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1410A - 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41410A CN109441410A CN201811388617.XA CN201811388617A CN109441410A CN 109441410 A CN109441410 A CN 109441410A CN 201811388617 A CN201811388617 A CN 201811388617A CN 109441410 A CN109441410 A CN 1094414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id
- separation apparatus
- oil
- gas
- fluid s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41000009298 Trigla ly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09 petroleum derivat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43 natural gas wel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521257 Hydrop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the obtained fluid to or in wells
- E21B43/121—Lifting well flui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产方法,其通过流体混合装置和流体分隔装置的配合工作,能够在不关井的情况下维持较高的动态液柱,使得流体分隔装置每次向上运动都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大大提高了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用于石油或天然气开采)生产中,当油气井底压力不足时,井底压力无法将大量液体举升至地面,这会在井底形成一定高度的积液,进而降低石油或天然气井产能,甚至导致石油或天然气井停喷。
为了增加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需要将井下管柱内的液体举升至地面。目前有泡沫排采、柱塞举升和泵类抽汲等常规方案。其中泵类抽汲需要供给电力或压力等外加驱动能量,从而实现液体的举升,这种方式设备复杂、运行费用昂贵且容易气锁。泡沫排采利用起泡药剂降低液体密度,在地层能量驱动下举升更多液柱,这种方式设备及管理复杂,环保费用昂贵,对于深井和水平井效果不明显。柱塞举升利用柱塞作为气液分隔装置,在关井状态下柱塞依靠自重下落到井底,开井状态下依靠井下气体托举柱塞及液柱上行,这种方式相对而言设备简单,但是需要开关井反复操作,另外由于关井时间段的液柱回落,能举升的液柱高度有限,对于水平井和斜井、更深的井,柱塞可能无法到达预定的位置,实现不了将液体举升到地面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井结构,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进而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井生产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进而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气井结构,包括:井下管柱;连接在所述井下管柱上端的井口控制管路;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下管柱内的流体混合装置,所述流体混合装置被构造为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被构造为沿所述井下管柱和所述井口控制管路运动的流体分隔装置;第一流体通道;以及流体控制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包括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上开设的流道或/和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与所述井下管柱之间形成的流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机构;所述流体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流道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混合装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流体混合装置沿所述井下管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井下管柱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流体混合装置之间的逆流分隔装置,所述逆流分隔装置具备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机构;所述第二流道机构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所述逆流分隔装置上还设置有逆流驱动装置,所述逆流驱动装置被构造为驱动所述逆流分隔装置沿所述井下管柱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逆流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的涡轮以及与所述涡轮传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涡轮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流道机构打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时在气体和液体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滚轮被构造为在所述涡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逆流分隔装置逆流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机构被构造为与所述逆流分隔装置两侧的所述流体混合装置撞击,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流体控制机构通讯连接的速度检测装置,所述速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流体分隔装置的运动速度;所述流体控制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流体分隔装置的运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控制机构被构造为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到达所述流体混合装置的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增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所述流体控制机构被构造为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到达所述井口控制管路的顶部时,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混合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下管柱内的基柱,以及围绕所述基柱布置的螺旋形导流片。
一种油气井增产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种油气井结构实现,该方法包括: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上行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增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上行和下行的过程中,所述井口控制管路的出口均打开。
进一步的,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关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下行时,检测所述流体分隔装置的运动速度,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开闭流道机构增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流体混合装置的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井口控制管路的顶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井口控制管路的出口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井下管柱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井下管柱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流体混合装置。流体混合装置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进而使得气体和液体在较好的混合状态下旋转前行,从而使由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泡状流体维持在井下管柱内更高的位置,为流体分隔装置的往复举升提供更高的动态液面。流体分隔装置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流道机构增大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降低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的向上推力,使得流体分隔装置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在流体分隔装置下落至一定位置后,第一流道机构减小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增大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的向上推力,井下管柱内的气体和液体推动流体分隔装置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流体分隔装置举升位于其上方的动态液柱。如此,能够在不关井的情况下维持较高的动态液柱,使得流体分隔装置每次向上运动都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进而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增产方法,在工作过程中,井口控制管路的出口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井下管柱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井下管柱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流体混合装置。流体混合装置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进而使得气体和液体在较好的混合状态下旋转前行,从而使由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泡状流体维持在井下管柱内更高的位置,为流体分隔装置的往复举升提供更高的动态液面。流体分隔装置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流道机构增大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降低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的向上推力,使得流体分隔装置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在流体分隔装置下落至一定位置后,第一流道机构减小第一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增大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的向上推力,井下管柱内的气体和液体推动流体分隔装置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流体分隔装置举升位于其上方的动态液柱。如此,能够在不关井的情况下维持较高的动态液柱,使得流体分隔装置每次向上运动都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进而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传统的油气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油气井在工作时,井下管柱内流体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中,流体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在工作时,井下管柱内流体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在工作时,流体分隔装置对动态液柱进行举升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中,流体分隔装置在第一流体通道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中,流体分隔装置在第一流体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中,逆流分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0-油气井结构,100-井下管柱,200-井口控制管路,300-流体混合装置,310-基柱,320-导流片,400-流体分隔装置,410-第一流体通道,420-第一流道机构,421-阀片,500-流体控制机构,600-逆流分隔装置,610-第二流体通道,620-第二流道机构,621-封隔片,630-逆流驱动装置,631-涡轮,632-滚轮,020-油气井,021-井下管柱,022-井口控制管路,023-段塞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传统的油气井020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油气井包括井下管柱021和井口控制管路022。井下管柱021位于地面以下,井口控制管路022与井下管柱021的上端连接。图2为传统的油气井在工作时,井下管柱021内流体的状态图。请参照图2,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井下管柱021内的气体和液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存在液体和气体混合不均的情况会形成纯粹由液体构成的段塞流023。段塞流023的高度过大,将导致下方的气体无法排出,进而导致井下管柱021内的动态液面高度过低。这样一来,在采用传统的柱塞举升作业时,即便是柱塞下降到行程末端,位于柱塞上方的液柱高度也较小,使得柱塞向上运动时举升出的液体较少,极大的影响了油气开采效率。另外,发明人还发现,采用传统的柱塞举升作业时,为了使柱塞下行,需要关闭井口控制管路022的出口。在关闭井口控制管路022的出口后,井下管柱021内的动态液面的高度会回落,导致动态液面的高度无法维持。这进一步导致柱塞下降到行程末端时位于柱塞上方的液柱高度较小,使得柱塞向上运动时举升出的液体较少,极大的影响了油气开采效率。尤其是在涉及水平井、大斜度井和超深井时,上述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井结构和油气井增产方法。详见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0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油气井结构010包括井下管柱100、井口控制管路200、流体混合装置300、流体分隔装置400和流体控制机构500。
井下管柱100位于地面以下。井口控制管路200位于地面以上。井口控制管路200与井下管柱100的上端连接。地层内的气体和液体通过井下管柱100向上流动,然后通过井口控制管路200的出口喷出,如此实现了对石油或天然气的开采。
流体混合装置300固定设置在井下管柱100内,且靠近井下管柱100的下端。流体混合装置300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流体混合装置300,多个流体混合装置300间隔布置在井下管柱100内。流体混合装置300被构造为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流体混合装置30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图4为本实施例中流体混合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流体混合装置300包括固定设置在井下管柱100内的基柱310,以及围绕所述基柱310布置的螺旋形导流片320。当液体和气体在经过流体混合装置300时,在螺旋形导流片320的作用下,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进而使得气体和液体在较好的混合状态下旋转前行,从而使由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泡状流体维持在井下管柱100内更高的位置。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010在工作时,井下管柱100内流体的状态图。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010相较于传统的油气井020,在井下管柱100内,气体和液体能够充分混合,形成泡状流体,不存在段塞流023,消除了段塞流023对气体上行的阻碍,并且流体混合装置300使泡状流体能够旋转上行,进而大大提高了井下管柱100内动态液面的高度。
流体分隔装置400被构造为沿井下管柱100和井口控制管路200运动。流体分隔装置400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井口控制管路200进入井下管柱100,并沿井下管柱100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流体分隔装置400能够在井下管柱100内泡状流体的推动下从第一预设位置上行,进入井口控制管路200到达第二预设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为最上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第二预设位置为井口控制管路200的顶部。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010在工作时,流体分隔装置400对动态液柱进行举升时的状态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010中,流体分隔装置400在第一流体通道410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分隔装置400为圆柱状,其具备延其轴线方向贯通的流道,该流道构成第一流体通道410。在第一流体通道410中设置有第一流道机构4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机构420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410中的阀片421,以及与阀片421传动连接的电机(图未示出)。电机带动阀片421转动,使阀片421增大或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图6为阀片421完全关闭第一流体通道410的状态图,图7为阀片421完全打开第一流体通道410的状态图。油气井结构010还包括流体控制机构500,流体控制机构500用于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或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流体控制机构500位于地面上,与第一流道机构420通讯连接。相应的,第一流道机构420还包括与电机电连接的电池(图未示出),以及与电机和电池电连接的控制器(图未示出)。流体控制机构50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改变阀片421的开度,以增大或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在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设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体分隔装置400是否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或第二预设位置。当流体分隔装置400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此时,流体分隔装置400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增加,流体分隔装置400在泡状流体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并且流体分隔装置400与井下管柱100之间形成动态的滑动密封,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能够将位于其上方的泡状流体向上举升。当流体分隔装置400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加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使流体分隔装置400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减小,流体分隔装置400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油气井结构010还包括速度检测装置(图未示出),速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速度检测装置与流体控制机构500通讯连接,用于将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实时传送至流体控制机构500。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且当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过小时,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行,且当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过小时,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速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沿井下管柱100间隔设置的传感器,根据相邻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以及流体分隔装置400在相邻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运动时间确定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优选的,可以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时,使第一流道机构420得开度达到最大,可以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行时,使第一流道机构420完全关闭第一流体通道410。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结构010,在工作过程中,井口控制管路200的出口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井下管柱100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井下管柱100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流体混合装置300。流体混合装置300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进而使得气体和液体在较好的混合状态下旋转前行,从而使由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泡状流体维持在井下管柱100内更高的位置,为流体分隔装置400的往复举升提供更高的动态液面。流体分隔装置400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降低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400的向上推力,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落至第一预设位置后,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增大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400的向上推力,井下管柱100内的气体和液体推动流体分隔装置400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举升位于其上方的动态液柱。如此,能够在不关井的情况下维持较高的动态液柱,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每次向上运动都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进而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在本实施例中,油气井结构010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流体混合装置300之间的逆流分隔装置600。图9为逆流分隔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逆流分隔装置600为圆柱状,其具备沿其轴线延伸的第二流体通道610。第二流体通道610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机构620;第二流道机构620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流体通道6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机构62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流体通道610内的封隔片621。通过封隔片621的转动实现第二流体通道610的打开或关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机构620还包括与封隔片621联动的触发装置(图未示出)。当逆流分隔装置600在相邻两个流体混合装置300之间运动时,触发装置与流体混合装置300撞击。当逆流分隔装置600运动至上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时,触发装置与上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撞击,进而带动封隔片621打开第二流体通道610。当逆流分隔装置600运动至下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时,触发装置与下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撞击,进而带动封隔片621关闭第二流体通道6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电机带动封隔片621转动,以使封隔片621打开或关闭第二流体通道610。在流体混合装置300上设置传感器,当逆流分隔装置600运动至上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时,传感器检测到逆流分隔装置600,此时电机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带动封隔片621打开第二流体通道610。当逆流分隔装置600运动至下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时,传感器检测到逆流分隔装置600,此时电机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带动封隔片621关闭第二流体通道610。
逆流分隔装置600还包括逆流驱动装置630,逆流驱动装置630被构造为在向上流动的气体和液体的驱动下,带动逆流分隔装置600向下运动。当逆流分隔装置600运动至上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时,封隔片621打开第二流体通道610,逆流分隔装置600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减小。同时向上流动的气体和液体穿过第二流体通道610,进而驱动逆流驱动装置630,使逆流驱动装置630带动逆流分隔装置600向下运动。在重力和逆流驱动装置630的共同作用下,逆流分隔装置600向下运动至下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当逆流分隔装置600运动至下方的流体混合装置300处时,封隔片621关闭第二流体通道610,此时由于向上流动的气体和液体无法穿过第二流体通道610,逆流驱动装置630无法被驱动。同时,逆流分隔装置600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增大,逆流分隔装置600被向上流动的气体和液体推动向上运动,实现了对气体和液体的举升。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辅助流体分隔装置400实现对井下管柱100内气体和液体的举升,提高举升效率,还能够使气体和液体在经过流体混合装置300时混合更加充分。
在本实施例中,逆流驱动装置630包括设置在第二流体通道610内的涡轮631以及与涡轮631传动连接的滚轮632;涡轮631被构造为在第二流道机构620打开第二流体通道610时在气体和液体的带动下转动,滚轮632被构造为在涡轮631的驱动下带动逆流分隔装置600逆流运动。滚轮632设置在逆流分隔装置600的外周面,与井下管柱100接触。涡轮631可以通过齿轮组(图未示出)将动力传递至滚轮632,进而使滚轮632带动逆流分隔装置600逆流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流体分隔装置400具备延其轴线方向贯通的流道,该流道构成第一流体通道4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由流体分隔装置400与井下管柱100之间的流道构成第一流体通道410。第一流道机构420可以是围绕流体分隔装置400布置的垫片(图未示出),该垫片在驱动装置(例如电机)的带动下径向向外运动,进而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或者垫片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径向向内运动,进而增大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通道410还可以同时包括流体分隔装置400上开设的流道以及流体分隔装置400与井下管柱100之间的流道。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气井增产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实现,该方法包括:
当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当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行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行和下行的过程中,井口控制管路200的出口均打开。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关闭第一流体通道410。
其中,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时,检测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当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时,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为流体混合装置300的位置;第二预设位置为井口控制管路200的顶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增产方法,在工作过程中,井口控制管路200的出口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井下管柱100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井下管柱100内的气体和液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流体混合装置300。流体混合装置300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进而使得气体和液体在较好的混合状态下旋转前行,从而使由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泡状流体维持在井下管柱100内更高的位置,为流体分隔装置400的往复举升提供更高的动态液面。流体分隔装置400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降低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400的向上推力,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在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落至第一预设位置后,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增大气体和液体对流体分隔装置400的向上推力,井下管柱100内的气体和液体推动流体分隔装置400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举升位于其上方的动态液柱。如此,能够在不关井的情况下维持较高的动态液柱,使得流体分隔装置400每次向上运动都能够举升出更多的液体,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举升生产,进而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产量。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下管柱(100);
连接在所述井下管柱(100)上端的井口控制管路(200);
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下管柱(100)内的流体混合装置(300),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被构造为使经过其的气体和液体旋转或/和混合;
被构造为沿所述井下管柱(100)和所述井口控制管路(200)运动的流体分隔装置(400);
第一流体通道(410);以及
流体控制机构(500);
其中,所述第一流通通道(410)包括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上开设的流道或/和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与所述井下管柱(100)之间形成的流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机构(420);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与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沿所述井下管柱(1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井下管柱(1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之间的逆流分隔装置(600),所述逆流分隔装置(600)具备第二流体通道(610),所述第二流体通道(610)内设置有第二流道机构(620);所述第二流道机构(620)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610);
所述逆流分隔装置(600)上还设置有逆流驱动装置(630),所述逆流驱动装置(630)被构造为驱动所述逆流分隔装置(600)沿所述井下管柱(100)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流驱动装置(63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610)内的涡轮(631)以及与所述涡轮(631)传动连接的滚轮(632);所述涡轮(631)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流道机构(620)打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610)时在气体和液体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滚轮(632)被构造为在所述涡轮(63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逆流分隔装置(600)逆流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道机构(620)被构造为与所述逆流分隔装置(600)两侧的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撞击,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6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通讯连接的速度检测装置,所述速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
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被构造为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到达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的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被构造为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到达所述井口控制管路(200)的顶部时,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井下管柱(100)内的基柱(310),以及围绕所述基柱(310)布置的螺旋形导流片(320)。
9.一种油气井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气井结构(010)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减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行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增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上行和下行的过程中,所述井口控制管路(200)的出口均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井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机构(420)关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井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下行时,检测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当所述流体分隔装置(400)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速度时,所述流体控制机构(500)控制所述第一开闭流道机构(420)增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0)的流通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井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流体混合装置(300)的位置;
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井口控制管路(200)的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8617.XA CN109441410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8617.XA CN109441410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41410A true CN109441410A (zh) | 2019-03-08 |
CN109441410B CN109441410B (zh) | 2020-11-10 |
Family
ID=6555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88617.XA Active CN109441410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4141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96343A (zh) * | 2020-12-30 | 2021-04-23 | 西南石油大学 | 页岩气水平井柱塞举升排水采气井下装置和工作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06493A1 (en) * | 2003-04-21 | 2004-10-21 | Cdx Gas, Llc | Slot cavity |
CN202628066U (zh) * | 2012-02-07 | 2012-12-26 | 西安奥腾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气井旋流式增压器 |
CN104790917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北京Tsc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智能柱塞式排水采气装置 |
CN107313738A (zh) * | 2017-09-06 | 2017-11-03 | 刘书豪 |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
CN107339080A (zh) * | 2017-09-06 | 2017-11-10 | 刘书豪 |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
CN107503712A (zh) * | 2017-09-06 | 2017-12-22 | 刘书豪 |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
-
2018
- 2018-11-21 CN CN201811388617.XA patent/CN1094414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06493A1 (en) * | 2003-04-21 | 2004-10-21 | Cdx Gas, Llc | Slot cavity |
CN202628066U (zh) * | 2012-02-07 | 2012-12-26 | 西安奥腾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气井旋流式增压器 |
CN104790917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北京Tsc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智能柱塞式排水采气装置 |
CN107313738A (zh) * | 2017-09-06 | 2017-11-03 | 刘书豪 |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
CN107339080A (zh) * | 2017-09-06 | 2017-11-10 | 刘书豪 |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
CN107503712A (zh) * | 2017-09-06 | 2017-12-22 | 刘书豪 |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96343A (zh) * | 2020-12-30 | 2021-04-23 | 西南石油大学 | 页岩气水平井柱塞举升排水采气井下装置和工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41410B (zh) | 202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48834U (zh) | 一种抽取及泡沫排水复合采气系统 | |
CN105536299A (zh) | 井下气液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6688294U (zh) | 一种气井泡排积液的消泡装置 | |
US9771786B2 (en) | Down-hole gas and solids separator utilized in production hydrocarbons | |
CN104389553A (zh) | 自动相选择控制阀 | |
CN202937296U (zh) | 煤层气多功能排采工艺管柱 | |
CN106968640A (zh) | 一种井下排水采气工具 | |
CN104948141B (zh) | 一种同井采注装置 | |
CN101967962A (zh) | 一种水平井冲砂装置 | |
CN103920310A (zh) | 一种煤矿井下煤气水卸压分离器 | |
CN109441410A (zh) | 一种油气井结构及油气井增生产方法 | |
CN207245672U (zh) | 一种新型水平井旋流控水阀 | |
CN109723408A (zh) | 一种带滑轮机构的分体式智能柱塞 | |
CN105689157A (zh) | 一种具有自调浆功能的摇摆搅拌式浮选设备 | |
CN108225752B (zh) | 粒子冲击钻井地面综合实验装置 | |
CN104747434B (zh) | 一种用于煤层气开采的螺杆泵设备 | |
CN101294485A (zh) | 水平油井采油方法及装置 | |
CN101749002B (zh) | Co2驱防腐防气举升工艺 | |
CN203729917U (zh) | 一种冲砂笔尖 | |
CN110159247B (zh) | 水龙卷涡旋排水采气装置及方法 | |
CN205422528U (zh) | 用于正循环排渣的潜水钻机 | |
CN103615207A (zh) | 一种煤层气井井底洗井装置 | |
CN206668147U (zh) | 深井钻井井底水力动力降压提速工具 | |
CN111550216B (zh) | 一种注采一体化举升装置 | |
CN107762465B (zh) | 火驱用的气锚以及气锚的作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