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2869B - 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2869B CN109472869B CN201811389558.8A CN201811389558A CN109472869B CN 109472869 B CN109472869 B CN 109472869B CN 201811389558 A CN201811389558 A CN 201811389558A CN 109472869 B CN109472869 B CN 1094728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area
- image
- model
- loading
- imag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沉降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设有多个观测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二图像;在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经过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三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观测点加载所述负荷后的第四图像;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四图像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实现了调整负荷的强度并且降低成本低、预测更加准确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老采空区地表土地的利用是目前开采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老采空区存在因地面建筑物荷载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岩体破裂以及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导致建筑的破坏,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于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降进行预测。
现有技术中,使用相似模型预测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降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特定条件无法适用于不同地面荷载、不同煤层倾角的老采空区,现有相似材料模型观测方法使用传感器设置在模型上,监测点通常布置于地表和部分内部,大量布置传感器的成本高,减少传感器的数量则获取的监测数据很难反应沉降变形的真实状态,建立的老采空区沉降预测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地面载荷且廉价、准确的预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预测不准确,无法实现预测不同载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降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设有多个观测点,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的第二图像。在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经过预设时间后,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三图像信息,其中,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加载负荷后的第四图像。根据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进一步地,在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模拟开采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
进一步地,在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之后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布设多个观测点,其中,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为根据目标区域围岩结构获取的岩层位置分布。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包括:根据第二图像获取多个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根据第四图像获取多个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使用第一空间坐标以及第二空间坐标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其中,第二图像包括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第四图像包括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沉降预测系统,包括: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图像获取装置、加载装置和计算装置。
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设有多个观测标签,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的第二图像。加载装置在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加载装置加载负荷后,经过预设时间,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三图像信息,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加载负荷后的第四图像。计算装置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和第四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建模装置。建模装置根据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建模装置模拟开采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
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布设多个观测标签,其中,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为根据目标区域围岩结构获取的岩层位置分布。
进一步地,计算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二图像计算多个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根据第四图像计算多个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使用第一空间坐标以及第二空间坐标计算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其中,第二图像包括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第四图像包括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相似模型上使用预设方案加载负荷,并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观测点的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根据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预测目标区域的沉降数据,这样的预测方法,能够调整负荷的强度并且成本低、预测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二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三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四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五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六示意图。
图标:301-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2-加载装置;303-图像获取装置;304-计算装置;305-观测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目标区域可以是采空区、底下溶洞等可能发生沉降的区域,在本发明中,以采空区为目标区域进行解释,但不代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只能运用于采空区的沉降预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沉降预测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设有多个观测点,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的第二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二图像有多张,每张第二图像至少包括预设数量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在全部第二图像中至少出现预设次数,第二图像应在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拍摄。例如,从左向右,从高于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位置每隔9°俯拍20张第二图像;从左向右,从与目标区域相似模型水平的位置每隔9°平拍20张第二图像;从左向右,从低于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位置每隔9°仰拍20张第二图像,共拍摄60张第二图像,其中,每张第二图像至少包括8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至少在60张第二图像中出现8次。第二图像的拍摄方式、拍摄数量、观测点出现次数根据不同精度、不同设备有不同的完成方式和拍摄要求,在此不做限制,以实际应用时的具体参数为准。
可选地,还包括标尺,标尺作为参考系,用来标识测量结果的比例,标尺已精确测量的标志点来标识标尺的长度,标尺在多张第二图像中出现的次数应大于3次。
S102、在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
一种实施方式中,预设区域包括采空区的外侧区域、采空区的边界区域、采空区的采空区域等可能发生沉降的区域。预设方案包括加载位置、加载宽度、加载压力、加载时间等。例如,加载方案一,在水平煤层的模型中,在采空区外侧区域表面,距离模型边界50cm的区域进行加载,加载可以间接影响采空区的区域,加载宽度30cm,初始加载压力100kPa,每小时增加50kPa,持续12小时;加载方案二,在采空区的采空区域表面中心进行加载,加载宽度30cm,初始加载压力100kPa,每小时增加50kPa,持续12小时;加载方案三,在采空区的边界区域表面进行加载,加载宽度30cm,其中,15cm在采空区内,15cm在采空区外,初始加载压力100kPa,每小时增加50kPa,持续12小时。加载位置、加载宽度、加载压力、加载时间等参数,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换算,还需要根据煤层倾角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制,以模型的具体参数为准。
S103、经过预设时间后,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三图像信息,其中,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加载负荷后的第四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以为40分钟到60分钟,获取第四图像的要求与第二图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04、根据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其中,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包括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中,对应的观测点三维空间坐标的变化程度,例如,坐标点A在第四图像中与第二图像中相比,下沉了一定的距离,则该距离为沉降的预测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似模型上使用预设方案加载负荷,并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观测点的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根据第二图像和第四图像预测目标区域的沉降数据,这样的预测方法,能够调整负荷的强度并且成本低、预测准确。
在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模拟开采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建立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首先根据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层数据,其中,岩层数据包括至少两层岩层的堆叠顺序和至少两层岩层的材料数据。接着根据岩层的材料数据获取对应的相似材料。最终根据岩层的堆叠顺序使用相似材料制作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开采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可以先获取目标区域的开采数据,其中,开采数据包括已采空区的空间数据以及待开采的开采计划数据。然后根据开采数据,在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上进行模拟开采,即可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
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在本实施例中为实体模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也可以是通过模拟设备模拟建模,并模拟开采、模拟加载,然后通过算法进行沉降预测,在此不做限制。
在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之后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布设多个观测点,其中,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为根据目标区域围岩结构获取的岩层位置分布。
其中,观测点上贴有观测标签,观测标签分为编码标签和非编码标签,编码标签可以由一个中心点和周围的环状编码组成,用于自动识别和计算空间坐标系,非编码标签可以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点,用于测量关键部分的三维坐标,可以根据编码标签计算出非编码标签的坐标。编码标签和非编码标签的形状、样式可以为其他的样式,只要在识别过程中能够清晰识别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观测点的布设方式应遵循以下的要求:编码标签与非编码标签按1:3至1:4的比例粘贴;被测物表面每平方米区域应粘贴10个左右观测标签(包括编码标签和非编码标签);非编码标签根据测量的加工面进行贴点;粘贴时切勿折叠或弄脏观测标签;被测物周围地面间隔30cm左右应摆放一个编码标签;摆放非编码标签时尽可能的让各个方向的拍照都能看到8个以上;用来定坐标的X、Y向的标签要贴的集中以和其他标签区分开;标尺不要压在被测物上以免被测物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要求是观测点较优的布设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确,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本申请的方案依然能够实现,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针对步骤10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S104-1、根据第二图像获取多个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
其中,第二图像包括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每张第二图像均包括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观测点的图像,根据多张第二图像,可以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三维坐标,第二图像中每个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即为每个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表示加载前的空间坐标。
S104-2、根据第四图像获取多个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
其中,第四图像包括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每张第四图像均包括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观测点的图像,根据多张第四图像,可以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三维坐标,第四图像中每个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即为每个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表示加载后的空间坐标。
S104-3、使用第一空间坐标以及第二空间坐标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与第二空间坐标相比,可能会出现变化,例如垂直沉降,水平偏移等,坐标的变化与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相关联,因此将所有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与第二空间坐标比对,即可获得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沉降预测系统。该沉降预测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以实现对应的技术效果。具体的,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示意图。
如图3所示,沉降预测系统包括: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图像获取装置303、加载装置302和计算装置304。
图像获取装置303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上设有多个观测标签,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的第二图像。加载装置302在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加载装置302加载负荷后,经过预设时间,图像获取装置303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的第三图像信息,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观测点加载负荷后的第四图像。计算装置304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和第四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图像获取装置303、加载装置302和计算装置304均为实体,但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模拟建模、模拟加载的方式,通过算法实现。
可选地,图像获取装置303可以为相机、智能终端、摄影机等能够实现图像获取功能的装置,获取图像时应保持稳定,以便获取清晰无晃动的图像。
可选地,加载装置302可以包括:滑轨、滑动连接件、加载头,滑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滑动连接件与加载头一端固定连接,滑轨、加载头通过滑动连接件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载装置302还可以包括:加压设备、导管;导管的一端与加压设备连接,另一端与加载头连接,加压设备用于通过导管对加载头提供加载动力。
其中,加载头可以包括:传动舱、压力杆,传动舱与导管连接,压力杆与传动舱连接,传动舱用于将加压设备通过导管传递的动力推动压力杆。
还可以包括加载块,加载块设于目标区域的相似模型上,加载块的中心与压力杆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加载装置302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使用机械臂加载,在此不做限制,以能够实现加载功能为准。
进一步地,还包括建模装置。建模装置根据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建模装置模拟开采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获取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建模装置可以包括测量组件,例如3D扫描仪、测绘仪、经纬仪等,用于测量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开采程度等,还可以包括制作组件,例如模具、模型材料、开采工具等,用于根据测量组件测量的数据制作与目标区域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结合图3、图4所示,根据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的岩层层位,布设多个观测标签305,其中,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为根据目标区域围岩结构获取的岩层位置分布。
在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布设观测标签305的要求与上述方法中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计算装置304还用于根据第二图像计算多个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根据第四图像计算多个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使用第一空间坐标以及第二空间坐标计算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可选地,计算装置304可以是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终端、服务器、云计算设备等能够完成计算的装置,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第二图像包括图像获取装置303获取的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的图像信息。第四图像包括图像获取装置303获取的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301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沉降预测装置可以用在水平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等不同场景的预测上,以下举例予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附图中,实线的走向指示了煤层的方向,圆代表观测点的位置,切眼是指模拟开采时打眼的初始位置。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一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沉降预测系统应用于水平煤层,其加载方案使用上述的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和加载方案三,加载区域一为加载方案一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二为加载方案二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三为加载方案三加载的位置。
可选地,若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加载完成后,模型还保持完整,则再使用加载方案三加载。在本场景中,煤层的方向与地面方向接近于平行。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二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沉降预测系统应用于倾斜煤层,煤层倾角为30°,加载区域一为加载方案一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二为加载方案二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三为加载方案三加载的位置。
其加载方案一在切眼远离采空区的一侧加载,加载方案二在采空区上方加载,若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加载完成后,模型还保持完整,则再使用加载方案三加载。
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三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沉降预测系统应用于倾斜煤层,煤层倾角为40°,加载区域一为加载方案一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二为加载方案二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三为加载方案三加载的位置。
其加载方案一在切眼上方加载,加载方案二在采空区上方加载,若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加载完成后,模型还保持完整,则再使用加载方案三加载。
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四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沉降预测系统应用于倾斜煤层,煤层倾角为50°,加载区域一为加载方案一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二为加载方案二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三为加载方案三加载的位置。
其加载方案一在切眼上方加载,加载方案二在采空区上方加载,若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加载完成后,模型还保持完整,则再使用加载方案三加载。
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五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沉降预测系统应用于急倾斜煤层,煤层倾角为60°,加载区域一为加载方案一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二为加载方案二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三为加载方案三加载的位置。
其加载方案一在切眼上方加载,加载方案二在采空区上方加载,若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加载完成后,模型还保持完整,则再使用加载方案三加载。
图10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应用场景六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该沉降预测系统应用于急倾斜煤层,煤层倾角为70°,加载区域一为加载方案一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二为加载方案二加载的位置、加载区域三为加载方案三加载的位置。
其加载方案一在切眼上方加载,加载方案二在采空区上方加载,若加载方案一、加载方案二加载完成后,模型还保持完整,则再使用加载方案三加载。
本实施例提供的沉降预测系统使用了上述的沉降预测方法,因此其有益效果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沉降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设有多个观测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二图像;
在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
经过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三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观测点加载所述负荷后的第四图像;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四图像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
模拟开采所述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布设所述多个观测点,其中,所述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为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的岩层位置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第三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获取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
根据所述第四图像获取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
使用所述第一空间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空间坐标获取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包括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所述第四图像包括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5.一种沉降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区域相似模型、图像获取装置、加载装置和计算装置;
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一图像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上设有多个观测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二图像;
所述加载装置在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预设区域,按照预设方案加载负荷;
所述加载装置加载所述负荷后,经过预设时间,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第三图像信息,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所述观测点加载所述负荷后的第四图像;
所述计算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和所述第四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所述沉降预测系统还包括建模装置;
所述建模装置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
所述建模装置模拟开采所述目标区域的未开采模型,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开采程度一致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布设所述多个观测点,其中,所述相似模型的岩层层位为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围岩结构获取的岩层位置分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计算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一空间坐标;
根据所述第四图像计算多个所述观测点的第二空间坐标;
使用所述第一空间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空间坐标计算目标区域的沉降预测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包括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所述第四图像包括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多张不同角度的目标区域相似模型的图像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9558.8A CN109472869B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9558.8A CN109472869B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2869A CN109472869A (zh) | 2019-03-15 |
CN109472869B true CN109472869B (zh) | 2022-04-26 |
Family
ID=6567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89558.8A Active CN109472869B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728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57344B (zh) * | 2019-04-30 | 2020-08-07 | 北京交通大学 | 沉降检测方法及平台 |
CN110106855B (zh) * | 2019-05-30 | 2020-11-06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路基下岩溶土洞竖向增强体整治后沉降量预测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2049A (zh) * | 2011-12-30 | 2012-07-18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净碳收支获取方法 |
AU2012261556A1 (en) * | 2005-10-20 | 2013-01-10 | Scanalyse Pty Ltd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Mapping a Surface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
CN107103153A (zh) * | 2017-05-17 | 2017-08-29 | 南怀方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矿产资源消耗量评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04408B2 (en) * | 2010-04-13 | 2013-08-06 | Infosys Limited | Customer analytics solution for enterprises |
-
2018
- 2018-11-20 CN CN201811389558.8A patent/CN1094728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2261556A1 (en) * | 2005-10-20 | 2013-01-10 | Scanalyse Pty Ltd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Mapping a Surface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
CN102592049A (zh) * | 2011-12-30 | 2012-07-18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净碳收支获取方法 |
CN107103153A (zh) * | 2017-05-17 | 2017-08-29 | 南怀方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矿产资源消耗量评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2869A (zh) | 2019-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3206B (zh) | 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快速bim建模的方法 | |
CN105547151B (zh) |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9143257A (zh) | 无人机机载雷达矿山开采土地变化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12282847B (zh) |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形变监测方法 | |
CN103806478A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变形的测量方法 | |
CN101950433A (zh) |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建立变电站真三维模型的方法 | |
Rumpler et al. | Automated end-to-end workflow for precise and geo-accurate reconstructions using fiducial markers | |
KR101720755B1 (ko) | 지하시설물의 3차원 모델링 데이터의 영상처리시스템 | |
CN107037496A (zh) | 一种露天矿山的实地动态检测方法 | |
CN106940187B (zh) | 用于矿井地面快速巡查的导航方法及系统 | |
CN109472869B (zh) | 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2224523B (zh) | 立体匹配处理系统、立体匹配处理方法和记录媒介 | |
CN206741555U (zh) | 基于多台拼接摄像头的室内3d扫描的户型3d建模系统 | |
CN206741554U (zh) | 基于深度摄像头的室内3d扫描设备的户型3d建模系统 | |
CN111707235A (zh)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物测量方法 | |
CN104144005A (zh) | 蓝牙定位系统 | |
KR102207792B1 (ko) | 지중 구조물의 3차원 모델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KR20100133072A (ko) | 지상 레이저 스캐너를 이용한 구조물간 접합 가능성 평가 방법 | |
CN104504756A (zh) | 一种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动态更新方法 | |
CN117171862B (zh) | 一种桥梁工程地勘钻孔点位置核对方法及设备 | |
CN117152734B (zh) | 基于标靶的影像识别方法、激光雷达及系统 | |
CN109858184B (zh) | 一种借助于倾斜摄影技术的日照拟态分析系统 | |
CN106846477B (zh) | 一种编录野外地质影像的地质标记解译建模方法 | |
CN118805206A (zh) | 用于检测施工现场上的建筑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 |
Markley et al. | Hybridization of photogrammetry an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for as-built 3D CAD mode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