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2579A -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2579A
CN109442579A CN201811606254.2A CN201811606254A CN109442579A CN 109442579 A CN109442579 A CN 109442579A CN 201811606254 A CN201811606254 A CN 201811606254A CN 109442579 A CN109442579 A CN 109442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lter core
inner groovy
fixed pulle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6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昊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6062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25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2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25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与室外相通的进风口,底部设有与室内相通的出风口,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引风的风扇装置、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滤芯,所述滤芯为板状的滤芯板,所述滤芯板通过导轨水平安装在壳体中;所述前侧壁的内壁上安装有转动的导风机构;壳体中还设有牵引线和滑轮装置,将反转后的滤芯板推入壳体时,可以通过牵引线拉动导风机构至水平位置,并通过阀板切换到排风状态,导风机构将风扇引入的定向气流变换为多流向的气流,从而将滤芯板上颗粒从排风口处吹走,实现自清理以及滤芯的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尤其是能够对滤网进行自清洗的新风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装置是一种将过滤后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装置,相对于室内的空气净化器,其不仅能够过滤PM10、PM2.5粉尘颗粒及其它污染气体,而且能够确保引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与室外新鲜空气浓度基本一致),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滤芯,为了增大吸纳能力,表面都处理成褶皱状,甚至是不规则的褶皱状。尤其对于后者,很难通过手工清理的方式处理积攒的灰尘,因此使用者只能定期更换滤芯,无法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其目的在于:利用新风装置自身对滤芯进行清理,实现滤芯的重复使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与室外相通的进风口,底部设有与室内相通的出风口,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引风的风扇装置、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滤芯,所述滤芯为板状的滤芯板,所述壳体中部靠室内一侧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板;所述开口内侧设有导轨,所述滤芯板通过导轨水平安装在壳体中;
所述前侧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滤芯板上方的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中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底部与所述前侧壁转动连接以实现在壳体中的翻转,且该转动连接处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机构向第一内凹槽内翻转;所述第一内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位于导风机构的下方;
所述壳体靠近室外一侧的后侧壁的内侧开设有位于滤芯板上方的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包括同轴线的第一轮段和第二轮段,所述第一轮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轮段的直径;
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相对设置有水平且前后走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滤芯板的上方,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滤芯板的边框上还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滑块的凸块;当新风装置工作时,所述凸块向下且不与所述滑块接触,当所述滤芯板上下反向安装时,所述凸块与所述滑块相接触;
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一端与所述滑块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的前侧后从第二定滑轮的底部缠绕在所述第一轮段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缠绕在第二轮段上并从第二轮段的后侧向上引出与所述导风机构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导风机构包括方形框以及若干平行安装在方形框上的回转组件,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形框转动连接的转轴,还包括若干沿轴向排列安装在转轴上的叶片;
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回转的驱动模块;
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出风口并列设置,排风口位于出风口与后侧壁之间;
所述壳体内还通过滑动方式安装有水平的阀板,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板在排风口处与出风口处之间水平移动的切换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安装在第二内凹槽中的减速电机以及安装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从动齿轮,相邻的转轴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一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为螺旋状,相邻的转轴上的叶片的旋向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内凹槽中的传感器,所述方形框的上端安装有金属片,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金属片;
还包括与所述传感器以及减速电机相连接的控制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壁上的第三内凹槽,所述第三内凹槽位于滤芯板下方,所述第三内凹槽中安装有第三定滑轮;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内凹槽和第三内凹槽相连通;所述走线孔内设有第三牵引线,所述第三牵引线一端从后侧缠绕在第二定滑轮上,另一端绕过第三定滑轮与所述阀板的后端相连接;
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壳体的前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阀板的前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轮段的直径为第一轮段直径的1.4倍至1.5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采用抽屉式滤芯板,需要清理滤芯板时,反向安装,并在利用牵引线机构自动放下导风机构,并通过阀板切换到排风状态,导风机构将风扇引入的定向气流变换为多流向的气流,从而将滤芯板上颗粒从排风口处吹走,实现清理;(2)用于改变阀板位置的切换机构同样由滤芯板推入的力驱动,从而实现排风状态的自动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芯板和滑块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一种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与室外相通的进风口1-1,底部设有与室内相通的出风口1-2,所述壳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引风的风扇装置、以及位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的滤芯。
所述滤芯为板状的滤芯板2,所述壳体1中部靠室内一侧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板3;所述开口内侧设有导轨,所述滤芯板2通过导轨水平安装在壳体1中。
所述前侧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滤芯板2上方的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中安装有导风机构4,所述导风机构4底部与所述前侧壁转动连接以实现在壳体1中的翻转,且该转动连接处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机构4向第一内凹槽内翻转;所述第一内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第一定滑轮6位于导风机构4的下方。
所述壳体1靠近室外一侧的后侧壁的内侧开设有位于滤芯板2上方的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定滑轮7所述第二定滑轮7包括同轴线的第一轮段7-1和第二轮段7-2;
所述第一轮段7-1的直径小于第二轮段7-2的直径;
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还相对设置有水平且前后走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滤芯板2的上方,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5;所述滤芯板2的边框上还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滑块5的凸块2-1。当新风装置工作时,所述凸块2-1向下且不与所述滑块5接触,当所述滤芯板2上下反向安装时,所述凸块2-1与所述滑块5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凸块2-1的位置要靠近滤芯板2中央一些,避免插入时与导轨出现干涉。
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一端与所述滑块5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6的前侧后从第二定滑轮7的底部缠绕在所述第一轮段7-1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缠绕在第二轮段7-2上并从第二轮段7-2的后侧向上引出与所述导风机构4的上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轮段7-2的直径为第一轮段7-1直径的1.4倍至1.5倍,该设计可以使第二定滑轮7转动时,第二牵引线行走的距离比第一牵引线更长,从而有足够的行程将导风机构4从竖直状态拉到水平状态。
所述第二内凹槽内还设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定导风机构4转动的最大角度。
如图4,所述导风机构4包括方形框4-1以及若干平行安装在方形框4-1上的回转组件,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形框4-1转动连接的转轴4-2,还包括若干沿轴向排列安装在转轴4-2上的叶片4-3,。
如图1和3,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4-2回转的驱动模块10。
具体的,所述驱动模块10包括安装在第二内凹槽中凸台上的减速电机10-1以及安装在减速电机10-1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10-2;所述转轴4-2上还安装有从动齿轮4-4,相邻的转轴4-2上的从动齿轮4-4相啮合,且所述驱动齿轮10-2与所述从动齿轮4-4之一相啮合。减速电机10-1转动后,所有转轴4-2随之同步回转。
所述驱动模块10还包括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二内凹槽中的传感器10-3,所述方形框4-1的上端安装有金属片,所述传感器10-3用于感应所述金属片。
还包括与所述传感器10-3以及减速电机10-1相连接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为单片机芯片或基于ARM架构的处理芯片,也可以直接使用新风系统自身的处理芯片。目前的新风系统中,为了实时监测工作状态并驱动风扇回转,其处理芯片都具有开关量信号接收和电机驱动控制的功能,只要稍加改进,多引入一路开关量信号,并发送一组针对较小功率的电机驱动信号,即可实现本发明所需的功能。因此,相应的控制机理都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4-3为螺旋状,相邻的转轴4-2上的叶片4-3的旋向相同,从而各转轴4-2同步回转时,相邻的叶片4-3产生的风向是相反的,在滤芯板2上方形成多组流向间隔相反的气流扰动,使向下吹送的风包含各个不同方向的气流,从而将不规则褶皱上积攒的颗粒吹落下来。
所述壳体1底部还设有排风口1-3,所述排风口1-3与出风口1-2并列设置,排风口1-3位于出风口1-2与后侧壁之间;
所述壳体1内还通过滑动方式安装有水平的阀板9,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板9在排风口1-3处与出风口1-2处之间水平移动的切换机构。
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后侧壁上的第三内凹槽,所述第三内凹槽位于滤芯板2下方,所述第三内凹槽中安装有第三定滑轮8;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内凹槽和第三内凹槽相连通;所述壳体1一般为塑料开模件,走线孔通过预先开模以及进一步钻孔的方式加工而成;所述走线孔内设有第三牵引线,所述第三牵引线一端从后侧缠绕在第二定滑轮7上,另一端绕过第三定滑轮8与所述阀板9的后端相连接。
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与壳体1的前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阀板9的前端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弹簧11带动阀板9向前侧移动时对第二定滑轮7产生的扭矩要小于导风机构4处的扭簧通过第二牵引线对第二定滑轮7产生的扭矩,这样在自由状态下,也就是滑块5没有被推动时,导风机构4扭簧占主动地位,确保导风机构4为竖直状态,且阀板9位于排风口1-3上方。
新风装置正常工作时,滤芯板2上的凸块2-1向下,此时可以自由推拉滤芯板2,凸块2-1不会触碰滑块5。颗粒积攒在凸块2-1所在平面相反的一面上。
需要对滤芯板2清理时,拆下封板3,将滤芯板2取出,然后上下反转再装入壳体1中,此时凸块2-1向上,在插入滤芯板2的过程中凸块2-1会推动滑块5,从而带动第一牵引线移动,第二定滑轮7发生回转,通过第二牵引线将导风机构4拉到水平位置处,且拉到水平位置后导风机构4上的从动齿轮4-4会与驱动齿轮10-2相啮合,当传感器10-3检测到导风机构4就位后,向控制芯片发送信号,控制芯片开始驱动减速电机10-1转动,从而带动各叶片4-3回转;同时,第二定滑轮7向下递送第三牵引线,阀板9在弹簧11的拉动下向左移动,遮住出风口1-2,打开排风口1-3;然后,安装好封板3,启动新风装置的风扇,风扇向下吹送定向的气流,经过导风机构4时,气流被各自回转的叶片4-3变换为多流向的气流,从而将此时位于滤芯板2底部的颗粒吹落,并从排风口1-3送到室外。清理一段时间后,打开封板3,取出滤芯板2,导风机构4和阀板9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归位,将滤芯板2反转到原来的方向重新插入,即可实现滤芯的重复使用。

Claims (6)

1.一种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与室外相通的进风口(1-1),底部设有与室内相通的出风口(1-2),所述壳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引风的风扇装置、以及位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板状的滤芯板(2),所述壳体(1)中部靠室内一侧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板(3);所述开口内侧设有导轨,所述滤芯板(2)通过导轨水平安装在壳体(1)中;
所述前侧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滤芯板(2)上方的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中安装有导风机构(4),所述导风机构(4)底部与所述前侧壁转动连接以实现在壳体(1)中的翻转,且该转动连接处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机构(4)向第一内凹槽内翻转;所述第一内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第一定滑轮(6)位于导风机构(4)的下方;
所述壳体(1)靠近室外一侧的后侧壁的内侧开设有位于滤芯板(2)上方的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定滑轮(7)所述第二定滑轮(7)包括同轴线的第一轮段(7-1)和第二轮段(7-2),所述第一轮段(7-1)的直径小于第二轮段(7-2)的直径;
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还相对设置有水平且前后走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滤芯板(2)的上方,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5);所述滤芯板(2)的边框上还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滑块(5)的凸块(2-1);当新风装置工作时,所述凸块(2-1)向下且不与所述滑块(5)接触,当所述滤芯板(2)上下反向安装时,所述凸块(2-1)与所述滑块(5)相接触;
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一端与所述滑块(5)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6)的前侧后从第二定滑轮(7)的底部缠绕在所述第一轮段(7-1)上;所述第二牵引线缠绕在第二轮段(7-2)上并从第二轮段(7-2)的后侧向上引出与所述导风机构(4)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导风机构(4)包括方形框(4-1)以及若干平行安装在方形框(4-1)上的回转组件,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方形框(4-1)转动连接的转轴(4-2),还包括若干沿轴向排列安装在转轴(4-2)上的叶片(4-3);
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4-2)回转的驱动模块(10);
所述壳体(1)底部还设有排风口(1-3),所述排风口(1-3)与出风口(1-2)并列设置,排风口(1-3)位于出风口(1-2)与后侧壁之间;
所述壳体(1)内还通过滑动方式安装有水平的阀板(9),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板(9)在排风口(1-3)处与出风口(1-2)处之间水平移动的切换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0)包括安装在第二内凹槽中的减速电机(10-1)以及安装在减速电机(10-1)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10-2);所述转轴(4-2)上还安装有从动齿轮(4-4),相邻的转轴(4-2)上的从动齿轮(4-4)相啮合,且所述驱动齿轮(10-2)与所述从动齿轮(4-4)之一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3)为螺旋状,相邻的转轴(4-2)上的叶片(4-3)的旋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0)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内凹槽中的传感器(10-3),所述方形框(4-1)的上端安装有金属片,所述传感器(10-3)用于感应所述金属片;
还包括与所述传感器(10-3)以及减速电机(10-1)相连接的控制芯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后侧壁上的第三内凹槽,所述第三内凹槽位于滤芯板(2)下方,所述第三内凹槽中安装有第三定滑轮(8);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内凹槽和第三内凹槽相连通;所述走线孔内设有第三牵引线,所述第三牵引线一端从后侧缠绕在第二定滑轮(7)上,另一端绕过第三定滑轮(8)与所述阀板(9)的后端相连接;
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与壳体(1)的前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阀板(9)的前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自清洁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段(7-2)的直径为第一轮段(7-1)直径的1.4倍至1.5倍。
CN201811606254.2A 2018-12-27 2018-12-27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Withdrawn CN109442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6254.2A CN109442579A (zh) 2018-12-27 2018-12-27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6254.2A CN109442579A (zh) 2018-12-27 2018-12-27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2579A true CN109442579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7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6254.2A Withdrawn CN109442579A (zh) 2018-12-27 2018-12-27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25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28A (zh) * 2019-06-11 2019-10-1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12050331A (zh) * 2020-09-25 2020-12-08 东莞市净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加湿的加湿结构、加湿器及其加湿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28A (zh) * 2019-06-11 2019-10-1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10332628B (zh) * 2019-06-11 2020-11-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12050331A (zh) * 2020-09-25 2020-12-08 东莞市净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均匀加湿的加湿结构、加湿器及其加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4258B (zh) 空气净化器
CN109530333B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设备
CN202083055U (zh)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CN208661323U (zh) 一种防尘碎纸机
CN105598771B (zh) 探伤预处理一体机
CN109442579A (zh) 自清洁式新风装置
CN110075655B (zh) 一种环保型工业粉尘净化装置
CN106004186A (zh) 无尘黑板擦
CN206581024U (zh) 一种自动吸线头机
CN209768034U (zh) 一种具有防潮除尘的电子通信设备
CN208547062U (zh) 一种体育馆空气净化装置
CN104328619B (zh) 一种立式高效剪线头机
CN203494565U (zh) 具有风压循环除尘功能的破碎设备
CN10875583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静音式空气制水机
CN107726470A (zh) 一种公共场所异味清洁器
CN112128876B (zh) 空气净化器
CN204043117U (zh) 加湿器
CN20922988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智能百叶窗
KR10130532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4131766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新型墙壁钻孔设备
CN202779040U (zh) 胶塞清洗机
CN113041739A (zh) 一种电力设备除尘器的排尘装置
CN221036115U (zh) 一种家居小型智能新风系统
CN215953004U (zh) 汽车煤无人值守用的煤样采样除尘装置
CN214998493U (zh) 一种节能型箱式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