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7201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7201A
CN109407201A CN201811293403.4A CN201811293403A CN109407201A CN 109407201 A CN109407201 A CN 109407201A CN 201811293403 A CN201811293403 A CN 201811293403A CN 109407201 A CN109407201 A CN 109407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ous zone
luminous
zone
display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34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07201B (zh
Inventor
林孟纬
苏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34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7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7201A/zh
Priority to US16/660,757 priority patent/US1116453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07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7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ntras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及发光模块。导光板与显示面板相对配置且具有入光面。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光线,该光线入射至入光面,该发光模块且包括基板、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多个第一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配置在基板上,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各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发光组件。多个第二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配置在基板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每个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发光组件,多个第二发光区与多个第一发光区于第二方向错开,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其中,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与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部分重叠。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高主要显示影像的对比度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习知技术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多颗发光组件。通常,当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光源模块的所有发光组件都发出光线。然而,此种全发光的方式会导致显示面的主要显示影像的对比度低,而无法凸显主要显示影像的色彩及/或亮度等。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显示设备,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设备,可提高主要显示影像的对比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
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相对配置且具有入光面;
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光线,该光线入射至该入光面,该发光模块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每个该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一发光组件;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沿该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每个该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二发光组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错开,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其中,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部分重叠。
较佳的,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的长度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沿该第一方向的长度相同。
较佳的,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不发光;以及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同时发光。
较佳的,该控制器还用以:
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不发光;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及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同时发光。
较佳的,该基板具有侧边,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中最邻近该侧边的第一发光区与该侧边之间的第一间距小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该侧边的第二发光区与该侧边之间的第二间距。
较佳的,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二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相邻。
较佳的,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第一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一显示讯号表示影像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第一位置;
依据第二显示讯号,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二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二位置。
较佳的,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相邻,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部分重叠,且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部分重叠。
较佳的,该控制器还用以:
依据第三显示讯号,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三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三位置;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相邻。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
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相对配置且具有入光面;
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光线,该光线入射至该入光面,且该发光模块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每个该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一发光组件;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沿该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每个该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二发光组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错开,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其中,每个该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每个该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的长度,且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完全重叠。
较佳的,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数量多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数量。
较佳的,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不发光;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同时发光;
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不发光;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及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同时发光。
较佳的,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且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二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相邻。
较佳的,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第一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一显示讯号表示影像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第一位置;
依据第二显示讯号,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多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二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二位置。
较佳的,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相邻,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完全不重叠,且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完全不重叠。
较佳的,该控制器还用以:
依据第三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它的多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三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三位置;
其中,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多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不相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多个发光区可独立受控发光,而同一发光区的全部发光组件同步发光或不发光。在实施例中,随着影像的动态变化,控制器可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来改变发光区(如有些发光区发光,有些则不发光),以增强显示面所显示的影像的对比度。此外,也可采用类似前述显示方法显示静态影像。此外,不同排的发光区可沿第二方向可部分重叠,或同一排的相邻二发光区之间的部位对应另同一排的相邻二发光区之间的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发光区的长度比第一发光区的长度短,且第二发光区的数量多于第一发光区的数量,因此可通过控制适当位置的第二发光区发光,以照明影像的细部区域,如影像的边缘区域。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1B绘示图1A的显示设备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绘示图1A的显示设备的画面显示方法的过程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3B绘示图3A的显示设备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绘示图3A的显示设备的画面显示方法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的示意图,而图1B绘示图1A的显示设备100的发光模块130的示意图。
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导光板120、发光模块130及控制器140。导光板120与显示面板110相对配置且具有入光面120s。导光板120及发光模块130构成背光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以侧光式背光模块为例说明,因此入光面120s为导光板120的侧面。导光板120更具有相对的出光面120u与反射面120b,其中入光面120s延伸于出光面120u与反射面120b之间。其中,显示面板110与出光面120u平行配置,或者显示面板110与出光面120u大致平行配置。
发光模块130用以发出光线L1,光线L1入射至入光面120s。光线L1在导光板120内受到引导而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0u出光,光线L1自出光面120u出光后入射至显示面板110。
发光模块130包括基板131、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32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133。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32沿第一方向S1设置在基板131上,第一方向S1例如是基板131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如图1B所示的Y轴向。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32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如图1B所示,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32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每个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发光组件132,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发光区包含三个第一发光组件132。同一个第一发光区的第一发光组件132同步发光或同步不发光。每个第一发光区于第一方向S1的长度W1可以视所欲涵盖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数量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发光区的边界范围大于该第一发光区所涵盖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实体边界范围。具体而言,每个第一发光区的边界范围的边界与该第一发光区所涵盖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边界间隔第一间距,其中,该第一间距大于零。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区的边界范围的边界与该第一发光区所涵盖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边界亦可切齐。此外,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中的任意两个第一发光区于第一方向S1的长度W1可以相同,然亦可相异。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133沿第一方向S1配置在基板131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133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如图1B所示,多个第二发光组件133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每个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发光组件133,同一个第二发光区的第二发光组件133同步发光或同步不发光。每个第二发光区沿第一方向S1的长度W2可以视所欲涵盖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数量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发光区的边界范围大于该第二发光区所涵盖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实体边界范围。具体而言,每个第二发光区的边界范围的边界与所涵盖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边界间隔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大于零。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区的边界范围的边界与该第二发光区所涵盖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边界亦可切齐。此外,多个第二发光区的任意两个第二发光区于第一方向S1的长度W2可以相同,然亦可相异。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如任一个)第一发光区沿第一方向S1的长度W1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如任一个)第二发光区沿第一方向S1的长度W2可以相同。例如,第一发光区132R1沿第一方向S1的长度W1与第二发光区133R1沿第一方向S1的长度W2相同或者基本相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于第一方向S1的长度W1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于第一方向S1的长度W2可相异,例如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的长度W1大于或小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的长度W2。
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第二方向S2上相互错开,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S2与第一方向S1垂直,第二方向S2为图1B中的Z轴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B的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整体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整体的位置也可以相互对调。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30以两排发光区(即多个第一发光区构成的一排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构成的一排发光区)为例,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30可包含两排以上的发光区,多排发光区种的部分(例如,任意两排)具有类似本文的第一发光区与第二发光区的技术特征,或者多排发光区部分具有类似本文的第一发光区的技术特征而其余部分具有类似本文的第二发光区的技术特征。
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于第二方向S2上部分重叠。例如,第二发光区133R1与第一发光区132R1于第二方向S2部分重叠。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的位置于第二方向S2上对应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相邻两个第一发光区之间的位置。例如,第二发光区133R1于第二方向S2对应第一发光区132R1与第一发光区132R2之间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的中心位置于第二方向S2上对应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相邻两个第一发光区之间的位置。例如,第二发光区133R1的中心位置于第二方向S2上对应第一发光区132R1与第一发光区132R2之间的位置。
如图1B所示,基板131具有侧边131s1,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一发光区132R1与侧边131s1之间的第一距离D11小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二发光区133R1与侧边131s1之间的第二距离D12。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二发光区133R1与侧边131s1之间的范围内可不设置有其他第二发光组件133,可减少第二发光组件133的用量,进而减少发光模块130的发光组件的总用量。由于第一距离D11小于第二距离D12,第二发光区的数量少于第一发光区的数量。当每个第二发光区内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数量均相等,每个第一发光区内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数量均相等,且一个第一发光区内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数量等于一个第二发光区内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数量,则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总数量少于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总数量。
相似地,基板131具有另一侧边131s2,侧边131s1与侧边131s2相对。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2的第一发光区132R4与侧边131s2之间的第三距离D21小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2的第二发光区133R3与侧边131s2之间的第四距离D22。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1等于第三距离D21,然亦可相异,而第二距离D12等于第四距离D22,然亦可相异。
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2的第二发光区133R3与侧边131s2之间的范围内可不设置有第二发光组件133,可减少第二发光组件133的用量,进而减少发光模块130的发光组件的总用量。由于第三距离D21小于第四距离D22,第二发光区的数量少于第一发光区的数量。当每个第二发光区内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数量均相等,每个第一发光区内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数量均相等,且一个第一发光区内的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数量等于一个第二发光区内的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数量,则第二发光组件133的总数量少于第一发光组件132的总数量
此外,控制器140用以:(1)、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发光,而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中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不发光;(2)、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32同时发光,如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全部的第一发光组件132同时发光;(3)、控制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发光,而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中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不发光;(4)、控制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的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133同时发光,如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全部的第二发光组件133同时发光;以及(5)、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的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同时发光。
此外,控制器140依据显示讯号,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其余的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的其余的第二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第一方向S1上相邻。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强度大于该第二强度。例如,第一强度例如是发光区的发光强度不等于0,而第二强度例如是发光区的发光强度为0,即发光区不发光。
以下以图2A至图2C进一步说明控制器140控制显示画面的过程图。
图2A至图2C绘示图1A的显示设备100的画面显示方法的过程图。图2A至图2C中各图的显示面板110以垂直X轴和Y轴所在平面的视角绘制,而发光模块130以不同视角(以垂直ZY平面的视角)绘制,主要是方便说明发光模块130的第一发光区及第二发光区的发光变化,并非代表实际产品的配置。
如图2A所示,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110u包含多个第一显示区及多个第二显示区,其中该多个第一显示区包含第一显示区132D1-132D4,而该多个第二显示区包含第二显示区133D1-133D3。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发光呈现于显示面110u上的范围分别对应第一显示区132D1-132D4,而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的发光呈现于显示面110u上的范围分别对应第二显示区133D1-132D3。
如图2A所示,控制器140依据第一显示讯号,控制第一发光区132R1及第二发光区133R1以第一强度发光。第一强度例如不为0(即发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强度不为0。为了更容易理解,图2A中有发光的第一发光区及第二发光区以粗虚线表示,其余图式皆同此原则。
第一显示讯号表示影像M1位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110u的第一位置,如影像M1位于图2A所示的位置。由于只有第一发光区132R1及第二发光区133R1发光,而其余第一发光区132R2-132R4及其余第二发光区133R2-133R3皆不发光(显示黑暗),因此影像M1呈现的对比度较佳。
如图2B所示,控制器140依据第二显示讯号,控制第一发光区132R1、132R3、132R4以第二强度发光(即控制第一发光区132R1的发光强度从该第一强度改变至该第二强度)及第一发光区132R2以第一强度发光,第二显示讯号表示影像M1位于显示面110u的第二位置,如影像M1位于图2B所示的位置,且该第二位置与该第一位置相异。由于只有第一发光区132R2及第二发光区133R1发光,而其余第一发光区132R1、132R3及132R4及其余第二发光区133R2-133R3不发光(显示黑暗),因此即使影像M1呈动态变化,仍可维持高对比度。
在图2B中,第一发光区132R1与第一发光区132R2相邻,第一发光区132R1与第二发光区133R1于第二方向S2部分重叠,且第一发光区132R2与第二发光区133R1于第二方向S2部分重叠。
如图2C所示,控制器140依据第三显示讯号,控制第二发光区133R1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即控制第二发光区133R1的发光强度从该第一强度改变至该第二强度)及控制第二发光区133R2以该第一强度发光。第三显示讯号表示影像M1位于显示面110u的第三位置,如影像M1位于图2C所示的位置,且该第三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相异,该第三位置与该第一位置相异。在图2C中,第二发光区133R1与第二发光区133R2相邻。
接下来显示影像M1的发光区控制方法类似前述原则,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随着影像M1的动态变化,控制器140可控制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及第二发光区133R1-133R3来改变发光区,即通过控制有些发光区发光以及有些发光区的不发光,以增强显示面110u所显示的影像M1的对比度。
请参照图3A至图3B,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示意图,而图3B绘示图3A的显示设备200的发光模块230的示意图。
显示设备200包括显示面板110、导光板120、发光模块230及控制器140。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具有类似前述显示设备100的结构,不同处在于,显示设备200的发光模块230’的结构以及显示设备200的画面控制方法。
如图3A至图3B所示,发光模块230包括基板131、多个第一发光组件232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33。第一发光组件232沿第一方向S1设置在基板131上,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232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每个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发光组件232,同一个第一发光区的第一发光组件232同步发光或同步不发光。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33沿第一方向S1配置在基板131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33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每个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发光组件233,同一个第二发光区的第二发光组件233同步发光或同步不发光。
此外,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整体与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整体于第二方向S2上错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3B的第二发光区的整体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整体的位置也可以对调。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230以两排发光区(即多个第一发光区构成的一排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构成的一排发光区)为例,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发光模块230可包含两排以上的发光区,多排发光区的部分(例如,任意两排)具有类似本文第一发光区与第二发光区的技术特征,或者多排发光区部分具有类似本文的第一发光区的技术特征而其余部分具有类似本文的第二发光区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与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于第二方向S2上完全重叠。例如,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相邻两个第二发光区之间的位置于第二方向S2对应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相邻两个第一发光区之间的位置。以第二发光区233R3及233R4来说,第二发光区233R3与第二发光区233R4之间的位置于第二方向S2上对应第一发光区232R1与第一发光区232R2之间的位置,而不是于第二方向S2上与第一发光区232R1部分重叠,也没有于第二方向S2上与第一发光区232R2部分重叠。
如图3B所示,基板131具有侧边131s1,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一发光区232R1与侧边131s1之间的第一间距D11’小于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二发光区233R1与侧边131s1之间的第二间距D12’。详言之,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二发光区233R1与侧边131s1之间的范围内可不设置有第二发光组件233,可减少第二发光组件233的用量,进而减少发光模块230的发光组件的总用量。
相似地,基板131具有另一相对侧边131s2,多个第一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2的第一发光区232R4与侧边131s2之间的第三间距D21’小于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二发光区233R14与侧边131s1之间的第四间距D22’。详言之,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侧边131s1的第二发光区233R14与侧边131s1之间的范围内可不设置有第二发光组件233,以减少第二发光组件233的用量,进而减少发光模块230的发光组件的总用量。
此外,每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于第一方向S1上的长度W2小于每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于第一方向S1的长度W1,且该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4的数量多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数量。如此,控制器140得以分辨率更小的方式显示影像M1。
控制器140用以:(1)、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发光,而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不发光;(2)、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232同时发光,如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全部第一发光组件232同时发光;(3)、控制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发光,而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不发光(4)、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33同时发光,如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全部第二发光组件233同时发光;以及(5)、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同时发光。
控制器140依据显示讯号,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其余的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其余者的第二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沿第一方向S1相邻。在实施例中,该第一强度大于该第二强度,例如,该第一强度例如是指发光,即发光区的光强不等于0,而第二强度例如是发光区的光强为0,即不发光。
以下以图4A至图4C进一步说明控制器140控制显示画面的过程图。
图4A至图4C绘示图3A的显示设备200的画面显示方法的过程图。图4A至图4C中各图的显示面板110以垂直X轴和Y轴所在平面的视角绘制,而发光模块230以不同视角(以垂直ZY平面的视角)绘制,主要是方便说明发光模块230的第一发光区及第二发光区的发光变化,并非代表实际产品的配置。
如图4A所示,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110u包含多个第三显示区及多个第四显示区,其中多个第三显示区包含第三显示区232D1-232D4,而多个第四显示区包含第四显示区233D1-233D14。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发光呈现于显示面110u上的范围分别对应第三显示区232D1-232D4,而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发光呈现于显示面110u上的范围分别对应第四显示区233D1-232D14。
如图4A所示,控制器140依据第一显示讯号,控制第一发光区232R1及第二发光区233R4及第二发光区233R5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一显示讯号表示影像M1位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110u的第一位置,如影像M1位于图4A所示的位置。
由于只有第一发光区232R1及第二发光区233R4及第二发光区233R5发光,而其余的第一发光区232R2-232R4及其余的第二发光区233R1-233R3及233R6-233R14皆不发光(显示黑暗),因此影像M1呈现的对比度较佳。
如图4A所示,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第一发光区232R1与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3的第二发光区233R4、233R5于第二方向S2完全不重叠。如此,可使第三显示区232D1与第四显示区233D4之间的亮度与周围亮度更为一致。
如图4B所示,控制器140依据第二显示讯号,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第一发光区232R1以第二强度发光(如控制第一发光区232R1从该第一强度改变至该第二强度,即不发光)及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另外的第一发光区232R2以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第二发光区233R4、233R5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即控制图4A的第二发光区233R4、233R5从该第一强度改变至该第二强度,即不发光)及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即第二发光区233R2、233R3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二显示讯号表示影像M1位于显示面110u的第二位置,如影像M1位于图4B所示的位置,且该第二位置与该第一位置相异。
由于只有第一发光区232R2及第二发光区233R2、233R3发光,而其余的第一发光区232R1、232R3-232R4及其余的第二发光区233R1、233R4-233R14不发光(显示黑暗),因此即使影像M1呈动态变化,仍可维持高对比度度。
在图4B中,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第一发光区232R1与多个第一发光区132R1-132R4的另外的第一发光区232R2相邻。多个第一发光区232R1-232R4的另外的第一发光区232R2与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233R2、233R3于第二方向S2完全不重叠。如此,可使第三显示区232D2与第四显示区233D3之间的亮度与周围亮度更为一致。
如图4C所示,控制器140依据第三显示讯号,控制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233R2-232R3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即控制第二发光区233R2-232R3的发光强度从该第一强度改变至该第二强度,即不发光及多个第二发光区233R1-233R14的第二发光区233R8-232R9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三显示讯号表示影像M1位于显示面110u的第三位置,如影像M1位于图4C所示的位置,且该第三位置与该第二位置相异。
在图4C中,多个第二发光区中的第二发光区233R2-233R3与多个第二发光区中的第二发光区233R8-233R9不相邻,即第二发光区233R2-233R3与第二发光区233R8-233R9之间隔着其它第二发光区,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相邻。
接下来显示影像M1的发光区控制方法类似前述原则,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多个发光区可独立受控发光,而同一发光区的全部发光组件同步发光或不发光。在实施例中,随着影像的动态变化,控制器可控制多个第一发光区及多个第二发光区来改变发光区(如有些发光区发光,有些则不发光),以增强显示面所显示的影像的对比度。此外,也可采用类似前述显示方法显示静态影像。此外,不同排的发光区可沿第二方向可部分重叠,或同一排的相邻二发光区之间的部位对应另同一排的相邻二发光区之间的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发光区的长度比第一发光区的长度短,且第二发光区的数量多于第一发光区的数量,因此可通过控制适当位置的第二发光区发光,以照明影像的细部区域,如影像的边缘区域。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相对配置且具有入光面;
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光线,该光线入射至该入光面,该发光模块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每个该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一发光组件;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沿该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每个该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二发光组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错开,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其中,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的长度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中一个第二发光区沿该第一方向的长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不发光;以及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同时发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还用以:
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不发光;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及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同时发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侧边,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中最邻近该侧边的第一发光区与该侧边之间的第一间距小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中最邻近该侧边的第二发光区与该侧边之间的第二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二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相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第一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一显示讯号表示影像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第一位置;
依据第二显示讯号,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二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相邻,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部分重叠,且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部分重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还用以:
依据第三显示讯号,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三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三位置;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相邻。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相对配置且具有入光面;
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光线,该光线入射至该入光面,且该发光模块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一发光区,每个该第一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一发光组件;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沿该第一方向配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区分成多个第二发光区,每个该第二发光区包含至少两个该第二发光组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错开,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其中,每个该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每个该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的长度,且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上完全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数量多于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不发光;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同时发光;
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发光,而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不发光;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及
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同时发光。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且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余的第二发光区以第二强度发光;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一方向相邻。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以:
依据第一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区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一显示讯号表示影像位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第一位置;
依据第二显示讯号,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且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多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二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二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相邻,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完全不重叠,且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另外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区于该第二方向完全不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还用以:
依据第三显示讯号,控制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二强度发光及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其它的多个第二发光区以该第一强度发光,该第三显示讯号表示该影像位于该显示面的第三位置;
其中,该多个第一发光区的另外的多个第一发光区与该多个第二发光区的另外的第二发光区不相邻。
CN201811293403.4A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设备 Active CN109407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3403.4A CN109407201B (zh)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设备
US16/660,757 US11164534B2 (en) 2018-11-01 2019-10-22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3403.4A CN109407201B (zh)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7201A true CN109407201A (zh) 2019-03-01
CN109407201B CN109407201B (zh) 2021-01-05

Family

ID=6547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3403.4A Active CN109407201B (zh)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4534B2 (zh)
CN (1) CN1094072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2997A1 (zh) * 2019-06-17 2020-12-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396A (zh) * 2010-07-28 2010-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2013232A (zh) * 2009-06-08 2011-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源调光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CN102644879A (zh) * 2012-03-30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条构造
KR101879715B1 (ko) * 2011-04-04 2018-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8684B2 (ja) * 2006-11-15 2011-08-17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TW201317675A (zh) * 2011-10-20 2013-05-01 Qisda Corp 背光模組
WO2013186808A1 (en) * 2012-06-12 2013-12-19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Display structure having a transmittance-controllable layer
KR20140046525A (ko) * 2012-10-04 2014-04-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00040338A (ko) * 2018-10-08 2020-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232A (zh) * 2009-06-08 2011-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源调光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CN101915396A (zh) * 2010-07-28 2010-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KR101879715B1 (ko) * 2011-04-04 2018-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2644879A (zh) * 2012-03-30 2012-08-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条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2997A1 (zh) * 2019-06-17 2020-12-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7201B (zh) 2021-01-05
US20200143755A1 (en) 2020-05-07
US11164534B2 (en)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7068B1 (ko) 3차원 영상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21686B (zh) 控制定向背光源的光源
TWI577922B (zh) Optical device
US9564078B2 (en) Quantum dots for display panels
JP4973794B1 (ja) 表示装置
WO2018014562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CN105572886B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
CN104487877A (zh) 定向显示设备
US20110122236A1 (en) Spati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6662748A (zh) 图像显示装置
KR20180099781A (ko) 무안경 입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방법
TW201250343A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210337179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JP2018010223A (ja) 光デバイス及び立体表示方法
JP2018511148A (ja) 出力の指向性制御を有する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のような表示装置用の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光指向方法
CN110071158A (zh) 一种掩膜版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KR101443564B1 (ko) 조명 시스템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09407201A (zh) 显示设备
JP6899237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CN112087615B (zh) 一种立体光场显示装置及方法
WO2014148099A1 (ja) 光源デバイスおよび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CN106681050A (zh) 显示装置及光源模块
JP6714347B2 (ja) 立体像表示装置
CN104181697A (zh) 显示装置及其发光模块
US9979937B2 (en)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a line scre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