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7623A -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7623A
CN109407623A CN201710703100.4A CN201710703100A CN109407623A CN 109407623 A CN109407623 A CN 109407623A CN 201710703100 A CN201710703100 A CN 201710703100A CN 109407623 A CN109407623 A CN 109407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cooking
culinary art
smoke machin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31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百忠
雷俊
王云峰
卞在银
张帆
江德勇
黄庶锋
刘文华
曾露添
杜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031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7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7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7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3Oven, coo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烹饪控制方法包括:接受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在烹饪器具开始工作后无需人为操作即可通过烹饪器具启动烟机进行排烟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烟机在由烹饪器具控制后,不再需要安装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控制方法,烹饪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功能丰富的烹饪器具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水壶、破壁机、电炒锅、电蒸锅、电饼铛、豆浆机、面包机和面条机等,这些烹饪器具使得用户的日常烹饪更加便捷。在相关技术中,各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相对独立,用户仅通过烹饪经验判断是否需要手动开启烟机,一方面人为经验判断的方式易出现偏差,且当未及时打开烟机时易导致油烟扩散,油垢附着在灶台、腔体、烟机表面等问题,降低用户体验感,另一方面,用户手动操作增加了用户劳动力,且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又一种烹饪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又一种烹饪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烹饪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在烹饪器具开始工作后无需人为操作即可通过烹饪器具启动烟机进行排烟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烟机在由烹饪器具控制后,不再需要在烟机上设置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具体地,烹饪器具在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当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后,同时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例如,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可知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可知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各种烹饪需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烹饪器具中预先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发送调节烟机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烹饪器具的后续工作还包括:待烹饪结束后,烹饪器具开始计时;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系统,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烹饪控制系统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具体地,烹饪器具通过接受单元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当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后,同时通过第一发送单元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包括为: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第一操作单元,用于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第二操作单元,用于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烹饪器具中预先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通过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操作单元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二操作单元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包括为: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第三操作单元,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第四操作单元,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发送调节烟机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三操作单元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第四操作单元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计时单元,用于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烹饪器具的后续工作还包括:待烹饪结束后,烹饪器具中的第一计时单元开始计时;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第二控制单元发送关闭烟机的指令至烟机,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用于烟机,烟机与烹饪器具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烹饪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地,烹饪器具在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同时烟机开启排烟功能;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烟机中预先设置第二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烟机至第五排烟强度;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烟机至第六排烟强度;其中,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调节烟机排烟强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七排烟强度;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八排烟强度;其中,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烟机的后续工作还包括: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烟机开始计时;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结束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系统,用于烟机,烟机与烹饪器具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烹饪控制系统包括:开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排烟单元,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系统,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地,烹饪器具在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同时烟机通过开启单元开启排烟功能;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通过排烟单元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烟单元具体包括为: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烟机中预先设置第二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通过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一调节单元调节烟机至第五排烟强度;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二调节单元调节烟机至第六排烟强度;其中,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烟单元具体包括为: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第三调节单元,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第四调节单元,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调节烟机排烟强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通过第四判断单元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通过第三调节单元调节烟机至第七排烟强度;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通过第四调节单元调节烟机至第八排烟强度;其中,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关闭单元,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烟机的后续工作还包括: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通过第二计时单元烟机开始计时;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通过关闭单元关闭烟机,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结束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因此,该计算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烹饪控制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00包括:
S102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S1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S106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具体地,S102烹饪器具在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S104当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后,同时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S106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200包括:
S202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S2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S206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S208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S210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烹饪器具中预先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S206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S208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S210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300包括:
S302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S3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S306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S308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S310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发送调节烟机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S306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S308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S310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400包括:
S402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S4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S406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S408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S410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烹饪器具的后续工作还包括:S408待烹饪结束后,烹饪器具开始计时;S410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500包括:
S502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S5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S506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S508当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S510当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S512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S514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600包括:
S602接受烹饪指令开始烹饪;
S6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S606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S608当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S610当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S612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S614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700包括:
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704,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706,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700,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具体地,烹饪器具通过接受单元702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当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后,同时通过第一发送单元704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第一控制单元706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中,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800包括:
接收单元802,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804,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806,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806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一操作单元8064,用于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二操作单元8066,用于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烹饪器具中预先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通过第一判断单元8062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操作单元8064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二操作单元8066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900包括:
接收单元902,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904,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906,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906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第三操作单元9064,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四操作单元9066,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发送调节烟机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第二判断单元9062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三操作单元9064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第四操作单元9066发送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其中,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1000包括:
接收单元1002,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1004,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1006,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第一计时单元1008,用于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第二控制单元1010,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烹饪器具的后续工作还包括:待烹饪结束后,烹饪器具中的第一计时单元1008开始计时;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第二控制单元1010发送关闭烟机的指令至烟机,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1100包括:
接收单元1102,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1104,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1106,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1106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一操作单元11064,用于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二操作单元11066,用于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第一计时单元1108,用于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第二控制单元1110,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1100,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1200包括:
接收单元1202,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1204,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1206,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1206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第三操作单元12064,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四操作单元12066,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烟机,
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第一计时单元1208,用于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第二控制单元1210,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1100,通过对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烹饪器具与烟机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烟机;另一方面可降低烹饪器具或烟机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可靠性。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300包括:
S1302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S1304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地,S1302烹饪器具在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同时烟机开启排烟功能;S1304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400包括:
S1402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S1404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S1406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
S1408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
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烟机中预先设置第二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S1404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S1406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烟机至第五排烟强度;S1408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烟机至第六排烟强度;其中,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500包括:
S1502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S1504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S1506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
S1508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
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调节烟机排烟强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S1504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S1506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七排烟强度;S1508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烟机至第八排烟强度;其中,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600包括:
S1602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S1604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
S1606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S1608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烟机的后续工作还包括:S1606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烟机开始计时;S1608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结束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700包括:
S1702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S1704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S1706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
S1708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S1710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S1712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1800包括:
S1802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S1804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S1806当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调节烟机至第七排烟强度;
S1808当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调节烟机至第八排烟强度;
S1810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S1812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1900包括:
开启单元19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1904,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系统,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地,烹饪器具在接收到用户所下发的烹饪指令后,开始进行烹饪,同时烟机通过开启单元1902开启排烟功能;烟机开始工作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通过排烟单元1904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则油烟排量较大,可加强烟机的排烟强度;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则油烟排量较小,可对应降低烟机的排烟强度。根据烹饪参数中烹饪类型或其他参数,可自由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2000包括:
开启单元20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2004,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2004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第一调节单元20044,用于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
第二调节单元20046,用于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
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过程中所需的实际烹饪温度,而在烟机中预先设置第二预设温度,通过比较实际烹饪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温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通过第三判断单元20042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一调节单元20044调节烟机至第五排烟强度;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二调节单元20046调节烟机至第六排烟强度;其中,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又一框图。
如图2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2100包括:
开启单元21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2104,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2104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第三调节单元21044,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
第四调节单元21046,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
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下发烹饪指令,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其中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中提供此次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通过确定烹饪类型,调节烟机排烟强度,进而控制烟机的实际排烟强度,以实现烟机的排烟强度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首先,通过第四判断单元21042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通过第三调节单元21044调节烟机至第七排烟强度;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通过第四调节单元21046调节烟机至第八排烟强度;其中,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2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2200包括:
开启单元22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2204,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
第二计时单元2206,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关闭单元2208,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根据烹饪指令对烹饪器具内食材进行烹饪后,烟机的后续工作还包括: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通过第二计时单元2206烟机开始计时;根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通过关闭单元2208关闭烟机,以实现烟机的排烟时长随烹饪类型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炒菜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大,则可相应增加时长,即烹饪结束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较长,可有效加强排烟效果;当烹饪参数中显示烹饪类型为蒸煮时,烹饪过程中油烟排量较小,则可相应减少时长,即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后,烟机持续工作时长减少,一方面,虽工作时长减少,但仍可满足该烹饪类型下的排烟需求,另一方面,烟机工作时长减少,则烟机能耗降低,节约使用成本。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2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2300包括:
开启单元23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2304,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2304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第一调节单元23044,用于当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
第二调节单元23046,用于当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
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第二计时单元2306,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关闭单元2308,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系统,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系统2400包括:
开启单元2402,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2404,用于根据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烟机的排烟强度,其中,具体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24042,用于判断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第三调节单元24044,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
第四调节单元24046,用于当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
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第二计时单元2406,用于在接收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关闭单元2408,用于依据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烟机。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烟机的烹饪控制系统,通过对烟机和烹饪器具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得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烟机与烹饪器具之间互动协同工作,一方面可增加用户体验感,不再需要用户再根据人为经验判断是否开启烟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机或烹饪器具的生产制造难度,不再需要增加检测装置,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即烹饪器具将烹开启指令、调节指令、关闭指令等数据通过Wifi或蓝牙传至烟机内,进而烟机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另外烹饪器具和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互通,即烹饪器具将各数据上传至终端,终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烹饪数据控制烟机。两种交互方式均可实现烹饪器具和烟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因此,该计算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烹饪控制方法,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所述烟机;
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烟机的排烟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烟机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当所述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所述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烟机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所述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烟机的排烟强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依据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6.一种烹饪控制系统,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与烟机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烹饪指令并开始烹饪;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开启烟机指令至所述烟机;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烟机的排烟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包括为: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第一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一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第二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二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所述第一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二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包括为: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第三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三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第四操作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发送调节所述烟机至第四排烟强度的信息至所述烟机;
所述第三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四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9.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一计时单元,用于在烹饪结束后,开始计时;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发送不同延时关闭指令至所述烟机,使所述烟机计时并延时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11.一种烹饪控制方法,用于烟机,所述烟机与烹饪器具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
当所述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
所述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的具体步骤为:
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
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
所述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排烟功能的排烟强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依据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所述烟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16.一种烹饪控制系统,用于烟机,所述烟机与烹饪器具进行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系统包括:
开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烹饪器具开启烹饪功能的烹饪指令后,开启排烟功能;
排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中的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烟机的排烟强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单元具体包括为: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五排烟强度;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调节至第六排烟强度;
所述第五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六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单元具体包括为: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是否为高烟烹饪类型;
第三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七排烟强度;
第四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烹饪类型为非高烟烹饪类型时,调节至第八排烟强度;
所述第七排烟强度的排烟量大于所述第八排烟强度的排烟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计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烹饪器具发送的烹饪结束信息后,开始计时;
关闭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烹饪参数中的烹饪类型,在不同时长后关闭所述烟机。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之间通过Wifi或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或
所述烹饪器具和所述烟机均通过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21.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或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
CN201710703100.4A 2017-08-16 2017-08-16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407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3100.4A CN109407623A (zh) 2017-08-16 2017-08-16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3100.4A CN109407623A (zh) 2017-08-16 2017-08-16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7623A true CN109407623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3100.4A Pending CN109407623A (zh) 2017-08-16 2017-08-16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762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296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厨房设备智能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4298138A (zh) * 2014-09-22 2015-01-21 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厨房电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208651U (zh) * 2015-11-27 2016-05-04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智能烹饪的烟灶控制系统
CN205717394U (zh) * 2016-04-28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系统、吸油烟机和电烹饪器
CN106461234A (zh) * 2014-05-01 2017-02-22 布罗恩-努托恩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启用抽油烟机系统和方法
CN106647392A (zh) * 2016-12-07 2017-05-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锅具的测温方法、烹饪锅具和烹饪系统
CN206269182U (zh) * 2016-11-18 2017-06-2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烹饪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296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厨房设备智能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6461234A (zh) * 2014-05-01 2017-02-22 布罗恩-努托恩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启用抽油烟机系统和方法
CN104298138A (zh) * 2014-09-22 2015-01-21 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厨房电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208651U (zh) * 2015-11-27 2016-05-04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智能烹饪的烟灶控制系统
CN205717394U (zh) * 2016-04-28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系统、吸油烟机和电烹饪器
CN206269182U (zh) * 2016-11-18 2017-06-2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烹饪控制系统
CN106647392A (zh) * 2016-12-07 2017-05-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锅具的测温方法、烹饪锅具和烹饪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更林: "《家用电器使用与节能》", 30 January 2017, 金盾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6942U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
CN108873765A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方法
CN106213971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烹饪方法
KR101644482B1 (ko) 조리 기기, 전자 라이브러리 및 그 방법
CN106377153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烹饪方法
CN104635541B (zh) 电磁炉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76681B (zh) 一种利用nfc通讯优化微波炉的烹饪套餐方法
CN201452943U (zh) 一种电烤炉的电子式操作面板装置
CN104950712A (zh) 一种利用互联网和集成厨具烹饪套餐的方法
CN107807552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
CN204931298U (zh) 一种由多种烹饪设备组成的烹饪套餐设备
CN103892695A (zh) 自动烹饪方法及可自动烹饪的智能灶
CN108937559A (zh) 智能压力锅及智能压力锅的使用方法
CN110362018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93937A (zh) 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18247A (zh) 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烹饪器具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490959A (zh) 智能投料电饭煲及其工作方法
CN204480081U (zh) 三端智能控制电烤箱
CN105996748B (zh) 压力控制面板、压力烹饪器具和压力烹饪方法
CN107479406A (zh) 一种食物料理方法
CN106724738A (zh) 一种烹饪系统的操作方法
CN104930563B (zh) 一种智能温控电磁炉
CN107786602A (zh)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协同方法
CN104536394A (zh) 一种智能化烹饪方法
CN107132787B (zh) 厨房管家机器人烹饪控制方法及厨房管家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