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4003A -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4003A
CN109444003A CN201811364916.XA CN201811364916A CN109444003A CN 109444003 A CN109444003 A CN 109444003A CN 201811364916 A CN201811364916 A CN 201811364916A CN 109444003 A CN109444003 A CN 109444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rance
test
air stream
test equipm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49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旭东
是蓉珠
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49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40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4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4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用于检测至少一待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一壳体和一气态混合区域,其中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位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形成一均匀的气态混合流,所述混合流通过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待测试设备,并且被所述待测试设备检测。

Description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设备寿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到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用于测试颗粒物检测装置的寿命。
背景技术
颗粒物检测装置是用于检测颗粒物粒径和/或颗粒物浓度的装置,比如说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和颗粒物的数量会极大地对于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比如说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粒径较小时,污染颗粒突破保护屏障进入到人体微循环中,从而对于人体健康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比如说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数量较多时,颗粒物进入到人体中的几率也大大提升。
颗粒物检测装置一般通过激光散射原理对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检测。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检测装置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旦超过每一所述检测装置对应的使用寿命,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将大大降低,甚至所述检测装置将完全无法工作。
用于测试所述检测装置的一测试设备通过会提供一个测试环境,使得所述检测装置在该测试环境中完成一寿命测试。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所述测试环境和真实的使用环境存在不同之处,使得在所述测试环境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一寿命测试。具体地说,所述测试环境会采用集中模拟外在的环境,使得所述测试设备在短时间内完成测试。
所述测试环境需要控制的参数主要包括颗粒物浓度参数、温度参数以及湿度参数。目前形成所述测试环境的手段之一是利用加湿器产生一定湿度的气流,然后气流和一颗粒物流混合产生一混合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于颗粒物浓度参数和温度参数的控制,问题在于,加湿器产生的气流中的水分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一旦液态的水汽和所述颗粒物流相遇,小液滴依附于颗粒物,使得所述测试环境中存在类似于“泥水”的物质,从而使得整个测试环境中会存在类似于“泥水”的物质,而非一均衡的环境。
这样的测试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所述测试环境可能并不能满足预设的测试环境,也就是,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参数无法达到预期的参数要求,另一方面是“泥水”状的物质可能影响到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所述测试设备的工作,变相地降低了所述测试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设备能够提供一均衡测试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设备能够提供一气态测试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设备能够提供一混合均匀的气态测试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的温度参考、湿度参数以及浓度参数都能够被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设备通过一空气流和一颗粒物流形成一气态的混合流,其中所述空气流的湿度可以被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空气流包括气态的水分,通过控制水汽的含量来控制所述空气流的湿度,从而控制所述混合流的湿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流中的水分以气态的形式存在,避免水汽和颗粒物相互附着,从而影响到整个测试环境的均衡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空气流能够和所述颗粒物流均匀地混合形成所述混合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空气流均匀地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颗粒物流均匀地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分别均匀地在所述测试设备内扩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流均匀地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内的待测试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一动力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测试设备的下方自动地引导所述空气流和所述混合流在所述测试设备的上方形成所述混合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动力系统能够在所述测试设备的下方控制所述测试设备内的颗粒物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体提供了一测试设备,用于检测至少一待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腔、至少一入口和一出口;和
一气态混合区域,其中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位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形成一气态混合流,所述混合流通过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待测试设备,并且被所述待测试设备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一空气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一,用于传输一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位于一中间位置,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所述中间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一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一,用于传输一空气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其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位于一中间位置,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所述中间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一空气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用于传输一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和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位于同一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所在位置低于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一腔体和一下盖,其中所述腔体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上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高端,所述下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低端,其中所述出口形成于所述下盖,其中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上盖;或者是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或者是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上盖,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一腔体和一下盖,其中所述腔体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上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高端,所述下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低端,其中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下盖,所述出口形成于所述上盖,其中所述空气流通过所述入口均匀进入所述容纳腔,所述颗粒物流通过所述入口均匀进入所述容纳腔,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形成所述混合流,其中所述出口形成于所述上盖,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下盖;或者是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或者是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下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位于一竖直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上盖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上盖是一倒漏斗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下盖是一漏斗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托盘,其中所述托盘位于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下方,所述托盘被设置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托盘被可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托盘位于一水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滤网,其中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托盘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一动力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且所述动力单元被连通于所述出口,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出口位置引导所述气态混合流自上而下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隔离箱,其中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隔离箱内,所述空气流自所述隔离箱通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颗粒物流中的颗粒物是PM2.5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位于所述待测试设备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一动力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位于所述壳体为并且所述动力单元被连通于所述入口,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入口位置引导所述气态混合流自下而上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测试设备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引导一空气流和一颗粒物流分别通过一入口进入一容纳腔;
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在一气态混合区域形成一气态的混合流;以及
所述混合流通过至少一待测试设备被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流自多个入口均匀地进入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混合成一均匀的所述混合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步骤:引导被检测后的所述混合流自一出口离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一上盖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A和附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1。
所述测试设备1能够为至少一待测试装置A提供一测试环境,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寿命测试。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温度参数、湿度参数以及浓度参数都可以保持相对恒定,并且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温度参考、湿度参数以及浓度参数都可以根据需求被设定。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温度参数、湿度参数以及浓度参数可以独立地根据需求被设定。也就是说,所述测试设备1能够根据所述待测试装置A或者是测试流程所需要的测试环境被适应性地调节。
具体地说,所述测试设备1包括一壳体10和具有一容纳腔100,至少一入口101以及一出口102,其中所述入口101位置和所述出口102位置存在高度差,其中所述壳体10形成所述容纳腔100。所述入口101和所述出口102被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00。
所述待测试装置A能够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100,以进行测试。所述测试设备1进一步包括一托盘20,其中所述托盘20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0并且被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00,所述托盘20被固定于所述容纳腔100的一预设位置,以支撑所述待测试装置A。所述托盘20可以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0。
所述待测试装置A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100,比如说悬挂、夹持等方式。优选地,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100内的一固定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所述容纳腔100内所述测试环境不同对于测试结果造成的误差。
可选地,可以是所述托盘20的面积尺寸小于所述托盘20所在平面的所述壳体10的横截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托盘20和所述壳体10之间存在空间以使被检测的一气态物质通过。也可以是所述托盘20被设置有至少一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为所述气态物质提供空间以使所述气态物质达到所述出口102位置。
在检测过程中,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可通信地连接于外界,以将信号传递至外界,所述待测试装置A可以被设置有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一内置的通信模块,也可以是一外置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一有线通信模块或者是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测试设备1进一步包括至少三传感器30,所述传感器30的类型可以是一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以及一浓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附近以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附近的测试环境进行检测。
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可以分别位于所述托盘20,以靠近所述待测试装置A。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可以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0并且靠近所述待测试装置A。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体积较大时,三者被设置在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下方并且靠近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以避免体积庞大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影响到所述容纳腔100内的气体流动。
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分别被可通信地连接于外界,以使所述测试设备1内的所述测试环境能够被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所述测试设备1。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一检测单元、一处理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测试设备1的运行状态,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所述温度传感器30、所述湿度传感器30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30。所述检测单元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生成一处理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处理结果对于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测试设备1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一设定单元,其中所述设定单元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所述设定单元用于供操作人员设定所述测试设备1的工作状态,比如说工作参数等。通过所述设定单元,操作人员可以设定所述测试设备1的工作温度、工作湿度以及工作浓度,以使所述测试设备1能够提供满足测试要求的测试环境。所述检测单元对于所述测试设备1工作过程中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测试设备1工作的实际数据和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预期数据进行处理,如果目前所述测试设备1提供的测试环境并没有满足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参数,那么所述处理单元将生成相的一处理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处理结果控制相关的设备以使所述测试设备1提供的所述测试环境达到要求。
具体地说,所述测试设备1还包括一粉尘生成器40和一隔离箱50,其中所述隔离箱50能够提供一恒温环境。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恒温度、恒湿度以及恒浓度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相关的参数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只要在变动范围内的参数对于最后的检测结果没有影响即可。也就是说,相关的参数的变动对于不影响到最后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检测准确度即可,允许温度参数、湿度参数以及浓度参数在小范围内变动。
所述测试设备1被容纳于所述隔离箱50中,所述隔离箱50具有一隔离腔500,其中所述隔离腔500具有一定的尺寸,一方面用于容纳所述测试设备1,另一方面留出足够空间以存储空气。所述隔离箱50可以对于所述隔离腔500内的物质和设备进行一加热作业,从而所述隔离腔500内的空气可以被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所述测试设备1也可以被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达到操作人员期望的测试环境。
所述隔离腔500和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容纳腔100通过至少一所述入口101相互连通。所述粉尘生成器40和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容纳腔100通过至少一所述入口101相互连通。所述隔离腔500内的一空气流通过所述入口101被直接引导入所述容纳腔100,所述粉尘生成器40的一颗粒物流通过所述入口101被直接引导入所述容纳腔100。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设备1包括一气态混合区域S,其中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位于所述容纳腔100,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能够生成一混合流,其中所述混合流是一气态物质,并且所述混合流是一均匀的气态物质,所述气态物质能够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从而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实际测试环境将是一浓度均衡的环境。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位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上方,以提供混合均匀的所述混合流供所述待测试装置A进行测试。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可以形成于所述壳体10并且所述壳体10的一预设位置,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和所述待测试装置A之间具有一预设的距离,以使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能够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内混合均匀。
具体地说,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而言,影响到其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环境的温度、工作环境的湿度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浓度,此处的浓度是一颗粒物浓度,颗粒物的粒径可以根据需要被设定。工作温度过高,所述待测试装置A中的电子元器件可能老化,工作湿度过高,所述待测试装置A中的电子元器件可能在水分的作用下发生锈蚀,工作中需要检测的颗粒物浓度过高,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工负载将增大,这三个因素极大地影响到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工作寿命。因此在所述测试设备1的寿命测试过程中,需要对于这三个参数进行控制,以使温度、湿度以及浓度能够满足相关的测试要求。
从温度参数考虑,所述测试设备1的温度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所在的环境控制,即所述隔离箱50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待测试装置A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对于所述混合流进行测试,所述混合流的温度一方面决定于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容纳腔100的温度,另一方面决定于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的温度。所述空气流的温度和所述测试设备1的温度可以通过所述隔离箱50控制。所述颗粒物流从外界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容纳腔100,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颗粒物流通过所述隔离箱50的所述隔离箱50,可以通过在这一过程中的热传导作用使得所述颗粒物流的温度和所述空气流的温度一致,使得通过最后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生成的所述混合流的温度到达预设的温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有利于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隔离腔500之间的热传导作用,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管道和所述隔离箱50的接触面积可以延长,比如说以延长相关管道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粉尘生成器40可以被容纳于所述隔离箱50内,也可以被容纳于所述隔离箱50外,在本示例中,所述粉尘生成器40被设置于所述隔离箱50外,以方便观察所述粉尘生成器40的工作状态以及对于所述粉尘生成器40进行操作。
从湿度参数考虑,所述测试设备1的湿度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所在环境的控制,即所述隔离箱50的湿度来控制,所述隔离箱50内的湿度决定了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空气流的湿度。所述颗粒物流的湿度可以被另外控制,或者是所述颗粒物流里面中可以是干燥空气。所述隔离箱50内的空气中包括了多个气态小分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避免了在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容纳腔100内在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混合时,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中的水分混合生成泥状杂质,使得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中形成所述混合流能够保持在气态状态,以有利于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的均匀混合,从而有利于所述测试设备1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符合要求的测试环境。
从浓度参数考虑,所述测试设备1的浓度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所述粉尘发生器40提供的所述颗粒物流的浓度,二是可以通过所述颗粒物流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流速,三是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颗粒物流离开所述容纳腔100的流速。
进一步地,将具有一定温度、湿度以及浓度的所述空气流和具有一定温度、湿度以及浓度的所述颗粒物流在所述容纳腔100均匀地混合后就可以得到预期湿度、温度以及浓度的所述混合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设备1的至少一个所述入口101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至少一个所述入口101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
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位于所述壳体10的轴线位置,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环绕于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
进一步地,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数目的是多个,并且相互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使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能够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内均匀混合,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生成的混合流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并且所述混合流中的颗粒物浓度、湿度以及温度保持均衡,以为所述待测试装置A提供相对准确的测试环境。
所述壳体10包括一上盖11、一腔体12以及一下盖13,其中所述腔体12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上盖11位于所述腔体12的所述高端,所述下盖13位于所述腔体12的所述低端。所述上盖11被可打开地连接于所述腔体12,以在上方可向所述容纳腔100内放入或者是取出所述待测试装置A。
在本示例中,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形成于所述上盖11,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形成于所述上盖11并且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环绕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的数目是一,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的数目是四,每一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和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1是一倒漏斗状结构,其中所述上盖11具有一上内壁,其中所述上内壁自上到下朝外倾斜地形成,以使所述颗粒物流通过所述入口101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后能够沿着所述上盖11的所述上内壁朝下运动,避免所述颗粒物流在所述上盖11位置的沉积,以避免影响到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测试环境的稳定性。所述空气流通过所述入口101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后能够沿着所述上盖11的所述上内壁朝下运动,避免所述空气流在所述上盖11位置的沉积,有利于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内形成预期浓度、湿度以及温度的所述混合流。
所述下盖13是一漏斗状结构,其中所述下盖13具有一下内壁,其中所述下内壁自上到下朝内延伸地倾斜而成,以使所述混合流经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朝向所述出口102位置运动时,能够沿着所述下盖13的所述下内壁朝下运动,避免所述混合流在所述下盖13位置的沉积,以避免影响到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的所述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所述出口102形成于所述下盖13并且所述出口102和所述入口101位于同一轴线,以使自所述入口101进入的所述颗粒物在重力沉降作用下自然可达到所述出口102。
所述测试设备1进一步包括一动力单元60,其中所述动力单元60可以被可连通于所述出口102,通过在所述出口102位置引导所述混合流自所述测试设备1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60还可以引导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分别进入所述入口101。所述动力单元60可以是一抽气设备,比如说一风机,所述抽气设备的功率是可以控制的,通过控制所述抽气设备的功率可以实现对于所述测试设备1内的所述颗粒物浓度的控制。所述抽气设备的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所述颗粒物数量越多。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数目是六,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位置均匀地放置在所述托盘20,其中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和所述托盘20中间位置的距离相等,通这样的方式使得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处于的所述测试环境尽可能相同。
所述测试设备1还可以包括一滤网70,其中所述滤网70被保持在所述容纳腔100并且所述托盘20的下方,以避免所述混合流中的所述颗粒物进入到外界环境中,从而对于外界环境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进一步地,所述滤网70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测试设备1以方便所述滤网70的更换和清洗,比如说所述滤网70将要达到其承载能力或者是超过其承载能力时,所述滤网70可以被拆卸以更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测试设备1不仅可以提供一湿度、温度以及浓度满足测试条件的测试环境,所述测试设备1还可以模拟外在的实际使用环境,给所述待测试装置A提供一振动环境。具体地说,所述托盘20可以被安装有一振动器,其中所述振动器被设置所述托盘20,在所述振动器工作时,位于所述托盘20的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带动以振动,从而模拟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实际使用环境,比如说在车辆上,所述待测试装置A难以避免受到振动。
附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测试设备1的另一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入口101的位置。
所述壳体10包括所述上盖11、所述腔体12以及所述下盖13,其中所述上盖11位于所述腔体12的上方,所述下盖13位于所述腔体12的下方。在本示例中,所述入口101形成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腔体12。所述上盖11被可打开或者是可闭合地连接于所述腔体12。
所述入口101的数目是六,并且三个所述入口101供传输所述颗粒物流,另外三个所述入口101供传输所述空气流,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和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被间隔地设置,以使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能够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混合均匀,生成一均匀的所述混合流,然后所述混合流均匀地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供检测。
换句话说,在本实例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和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位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腔体12,并且可选地,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和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腔体12是一筒状结构,自所述腔体12位置进入的所述颗粒物和所述空气流在所述混合区域混合后在重力作用和所述动力单元60的作用下朝向运动以通过均匀地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
可以理解的是,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的每一所述入口101可以被连通于对应的一所述粉尘生成器40。
附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测试设备1的另一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入口101位置。
所述壳体10包括所述上盖11、所述腔体12以及所述下盖13,其中所述上盖11被可打开或或者是可闭合地连接于所述腔体12,所述上盖11位于所述腔体12的上方,所述下盖13位于所述腔体12的下方。
一用于传输所述颗粒流的所述入口101位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上盖11的一中间位置,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至少二所述入口101位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腔体12。通过所述入口101进入的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形成一气态的所述混合流。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空气流中的水分是以气态的状态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中,并且保持以气态的状态和所述颗粒物流混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所述颗粒物能够始终处于一个均匀的环境中,一方面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其的控制,另一方面有利于达到操作人员期望的测试环境。
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101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达到所述腔体12的所述轴线的距离相等。
所述上盖11是一倒漏斗状结构,所述腔体12是一类圆柱结构,所述下盖13是一漏斗状结构。优选地,所述上盖11、所述腔体12以及所述下盖13是一轴对称结构,即,所述壳体10是一轴对称结构。
所述上盖11具有一上内壁,其中所述上内壁是倾斜的,所述颗粒物流进入所述测试设备1后能够沿着所述上内壁朝下运动到达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以和所述空气流混合。也就是说,所述上盖11的所述上内壁对于所述颗粒物流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以避免所述颗粒物流推积在所述上盖11位置,从而使得所述测试设备1为所述待测试装置A提供的测试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产生偏差。
所述下盖13具有一环绕的下内壁,其中所述下内壁是倾斜的,所述混合流在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后在所述下盖13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出口102离开所述测试设备1,去往外界,以避免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后的所述混合流滞留在所述测试设备1中对于后续的检测结构造成影响。
所述腔体12具有一内壁,其中所述腔体12的所述内壁环绕成一圆筒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腔体12的所述内壁也可以是倾斜的,并且是自上而下朝内切斜的,也就是说,所述腔体12的所述横截面积自上到下逐渐减小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腔体12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和结构。
在本实例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的所述入口101和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并不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地,优选地,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和所述出口102位于同一轴线方向,或者说,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的所述入口101和所述出口102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的所述入口101位置可以低于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位置,比如说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位于所述腔体12,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位于所述上盖11,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可以位于所述上盖1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是以环绕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上盖11。
值得一提的,为了调节所述混合流中的所述颗粒物浓度,在不改变所述颗粒物流的浓度和流量以及在不改变所述空气流的湿度和流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控制用于运输所述颗粒物的所述入口101和用于运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的数量来控制所述混合流中的所述颗粒物浓度。
举例说明,原先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数目是4,那么可以封闭其他两个所述空气流的数目来改变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中的所述空气流的流量,从而改变所述混合流的湿度以及所述混合流的所述颗粒物浓度。
换句话说,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封闭所述入口101。
参考附图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测试设备1A被阐明。所述测试设备1A能够为至少一待测试装置A提供一均匀的测试环境,使得所述测试环境能够提供满足测试调节的测试环境。
具体地说,所述测试设备1A包括一壳体10A和具有一容纳腔100A、至少一入口101A和一出口102A,其中所述入口101A和所述出口102A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00A。
所述待测试装置A能够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100A,以进行测试。所述测试设备1A进一步包括一托盘20A,其中所述托盘20A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0A并且被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00A。所述托盘20A能够从所述壳体10A被拆卸。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支撑于所述托盘20A以使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固定保持在所述容纳腔100A。
在测试过程中,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可通信地连接于外界,以将信号传递至外界,所述待测试装置A可以被设置有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一内置的通信模块,也可以是一外置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一有线通信模块或者是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待测试装置A进一步包括至少三传感器30A,一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以及一浓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附近以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附近的测试环境进行检测。
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可以分别位于所述托盘20A,以靠近所述待测试装置A。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可以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0A并且靠近所述待测试装置A。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体积较大时,三者被设置在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上方并且靠近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以避免体积庞大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影响到所述容纳腔100A内的所述混合流的均匀状态。
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分别被可通信地连接于外界,以使所述测试设备1A内的所述测试环境能够被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所述测试设备1A。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一检测单元、一处理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测试设备1A的运行状态,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浓度传感器。所述检测单元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生成一处理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处理结果对于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测试设备1A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一设定单元,其中所述设定单元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所述设定单元用于供操作人员设定所述测试设备1A的工作状态,比如说工作参数等。通过所述设定单元,操作人员可以设定所述测试设备1A的工作温度、工作湿度以及工作浓度,以使所述测试设备1A能够提供满足测试要求的测试环境。所述检测单元对于所述测试设备1A工作过程中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测试设备1A工作的实际数据和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预期数据进行处理,如果目前所述测试设备1A提供的测试环境并没有满足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参数,那么所述处理单元将生成相的一处理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处理结果控制相关的设备以使所述测试设备1A提供的所述测试环境达到要求。
具体地说,所述测试设备1A还包括一粉尘生成器40A和一隔离箱50A,其中所述隔离箱50A能够提供一恒温环境。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恒温度、恒湿度以及恒浓度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相关的参数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只要在变动范围内的参数对于最后的检测结果没有影响即可。也就是说,相关的参数的变动对于不影响到最后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检测准确度即可,允许温度参数、湿度参数以及浓度参数在小范围内变动。
所述测试设备1A被容纳于所述隔离箱50A中,所述隔离箱50A具有一隔离腔500A,其中所述隔离腔500A具有一定的尺寸,一方面用于容纳所述测试设备1A,另一方面留出足够空间以存储空气。所述隔离箱50A可以对于所述隔离腔500A内的物质和设备进行一加热作业,从而所述隔离腔500A内的空气可以被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所述测试设备1A也可以被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达到操作人员期望的测试环境。
所述隔离腔500A和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容纳腔100A通过至少一所述入口101A相互连通。所述粉尘生成器40A和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容纳腔100A通过至少一所述入口101A相互连通。所述隔离腔500A内的一空气流通过所述入口101A被直接引导入所述容纳腔100A,所述粉尘生成器40A的一颗粒物流通过所述入口101A被直接引导入所述容纳腔100A。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设备1A包括一气态混合区域S,其中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位于所述容纳腔100A,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能够生成一混合流,其中所述混合流是一气态物质,并且所述混合流是一均匀的气态物质,所述气态物质能够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从而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实际测试环境将是一浓度均衡的环境。
具体地说,对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而言,影响到其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环境的温度、工作环境的湿度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浓度,此处的浓度是一颗粒物浓度,颗粒物的粒径可以根据需要被设定。工作温度过高,所述待测试装置A中的电子元器件可能老化,工作湿度过高,所述待测试装置A中的电子元器件可能在水分的作用下发生锈蚀,工作中需要检测的颗粒物浓度过高,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工负载将增大,这三个因素极大地影响到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工作寿命。因此在所述测试设备1A的寿命测试过程中,需要对于这三个参数进行控制,以使温度、湿度以及浓度能够满足相关的测试要求。
从温度参数考虑,所述测试设备1A的温度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A所在的环境控制,即所述隔离箱50A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待测试装置A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对于所述混合流进行测试,所述混合流的温度一方面决定于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容纳腔100A的温度,另一方面决定于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的温度。所述空气流的温度和所述测试设备1A的温度可以通过所述隔离箱50A控制。所述颗粒物流从外界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容纳腔100A,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颗粒物流通过所述隔离箱50A的所述隔离箱50A,可以通过在这一过程中的热传导作用使得所述颗粒物流的温度和所述空气流的温度一致,使得通过最后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生成的所述混合流的温度到达预设的温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有利于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隔离腔500A之间的热传导作用,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管道和所述隔离箱50A的接触面积可以延长,比如说以延长相关管道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粉尘生成器40A可以被容纳于所述隔离箱50A内,也可以被容纳于所述隔离箱50A外,在本示例中,所述粉尘生成器40A被设置于所述隔离箱50A外,以方便观察所述粉尘生成器40A的工作状态以及对于所述粉尘生成器40A进行操作。
从湿度参数考虑,所述测试设备1A的湿度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A所在环境的控制,即所述隔离箱50A的湿度来控制,所述隔离箱50A内的湿度决定了进入到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空气流的湿度。所述颗粒物流的湿度可以被另外控制,或者是所述颗粒物流里面中可以是干燥空气。所述隔离箱50A内的空气中包括了多个气态小分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避免了在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容纳腔100A内在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混合时,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中的水分混合生成泥状杂质,使得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中形成所述混合流能够保持在气态状态,以有利于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的均匀混合,从而有利于所述测试设备1A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符合要求的测试环境。
从浓度参数考虑,所述测试设备1A的浓度参数的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所述粉尘发生器40A提供的所述颗粒物流的浓度,二是可以通过所述颗粒物流进入所述容纳腔100A的流速,三是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颗粒物流离开所述容纳腔100A的流速。
进一步地,将具有一定温度、湿度以及浓度的所述空气流和具有一定温度、湿度以及浓度的所述颗粒物流在所述容纳腔100A均匀地混合后就可以得到预期湿度、温度以及浓度的所述混合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设备1A的至少一个所述入口101A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至少一个所述入口101A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
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位于所述壳体10A的轴线位置,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环绕于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
进一步地,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数目的是多个,并且相互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使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能够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内均匀混合,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生成的混合流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并且所述混合流中的颗粒物浓度、湿度以及温度保持均衡,以为所述待测试装置A提供相对准确的测试环境。
所述壳体10A包括一上盖11A、一腔体12A以及一下盖13A,其中所述腔体12A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上盖11A位于所述腔体12A的所述高端,所述下盖13A位于所述腔体12A的所述低端。所述上盖11A被可打开或者是可封闭地连接于所述腔体12A,以在自上而下朝向所述容纳腔100A内放入或是取出所述待测试装置A。所述下盖13A被可打开或者是可封闭地连接于所述腔体12A,以自下而上对于所述测试设备1A进行操作。
在本示例中,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形成于所述下盖13A,用于该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形成于所述下盖13A并且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环绕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用于供所述颗粒物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的数目是一,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的数目是四,每一用于供所述空气流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和用于供所述颗粒物进入的所述入口101A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自下而上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
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出口102A位于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入口101A的上方。
所述测试设备1A还可以包括一动力单元60A,其中所述动力单元60A被连通于所述出口102A,以在所述出口102A位置引导所述测试设备1A内的流体自下而上流动,以经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60A还可以引导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分别进入所述入口101A。所述动力单元60A可以是一抽气设备,比如说一风机,所述抽气设备的功率是可以控制的,通过控制所述抽气设备的功率可以实现对于所述测试设备1A内的所述颗粒物浓度的控制。所述抽气设备的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所述颗粒物数量越多。
所述下盖13A是一漏斗状结构,所述下盖13A具有一下内壁,并且所述下内壁自下到上朝外延伸倾斜地延伸而成,以使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流能够沿着倾斜的所述下内壁在所述动力单元60A的作用下被朝上引导运动,减少了所述颗粒流和所述空气流在所述下盖13A位置沉积的可能性,以避免影响到整个所述测试设备1A的所述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所述上盖11A是一倒漏斗状结构,所述上盖11A具有一上内壁,并且所述上内壁自下到下朝内倾斜地延伸而成,以使所述混合流能够在所述上盖11A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出口102A离开所述测试设备1A。
在本示例中,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数目是六,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位置均匀地放置在所述托盘20A,其中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和所述托盘20A中间位置的距离相等,通这样的方式使得每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处于的所述测试环境尽可能相同。
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位于所述待测试装置A下方,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S混合形成均匀的所述混合流后,再通过所述待测试装置A以被所述待测试装置A检测。
优选地,所述待测试装置A被放置在靠近于所述出口102A位置的一位置,以在所述待测试装置A的下方提供足够的空间供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混合均匀。
所述测试设备1A还可以包括一滤网70A,其中所述滤网70A可以被安装于所述测试设备1A之外,位于所述动力单元60A和所述测试设备1A之间,一方面可以阻止所述颗粒物进入外界环境以对外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所述测试设备1A可以不需要为所述滤网70A提供安装空间,从而有利于所述测试设备1A的尺寸的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测试设备1A的工作方法,其中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至少一所述颗粒物流和至少一所述空气流,其中所述颗粒物流是具有一定颗粒物浓度的均衡的流体,所述空气流是具有一定湿度的均衡的气态流体;
引导所述颗粒物流和所述空气流通过所述入口101A进入所述容纳腔100A并且在所述容纳腔100A混合形成均匀的气态的所述混合流并且在混合后通过至少一所述待测试装置A;以及
通过所述出口102A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出口102A位置被设置有所述动力单元60A,所述动力单元60A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00A。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出口102A位于所述入口101A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出口102A位于所述入口101A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出口102A和所述入口101A位于同一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A位于一中间位置,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A环绕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A。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101A和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101A被相互间隔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颗粒物可以是一PM2A.5A颗粒或者是一PM10A颗粒。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测试设备,用于检测至少一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腔、至少一入口和一出口;和
一气态混合区域,其中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位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形成一气态混合流,所述混合流通过被保持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待测试设备,并且被所述待测试设备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用于传输一空气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一,用于传输一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位于一中间位置,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所述中间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用于传输一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一,用于传输一空气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其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位于一中间位置,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所述中间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用于传输一空气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用于传输一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的数目是多个,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用于传输所述颗粒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和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位于同一平面;或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所在位置低于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所述入口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一腔体和一下盖,其中所述腔体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上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高端,所述下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低端,其中所述出口形成于所述下盖,其中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上盖;或者是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或者是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上盖,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一腔体和一下盖,其中所述腔体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上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高端,所述下盖位于所述腔体的所述低端,其中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下盖,所述出口形成于所述上盖,其中所述空气流通过所述入口均匀进入所述容纳腔,所述颗粒物流通过所述入口均匀进入所述容纳腔,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形成所述混合流,其中所述出口形成于所述上盖,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下盖;或者是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或者是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腔体,至少部分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下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设备,其中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位于一竖直方向;或所述上盖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上盖是一倒漏斗状结构;或所述下盖是一漏斗状结构;或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托盘,其中所述托盘位于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下方,所述托盘被设置于所述壳体;或所述托盘被可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或所述托盘位于一水平面;或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滤网,其中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托盘的下方;或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一动力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且所述动力单元被连通于所述出口,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出口位置引导所述气态混合流自上而下运动;或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隔离箱,其中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隔离箱内,所述空气流自所述隔离箱通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容纳腔;或所述颗粒物流中的颗粒物是PM2.5颗粒;或所述气态混合区域位于所述待测试设备下方;或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一动力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位于所述壳体为并且所述动力单元被连通于所述入口,所述动力单元在所述入口位置引导所述气态混合流自下而上运动。
9.一测试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引导一空气流和一颗粒物流分别通过一入口进入一容纳腔;
所述空气流和所述颗粒物流在一气态混合区域形成一气态混合流;以及
所述混合流通过至少一待测试设备被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空气流自多个入口均匀地进入所述容纳腔;或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并且用于传输所述空气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或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并且用于传输所述颗粒物流的每一所述入口到一中心的距离相等;或在所述气态混合区域混合成一均匀的所述混合流;或进一步包括步骤:引导被检测后的所述混合流自一出口离开;或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CN201811364916.XA 2018-11-16 2018-11-16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Pending CN1094440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4916.XA CN109444003A (zh) 2018-11-16 2018-11-16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4916.XA CN109444003A (zh) 2018-11-16 2018-11-16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4003A true CN109444003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2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4916.XA Pending CN109444003A (zh) 2018-11-16 2018-11-16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40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0853A (zh) * 2022-08-20 2022-12-02 浙江矽感锐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0079A (zh) * 2014-01-24 2014-04-3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粉尘测试仪校准方法及系统
CN205209719U (zh) * 2015-12-14 2016-05-0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油箱低温振动试验的试验夹具
CN105865994A (zh) * 2016-04-22 2016-08-17 苏州翰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m2.5传感器标定设备及其标定方法
CN106018235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一种口罩的防护效果测试仓室及测试方法
CN205910191U (zh) * 2016-07-29 2017-01-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4℃血液制品振动实验的小型振动平台
CN205982009U (zh) * 2016-08-26 2017-02-22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检定装置
CN106935005A (zh) * 2017-05-09 2017-07-07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评测感烟探测器抗粉尘瞬态干扰性能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07036941A (zh) * 2017-05-08 2017-08-1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降尘率测试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7389515A (zh) * 2017-07-07 2017-11-24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物传感器标定及工作特性参数测定装置
TWM555471U (zh) * 2017-09-21 2018-02-1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粉塵體測試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0079A (zh) * 2014-01-24 2014-04-3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粉尘测试仪校准方法及系统
CN205209719U (zh) * 2015-12-14 2016-05-0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油箱低温振动试验的试验夹具
CN105865994A (zh) * 2016-04-22 2016-08-17 苏州翰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m2.5传感器标定设备及其标定方法
CN106018235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一种口罩的防护效果测试仓室及测试方法
CN205910191U (zh) * 2016-07-29 2017-01-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4℃血液制品振动实验的小型振动平台
CN205982009U (zh) * 2016-08-26 2017-02-22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检定装置
CN107036941A (zh) * 2017-05-08 2017-08-1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降尘率测试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6935005A (zh) * 2017-05-09 2017-07-07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评测感烟探测器抗粉尘瞬态干扰性能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07389515A (zh) * 2017-07-07 2017-11-24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物传感器标定及工作特性参数测定装置
TWM555471U (zh) * 2017-09-21 2018-02-1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粉塵體測試裝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伟光等: "《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法的研究》", 31 January 1996,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pages: 130 - 13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0853A (zh) * 2022-08-20 2022-12-02 浙江矽感锐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598B (zh) 过滤装置和用于分离湿漆过喷物的方法
CN101827657B (zh) 用于输送辅助材料的方法和辅助材料受料容器
EP09185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roth flotation machines
CN106179901B (zh) 一种固体微小粉尘颗粒布撒装置
CN101726447B (zh) 测量集料水分吸收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44003A (zh) 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CN209542374U (zh) 测试设备
KR101987996B1 (ko) 카메라 렌즈에 에어 커튼을 형성하는 산업용 cctv
KR20200126470A (ko) 미세먼지 관리 시스템
CN206333861U (zh) 一种具有wifi通信功能的智能扫地机
CN205607815U (zh) 一种空气颗粒物浓度监控设备
JP2017217575A (ja) 廃棄物の前処理装置及び前処理方法
CN107207101A (zh) 自动真空致动控制器
RU240097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потока молока
EP3028779B1 (en) Device comprising autonomous system providing analysis and flow of bulk material
CN205731129U (zh) 一种气动比例式下料斗
KR20180099032A (ko) 비점오염원 자동 채수장치
CN210639060U (zh) 测试系统
CN109765148A (zh) 测试设备、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6935006A (zh) 一种评测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报脏功能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08051367A (zh) 一种硫磺摩擦行为研究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209604288U (zh) 一种智能排风扇及排风系统
CN207650088U (zh) 一种硫磺摩擦行为研究试验系统
CN206083054U (zh) 一种固体微小粉尘颗粒布撒装置
CN206622316U (zh) 一种颗粒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