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0120B -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0120B
CN109430120B CN201811327066.6A CN201811327066A CN109430120B CN 109430120 B CN109430120 B CN 109430120B CN 201811327066 A CN201811327066 A CN 201811327066A CN 109430120 B CN109430120 B CN 109430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surface
water
days
water level
mont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70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30120A (zh
Inventor
刘伟成
郑春芳
李鹏全
陈琛
丁文勇
曾国权
於俊琦
冀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3270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0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0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0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30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0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高纬度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采用垄作法在围垦滩涂上创建红树林养殖生境,垄面养殖大弹涂鱼,形成以天然饵料养殖大弹涂鱼为主导的种养复合的养殖生态系统,同时也能利用种植的红树林净化海水养殖废水,从而实现滩涂高效养殖与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种养耦合利用技术。

Description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纬度红树林处理养殖废水兼顾大弹涂鱼养殖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在围垦滩涂上采用垄作法在红树林区创建大弹涂鱼养殖生境,利用海水养殖废水中的营养源增殖天然饵料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但污染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导致近岸水域环境严重恶化,急需净化海水养殖废水技术。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较强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能力。目前,我国自然分布最北界在福建福鼎(26°52′N),而人工引种红树林已北移更高纬度乐清市西门岛(28°25′N)。因而分布于26°52′N及其以北的区域被称为高纬度红树林。高纬度地区红树林植物种类单一,成林规模仅秋茄一种,其特点是植株矮小(株高在2m左右),郁闭度低,林间空隙多,为实施海水产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充足的阳光直射滩涂表层,也为底栖藻类生长繁殖提供必要条件。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 spectinirostris)隶属于鰕虎鱼亚目弹涂鱼科,为暖水、广温、广盐性鱼类,生活于河口港湾潮间带淤泥滩涂及红树林区,是一种市场前景广阔的滩涂经济鱼类。近年来,滩涂租金、人工成本等均呈上涨趋势,而现有的大弹涂鱼养殖方法(滩涂养殖、池塘养殖等)存在养殖周期长、回捕率低和肥满度差等问题,导致养殖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其中,天然饵料不足是关键限制因子。因而,如何利用高纬度红树林处理养殖废水兼顾大弹涂鱼养殖成为生产和生态相结合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高纬度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采用垄作法在围垦滩涂上创建红树林养殖生境,垄面养殖大弹涂鱼,形成以天然饵料养殖大弹涂鱼为主导的种养复合的养殖生态系统,同时也能利用种植的红树林净化海水养殖废水,从而实现滩涂高效养殖与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种养耦合利用技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选择淤泥质或粉砂质淤泥围垦滩涂区,清除滩涂上的杂草、垃圾以及乱石等,平整洼地和沟坑,保证滩面水平,然后在选择的滩涂区四周作埂;
(2)、在埂内侧挖宽为0.5米-1.0米,深0.4米的沟渠,定时疏通,在滩涂区中间位置挖南北方向的主干排水沟,排水沟宽为1.5米-2米,深为1米,并在主干排水沟两侧打入木桩或竹竿作为栅栏,四周的沟渠与主干排水沟相连;
(3)、整地作垄,垄呈南北走向,垄面宽1.1–1.2米,且垄面要压实,垄高为0.1米–0.15米,垄沟深0.15米–0.2米,且垄沟与沟渠相通;
(4)、在对虾养殖结束后,排干虾池集水渠中的尾水,曝晒底泥,翻耕,灌入新鲜海水,开启增氧设施,洒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1-2周后,排干海水,曝晒,挖取,铺黑色膜高温曝晒完全,碾压,磨碎,装袋,放置干燥处作为有机肥备用;
(5)、第1年的1-3月份,漂白粉消毒,排干滩涂区积水,晾晒垄面1个月,然后,在垄面上平铺虾塘泥,厚度0.05米-0.1米,作为基肥,灌溉新鲜海水,泼洒硅酸钠,并洒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1米-0.15米,每5-7天更换一次水体,排水后晾晒垄面1-2天,重复前列步骤;
(6)、4-6月份,通过主干排水沟排水,保留沟内的水位低于滩面0.05米–0.1米,在垄面种植两排红树林胚轴,行间距保证0.9米–1米,株间距为0.30米–0.35米,灌溉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2米,当红树胚轴发芽生长后,按3000-4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苗种;每3-4天灌溉一次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3-0.05米,排水后晾晒垄面2-3天;
(7)、7-9月份,自然海水通过主干排水沟进入沟渠,然后再通过沟渠进入红树林区内的垄沟,水位与垄面平齐,再灌溉虾塘水至高于垄面约0.1米,夜间排水晾晒垄面,保留垄沟水位低于垄面0.01米–0.03米,上午再灌溉虾塘水,每周更换一次自然海水,并晾晒滩涂1天,重复该过程,每周泼洒一次微生物制剂;
(8)、10-12月份,收获个体较大的大弹涂鱼,按3000尾-4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的大规格苗种,上午晾晒垄面,中午到傍晚灌溉自然海水或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0.05米,夜间增加水位高于垄面约0.1-0.15米,每1-2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
(9)、第二年的1-3月份,灌溉自然海水高于垄面0.1-0.15米,每4-7天选择晴朗天气排水晾晒垄面1-3天,每月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泼洒量较步骤(8)增加一倍;
(10)、4-6月份,收获上市规格的大弹涂鱼,按5000尾–6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种,可2天-3天更换一次虾塘水,晚上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1米,白天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5米,排水后晾晒垄面1天,每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
(11)、7-9月份,需采用自然海水稀释虾塘水,两者比例5:1以上,每3-5天更换一次稀释后的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5-0.1米,排水后晾晒垄面1天;
(12)、10-12月份,收获大弹涂鱼,并按2000尾–25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规格需大于6厘米,养殖管理参照步骤(8);
(13)、第三年的1-3月份,养殖管理参照步骤(9);
(14)、4-6月份,每天上午浇灌一次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0.03米,夜间排水晾晒垄面,每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收获个体较大的大弹涂鱼;
(15)、7-9月份,每2天更换一次稀释后的虾塘水,自然海水和虾塘水的混合比例为1:1,水位高于垄面0.1米-0.15米,同时泼洒发酵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排水后晾晒垄面2天,氧化垄面上的沉积物,每隔2周泼洒一次沸石粉;
(16)、10-12月份,灌溉虾塘水或自然海水,晴天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5米,阴雨天和夜间增加水位至高于垄面0.1米-0.15米,每5-7天更换一次水体,排水后晾晒垄面1-2天,并收获大弹涂鱼。
本技术方案利用高纬度红树林与大弹涂鱼种养耦合方法净化水质,同时提高大弹涂鱼产量,从而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具体来说是:1、种植红树林,通过沉淀吸附、生物膜处理和植物吸收等作用净化虾塘水;2、以虾塘泥为主成分,搭配微生物制剂、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置高活性的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快速培育底栖藻类等天然饵料;3、塑造垄面,轮捕轮放不同规格的大弹涂鱼,根据天气和红树生长情况进行排水、晾晒垄面、施肥,提高大弹涂鱼单位面积产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有机肥和无机肥对底栖硅藻丰度的影响。
图2是红树林与传统范式三年养殖大弹涂鱼总产量对比图。
图3是不同树龄的红树林减少氮污染物排放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
试验设计:在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南片进行大弹涂鱼养殖试验,该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数在1442-2264h,年均降雨量为1113-2494mm,常年水温在6-32℃,适宜于大弹涂鱼养殖。两口养殖塘面积均为2亩,池底平坦,泥质为软泥质,盐度约为10‰-20‰。
试验池:整地作垄,垄呈南北走向,在垄面种植秋茄胚轴,连续三年养殖大弹涂鱼,每年放养两茬。该养殖方法以虾塘泥为基肥,并追施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引入含丰富硅藻和蓝绿藻的虾塘上表水,以培育丰足的天然饵料。试验期间根据季节变化和红树生长情况,精细化调节浇灌方式,提供适宜环境条件促进大弹涂鱼生长。
对照池:平坦滩面,按传统范式连续三年养殖大弹涂鱼,定期晒池、追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灌溉自然海水培藻。有机肥成分:主要为米糠,施肥量30kg/亩,配硅酸钠120g/亩,属中量级施肥标准。无机肥成分:尿素2kg/亩,过磷酸钙0.35kg/亩,硅酸钠120g/亩,属中量级施肥标准。选取邻近光滩底栖硅藻样品作为对照。
试验池的具体操作流程是:
(1)、选择淤泥质或粉砂质淤泥围垦滩涂区,清除滩涂上的杂草、垃圾以及乱石等,平整洼地和沟坑,保证滩面水平,然后,在选择的滩涂区四周作埂。
(2)、在埂内侧挖宽为0.5米-1.0米,深0.4米的沟渠,使用后,定时疏通,防止淤泥堵塞。同时,在滩涂区中间位置挖南北方向的主干排水沟,排水沟宽为1.5米-2米,深为1米,并在主干排水沟两侧打入木桩或竹竿作为栅栏,防止滩面坍塌。四周的沟渠与主干排水沟相连,可通过主干排水沟控制四周沟渠内水位,便于养殖废水进出红树林区。
(3)、整地作垄,垄要呈南北走向,以利于透光通风。垄面宽1.1–1.2米,且垄面要压实,防止淹水时垄面坍塌;垄高为0.1米–0.15米,为大弹涂鱼提供栖息地的同时也能为底栖藻类提供更适宜的生长条件,此外,也防止红树林长期淹水,利于植株生长。垄沟深0.15米–0.2米,且垄沟与沟渠相通,便于水进出红树林区。
(4)、在对虾养殖结束后,排干虾池集水渠中的尾水,曝晒底泥,翻耕,灌入新鲜海水,开启增氧设施,洒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1-2周后,排干海水,再曝晒至适宜挖取,挖出虾塘泥,平铺于水泥地上,底下铺黑色膜高温曝晒完全,碾压,磨碎,装袋,放置干燥处作为有机肥备用。
(5)、第一年的1-3月份,漂白粉消毒,排干滩涂区积水,晾晒垄面1个月,然后,在垄面上平铺虾塘泥,厚度0.05米-0.1米,作为基肥;灌溉新鲜海水,按照120g/亩的量泼洒硅酸钠,并洒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1米-0.15米,每5-7天更换一次水体,排水后晾晒垄面1-2天,重复前列步骤。
(6)、4-6月份,通过主干排水沟排水,保留沟内的水位低于滩面0.05米–0.1米,在垄面种植两排红树林胚轴,行间距保证0.9米–1米,保证植株长大后,垄面仍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株间距为0.30米–0.35米;灌溉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2米,当红树胚轴发芽生长后,按4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苗种;每3-4天灌溉一次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3-0.05米,为底栖藻类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排水后晾晒垄面2-3天,晾晒垄面可杀死浒苔等杂藻,利于底栖硅藻等天然饵料的二次生长。
(7)、7-9月份,自然海水通过主干排水沟进入沟渠,然后再通过沟渠进入红树林区内的垄沟,水位与垄面平齐,再灌溉虾塘水至高于垄面约0.1米,夜间排水晾晒垄面,保留垄沟水位低于垄面0.01米–0.03米,上午再灌溉虾塘水,每周更换一次自然海水,并晾晒滩涂1天,重复该过程;每周泼洒一次微生物制剂,抑制有害菌生长,分解衰亡藻体,形成有机碎屑供大弹涂鱼摄食。
(8)、10-12月份,收获个体较大的大弹涂鱼,按3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的大规格苗种;上午晾晒垄面,提升垄面温度,中午到傍晚灌溉自然海水或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0.05米,夜间增加水位高于垄面约0.1-0.15米;根据天气变化,每1-2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晴天少施,阴雨天气多施肥。
(9)、第二年,1-3月份,灌溉自然海水高于垄面0.1-0.15米,增加水位可避免寒潮冻伤鱼体,每4-7天选择晴朗天气排水晾晒垄面1-3天,减少红树淹水时间,每月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泼洒量较步骤(8)加一倍。
(10)、4-6月份,收获上市规格的大弹涂鱼,按3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种;红树生长至0.5米高,可2天-3天更换一次虾塘水,晚上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1米,白天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5米,排水后晾晒垄面1天,促进藻类二次生长,需每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
(11)、7-9月份,需采用自然海水稀释虾塘水,两者比例5:1以上,每3-5天更换一次稀释后的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5-0.1米,排水后晾晒垄面1天,因虾塘水中营养盐含量较高,该阶段仅添加底栖藻类生长复合素。
(12)、10-12月份,收获大弹涂鱼,并按25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规格需大于6厘米,以提高越冬养殖期间的存活率,养殖管理参照步骤(8)。
(13)、第三年,1-3月份,养殖管理参照步骤(9)。
(14)、4-6月份,每天上午浇灌一次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0.03米,夜间排水晾晒垄面,每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收获个体较大的大弹涂鱼,按25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种。
(15)、7-9月份,红树林已经长到1.0米左右,枝条也开始繁茂,遮阴效果明显,净化能力越来越强。每2天更换一次稀释后的虾塘水,自然海水和虾塘水的混合比例为1:1,水位高于垄面0.1米-0.15米,同时泼洒发酵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提升水质净化效率,排水后晾晒垄面2天,氧化垄面上的沉积物,每隔2周泼洒一次沸石粉,以吸附沉积物中的氨氮。
(16)、10-12月份,灌溉虾塘水或自然海水,晴天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5米,阴雨天和夜间增加水位至高于垄面0.1米-0.15米,每5-7天更换一次水体,排水后晾晒垄面1-2天,并收获大弹涂鱼。
步骤(8)、(9)、(10)、(14)所述的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包括虾塘泥、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红糖、海水植物生长素、硅酸钠和维生素B1、B12。虾塘泥中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素不能直接被微藻利用,需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蛋白酶降解转化,为底栖藻类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红糖为枯草芽孢杆菌提供碳源,提高碳氮比,加快营养源的分解速度,海水植物生长素提供氮、磷、钾、微量元素等高活性成分,海水植物生长素结合虾塘泥分解产物,提供高效、长效的营养盐供底栖藻类生长。
优选虾塘泥是经过步骤(4)获得的。高位精养池,护坡和池底均为水泥浇灌,排水渠中虾塘泥为残余饵料和排泄物的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可达20%,并含丰富的氮、磷元素,是一种可供微藻和细菌利用的营养源。
优选步骤(4)、(5)、(15)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活化方法是采用食品级塑料桶,加1/3~2/3的无菌海水,加芽孢杆菌培养基少量、虾塘泥1kg和红糖少量,热溶解后倒入海水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效菌量≥1.0×1010CFU/g),水温保持在25℃,充氧活化48h,采用自然海水稀释50倍,加2kg虾塘泥,再充氧活化6h,泼洒。虾塘泥含10-20%的有机质,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降解转化有机质,同时提高芽孢杆菌的活性,将红树林中的有机质降解为底栖藻类可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
优选步骤(7)的微生物制剂为高密度海洋光合细菌和EM菌活化液,两者交替使用。,晴天施用EM菌活化液,阴雨天施用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可争夺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营养成分,抑制浮游藻类过度生长,弱光条件下提高水体透明度。
优选高密度海洋光合细菌用量为0.2Kg/亩-0.3Kg/亩,稀释100倍泼洒,EM菌活化液用量为1桶/亩,施菌量达每立方米水体1×109CFU。
优选EM菌体经活化后泼洒,选用50L的塑料桶,桶中加一半的无菌海水,加2kg的虾塘泥,加0.6-0.8kg的红糖,搅拌均匀,加入200ml的EM菌原液,用保鲜膜封口,旋紧桶盖,密封发酵1-2周,散发酸甜气味即可使用。自然海水含大量的细菌,通过0.2um的滤膜过滤,或添加消毒剂,可制备无菌海水。虾塘泥中氮含量约为2%,添加红糖,提高碳氮比,更适于益生菌繁殖。
作为对照池的传统范式养殖大弹涂鱼具体流程如下:
(1)在同一区域选取1口养殖池,作为对照池,东西走向长45米×宽30米,滩涂泥质条件完全相同,平整滩涂,滩涂上不作垄,塘内开挖“井”型环沟,沟宽1.2米,深0.3米;南北走向连接排水闸,用于日常进排水。
(2)在3-4月份,排干池水,晾晒滩涂,晒至滩面完全龟裂,灌溉自然海水,水位保持在0.1米,一个月后,待滩涂表层生长出黄褐色硅藻,于4月初投放大弹涂鱼苗种,投放密度和试验池一致,放苗密度为4000尾/亩,投放规格为410尾/kg。放苗初期,夜间保持水位为0.15米,白天降至0.05米,一周后,大弹涂鱼已建立洞穴,调节水位至0.05-0.1米。养殖一个月后排水晒坪,仅保留环沟有水,晒至完全龟裂后,灌溉自然海水,重新培养底栖硅藻。
(3)在5-6月份,每4~5天更换水体一次,水位保持在0.05~0.1米。排干水后,分别泼洒有机肥和无机肥,暴晒滩面2~3天,表层开裂后,重新进新鲜海水。
(4)在7-9月份,因坪面高温,需将养殖池的水位增加至0.15米,每周晒一次滩面,在养殖池四周搭设凉篷为大弹涂鱼遮阴。
(5)在10-11月份,捕捞大弹涂鱼上市,并放养苗种3000尾/亩,规格160尾/kg。
(6)在12-2月份,每隔2周于晴朗温和的天气进行嗮坪、施肥。
(7)重复步骤(2)、(3)、(4)、(5)、(6),参照红树林养殖方案投放苗种。
1测定项目和方法
1.1秋茄胚轴生长监测
试验过程中监测3次秋茄胚轴的生长发育情况,分别是每年的10月份测定,测定指标为株高(根颈部到顶部之间的距离)和基径(主干的基部直径),并记录叶片数、分枝数。
1.2大弹涂鱼的体重
每隔两月测定一次大弹涂鱼体重(W)、体长(L)等生物学指标,样本数为20尾,长度用游标卡尺测定,精度0.01mm,体重用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g。
1.3水质的监测
试验过程中分别于5月1日(春季)、7月15日(夏季)和10月1日(秋季)监测水质指标的变化,测定指标包括:氨氮、亚硝酸氮、总氮、总悬浮颗粒物和化学需氧量CODMn,监测方法参照《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试验过程中在虾塘水进水端安装流量计,以评估虾塘水中氮污染物减少排放量。
1.4底栖硅藻测定方法
在滩面的四角和中央处,用离心管各取1cm3表层泥进行底栖硅藻的采集,共计5cm3。采集标本用5%的甲醛溶液加10%甘油置于标本瓶中,取少量进行酸处理除去内含物(主要是有机质),用血球计数板在(0.1mm,1/400mm2)进行显微定量分析。
1.5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算公式如下:特定生长率(SGR)=(ln(w)-ln(w0))/(t)×100%,肥满度K=100×(W/L3)。污染物平均去除量(mg/l)=进水浓度(mg/l)-出水浓度(mg/l),氮污染物减少排放量(kg)=总氮平均去除量(g/m3)×灌溉水量(m3)×10-3。
2结果与分析
2.1秋茄胚轴生长发育情况
由表1可知,秋茄胚轴当年即可生长至0.4米高,至第三年株高可达1米,基径为6.7±0.8cm,冠幅为87×69cm,叶片数为150.31±17.3,分枝数为17.21±2.1,表明在垄面上种植秋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
表1秋茄胚轴生长发育情况表
Figure BDA0001859012140000111
2.2大弹涂鱼养殖投入与产出情况
由表2可知,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一年之中先后两次放养大弹涂鱼苗种,红树林区大弹涂鱼的收获规格、产量和存活率均明显优于传统范式养殖模式。如图2所示,红树林区大弹涂鱼单位总产量为258.8kg/亩,同比传统范式增加30%。
2.3底栖藻类生长情况
底栖硅藻是大弹涂鱼最主要的饵料,由图1可知,采用不同的肥料促进底栖硅藻生长,底栖硅藻丰度呈现显著性差异,施肥效果为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有机肥>无机肥。施肥组的底栖硅藻丰度显著大于不施肥的对照组。
表2大弹涂鱼苗种投入与产出数据表
Figure BDA0001859012140000121
2.4虾塘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
如表3所示,红树林对虾塘水中总氮、亚硝氮、氨氮、活性磷酸盐、总悬浮颗粒物和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指标均有明显得去除效果。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树龄的红树林净化效果存在明显差别,分别为第三年>第二年>第一年,主要原因是红树生长加快,根系深入软泥中,供大量微生物附着,由于根系泌氧功能可在软泥中形成好氧区和厌氧区,增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季节的红树林对虾塘水净化效果存在差异,夏秋两季>春季,可能原因是春季水温较低,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污染物指标去除不明显。如图3所示,红树林可明显减少氮污染物的排放量,第一年到第三年,每年减少氮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0.34kg/亩、15.08kg/亩和28.06kg/亩。
表3虾塘水中污染物指标的平均去除量
Figure BDA0001859012140000131

Claims (7)

1.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选择淤泥质或粉砂质淤泥围垦滩涂区,清除滩涂上的杂草、垃圾以及乱石等,平整洼地和沟坑,保证滩面水平,然后在选择的滩涂区四周作埂;
(2)、在埂内侧挖宽为0.5米-1.0米,深0.4米的沟渠,定时疏通,在滩涂区中间位置挖南北方向的主干排水沟,排水沟宽为1.5米-2米,深为1米,并在主干排水沟两侧打入木桩或竹竿作为栅栏,四周的沟渠与主干排水沟相连;
(3)、整地作垄,垄呈南北走向,垄面宽1.1–1.2米,且垄面要压实,垄高为0.1米–0.15米,垄沟深0.15米–0.2米,且垄沟与沟渠相通;
(4)、在对虾养殖结束后,排干虾池集水渠中的尾水,曝晒底泥,翻耕,灌入新鲜海水,开启增氧设施,洒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1-2周后,排干海水,曝晒,挖取,铺黑色膜高温曝晒完全,碾压,磨碎,装袋,放置干燥处作为有机肥备用;
(5)、第1年的1-3月份,漂白粉消毒,排干滩涂区积水,晾晒垄面1个月,然后,在垄面上平铺虾塘泥,厚度0.05米-0.1米,作为基肥,灌溉新鲜海水,泼洒硅酸钠,并洒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1米-0.15米,每5-7天更换一次水体,排水后晾晒垄面1-2天,重复前列步骤;
(6)、4-6月份,通过主干排水沟排水,保留沟内的水位低于滩面0.05米–0.1米,在垄面种植两排红树林胚轴,行间距保证0.9米–1米,株间距为0.30米–0.35米,灌溉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2米,当红树胚轴发芽生长后,按3000-4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苗种;每3-4天灌溉一次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3-0.05米,排水后晾晒垄面2-3天;
(7)、7-9月份,自然海水通过主干排水沟进入沟渠,然后再通过沟渠进入红树林区内的垄沟,水位与垄面平齐,再灌溉虾塘水至高于垄面约0.1米,夜间排水晾晒垄面,保留垄沟水位低于垄面0.01米–0.03米,上午再灌溉虾塘水,每周更换一次自然海水,并晾晒滩涂1天,重复该过程,每周泼洒一次微生物制剂;
(8)、10-12月份,收获个体较大的大弹涂鱼,按3000尾-4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的大规格苗种,上午晾晒垄面,中午到傍晚灌溉自然海水或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0.05米,夜间增加水位高于垄面约0.1-0.15米,每1-2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
(9)、第二年的1-3月份,灌溉自然海水高于垄面0.1-0.15米,每4-7天选择晴朗天气排水晾晒垄面1-3天,每月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泼洒量较步骤(8)增加一倍;
(10)、4-6月份,收获上市规格的大弹涂鱼,按5000尾–60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种,可2天-3天更换一次虾塘水,晚上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1米,白天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5米,排水后晾晒垄面1天,每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
(11)、7-9月份,需采用自然海水稀释虾塘水,两者比例5:1以上,每3-5天更换一次稀释后的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5-0.1米,排水后晾晒垄面1天;
(12)、10-12月份,收获大弹涂鱼,并按2000尾–2500尾/亩投放大弹涂鱼,规格需大于6厘米,养殖管理参照步骤(8);
(13)、第三年的1-3月份,养殖管理参照步骤(9);
(14)、4-6月份,每天上午浇灌一次虾塘水,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0.03米,夜间排水晾晒垄面,每周泼洒一次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收获个体较大的大弹涂鱼;
(15)、7-9月份,每2天更换一次稀释后的虾塘水,自然海水和虾塘水的混合比例为1:1,水位高于垄面0.1米-0.15米,同时泼洒发酵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排水后晾晒垄面2天,氧化垄面上的沉积物,每隔2周泼洒一次沸石粉;
(16)、10-12月份,灌溉虾塘水或自然海水,晴天保持水位高于垄面0.01米-0.05米,阴雨天和夜间增加水位至高于垄面0.1米-0.15米,每5-7天更换一次水体,排水后晾晒垄面1-2天,并收获大弹涂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9)、(10)、(14)所述的底栖藻类生长复合营养盐包括虾塘泥、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红糖、海水植物生长素、硅酸钠和维生素B1、B1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塘泥是经过步骤(4)获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的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5)、(15)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活化方法是采用食品级塑料桶,加1/3~2/3的无菌海水,加芽孢杆菌培养基少量、虾塘泥1kg和红糖少量,热溶解后倒入海水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水温保持在25℃,充氧活化48h,采用自然海水稀释50倍,加2kg虾塘泥,再充氧活化6h,泼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的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的微生物制剂为高密度海洋光合细菌和EM菌活化液,两者交替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海洋光合细菌用量为0.2Kg/亩-0.3Kg/亩,稀释100倍泼洒,EM菌活化液用量为1桶/亩,施菌量达每立方米水体1×109CFU。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其特征在于:EM菌体经活化后泼洒,选用50L的塑料桶,桶中加一半的无菌海水,加2kg的虾塘泥,加0.6-0.8kg的红糖,搅拌均匀,加入200ml的EM菌原液,用保鲜膜封口,旋紧桶盖,密封发酵1-2周,散发酸甜气味即可使用。
CN201811327066.6A 2018-11-08 2018-11-08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Active CN109430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066.6A CN109430120B (zh) 2018-11-08 2018-11-08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066.6A CN109430120B (zh) 2018-11-08 2018-11-08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0120A CN109430120A (zh) 2019-03-08
CN109430120B true CN109430120B (zh) 2022-03-18

Family

ID=6555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7066.6A Active CN109430120B (zh) 2018-11-08 2018-11-08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0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7578A (zh) * 2019-08-22 2019-11-15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一种模拟自然演替的废弃虾塘生态修复方法
CN111557206B (zh) * 2020-06-10 2021-07-30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利用养殖尾水培育秋茄幼苗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2247A (zh) * 2009-03-26 2009-08-12 丁理法 大弹涂鱼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方法
KR101037876B1 (ko) * 2011-03-21 2011-05-31 전라남도 짱뚱어 인공종묘 생산 및 양성방법
CN103086516A (zh) * 2013-01-30 2013-05-08 深圳市东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流红树林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处理方法
CN105519465A (zh) * 2015-12-23 2016-04-27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弹涂鱼的养殖方法
CN105613358A (zh) * 2014-11-04 2016-06-01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弹涂鱼的养殖方法
CN106718531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修复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2247A (zh) * 2009-03-26 2009-08-12 丁理法 大弹涂鱼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方法
KR101037876B1 (ko) * 2011-03-21 2011-05-31 전라남도 짱뚱어 인공종묘 생산 및 양성방법
CN103086516A (zh) * 2013-01-30 2013-05-08 深圳市东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流红树林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处理方法
CN105613358A (zh) * 2014-11-04 2016-06-01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弹涂鱼的养殖方法
CN105519465A (zh) * 2015-12-23 2016-04-27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弹涂鱼的养殖方法
CN106718531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修复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0120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6766A (zh) 一种城市河流的生态调蓄湖的构建方法
CN108298675A (zh) 一种降氮减磷的湖水生态修复方法
CN103283464B (zh)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滩涂利用虾塘养殖废水种植海水蔬菜的方法
CN104743675B (zh) 水深调节控制沉水植物生长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8455787A (zh) 一种基于生态沟渠塘农业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4289509A (zh) 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6417114B (zh) 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CN106892743A (zh) 一种沼液、粪水的处理方法
CN102349434B (zh) 利用入湖河水漂浮高产栽培陆生空心菜的方法
CN1530336A (zh) 富营养化浅水小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9430120B (zh) 红树林区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养殖大弹涂鱼方法
CN104289508A (zh)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01990833A (zh) 沉水植物育苗器及在水体生物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
CN108163987B (zh) 一种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人工湿地建造方法
CN109329131B (zh) 红树林区绿色低碳养殖方法
CN102138393A (zh) 一种利用含氧土壤对沉水植物种芽包衣的方法
CN105642663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动植物综合利用修复方法
CN107094444A (zh) 人为控制碳循环的方法
CN109329132B (zh) 红树林区大弹涂鱼的养殖方法
CN111606421A (zh) 一种改善湿地水质的方法
CN106852287B (zh) 一种喜盐草移植海草场中糙海参生态养殖方法
CN113040045B (zh) 水生动植物内循环生长繁殖共养系统
CN103693744B (zh) 柳树部分淹水法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方法及应用
CN108124802B (zh) 一种盐沼湿地ⅲ期仔蟹生态培育成1龄蟹种的方法
CN102415320B (zh) 利用入湖河水漂浮栽培薄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