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3489A -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3489A
CN109453489A CN201910017554.5A CN201910017554A CN109453489A CN 109453489 A CN109453489 A CN 109453489A CN 201910017554 A CN201910017554 A CN 201910017554A CN 109453489 A CN109453489 A CN 109453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ail
frame
fire fighting
fighting tr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75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3489B (zh
Inventor
崔小锋
马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icky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icky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icky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icky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75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3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3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3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3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3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7/00Fire-fighting land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3/00Hose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前者包括框架、摆带装置、导轨以及驱动传动装置,导轨沿消防车的前后方向延伸,框架沿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延伸,摆带装置设置于框架上;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前后驱动传动装置配置成能够带动框架沿导轨前后滑动;摆带装置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压固装置。后者包括水带接口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前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PLC控制面板,水带接口传感器、驱动电机的驱动控制板分别与PLC控制面板信号连接。前者的优点包括能够节省空间,且可避免消防水相互缠绕、打结;后者的优点包括能够高效完成摆带工作,且可对水带接口进行固定区域的放,保证供水的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消防水带进行摆放时,是将水带较为杂乱地堆放在消防车的车厢内,具有浪费空间、在下次使用展开时水带容易相互缠绕、打折的问题;另外,重达30kg的水带接口随机摆放在水带上,具有在下次使用展开时水带接口容易将压在其下面的水带成堆拖拽下来导致水带混乱的问题,以上问题均会导致供水展开不畅、甚至导致供水不能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该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优点包括能够将消防水带整齐摆放于车厢的顶部,节省空间的同时,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可避免消防水相互缠绕、打结,保证下次使用展开时输水能够正常进行;该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的优点包括能够高效完成摆带工作,且可对水带接口进行固定区域的摆放,避免杂乱摆放情况下,下次使用展开时,将压在水带接口下面的消防水带成堆拖拽下来导致水带混乱的问题,进而保证供水的正常进行。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所述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包括框架、摆带装置、导轨以及驱动传动装置。
所述导轨沿所述消防车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框架沿所述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摆带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上。
所述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前后驱动传动装置。
所述前后驱动传动装置配置成能够带动所述框架沿所述导轨前后滑动;所述摆带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消防水带进行压固的压固装置。
另外,技术方案二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一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压固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以及压辊油缸。
所述本体包括左底座和右底座,在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之间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上压辊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下压辊设置于所述上压辊的下方,且所述下压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压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的一端伸出所述左底座或所述右底座后与所述压辊油缸传动连接。
另外,技术方案三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二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上压辊包括左压辊和右压辊。
所述固定杆包括左导杆和右导杆,所述左导杆固定于所述左底座上,所述右导杆固定于所述右底座上,且,所述左导杆和所述右导杆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所述左压辊套设于所述左导杆上,所述右压辊套设于所述右导杆上,所述左压辊与所述右压辊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
另外,技术方案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一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包围所述第一牵引轮和所述第二牵引轮的牵引索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牵引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前端,所述第二牵引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后端,所述框架以能够相对所述导轨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所述框架与所述牵引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牵引轮和/或所述第二牵引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牵引索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框架沿所述导轨前后滑动。
另外,技术方案五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一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导轨包括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所述框架的左侧和所述框架的右侧分别通过滑动结构与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连接。
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分别包括各自的上导轨。
所述上导轨由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一板、第三板、第五板和分别水平设置的第二板、第四板、第六板连接而成;以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的相互面对的一侧为各自的内侧,其中:
所述第一板的顶部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三板的顶部侧边连接,所述第三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四板的外侧边连接,所述第四板的内侧边与所述第五板的底部侧边连接,所述第五板的顶部侧边与所述第六板的内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一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六板的板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所述第一板的板面与所述第六板的内侧边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以及第六板包围形成第一容纳槽;
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上连接件、顶部导向轮以及底部导向轮。
所述上连接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上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连接板和竖直连接板,在所述水平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所述顶部导向轮,所述顶部导向轮容置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在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所述底部导向轮,所述底部导向轮容置于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和所述第六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顶部导向轮和所述底部导向轮能够沿前后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所述框架沿前后方向滑动。
另外,技术方案六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五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还分别包括各自的下导轨。
所述下导轨由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七板、第九板、第十一板和分别水平设置的第八板、第十板连接而成;以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的相互面对的一侧为各自的内侧,其中:
所述第七板的顶部侧边与所述第八板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八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九板的顶部侧边连接,所述第九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十板的外侧边连接,所述第十板的内侧边与所述第十一板的底部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七板的板面与所述第十一板的板面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所述第七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十一板的顶部侧边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七板、所述第八板、所述第九板、所述第十板以及所述第十一板包围形成第二容纳槽;所述第八板以上板面与所述第四板的下板面接触的方式与所述第四板连接。
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下连接件。
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部的水平推动件,所述水平推动件包括上水平杆、下水平杆以及连接所述上水平杆的后端与所述下水平杆的后端的连接部,所述上水平杆容置于所述第七板、所述第八板和所述第九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下水平杆容置于所述第九板、所述第十板和所述第十一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水平推动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水平推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部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框架沿前后方向滑动。
另外,技术方案七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一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驱动传动装置还包括左右驱动传动装置;所述左右驱动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摆带装置在所述框架上左右滑动。
另外,技术方案八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七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在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摆带装置进行限位的限位导轨。
所述限位导轨包括左限位轨和右限位轨,且所述左限位轨和所述右限位轨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所述左限位轨包括左顶轨、左底轨和连接所述左顶轨的左端与所述左底轨的左端的左端弯折部;所述右限位轨包括右顶轨、右底轨和连接所述右顶轨的右端与所述右底轨的右端的右端弯折部;所述左顶轨和所述右顶轨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左顶轨和所述右顶轨分别穿过所述本体后将所述本体限位于所述左端弯折部与所述右端弯折部之间。
另外,技术方案九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在技术方案七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中,所述框架包括底部框板和侧部框板。
所述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在所述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导轮,所述前侧导轮容置于所述前挡板、所述侧部框板和所述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所述前侧导轮能够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和/或,所述侧部框板的后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前侧弯折形成后挡板,在所述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导轮,所述后侧导轮容置于所述后挡板、所述侧部框板和所述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所述后侧导轮能够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技术方案十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所述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包括水带接口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技术方案一至九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所述水带接口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该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包括框架、摆带装置、导轨以及驱动传动装置。
导轨沿消防车的前后方向延伸,框架沿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延伸,摆带装置设置于框架上。
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前后驱动传动装置,该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包围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牵引索以及驱动电机。
第一牵引轮设置于导轨的前端,第二牵引轮设置于导轨的后端,框架以能够相对导轨滑动的方式与导轨连接,且框架与牵引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配置成能够驱动第一牵引轮和/或第二牵引轮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索转动进而带动框架沿导轨前后滑动;摆带装置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消防水带进行压固的压固装置。
上述和/或表示,驱动电机具有一组,且该组驱动电机配置成驱动第一牵引轮转动或驱动第二牵引轮转动;或者,驱动电机具有两组,其一组驱动电机驱动第一牵引轮转动,另外一组驱动电机驱动第二牵引轮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的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数量可以分别是一个,或者分别为多个,驱动电机可根据具体数量进行选择性适配。
使用该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时,可将消防水带压固于压固装置上,利用前后驱动装置带动框架沿导轨前后滑动,摆带装置完成在消防车前后方向上的摆带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消防水带杂乱堆放于消防车的车厢内部而言,本发明能够将消防水带整齐摆放于车厢的顶部,节省空间的同时,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可避免消防水相互缠绕、打结,保证下次使用展开时输水能够正常进行;另外,本发明利用驱动电机避免人力摆带,具有操作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该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包括水带接口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上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中,水带接口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的驱动控制板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连接。
具体地,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安装于车厢底部,进一步地,可通过现行编程的适用性参数替换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摆带过程的控制,高效完成摆带工作。
另外,上述的水带接口传感器可安装于摆带装置的前侧,用于感应水带接口,并可在感应到水带接口的情况下,发送信号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将水带接口运输至同一区域,从而对水带接口进行固定区域的摆放,避免杂乱摆放情况下,下次使用展开时,将压在水带接口下面的消防水带成堆拖拽下来导致水带混乱的问题,进而保证供水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5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5中C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摆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2-摆带装置;21-左底座;22-右底座;3-牵引索;41-驱动电机;42-蜗轮减速电机;5-上压辊;51-左压辊;52-右压辊;6-下压辊;61-主动辊;610-压辊油缸;62-从动辊;7-支撑导轮;8-转动杆;901-上导轨;902-下导轨;91-第一板;92-第二板;93-第三板;94-第四板;95-第五板;96-第六板;97-第七板;98-第八板;99-第九板;910-第十板;911-第十一板;01-上连接件;02-下连接件;021-上水平杆;022-下水平杆;023-连接部;03-顶部导向轮;04-底部导向轮;12-丝杠;13-限位导轨;131-左限位轨;132-右限位轨;14-支撑滑轨;141-滑块;15-前挡板;16-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5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7是表示图5中C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摆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
该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包括框架1、摆带装置2、导轨以及驱动传动装置,其中,导轨沿消防车的前后方向延伸,框架1沿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延伸,摆带装置2设置于框架1上。
具体地,上述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前后驱动传动装置,该前后驱动传动装置配置成能够带动框架1沿导轨前后滑动;摆带装置2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消防水带进行压固的压固装置。
使用该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时,可将消防水带压固于压固装置上,利用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框架1沿导轨前后滑动,摆带装置2完成在消防车前后方向上的摆带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消防水带杂乱堆放于消防车的车厢内部而言,本发明能够将消防水带整齐摆放于车厢的顶部,节省空间的同时,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可避免消防水相互缠绕、打结,保证下次使用展开时输水能够正常进行;另外,本发明利用驱动电机41避免人力摆带,具有操作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作为上述压固装置的一种可选结构,压固装置包括上压辊5、下压辊6以及压辊油缸610。
摆带装置2的本体包括左底座21和右底座22,在左底座21和右底座22之间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上压辊5套设于固定杆上;下压辊6设置于上压辊5的下方,且下压辊6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21和右底座22转动连接;下压辊6包括主动辊61和从动辊62,主动辊61的一端伸出左底座21或右底座22后与压辊油缸610传动连接。
具体地,从动辊62可如图所示具有一个,且从动辊62位于主动辊61的后方,从动辊62位于上压辊5的正下方,或者,从动辊62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以辅助主动辊61对消防水带进行前后方向上的摆放。
使用时,将消防水带的一端对准上压辊5和下压辊6之间的位置,启动压辊油缸610,将消防水带的端部卷入上压辊5和下压辊6之间压紧,利用上压辊5和下压辊6之间的压力达到压固消防水带的作用,以固定消防水带的一端完成后期的前后方向上的铺设摆放工作。
由于设置的是压辊形式的压固装置,因而具有压固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另外,通过设置下压辊6包括主动辊61和从动辊62,可增加消防水带与下压辊6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上压辊5与下压辊6之间对消防带进行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强,避免消防水带在压固装置处产生磨损。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压固装置的基础上,上压辊5包括左压辊51和右压辊52。
固定杆包括左导杆和右导杆,左导杆固定于左底座21上,右导杆固定于右底座22上,且,左导杆和右导杆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左压辊51套设于左导杆上,右压辊52套设于右导杆上,左压辊51与右压辊52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
使用时,可在左压辊51和右压辊52之间形成消防水带的膨胀空间,保证消防水带中储存有消防用水的情况下,消防水带不会被挤压坏,且,可保证消防水带的输水功能不受阻,进而确保消防水带的正常输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其包括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包围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牵引索3以及驱动电机41,第一牵引轮设置于导轨的前端,第二牵引轮设置于导轨的后端,框架1以能够相对导轨滑动的方式与导轨连接,且框架1与牵引索3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1配置成能够驱动第一牵引轮和/或第二牵引轮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索3转动进而带动框架1沿导轨前后滑动。
上述和/或表示,驱动电机41具有一组,且该组驱动电机41配置成驱动第一牵引轮转动或驱动第二牵引轮转动;或者,驱动电机41具有两组,其一组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牵引轮转动,另外一组驱动电机41驱动第二牵引轮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的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数量可以分别是一个,或者分别为多个,驱动电机41可根据具体数量进行选择性适配。通过以上结构,可利用驱动电机41驱动牵引轮转动,进而驱动牵引索3转动,进一步地带动框架1滑动,整个过程稳定可靠。
更进一步地,可使上述导轨包括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第一牵引轮具有两个,两个第一牵引轮分别设置于左侧导轨的前端和右侧导轨的前端;第二牵引轮具有两个,两个第二牵引轮分别设置于右侧导轨的后端和右侧导轨的后端;牵引索3包括左侧牵引索和右侧牵引索,左侧牵引索包围设置于左侧导轨的前端的第一牵引轮和设置于左侧导轨的后端的第二牵引轮;右侧牵引索包围设置于右侧导轨的前端的第一牵引轮和设置于右侧导轨的后端的第二牵引轮;框架1的左侧与左侧牵引索固定连接,框架1的右侧与右侧牵引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牵引轮的转轴之间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杆8连接。
工作时,可通过左侧牵引索和右侧牵引索对框架1进行前后牵引,由于其牵引过程由左右两侧同时提供牵引动力,从而,可确保牵引过程的稳定性,另外,转动杆8的设置,可保证牵引过程中的左右同步性,布带过程更加方便且更容易对布带过程中水带的位置进行确定与对应调整。
另外,在导轨包括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框架1的左侧和框架1的右侧分别通过滑动结构与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连接。
详细地说,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分别包括各自的上导轨901和下导轨902。上导轨901由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一板91、第三板93、第五板95和分别水平设置的第二板92、第四板94、第六板96连接而成;下导轨902由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七板97、第九板99、第十一板911和分别水平设置的第八板98、第十板910连接而成。
以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的相互面对的一侧为各自的内侧,其中:第一板91的顶部侧边与第二板92的内侧边连接,第二板92的外侧边与第三板93的顶部侧边连接,第三板93的底部侧边与第四板94的外侧边连接,第四板94的内侧边与第五板95的底部侧边连接,第五板95的顶部侧边与第六板96的内侧边连接,且,第一板91的底部侧边与第六板96的板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第一板91的板面与第六板96的内侧边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从而,使第一板91、第二板92、第三板93、第四板94、第五板95以及第六板96包围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七板97的顶部侧边与第八板98的内侧边连接,第八板98的外侧边与第九板99的顶部侧边连接,第九板99的底部侧边与第十板910的外侧边连接,第十板910的内侧边与第十一板911的底部侧边连接,且,第七板97的板面与第十一板911的板面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第七板97的底部侧边与第十一板911的顶部侧边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从而使第七板97、第八板98、第九板99、第十板910以及第十一板911包围形成第二容纳槽;第八板98以上板面与第四板94的下板面接触的方式与第四板94连接。
滑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框架1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上连接件01、下连接件02、顶部导向轮03以及底部导向轮04。
具体地:上连接件01容置于第一容纳槽的内部,且,上连接件01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连接板和竖直连接板,在水平连接板的顶部设置上述顶部导向轮03,顶部导向轮03容置于第一板91、第二板92和第三板93包围形成的空间内;在竖直连接板的内侧设置上述底部导向轮04,底部导向轮04容置于第四板94、第五板95和第六板96包围形成的空间内;顶部导向轮03和底部导向轮04能够沿前后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框架1沿前后方向滑动。
下连接件02包括容置于第二容置槽的内部的水平推动件,水平推动件包括上水平杆021、下水平杆022以及连接上水平杆021的后端与下水平杆022的后端的连接部023,上水平杆021容置于第七板97、第八板98和第九板99包围形成的空间内,下水平杆022容置于第九板99、第十板910和第十一板911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水平推动件与框架1固定连接,且水平推动件能够在第二容置槽的内部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框架1沿前后方向滑动。
其中,可通过上导轨901、上连接件01、顶部导向轮03以及底部导向轮04实现滚动摩擦,保证框架1前后移动过程的稳定性,使框架1前后滑动流畅,有利于提高布带效率;同时,可进一步地,通过下导轨902和下连接件02之间的配合,对框架1进行滑动过程中的支撑,进一步地提高布带的稳定性,延长上导轨901的使用寿命。
另外,为了实现对布带过程的进一步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前述驱动传动装置还包括左右驱动传动装置;该左右驱动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摆带装置2在框架1上左右滑动。
具体地,作为该左右驱动传动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该左右驱动传动装置可包括蜗轮减速电机42和丝杠12。
丝杠12的一端与框架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丝杠12的另一端与框架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蜗轮减速电机42固定于摆带装置2的本体的底部,且蜗轮减速电机42的蜗轮套设于丝杠12上,蜗轮减速电机42能够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摆带装置2在框架1上沿丝杠12左右滑动。
通过以上结构,可利用智能控制实现左右方向上具体布带位置的选择,布带位置更加精准无误,有利于合理利用车厢空间,同时,可通过合理布局,使布带均匀,充分避免布带过程中消防车重量失衡导致侧倾的问题。
具体来讲,工作时,可通过沿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对车厢进行分区,如,沿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将消防车的车厢分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区域,然后通过左右驱动传动装置调节摆带装置2在框架1上的左右方向上的具体位置,对消防水带进行前后方向上的布带操作,例如,先对中间的两个区域进行布带,然后向两侧的两个区域布带,从而充分防止消防车侧倾,另外,以该结构进行设置,其布带效率高,且设备简单易安装,整体成本更低。
当然,上述左右驱动传动装置也可以是形成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使其包含链条、分设于框架1的左侧壁和框架1的右侧壁上的两个被该链条包围且与链条啮合的链轮以及能够驱动链轮转动的电机,通过使摆带装置2与链条固定连接并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链轮转动实现牵引摆带装置2在框架1上左右滑动的功能等。
更进一步地,为了对摆带装置2在框架1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摆带装置2过于靠左或靠右,本实施例中,在框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摆带装置2进行限位的限位导轨13,限位导轨13包括左限位轨131和右限位轨132,且左限位轨131和右限位轨132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左限位轨131包括左顶轨、左底轨和连接左顶轨的左端与左底轨的左端的左端弯折部;右限位轨132包括右顶轨、右底轨和连接右顶轨的右端与右底轨的右端的右端弯折部;左顶轨和右顶轨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左顶轨和右顶轨分别穿过本体后将本体限位于左端弯折部与右端弯折部之间。
该结构使摆带装置2在沿框架1左右方向上的运动处于左限位轨131和右限位轨132之间,有利于进一步的对消防水带位置的精准控制。
另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摆带装置2的移动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在框架1上固定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滑轨14,在支撑滑轨14上套设有能够沿支撑滑轨14滑动的滑块141,滑块141与本体固定连接。
另外,上述框架1包括底部框板和侧部框板。
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15,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导轮,前侧导轮容置于前挡板15、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前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和/或,侧部框板的后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前侧弯折形成后挡板16,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导轮,后侧导轮容置于后挡板16、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后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上述“和/或”是指:仅仅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15,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导轮,前侧导轮容置于前挡板15、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前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或者:如图8所示,仅仅侧部框板的后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前侧弯折形成后挡板16,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导轮,后侧导轮容置于后挡板16、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后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15,支撑滑轨14容置于前挡板15、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滑块141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或者也可以是: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15,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导轮,前侧导轮容置于前挡板15、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前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同时,侧部框板的后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前侧弯折形成后挡板16,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导轮,后侧导轮容置于后挡板16、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后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从而通过前侧导轮和/或后侧导轮对摆带装置2在框架1上的左右移动过程进行滑动导向,从而提高左右滑动过程的流畅性,同时,通过上述结构对摆带装置2进行滑动限位,进而进一步确保滑动过程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使牵引索3稳定转动,还可以在牵引索3的包围空间内设置有位于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之间、且轮面与牵引索3的内侧抵接的支撑导轮7,从而,通过支撑导轮7对牵引索3整体进行支撑,提高牵引索3的传动稳定性,进而避免牵引索3传动失效。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包括水带接口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上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中,水带接口传感器和驱动电机41的驱动控制板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连接。
具体地,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安装于车厢底部,进一步地,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与左右驱动装置中的蜗轮减速电机42信号连接,从而,可通过现行编程的适用性参数替换实现对驱动电机41和蜗轮减速电机42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摆带过程的控制,高效完成摆带工作。
另外,上述的水带接口传感器可安装于摆带装置2的前侧,用于感应水带接口,并可在感应到水带接口的情况下,发送信号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41和蜗轮减速电机42将水带接口运输至同一区域,从而对水带接口进行固定区域的摆放,避免杂乱摆放情况下,下次使用展开时,将压在水带接口下面的消防水带成堆拖拽下来导致水带混乱的问题,进而保证供水的正常进行。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压固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以及压辊油缸,但是不限于此,该压固装置也可以是由固定的两个夹板形成,可具体地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形成夹固空间,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可通过旋紧螺栓的深度来调整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夹固间距,并且,为了防止磨损,还可进一步地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相互面对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软质防磨垫;或者,该压固装置也可以是形成为其他形式,例如,将压辊油缸换为压辊电机等,只要能够达到夹固功能即可;但是,与其他可替换的结构相比,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压固装置,其使用的是压辊形式,具有压固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另外,通过设置下压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可增加消防水带与下压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对消防带进行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强,避免消防水带在压固装置处产生磨损。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压固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以及压辊油缸的基础上,上压辊包括左压辊和右压辊,但是不限于此,在压固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以及压辊油缸的基础上,上压辊也可以是由整根压辊套装于整根固定杆上形成,固定杆的一端与左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右底座固定连接,只要能够实现与下压辊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对消防水带的一端进行压固的功能即可,但是,显然地,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进行设置,其可在左压辊和右压辊之间形成消防水带的膨胀空间,保证消防水带中储存有消防用水的情况下,消防水带不会被挤压坏,且,可保证消防水带的输水功能不受阻,进而确保消防水带的正常输水。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包围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牵引索以及驱动电机。第一牵引轮设置于导轨的前端,第二牵引轮设置于导轨的后端,框架以能够相对导轨滑动的方式与导轨连接,且框架与牵引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配置成能够驱动第一牵引轮和/或第二牵引轮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索转动进而带动框架沿导轨前后滑动。
但是不限于此,上述的前后驱动传动装置也可以是包括导轨、沿导轨延伸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与齿轮连接的移动马达,该移动马达通过安装座安装于框架的底部,通过控制移动马达的移动以实现框架沿导轨的前后滑动等,只要能够实现上述过程的驱动传动功能即可,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对该前后驱动装置进行设置,其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牵引轮转动,进而驱动牵引索转动,进一步地带动框架滑动,整个过程相对移动马达来说更加稳定可靠。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轨包括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第一牵引轮具有两个,两个第一牵引轮分别设置于左侧导轨的前端和右侧导轨的前端;第二牵引轮具有两个,两个第二牵引轮分别设置于右侧导轨的后端和右侧导轨的后端;牵引索包括左侧牵引索和右侧牵引索;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使导轨仅仅具有一条;该导轨可为左导轨或者右导轨,相应地,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与该导轨相互配合,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直接搭载于车厢边框上;或者,该导轨为与框架的底部连接的中部导轨,框架的左右两侧均直接搭载于车厢边框上;在该导轨的前端设置第一牵引轮,在该导轨的后端设置第二牵引轮,设置牵引索具有一条,且该牵引索包围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均可实现上述传动功能。
但是,明显地,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导轨包括左导轨和右导轨,第一牵引轮具有两个,两个第一牵引轮分别设置于左侧导轨的前端和右侧导轨的前端;第二牵引轮具有两个,两个第二牵引轮分别设置于右侧导轨的后端和右侧导轨的后端;牵引索包括左侧牵引索和右侧牵引索,与仅设置一条导轨相比,其传动过程更加稳定。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框架的左侧和框架的右侧分别通过滑动结构与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连接,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分别包括各自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滑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框架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且提供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的一种结构形式,以及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与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的连接方式,但是不限于此,首先,在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可仅仅包含上导轨的结构,且滑动结构可仅仅包含与上导轨对应的上连接件的结构,而不包含下导轨和下连接件结构;其次,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滑动结构也可以不包括上述的顶部导向轮和底部导向轮,而是在设置顶部导向轮和底部导向轮的位置分别设置滑块,以滑块实现支撑滑动功能,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上导轨、下导轨、顶部导向轮和底部导向轮,与设置滑块相比,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进而使框架的前后滑动过程更加稳定流畅,有利于提高布带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传动装置还包括左右驱动传动装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左右驱动装置,而是通过在车厢顶部布置多条导轨和多个框架实现消防车左右宽度上对消防水带的前后多列布置,但是,通过设置左右驱动装置,可相应减少导轨数目,仅仅通过沿车厢最左侧和最右侧布置导轨,并使摆带装置沿框架左右移动即可实现消防车左右宽度上对消防水带的前后多列布置效果,同时,可通过合理布局,使布带均匀,充分避免布带过程中消防车重量失衡导致侧倾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摆带装置进行限位的限位导轨,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该限位导轨,同样不影响摆带装置在框架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且可通过精准的编程对左右驱动装置进行设置,进而实现对摆带装置左右方向上位置的精准控制,从而避免摆带装置过于靠左或靠右,但是,精准编程需要更高的设计成本,且限位过程完全依赖于程序本身,相比之下,以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进行设置,限位更加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框架上固定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滑轨,在支撑滑轨上套设有能够沿支撑滑轨滑动的滑块,滑块与本体固定连接,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支撑滑轨,同样不影响摆带装置沿框架的左右移动,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该支撑滑轨以及滑块,可通过支撑滑轨和滑块对摆带装置进行辅助支撑,进一步确保摆带装置的移动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框架包括底部框板和侧部框板。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导轮,前侧导轮容置于前挡板、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前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和/或,侧部框板的后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前侧弯折形成后挡板,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导轮,后侧导轮容置于后挡板、侧部框板和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后侧导轮能够在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但是不限于此,该结构中,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前侧导轮和后侧导轮,同样可实现使摆带装置沿框架左右移动的功能,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上述的前侧导轮和后侧导轮,从而,可利用该前侧导轮和后侧导轮对摆带装置在框架上的左右移动过程进行滑动导向,从而提高左右滑动过程的流畅性,同时,通过上述结构对摆带装置进行滑动限位,进而进一步确保滑动过程的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牵引索的包围空间内,设置有位于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之间、且轮面与牵引索的内侧抵接的支撑导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支撑导轮,同样能够达到通过牵引索使框架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功能,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上述支撑导轮,从而,可通过支撑导轮对牵引索整体进行支撑,提高牵引索的传动稳定性,进而避免牵引索传动失效。
另外,本发明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结构组合而成,同样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包括框架、摆带装置、导轨以及驱动传动装置;
所述导轨沿所述消防车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框架沿所述消防车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摆带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上;
所述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前后驱动传动装置,所述前后驱动传动装置配置成能够带动所述框架沿所述导轨前后滑动;
所述摆带装置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消防水带进行压固的压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固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以及压辊油缸;
所述本体包括左底座和右底座,在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之间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上压辊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下压辊设置于所述上压辊的下方,且所述下压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下压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的一端伸出所述左底座或所述右底座后与所述压辊油缸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包括左压辊和右压辊;
所述固定杆包括左导杆和右导杆,所述左导杆固定于所述左底座上,所述右导杆固定于所述右底座上,且,所述左导杆和所述右导杆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
所述左压辊套设于所述左导杆上,所述右压辊套设于所述右导杆上,所述左压辊与所述右压辊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包围所述第一牵引轮和所述第二牵引轮的牵引索以及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牵引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前端,所述第二牵引轮设置于所述导轨的后端,所述框架以能够相对所述导轨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所述框架与所述牵引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牵引轮和/或所述第二牵引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牵引索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框架沿所述导轨前后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所述框架的左侧和所述框架的右侧分别通过滑动结构与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连接;
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分别包括各自的上导轨;
所述上导轨由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一板、第三板、第五板和分别水平设置的第二板、第四板、第六板连接而成;以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的相互面对的一侧为各自的内侧,其中:
所述第一板的顶部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三板的顶部侧边连接,所述第三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四板的外侧边连接,所述第四板的内侧边与所述第五板的底部侧边连接,所述第五板的顶部侧边与所述第六板的内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一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六板的板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所述第一板的板面与所述第六板的内侧边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以及第六板包围形成第一容纳槽;
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上连接件、顶部导向轮以及底部导向轮;
所述上连接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上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连接板和竖直连接板,在所述水平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所述顶部导向轮,所述顶部导向轮容置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在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所述底部导向轮,所述底部导向轮容置于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和所述第六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顶部导向轮和所述底部导向轮能够沿前后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所述框架沿前后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还分别包括各自的下导轨;
所述下导轨由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七板、第九板、第十一板和分别水平设置的第八板、第十板连接而成;以所述左侧导轨和所述右侧导轨的相互面对的一侧为各自的内侧,其中:
所述第七板的顶部侧边与所述第八板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八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九板的顶部侧边连接,所述第九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十板的外侧边连接,所述第十板的内侧边与所述第十一板的底部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七板的板面与所述第十一板的板面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所述第七板的底部侧边与所述第十一板的顶部侧边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七板、所述第八板、所述第九板、所述第十板以及所述第十一板包围形成第二容纳槽;
所述第八板以上板面与所述第四板的下板面接触的方式与所述第四板连接;
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下连接件;
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部的水平推动件,所述水平推动件包括上水平杆、下水平杆以及连接所述上水平杆的后端与所述下水平杆的后端的连接部,所述上水平杆容置于所述第七板、所述第八板和所述第九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下水平杆容置于所述第九板、所述第十板和所述第十一板包围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水平推动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水平推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部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框架沿前后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动装置还包括左右驱动传动装置;所述左右驱动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摆带装置在所述框架上左右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摆带装置进行限位的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包括左限位轨和右限位轨,且所述左限位轨和所述右限位轨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段距离;
所述左限位轨包括左顶轨、左底轨和连接所述左顶轨的左端与所述左底轨的左端的左端弯折部;
所述右限位轨包括右顶轨、右底轨和连接所述右顶轨的右端与所述右底轨的右端的右端弯折部;
所述左顶轨和所述右顶轨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左顶轨和所述右顶轨分别穿过所述本体后将所述本体限位于所述左端弯折部与所述右端弯折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底部框板和侧部框板;
所述侧部框板的前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后侧弯折形成前挡板,在所述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导轮,所述前侧导轮容置于所述前挡板、所述侧部框板和所述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所述前侧导轮能够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和/或,
所述侧部框板的后侧边的顶部边缘向前侧弯折形成后挡板,在所述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导轮,所述后侧导轮容置于所述后挡板、所述侧部框板和所述底部框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且所述后侧导轮能够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沿左右方向滑动。
10.一种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包括水带接口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
所述水带接口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连接。
CN201910017554.5A 2019-01-09 2019-01-09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Active CN109453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7554.5A CN109453489B (zh) 2019-01-09 2019-01-09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7554.5A CN109453489B (zh) 2019-01-09 2019-01-09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3489A true CN109453489A (zh) 2019-03-12
CN109453489B CN109453489B (zh) 2023-06-02

Family

ID=6561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7554.5A Active CN109453489B (zh) 2019-01-09 2019-01-09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348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7044A (zh) * 2019-08-06 2019-11-19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整理水带的车载移动式理带小车
CN111450459A (zh) * 2020-04-28 2020-07-2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上装控制系统
CN113262415A (zh) * 2021-06-04 2021-08-17 丰县睿智自动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消防设施的智能桁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616A (en) * 1996-10-30 1998-05-12 Thomas Body Parts, Inc. Hose bed divider for a fire truck
CN204815485U (zh) * 2015-08-19 2015-12-02 程继国 一种自动化收卷铺设消防水带装置
CN106267658A (zh) * 2016-09-08 2017-01-04 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带收卷及自动摆放装置
CN207898791U (zh) * 2017-12-27 2018-09-25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消防车
CN207898796U (zh) * 2017-12-27 2018-09-25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消防车
CN209529956U (zh) * 2019-01-09 2019-10-25 苏州瑞奇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616A (en) * 1996-10-30 1998-05-12 Thomas Body Parts, Inc. Hose bed divider for a fire truck
CN204815485U (zh) * 2015-08-19 2015-12-02 程继国 一种自动化收卷铺设消防水带装置
CN106267658A (zh) * 2016-09-08 2017-01-04 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带收卷及自动摆放装置
CN207898791U (zh) * 2017-12-27 2018-09-25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消防车
CN207898796U (zh) * 2017-12-27 2018-09-25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带消防车
CN209529956U (zh) * 2019-01-09 2019-10-25 苏州瑞奇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7044A (zh) * 2019-08-06 2019-11-19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整理水带的车载移动式理带小车
CN111450459A (zh) * 2020-04-28 2020-07-2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上装控制系统
CN113262415A (zh) * 2021-06-04 2021-08-17 丰县睿智自动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消防设施的智能桁架
CN113262415B (zh) * 2021-06-04 2022-02-08 丰县睿智自动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消防设施的智能桁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3489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3489A (zh)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CN209529956U (zh) 消防车自动摆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摆带系统
US7658271B2 (en) Conveyor
CN204702084U (zh) 魔方式多列立式回转柜
CN102951492B (zh) 渔网编织收边装置
CN201077415Y (zh) 汽车自动伸缩篷布装置
CN201351495Y (zh) 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
CN207759937U (zh) 微型墙壁嵌入式平移葫芦行吊设备
CN21057742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铺设装置
CN112443185A (zh)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CN207390643U (zh) 摆布装置
CN209451196U (zh) 消防车自动收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收带系统
CN109513151A (zh) 消防车自动收带机构及消防车自动收带系统
JPS61277561A (ja) アンビリカルウインチ
CN212356358U (zh) 一种集装箱框架一体式牵引绞车系统
CN206327788U (zh) 一种带式伸缩输送机
CN202864566U (zh) 渔网编织收边装置
CN207329514U (zh) 移动升降式皮带机
CN203120490U (zh) 组合式随车装蔗机
CN207877166U (zh) 一种海洋绞车
CN207811996U (zh) 一种织带机的压带装置
CN207748387U (zh) 一种双层排气管物料架
KR101254427B1 (ko) 케이블 레이드 그로멧 제조장치
CN207646236U (zh) 一种高炉供风装置装卸专用车
CN215733405U (zh) 一种采煤机拖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