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1449A -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1449A
CN109431449A CN201811406502.9A CN201811406502A CN109431449A CN 109431449 A CN109431449 A CN 109431449A CN 201811406502 A CN201811406502 A CN 201811406502A CN 109431449 A CN109431449 A CN 109431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image
heterophoria
target optical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65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永宏
艾莉
张元�
周林雪
杨光
张国秀
高劲松
郑立功
谷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AOP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AOP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AOP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AOP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65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1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1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binocular or stereoscopic vision, e.g. strabismus
    • A61B3/085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binocular or stereoscopic vision, e.g. strabismus for testing strabism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1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or diameter of pupils
    • A61B3/111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or diameter of pupils for measur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采用目镜在有限远距离呈虚像,作为视靶,通过合理设计光学系统结构可以通过目镜和摄像头的结合,以正视的角度观察眼位变化,采集眼部含眼位信息的图片,减小测量误差,合理配置测量误差在眼位测量中的分布,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合理可靠,另外不需要被检测人参与调节,检测结果更加可信,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两眼仅有偏斜倾向而能被融合功能所控制,使斜视不显,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之隐斜视。隐斜视是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但能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以强制两眼球保持在正位而不显出偏斜。一旦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如一眼被遮盖时)或失去控制(如在过度使用目力或精神疲劳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斜视与显斜视之间,只是程度上而不是性质上的区别。
现有隐斜视检测方法:遮盖-去遮盖试验(客观、定性测试)、三棱镜加遮盖法(主观、定量反复换三棱镜测量)、马氏杆加三棱镜法(主观、定量反复换三棱镜测量)、马氏杆加旋转三棱镜法(主观、定量旋转三棱镜一次测量)、Von Graefe检验法(主观、定量三棱镜分离检查法)等,以及对上述方法的一些调整和变形的测量方法。
上述方法中只有遮盖-去遮盖试验(定性测试)接近于被检测人客观检验,但受检查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检验人的视力、注意力、实操能力和经验都会影响实际结果。对于小度数隐斜容易被忽略,是一种粗略的方法,只用于筛选。
现有隐斜视定量检测方法的特征:主观测量,即要求被检测人主动配合进行的测量过程。现有的检测设备:隐斜计、综合验光仪、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便携式隐斜计等。设备特点:隐斜计使用的是马氏杆加旋转三棱镜法,需要暗室和一定距离(如6m或400mm)距离的点光源目标。综合验光仪也需要相应的空间及配套视标。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便携式隐斜计采用的是光学系统生成的虚像为目标,节省了空间,避免了使用暗室。使用现有技术可做成便携式的仪器设备环境适应性强、节省空间。
现有测量方法和设备主要缺点是测量过程为主观测量过程。主观测量带来的问题就是测量带有主观性,受个人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因而测量结果值变化范围大。测量过程可能需要反复进行,进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心理波动,影响测量结果。因此要求测试人有丰富的经验,对结果进行判断,通常需要反复测量以确认最终结果。这往往就提高了检测操作的难度性,不利用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采用眼位实时监测,测量过程简单,不需要被检测人参与调节,检测结果更加可信,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包括远视靶光学组件、近视靶光学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的机械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进行电气控制的电控组件,通过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或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获取被检测人的眼部图像数据,对所述眼部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已确定是否符合隐斜视,其中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提供的视靶距离被检测人的眼睛距离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包括目镜、与所述目镜数目对应的用于实现所述目镜开闭的第一快门、第一反射镜、第一图像发生装置以及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由所述第一图像发生装置提供第一视靶,所述被检测人通过所述目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透射观测所述第一视靶,由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发出的辅助光源通过所述反射镜照射在所述第一反射镜,并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所述被检测人的眼睛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检测到所述眼睛的眼部图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目镜为两个且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快门为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为两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为两个。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还包括瞳距调整装置,所述目镜并列设置在所述瞳距调整装置上,所述瞳距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以及锁紧件,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螺母对两个目镜之间的间隔,待完成调整后通过所述锁紧件进行锁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还包括柔性贴合双目眼罩,所述柔性贴合双目眼罩分别套设在所述目镜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包括第二快门、第二反射镜、第二图像发生装置以及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被检测人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观测所述第二图像发生装置生成的第二视靶,由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发出的辅助光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透射后照射在所述被检测人的眼睛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眼睛的眼部图像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第二快门均采用透近红外的颜色玻璃的遮挡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均采用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图像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发生装置均采用OLED显示屏。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机械组件包括仪器壳体、用于支撑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或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的支撑框架、快门支撑结构以及电控组件支撑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包括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机驱动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第二快门的开闭状态,所述电机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快门或第二快门进行开闭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隐斜视检测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采用目镜在有限远距离呈虚像,作为视靶,通过合理设计光学系统结构可以通过目镜和摄像头的结合,以正视的角度观察眼位变化,采集眼部含眼位信息的图片,减小测量误差,合理配置测量误差在眼位测量中的分布,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合理可靠,另外不需要被检测人参与调节,检测结果更加可信,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隐斜视检测系统中远视靶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隐斜视检测系统中近视靶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包括远视靶光学组件、近视靶光学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的机械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进行电气控制的电控组件,通过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或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获取被检测人的眼部图像数据,对所述眼部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已确定是否符合隐斜视,其中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提供的视靶距离被检测人的眼睛距离不同,采用柔性贴合双目眼罩固定实验人头部;采用近红外相机实时采集双眼眼位信息,选择瞳孔、虹膜图作为采集数据;采用快门的方式使双目处于自由放松的原始状态,即双目视觉融合阻断状态;采用远近目标视靶,使双目进行目标图像融合运动;远视靶是由对应于双眼的两套目镜光学系统和软件产生;近视靶是由对应于折叠反射镜光学系统和软件产生;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处理,获得实验人的隐斜视数据。该设备具有数据存储、分析、报告生成及打印功能;对实验人进行数据归档及历史数据变化分析的功能及其他数据分析的能力。
结合图1所示,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包括目镜3、与所述目镜3数目对应的用于实现所述目镜3开闭的第一快门2、第一反射镜4、第一图像发生装置5以及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由所述第一图像发生装置5提供第一视靶,所述被检测人通过所述目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透射观测所述第一视靶,由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发出的辅助光源照射在所述第一反射镜4,并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镜4反射后照射在所述被检测人的眼睛1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反射检测到所述眼睛1的眼部图像数据,具体地,眼睛1的位置在检测区不动,需要一个头部稳定装置(图中没有画出),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通过第一反射镜4可以观测到眼部信息,以视场正对的方式进行测量精确度更高。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在近红外工作,可以采用环形灯照明或其他照明方式,光源采用近红外光,肉眼不可见,反射镜4镀带通反射膜反射近红外光,透过可见光,第一快门2遮挡方式阻断双目像的融合。视靶虚像6由目镜3和第一图像发生装置5产生。
本文中提到的被检测人是作为被检测对象,有医师操作本系统对被检测人进行隐斜视的检测。
优选地,隐斜视检测系统的整机体积小于200mm*300mm*400mm,可在常规办公室,(或相类似及较差环境中,如:室外或帐篷内)实现隐斜视测量,可以便于携带。
为了便于对双目进行检测,进一步地,所述目镜为两个且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快门为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为两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为两个,2个目镜分别对应人的左右眼,把所述OLED显示屏发生的视靶图形成像在要求的6m距离上,并满足设计要求的1棱镜度。
为了适应不同人的瞳距进行的结构设计,可以手动调整两个目镜系统的间距,具体地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还包括瞳距调整装置,以适应不同瞳距宽度的被检测人,所述目镜并列设置在所述瞳距调整装置上,所述瞳距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以及锁紧件,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螺母对两个目镜之间的间隔,待完成调整后通过所述锁紧件进行锁紧,以便更好的满足检测过程中使用,保证被检测人的视野足够被图像采集装置采集。
为了提高避光性和舒适度,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还包括柔性贴合双目眼罩,所述柔性贴合双目眼罩分别套设在所述目镜上,被检测人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眼部区域可与柔性贴合双目眼罩柔性接触,可以贴合眼周面部轮廓,固定被检测人的双眼位置,避免外界光源影响测量结果,提高接触区域面积,具有更好的包裹性,舒适度提升。
结合图2所示,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包括第二快门2、第二反射镜3、第二图像发生装置4以及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所述被检测人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3的反射观测所述第二图像发生装置4生成的第二视靶,由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发出的辅助光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3透射后照射在所述被检测人的眼睛1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采集所述眼睛1的眼部图像数据,在近视靶光学组件中采用第二反射镜3可以为为图像采集装置提供折叠光路,实现对眼位的图像采集,使用反射镜折叠系统,即使用1片(或以上反射镜),通过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像使视靶视距满足0.4m测试要求,具体地,眼睛1的位置在检测区不动,需要一个头部稳定装置(图中没有画出),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通过第二反射镜3可以观测到眼部信息,以视场正对的方式进行测量精确度更高。其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在近红外工作,可以采用环形灯照明或其他照明方式,光源采用近红外光,肉眼不可见。第二反射镜3镀带通反射膜反射可见外光,透过近红外光,第二快门2遮挡方式阻断双目像的融合,第二图像发生装置4直接生成视靶像。
具体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局采用可见光透射红外光反射的反射镜。
具体地,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第二快门均采用透近红外的颜色玻璃的遮挡片,快门可以采用电控快门,即通过电机驱动器来进行快速驱动,同时还可以采用位置传感器对快门的位置进行开闭状态的检测,快门的位置设置在眼睛和目镜之间,采用电机驱动、位置传感器,通过电源控制系统,起到快门开关的作用,实现单目或双目遮挡,使双目处于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状态,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均采用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图像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发生装置均采用OLED显示屏,选择合适尺寸的O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使用中可以进行分屏显示,这样就能在使用一块OLED屏的条件下,实现同时为左右两眼目镜系统提供视靶图像源,通过计算机或其它设备提供图像信号,OLED屏接受信号,并显示满足设计要求的图形信息。
具体地,所述机械组件包括仪器壳体、用于支撑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或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的支撑框架、快门支撑结构以及电控组件支撑结构,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还包括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机驱动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第二快门的开闭状态,所述电机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快门或第二快门进行开闭操作。
对于电控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成熟技术设计电控系统,实现测量过程的控制,主要有视靶图形生成、快门控制、图像采集传输存储、控制命令的传输及通讯、以及控制软件界面等。采用计算机(单片机、DSP等具有系统控制、软件开发功能的单元),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根据检测原理编制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还可以加设数据存储传输处理打印等外围系统,可以灵活选择,对此不做限定。
一、远视靶隐斜视测试过程
被检测人头部固定,采用柔性贴合双目眼罩,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头部固定方式,使被检测人双目稳定处于检测区合理位置;
远视靶光学组件生成视靶目标,远目标视靶采用目镜系统和图像发生器,使虚像成在有限远距离6m,虚像目标图形按标准设计。
采用电控快门方式实现双目处于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的状态,此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在单目(或双目)前关闭快门,使被检测人的双目处于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状态,同时采用红外摄像头记录双目眼位。
打开快门,使被检测人进入视靶双目凝视融合作用状态。根据标准采用6m目标视靶,实例采用双目隔离的主动配置远视靶目标;同时采用红外摄像头记录双目眼位。
在上述过程中,红外摄像头采集的眼位图像,并上传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获得眼位相对变化数据,可以得出隐斜视结果。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报告生成及打印功能;软件对还可以对被检测人进行数据归档及历史数据变化分析的功能及其他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近视靶隐斜视测试过程
被检测人头部固定,采用柔性贴合双目眼罩,使被检测人双目稳定处于检测区合理位置;
近视靶光学组件生成视靶目标,近目标视靶采用折叠反射镜系统和图像发生器,使实际视靶目标光程为0.4m,目标图形按标准设计。反射镜要求反射可见光透射近红外光。
采用电控快门方式实现双目处于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的状态,此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在单目(或双目)前关闭快门,使被检测人的双目处于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状态。同时采用红外摄像头记录双目眼位。
打开快门,使被检测人进入视靶双目凝视融合作用状态。根据标准采用0.4m目标视靶,同时采用红外摄像头记录双目眼位。
在上述过程中,红外摄像头采集的眼位图像,并上传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获得眼位相对变化数据,可以得出隐斜视结果。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报告生成及打印功能;软件对还可以对被检测人进行数据归档及历史数据变化分析的功能及其他数据分析的能力。
采用摄像技术实时采集双目眼位信息,通过瞳孔、虹膜作为位置参考,高清红外摄像头同时拍摄双眼眼位信息,在此测量过程中,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状态时测量的眼位信息就是包含被检测人的隐斜视数据的信息,后来给出的视标是双目视觉融合的零位信息。测试过程中不需要被检测人进行主观调整,不参与仪器的调节,只需要注视目标即可,所以是一个客观的测试过程。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可以做到实时监测眼位移动。因此还可以测量眼动反应及可能出现的不规则运动,因而可以进行其它眼动方面的研究工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隐斜视检测系统进行测量的另一种实施例,具体地:
采用柔性贴合双目眼罩固定被检测人头部。贴紧眼罩,使双目处于检测区合理位置。调节瞳距适合被检测人瞳距,适当调整使双目都能清晰看到视靶像。
控制快门关闭,采用遮挡的方式实现双目处于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状态,此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同时采用红外摄像头记录双目眼位。
控制快门打开,结束遮挡状态,让被检测人进入靶标凝视状态,即双目凝视融合作用状态。目标视靶可以是普通易识别的目标,如十字或圆圈。其尺寸采用1棱镜度,同时采用红外摄像头记录双目眼位。
通过采集的眼位变化信息进行计算,获得眼位变化结果,其中可以得出隐斜视结果。可使用计算机或其他运算方式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处理。
对于眼位计算,下面进行简单介绍,具体的过程是:
由于红外摄像头采集的是平面图像,获得的信息是眼睛图像组成像素的平移信息,我们采用虹膜的图像像素的平移信息,根据像素平移的数据,已知眼睛的直径就可以算出双目眼位相对的水平眼位移动、竖直眼位移动以及旋转移动的数据。
如通过虹膜重心的平移像素数可算出其移动距离,计算过程如下:
设:β:相机放大倍率;p:相机像元间距(X、Y方向相等);其中设定X,Y方向与水平竖直方向重合,采用软件计算虹膜重心,nx:虹膜重心水平平移像素数;ny:虹膜重心垂直平移像素数;D:眼球直径。我们要求得的量为αx与αy:眼位水平旋转角度与眼位垂直旋转角度。
则有
可以再换算成棱镜度。
水平方向的内外隐斜和竖直方向的上隐斜是通过双眼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偏移量差获得的。以水平方向为例,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设定一个正方向,以被检测人为参照,左向右为正,左眼偏移量为αx左,右眼偏移量为αx右。双眼的眼位相对偏移量为αx,等于水平隐斜为αx右减去αx左,所得的数值为隐斜视的值,正值为内隐斜,负值为外隐斜。
旋转隐斜视的测量相对要复杂一些,需要对虹膜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由于虹膜具有特定的图案,可以利用该特征进行计算测量。如选用虹膜的上下两个特征点,两特征点间距为d,如果有旋转隐斜视则上下两个特征点平移距离不相等,其差值为Δ,根据两点距离和平移差值可以得到其旋转隐斜视的角度值αr。通过两眼的对比可以得到两眼相对旋转隐斜视的值。
在检测实现过程中,通过虹膜作为位置参考,使用高清红外摄像头同时拍摄双眼眼位信息,先进行测量的眼位信息就是包含被检测人的隐斜视数据的信息,后来给出的视标是双目视觉融合的零位信息。
本发明提供隐斜视检测系统,可以对隐斜视进行客观的定量的检测,具有检测过程简便,不用反复调整仪器参数,极大减轻了受试者的心理压力。根据实际经验,心理变化对隐斜视检验的结果影响较大,本发明从方法上降低了心理压力的发生,对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更有帮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隐斜视检测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采用目镜在有限远距离呈虚像,作为视靶,通过合理设计光学系统结构可以通过目镜和摄像头的结合,以正视的角度观察眼位变化,采集眼部含眼位信息的图片,减小测量误差,合理配置测量误差在眼位测量中的分布,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合理可靠,另外不需要被检测人参与调节,检测结果更加可信,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视靶光学组件、近视靶光学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的机械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进行电气控制的电控组件,通过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或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获取被检测人的眼部图像数据,对所述眼部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已确定是否符合隐斜视,其中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和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提供的视靶距离被检测人的眼睛距离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包括目镜、与所述目镜数目对应的用于实现所述目镜开闭的第一快门、第一反射镜、第一图像发生装置以及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由所述第一图像发生装置提供第一视靶,所述被检测人通过所述目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透射观测所述第一视靶,由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发出的辅助光源通过所述反射镜照射在所述第一反射镜,并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所述被检测人的眼睛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检测到所述眼睛的眼部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为两个且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快门为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为两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还包括瞳距调整装置,所述目镜并列设置在所述瞳距调整装置上,所述瞳距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以及锁紧件,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螺母对两个目镜之间的间隔,待完成调整后通过所述锁紧件进行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还包括柔性贴合双目眼罩,所述柔性贴合双目眼罩分别套设在所述目镜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包括第二快门、第二反射镜、第二图像发生装置以及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被检测人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观测所述第二图像发生装置生成的第二视靶,由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发出的辅助光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透射后照射在所述被检测人的眼睛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眼睛的眼部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第二快门均采用透近红外的颜色玻璃的遮挡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均采用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图像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发生装置均采用OLED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组件包括仪器壳体、用于支撑所述远视靶光学组件或所述近视靶光学组件的支撑框架、快门支撑结构以及电控组件支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机驱动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快门和所述第二快门的开闭状态,所述电机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快门或第二快门进行开闭操作。
10.一种隐斜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隐斜视检测系统。
CN201811406502.9A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9431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6502.9A CN109431449A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6502.9A CN109431449A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1449A true CN109431449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6502.9A Pending CN109431449A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14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286A (zh) * 2021-03-02 2021-06-2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视频的深度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斜视判别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43822A (en) * 1968-10-04 1971-08-25 Oculus Optikgerate G M B H Instrument for examining eyes for binocular training thereof and for squint angle measurement
US4712895A (en) * 1983-10-26 1987-12-15 Tokyo Kogaku Kikai Kabushiki Kaisha Ocular 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CN101051347A (zh) * 2006-04-07 2007-10-10 北京凯平艾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眼睛图像采集装置
CN101147670A (zh) * 2007-08-29 2008-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斜视测试仪
WO2012046763A1 (ja) * 2010-10-05 2012-04-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眼位ずれ計測装置
CN205144513U (zh) * 2015-11-27 2016-04-13 重庆锦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视检测仪
US20180028057A1 (en) * 2015-03-01 2018-02-01 Novasight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ocular motility
CN210043977U (zh) * 2018-11-23 2020-02-11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43822A (en) * 1968-10-04 1971-08-25 Oculus Optikgerate G M B H Instrument for examining eyes for binocular training thereof and for squint angle measurement
US4712895A (en) * 1983-10-26 1987-12-15 Tokyo Kogaku Kikai Kabushiki Kaisha Ocular 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CN101051347A (zh) * 2006-04-07 2007-10-10 北京凯平艾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眼睛图像采集装置
CN101147670A (zh) * 2007-08-29 2008-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斜视测试仪
WO2012046763A1 (ja) * 2010-10-05 2012-04-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眼位ずれ計測装置
US20180028057A1 (en) * 2015-03-01 2018-02-01 Novasight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ocular motility
CN205144513U (zh) * 2015-11-27 2016-04-13 重庆锦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视检测仪
CN210043977U (zh) * 2018-11-23 2020-02-11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钟荣世主编: "视光学:视功能检查", 28 February 2003,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pages: 16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286A (zh) * 2021-03-02 2021-06-2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视频的深度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斜视判别方法及系统
CN113011286B (zh) * 2021-03-02 2022-09-09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视频的深度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斜视判别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0314A (zh) 用于眼位偏斜测量的移动装置应用
CN103458770B (zh) 照射特性能够调节的用于捕获至少一个眼睛的至少一个参数的光学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3476325A (zh) 自适应照片筛查系统
CN100562285C (zh) 一种数字化同视机
CN105828700A (zh) 操作眼睛跟踪装置的方法和提供主动照明控制用于改进的眼睛跟踪稳定性的眼睛跟踪装置
KR20180083069A (ko) 가상현실을 이용한 안과 검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976707A (zh) 一种测量眼轴光程值的oct系统及方法
CN109788896A (zh) 视力测定装置
KR101812249B1 (ko) 사시 자동측정기구
JP2009273869A (ja) 多機能眼科検査装置
CN109528156A (zh) 一种自助式智能化视功能筛查系统
CN203970352U (zh) 一种自助式眼睛综合检测设备
CN210043977U (zh)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
KR102295587B1 (ko) 가상현실 기반의 시야검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431449A (zh) 一种隐斜视检测系统及方法
WO2010064492A1 (ja) 多機能眼科検査装置
CN109431450A (zh) 一种隐斜视客观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8885244A (zh) 一种磁共振多参数被试监测方法以及监测系统
CN209661606U (zh) 一种隐斜视客观检测系统
CN112336301A (zh) 斜视测量设备
CN201223382Y (zh) 一种同视机
CN110507281A (zh) 一种目镜式瞳孔对光反射自动检测设备
CN105105706A (zh) 一种同轴式无显示屏数字直接检眼镜
US117792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and classifying ocular misalignment
CN210810960U (zh) 一种智能筛查斜视及屈光度的诊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