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539A -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539A
CN109450539A CN201811583070.9A CN201811583070A CN109450539A CN 109450539 A CN109450539 A CN 109450539A CN 201811583070 A CN201811583070 A CN 201811583070A CN 109450539 A CN109450539 A CN 109450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ght
lifi
mobile terminal
emit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30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0539B (zh
Inventor
邓卓
何春燕
吴玲
沈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30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39A/zh
Priority to US16/387,755 priority patent/US1077115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0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2LED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显示装置还用于根据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其中,用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的发光元件为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利用显示装置在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同时,发送第一LIFI信号,同时有利于提高该光通讯方式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速度与数据传输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见光无线通讯技术,又称“光保真技术”(light Fidelity,LIFI)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波谱(例如房间内的灯泡所发出的照明光线的波谱)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该技术通过改变灯泡的发光闪烁频率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速度可达100GB。
通常,通过给普通的灯泡加装微芯片,使灯泡以极高的频率闪烁(示例性的,闪烁频率可达到每秒数百万次),就可以利用灯泡发送数据。但是,目前的LIFI信号传输方式的安全性仍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以提高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所述显示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
其中,用于发出所述第一LIFI信号的所述发光元件为用于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应用第一方面提供的移动终端执行,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包括:
所述显示装置根据显示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所述显示装置还根据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显示装置还用于根据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其中,用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的发光元件为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利用该移动终端中的显示装置在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同时,利用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发出第一LIFI信号,同时在显示画面相同的待显示画面时,可利用发光元件发出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因此可提高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2中A1-B1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2中A1-B1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移动终端发出的一种第一LIFI信号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移动终端发出的另一种第一LIFI信号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流流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流流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通过LIFI进行数据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输速率快、频率范围宽、保密性和安全性较高、无电磁辐射、频谱丰富、密度高、成本低、绿色以及低能耗等方面。通过LIFI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通常为:通过给用于房间内照明的灯泡或者给移动终端内的通常用作闪光灯的灯泡加装微芯片,使灯泡按照预设频率闪烁,从而利用灯泡发送数据。通过这种方式,灯泡就可以快速传输二进制编码(示例性的,该二进制编码可为1001001……)。对于裸眼来说,灯泡的这种闪烁是不可见的,需通过光敏接收器对该LIFI信号(理解为LIFI传输的二进制编码信号)进行探测。这种LIFI信号传输方式的原理类似于利用火炬发送莫尔斯码,但LIFI信号的传输速度更快,且使用了计算机能理解的字母表。然而,上述LIFI信号传输方式仅为单独的灯泡加装微芯片,并利用该灯泡进行LIFI信号传输,通过针对该灯泡进行LIFI信号检测即可获得LIFI信号所传输的二进制代码,其针对性较强,安全性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其中的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并将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可在利用显示装置的多个发光元件显示待显示画面时,利用该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发出第一LIFI信号;由于发光元件在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时,所需考量的参数通常为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信息(即亮度信息),而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时,所需考量的参数通常为发光元件的闪烁频率信息,由此,通过调节发光元件的发光信号的占空比(也可理解为,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可实现在输出相同的亮度信息的前提下,发出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3,该移动终端00包括: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01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01电连接;显示装置10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控制多个发光元件101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显示装置10还用于根据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0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其中,用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的发光元件101为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多个发光元件101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移动终端00通过显示装置10实现画面显示功能。示例性的,移动终端00可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手机(图1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该移动终端00为手机)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具有画面显示功能的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移动终端00除包括显示装置10之外,还可包括闪光灯、摄像头、听筒、话筒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功能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其中,显示装置10中的多个发光元件101发出光线,可直接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10可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该结构(可参考图2)中,发光元件101可直接对应显示装置10的像素结构;或者显示装置10中的多个发光元件101发出的光线作为显示装置10中的显示背光以显示待显示画面,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10可为液晶显示装置,该结构(可参考图3)中,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0,液晶显示面板20设置有色阻块212,发光元件101与与其对应的色阻块212共同对应显示装置10的像素结构。关于显示装置10的纵向(即图1中示出的第三方向Z,该方向垂直于显示装置10的出光面,该出光面即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决定的平面,该平面也可称为横向平面)膜层结构在下文详述。
其中,从显示效果的层面上理解,显示信号可包括显示颜色信号和显示亮度信号;从显示控制的层面上理解,显示信号可包括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LIFI发送信号可包括LIFI信号对应的高低电平信号,还可包括该高低电平的相关时序信号。
其中,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用于发出LIFI发送信号,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多个发光元件101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01响应于该LIFI发送信号,以在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同时,发出第一LIFI信号,该第一LIFI信号为一LIFI光信号。
示例性的,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可为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与显示装置10中的显示控制模块集成设计,以提高显示装置10的集成度,利于实现显示装置10以及移动终端00的小体积便携式设计。
示例性的,一个发光元件101发出的第一LIFI信号可视为一维(时间维度)LIFI信号,多个发光元件101发出的第一LIFI信号可视为二维(空间维度)LIFI信号。关于一维LIFI信号和二维LIFI信号在下文详述。
由于发光元件101的亮度信息相同时,可对应发出不同的闪烁频率信息,即可对应发出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因此,多个发光元件101在显示画面相同的待显示画面时,可同步发出不同频率的第一LIFI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2,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区10A和围绕显示区10A的非显示区10N,发光元件101可设置于显示区10A内,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可设置在非显示区10N内。显示区10A内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0P,其中每个子像素10P的位置可对应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101,可根据显示装置10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装置10包括30个发光元件101,且30个发光元件101呈6列5行的阵列排布,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101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发光元件101的形状,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101的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分别以显示装置10为液晶显示装置和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为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00中的显示装置10的纵向膜层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图4为沿图2中A1-B1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该移动终端00中的显示装置10为液晶显示装置时,该显示装置10的纵向膜层结构。结合图2、图3和图4,显示装置10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0;液晶显示面板20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101的出光侧;多个发光元件101用于给液晶显示面板20提供显示背光。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0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211和第二衬底基板221;其中,在第一衬底基板211靠近第二衬底基板221一侧形成有色阻块212。示例性的,色阻块212的颜色可为红色、绿色、蓝色,可分别对应形成红色子像素10PR、绿色子像素10PG和蓝色子像素10PB。在第二衬底基板221靠近第一衬底基板211一侧形成有发光元件101。示例性的,每一个发光元件101为一个子像素提供显示背光。在色阻块212背离第一衬底基板211的一侧形成第一平坦层213,在发光元件101背离第二衬底基板221的一侧形成第二平坦层222,在第一平坦层213与第二平坦层222之间设置液晶层230。通过在液晶层上施加电压,可控制液晶层23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从而可控制发光元件101发出的光线能否由出光面出射,以及可通过色阻块212控制出射光线的颜色,进而实现显示装置10显示待显示画面。
此外,显示装置10还可包括保护盖板232,保护盖板232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并通过粘结层231与液晶显示面板20固定粘结。从而,可利用保护盖板232保护液晶显示面板20,避免液晶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表面被划伤,从而有利于确保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效果以及有利于延长显示装置1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色阻块212的颜色为三种,且每个色阻块212的位置对应一个发光元件101,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移动终端00和显示装置10的实际需求,设置色阻块212的颜色数量和种类,以及设置每个色阻块212的位置对应的发光元件101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该显示装置10为液晶显示装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下偏光片、上偏光片、消光模组(用于消除反射环境光对显示画面的影响)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或组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发光元件101为mini-LED。
其中,LED的中文全称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为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是指单颗LED的尺寸在几百微米(μm)级的LED,示例性的,单颗LED的尺寸可为100μm-500μm。这里的“尺寸”可理解为该LED在横向平面内的各个方向的长度中的最大长度或平均长度。
如此设置,可利用mini-LED为液晶显示面板20提供显示背光,其中,每颗mini-LED均可利用驱动电路单独驱动,从而,在显示装置10利用该mini-LED的光线作为显示背光实现正常画面显示的同时,还可同步利用该mini-LED发出的光线发出第一LIFI信号,实现了画面显示与无线信号传输的集成,同时提高了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此外,利用mini-LED为液晶显示面板20提供显示背光,即可达到较好的画面显示效果。由此,在确保画面显示质量较好的前提下,有利于降低发光元件101的布设难度和制作工艺难度,从而有利于减少显示装置10以及移动终端00的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利用mini-LED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显示背光,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101的种类和规格(示例性的,这里的“规格”可理解为尺寸),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5为沿图2中A1-B1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00中的显示装置10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该显示装置10的纵向膜层结构。结合图2和图5,(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10中的多个发光元件101用于发光以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发光元件101包括第一电极30A、第二电极30N以及位于第一电极30A与第二电极30N之间的发光材料层30E,多个发光元件101包括红光发光元件101PR、绿光发光元件101PG以及蓝光发光元件101PB。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30A可为阳极,第二电极30N可为阴极,发光材料层30E可为红光发光材料层、绿光发光材料层或蓝光发光材料层,分别对应形成红光发光元件101PR、绿光发光元件101PG和蓝光发光元件101PB。
示例性的,发光材料层30E的材料可为有机发光材料。
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10还可包括第一基板311,形成在发光元件101靠近衬底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层312,驱动电路层312包括多个驱动电路10T,驱动电路10T与发光元件101一一对应电连接(图5中未示出连接方式),还包括间隔层313以及保护层314。
其中,间隔层313至少设置于相邻发光元件101的第一电极30A之间以及设置于相邻发光元件101的发光材料层30E之间,从而确保各发光元件101可单独分别驱动,以实现显示装置10正常显示待显示画面。其中,保护层314位于发光元件101远离第一基板311的一侧,用于保护发光元件101,降低水氧对发光元件101的膜层性能的影响,延长其寿命,从而有利于延长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保护层314可为硬质的保护盖板,即保护层可为与第一基板3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或者保护层314可为薄膜保护层,从而便于实现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轻薄化设计。
当显示装置10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的纵向膜层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10的纵向总厚度,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轻薄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发光元件101的发光材料层30E的颜色为三种,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材料层的颜色数量和种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该显示装置10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消光模组(用于消除反射环境光对显示画面的影响)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或组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发光元件101为Micro-LED。
其中,Micro-LED是指单颗LED的尺寸小于几十微米(μm)级的LED,示例性的,单颗LED的尺寸可小于50μm。这里的“尺寸”也理解为该LED在横向平面内的各个方向的长度中的最大长度或平均长度。
如此设置,可利用Micro-LED发光以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其中,每颗Micro-LED均可利用驱动电路单独驱动,从而,在显示装置10利用该Micro-LED的光线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同时,还可同步利用该Micro-LED的光线发出第一LIFI信号,实现了画面显示与无线信号传输的集成,同时提高了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此外,利用Micro-LED发光以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由于Micro-LED尺寸较小,在一定的面积内,可布设数量较多的Micro-LED,从而有利于提高画面显示的细腻程度,即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利用Micro-LED发光以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101的种类和规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2,显示装置10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10T和显示控制模块103,多个驱动电路10T与多个发光元件101一一对应电连接;显示控制模块103用于根据显示信号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的LIFI发送信号生成发光信号;驱动电路10T用于接收发光信号,并根据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101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其中,发光元件101发出的光线包含第一LIFI信号。
其中,驱动电路10T也可称为像素驱动电路,其具体的电路元件组成可包括薄膜晶体管、电容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电路元件;同时,各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连接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也不作限定。
其中,显示控制模块103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可集成设置于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上,以简化电路设计,提高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集成度。
其中,显示控制模块103根据显示信号和LIFI发送信号生成发光信号,并传输至相应的驱动电路10T;驱动电路10T接收该发光信号,并根据该发光信号控制与之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01发光,该发光元件101发出的光线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同时还包括第一LIFI信号;由此,该移动终端10同步实现显示画面以及发送第一LIFI信号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驱动电路10T与发光元件101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决定的平面内的垂直投影不交叠,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驱动电路10T与发光元件101的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控制模块103与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仅为功能性的划分,图2中为了清楚地示出两个模块的电连接关系,分别用单独的矩形框代表这两个模块,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显示控制模块103与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102的空间位置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扫描线10S、数据线10D以及移位寄存器10V,其中,扫描线10S与数据线10D交叉,限定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中设置一个发光元件101,各移位寄存器10V依次级联,并通过扫描线10S向发光元件101提供扫描信号,数据线10D用于向发光元件101提供数据信号;驱动电路10T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其控制端与扫描线10S电连接,输入端与数据线10D电连接,输出端与发光元件101电连接;发光元件101在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协同控制下发出具有预设亮度且具有预设频率的光线,其中预设亮度对应于显示待显示画面,预设频率对应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结构可根据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针对一维LIFI信号和二维LIFI信号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图6为图1中移动终端发出的一种第一LIFI信号的示意图。参照图6,显示装置10显示一帧待显示画面时,还用于控制发光元件101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LIFI信号,以使发光元件101发出具有预设发光强度的光信号。
示例性的,将第一闪烁频率信号L41、第二闪烁频率信号L42和第三闪烁频率信号看作第一组第一LIFI信号;将第四闪烁频率信号L51和第五闪烁频率信号L52看作第二组第一LIFI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段T11和第二时间段T12的时间相等,均对应一帧的时长。其中,第一LIFI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Lon和低电平信号Ldown,其中,高电平信号Lon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1,低电平信号Ldown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0;则一帧对应的时间段(示例性的,以第一时间段T11或第二时间段T12为示例)内,上述第一组和第二组LIFI信号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信息分别为:
第一闪烁频率信号L41:000111000111;
第二闪烁频率信号L42:001100110011;
第三闪烁频率信号L43:010101010101;
第四闪烁频率信号L51:001111001111;
第五闪烁频率信号L52:011011011011。
其中,第一组第一LIFI信号对应的光线的占空比均相同,为二分之一,从而其对应的亮度信息(该亮度信息可称为第一亮度)均相同,可用于显示画面相同的待显示画面;同时,第一组第一LIFI信号的闪烁频率均不相同,由此,对应三种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同理,第二组第一LIFI信号对应的光想的占空比均相同,为三分之二,从而其对应的亮度信息(该亮度信息可称为第二亮度)相同,可用于显示画面相同的待显示画面;同时,第二组第一LIFI信号的闪烁频率均不相同,由此,对应两种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
前一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还可以理解为:当发光元件101需要发出具有第一亮度的亮度信息时,该发光元件101可采用第一闪烁频率信号L41、第二闪烁频率信号L42和第三闪烁频率信号中的任一种方式发光,从而该发光元件101可发出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同理,当发光元件101需要发出具有第二亮度的亮度信息时,该发光元件101可采用第四闪烁频率信号L51和第五闪烁频率信号L52中的任一种方式发光,从而该发光元件101可发出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
由此,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一致时,通过调整发光元件101的发出的光线的占空比和频率,可输出相同的亮度信息,但对应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从而达到加密信息传送的目的,即可提高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几种一维LIFI信号,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维LIFI信号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101的占空比和闪烁频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次,上述图6示出的各第一LIFI信号均基于时间的维度而构成,可视作时间维度的一维LIFI信号,也可理解为单个的发光元件101用于发出一维LIFI信号。当发光元件101的数量为多个时,该多个发光元件101还可用于发出空间维度的二维LIFI信号,下面以图7中示出的各第一LIFI信号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图7为图1中移动终端发出的另一种第一LIFI信号的示意图,以其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形式示出。结合图2、图6以及图7,显示装置10中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101用于在当前时刻发出高电平信号Lon和/或低电平信号Ldown,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其中,高电平信号Lon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1,低电平信号Ldown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0,第一LIFI信号对应一个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该第一LIFI信号可看作二维LIFI信号。
示例性的,图7中示出了四个时刻(分别为第一时刻t21时刻、第二时刻t22时刻、第三时刻t23时刻和第四时刻t24时刻)的8种二维LIFI信号(分别为第一二维LIFI信号L61、第二二维LIFI信号L62、第三二维LIFI信号L63、第四二维LIFI信号L64、第五二维LIFI信号L65、第六二维LIFI信号L66、第七二维LIFI信号L67以及第八二维LIFI信号L68)。
其中,当前时刻下,多个发光元件101可均发出高电平信号Lon;或者多个发光元件101可均发出低电平信号Ldown;或者多个发光元件101中的部分发光元件101发出高电平信号Lon,部分发光元件101发出低电平信号Ldown,由此,结合各发光元件101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放向Y所决定的平面内的空间相对位置以及发光元件101的高低电平信号(即高电平信号Lon和/或低电平信号Ldown),即可对应得到一个二维LIFI信号,从而对应得到一个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仅结合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10的结构,示例性的示出了8种二维LIFI信号,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二维LIFI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2和图7,以每个发光元件101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多个发光元件101呈阵列排布;多个发光元件101中用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101位于阵列的预设行、预设列或预设区域。
示例性的,图2中示出了6列5行的发光元件101,图7中对应该6列5行的发光元件101示例性的示出了4种二维LIFI信号,分别为:第一二维LIFI信号L61、第二二维LIFI信号L62、第三二维LIFI信号L63和第四二维LIFI信号L64;其中,各二维LIFI信号及其对应的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均可由图7中直观的观察到,该段文字中不再赘述。
此外,除了上述整个阵列中的所有发光元件101均用于发出一个二维LIFI信号之外,还可仅利用整个阵列中的部分发光元件101发出二维LIFI信号,该部分发光元件101可位于阵列的预设行、预设列或预设区域。
示例性的,第一方向X为行方向,第二方向Y为列方向,在第一时刻t21时刻,还可仅利用第三行的6个发光元件101发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构成第五二维LIFI信号L65;在第二时刻t22时刻,还可仅利用第六列的5个发光元件101发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构成第六二维LIFI信号L66;在第三时刻t23,还可仅利用图中所示不规则区域中的13个发光元件发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构成第七二维LIFI信号L67;在第四时刻t24时刻,还可仅利用中心矩形区域的12个发光元件101发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构成第八二维LIFI信号L68。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发光元件101呈6列5行的阵列排布,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01的数量以及其排布方式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用于发出二维LIFI信号的发光元件101的数量为5个、6个、12个或13个,并具体示出了发光元件101的空间(二维空间内)相对位置关系,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用于发出二维LIFI信号的发光元件101的数量以及其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显示装置10还包括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和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与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电连接;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用于接收第二LIFI信号;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用于将第二LIFI信号转换为第二LIFI信号对应的电信号。
其中,第二LIFI信号为又一LIFI光信号,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可接收该LIFI光信号,并将该LIFI光信号传输至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用于将该LIFI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即形成相应加密信息,从而完成了接收加密信息的过程;结合上述第一LIFI信号的发出过程,可实现LIFI信号的收发的完整过程,即通过无线方式实现数据传输(或称信息交互)。
示例性的,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可为光感元件,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可为光信号解码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与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分立设置,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实际需求,设置二者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与LIFI信号转换模块105也可理解为仅仅是功能性的划分,二者可集成在同一空间位置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包括光电传感器。
其中,可利用光电传感器接收第二LIFI信号,同时将该LIFI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得到的电信号传输至LIFI信号转换模块进行解码,以得到加密信息。
同时,设置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为光电传感器,可使LIFI信号接收模块的结构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当接收的第二LIFI信号为二维LIFI信号时,LIFI信号接收模块104不仅具有光信号亮暗识别的作用(该作用相当于接收高低电平信号的作用),还具有光信号空间为使识别的功能。
可选的,光电传感器为光电二极管。
如此设置,可使光电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其设计和制作难度较低,从而可降低显示装置10和移动终端00的设计和制作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光电传感器还可为其他类型的具有光感功能的元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移动终端00中的数据流向对移动终端00的LIFI信号收发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流流向示意图,示出了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时的移动终端的数据流流向。参照图9,第一移动终端001用于发出LIFI信号,第二移动终端002用于接收该LIFI信号。其中,数据流信号1为一二进制编码信息,包括显示信号和LIFI发送信号,该数据流信号1同时传输至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发光以提供显示背光,可为mini-LED)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和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集成电路,以分别进行mini-LED IC信号处理和LCD IC信号处理,mini-LED IC信号处理后实现mini-LED阵列信号输出,即实现显示背光的输出,结合该显示背光的输出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信号输出,可实现显示装置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该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包括LIFI信号,由此,该第一移动终端001实现画面显示的同时,同步发出了LIFI信号。其中,第二移动终端002的LIFI信号接收模块接收该LIFI信号并传输至LIFI信号转换模块,该LIFI信号转换模块将该LIFI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编码信息,即形成数据流信号2,由此,该第二移动终端002完成LIFI信号接收及解码的过程。
示例性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流流向示意图,示出了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显示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的移动终端的数据流流向。参照图10,第三移动终端003用于发出LIFI信号,第二移动终端002用于接收该LIFI信号。其中数据流信号1为一二进制编码信息,包括显示信号和LIFI发送信号,该数据流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发光以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可为Micro-LED)的集成电路,进行Micro-LED IC信号处理,后Micro-LED IC信号输出,实现画面显示;同时,该显示的画面包括LIFI信号,由此,该第三移动终端003实现画面显示的同时,同步发出了LIFI信号。其中,第二移动终端002的LIFI信号接收以及解码的过程可参照图9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9和图10中仅示例性的以液晶显示装置和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为例示例性的说明了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过程,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移动终端的实际需求,设置移动终端中的显示装置的类型,并根据显示装置的类型设计数据流流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可应用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移动终端执行,因此,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未详尽解释之处可参照上文的解释说明进行理解,下文中不再赘述。
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包括:显示装置根据显示信号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显示装置还根据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
其中,用于发出第一LIFI信号的发光元件101为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多个发光元件101中的至少一个,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相同的待显示画面时,可同步发出不同频率的第一LIFI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LIFI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移动终端的组成部分,对上述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示例性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1,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可包括:
S71、显示控制模块根据显示信号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生成发光信号。
示例性的,当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时,显示控制模块包括显示背光的集成电路模块。当显示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显示控制模块为控制发光元件发光以直接显示待显示画面的集成电路模块。
其中,显示控制模块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后续用于将发光信号发送至每个驱动电路。
S72、驱动电路接收发光信号,并根据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其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包含第一LIFI信号。
示例性的,驱动电路为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驱动电路驱动与之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发光。由于发光信号是结合现实信号与LIFI发送信号而生成的,从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可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同时,还包含第一LIFI信号。
可选的,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还可包括:显示装置显示一帧待显示画面时,还控制发光元件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LIFI信号,以使发光元件发出具有预设发光强度的光信号。
示例性的,参照图6,预设发光强度可为第一亮度或第二亮度;若预设发光强度为第一亮度,预设频率可为第一闪烁频率、第二闪烁频率或第三闪烁频率;若预设发光强度为第二亮度,预设频率可为第四闪烁频率或第五闪烁频率。由此,对应于同一预设发光强度,可对应于多种不同的预设频率,即可对应多种不同的第一LIFI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LIFI信号的安全性。
可选的,第一LIFI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其中,高电平信号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1,低电平信号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0,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还可包括: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在当前时刻发出高电平信号和/或低电平信号,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第一LIFI信号对应一个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
示例性的,可参照图7,当前时刻下,结合发光元件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发光元件的高低电平信号,即可对应得到一个二维LIFI信号,该二维LIFI信号对应一个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
当然,对于单个的发光元件而言,其在时间维度上的高低电平信号构成一个一维LIFI信号,该一维LIFI信号对应一个时间维度的一维二进制编码信息,详细说明可参照图6以及上文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2,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可包括:
S81、显示控制模块根据显示信号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生成发光信号。
S82、驱动电路接收发光信号,并根据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其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包含第一LIFI信号。
S83、LIFI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第二LIFI信号。
S84、LIFI信号转换模块将第二LIFI信号转换为第二LIFI信号对应的电信号。
其中,S81与S82依次顺序执行,可完成第一LIFI信号的发送过程;S83与S84依次顺序执行,可完成第二LIFI信号的接收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先进行第一LIFI信号的发送过程,后进行第二LIFI信号的接收过程,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第一LIFI信号的发送过程与第二LIFI信号的接收过程的执行先后顺序,当然,对于同一移动终端而言,两过程还可以同步进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以及该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可通过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的发光元件同步发送LIFI信号,并通过光电传感器接收LIFI信号,从而实现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即实现光通讯;该光通讯技术相比于蓝牙等无线传输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传输信号量大、传输速度快以及传输方式方便等优势。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所述显示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
其中,用于发出所述第一LIFI信号的所述发光元件为用于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出光侧;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给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显示背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mini-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材料层,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红光发光元件、绿光发光元件以及蓝光发光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Micro-LE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和显示控制模块,所述多个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信号和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生成发光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包含所述第一LIFI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时,还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输出预设频率的所述第一LIFI信号,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具有预设发光强度的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IFI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其中,所述高电平信号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1,所述低电平信号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0;
所述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在当前时刻发出所述高电平信号和/或所述低电平信号,以发出所述第一LIFI信号,所述第一LIFI信号对应一个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呈阵列排布;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用于发出所述第一LIFI信号的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阵列的预设行、预设列或预设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LIFI信号接收模块和LIFI信号转换模块,所述LIFI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LIFI信号转换模块电连接;
所述LIFI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LIFI信号;
所述LIFI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LIFI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LIFI信号对应的电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IFI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光电二极管。
13.一种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执行,所述LIFI信号收发方法包括:
所述显示装置根据显示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待显示画面,同时,所述显示装置还根据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光以发出第一LIFI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和显示控制模块;所述LIFI信号收发方法包括: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显示信号和所述LIFI信号发送控制模块的LIFI发送信号生成发光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接收所述发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光信号驱动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用于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包含所述第一LIFI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一帧所述待显示画面时,还控制所述发光元件输出预设频率的所述第一LIFI信号,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具有预设发光强度的光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IFI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其中,所述高电平信号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1,所述低电平信号对应二进制编码中的0,所述LIFI信号收发方法还包括:
所述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元件在当前时刻发出所述高电平信号和/或所述低电平信号,以发出所述第一LIFI信号,所述第一LIFI信号对应一个二维空间的二进制编码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LIFI信号接收模块和LIFI信号转换模块,所述LIFI信号的收发方法还包括:
LIFI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第二LIFI信号;
LIFI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LIFI信号转换为第二LIFI信号对应的电信号。
CN201811583070.9A 2018-12-24 2018-12-2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Active CN109450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070.9A CN109450539B (zh) 2018-12-24 2018-12-2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US16/387,755 US10771157B2 (en) 2018-12-24 2019-04-18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a LIFI signal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070.9A CN109450539B (zh) 2018-12-24 2018-12-2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539A true CN109450539A (zh) 2019-03-08
CN109450539B CN109450539B (zh) 2020-07-14

Family

ID=65535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3070.9A Active CN109450539B (zh) 2018-12-24 2018-12-2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1157B2 (zh)
CN (1) CN1094505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845A (zh) * 2021-05-31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791347B2 (en) 2020-06-12 2023-10-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796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20170138562A1 (en) * 2014-06-12 2017-05-18 Westland Joau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llumination including solid-sta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07404354A (zh) * 2017-08-24 2017-11-28 河南中云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屏幕进行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3277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o mana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NL1040869B1 (en) * 2014-06-27 2016-06-08 Eldolab Holding Bv A method for driving a light source, a driver system to drive a light source and a luminaire comprising said light source and driver system.
US20160020854A1 (en) * 2014-07-15 2016-01-21 Allen Howard Engel System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sometimes called Li-Fi 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V.L.C. ) between computers or broadcast programs and simple microcontroller gadgets with limited user interfaces, to furthe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US10079264B2 (en) * 2015-12-21 2018-09-18 Hong Kong Beida Jade Bird Display Limi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integrated thin-film transistor circuitry
CN106330313B (zh) * 2016-09-05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盒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90198709A1 (en) * 2017-12-22 2019-06-27 Lumileds Llc Iii-nitride multi-color on wafer micro-led enabled by tunnel junc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8562A1 (en) * 2014-06-12 2017-05-18 Westland Joau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llumination including solid-sta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0589796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404354A (zh) * 2017-08-24 2017-11-28 河南中云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屏幕进行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1347B2 (en) 2020-06-12 2023-10-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364845A (zh) * 2021-05-31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364845B (zh) * 2021-05-31 2023-08-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71157B2 (en) 2020-09-08
US20200204255A1 (en) 2020-06-25
CN109450539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1735B (zh) 显示装置
CN100390599C (zh)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JP202053276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93315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7046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14574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8538875B (zh) 光路控制结构、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JP2007500865A (ja) 切り換え可能な2d/3dディスプレイ
CN109389910B (zh)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09143682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7331693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0539A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lifi信号收发方法
CN110531549A (zh) 双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47407A (zh) 一种微晶粒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US11340473B2 (en) 3D display panel, ME1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00031279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761684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控制方法
CN103439832A (zh) 透明显示装置
CN107358907A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6959543A (zh) 一种显示器
CN110580882A (zh) 光学无线通信系统
KR10226717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99857B1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630156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10770521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nd display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