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274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274A
CN109450274A CN201811620849.3A CN201811620849A CN109450274A CN 109450274 A CN109450274 A CN 109450274A CN 201811620849 A CN201811620849 A CN 201811620849A CN 109450274 A CN109450274 A CN 109450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adapter
state
electronic equipment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08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海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08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及其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该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且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通过向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控制该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使得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基本相同,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减少了能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压变换设备,能够将交流输入转换成直流输出,满足电子设备或电子电器的用电需要。
以电子设备为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电压通常不是电子设备系统所需电压,需要电源转换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升压/降压处理,由于电源转换器始终处于电源转换状态,导致电源转换器产生电子元件的传导损耗(即图1所示的粗线箭头所示的电能传输路径存在的传导损耗)、电压转换损耗及电感铁芯损耗等功率损耗,比较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将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电源转换器切换到第二状态,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将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其中: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且具有第二功率损耗;第一功率损耗比第二功率损耗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处理时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未进行电压转换处理,将输入端的电能直接传输至输出端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监测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读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状态位的数值;
基于所述电源状态位的数值,确定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
利用所述电流数据和所述电压数据,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可选的,所述特定条件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小于功耗阈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将所述电源状态位的第一数值更新为第二数值;
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退出所述第二状态,将所述电源状态位的所述第二数值更新为所述第一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其中: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且具有第二功率损耗;第一功率损耗比第二功率损耗高。
可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状态位的数值;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源状态位的数值,确定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器,用于实现电压转换处理;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上述控制方法的程序;
控制器,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实现如上述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上述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及其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该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且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通过向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控制该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使得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基本相同,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减少了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控制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电子设备的电源适配器中的第一电源转换器,无论该电子设备处于什么状态下,都有一定的功率损耗,导致能源浪费。
为了节约能源,发明人提出在电子设备处于轻载状态下(即系统功耗较低的状态下),控制电源适配器中的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一种节能模式,参照图1所示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电路图,可以减小带箭头的粗线所经过的电子元件的功率损耗,由于传导损耗可能无法避免,希望能够降低甚至消除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压转换损耗、电感铁芯损耗等其他功率损耗,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基于上述构思,发明人提出在电子设备处于轻载状态下,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此时,该第一状态可以是正常工作状态,即电源转换状态,第二状态可以是直通状态,即第一电源转换器中的电子元件不再进行升/降压的转换处理,使得带箭头的粗线对应的输入端电压基本等于输出端电压,从而消除了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压转换损耗及电感铁芯损耗等功率损耗,仅存在传导损耗,提高了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效率,节约了能源。
需要说明,上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在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如此时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小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是接近零数值,此时第一电源转换器具有第二功率损耗,且第一功率损耗与第二功率损耗高。
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第二功率损耗主要是指第一电源转换器的传导损耗,第一功率损耗除了包含第一电源转换器的传导损耗外,还会包括电压转换损耗等,所以说,第一电源转换器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后,将会降低功率损耗,节约能源。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发明人进一步完善上文提出的方案,参照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退出第二状态进入第一状态后,满足一定条件后,由控制器向该第一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来控制该第一电源转换器再次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通常配置有电源适配器,本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产品类型不作限定,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1,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可以表征电子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以便得知当前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轻载状态,能够进一步进入节能状态运行,本实施例对该系统功耗的监测方法不作限定。
可选的,参照图1所示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计算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耗,并利用该功耗与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得到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可见,本实施例可以不用精确计算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可以利用这种功耗关联关系,粗略估计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这种计算方式。
对于上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耗计算方法,可以采用charger_iadp的功率计算方式得到,如监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流数据,利用已知的电阻及该电流数据,计算得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具体实现过程本实施例不作详述。
其中,由于电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路结构是固定的,其包含的各电子元件在不同状态下的电阻数值也是可知的,因此,对于处于某状态下的第一电源转换器来说,可以通过分析其包含的各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计算得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阻数值,具体分析计算过程,本实施例不作详述。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电源转换器的寄存器中设置电源状态位,使其随着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即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该电源状态位可以为0,若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二状态,该电源状态位可以为1。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读取该电源状态位,确定当前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本申请对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的监测方式,并不局限于上文描述的对电源状态位的监测方式,还可以通过监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的变化确定,如电压差较大,说明第一电源转换器仍进行电压转换处理,认为此时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反之,认为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二状态等等。对于步骤S11监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的实现方法,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详述。
步骤S12,响应于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该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其中,特定条件可以是预设条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或是由服务器随时对系统进行更新。以预设条件为例,预设条件可以是表明电子设备处于轻载状态(即低系统功耗)下的条件,如系统功耗小于功耗阈值,该功耗阈值可以是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轻载状态的功耗临界值,可以基于电子设备的性能等参数确定,本实施例对该功耗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对该预设条件的具体内容不作限定。可选的,上述第一状态可以指第一电源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处理(升/降压转换处理)时的状态,即电压转换状态;第二状态可以指第一电源转换器未进行电压转换处理,将输入端的电能直接传输至输出端的状态,由于此时第一电源转换器中的转换电路处于直通状态,因此,可以将该第二状态称为电压直通状态。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电子设备进入轻载状态,但其第一电源转换器仍处于第一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仍较大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可以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进行状态切换,本实施例对该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包含的内容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文描述,上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可以包括传导损耗、电压转换损耗等,传导损耗通常是不可避免的,而电压转换损耗是可以消除的。
其中,该传导损耗可以是直流电流在DC/DC转换器(即电源转换器)中传导产生的,其与占用比有直接关系,参照图1所示的电源转换器电路图,当集成在上桥臂MOSFET(如图1带箭头粗线表示的电路部分)打开后,负载电流会从中通过,集成MOSFET与钳位二极管因具有电阻将会产生传导损耗,此外,电感中也会存在传导损耗。本申请对传导损耗的具体计算方法不做限定,可以基于具体电路组成结构确定。
电压转换损耗可以是电源转换器在进行电压转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具体可以包括开关损耗,在电源转换器的正常转换工作中,电压转换损耗可能是电源转换器产生的功率损耗中的主要损耗,本实施例对其具体计算方法不作详述。
可选的,为了快速获得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本实施例可以利用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总功率和输出总功率,获得其功率损耗,如按照(输入总功率-输出总功率)/输入总功率这种计算方式得到的比值,来表示第一电源转换器此时的功率损耗,该比值越大,说明功率损耗越大。
步骤S13,将该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该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控制器经过上述监测与分析,确定电子设备能够进入节能模式,可以将生成的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第一电源转换器,由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该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如从电压转换状态切换到直通状态,消除第一电源转换器中除传导损耗之外的其他功率损耗,如消除电压转换损耗及电感铁芯损耗等。
由此可见,当电子设备处于低系统功耗下,为了进一步节约能耗,提出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具体在确定此时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下,通过向该第一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来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使得第一电源转换器仅存有传导损耗,消除了电压转换损耗及电感铁芯损耗等功率损耗,节约了能源。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基于上文对本申请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分析,若因电子设备发生异常情况,导致其退出低功耗工作模式,且第一电源转换器退出第二状态,进入第一状态后,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上述控制方法,在电子设备的异常情况消失后,监测到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再次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控制器将继续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再次进入第二状态,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
可见,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提出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电子设备的传统控制方法中,第一电源转换器始终处于第一状态,比较浪费能源的问题,
需要说明,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控制方法,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向第一电源转换器发送指令,强行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参照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电源转换器可以是降压转换器,用于对电源适配器端口的输出电压V端口进行降压处理,以得到系统输入电压V系统,由于电子设备的系统通常会包括很多器件,不同器件所需的工作电压可能不同,为了满足系统中各器件的工作需要,可能需要对系统输入电压进一步进行电压转换处理,以得到相应器件所需的电压。
基于此,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电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电源转换器(图4以包含多个第二电源转换器为例进行说明),且如图4所示,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可以连接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由第二电源转换器对第一电源转换器输出电压,即系统输入电压进行升/降压处理,以得到与第二电源转换器输出端连接的器件所需的电压。
其中,上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和第二电源转换器可以是DC(直流电压)/DC转换器,本实施例对其具体电路结构不做限定,且对于图4所示的多个第二电源转换器,具体电路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基于上文对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获取方式的描述,关于第一电源转换器与第二电源转换器的总功率损耗,可以由(第一电源转换器输入总功率-各第二电源转换器的总输出功率)/第一电源转换器输入总功率这个比值表示,但并不局限于这种表示方式。
可选的,结合上文分析,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仍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21,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进入低功耗模式,如果是,执行步骤S22;如果否,继续进行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当对电子设备进行关机、待机、睡眠或休眠等操作,电子设备可以进入低功耗。从电源选项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电子设备系统处于S3、S4、S5状态,或电源处于IDLE状态,电子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
其中,S3模式可以是电子设备除了内存外的部件都停止工作;S4模式可以是电子设备内存信息写入硬盘,所有部件停止工作;S5模式可以是电子设备关机。而IDLE状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空闲状态,不占用任何信号,能够监听到寻呼消息。需要说明,关于判断电子设备系统是否进入低功耗模式的依据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内容。
步骤S22,响应触发指令,设置电源适配器端口电压,并进入电源转换器节能模式;
本实施例中,该触发指令可以是在步骤S21的检测结果为是时生成的,当然,也可以将该检测结果为是作为触发指令,响应该触发指令,可以使得控制器进入电源转换器节能模式,即使能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节能功能,以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在特定情况下进入电源直通状态,降低其功率损耗,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可选的,本实施例也可以在电子设备开机后,即可触发控制器进入电源转换器节能模式,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执行后续步骤。本公开对执行步骤S22的条件不作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确定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模式下,可以设置电源适配器端口电压为9V或12V等,本实施例对该电源适配器端口电压的数值不作限定。
步骤S23,读取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状态位的数值,并获取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电源状态位的不同数值,来表示第一电源转换器所处的不同状态,当电源状态位为第一数值(如0),可以表示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当电源状态位为第二数值(如1),可以表示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二状态。关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含义,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利用该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获得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但并不局限于这种系统功耗获取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步骤S24,检测该电源状态位的数值是否为第一数值,且该系统功耗是否小于功耗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25,如果否,执行步骤S26;
其中,当电源状态位的数值为第一数值可以表明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系统功耗小于功耗阈值,说明电子设备处于轻载状态。
步骤S25,向第一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以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并将电源状态位的数值更新为第二数值;
可见,当第一电源转换器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可以将电源状态位的第一数值更新为第二数值,当第一电源转换器退出该第二状态,可以将电源状态位从第二数值更新为第一数值,以便后续仍能够通过读取电源状态位,来确定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步骤S26,更新电源适配器端口电压,并返回步骤S23。
需要说明,当上述步骤S24中的任意一个检测条件的检测结果为否,即电源状态位的数值不是第一数值,或系统功耗不小于功耗阈值,都可以认为步骤S24的检测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26。
且,当步骤S24的检测结果为否,此时可以将电源适配器端口电压更新为20V,但并不局限于该电压值,并继续监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及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综上所述,在电子设备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为了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本实施例通过读取电源状态位,并获取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当两者都满足相应的条件,即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小于功耗阈值,可以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以消除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压转换功耗,提高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效率,节约能源。
参照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监测模块11,用于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如图7所示,该监测模块11可以包括:
读取单元111,用于读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状态位的数值;
工作状态确定单元112,用于基于该电源状态位的数值,确定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第一电源转换器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可以将电源状态位的第一数值更新为第二数值;当第一电源转换器退出所述第二状态,可以将电源状态位的第二数值更新为第一数值。由此可见,当电源状态位为第一数值,说明第一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当电源状态位为第二数值,说明第一转换器处于第二状态。
第一获取单元113,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114,用于利用所述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获得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需要说明,关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和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的具体获取方法,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指令生成模块12,用于响应于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系统功耗满足预设条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其中,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可以是指第一电源转换器从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也可以指第一电源转换器之前未曾进入第二状态,始终处于第一状态,本实施例对此时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表示的具体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在系统功耗不小于所述功耗阈值,或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不满足第一电源转换器进行状态切换的条件,可以继续对监测到的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及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进行分析,以便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及时对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状态进行切换,达到节能效果。
状态控制模块13,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且具有第二功率损耗;第一功率损耗比第二功率损耗高。
需要说明,关于本实施例功率损耗的内容及其获取方式,还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含义,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转换器,且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和第二电源转换器的总功率损耗,高于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和第二电源转换器的总功率损耗。
可选的,第一状态可以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处理时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未进行电压转换处理,将输入端的电能直接传输至输出端的状态。
综上所述,当确定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控制器可以向第一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控制该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以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提高了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加载并执行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程序,具体实现过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参照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脑等具有电源适配器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对其产品类型不作限定,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电源转换器21、存储器22和控制器23,其中:
第一电源转换器21可以用来实现电压转换处理,具体可以是DC/DC转换器,本实施例对其具体电路结构不作限定,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
存储器22,用于存储实现如上述控制方法的程序;
需要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该存储器22还可以用来存储上述监测或获取步骤得到的数据,本实施例对该存储器22存储的内容不作限定。
可选的,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处理器23,用于加载并执行存储器22存储的程序,该程序主要用于:
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系统功耗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将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且具有第二功率损耗;第一功率损耗比第二功率损耗高。
关于处理器执行程序实现控制方法的其他步骤,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参照图3,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源转换器、蓄电池等部件,且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
综上,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控制器可以向第一电源转换器发送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控制该第一电源转换器进入第二状态,以降低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功率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实施例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与另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单元、操作或模块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将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其中: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且具有第二功率损耗;第一功率损耗比第二功率损耗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处理时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未进行电压转换处理,将输入端的电能直接传输至输出端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监测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读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状态位的数值;
基于所述电源状态位的数值,确定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流数据及电压数据;
利用所述电流数据和所述电压数据,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特定条件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小于功耗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将所述电源状态位的第一数值更新为第二数值;
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退出所述第二状态,将所述电源状态位的所述第二数值更新为所述第一数值。
7.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和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系统功耗满足特定条件时,生成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
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以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响应所述电源转换器状态切换指令,进入第二状态;
其中: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同,且具有第一功率损耗;所述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且具有第二功率损耗;第一功率损耗比第二功率损耗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状态位的数值;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源状态位的数值,确定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器,用于实现电压转换处理;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程序;
控制器,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1811620849.3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450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0849.3A CN109450274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0849.3A CN109450274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274A true CN109450274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2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0849.3A Pending CN109450274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02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0781A (zh) * 2021-03-31 202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设备和切换方法
CN113498576A (zh) * 2019-05-21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4198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Power Integ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 unregulated dormant mode with an event counter in a power converter
CN101847930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佳能株式会社 转换器、开关电源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65676A (zh) * 2008-03-12 2011-02-0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低电流模式的切换模式电压转换器及以低电流模式进行电压转换的方法
CN107197185A (zh) * 2017-07-26 2017-09-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电视的电源
CN108390570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南京舜唐科技有限公司 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5676A (zh) * 2008-03-12 2011-02-0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低电流模式的切换模式电压转换器及以低电流模式进行电压转换的方法
US20100194198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Power Integ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 unregulated dormant mode with an event counter in a power converter
CN101847930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佳能株式会社 转换器、开关电源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197185A (zh) * 2017-07-26 2017-09-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电视的电源
CN108390570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南京舜唐科技有限公司 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576A (zh) * 2019-05-21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50781A (zh) * 2021-03-31 202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设备和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1293B (zh) 电源供应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CN204360323U (zh) 用于启用主电源的连接的控制电路、计算系统及装置
CN103238263A (zh) 混合动力电池充电器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01626194A (zh) 降低电源的空载功率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566870A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901666Y (zh) 电源管理装置
CN109075714B (zh) 具有用于减少功耗的突发模式操作的开关模式电源
CN109450274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200826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及便携式电脑
CN111293906A (zh) 电源转换装置
TWI505076B (zh) 電源供應系統及資料中心
CN101359305B (zh) 电脑功率测量装置
CN110401260A (zh) 一种服务器备用电源及服务器电源
CN102778849A (zh) 开关机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及开关机控制方法
CN105487638A (zh) 电子电路系统及其降低功耗的方法
CN104345854B (zh) 电源供应系统
CN104578377A (zh) 机柜电源系统、电源切换控制方法及机柜
CN106951060B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97377A (zh) 一种电源模块控制方法、装置及用电设备
JP5304276B2 (ja) 電源装置、電源供給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電源供給方法及び電源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289758B (zh) 一种低功耗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8196481B (zh) 一种供电调节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56788A (zh) 同步降压转换电路的保护方法及新型同步降压转换电路
CN106972480B (zh) 直流电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64132A (zh) Dc/dc转换器与驱动dc/dc转换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