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210A -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210A
CN109451210A CN201811292427.8A CN201811292427A CN109451210A CN 109451210 A CN109451210 A CN 109451210A CN 201811292427 A CN201811292427 A CN 201811292427A CN 109451210 A CN109451210 A CN 109451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mccd
chip
driv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24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1210B (zh
Inventor
何伟基
陈光阳
张闻文
杨俊超
杨扬
荣维刚
许航
夏凡
夏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2924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1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1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包括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所需系统供电电路分别与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连接,并提供稳定电压;FPGA电路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所需时序;EMCCD芯片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和镜头连接,本发明使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最后实现微光下较好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光探测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微光夜视环境下的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背景技术
微光指的是在低照度条件下极为微弱的光。人对微光的感知能力比较差,同时人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感知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辅助设备,使人类能在微光条件下对视场内的景物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要求军队必须具备夜间作战能力,因此微光夜视技术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夜间作战能力。其他方面,微光夜视技术在航天领域,水下探测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70年代WS.Bovle教授和GE.Smim教授发明了第一只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自此CCD器件以其体积小、噪声低、工作速度快、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其应用范围也从可见光扩展到微光环境中,目前在微光成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CCD传感器包括以下三种,像增强CCD(ICCD)、电子轰击CCD(EBCCD)以及电子倍增CCD(EMCCD)。
ICCD即增强电荷耦合器件,是通过光纤与电子管式或微通道板式图像增强器相连的CCD。ICCD的基本结构包括像增强器、CCD和中继耦合组件等。ICCD在正常工作时,先由像增强器的阴极将入射的微光转换产生电子,电子通过电场加速进入到微通道板进行电子倍增,倍增后的电子轰击荧光屏得到比原始图像更亮的图像,实现CCD通过光纤耦合对微弱目标的探测。ICCD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比普通CCD要高,但是噪声大,量子效率低,费用高。
EBCCD即电子轰击CCD,是通过以CCD替代ICCD中的荧光屏,光电转换得到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轰击CCD成像区,从而实现对微弱入射光的增强。但是,由于EBCCD内部结构中的光阴极在产生电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离子,这些额外产生的离子经过加速后会对CCD造成辐射损伤,导致暗电流和漏电流的增大,影响器件的使用寿命。
EMCCD将全固态电子倍增寄存器集成在CCD芯片中,CCD的输出信号在读出过程中经过倍增寄存器,由电荷碰撞实现电子数的倍增,达到信号的“片上增益”。EMCCD信号读出结构的工作方式类似于光电二极管中的“雪崩效应”,信号在读出过程中得到倍增,读出噪声不会随着读出频率的提高而增大,从而减小了读出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因此EMCCD具备实时高速探测的能力。和另外两种CCD相比,EMCCD使用寿命更长,信噪比和量子效率更为出色。
1992年,美国TI(德州仪器)公司的J.Hynecek博士首次公开了其在CCD器件上集成电荷倍增的研究,随后TI公司推出了以Impactron TM技术为基础生产的EMCCD芯片产品系列,主要型号有TC253和TC285等。2001年,英国的E2V公司由商业渠道获取了EMCCD核心技术,并首次提出L3(Low Light Level)技术,并在此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多款EMCCD芯片。
在低照度相机领域,国外一些公司也进行深入研究。美国普林斯顿仪器公司研发了ProEM+系列高速EMCCD相机,英国安道尔公司(Andor)生产的用于快速成像的iXon系列相机和用于光谱成像的Newton科学级相机,日本滨松公司(Hamamatsu)生产的ImagEM系列EMCCD相机。另外,E2V、TI、日立、QIMAGING等公司也有相应的EMCCD产品。
我国在EMCCD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系统噪声研究,相机整机研发以及成像性能参数测试等方面均有涉及。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对EMCCD星载相机整机的设计开展了相关研究,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与南京理工大学对EMCCD的噪声特点以及噪声抑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对EMCCD的成像控制、图像采集与传输方式做了相关研究(一种EMCCD相机成像与数据传输系统103763484B),但是该EMCCD制冷系统采用杜瓦瓶设计,需定期检查并且使用步骤繁琐。南京理工大学对EMCCD相机系统进行了充分研究,2013年研制了TC253和CCD65相机系统,2015年研制了CCD97相机系统(CCD相机、多参数可控电子倍增CCD成像系统及方法201510890489.9),但是依旧略显不足。CCD97相机系统没有具体制冷系统的研究,并且FPGA采用VHDL描述语言编写,相比于Verilog HDL语言更晦涩,不利于代码更新改进。因此有必要研制一款新的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光夜视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该相机系统使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最后实现微光下较好的成像效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所需系统供电电路分别与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连接,并提供稳定电压;FPGA电路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所需时序;EMCCD芯片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和镜头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该相机无需DDR内存芯片也能实现在监视器上的成像,因此系统更为简单,时序压力更小。(2)相机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采用专用温度控制芯片控制,精度更高,更安全。(3)相机采用Camera Link输出和PAL制输出并存的输出方式,前者有利于测试和调试,后者使用广泛,且所需成像设备更为轻便。(4)通过上位机传输指令,有利于EMCCD的测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相机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相关双采样电路中采样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制冷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源转换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成像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位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FPGA内部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的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包括EMCCD芯片1、EMCCD驱动电路2、FPGA电路3、采样电路4、温控电路5、系统供电电路6、成像电路7、上位机接口电路8,所需系统供电电路6分别与EMCCD芯片1、EMCCD驱动电路2、FPGA电路3、采样电路4、温控电路5连接,并提供稳定电压;FPGA电路3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2、采样电路4、温控电路5、成像电路7、上位机接口电路8连接,为其提供所需时序;EMCCD芯片1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2、采样电路4、温控电路5、系统供电电路6和镜头连接。
结合图2,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镜头选用C口镜头。CCD216芯片的分辨率为768*576,因此用C口镜头比较符合要求。C口镜头的螺纹的直径是1英寸(25毫米),每英寸32圈螺纹,根据“ANSI B1.1”标准设计,焦平面距离17.526mm。镜头将接收的光子聚焦于EMCCD芯片1上,获取光学图像。EMCCD芯片1的成像区受到光照接收光子,EMCCD芯片1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储存在EMCCD芯片1的势阱中,驱动电路2中的直流电平驱动和转移时钟驱动使EMCCD芯片1中成像区的电荷转移到存储区。驱动电路2中的电子倍增驱动使EMCCD芯片1的电荷完成电子倍增。驱动电路2中的直流电平驱动和读出时钟驱动使EMCCD芯片1中的每行的电荷挨个读出。电荷经过采样电路4中的预处理电路实现输出电压最大化,再由采样电路4中的AD9949处理。AD9949处理的顺序为采集信号,直流恢复(DC restore),相关双采样(correlated double sampler),彩色像素增益(PxGAgain),VGA增益(variablegain amplifier),光学黑电平钳位(optical black clamp),消隐(blank),最后输出,AD9949通过FPGA电路3配置,生成的数字信号经过FPGA电路3处理,生成符合成像要求的数据信号、时钟信号、控制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成像电路7实现成像。成像电路7有两种成像方式,第一种是Camera Link输出,该方式便于测试,但是不便于携带;第二种是PAL制输出,该方式便于携带,但是损失精度,因此将两种成像方式结合使用,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成像方式。为了减小暗电流噪声,EMCCD芯片1内部集成了半导体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配置温控电路5,温控电路5内部控制回路包括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互补输出驱动,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系统配备上位机接口电路8用于实现相机和PC的通信。
结合图2,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EMCCD驱动电路2由转移时钟驱动、读出时钟驱动、直流偏置驱动和电子倍增驱动组成,分别与FPGA电路3连接。转移时钟驱动由EL7457组成,EL7457使FPGA给出的时序信号实现电平转换和功率放大,从而能够驱动EMCCD芯片1进行电荷转移。读出时钟驱动由四路推挽电路组成。推挽电路将FPGA电路3提供的时序信号放大,从而驱动EMCCD进行电荷读出。直流偏置驱动由AD5305、LM324、分压电路组成。AD5305提供电压并且控制直流偏置驱动的上电顺序,电压经过LM324放大,分压电路分压,从而给出符合EMCCD芯片1工作所需的直流偏置电压。电子倍增驱动由LT2602、运放、谐振选频电路组成。LT2602通过FPGA电路3配置,经过放大,选频之后为EMCCD芯片1提供幅值可调的正弦波电压。
结合图2和图3,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采样电路4由预处理电路和AD9949采样电路组成,预处理电路实现EMCCD芯片1输出的阻抗匹配,使EMCCD芯片1的输出幅值最大化。AD9949芯片符合CCD216的采样要求,经过采集信号、直流恢复(DC restore)、相关双采样(correlated double sampler)、彩色像素增益(PxGAgain)、VGA增益(variablegain amplifier)、光学黑电平钳位(optical black clamp)以及消隐(blank),最后完成数字信号输出。
结合图2和图4,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温控电路5由EMCCD芯片1内部半导体制冷片、EMCCD芯片1内部热敏电阻电路、控制芯片LTC1923组成。半导体制冷片利用派尔帖效应使EMCCD芯片1工作在稳定的低温环境下,热敏电阻由于其对温度敏感的特性,为温控电路提供环境温度数据,LTC1923是专用温度控制芯片,精度高,保护措施良好,广泛应用于激光器,CPU,医疗器械等一系列设备中。芯片内部包括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互补输出驱动。误差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由前级电路给出,反向输入端FB引脚。PWM比较器由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振荡器控制组成。互补输出驱动控制MOS管组成的全桥开关,为EMCCD芯片1内部半导体制冷片提供双向电流。EMCCD芯片1内部半导体制冷片与LTC1923连接,EMCCD芯片1内部热敏电阻与LTC1923内部EAOUT管脚连接,LT2602与补偿反馈网络连接,用于设定目标温度值。TC1923内部FB管脚和EAOUT管脚通过一组并联的电容电阻连接,组成补偿网络。数字电位器及相关分压电路与LTC1923内部LIMIT管脚,H/C管脚连接,用于提供限流。AD7924与LTC1923内部TEC电压,TEC电流,H/C管脚连接,用于为FPGA电路3提供反馈。LTC1923与手册推荐的全桥电路连接,用于为EMCCD芯片1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提供稳定制冷电流。
结合图5,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系统供电电路6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电源采用12VDC输入,经过电压转换芯片实现系统所需电压要求。其中转移时钟驱动需要的电压有5V,-5V,7V,9.75V。用LD1117将12VDC输入转为9.75V和7V,用LP2985将12VDC输入转成5V。用LT1372将5V转换成-10V,再用LM314将-10V转换成-5V。直流偏置驱动需要的电压有28V,3.3V,5V,12V。用LT1372将5V转换成34V再用LM314转换成28V,用LT1764EQ将5V转换成3.3V。5V和12V由前面搭建的电源转换电路提供。采样电路4所需的3V电压由LT1764EQ产生的3.3V电压经过另外一片LP2985生成。FPGA电路3所需要的1.2V,1.8V,2.5V,3V,3.3V,都通过LT1764EQ实现。
结合图2和图6,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成像电路7实现系统的成像,成像输出模式为PAL制输出和Camera Link输出。其中,Camera Link输出采用base模式,由编码芯片DS90CR287实现编码功能,输出为5路差分信号,其中4路为数据信号,1路为时钟信号,连接器选用3M公司26pin MDR连接器,线缆选用Camera Link传输专用线缆,5路信号输出到NI采集卡中通过解码芯片将数据解码,最后实现成像。该成像模式数据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测试方便。PAL制输出使用ADV7123作为编码芯片,数据信号、同步信号和消隐信号通过ADV7123完成编码,并输出模拟信号,信号经过传输线传输到黑白监视器中,实现成像功能。监视器轻便,便于携带并且十分便宜,有利于扩展相机使用场景。成像电路7的数据信号、时钟信号、控制信号由FPGA电路3给出,成像电路7所需电源由系统供电电路6提供。
结合图2和图7,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上位机接口电路8主要用于检测EMCCD芯片1的温度状态和配置EMCCD驱动电路2的倍增电压,积分时间和采样电路4中AD9949的部分寄存器参数。上位机接口电路8选用RS232传输协议,电平转换芯片选用MAX232,PC通过上位机接口电路8传输指令,指令传输至FPGA电路3以更改系统配置数据。
结合图2和图8,本发明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的FPGA电路3为系统提供所需的时钟信号、控制信号、数据信号。FPGA电路3先完成自身上电,然后配置EMCCD驱动电路2的直流偏置信号,之后发出直流偏置配置结束信号。之后FPGA电路3配置EMCCD驱动电路2的其余驱动信号,使EMCCD芯片1正常工作,并输出模拟电压。与此同时FPGA电路3配置采样电路4使采样模块正常工作,采集EMCCD芯片1的输出并生成数字信号,同时FPGA电路3配置温控电路5,使EMCCD芯片1的工作温度逐渐降低直到达到设定值,以降低噪声。在采集到数字信号之后,FPGA电路3将得到的图像数字信号送入成像电路7,控制信号由前面配置的控制信号给出,在FPGA电路3生成的时钟的驱动下,实现图像的输出,最后在黑白监视器和CameraLink图像采集软件中实现成像。除此之外,FPGA电路3也通过串口与PC通信,完成指令传输。

Claims (8)

1.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所需系统供电电路分别与EMCCD芯片、EMCCD驱动电路、FPGA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连接,并提供稳定电压;FPGA电路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成像电路、上位机接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所需时序;EMCCD芯片分别与EMCCD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温控电路、系统供电电路和镜头连接;
所述EMCCD芯片1的成像区受到光照接收光子,EMCCD芯片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储存在EMCCD芯片的势阱中,驱动电路中的直流电平驱动和转移时钟驱动使EMCCD芯片中成像区的电荷转移到存储区;驱动电路中的电子倍增驱动使EMCCD芯片的电荷完成电子倍增;驱动电路中的直流电平驱动和读出时钟驱动使EMCCD芯片中的每行的电荷挨个读出;电荷经过采样电路中的预处理电路实现输出电压最大化,再由采样电路中的AD9949处理,生成的数字信号经过FPGA电路处理,生成符合成像要求的数据信号、时钟信号、控制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成像电路实现成像;系统配备上位机接口电路用于实现相机和PC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EMCCD驱动电路由转移时钟驱动、读出时钟驱动、直流偏置驱动和电子倍增驱动组成,分别与FPGA电路连接;转移时钟驱动由EL7457组成,EL7457使FPGA给出的时序信号实现电平转换和功率放大,从而能够驱动EMCCD芯片进行电荷转移;读出时钟驱动由四路推挽电路组成,推挽电路将FPGA电路提供的时序信号放大,从而驱动EMCCD进行电荷读出;直流偏置驱动由AD5305、LM324、分压电路组成,AD5305提供电压并且控制直流偏置驱动的上电顺序,电压经过LM324放大,分压电路分压,从而给出符合EMCCD芯片工作所需的直流偏置电压;电子倍增驱动由LT2602、运放、谐振选频电路组成,LT2602通过FPGA电路配置,经过放大,选频之后为EMCCD芯片1提供幅值可调的正弦波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FPGA电路为系统提供所需的时钟信号、控制信号、数据信号,FPGA电路先完成自身上电,然后配置EMCCD驱动电路的直流偏置信号,之后出直流偏置配置结束信号,最后FPGA电路配置EMCCD驱动电路的其余驱动信号,使EMCCD芯片正常工作,并输出模拟电压;同时,FPGA电路配置采样电路使采样模块正常工作,采集EMCCD芯片的输出并生成数字信号,同时FPGA电路配置温控电路,使EMCCD芯片的工作温度逐渐降低直到达到设定值,以降低噪声;在采集到数字信号之后,FPGA电路将得到的图像数字信号送入成像电路,在FPGA电路生成的时钟的驱动下,实现图像的输出,最后在黑白监视器和Camera Link图像采集软件中实现成像,此外,FPGA电路也通过串口与PC通信,完成指令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采样电路由预处理电路和AD9949采样电路组成,预处理电路实现EMCCD芯片输出的阻抗匹配,使EMCCD芯片的输出幅值最大化;AD9949芯片符合CCD216的采样要求,经过采集信号、直流恢复、相关双采样、彩色像素增益、VGA增益、光学黑电平钳位以及消隐,最后完成数字信号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温控电路由EMCCD芯片内部半导体制冷片、EMCCD芯片内部热敏电阻电路和控制芯片LTC1923组成,半导体制冷片利用派尔帖效应使EMCCD芯片工作在稳定的低温环境下,热敏电阻由于其对温度敏感的特性,为温控电路提供环境温度数据,LTC1923芯片内部包括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互补输出驱动,误差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由前级电路给出,反向输入端FB引脚,PWM比较器由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振荡器控制组成,互补输出驱动控制MOS管组成的全桥开关,为EMCCD芯片内部半导体制冷片提供双向电流;
EMCCD芯片内部半导体制冷片与LTC1923连接,EMCCD芯片内部热敏电阻与LTC1923内部EAOUT管脚连接,LT2602与补偿反馈网络连接,用于设定目标温度值;TC1923内部FB管脚和EAOUT管脚通过一组并联的电容电阻连接,组成补偿网络;数字电位器及相关分压电路与LTC1923内部LIMIT管脚,H/C管脚连接,用于提供限流;AD7924与LTC1923内部TEC电压,TEC电流,H/C管脚连接,用于为FPGA电路提供反馈;LTC1923与手册推荐的全桥电路连接,用于为EMCCD芯片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提供稳定制冷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供电电路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电源采用12VDC输入,经过电压转换芯片实现系统所需电压要求;其中转移时钟驱动需要的电压有5V,-5V,7V,9.75V,用LD1117将12VDC输入转为9.75V和7V,用LP2985将12VDC输入转成5V,用LT1372将5V转换成-10V,再用LM314将-10V转换成-5V;直流偏置驱动需要的电压有28V,3.3V,5V,12V,用LT1372将5V转换成34V再用LM314转换成28V,用LT1764EQ将5V转换成3.3V,5V和12V由前面搭建的电源转换电路提供;采样电路所需的3V电压由LT1764EQ产生的3.3V电压经过另外一片LP2985生成,FPGA电路所需要的1.2V,1.8V,2.5V,3V,3.3V,都通过LT1764EQ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像电路的成像输出模式为PAL制输出和Camera Link输出,Camera Link输出采用base模式,由编码芯片DS90CR287实现编码功能,输出为5路差分信号,其中4路为数据信号,1路为时钟信号,连接器选用26pin MDR连接器,线缆选用Camera Link传输专用线缆,5路信号输出到NI采集卡中通过解码芯片将数据解码,最后实现成像;PAL制输出使用ADV7123作为编码芯片,数据信号、同步信号和消隐信号通过ADV7123完成编码,并输出模拟信号,信号经过传输线传输到黑白监视器中,实现成像功能;成像电路的数据信号、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由FPGA电路给出,成像电路所需电源由系统供电电路提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位机接口电路用于检测EMCCD芯片的温度状态和配置EMCCD驱动电路的倍增电压,积分时间和采样电路中AD9949的部分寄存器参数;上位机接口电路选用RS232传输协议,电平转换芯片选用MAX232,PC通过上位机接口电路传输指令,指令传输至FPGA电路以更改系统配置数据。
CN201811292427.8A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Active CN109451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2427.8A CN109451210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2427.8A CN109451210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210A true CN109451210A (zh) 2019-03-08
CN109451210B CN109451210B (zh) 2020-09-11

Family

ID=6554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2427.8A Active CN109451210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12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530A (zh) * 2019-05-07 2019-08-0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空间红外相机指令链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452937A (zh) * 2021-05-24 2021-09-28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自适应驱动信号星载ccd高光谱成像电路及方法
CN114002846A (zh) * 2021-10-28 2022-02-0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一种基于emccd的微光成像辅助驾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470A (zh) * 2011-06-13 2011-10-19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ccd相机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400848A (zh) * 2013-08-14 2013-11-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用于倍增电荷耦合器件的封装结构
CN104062990A (zh) * 2014-07-22 2014-09-24 徐云鹏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机理的降噪温控系统
CN105338232A (zh) * 2015-12-07 2016-02-17 南京理工大学 Ccd相机、多参数可控电子倍增ccd成像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470A (zh) * 2011-06-13 2011-10-19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ccd相机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400848A (zh) * 2013-08-14 2013-11-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用于倍增电荷耦合器件的封装结构
CN104062990A (zh) * 2014-07-22 2014-09-24 徐云鹏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机理的降噪温控系统
CN105338232A (zh) * 2015-12-07 2016-02-17 南京理工大学 Ccd相机、多参数可控电子倍增ccd成像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家维: "高精度全天时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王成: "EMCCD成像组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530A (zh) * 2019-05-07 2019-08-0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空间红外相机指令链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452937A (zh) * 2021-05-24 2021-09-28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自适应驱动信号星载ccd高光谱成像电路及方法
CN113452937B (zh) * 2021-05-24 2023-12-08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自适应驱动信号星载ccd高光谱成像电路及方法
CN114002846A (zh) * 2021-10-28 2022-02-0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一种基于emccd的微光成像辅助驾驶系统
CN114002846B (zh) * 2021-10-28 2024-01-19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一种基于emccd的微光成像辅助驾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210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1210A (zh) 一种制冷型电子倍增ccd相机系统
US8681260B2 (en) Dual site imaging camera
JP5165625B2 (ja) InGaAsイメージ増強カメラ
CN103916618A (zh) 基于光纤的机载视频高速传输电路及其方法
CN105338232A (zh) Ccd相机、多参数可控电子倍增ccd成像系统及方法
Nesher et al. Digital cooled InSb detector for IR detection
CN108055527B (zh) 通用型emccd测试系统
US20240072076A1 (en) Image sensor with image receiver and automatic image switching
CN103822710B (zh) 基于ccd的光谱信号采集电路
CN103462623A (zh) 一种快速采集图像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CN205510281U (zh) 一种差分数字视频转pal制式视频的视频转换电路
CN116260959A (zh) 图像信号传输电路、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及内窥镜
CN205945932U (zh) 一种高速低噪声大面阵ccd成像系统
CN106454274B (zh) 一种适应特殊环境的监视摄像机系统
CN113194230A (zh) 一种用于昼夜观察的长焦距微光和红外融合观察系统
CN103383283A (zh) 一种测量微弱光信号的便携式检测装置
Yang et al. Design of high resolution high sensitivity EMCCD camera
Lin et al. Realization of imaging system of low light level night vision based on EMCCD
CN107959800A (zh) 一种基于fpga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
Zhang et al. A wide-spectrum and high-speed CMOS system based on FPGA
Qi et al. Design of area CCD imaging system based on FPGA
CN216524378U (zh) 基于InGaAs探测器的激光告警硬件电路
Luo et al. Novel driver method to improve ordinary CCD frame rate for high-speed imaging diagnosis
CN106303173A (zh) 一种高速低噪声大面阵ccd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Xia et al. Based on EMCCD ima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