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9654A -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9654A
CN109459654A CN201811102147.6A CN201811102147A CN109459654A CN 109459654 A CN109459654 A CN 109459654A CN 201811102147 A CN201811102147 A CN 201811102147A CN 109459654 A CN109459654 A CN 109459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ole
battery
electric current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21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胡田
袁金桥
王博
孙鹏宇
李培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21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9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9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9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8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确定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当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及时确定极柱上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或者大型机房都需要有电池组为设备进行供电,电池组通常都包括多个电池。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电池温度过高会降低电池的寿命,所以为了能及时获知各电池温度,会在电池的每个极柱上通过螺丝安装温度传感器,这样就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来确定是否要对电池组进行脱扣处理,以保证电池组的安全。脱扣处理就是当电池温度出现异常时,将控制开关装置的分励脱扣器断开,以断开电池与电源或负载的连接,防止影响扩大。
电池的温度异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连接极柱和温度传感器的螺丝松动造成的,螺丝松动就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加,通过电流时连接处的发热增加。若是电流很大,极柱会很快发热到很高的温度,即使进行了脱扣处理,这样瞬时高温也会影响电池寿命。当电流较小时,极柱的温度不会很快的升高,这样即使有螺丝连接松动,也不发及时发现,导致螺丝松动的问题发现时间晚,还是会使电池在很长的一端时间承受相对过高的温度,也会缩短电池的寿命。
由此可见,连接极柱和温度传感器的螺丝松动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所以及时发现极柱和温度传感器的螺丝松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可以及时确定极柱上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装置,该电池管理装置就是用于管理电池或电池组的设备,在实际产品中的名称可以不同,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该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该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确定该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该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该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该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该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当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该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电池组中的电池是串联的,所以组电流就是电池组的电流,极柱指的是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由以上第一方面可知,该第一方面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配置了不同的温度阈值,这样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都可以及时确定极柱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
可选地,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可以包括: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当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时,确定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该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连接异常时,还确定了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在温度传感器正常时,才确认温度异常是由连接异常导致的,从而避免了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误判,提高了连接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可以包括: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获取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目标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当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第一时间段内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温度传感器正常。由该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在确定温度传感器是否异常时,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确定来确定,从而确保了对温度传感器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可以包括: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获取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目标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当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温度传感器正常,N为大于第一门限次数的整数。由该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在确定温度传感器是否异常时,可以通过连续多次的确定来确定,从而确保了对温度传感器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在第二时间段内持续高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若有在第二时间段内持续高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由该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在温度异常时,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确定来确定,从而确保了对温度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连续M次高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M为大于第二门限次数的整数;若有连续M次高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由该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在温度异常时,可以通过连续多次的确定来确定,从而确保了对温度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还包括:获取连接异常告警信息,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是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的电池检测装置确认极柱存在连接异常时发出的;根据异常告警信息或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控制进行脱扣处理,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为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由该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可以根据电池检测装置的报警信息确定存在连接异常,然后进行脱扣处理,从而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六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还包括:对异常温度所对应的电池进行标记;输出标记后的标记信息。由该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通过对异常进行标记和输出,可以提高维护人员查找异常的效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应用于电池检测装置,该电池检测装置就是用于检测电池的设备,该方法包括:从所对应电池的两个极柱各自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极柱的温度和第二极柱的温度,该电池位于目标电池组中,该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该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当该第一极柱温度或该第二极柱温度在持续的第一时间段内高出温度阈值,则获取该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该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当该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持续的第二时间段内高出该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则确定该第一极柱出现连接异常。由该第二方面可见,电池检测装置也可以进行连接异常确定,从而增加了连接异常确定的多样性。
可选地,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还包括:向电池管理装置发送连接异常告警信息,该连接异常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电池管理装置控制进行脱扣处理。由该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电池检测装置确定连接异常后,向电池管理装置发出报警信息,由电池管理装置进行脱扣处理,从而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管理装置,该电池管理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检测装置,该电池检测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电池管理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执行功能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电池检测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控制功能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执行功能网元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执行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控制功能网元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控制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管理装置、电池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每个电池组对应一个用于组电流检测的电流检测装置;所述每个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每个电池对应一个电池检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所述电池管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功能。该电池管理系统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配置了不同的温度阈值,这样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都可以及时确定极柱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
可选地,当所述电池组有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组并联。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脱扣处理装置;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在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时,控制所述脱扣处理装置进行脱扣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配置了不同的温度阈值,这样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都可以及时确定极柱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流与温度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电池管控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可以及时确定极柱上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两个极柱,极柱上一般设置有一个孔,为了检测电池的温度,会在极柱的孔上通过螺丝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这样,温度传感器就可以及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
电池的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寿命,所以在电池管理系统中设置有电池管理装置和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中会设置有脱扣器。这样,在电池管理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判断出电池温度异常时,就可以控制开关装置中的脱扣器进行脱扣处理。脱扣处理在会断开电池与负载或者电源之间的开关,而且不经过人工处理,该开关不会自动闭合。
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包含一个电池组,也可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组,下面分别做介绍。图1是包含一个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包括: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通常一个电池组都会包括多个电池,图1中示出的是该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每个电池对应有一个电池检测装置100,每个极柱上安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00,正极柱和负极柱上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各自极柱的温度后,都会将采集到的温度传输给该电池的电池检测装置100。
电池管理装置300可以从每个电池检测装置100获取到每个极柱的温度。因为电池组中每个电池都有两个极柱,所以一个电池组中有多个极柱,若总共有n个极柱,则可以获取到n个温度,n个温度可以表示为(T1、T2…Tn),n为正整数。
电池组中的电池串联,电池管理系统中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400,该电流检测装置400可以检测该电池组的组电流。该电流检测装置400可以为电流表或者其他可以检测出电流的装置。
电池管理装置300可以从电流检测装置100获取该电池组的组电流。一个电池组的组电流只有一个,可以用I表示组电流。
因上述图1所示的示例中只有一个电池组,所以该电池组即为目标电池组。
电池管理装置300可以根据获取的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确定该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该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该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该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电流区间可以是预先配置好,并且可以被动态修改的,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配置三个电流区间,分别为(0,I1)、[I1,I2)、[I2,I3),其中,电流区间(0,I1)对应的温度阈值为Ts1,电流区间[I1,I2)对应的温度阈值为Ts2,电流区间[I2,I3)对应的温度阈值为Ts3。这三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其中,I1>0,I2>I1,I3>I2;Ts1<Ts2<Ts3。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电流区间的数量不限定是上述三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若组电流I位于电流区间(0,I1),则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为Ts1,若组电流I位于电流区间[I1,I2),则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为Ts2,若组电流I位于电流区间[I2,I3),则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为Ts3。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电池管理装置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若组电流I位于电流区间(0,I1),则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为Ts1,若n个温度(T1、T2…Tn)中有在预设条件下高出Ts1的异常温度,则确定该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若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是编号为1的极柱,则该编号为1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也就是连接极柱和温度传感器的螺丝可能出现松动。
若组电流I位于电流区间[I1,I2),则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为Ts2,若n个温度(T1、T2…Tn)中有在预设条件下高出Ts2的异常温度,则确定该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若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是编号为5的极柱,则该编号为5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也就是连接极柱和温度传感器的螺丝可能出现松动。
若组电流I位于电流区间[I2,I3),则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为Ts3,若n个温度(T1、T2…Tn)中有在预设条件下高出Ts3的异常温度,则确定该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若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是编号为8的极柱,则该编号为8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也就是连接极柱和温度传感器的螺丝可能出现松动。
考虑到有可能是瞬时异常温度高于对应目标温度阈值,但很快就会恢复到目标温度阈值以下,这种情况可能只是瞬时电流过大,或者其他瞬时原因导致的。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连接异常时设置了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可以从持续高出目标温度阈值的时间上来设置,也可以从连续高出目标温度阈值的次数上来设置。当然,其他可以有效确定连接异常的预设条件也可以,本处不做过多赘述。
电池管理装置300确定连接异常后,可以控制脱扣器400进行脱扣处理,从而断开电池组与负载或充电电源之间的连接。
以上所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配置了不同的温度阈值,这样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都可以及时确定极柱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
为了避免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做出不准确的确定,可以在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当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该方案可以理解为需要经过两步确定才能确认是否极柱存在连接异常,其中,第一步确定是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温度;第二步确定是需要确定是否是温度传感器异常,只有当存在异常温度,且温度传感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是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其中,电池管理装置确定异常温度可以有时长判断和次数判断两种方案;确定温度传感器异常也可以有时长判断和次数判断两种方案。因此,按照组合方式,可以有四种组合方案,这四种组合方案可以分别参阅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案A、B、C和D进行理解。
方案A:通过时长判断异常温度,通过时长判断存在异常温度传感器。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
102、确定所述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步骤101和102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进行理解,本处不再重复赘述。
103、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在连续时间段t1内持续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104,若否,则重新步骤101。
t1的时间长度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动态调整。
以目标温度阈值是Ts1为例,比较n个极柱的温度(T1、T2…Tn)中是否有在t1内持续大于Ts1的温度。
104、若有在连续时间段t1内持续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在连续时间段t1内持续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为异常温度。
若(T1、T2…Tn)中有任何一个温度,例如:Tn大于Ts1,且持续时间超过了t1,则可以确定该Tn为异常温度,若极柱是按照1至n编号的,则可以确定编号n的极柱温度异常。
105、获取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以及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温度变化率的获取可以通过前后两次采集的温度确定,例如:编号为n的极柱上一次的温度为Tn1,本次的温度为Tn2,则该编号为n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ΔTn=Tn2-Tn1,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上次一的平均温度为Ta1,后一次的平均温度为Ta2,则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为ΔTa=Ta2-Ta1。
106、确定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时间段t2内是否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若是,则执行步骤107,若否,则执行步骤109。
确定该ΔTn在t2内是否持续大于ΔTa。
在t2内可能会涉及到多次温度采集,会计算出多个温度变化率,这些温度变化率都可以用ΔTn和ΔTa来表示,只要在t2内ΔT一直大于对应的ΔTa即可确定为ΔTn在t2内持续大于ΔTa。
107、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时间段t2内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
若ΔTn在t2内持续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正常的。
108、在确定温度传感器正常后,可以确定存在连接异常。
温度存在异常,但温度传感器又正常,则可以确定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
109、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第一时间段内没有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异常,上报温度传感器异常。
若ΔTn在t2内持续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异常的,需要上管理平台上报该传感器异常的通知消息。
以上图3所示的实施例,通过时长判断存在异常温度,并通过时长判断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从而确认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避免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对连接异常的误判,提高了连接异常判断的准确度。
方案B:通过时长判断异常温度,通过次数判断存在异常温度传感器。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
201、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
202、确定所述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步骤201和202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进行理解,本处不再重复赘述。
203、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在连续时间段t1内持续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204,若否,则重新步骤步201。
t1的时间长度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动态调整。
以目标温度阈值是Ts1为例,比较n个极柱的温度(T1、T2…Tn)中是否有在t1内持续大于Ts1的温度。
204、若有在连续时间段t1内持续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在连续时间段t1内持续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为异常温度。
若(T1、T2…Tn)中有任何一个温度,例如:Tn大于Ts1,且持续时间超过了t1,则可以确定该Tn为异常温度,若极柱是按照1至n编号的,则可以确定编号n的极柱温度异常。
205、获取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以及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温度变化率的获取可以通过前后两次采集的温度确定,例如:编号为n的极柱上一次的温度为Tn1,本次的温度为Tn2,则该编号为n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ΔTn=Tn2-Tn1,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上次一的平均温度为Ta1,后一次的平均温度为Ta2,则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为ΔTa=Ta2-Ta1。
206、确定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是否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若是,则执行步骤207,若否,则执行步骤209。
确定该ΔTn是否连续N次大于ΔTa,N为大于第一门限次数的整数。
207、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
若ΔTn连续N次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正常的。
208、在确定温度传感器正常后,可以确定存在连接异常。
温度存在异常,但温度传感器又正常,则可以确定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
209、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异常,上报温度传感器异常。
若ΔTn连续N次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异常的,需要上管理平台上报该传感器异常的通知消息。
以上图4所示的实施例,通过时长判断存在异常温度,并通过次数判断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从而确认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避免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对连接异常的误判,提高了连接异常判断的准确度。
方案C:通过次数判断异常温度,通过时长判断存在异常温度传感器。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
301、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
302、确定所述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步骤301和302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进行理解,本处不再重复赘述。
303、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连续M次高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304,若否,则重新步骤301。
M为大于第二门限次数的整数。
以目标温度阈值是Ts1为例,比较多次采集的n个极柱的温度(T1、T2…Tn)中是否有连续M次大于Ts1的温度,每次都会采集n个极柱的温度(T1、T2…Tn),会连续比对M次的(T1、T2…Tn)是否有连续大于Ts1的温度。
304、若有连续M次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连续M次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为异常温度。
若(T1、T2…Tn)中有任何一个温度,例如:Tn大于Ts1,且持连续M次Tn大于Ts1,则可以确定该Tn为异常温度,若极柱是按照1至n编号的,则可以确定编号n的极柱温度异常。
305、获取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以及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温度变化率的获取可以通过前后两次采集的温度确定,例如:编号为n的极柱上一次的温度为Tn1,本次的温度为Tn2,则该编号为n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ΔTn=Tn2-Tn1,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上次一的平均温度为Ta1,后一次的平均温度为Ta2,则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为ΔTa=Ta2-Ta1。
306、确定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时间段t2内是否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若是,则执行步骤307,若否,则执行步骤309。
确定该ΔTn在t2内是否持续大于ΔTa。
在t2内可能会涉及到多次温度采集,会计算出多个温度变化率,这些温度变化率都可以用ΔTn和ΔTa来表示,只要在t2内ΔT一直大于对应的ΔTa即可确定为ΔTn在t2内持续大于ΔTa。
307、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时间段t2内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
若ΔTn在t2内持续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正常的。
308、在确定温度传感器正常后,可以确定存在连接异常。
温度存在异常,但温度传感器又正常,则可以确定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
309、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第一时间段内没有持续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异常,上报温度传感器异常。
若ΔTn在t2内持续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异常的,需要上管理平台上报该传感器异常的通知消息。
以上图5所示的实施例,通过次数判断存在异常温度,并通过时长判断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从而确认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避免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对连接异常的误判,提高了连接异常判断的准确度。
方案D:通过次数判断异常温度,通过时长判断存在异常温度传感器。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
401、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
402、确定所述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
步骤401和402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进行理解,本处不再重复赘述。
403、确定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连续M次高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404,若否,则重新步骤401。
M为大于第二门限次数的整数。
以目标温度阈值是Ts1为例,比较多次采集的n个极柱的温度(T1、T2…Tn)中是否有连续M次大于Ts1的温度,每次都会采集n个极柱的温度(T1、T2…Tn),会连续比对M次的(T1、T2…Tn)是否有连续大于Ts1的温度。
404、若有连续M次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连续M次大于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为异常温度。
若(T1、T2…Tn)中有任何一个温度,例如:Tn大于Ts1,且持连续M次Tn大于Ts1,则可以确定该Tn为异常温度,若极柱是按照1至n编号的,则可以确定编号n的极柱温度异常。
405、获取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以及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温度变化率的获取可以通过前后两次采集的温度确定,例如:编号为n的极柱上一次的温度为Tn1,本次的温度为Tn2,则该编号为n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ΔTn=Tn2-Tn1,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上次一的平均温度为Ta1,后一次的平均温度为Ta2,则该电池组的所有极柱的温度变化率为ΔTa=Ta2-Ta1。
406、确定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是否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若是,则执行步骤407,若否,则执行步骤409。
确定该ΔTn是否连续N次大于ΔTa,N为大于第一门限次数的整数。
407、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
若ΔTn连续N次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正常的。
408、在确定温度传感器正常后,可以确定存在连接异常。
温度存在异常,但温度传感器又正常,则可以确定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
409、若该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异常,上报温度传感器异常。
若ΔTn连续N次大于ΔTa,则可以确定传感器是异常的,需要上管理平台上报该传感器异常的通知消息。
以上图6所示的实施例,通过时长判断存在异常温度,并通过次数判断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从而确认该异常温度对应的极柱上存在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避免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对连接异常的误判,提高了连接异常判断的准确度。
以上图3至图6所提供的四种方案中的时间段t1,t2都指的是一段时长,t1,t2也可以称为第一时间段或第二时间段。
以上图3至图6所提供的四种方案都可以确定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从而提高了连接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以上所提供的都是由电池管理装置来确定连接异常的方案,实际上电源检测装置也可以确定自己所对应的电池的极柱是否存在连接差异。
由电池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可以参阅图7进行理解。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的实施例可以包括:
501、从所对应电池的两个极柱各自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极柱的温度和第二极柱的温度,所述电池位于目标电池组中,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由图1以及对应的实施例可知,每个电池都对应一个电池检测装置,该电池检测装置可以获取到该电池的两个极柱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称这两个极柱为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
502、当所述第一极柱温度或所述第二极柱温度在持续的第一时间段内高出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
若第一极柱温度用T1表示,第二极柱温度用T2表示,则可以确定在时间段t3内T1或T2是否持续高出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如用Tset表示。如T1或T2在t3内持续高于Tset,则获取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ΔT1和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ΔT2。
503、当所述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持续的第二时间段内高出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第一极柱出现连接异常。
若ΔT1在时间段t4内持续高出ΔT2,则可以确定第一极柱出现连接异常。
由以上图7所提供的实施例可知,电池检测装置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连接异常。电池检测装置判断存在连接异常后,可以向电池管理装置发送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所述连接异常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管理装置控制进行脱扣处理。
电池管理装置在获取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根据所述异常告警信息或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控制进行脱扣处理,所述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为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实际上,在电池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极柱温度或所述第二极柱温度在持续的第一时间段内高出温度阈值后,也可以向电池管理装置发送温度异常告警。一般电池管理装置在接收到温度异常告警后,不会直接进行脱扣处理,会结合对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或者再接收到电池检测装置发送的连接异常告警后,才会进行脱扣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管理装置对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电池进行标记;输出标记后的标记信息。这样,可以方便维护人员根据该标记信息快速的确定需要维护的电池。
以上所提供的方案是电池管理系统中包括一个电池组的情况,实际上,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组。如图8所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组并列,统一由一个电池管理装置来管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组。电池管理装置的管理原理与上述图1至图7中电池管理装置管理一个电池组的方案相同,电池检测装置的原理也与上述图7中电池检测装置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这种,由一个电池管理装置管理多个电池组的方案,可以实现扁平化管理,易于控制。
以上所描述的是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管理装置,以及电池检测装置。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60的一实施例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第一确定单元602,用于确定所述获取单元601获取的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所述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603,用于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第一确定单元602确定的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配置了不同的温度阈值,这样就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大小的电流都可以及时确定极柱的连接异常,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因连接异常而被损害的几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3,用于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当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连接异常时,还会确定温度传感器是否异常,从而可以避免因温度传感器异常而导致的对连接异常的误判,可以提高连接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3用于: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目标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第一时间段内持续大于所述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传感器是否正常时,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控来确定,从而可以确保对温度传感器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3用于: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目标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所述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所述N为大于第一门限次数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传感器是否正常时,通过连续多次的监控来确定,从而可以确保对温度传感器确定的准确度。
可选地,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604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在第二时间段内持续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
若有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持续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温度异常时,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控来确定,从而可以确保对温度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第四确定单元605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连续M次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所述M为大于第二门限次数的整数;
若有连续M次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温度异常时,通过连续多次的监控来确定,从而可以确保对温度异常确定的准确度。
所述获取单元601,还用于获取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所述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是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的电池检测装置确认所述极柱存在连接异常时发出的;
处理单元606,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601接收的异常告警信息或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控制进行脱扣处理,所述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为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电池检测装置的告警信息来确定发生了连接异常,从而进行脱扣处理,增加了连接异常确定的多样性。
标记单元607,用于对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电池进行标记;
输出单元608,用于输出标记单元607标记后的标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连接异常后,可以对连接异常的电池进行标记,并输出标记信息,从而有利于维护人员快速的找到出现异常连接的电池,实现快速维护。
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检测装置70的一实施例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701,用于从所对应电池的两个极柱各自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极柱的温度和第二极柱的温度,所述电池位于目标电池组中,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第二获取单元702,用于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701获取的第一极柱温度或所述第二极柱温度在持续的第一时间段内高出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
确定单元703,用于当所述第二获取单元702获取的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持续的第二时间段内高出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第一极柱出现连接异常。
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704,用于向电池管理装置发送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所述连接异常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管理装置控制进行脱扣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检测装置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连接异常,电池检测装置判断存在连接异常后,可以向电池管理装置发送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所述连接异常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管理装置控制进行脱扣处理,该方案增加了连接异常确定的多样性。
上述主要从电池管理装置、电池检测装置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池管理装置、电池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预设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从硬件结构上来描述,电池管理装置、电池检测装置可以由一个实体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实体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实体设备内的一个逻辑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电池管理装置、电池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图12中的电池管控设备来实现。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控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管控设备8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通信线路802,存储器8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4。
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服务器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8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8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8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服务器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8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池管控设备8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2中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池管控设备8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805和输入设备806。输出设备805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8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806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8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电池管控设备8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电池管控设备8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1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电池管控设备80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执行功能网元和执行功能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管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确定所述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所述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包括: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
当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包括: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目标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第一时间段内持续大于所述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包括: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目标电池组的所有极柱温度的平均温度变化率;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极柱的温度变化率连续N次大于所述平均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温度传感器正常,所述N为大于第一门限次数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在第二时间段内持续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
若有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持续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是否有连续M次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所述M为大于第二门限次数的整数;
若有连续M次高于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温度,则确定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所述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是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的电池检测装置确认所述极柱存在连接异常时发出的;
根据所述异常告警信息或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控制进行脱扣处理,所述连接异常的确定结果为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电池进行标记;
输出标记后的标记信息。
9.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对应电池的两个极柱各自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极柱的温度和第二极柱的温度,所述电池位于目标电池组中,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当所述第一极柱温度或所述第二极柱温度在持续的第一时间段内高出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
当所述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持续的第二时间段内高出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第一极柱出现连接异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电池管理装置发送连接异常告警信息,所述连接异常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池管理装置控制进行脱扣处理。
11.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以及每个极柱的温度,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所述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当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正常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13.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对应电池的两个极柱各自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极柱的温度和第二极柱的温度,所述电池位于目标电池组中,所述目标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极柱温度或所述第二极柱温度在持续的第一时间段内高出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和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在持续的第二时间段内高出所述第二极柱的温度变化率,则确定所述第一极柱出现连接异常。
14.一种电池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
15.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
16.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管理装置、电池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
每个电池组对应一个用于组电流检测的电流检测装置;
所述每个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每个电池对应一个电池检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包括两个极柱;
所述电池管理装置用于:
当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中任一电池组为目标电池组时,从所述目标电池组对应的电流检测装置获取所述目标电池组的组电流,从所述目标电池组的每个电池各自所对应的电池检测装置获取每个极柱的温度;
确定所述组电流所位于的电流区间对应的目标温度阈值,所述电流区间包含于区间集合中,所述区间集合包括至少两个电流区间,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连续且不重叠,所述至少两个电流区间中的每个电流区间各自对应一个温度阈值,电流小的电流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小于电流大的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阈值;
当所述每个极柱的温度中存在满足预设条件,且高出所述目标温度阈值的异常温度时,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组有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组并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脱扣处理装置;
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在确定所述异常温度所对应的极柱存在连接异常时,控制所述脱扣处理装置进行脱扣处理。
CN201811102147.6A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9459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2147.6A CN109459654A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2147.6A CN109459654A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9654A true CN109459654A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2147.6A Pending CN109459654A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965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164A (zh) * 2019-04-30 2019-09-1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电池包中铜排连接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1751756A (zh) * 2020-07-31 2020-10-09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
CN11278370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广州绿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回收机usb连接异常修复的方法
CN114194071A (zh) * 2020-09-02 2022-03-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WO2022249916A1 (ja) * 2021-05-28 2022-12-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異常予測システム、電池異常予測方法、及び電池異常予測プログラム
CN117214741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采集温度异常的诊断方法和电池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731A (ja) * 1996-04-22 1997-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閉鎖配電盤の異常過熱検出装置
CN101236231A (zh) * 2007-01-31 2008-08-0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监控温度传感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07765Y (zh) * 2008-08-30 2009-09-0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594743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电池异常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69805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株式会社理光 温度传感器异常判定方法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65709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温度传感器的诊断装置
CN105630657A (zh) * 2014-11-28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6361806U (zh) * 2016-12-19 2017-07-28 江苏盛世向阳花制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测温控制装置
CN107799848A (zh) * 2017-11-13 2018-03-13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设备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8361914A (zh) * 2018-01-22 2018-08-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08470963A (zh) * 2018-06-01 2018-08-31 东汉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恒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731A (ja) * 1996-04-22 1997-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閉鎖配電盤の異常過熱検出装置
CN101236231A (zh) * 2007-01-31 2008-08-0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监控温度传感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07765Y (zh) * 2008-08-30 2009-09-0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594743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电池异常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69805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株式会社理光 温度传感器异常判定方法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65709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温度传感器的诊断装置
CN105630657A (zh) * 2014-11-28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6361806U (zh) * 2016-12-19 2017-07-28 江苏盛世向阳花制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测温控制装置
CN107799848A (zh) * 2017-11-13 2018-03-13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设备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8361914A (zh) * 2018-01-22 2018-08-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08470963A (zh) * 2018-06-01 2018-08-31 东汉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恒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164A (zh) * 2019-04-30 2019-09-1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电池包中铜排连接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1751756A (zh) * 2020-07-31 2020-10-09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
CN111751756B (zh) * 2020-07-31 2022-06-03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累积动力电池温度曲线识别故障电池单体的方法
CN114194071A (zh) * 2020-09-02 2022-03-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14194071B (zh) * 2020-09-02 2024-03-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1278370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广州绿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回收机usb连接异常修复的方法
WO2022249916A1 (ja) * 2021-05-28 2022-12-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異常予測システム、電池異常予測方法、及び電池異常予測プログラム
CN117214741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采集温度异常的诊断方法和电池系统
CN117214741B (zh) * 2023-11-09 2024-05-28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采集温度异常的诊断方法和电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9654A (zh) 一种连接异常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52047A (zh) 基于温湿度的机房告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836031B1 (en) Batter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CN107659431A (zh) 接口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EP2981902B1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larm aggregations
WO2015158136A1 (zh) 电池智能管理方法、电池智能管理装置及电池
CN103308859A (zh) 蓄电池状态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6557407A (zh) 一种设备负载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6372820A (zh) 自动催费方法及系统
CN107766533A (zh) 话务量异常的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2012142943A (ja) スマートユーティリティメータを利用してセキュリティ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710540A (zh) 用于控制电力供应的方法和装置
JP2013172247A (ja) データ生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63127A (zh) 一种设备状态告警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088775A (zh) 异常监控方法、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04122508A (zh) 一种智能配电终端后备电源系统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09446017A (zh) 一种告警算法生成方法、监控系统及终端设备
TWI506389B (zh) 監控系統及方法
CN106371540A (zh) 系统电源管理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Wang et al. Sensor network based oilwel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CN109800130A (zh) 一种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TWI743508B (zh) 測試資料彙總系統與其方法
WO2018176246A1 (zh) 一种机房站点健康度计算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05914876A (zh) 一种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用电检查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7094852A (zh) 一种工商业储能的能源监控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