Polar Codes,R1-162161",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BIS》 *
HUAWEI等: "Polar codes - encoding and decoding,R1-164039",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XX》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118A (zh) * 2020-08-25 2022-02-2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95118B (zh) * 2020-08-25 2024-05-2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48418A1 (en) 2018-02-15
WO2018028509A1 (en) 2018-02-15
CN109478953B (zh) 2021-02-12
JP2019526962A (ja) 2019-09-19
EP3488544A1 (en) 2019-05-29
JP6798727B2 (ja) 2020-12-09
EP3488544A4 (en) 2019-08-07
BR112019002615A2 (pt) 2019-05-28
US10461887B2 (en) 2019-10-29
EP3488544B1 (en) 202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8953A (zh) 用极化码进行盲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US109171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rror detection coding
CN106899311B (zh) 混合极性码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US105679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8365848B (zh)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10089037A (zh) 用于极化码构造的装置和方法
CN109716692A (zh) 用于并行极化码编码/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A3021667A1 (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ontrol signaling with sectional redundancy check
CN109314524A (zh) 使用通用极化码时通过异构内核进行速率匹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9314600A (zh) 用于在使用通用极化码时进行速率匹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12886969B (zh) 一种极化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565287A (zh) 降级极化解码
CN110402553A (zh) 用于多级控制信息的编码技术
CN111446969A (zh) 一种级联crc码的极化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314529A (zh) 无尾卷积码
US20200036474A1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1112831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41555B (zh) 极化译码的方法与装置
WO2022117061A1 (zh) 一种极化码辅助比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24131838A1 (zh) 译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17917869A (zh)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编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8249952A (zh) 译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