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4348A -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4348A
CN109424348A CN201710792241.8A CN201710792241A CN109424348A CN 109424348 A CN109424348 A CN 109424348A CN 201710792241 A CN201710792241 A CN 201710792241A CN 109424348 A CN109424348 A CN 109424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e
crack
energy
fractures
horizontal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22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4348B (zh
Inventor
孙志宇
苏建政
张汝生
刘长印
黄志文
李凤霞
林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7922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4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4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4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4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4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根据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根据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裂缝条数。本发明通过解析的方法,计算驱动水力裂缝扩展的注入能量,精确获取裂缝数量与形态。

Description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水平井多簇射孔分段压裂技术已经在致密砂岩、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藏开发中广泛应用,相应的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中最重要参数为段内多簇射孔形成的最终裂缝条数、裂缝几何形态,因为其关系到最优的压裂段间距、射孔簇数目、孔眼数目以及相应的施工参数。但目前为止,水平井单个压裂段内多个射孔簇究竟能够形成多少裂缝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压裂设计人员的一个难题。
水平井长井段多簇射孔分段压裂涉及到多条裂缝的同时扩展,设计人员希望多簇射孔能够形成多条等长度的裂缝,从而实现储层的均匀改造,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难达到,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分析计算,确定最优化设计。对于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复杂裂缝参数与施工参数间的关系,前人做了很多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包括有限元模型、离散缝网模型、边界元模型、非常规模型等,研究学者主要有Olson、Meyer、Dahi等,但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划分网格,模拟过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运算速度慢,耗时长(几小时到几天),数值结果难以收敛,不但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且对储层特征资料要求较多,所以不太适合于工程上的快速设计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解析的方法,计算驱动水力裂缝扩展的注入能量,精确获取裂缝数量与形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根据所述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根据所述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所述裂缝条数。
优选地,所述裂缝扩展能量为:
Pgrowth=Pu+Pc+Pf+Pint (1)
其中,Pgrowth表示裂缝扩展能量,Pu表示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Pc表示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Pf表示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Pint表示裂缝间相互作用的诱导应力。
优选地,所述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Y为裂缝内净压力,W为裂缝宽度,k为高度指数特征值,m为长度指数特征值,t为时间。
优选地,所述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k为高度指数特征值,m为长度指数特征值,t为时间,K’为裂缝断裂韧性,E’为岩石杨氏模量。
优选地,所述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Y为裂缝内净压力,t为时间,Rw为井筒半径,b(j)为指数特征值,F为特征函数,j为整数变量。
优选地,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优选地,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根据所述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根据所述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所述裂缝条数。
优选地,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优选地,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考虑了近井筒流体流动造成射孔压力降,能够快速预测一定的完井方式、施工参数条件下最终形成的同步扩展的裂缝条数及其形态,指导进行水平井分段方案、射孔簇数及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促进多条裂缝扩展,减少水平段未改造区域长度,充分改造储层。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径向裂缝h<H与径向裂缝h>H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和图3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PKN裂缝模型h>L>H、PKN裂缝模型L>H>h、PKN裂缝模型L>H>h、PKN裂缝模型L>H>h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径向裂缝条数为1、3、5、6、9时注入能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入能量与裂缝间距与裂缝高度比值的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
具体地,应用解析的方法,计算驱动水力裂缝扩展的注入能量,该能量在数值上可近似为排量与井底压力的乘积,通过建立注入能量与同步扩展的多条横向裂缝间的函数关系,分析多条裂缝起裂、扩展过程中注入能量的变化,而注入能量最低原则是压裂系统这一复杂物理过程的自然选择,可通过这一自然选择的过程确定不同压裂阶段注入能量最低的裂缝条数,进而确定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形成的最终裂缝条数。计算过程中假设总的体积流量(排量)在多条裂缝间平均分配,各条裂缝处入口压力及闭合应力相等(考虑到井筒摩阻要远小于孔眼摩阻和裂缝延伸压力),井底处驱动裂缝扩展能量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压裂流体通过射孔孔眼处的损失的能量和裂缝内驱动裂缝扩展的能量,裂缝内驱动裂缝扩展的能量包括四个部分: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裂缝间相互作用的诱导应力。压裂过程中裂缝形态的计算采用平面应变的方法,裂缝扩展前期符合径向裂缝模式,后期进入PKN裂缝扩展阶段。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径向裂缝h<H与径向裂缝h>H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和图3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PKN裂缝模型h>L>H、PKN裂缝模型L>H>h、PKN裂缝模型L>H>h、PKN裂缝模型L>H>h的示意图。
水平井分段压裂多簇射孔裂缝扩展前期符合径向(radial)裂缝模式后期进入PKN裂缝扩展阶段,相应的裂缝长度(L)、裂缝高度(H)、裂缝间距(h)间的几何关系可分为一下几种情况:径向裂缝h<H,如图2a所示,径向裂缝h>H,如图2b所示,PKN裂缝模型h>L>H,如图3a所示,PKN裂缝模型L>H>h,如图3b所示,PKN裂缝模型L>H>h,如图3c所示,PKN裂缝模型L>H>h,如图3d所示。
步骤102,根据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
在一个示例中,裂缝扩展能量为:
Pgrowth=Pu+Pc+Pf+Pint (1)
其中,Pgrowth表示裂缝扩展能量,Pu表示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Pc表示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Pf表示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Pint表示裂缝间相互作用的诱导应力。
在一个示例中,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Y为裂缝内净压力,W为裂缝宽度,k为高度指数特征值,m为长度指数特征值,t为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k为高度指数特征值,m为长度指数特征值,t为时间,K’为裂缝断裂韧性,E’为岩石杨氏模量。
在一个示例中,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Y为裂缝内净压力,t为时间,Rw为井筒半径,b(j)为指数特征值,F为特征函数,j为整数变量。
具体地,水力裂缝模型基于平面应变方法,计算过程中假设总的体积流量(排量)在多条裂缝间平均分配,则有公式(5):
其中,Qi表示每个裂缝的体积流量,Q0表示总的体积流量,N表示射孔簇数,各条裂缝处入口压力及闭合应力相等(考虑到井筒摩阻要远小于孔眼摩阻和裂缝延伸压力),井底处驱动裂缝扩展能量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压裂流体通过射孔孔眼处的损失的能量和裂缝内驱动裂缝扩展的能量。计算过程取其中,KIC为裂缝断裂韧性,裂缝间距为h=Z/(N-1),则有射孔孔眼处压力降为公式(6):
其中,ρ为流体密度,n为射孔数目,DP为孔眼直径,C为泄流系数。
计算径向裂缝形态,其中,裂缝宽度W为公式(7):
其中,E'=E/(1-v2),裂缝长度为公式(8):
其中,
计算PKN裂缝形态,当PKN裂缝形态为h<H时,裂缝宽度为公式(9):
裂缝长度为公式(10):
其中,
当PKN裂缝形态为h>H时,裂缝宽度为公式(11):
裂缝长度为公式(12):
其中,
定义井底处压力为pfb,裂缝闭合应力为σ0,则井底处驱动裂缝扩展净能量为公式(13):
PI=Q0(pfb0) (13)
其中,σ0为裂缝闭合应力,pfb为井底处注入压力。
即PI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压裂流体通过射孔孔眼的处的损失能量和裂缝扩展能量,即为公式(14):
PI=N(Perf+Pgrowth) (14)
其中,射孔摩阻为公式(15):
其中,a为射孔摩阻修正系数,a=0.2369。
裂缝扩展能量为公式(1),包括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裂缝间相互作用的诱导应力,其中,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为公式(2),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为公式(3),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为公式(4),表1为不同裂缝几何形态下的参数取值及表达式。
表1
步骤103,根据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裂缝条数。
在一个示例中,若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μ’为注入流体的动力粘度,tp为特征时间,n射孔孔眼数目,E’为岩石杨氏模量,Q0表示总的体积流量。
在一个示例中,若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μ’为注入流体的动力粘度,tp为特征时间,n射孔孔眼数目,E’为岩石杨氏模量,Q0表示总的体积流量。
从以上各式可以看出,裂缝起裂初期压力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井筒半径Rw相对于裂缝长度相对变小,这种增加的井底压力有利于起裂更多的裂缝,之后随着这些多裂缝的开启,流量被平均分配,进而降低了射孔摩阻,造成压力下降,而后期压力的急剧增加显然是因为裂缝间诱导应力相互作用引起的。
通过给定的参数计算可知,Pc<Pf,而Pc与Pu近似相等,则有公式(18):
所以,裂缝条数与注入能量间非单调性可认为是射孔摩阻Perf与Pc和Pf间的竞争关系,即随着裂缝条数的增加,流量在裂缝间平均分配,所以Perf减少,而Pc与Pf则会相应的增加。在裂缝扩展前期,裂缝条数越多,驱动裂缝扩展所需的能量越小,但随着时间t的增加,系统扩展N+1条裂缝所需的能量可能要大于扩展扩展N条裂缝所需的能量,这期间,泵压能量系统存在一个拐点,即需满足公式(19):
通过表1及以上PKN模型裂缝形态公式,对于H<h<L的情况,注入能量PI可表示为公式(16),对于h<H<L这种小的裂缝间距情况,注入能量PI可表示为公式(17)。公式(16)、公式(17)的第一项主要涉及到射孔的能量损失,后面的求和项在k=0时表示不考虑周围应力干扰情况下,裂缝中流体流动造成的能量损失,因该项大于零,故其值随着裂缝间距的降低(增加裂缝条数)而降低,而后面的k>0的另外几项则表示是周围裂缝形成的诱导应力,故其值随着裂缝间距的降低(增加裂缝条数)而增加,从以上各式可以看出,h/H指数k=0与k>0项在求和中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正是这种流体流动与应力干扰间的竞争关系造成了注入能量与h/H间的一种非单调性的关系,既存在一个最优的h/H值使得压裂注入能量最小,进而判断裂缝条数。
本方法考虑了近井筒流体流动造成射孔压力降,能够快速预测一定的完井方式、施工参数条件下最终形成的同步扩展的裂缝条数及其形态,指导进行水平井分段方案、射孔簇参数及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促进多条裂缝扩展,减少水平段未改造区域长度,充分改造储层。
应用示例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一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涪陵地区页岩气水平井一般应用可钻桥塞分段压裂工艺,段内三簇射孔,因此,应用推导的裂缝扩展模型,本文下面的相关计算都针对不同间距、不同裂缝条数的三簇射孔进行,PKN裂缝形态为L>H,因此本文主要考虑的是H<h<L、h<H<L这二种限制条件,计算过程中参数取值如表2所示。
表2
E(GPa) v K<sub>IC</sub>(MPa.m<sup>1/2</sup>) σ<sub>0</sub>(MPa) μ D<sub>P</sub>(m)
35 0.25 0.9 52 50mpa.s 0.0114
Z(m) H(m) Q<sub>i</sub>(m<sup>3</sup>/min) ρ(kg/m<sup>3</sup>) C n
50 42 12 1000 0.89 6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径向裂缝条数为1、3、5、6、9时注入能量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径向裂缝扩展阶段,计算的输入能量呈现先增加、后缓慢下降、最后又急剧上升的趋势。从以上各式可以看出,裂缝起裂初期压力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井筒半径Rw相对于裂缝长度相对变小,这种增加的井底压力有利于起裂更多的裂缝,之后随着这些多裂缝的开启,流量被平均分配,进而降低了射孔摩阻,造成压力下降,而后期压力的急剧增加显然是因为裂缝间诱导应力相互作用引起的;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裂缝条数与注入能量之间没有一定的单调规律可言,在文中应用的涪陵参数的情况下,最优径向裂缝条数为6,在这一情况下,泵入系数所需的能量最低,这种最优的裂缝条数可通过以下的计算进行推导。
通过给定的参数计算可知,Pc<Pf,而Pc与Pu近似相等,则有公式(18),所以,裂缝条数与注入能量间非单调性可认为是射孔摩阻Perf与Pc和Pf间的竞争关系,即随着裂缝条数的增加,流量在裂缝间平均分配,所以Perf减少,而Pc与Pf则会相应的增加。在裂缝扩展前期,裂缝条数越多,驱动裂缝扩展所需的能量越小,但随着时间t的增加,系统扩展N+1条裂缝所需的能量可能要大于扩展扩展N条裂缝所需的能量,这期间,泵压能量系统存在一个拐点,即需满足公式(19),在以上涪陵所取计算参数、三簇射孔情况下,压裂初期(裂缝间未发生相互应力干扰)系统注入能量最低时,开启的最优裂缝条数为6,其长度略小于射孔簇间距。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最优的裂缝条数是在Pint<<Pc和Perf情况下获取的,即不考虑裂缝间诱导应力场,在裂缝高度、长度较小时,这种情况是适用的,但随着裂缝几何尺寸的增加,其相对于裂缝间距不断增大,这种应力干扰情况不能忽略,从这时开始压裂系统逐渐进入了PKN裂缝扩展阶段。
通过表1及以上PKN模型裂缝形态公式,对于H<h<L的情况,注入能量可表示为公式(16),对于h<H<L这种小的裂缝间距情况,注入能量可表示为公式(17),公式(16)、公式(17)的第一项主要涉及到射孔的能量损失,后面的求和项在k=0时表示不考虑周围应力干扰情况下,裂缝中流体流动造成的能量损失,因该项大于零,故其值随着裂缝间距的降低(增加裂缝条数)而降低,而后面的k>0的另外几项则表示是周围裂缝形成的诱导应力,故其值随着裂缝间距的降低(增加裂缝条数)而增加,从以上各式可以看出,h/H指数k=0与k>0项在求和中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正是这种流体流动与应力干扰间的竞争关系造成了注入能量与h/H间的一种非单调性的关系,既存在一个最优的h/H值使得压裂注入能量最小,进而判断裂缝条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入能量与裂缝间距与裂缝高度比值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表示的是根据公式(16)、公式(17)计算的不同α值情况下,压裂系统能量与裂缝间距与裂缝高度比值的关系,计算过程中α取值5、1、0.1、0,α=0表示不考虑射孔、近井筒能量损失,而m取值6则可以足够表示出裂缝近场(h<H)及远场(h>H)的应力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在h>H情况下,α值越大,对应于最小压裂能的h/H越小;(2)对于h<H,α值较大的情况对应的最小压裂能为整个压裂过程的最小值,因为随着α增大,能量曲线具有上升的趋势。然而,正如前面论述的,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值,在PKN裂缝扩展阶段,所需压裂能量最小值能否在h<H时产生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如果在h<H时存在最小压裂能,那么在前期径向裂缝扩展阶段,就需要L/h≈3,显然这一条件不满足径向裂缝扩展能量最优值,即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所以,通过对水平井压裂射孔簇起裂、裂缝扩展进行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早期阶段,形成多条同时扩展的径向裂缝,这些径向裂缝最终单翼长度要略小于射孔簇间距;(2)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中期阶段,多条主要裂缝继续扩展,它们的间距要略大于裂缝半长,在缝高受限的情况下,这一阶段形成的裂缝长度L≈H/2,而间距要略大于H/2;(3)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后期阶段,几条主要裂缝继续扩展,形成的裂缝间距1-1.5倍的裂缝高度(主要与射孔簇摩阻有关),经过计算,涪陵α=5所以L≈1.1H,在涪陵压裂缝高H=44米的情况下,裂缝间距h≈46m。涪陵焦页48-3井为地震监测结果显示,裂缝高度H大约为40-45m,而形成的主裂缝间距为45-50米,L≈1.1-1.2H,与模型预测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考虑了近井筒流体流动造成射孔压力降,能够快速预测一定的完井方式、施工参数条件下最终形成的同步扩展的裂缝条数及其形态,指导进行水平井分段方案、射孔簇参数及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促进多条裂缝扩展,减少水平段未改造区域长度,充分改造储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根据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根据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裂缝条数。
在一个示例中,若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在一个示例中,若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本发明考虑了近井筒流体流动造成射孔压力降,能够快速预测一定的完井方式、施工参数条件下最终形成的同步扩展的裂缝条数及其形态,指导进行水平井分段方案、射孔簇参数及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促进多条裂缝扩展,减少水平段未改造区域长度,充分改造储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包括:
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
根据所述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
根据所述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所述裂缝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裂缝扩展能量为:
Pgrowth=Pu+Pc+Pf+Pint (1)
其中,Pgrowth表示裂缝扩展能量,Pu表示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Pc表示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Pf表示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Pint表示裂缝间相互作用的诱导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岩石增加的能量释放率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Y为裂缝内净压力,W为裂缝宽度,k为高度指数特征值,m为长度指数特征值,t为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裂缝尖端破裂需要的能量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k为高度指数特征值,m为长度指数特征值,t为时间,K’为裂缝断裂韧性,E’为岩石杨氏模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裂缝内流体流动损失的能量为:
其中,L为裂缝长度,H为裂缝高度,Y为裂缝内净压力,t为时间,Rw为井筒半径,b(j)为指数特征值,F为特征函数,j为整数变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其中,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其中,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8.一种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裂缝长度、裂缝高度与裂缝间距,确定PKN裂缝形态;
根据所述PKN裂缝形态,计算裂缝扩展能量;
根据所述裂缝扩展能量,计算注入能量,进而判断所述裂缝条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系统,其中,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系统,其中,若所述PKN裂缝形态为h<H<L,则所述注入能量为:
其中,P*表示特征值,H为裂缝高度,h为裂缝间距,α表示N=1时射孔摩阻与P*的比值。
CN201710792241.8A 2017-09-05 2017-09-05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424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241.8A CN109424348B (zh) 2017-09-05 2017-09-05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241.8A CN109424348B (zh) 2017-09-05 2017-09-05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4348A true CN109424348A (zh) 2019-03-05
CN109424348B CN109424348B (zh) 2021-01-05

Family

ID=65514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2241.8A Active CN109424348B (zh) 2017-09-05 2017-09-05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434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730A (zh) * 2020-05-06 2020-07-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段多簇压裂的射孔方案确定方法
CN111738371A (zh) * 2020-08-26 2020-10-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数据挖掘的地层裂缝条数预测方法
CN111734380A (zh) * 2020-07-30 2020-10-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水平井多级压裂裂缝扩展形态的快速预测方法
CN112081569A (zh) * 2020-09-15 2020-1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限流压裂设计方法
CN113047806A (zh) * 2019-12-26 202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水平井井间干扰的远场暂堵方法
CN116029167A (zh) * 2023-03-31 2023-04-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水平井多簇压裂非均匀射孔的定量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874A (zh) * 2013-12-09 2014-02-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无量纲系数压裂优化设计方法
CN104389594A (zh) * 2014-10-13 2015-03-04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井产能评价预测方法
CN105003246A (zh) * 2014-04-17 2015-10-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水平井裂缝条数的方法
CN106294890A (zh) * 2015-05-12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砂砾岩油藏压裂裂缝控制设计方法
CN106354969A (zh) * 2016-09-14 2017-01-2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方法
US20170241251A1 (en) * 2014-11-24 2017-08-2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Optimiz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874A (zh) * 2013-12-09 2014-02-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无量纲系数压裂优化设计方法
CN105003246A (zh) * 2014-04-17 2015-10-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水平井裂缝条数的方法
CN104389594A (zh) * 2014-10-13 2015-03-04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井产能评价预测方法
US20170241251A1 (en) * 2014-11-24 2017-08-2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Optimiz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CN106294890A (zh) * 2015-05-12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砂砾岩油藏压裂裂缝控制设计方法
CN106354969A (zh) * 2016-09-14 2017-01-2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806A (zh) * 2019-12-26 202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水平井井间干扰的远场暂堵方法
CN111472730A (zh) * 2020-05-06 2020-07-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段多簇压裂的射孔方案确定方法
CN111472730B (zh) * 2020-05-06 2022-07-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段多簇压裂的射孔方案确定方法
CN111734380A (zh) * 2020-07-30 2020-10-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水平井多级压裂裂缝扩展形态的快速预测方法
CN111738371A (zh) * 2020-08-26 2020-10-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数据挖掘的地层裂缝条数预测方法
CN112081569A (zh) * 2020-09-15 2020-1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限流压裂设计方法
CN116029167A (zh) * 2023-03-31 2023-04-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水平井多簇压裂非均匀射孔的定量设计方法
CN116029167B (zh) * 2023-03-31 2023-07-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水平井多簇压裂非均匀射孔的定量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4348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4348A (zh) 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裂缝条数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Jinzho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and optimization of perforation in a horizontal well
Yi et al. Proppant distribution among multiple perforation clusters in plug-and-perforate stages
US20200301043A1 (e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volumetric fracturing of unconventional dual medium reservoir
CN111734380B (zh) 一种水平井多级压裂裂缝扩展形态的快速预测方法
Almulhim et al. Field-scal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ing of proppant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within a horizontal hydraulic fracturing stage
CN113850029B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密切割压裂射孔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Lecampion et al. Simultaneous initiation of multiple transverse hydraulic fractures from a horizontal well
US20150066446A1 (en) Connection conditions for modeling fluid transport in a well system environment
Yi et al. Optimization of plug-and-perforate completions for balanced treatment distribution and improved reservoir contact
Sophie et al.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slurry distribution among multiple fractures during fracturing and refracturing
Yang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racture network morphology in multi-cluster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A DDM-FVM study
Bhandakkar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ropped surface area and fracture conductivity on shale gas production: Application for multi-size proppant pumping schedule design
Yi et al. Optimization of plug-and-perf completions for balanced treatment distribution and improved reservoir contact
Ji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ervoir property time-variation based on ‘surface flux’and simulator development
CN113743037A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诱导动态裂缝变导流能力计算方法
Sesetty et al. Modeling dense-arrays of hydraulic fracture clusters: Fracture complexity, net pressure and model calibration
Li et al. A Novel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shut-in period, and well production
Abdalsadig et al. Gas lift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well performance
Zhu et al. Multicluster fractures propagation during temporary plugging fracturing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integrated with dynamic perforation erosion
Wang et al. Flow simulation of a horizontal well with two types of completions in the frame of a wellbore–annulus–reservoir model
Lu et a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Optimize Perforation Cluster Parameters for Horizontal Wells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Zhao et al. CFD simulation of flow interference between multi-stage fractures along a horizontal wellbore
Yang et al. An Improved 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with Fracture Growth for Water-Induced Fracture Simulation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Peirce et al. Modeling the effect of turbulence on the simultaneous propagation of multiple parallel hydraulic fra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