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7057A - 检查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查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7057A
CN109477057A CN201780046665.8A CN201780046665A CN109477057A CN 109477057 A CN109477057 A CN 109477057A CN 201780046665 A CN201780046665 A CN 201780046665A CN 109477057 A CN109477057 A CN 109477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binet
lid
carri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66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7057B (zh
Inventor
佐野创太郎
宫本重彦
直原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77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7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3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with a sample being transported to, and subsequently stored in an absorbent for analy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for parallel transport of multiple sam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1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rfacing components, e.g. fluidic, electrical, optical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01N30/91Application of the samp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01N30/92Construction of th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1Adjust spacings in an array of wells, pipettes or holders, format transfer between arrays of different size or geometry
    • B01L2200/022Variable spac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6Fluid interfacing between devices or objects, e.g. connectors, inlet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42Filling fluids into wells by specific techniqu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2Caps; Plu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4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pierceable, e.g. films,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72Integrated piercing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48Specific forms of parts of containers
    • B01L2300/0858Side wa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降低了使液体与色谱担体接触时的污染的可能性的检查用设备。检查用设备(1)构成为,具备:箱体(10,将内部空间(11)内包,形成有支承收容有液体(L)的容器(40)的孔(12),并且具备穿孔切开部(13);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箱体(10)及/或盖体(20)具备将箱体(10)和盖体(20)导引以使盖体(20)能够一边将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一边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的导引部(50);第1位置是盖体(20)将箱体孔形成部(14)和容器(40)覆盖并且容器(40)没有被切开的位置;在盖体的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的移动的过程中,由盖体(20)将容器(40)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并切开,使液体(L)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

Description

检查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检查用设备。
背景技术
核酸色谱分析是在固定着核酸的色谱担体上、将与固定在上述担体上的上述核酸杂交(hybridize)的附加了核酸标签的检测对象物质展开、捕捉并检测的技术。在色谱担体上的不同位置分别固定碱排列不同的核酸,通过对多个检测对象物质分别附加与上述核酸特殊的核酸标签,能够在1个担体上检测1个试样中包含的多个检测对象物质。此外,在核酸色谱分析以外,利用能够形成特殊的结合的抗原-抗体的组合或配体-受体(ligand-receptor)的组合、在色谱担体上捕捉检测对象物质的色谱分析的技术被广泛地用在分子生物学的试验、及用于医疗或食品检查的基因检查等的领域。
在上述那样的色谱分析中,使用包含检测对象物质的试料液及展开液等的各种液体。在用移液管等的器具将这些液体从容器取出、涂在色谱担体上的情况下,有可能上述液体从检查环境中飞散,发生成为假阳性的原因的沾污(contamination)。此外,通过将容器在检查环境中敞开,也有可能容器中的液体被污染。
开发了以下这样的装置:在将用来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试料液、展开液等的液体放入到容器中的原状下,不使用移液管等的器具,而将上述容器的一部分破坏而使液体漏出,使其与色谱担体接触。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在亲和性生物鉴定中检测分析物的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个透明壁部;至少1个测试凹部,适合于接纳至少1个测试条,并且配置为,能够经由上述透明壁部目视观察上述测试条;至少1个空洞,是适合于接纳含有流体试样的容器的至少1个空洞,上述空洞与上述至少1个测试凹部在流体上连通;穿孔机构,与上述至少1个空洞对应而配置,以使得如果将上述容器插入到空洞内,则上述容器被穿孔,并且上述试样的至少一部分被从上述容器释放而到达上述测试凹部。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完全密封标的核酸扩增物高速检查装置包括内部构造及外盒;在内部构造中包括固定盒部分及台座部分;在固定盒部分上有对应的孔,用于放入含有清洗液袋及扩增物的PCR管;在台座部分上包括具有液袋穿刺针的清洗液容纳单元、具有切割器的扩增物容纳单元、密封分隔部、玻璃纤维纸、以及具有测试条透明窗的测试条密封部分;在外盒上包括手柄罩、固定盒压迫部分、清洗液袋压迫部分及透明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12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00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根据专利文献1的设备,收容有包含试样的液体的容器由于仅在处于设备之中时被穿孔,然后被向测试条上释放,所以避免了试样的污染。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并不能说充分地解决了污染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设备中,由于将容器插入的空洞的开口被向外部开放,所以在将容器插入到空洞中并推下、将容器穿孔而将液体释放时,有可能液体从容器与空洞之间漏出。此外,当将容器用穿孔机构穿孔时,有可能通过穿孔机构向容器下端的侵入而容器内压上升、处于容器上端的开闭部打开。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通过使用专利文献2的装置,能够将PCR扩增产物以完全密封的状态检查,能够防止实验室的污染。
但是,专利文献2的装置由于构造复杂,所以操作变得复杂,或不良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变高,所以不能说是希望的。此外,通过专利文献2的装置,也不能说污染的课题被充分地解决。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固定盒部分由当被重叠时中间形成与PCR管对应的孔的2个部件构成,用该2个部件将PCR管的上端的开闭部附近从侧方夹着而将PCR管固定,但当用2个部件夹着PCR管时,需要将PCR管配置为适当的朝向,如果PCR管的朝向不适当,则开闭部有可能打开。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小了使液体与色谱担体接触时的污染的可能性的检查用设备。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用来从收容有用来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使上述液体有效率地漏出的简便的机构的检查用设备。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收容在箱体内的色谱担体、从箱体的外部的上述担体的辨识性较高的检查用设备。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收容在箱体内的色谱担体、能够从收容有用来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使上述液体漏出并有效率地与上述担体接触的检测用设备。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箱体,将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形成有将上述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能够将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1个以上的容器插通并支承的1个以上的孔,并且具备配置在上述内部空间内、用来将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的穿孔切开部;以及盖体,被装接在上述箱体上,将上述箱体的形成有上述1个以上的孔的箱体孔形成部覆盖;上述箱体和上述盖体的至少一方具备在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的同时将上述盖体向上述箱体导引、以使其能够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的导引部(将该“导引部”也称作“盖导引部”),在所述第1位置,以上述箱体孔形成部与上述盖体的对置于上述箱体孔形成部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为第1距离的方式,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隔开空间覆盖,在所述第2位置,以上述距离为比上述第1距离小的第2距离的方式,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在将上述容器插通并支承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状态下,由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当使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到上述第2位置移动时,上述第1位置是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和上述容器的从上述1个以上的孔向上述盖体侧突出的外侧部分覆盖、并且上述容器没有被上述穿孔切开部穿孔或切开的位置;在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的移动的过程中,上述箱体和上述盖体被上述导引部导引,以使得通过上述盖体的上述部分与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端部抵接,上述容器被朝向上述穿孔切开部推入,由上述穿孔切开部将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例如通过以下的作用,可降低使液体与色谱担体接触时的污染的可能性。
首先,当在将收容有液体的上述容器插通并支承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状态下使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箱体位于上述第1位置时,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和上述容器的从上述1个以上的孔向上述盖体侧突出的外侧部分覆盖,但在该状态下,上述容器不被上述穿孔切开部穿孔或切开。即,在比使液体从上述容器漏出靠前,将上述容器的外侧部分及上述箱体孔形成部用上述盖体覆盖。
接着,在使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上述盖体的上述部分与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端部抵接,上述容器被朝向上述穿孔切开部推入,由上述穿孔切开部将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使上述液体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在该过程中,由于上述盖体一边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一边移动,所以抑制了从上述容器漏出的液体向检查用设备的外部飞散。进而,在该过程中,由于上述盖体的上述部分与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端部抵接,所以在作为上述容器而使用在上述端部具备开闭部的形状的微管(microTUBE)的情况下,微管的开闭部不会打开。
在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优选的形态中,上述箱体具备以将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包围的方式形成、用来装接上述盖体的盖体装接部;上述箱体构成为,当将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插通并支承着上述容器的状态从上述箱体的外侧沿着上述孔的贯通方向观察时,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轮廓被上述盖体装接部的内周内包。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该形态,容易在将上述容器插通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状态下装接上述盖体,并且能够降低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的移动被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妨碍的可能性。
在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另一优选的形态中,上述导引部具备用来使装接在上述箱体上的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上述第2位置的倍力机构。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该形态,容易使装接在上述箱体上的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上述第2位置。
在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更优选的形态中,上述导引部具备形成在上述盖体和上述箱体上的相互螺合的螺合部,以使得在使以上述第1位置装接在上述箱体上的上述盖体以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与上述盖体对置的方向为轴转动时,上述盖体沿着上述轴朝向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移动。
在该形态中,能够利用使上述盖体转动的力,使装接在上述箱体上的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上述第2位置。并且,在上述盖体的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的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在上述盖体的上述内表面与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端部抵接的同时使上述盖体转动,借助摩擦向上述容器在相对于上述轴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施加扭转。通过该作用,促进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的漏出。
在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另一优选的形态中,在上述箱体的将上述1个以上的孔包围的位置,配置有将被插通并支承在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上述容器朝向上述孔的轴心施力、保持上述容器的上述孔内的姿势的弹性部件。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该形态,由于被插通在上述孔中的上述容器的姿势被上述弹性部件保持,所以能够使上述容器相对于上述穿孔切开部的位置稳定。
在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另一优选的形态中,在上述箱体的侧面上形成有凹凸面。
在有关本发明的上述一技术方案检查用设备的该形态中,当使用者将检查用设备用手指处置时能够防止打滑。此外,当将多个检查用设备以侧面接触的方式排列时,能够使凹凸面卡合。
有关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将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用来收容上述担体的箱体;上述箱体具备:支承部,用来支承2个以上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以及穿孔切开部,用来以1个将支承在上述支承部上的2个以上的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由于能够用1个穿孔切开部将2个以上的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漏出,所以能够使机构简略化,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有关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色谱担体;以及箱体,将用来进行使用上述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用来收容上述担体;上述箱体具备:底壁部;上壁部,与底壁部对置配置;侧壁部,将上述底壁部的周缘与上述上壁部的周缘连接;以及担体设置部,将上述担体在上述底壁部与上述上壁部的对置方向上、在上述底壁部与上述上壁部之间且靠近上述上壁部的位置以与上述上壁部对置的方式设置;上述担体设置在上述箱体的上述担体设置部上;上述上壁部中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部分具有可视光透过性。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由于色谱担体处于距箱体的上壁部较近的位置,并且上壁部具有可视光透过性,所以在色谱分析展开时上述担体的辨识性较好。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优选的是,上述担体的设置在上述担体设置部上的部分与上述上壁部之间的距离是10mm以下。根据该形态,上述担体的经由上述上壁部的从箱体外侧的辨识性更好。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优选的是,上述担体的与上述上壁部对置的表面被可视光透过性的保护膜覆盖。根据该形态,上述担体的经由上述上壁部的从箱体外侧的辨识性更好。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优选的是,上述上壁部中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部分包括厚度为20μm~10mm且全光线透过率为70%以上的部分。根据该形态,上述担体的经由上述上壁部的从箱体外侧的辨识性更好。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优选的是,在上述箱体的俯视下,相对于上述箱体的全面积为5面积%以上是上述上壁部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可视光透过性的部分。根据该形态,上述担体的经由上述上壁部的从箱体外侧的辨识性更好。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优选的是,在上述上壁部的外侧的面及内侧的面的至少一方上配置有防反射部件。根据该形态,上述担体的经由上述上壁部的从箱体外侧的辨识性更好。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优选的是,在上述上壁部中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部分的上述箱体的外侧的位置,具备朝向上述箱体的外侧突出并沿着上述担体延伸的可视光透过性的突条部。根据该形态,当在可视光下将上述担体经由上述上壁部的突条部观察时,由于上述担体的像被上述突条部扩大,所以上述担体的辨识性更好。
有关本发明的再另一技术方案的检查用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色谱担体;以及箱体,将用来进行使用上述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用来收容上述担体;上述箱体具备:支承部,用来支承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以及穿孔切开部,用来将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上述担体以上述担体的一部分位于上述支承部与上述穿孔切开部之间的方式被收容在上述箱体中;在上述支承部上,形成有在支承着上述容器的状态下将上述容器从位置A导引到位置B的容器导引部,所述位置A是上述容器隔着上述担体的上述一部分与上述穿孔切开部对置的位置,所述位置B是上述容器与上述担体的上述一部分一起被上述穿孔切开部穿孔或切开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再另一技术方案,能够从收容着用来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使上述液体漏出并有效率地与色谱担体接触。
另外,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述的“检查用设备”,是指用来实施色谱分析的器具。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50452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小了使液体与色谱担体接触时的污染的可能性的检查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用来从收容有用来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使上述液体有效率地漏出的简便的机构的检查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收容在箱体内的色谱担体、从箱体的外部的上述担体的辨识性较高的检查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收容在箱体内的色谱担体、能够从收容有用来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使上述液体漏出并有效率地与上述担体接触的检测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B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立体图。
图1C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箱体上部件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箱体上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刀具(穿孔切开部)的立体图。
图4A是在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中,盖体相对于箱体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的较长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B是在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中,盖体相对于箱体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的较长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A是在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中,容器被插通到孔中、盖体相对于箱体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较短方向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5B是在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中,容器被插通到孔中、盖体相对于箱体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途中的状态的较短方向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5C是在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中,容器被插通到孔中、盖体相对于箱体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较短方向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6A是表示箱体的刀具(穿孔切开部)的附近的构造的变形例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6B是表示箱体的刀具(穿孔切开部)的附近的构造的其他变形例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6C是图6B所示的变形例的I-I向视端面图。
图6D是表示箱体的刀具(穿孔切开部)的附近的构造的其他变形例的端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9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色谱担体的构造。图9(A)表示俯视图,图9(B)表示剖视图。
图10表示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其他的色谱担体的构造。图10(A)表示俯视图,图10(B)表示剖视图。
图11表示图9所示的色谱担体30的与上壁部103对置的表面30a被保护膜36覆盖的例子。
图12表示图10所示的色谱担体30的与上壁部103对置的表面30a被保护膜36覆盖的例子。
图13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的箱体的俯视图。
图14表示具备在上壁部103的箱体10的外侧的面(上表面)103a上配置有防反射部件140的箱体10的检查用设备1的部分构造。
图15A表示在上壁部103c的外侧具备可视光透过性的突条部103d的、用来形成检查用设备1的箱体10的第1例的箱体上部件10A的立体图。
图15B表示图15A所示的箱体上部件10A的I-I线的端面图。
图16A表示在上壁部103c的外侧具备可视光透过性的突条部103d的、用来形成检查用设备1的箱体10的第2例的箱体上部件10A的立体图。
图16B表示图16A所示的箱体上部件10A的I-I线的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A至图5C,对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具备箱体10和盖体20。构成箱体10和盖体20的材料没有被特别限定,能够适当使用树脂、玻璃等的材料。
箱体10内包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30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11。
箱体10具备配置在内部空间11内的、用来将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而使液体L从容器40、40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的穿孔切开部13。
在图示的例子中,箱体10由箱体上部件10A和箱体下部件10B形成。箱体下部件10B具备箱体10的底壁部101和底壁部101的周缘立设的侧壁部102。箱体上部件10A具备箱体10的上壁部103、后述的箱体孔形成部14和盖体装接部15。在箱体上部件10A的上壁部103中,设当与箱体下部件10B组合时成为箱体10的外表面的面为上表面103a,设成为箱体10的内表面的面为下表面103b。在箱体上部件10A的上壁部103的周缘上,形成有向下表面103b侧突出的4个卡止爪部10A1,在箱体下部件10B的侧壁部102的外表面102a上,形成有与卡止爪部10A1卡合的4个卡止凹部10B1。
当使箱体上部件10A与箱体下部件10B卡合时,箱体下部件10B的侧壁部102的上端102b和箱体上部件10A的上壁部103的下表面103b的周缘部103b1相互抵接。进而,在上壁部103的下表面103b上,形成有沿着周缘部103b1与其内周侧邻接、比周缘部103b1突出的突出部103b2。在使箱体上部件10A与箱体下部件10B卡合时,箱体上部件10A的上壁部103的下表面103b的突出部103b2的外周面103b3与箱体下部件10B的侧壁部102的内表面102c中的邻接于上端102b的部分抵接。通过这些结构,当使箱体上部件10A与箱体下部件10B卡合而形成箱体10时,能够防止从侧壁部102与上壁部103的边界的液体泄漏。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箱体10由2个部件(箱体上部件10A和箱体下部件10B)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箱体10既可以由1个部件形成,也可以由3个以上的部件形成。
在箱体10上,形成有将内部空间11与外部连通的、能够将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L的1个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是2个)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的1个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是2个)孔12、12。设箱体10中的形成有孔12、12的部分为箱体孔形成部14。
内部空间11是被箱体10内包的空间,在图示的例子中,经由孔12、12与外部连通,但其他部分是封闭的构造。
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为进行色谱分析的场所。在内部空间11内设置有作为固相的色谱担体30。在内部空间11内,通过液体L与色谱担体30的一部分接触,能够进行色谱分析。
作为液体L,可以例示在水等的溶媒中含有检测对象物质的试料液、展开液、水等的溶媒中包含标识物质的液体等。作为试料液,可以例示包含核酸扩增产物的试料液。作为展开液,磷酸缓冲液、Tris缓冲液、古德(Good)缓冲液、SSC缓冲液等。展开液也可以还含有界面活性剂。此外,液体L也可以是将试料液与展开液、含有标识物质的液体的1种以上混合的混合液。此外,作为液体L,也可以使用含有显色试药或色素的液体。在附图及以下的说明中,将收容在多个容器40中的液体及释放到内部空间11中的液体全部表示为液体L,但收容在多个容器40中的液体L也可以是分别不同的组成的液体。此外,收容试料液以外的液体L的容器40也可以预先插通在孔12中。
设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中的色谱担体30只要是固相担体就可以,可以利用由树脂、金属、多糖类、矿物等构成的结构,可以做成膜片、膜、无纺布、板、凝胶等的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色谱担体30是细长的膜片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例。优选的是,色谱担体30具有多孔质构造。作为色谱担体30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纸、硝化纤维素膜片、聚醚砜膜片、尼龙膜片、干燥的各种凝胶(硅胶、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明胶)、硅、玻璃、树脂等。
在色谱担体30的一部分中可以配置用来捕捉检测对象物质的捕捉用物质。例如,在检测对象物质包含核酸的情况下,可以将与该核酸杂交的核酸作为捕捉用物质,在检测对象物质包含抗原或抗体的情况下,可以将与该抗原或抗体在免疫学上反应的抗体或抗原作为捕捉用物质。
检测对象物质优选的是能够在色谱担体30上目视检测。例如,如果将检测对象物质通过可目视检测的标识物质标识,在色谱担体30上展开,则能够目视检测。作为能够目视检测的标识物质,可以举出着色粒子、色素、荧光物质等。所谓“着色粒子”,可以举出金属(例如,含有金、银、铜、铂等)粒子、金属纳米棒、金属纳米板、色素或荧光物质的乳胶粒子,包含色素或荧光物质的硅石纳米粒子等。将检测对象物质通过可目视检测的标识物质标识的方法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在检测对象物质包含核酸的情况下,通过使连结着与该核酸杂交的核酸的标识物质与检测对象物质接触,能够用标识物质进行标识。为了目视检测,优选的是箱体10的包围内部空间11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使可视光透过的材料形成,以便能够从箱体10的外部确认色谱担体30。特别优选的是,将箱体10的上壁部103中的至少与配置色谱担体30的部分对置的部分103c由使可视光透过的材料形成。
在图9中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色谱担体30的构造。在该例中,色谱担体30具备液体承接部31和检测部32。液体承接部31配置在检测部32的一端侧,向该部分供给液体L。检测部32是检测对象物质被展开的部分。在检测部32的另一端侧配置吸收垫板33。在液体承接部31与检测部32之间配置保持标识物质的标识物质保持部34。当在供给到液体承接部31中的液体L中包含检测对象物质时,当穿过标识物质保持部34时,检测对象物质在被标识物质标识后向检测部32移动。但是,在检测对象物质被预先标识的情况、或在液体L中包含标识物质的情况下,不需要标识物质保持部34,可以使液体承接部31与检测部32邻接或将液体承接部31省略。在检测部32中,形成有配置有用来捕捉检测对象物质的上述的捕捉用物质的捕捉区域321。液体承接部31、标识物质保持部34、检测部32、吸收垫板33可以作为能够作为色谱担体30使用的材料由上述材料构成。它们既可以由相同的部件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构成。液体承接部31、标识物质保持部34、检测部32、吸收垫板33可以如图示那样配置到基材35上。基材35例如可以由树脂、金属、多糖类、矿物等构成。基材35可以部分地或全部省略。例如,通过将相当于液体承接部31的下部的基材部分地或全部省略,能够使液体承接部31的柔性提高,减小将容器40朝向穿孔切开部推入时的阻力。通过使用柔性较高的基材,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色谱担体30并不限定于具有图9所示的构造,可以根据作为目的的色谱分析而使用适当的构造。
作为色谱担体30的其他例,可以举出不具备图10所示那样的液体承接部31、标识物质保持部34、吸收垫板33、基材35,仅由检测部32构成的色谱担体30。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使用仅由检测部32和支承它的基材35构成的色谱担体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内,在色谱担体30具备标识物质保持部34的情况下,配置为,使得液体承接部31与从容器40漏出的液体L接触、但检测部32及吸收垫板33不与漏出的液体L直接接触。如上述那样,在液体L中包含有标识物质的情况下等,可以从色谱担体30将标识物质保持部34省略。此外,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使用仅由检测部32构成的色谱担体30或仅由检测部32及基材35构成的色谱担体30。在使用省略了标识物质保持部34的色谱担体30、仅由图10所示的检测部32构成的色谱担体30、或仅由检测部32及基材35构成的色谱担体30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为,使得从容器40漏出的液体L与检测部32直接接触。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代表例而说明将色谱担体30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内、以使得液体承接部31与从容器40漏出的液体L直接接触、检测部32及吸收垫板33不与漏出的液体L直接接触的形态,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该形态。
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内,形成有从底壁部101朝向内部空间11内立设的、设置色谱担体30的担体设置部16。担体设置部16构成为,能够将色谱担体30在箱体10的底壁部101与上壁部103的对置方向上设置在底壁部101与上壁部103之间且靠上壁部103的位置,以与上壁部103的部分103c对置。在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上,配置色谱担体30的检测部32和吸收垫板33。另一方面,液体承接部31配置在孔12、12与穿孔切开部13之间。色谱担体30的检测部32和吸收垫板33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或粘着带固定在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上。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处于从由穿孔切开部13穿孔或切开的容器40漏出的液体L达不到的位置,具体而言,当将箱体10设置在水平面上时,处于内部空间11内的比使液体L漏出的位置高的位置。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具有与色谱担体30的包括检测部32和吸收垫板33的部分对应的俯视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具有有较长方向和较短方向的形状。担体设置部16在将上表面16a包围的位置,具备限制色谱担体30的向沿着上表面16a的方向的运动而进行定位的多个定位用突起。定位用突起包括配置在上表面16a的较短方向的两侧的第1定位用突起16b、和配置在上表面16a的较长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上的第2定位用突起16c。
在箱体10上形成的孔12的数量在图示的例子中是2个,但也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可以根据收容有在作为目的的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L的容器40的数量来设定。例如,在作为液体L而使用试料液和展开液的情况下,孔12形成有2个。在此情况下,虽然没有被特别限定,但在到达检测部32的检测对象物质的量变多这一点上,优选的是将2个孔12、12在与色谱担体30被配置在内部空间11中的位置对置的位置沿着展开方向形成、将装入有试料液的容器40插通到展开方向的下游侧的孔12中、将装入有展开液的容器40插通到展开方向的上游侧的孔12中。此外,在容器40的数量是2个以上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地将各容器区别,各容器40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或色调、图案,也可以将收容到各容器40中的液体L着色以使其拥有不同的色调。在使用具有不同形状的2个以上的容器40的情况下,各孔12也可以也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匹配于各容器形状。
盖体20被装接在箱体10上,构成为,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盖体20在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之间存在液体的情况下,将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以使该液体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不向检查用设备1的外部漏出。
箱体10和盖体20的至少一方具备将盖体20向箱体10导引的导引部50,以使盖体20在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的同时,能够从下述的第1位置移动到下述的第2位置。这里,“导引部”也称作“盖导引部”。
所述的第1位置,是以下这样的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的位置: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隔着空间S覆盖,以使得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的作为与箱体孔形成部14对置的部分的盖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D成为第1距离的。在图4A及图5A中,表示将容器40插通并支承在箱体10的孔12、12中的状态下、由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使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的位置成为第1位置时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示意图。
所述的第2位置,是以下这样的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的位置: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以使上述的距离D成为比第1距离小的第2距离。在图4B及图5C中,表示将容器40插通并支承在箱体10的孔12、12中的状态下、由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使盖体20的位置成为第2位置时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示意图。
这里,距离D是指箱体孔形成部14的作为盖体20侧的面的外表面14a与对置于它的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的作为箱体孔形成部14的侧的面的内表面21a之间的沿着对置的方向X的距离,在该距离根据部位而不同的情况下是指最长的距离。
盖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盖主体部21和以盖主体部21的外周缘为起点延伸到盖主体部21的内表面21a侧的盖周壁部22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体10中,箱体孔形成部14形成在从上壁部103向外方突出的位置,箱体孔形成部14和上壁部103将箱体孔形成部14包围,通过装接盖体2的盖体装接部15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引部50由形成在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上的箱体侧螺合部51、和形成在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上的能够与箱体侧螺合部51螺合的盖体侧螺合部52构成。通过箱体侧螺合部51和盖体侧螺合部52,当使以第1位置装接在箱体10上的盖体20以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对置的方向X为轴转动时,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能够沿着方向X朝向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移动。通过该导引部50,能够使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在该移动的过程中,箱体孔形成部14被盖体20持续覆盖,防止液体的漏出。导引部50可以构成为,使得液体L实质上不能穿过箱体10与盖体20之间。
由箱体侧螺合部51和盖体侧螺合部52构成的螺合部是将使盖体20以方向X为轴旋转的力变换为使盖体20沿着方向X朝向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移动的力的倍力机构的一形态。螺合部的直径越大,越能够有效率地使盖体20朝向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移动。为了使盖体20的转动更容易,优选的是如图示那样,在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外表面22b上,形成隔开间隔形成沿着方向X延伸的多个凹槽23a的防滑部23。此外,在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的外表面21b上,可以形成能够通过目视识别转动方向的标识21c。
导引部50并不限定于图示的螺合部,也可以是其他的形态。例如,作为其他的形态可以例示以下的形态:在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和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上不形成螺合部,在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与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抵接的同时,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滑动,被从第1位置导引到第2位置。此外,作为其他的形态可以例示以下的形态:在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和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上不形成螺合部,在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与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经由1个以上的密封件抵接的同时,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被从第1位置导引到第2位置。密封件可以由橡胶等的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各密封件也可以固定在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和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的一方上。此外,也可以附加将一次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的盖体20在第2位置锁定、用来防止再次向第1位置移动或与箱体10的装接被解除的锁定机构。
穿孔切开部13将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使液体L从容器40、40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作为穿孔切开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3所示那样的将容器40、40切开的刀具(当指示特定为穿孔切开部13的刀具的形态时表示为“刀具13”)。图3所示的刀具13是在前端部131的附近、两个侧面132、133都一边倾斜一边在前端部131交叉的双刃刀具,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仅两个侧面132、133中的一方倾斜而另一方为平坦的原状在前端部131交叉的单刃刀具。此外,穿孔切开部13并不限定于刀具。作为刀具以外的穿孔切开部13,可以例示将容器40、40穿孔的针。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多个容器40、40用1个穿孔切开部13切开,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按照容器设置对应的穿孔切开部13。构成穿孔切开部13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赋予能将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的强度的材料就可以,例如可以是钢、铝等的金属或陶瓷、树脂。
穿孔切开部13被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穿孔切开部13被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内的作为与孔12、12对置的壁部的底壁部101的部分上,但并不限定于该形态。在箱体10中,在内部空间11内形成有从底壁部101朝向箱体孔形成部14立设的固定部17,穿孔切开部13经由固定部17被固定在箱体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壁部101上,固定部17以排列在与担体设置部16同一线上的方式配置。当将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载置到水平面上时,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位于比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靠下方。担体设置部16和固定部17被从底壁部101立设到内部空间11内的连接部18连接,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和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被从担体设置部16的上表面16a朝向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倾斜的连接部18的上表面18a连接。在将穿孔切开部13固定的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的较短方向的两侧,还形成有第3定位用突起17b。当配置在固定于固定部17上的穿孔切开部13与孔12、12之间的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随着从第1位置到第2位置的盖体20的运动而朝向固定部17运动时,将液体承接部31的运动限制为盖体20的行进方向。
形成在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上的孔12、12是将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孔12、12只要能够在贯通方向上将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并且能够将插通的容器40、40导引以随着盖体20的移动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就可以,其形状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
作为容器40,可以使用收容用于色谱分析的液体L、能够插通并支承在箱体10的孔12、12中、并且能够由穿孔切开机构13穿孔或切开的容器。容器40典型的是树脂容器。作为容器40,优选的是向一方向延伸、一端关闭而在另一端具有开闭部的管状容器,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如图示那样在当被插通到孔12、12中时为箱体10的外侧的端部的外侧端41上具有开闭部41a、当被插通到孔12、12中时为箱体10的内侧的端部的内侧端42封闭的容器,作为这样的容器40,可以例示在核酸扩增反应或生化学试验中使用的微管(microTUBE)。
在箱体孔形成部14的将孔12、12的各孔12包围的位置,配置有将被插通并支承的容器40朝向沿着各孔12的贯通方向的轴心施力、保持容器40的各孔12内的姿势的弹性部件190。弹性部件190具体而言是从箱体孔形成部14的作为内部空间11的侧的面的内表面14b中的各孔12的周围的对置的一对位置向内部空间11侧突出的一对弹性支承片191、192。一对弹性支承片191、192以一方的弹性支承片191的面191a与另一方的弹性支承片192的面192a对置的方式配置。一方的弹性支承片191的面191a和另一方的弹性支承片192的面192a形成为,距箱体孔形成部14的内表面14b的沿着方向X的距离越大则越接近。一对弹性支承片191、192将被插通在各孔12内的容器40从侧方夹着,朝向沿着各孔12的贯通方向的轴心施力而保持姿势。一对弹性支承片191、192能够弹性变形,随着容器40被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而追随于容器40的形状被压开,所以在如图示那样使用从内侧端42朝向外侧端41而宽度变粗的形状的容器40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容器40的姿势稳定。此外,只要是弹性支承片191、192能够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就能够进行不同宽度的容器40的稳定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具备一对弹性支承片191、192的弹性部件190保持被插通到各孔12中的容器40的姿势,能够使容器40相对于穿孔切开部13的位置稳定,能够使从容器40的液体L的漏出量稳定。
接着,参照图4A~图5C,对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中、在将收容有液体L、L的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在箱体10的孔12、12中的状态下、将盖体20经由盖体装接部15向箱体10装接、由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使盖体20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为了使盖体20成为第1位置,如图4A及图5A所示,将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在箱体10的孔12、12中,将盖体20向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包围的盖体装接部15装接。此时,使箱体10的盖体装接部15的外周面15a上的箱体侧螺合部51与盖体20的盖周壁部22的内周面22a上的盖体侧螺合部52部分性地螺合。由此,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和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40a被盖体20覆盖。在第1位置,容器40、40处于不被穿孔切开部13穿孔或切开的位置。具体而言,当盖体20处于第1位置时,容器40、40位于对置配置的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与穿孔切开部13之间,但容器40、40的内侧端42、42不与穿孔切开部13的前端部131接触,或者即使接触也还没有被穿孔或切开。即,在使液体L、L从容器40、40漏出之前,将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40a及箱体孔形成部14用盖体20覆盖。在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之间形成空间S。空间S经由孔12、12与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连续,它们作为整体是被密闭在检查用设备1内的密闭空间,但不需要是气密。空间S的高度是上述的距离D,距离D是上述第1距离。通过在使液体L、L从容器40、40漏出之前将容器40、40的整体关入到密闭空间内,能够有效地抑制液体L、L从检查环境的飞散。
在本发明中,在将上述容器插通并支承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状态下,由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在使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箱体位于上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上述盖体的与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对置的部分和上述容器的从上述1个以上的孔向上述盖体侧突出的外侧部分既可以抵接,也可以不抵接。在不抵接的情况下,只要在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箱体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移动的过程的途中开始上述盖体的与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对置的部分和上述容器的从上述1个以上的孔向上述盖体侧突出的外侧部分的抵接就可以。具体而言,在图4A及图5A所示的形态中,当盖体20处于第1位置时,盖体20的作为与箱体孔形成部14对置的部分的盖主体部21与容器40、40的外侧端41抵接,但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也可以盖体20的某个盖主体部21与容器40、40的外侧端41离开,在盖体20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过程的途中开始盖主体部21与容器40、40的外侧端41的抵接。
在图4A及图5A所示的形态中,当盖体20处于第1位置时,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位于容器40、40的内侧端42与穿孔切开部13的前端部131之间。但是,液体承接部31处于该位置并不是必须的,只要配置为,使得在液体L漏出到内部空间11内的时点能够与漏出的液体L接触就可以。
接着,使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在图5B中示意地表示该过程的途中的状态。在该过程中,通过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与容器40、40的外侧端41抵接,容器40、40被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由穿孔切开部13将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切开),使液体L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在该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在盖体20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的同时进行箱体移动,所以抑制了在内部空间11中从容器40、40漏出的液体L、L向检查用设备1的外部飞散。
进而,在该过程中,由于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与容器40、40的外侧端41抵接,所以如图示那样,在作为容器40而使用在外侧端41具备开闭部41a的形状的微管的情况下,微管的开闭部41a不会打开。由此,能够抑制通过容器40、40被穿孔切开部13推压而容器内压上升、微管的开闭部41a打开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引部50由箱体侧螺合部51和盖体侧螺合部52构成,通过使在第1位置装接在箱体10上的盖体20以上述的方向X为轴进行转动,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沿着方向X朝向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移动。因此,通过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与容器40、40的外侧端41之间的摩擦,一边在与方向X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施加扭转力,一边将容器40、40沿着方向X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在图5B中,示意地表示了通过盖体20的转动而容器40一边从方向X稍稍倾斜一边被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的状态。通过该作用,容器40、40的通过穿孔或切开而形成的漏出口43被打开,所以有效地使液体L、L漏出,能够使色谱分析的条件稳定。
此外,如上述那样,容器40、40一边被一对弹性保持片191、192保持孔12、12内的姿势一边被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所以相对于穿孔切开部13的位置稳定,液体L、L的漏出量稳定,由此也能够使色谱分析的条件稳定。
容器40、40的液体L、L从漏出口43向穿孔切开部13的固定部17的侧及固定部17的附近漏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内部空间11内另外设置用来储存液体L的储存用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被容器40、40的内侧端42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被穿孔切开部13的前端部131与容器40、40一起穿孔或切开,以向固定部17接近的方式移动。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只要处于能够与漏出到内部空间11中的液体L接触的位置就可以。
图4B及图5C示意地表示使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进一步移动而成为第2位置的状态。在第2位置,液体L的漏出量较大,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充分地浸在漏出的液体L中,色谱担体30上的展开不断进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沿宽度方向夹着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的位置处配置第3定位用突起17b,液体承接部31的动作被限制在从第1位置到第2位置的作为盖体20的行进方向的方向X。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液体承接部31浸在液体L中。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色谱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从盖体20从第1位置到第2位置的途中的阶段起被浸在液体L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当箱体20位于第2位置时才开始被浸在液体L中。
当盖体20相对于箱体10处于第2位置时,箱体孔形成部14的外表面14a与对置于它的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的内表面21a之间的距离D是比第1距离小的第2距离。在图4B及图5C所示的例子中,第2距离比零大,在箱体孔形成部14的外表面14a与盖体20的盖主体部21的内表面21a之间残留有空间S,但并不限于该形态,也可以第2距离是零而不存在空间S。
在第2位置,盖体20也将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覆盖,所以抑制了漏出到内部空间11中的液体L向检查用设备1的外部飞散。
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中,如上述那样,盖体装接部15以将箱体孔形成部14包围的方式形成。如图2所示,箱体10构成为,当从箱体10的外侧沿着孔12、12的贯通方向对将容器40、40分别插通并支承在孔12、12中的状态进行观察时,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的轮廓400被盖体装接部15的内周150内包。通过该结构,容易在将容器40、40插通在箱体10的孔12、12中的状态下装接盖体20,并且减小了盖体20的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的移动被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妨碍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0还构成为,在将容器40、40分别插通并支承在孔12、12中的状态下,不论容器40、40的孔12、12内的朝向如何,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的轮廓400都被盖体装接部15的内周150内包。根据该结构,当使容器40、40向箱体10的孔12、12插通时,不论将容器40、40在孔12、12内以哪个朝向配置,都能够将盖体20不与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干涉而装接到盖体装接部15上。因此,使用者能够不在意上述容器的朝向而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特别是,图示那样的在外侧端41处具备开闭部41a的容器40通常在开闭部41a的周缘具备在外侧端41的俯视下的轮廓400中向外方突出的铰链部401和把手部402,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在外侧端41具备开闭部41a的容器40,也能够不在意朝向而在插通于孔12中的状态下将盖体20向盖体装接部15装接。为了起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不一定需要将箱体10构成为,在将容器40、40分别插通并支承在孔12、12中的状态下,不论容器40、40的孔12、12内的朝向如何,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的轮廓400都被盖体装接部15的内周150内包。例如,如果将箱体10如以下这样构成,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在将容器40、40分别插通并支承在孔12、12中的状态下,即使在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的轮廓400的一部分根据容器40、40的孔12、12内的朝向而从盖体装接部15的内周150伸出的情况下,当将盖体20经由,盖体装接部15装接在箱体10上时,也通过盖体20与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的抵触,将容器40导引为其轮廓400的整体被盖体装接部15的内周150内包的朝向。
另外,图2所示的在箱体孔形成部14的外表面14a上描绘的“S”,是为将作为液体L而收容有试料液(试样)的容器40插通的孔12的标识,“B”是将作为液体L而收容有展开液(缓冲液)的容器40的孔12的标识。
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还在与箱体10的侧面对应的侧壁部102的外表面102a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波状面102d、102d。波状面102d、102d是连续形成有沿着箱体10的底壁部101与上壁部103对置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102e的面。通过在侧壁部102的外表面102a上形成波状面102d、102d,能够在使用者将检查用设备1用手指处置时防止打滑。此外,可以准备多个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当以箱体10的侧壁部102的外表面102a接触的方式排列时,能够使波状面102d彼此卡合。波状面是凹凸面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中,也可以代替波状面102d、102d而形成其他形状的凹凸面。凹凸面是连续形成有向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槽的面,也可以在邻接的槽之间形成平坦面。凹凸面上的上述多个槽的各自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的截面的形状没有被特别限定。该截面的形状是曲线的情况为图示的波状面,但该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U字形等的形状。
在图1A~图5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是平坦的,刀具13以侧面132、133相对于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垂直的方式配置。能够使由刀具13形成的容器40上的漏出口43更大,能够为了进一步促进液体L的漏出而适当调节刀具13周边的构造。具体而言,可以例示以下的变形例。
图6A、图6B及图6D表示各变形例的固定部17及刀具13的附近的、与刀具13的前端部13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平面的截面的示意图。
在图6A所示的变形例中,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在刀具13的附近具备以越是向侧面132、133接近则越是向前端部131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17a1。根据该变形例的结构,当将容器40从刀具13的前端部131的侧朝向刀具13的基端部134推入时,漏出口43不仅被刀具13、还被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的倾斜部17a切开,所以能够形成更大的漏出口43。
在图6B所示的变形例中,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在刀具13的附近具备以越向侧面132、133接近则越向前端部131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17a2。该倾斜部17a2如图6C所示,具有隔开间隔平行地形成有沿着从固定部17向刀具13的前端部131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凹槽171的凹凸构造。根据该变形例的结构,当容器40被从刀具13的前端部131侧朝向刀具13的基端部134推入时,漏出口43不仅被刀具13、也被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的倾斜部17a2切开,并且使液体L经过多个凹槽171效率良好地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所以是优选的。
在图6D所示的变形例中,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在刀具13的附近具备以越向侧面132、133接近则越向前端部131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17a3。倾斜部17a3是越向侧面132、133接近则越连续地倾斜变得平缓的曲面。根据该变形例的结构,当容器40被从刀具13的前端部131侧朝向刀具13的基端部134推入时,漏出口43不仅被刀具13、也被固定部17的上表面17a的倾斜部17a3切开,所以能够形成更大的漏出口43。
<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其他特征1>
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将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30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11内包、用来收容色谱担体30的箱体10;箱体10具备:支承部,用来支承2个以上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L的容器40、40;以及穿孔切开部13,用来以1个将被支承部支承的2个以上的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而使液体L从容器40、40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将该特征设为“其他特征1”。
上述支承部只要是形成有支承收容有色谱分析用的液体的2个以上的容器的构造的箱体的部分就可以。作为上述支承部的具体例,可以例示形成有将2个以上的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的孔12、12的箱体孔形成部14。
具备其他特征1的检查用设备1由于能够通过1个穿孔切开部13将2个以上的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使液体L从容器40、40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所以与具备与2个以上的容器40、40分别对应的2个以上的穿孔切开部的情况相比,构造较简单,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在此情况下,检查用设备1具备盖体20并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是检查用设备1不具备盖体20而具备箱体10、以使用者用手指将支承在箱体孔形成部14的孔12、12中的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40a推入的方式使用的形态。
具备其他特征1的检查用设备1优选的是,穿孔切开部是刀具13;支承部是形成有2个以上的孔12、12的箱体孔形成部14,所述2个以上的孔12、12将2个以上的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以使2个以上的容器40、40分别与1个刀具13的前端部131上的不同位置对置而配置。2个以上的孔12、12构成为,如果将分别插通并支承的容器40、40分别朝向刀具13推入,则将容器40、40从与刀具13的前端部131对置的位置导引到被刀具13切开的位置。
具备其他特征1的检查用设备1更优选的是具备关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特征。
<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其他特征2>
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特征在于,还具备:色谱担体30;以及箱体10,将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30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11内包,用来收容色谱担体30;上述箱体10具备:底壁部101;上壁部103,与底壁部101对置配置;侧壁部102,将底壁部101的周缘与上壁部103的周缘连接;以及担体设置部16,用来将色谱担体30以与上壁部103对置的方式设置在底壁部101与上壁部103的对置方向上、在底壁部101与上壁部103之间且靠近上壁部103的位置;色谱担体30设置在箱体10的担体设置部16;上壁部103中的与色谱担体30对置的部分103具有可视光透过性。将该特征设为“其他特征2”。
在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中,由于色谱担体30(以下有称作“担体30”的情况)与距箱体10的上壁部103较近的位置对置配置,并且上壁部103的部分103具有可视光透过性,所以在色谱分析展开时担体30的辨识性较好。
箱体10的上壁部103的部分103c只要是具有在太阳光等的包含可视光的光的照射下、能够将箱体10内的担体30从箱体10的外侧经由上壁部103的部分103以目视辨识之程度的可视光透过性就可以。
作为担体设置部16的具体的形状,可以例示如图1A、图4A等所示那样从底壁部101向内部空间11内朝向上壁部103隆起、形成有能够设置担体30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表面16a的突起。
在担体设置部16上,不需要设置担体30的整体,只要设置在至少一部分上就可以。优选的是至少将担体30中的包括检测部32的部分以检测部32能够经由上壁部103辨识的方式设置到担体设置部16上。
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由于箱体10具有侧壁部102,所以当以箱体10的底壁部101为下方的方式将检查用设备1载置在水平面上时,容易一边用指尖碰触箱体10的侧壁部102一边使用,操作性较好。侧壁部102的高度可以适当设定,优选的是4mm以上,更优选的是6mm以上20mm以下。此外,通过在箱体10的担体设置部16上设置担体30,尽管箱体10具有与侧壁部102的高度对应的厚度,由于担体30被配置在距上壁部103较近的位置,所以经由上壁部103的辨识也较为容易。此外,当将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以箱体10的底壁部101为下方的方式设置在水平面上时,由于担体30中的设置在担体设置部16上的部分位于比底壁部101高的位置,所以与通过穿孔切开部13而从容器40、40漏出的液体L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较低,容易进行精度较高的展开。
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并不必须具备盖体20。
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更优选的是具备关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特征。
在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中,优选的是,担体30的设置在担体设置部16上的部分与上壁部103之间的距离D2(参照图4A、图4B、图14)是10mm以下。这里,担体30的设置在担体设置部16上的部分与上壁部103之间的距离D2,是指担体30的设置在担体设置部16上的部分与上壁部103之间的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优选的是,担体30的设置在担体设置部16上的部分与上壁部103之间的距离D2是10mm以下。在距离D2是10mm以下的情况下,担体30的设置在担体设置部16上的部分与上壁部103充分接近,在可视光下从箱体10的外侧经由上壁部103观察时辨识较容易。
在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中,优选的是,担体30的与上壁部103对置的表面30a如图11、图12所示那样被可视光透过性的保护膜36覆盖。图11表示图9所示的色谱担体30的与上壁部103对置的表面30a被保护膜36覆盖的例子。图12表示图10所示的色谱担体30的与上壁部103对置的表面30a被保护膜36覆盖的例子。通过使用表面30a被可视光透过性的保护膜36覆盖的担体30,即使在担体30的表面30a与上壁部103接触的情况下,色谱分析的展开也不易受到影响,所以是优选的。该形态在上述的距离D2较近为10mm以下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可视光透过性的保护膜36可以是液体L实质上不透过的可视光透过性的膜。保护膜36只要具有在太阳光等的包含可视光的光的照射下、能够以目视辨识担体30的保护膜36的下层的表面之程度的可视光透过性就可以。
在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中,优选的是,箱体10的上壁部103中的与担体30对置的部分103c包括厚度是20μm~10mm且全光线透过率是70%以上的部分。全光线透过率是试验片的全透过光束相对于平行入射光束的比例,由JIS7375:2008进行了标准化。在此情况下,当从箱体10的外部经由上壁部103的部分103c辨识担体30时,能够特别鲜明地辨识担体30。
在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中,优选的是,在箱体10的俯视中,相对于箱体10的全面积5面积%以上是上壁部103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可视光透过性的部分103c。在图13中表示了箱体10的俯视图。在如图13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将箱体10俯视时,通过使上壁部103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可视光透过性的部分103c相对于箱体10的整体的面积为5面积%以上,从箱体10的外部经由上壁部103的部分103c辨识担体30时的辨识性特别变高,所以是优选的。
在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中,优选的是,在箱体10的上壁部103的外侧的面(上表面)103a及内侧的面(下表面)103b的至少一方上配置有防反射部件140。这里,上壁部的“外侧的面”,是指作为箱体的外侧的上壁部的面,上壁部的“内侧的面”,是指作为箱体的内侧的上壁部的面。在箱体10的上壁部103的外侧的面(上表面)103a上配置有防反射部件140,在图14中表示该例的检查用设备1的箱体10的关联部分的部分构造。通过在箱体10的上壁部103上设置有防反射部件140,当从箱体10的外部经由上壁部103辨识担体30时,能够特别鲜明地辨识担体30。防反射部件140的全光线反射率优选的是2%以下,更优选的是1%以下。全光线反射率是试验片的全反射光束相对于平行入射光束的比例,由JIS7375:2008进行了标准化。
具备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优选的是,在箱体10的上壁部103中的与担体30对置的部分103c的箱体10的外侧的位置103c1,具备朝向箱体10的外侧突出并沿着担体30延伸的可视光透过性的突条部103d。在图15A、图15B中表示用来形成该形态的检查用设备1的箱体10的第1例的箱体上部件10A,在图16A、图16B中表示用来形成该形态的检查用设备1的箱体10的第2例的箱体上部件10A。图15A、图15B所示的箱体上部件10A与图1A所示的箱体下部件10B组合而构成箱体10的第1例。图16A、图16B所示的箱体上部件10A与图1A所示的箱体下部件10B组合而构成箱体10的第2例。在箱体10的第1例中,如图15A、图15B所示,突条部103d的外表面103d1是以沿着担体30的突条部103d的延伸方向为轴的圆筒状面的一部分。在箱体10的第2例中,如图16A、图16B所示,突条部103d的外表面103d1是以沿着担体30的突条部103d的延伸方向为轴的多角筒状面的一部分。根据包括具备形成有突条部103d的上壁部103的箱体10、并且具备上述其他特征2的检查用设备1,由于当在可视光下将担体30经由箱体10的上壁部103的突条部103d及部分103c观察时,担体30的像被突条部103d扩大,所以担体30的辨识性更好。
箱体10的上壁部103的突条部103d只要具有在太阳光等的包含可视光的光的照射下、能够将箱体10内的担体30从箱体10的外侧经由上壁部103的突条部103d及部分103c以目视辨识之程度的可视光透过性就可以。
<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其他特征3>
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的特征在于,还具备:色谱担体30(担体30),以及箱体10,将用来进行使用担体30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11内包,用来收容担体30;箱体10具备:支承部,用来支承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L的容器40、40;以及穿孔切开部13,用来将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容器40、40穿孔或切开而使液体L从容器40、40向内部空间11内漏出;担体30以担体30的一部分位于上述支承部与穿孔切开部13之间的方式被收容在箱体10中;在上述支承部上形成有容器导引部,所述容器导引部在支承着容器40、40的状态下,将容器40、40从容器40、40隔着夹着担体30的上述一部分与穿孔切开部13对置的位置A导引到容器40、40与担体30的上述一部分一起被穿孔切开部13穿孔或切开的位置B。将该特征设为“其他特征3”。
上述支承部只要是形成有对收容有色谱分析用的液体的容器进行支承的构造的箱体的部分就可以。作为上述支承部的具体例,可以例示形成有将容器40、40插通并支承的孔12、12的箱体孔形成部14。
作为上述容器导引部,可以例示形成在箱体孔形成部14上的孔12、12。孔12、12作为将分别插通并支承的容器40、40从位置A导引到位置B的导引孔发挥功能。
位于上述支承部与穿孔切开部13之间的担体3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担体30的检测部32以外的一部分(例如担体30的展开的上游侧端部)。
图4A及图5A是容器40、40处于位置A的检测用设备1截面的示意图。如图4A及图5A所示,处于位置A的容器40、40分别插通并支承在形成于箱体孔形成部(支承部)14上的孔(容器导引部)12、12中,在内侧端42、42侧与穿孔切开部13的前端部131对置;作为担体30的一部分的液体承接部31位于容器40、40的内侧端42、42与穿孔切开部13的前端部131之间。
图4B及图5C是容器40、40处于位置B的检测用设备1截面的示意图。如图4B及图5C所示,处于位置B的容器40、40分别与作为担体30的一部分的液体承接部31一起被穿孔切开部13穿孔或切开。
处于位置A的容器40、40其外侧部分40a、40a位于箱体10的外侧。如果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40a被朝向箱体10推入,则容器40、40被孔(容器导引部)12、12导引而达到位置B。在从位置A到位置B的过程中,容器40、40的内侧端42、42和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被推抵在穿孔切开部13的前端部131上而被穿孔或切开。此时,从容器40、40漏出的液体L、L能够直接且可靠地与担体30的液体承接部31接触并浸透。具备其他特征3的检测用设备1由于能够使从容器40、40漏出的液体L、L有效率地与担体30接触,所以是优选的。
具备其他特征3的检查用设备1并不必须具备在图1A~图5C中图示的盖体20。例如,检查用设备1也可以不具备盖体20而具备箱体10,以使用者用手指将支承在箱体孔形成部14的孔12、12中的容器40、40的外侧部分40a、40a推入的方式使用。
具备其他特征3的检查用设备1更优选的是具备关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特征。
<第2、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7)、第3实施方式(图8)进行说明。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功能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记载。
在有关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中,以方向X与方向Y正交的方式,将色谱担体30配置在内部空间11中,所述方向X是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对置的方向,是容器40、40被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的方向,所述方向Y是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中的色谱担体30的包括检测部32的部分延伸而液体L被展开的方向。在内部空间11中配置有色谱担体30的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以以下方式使用:载置在水平面上,将容器40、40从铅直方向的上方朝向下方推入,使液体L在色谱担体30的检测部32中在水平方向上展开。
但是,色谱担体30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中以怎样的朝向配置都可以。
例如,在图7中表示了截面示意图的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中,以方向X与方向Y大致相同的方式,将色谱担体30配置在内部空间11中,所述方向X是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对置的方向,是容器40、40被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的方向,所述方向Y是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中的色谱担体30的包括检测部32的部分延伸而液体L被展开的方向。图7所示的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以以下方式使用:载置在水平面上,将容器40、40从铅直方向的上方朝向下方推入,使液体L在色谱担体30的检测部32中从铅直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展开。在第2实施方式中,色谱担体30在液体承接部31与检测部32之间弯曲,以色谱担体30中的包括液体承接部31的部分位于箱体孔形成部14与穿孔切开部13之间的方式配置到内部空间11中。
在图8中表示了截面示意图的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中,以方向X与方向Y大致相同的方式,将色谱担体30配置在内部空间11中,所述方向X是箱体10的箱体孔形成部14与盖体20对置的方向,是容器40、40被朝向穿孔切开部13推入的方向,所述方向Y是配置在箱体10的内部空间11中的色谱担体30的包括检测部32的部分延伸而液体L被展开的方向。图8所示的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设备1以以下方式使用:载置在水平面上,将容器40、40沿水平方向推入,使液体L在色谱担体30的检测部32中在水平方向上展开。在第3实施方式中,色谱担体30在液体承接部31与检测部32之间弯曲,以色谱担体30中的包括液体承接部31的部分位于箱体孔形成部14与穿孔切开部13之间的方式配置到内部空间11中。
虽然没有图示,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举出在1个箱体内配置多个色谱担体、构成为从容器漏出的液体与各色谱担体接触的检查用设备。
标号说明
1:检查用设备
10:箱体
102a:箱体的侧壁部的外表面(侧面)
11:内部空间
12:孔(容器导引部)
13:穿孔切开部(刀具)
14:箱体孔形成部(支承部)
15:盖体装接部
16:担体设置部
150:盖体装接部的内周
190:弹性部件
191、192:弹性保持片
20:盖体
21:盖主体部(盖体的与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对置的部分)
30:色谱担体
40:容器
400:容器的外侧部分的轮廓
50:导引部(盖导引部)
51:箱体侧螺合部
52:盖体侧螺合部
102d:波状面
L:液体
D:箱体孔形成部与盖体的对置于箱体孔形成部的部分之间的距离
将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的刊行物、专利及专利申请原样通过引用而取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14)

1.一种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
箱体,将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形成有将上述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能够将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1个以上的容器插通并支承的1个以上的孔,并且具备配置在上述内部空间内、用来将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的穿孔切开部;以及
盖体,被装接在上述箱体上,将上述箱体的形成有上述1个以上的孔的箱体孔形成部覆盖;
上述箱体和上述盖体的至少一方具备在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的同时将上述盖体向上述箱体导引,以使其能够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的导引部,在所述第1位置,以上述箱体孔形成部与上述盖体的对置于上述箱体孔形成部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为第1距离的方式,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隔开空间覆盖,在所述第2位置,以上述距离为比上述第1距离小的第2距离的方式,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
在将上述容器插通并支承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状态下,由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覆盖,当使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到上述第2位置移动时,
上述第1位置是上述盖体将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和上述容器的从上述1个以上的孔向上述盖体侧突出的外侧部分覆盖、并且上述容器没有被上述穿孔切开部穿孔或切开的位置;
在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的移动的过程中,上述箱体和上述盖体被上述导引部导引,以使得通过上述盖体的上述部分与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端部抵接,上述容器被朝向上述穿孔切开部推入,由上述穿孔切开部将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体具备以将上述箱体孔形成部包围的方式形成、用来装接上述盖体的盖体装接部;
上述箱体构成为,当将在上述箱体的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插通并支承着上述容器的状态从上述箱体的外侧沿着上述孔的贯通方向观察时,上述容器的上述外侧部分的轮廓被上述盖体装接部的内周内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引部具备用来使装接在上述箱体上的上述盖体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上述第2位置的倍力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引部具备形成在上述盖体和上述箱体上的相互螺合的螺合部,以使得在使以上述第1位置装接在上述箱体上的上述盖体以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与上述盖体对置的方向为轴转动时,上述盖体沿着上述轴朝向上述箱体的上述箱体孔形成部移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箱体的将上述1个以上的孔包围的位置,配置有将被插通并支承在上述1个以上的孔中的上述容器朝向上述孔的轴心施力、保持上述容器的上述孔内的姿势的弹性部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箱体的侧面上形成有凹凸面。
7.一种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用来进行使用色谱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用来收容上述担体的箱体;
上述箱体具备:
支承部,用来支承2个以上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以及
穿孔切开部,用来以1个将支承在上述支承部上的2个以上的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
8.一种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
色谱担体;以及
箱体,将用来进行使用上述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用来收容上述担体;
上述箱体具备:
底壁部;
上壁部,与底壁部对置配置;
侧壁部,将上述底壁部的周缘与上述上壁部的周缘连接;以及
担体设置部,将上述担体在上述底壁部与上述上壁部的对置方向上、在上述底壁部与上述上壁部之间且靠近上述上壁部的位置以与上述上壁部对置的方式设置;
上述担体设置在上述箱体的上述担体设置部上;
上述上壁部中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部分具有可视光透过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担体的设置在上述担体设置部上的部分与上述上壁部之间的距离是10mm以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担体的与上述上壁部对置的表面被可视光透过性的保护膜覆盖。
11.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壁部中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部分包含厚度为20μm~10mm且全光线透过率为70%以上的部分。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箱体的俯视下,相对于上述箱体的全面积为5面积%以上是上述上壁部的与上述担体对置的可视光透过性的部分。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壁部的外侧的面及内侧的面的至少一方上配置有防反射部件。
14.一种检查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
色谱担体;以及
箱体,将用来进行使用上述担体的色谱分析的内部空间内包,用来收容上述担体;
上述箱体具备:
支承部,用来支承收容有在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液体的容器;以及
穿孔切开部,用来将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上述容器穿孔或切开而使上述液体从上述容器向上述内部空间内漏出;
上述担体以上述担体的一部分位于上述支承部与上述穿孔切开部之间的方式被收容在上述箱体中;
在上述支承部上,形成有在支承着上述容器的状态下将上述容器从位置A导引到位置B的容器导引部,所述位置A是上述容器隔着上述担体的上述一部分而与上述穿孔切开部对置的位置,所述位置B是上述容器与上述担体的上述一部分一起被上述穿孔切开部穿孔或切开的位置。
CN201780046665.8A 2016-07-29 2017-07-24 检查用设备 Active CN109477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0452 2016-07-29
JP2016-150452 2016-07-29
PCT/JP2017/026637 WO2018021219A1 (ja) 2016-07-29 2017-07-24 検査用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7057A true CN109477057A (zh) 2019-03-15
CN109477057B CN109477057B (zh) 2023-01-10

Family

ID=61016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665.8A Active CN109477057B (zh) 2016-07-29 2017-07-24 检查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4856B2 (zh)
EP (1) EP3492573A4 (zh)
JP (2) JP6971233B2 (zh)
CN (1) CN109477057B (zh)
WO (1) WO20180212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2776A (zh) * 2019-10-21 2020-01-10 清谱(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管内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6977B1 (ko) * 2020-10-28 2023-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식물 재배 장치
IT202100010313A1 (it) * 2021-04-22 2021-07-22 Addlab Soc Cooperativa Kit per il controllo di qualita’ dei radiofarmaci iniettabili a scopo diagnostico o terapeutico
WO2023084485A1 (en) * 2021-11-12 2023-05-19 Stark Sarl Screening method and kit for rapid diagnosis and related disposable kit and machin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2848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iochemical reaction cassette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biochemical reaction cassette
US20080124244A1 (en) * 2006-02-24 2008-05-29 Sigel Jennifer E Testing device housing
US20090181388A1 (en) * 2007-08-17 2009-07-16 Ustar Biotechnologies (Hangzhou) Ltd. Enclosed unit for rapid detection of a target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
US20110181875A1 (en) * 2008-03-13 2011-07-28 Yoko Nakahana Sample storage
CN202538799U (zh) * 2012-04-27 2012-11-21 丁茹 一种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瓶的复合式瓶盖装置
CN103267839A (zh) * 2013-04-28 2013-08-28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的层析试纸塑料卡盒
CN103529201A (zh) * 2013-04-28 2014-01-22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的层析试纸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50203904A1 (en) * 2012-06-26 2015-07-23 Axxin Pty Lt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kit
WO2016061810A1 (zh) * 2014-10-24 2016-04-28 朱海 用于免疫层析检测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2012A2 (en) * 1999-05-24 2000-11-30 Abbott Laboratories Apparatus for pretreating a sample containing an analyte
JP2003190254A (ja) * 2001-12-25 2003-07-08 Takeuchi Press Ind Co Ltd 針付きキャップを螺合した閉鎖膜チューブ
JP4988546B2 (ja) 2005-01-28 2012-08-01 持田製薬株式会社 イムノクロマト用試験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定量方法
JP2007178423A (ja) * 2005-11-29 2007-07-12 Canon Inc 生化学反応カセット及び生化学反応カセット用検出装置
CN1888902B (zh) 2006-08-11 2011-05-18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全封闭式靶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装置
JP2012230025A (ja) 2011-04-27 2012-11-22 Fujikura Kasei Co Ltd 検査器具
EP2641975A1 (en) 2012-03-21 2013-09-25 Vircell, S.L.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analytes in affinity bioassays
WO2015072718A1 (ko) 2013-11-12 2015-05-21 바디텍메드 주식회사 일체화된 반응 및 검출 수단을 구비하는 멀티웰 큐베트
JP2016150452A (ja) 2015-02-16 2016-08-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装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2848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iochemical reaction cassette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biochemical reaction cassette
US20080124244A1 (en) * 2006-02-24 2008-05-29 Sigel Jennifer E Testing device housing
US20090181388A1 (en) * 2007-08-17 2009-07-16 Ustar Biotechnologies (Hangzhou) Ltd. Enclosed unit for rapid detection of a target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
US20110181875A1 (en) * 2008-03-13 2011-07-28 Yoko Nakahana Sample storage
CN202538799U (zh) * 2012-04-27 2012-11-21 丁茹 一种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瓶的复合式瓶盖装置
US20150203904A1 (en) * 2012-06-26 2015-07-23 Axxin Pty Lt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kit
CN103267839A (zh) * 2013-04-28 2013-08-28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的层析试纸塑料卡盒
CN103529201A (zh) * 2013-04-28 2014-01-22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的层析试纸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6061810A1 (zh) * 2014-10-24 2016-04-28 朱海 用于免疫层析检测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2776A (zh) * 2019-10-21 2020-01-10 清谱(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管内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54856B2 (en) 2021-10-26
JP2022009826A (ja) 2022-01-14
WO2018021219A1 (ja) 2018-02-01
CN109477057B (zh) 2023-01-10
JP6971233B2 (ja) 2021-11-24
US20190168209A1 (en) 2019-06-06
EP3492573A1 (en) 2019-06-05
JP7284239B2 (ja) 2023-05-30
JPWO2018021219A1 (ja) 2019-05-16
EP3492573A4 (en) 202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7057A (zh) 检查用设备
CN101835428A (zh) 结合有易破膜的用于分子和组织学诊断的组织容器
AU579123B2 (en) Multisegment test strip that folds
US81240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icrofluidic applications
WO2001064344A3 (en) Microfabricated devices for the storage and selective exposure of chemicals and devices
CA2012291A1 (en) Assay element
CN103890590A (zh) 生物流体样品分析盒
CN1950700A (zh) 检体分析工具
CN101720216A (zh) 试剂容器
US20110104731A1 (en) Reaction cassette, assay device, and assay method
US20220065853A1 (en) Sealed Lateral Flow Device
WO2013118461A1 (en) Microchip under vacuum
CN109425573A (zh) 一种溶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492049B (zh) 检查用设备
EP2394167B1 (en) Surface-deposited particle and substance sampling, dilution and analysis device
US5951950A (en) Device for assay of liquid sample
US20090124017A1 (en) Sam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Proteins in Mold, Allergens or Other Protein-Containing Substances
US11874210B2 (en) Sample analysis substrate
CN207773790U (zh) 一种样本检测装置
JP7453972B2 (ja) 装置
CN113286547A (zh) 包括预混合设备的用于分析物测试的集成耗材的系统和方法
JP2019083816A (ja) 検査用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