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05580A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05580A
CN109405580A CN201811256717.7A CN201811256717A CN109405580A CN 109405580 A CN109405580 A CN 109405580A CN 201811256717 A CN201811256717 A CN 201811256717A CN 109405580 A CN109405580 A CN 109405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heat exchanger
section
fi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67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67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05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05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05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4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polygonal, e.g. rectang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being attachable to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所述换热管为弯折而成的折叠状,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管段,管段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一弯曲段,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曲段以及第二直线段依次连接,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位于第一弯曲段的同侧;翅片包括第一通孔,第一弯曲段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可以方便冷凝水的排放。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的换热器,翅片通过V型或U型折弯工艺制作而成,翅片固定于两段平行扁管中间,但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冷凝水容易积聚在翅片的折弯处不易排出。
上述换热器,还具有一定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器,便于换热器上冷凝水的排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所述换热管为弯折而成的折叠状,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管段,所述管段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二直线段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同侧;所述翅片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管段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弯曲段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设计了新的翅片结构,并对翅片与换热管的装配方式进行了调整,从而可以方便冷凝水的排放。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直线边、第二直线边、第三直线边、第四直线边,所述第一直线边、第二直线边、第三直线边、第四直线边依次相连合围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直线边与所述第二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直线边与所述第四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三直线边与所述第二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三直线边与所述第四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四连接边,所述第一直线边、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直线边、第三连接边、第四连接边沿垂直于所述翅片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至少部分与所述管段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管段,所述翅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管段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部分周沿均设有所述第一翻边,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第一翻边均沿所述翅片的同一侧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三直线段和第三弯曲段,所述至少一个管段形成为连续的管路,所述管路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处连接有所述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管路由所述第三弯曲段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管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弯曲段的同一侧,所述翅片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三直线段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五直线边、第六直线边,所述第五直线边、第六直线边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五直线边的两端与所述第六直线边的两端一一对应,所述第五直线边的两端与所述第六直线边的对应端部分别由弯曲的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周沿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为第五直线边、第六直线边、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沿垂直于所述翅片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翻边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直线段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沿换热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翅片中的第一通孔对齐,且一个管段插入多个所述翅片上对齐的第一通孔,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中的至少一个翅片的第一翻边抵接另一个翅片;或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中每一个所述翅片的第一翻边均与另一个翅片间隔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二弯曲段,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管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管段由所述第二弯曲段连通,且相邻的所述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同侧,所述管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一一交替设置,所述换热器呈蛇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段呈U形,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两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均朝远离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管段中的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相互平行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管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二方向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换热管在第二方向上对齐或错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为多通道换热管,且所述换热管为一根扁平的管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换热器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示出的换热器中翅片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示出的换热器中翅片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示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示出的换热器中翅片的示意图。
图9是图7示出的换热器中翅片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0是图7示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中翅片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中翅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00,
换热管1,管段101,第一直线段11,第二直线段12,第一弯曲段13,第二弯曲段14,第三直线段15,第三弯曲段16,
翅片2,第一通孔201,第一直线边211,第二直线边212,第三直线边213,第四直线边214,第一连接边215,第二连接边216,第三连接边217,第四连接边218,第一翻边219,第二通孔202,第五直线边221,第六直线边222,第五连接边223,第六连接边224,第二翻边225,
集流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采用折弯扁管的换热器100中,多采用V型或U型的翅片2,在翅片2的夹角处,翅片2上形成的间隙比较小,导致冷凝水容易在此处堆积,而且在换热器100内流通的流体温度比较低时,冷凝水会在换热器100上结冰,冷凝水结冰后,会使得更多的冷凝水堆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如图1至图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包括:换热管1和翅片2。换热管1内可供一种流体的流通,而换热管1外可供另一种流体的流通,可以通过换热管1内外流体的流通实现换热管1内外流体的换热,其中,翅片2可以增大换热器100的换热面积,有效地提高换热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而言,换热管为折弯而成的折叠状,换热管1包括至少一个管段101,管段101包括第一直线段11、第二直线段12和第一弯曲段13,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可以为沿直线方向延伸的管,而第一弯曲段13可以是沿曲线、折线、直线及其组合(例如曲线和直线的组合)的方向延伸。第一直线段11、第一弯曲段13以及第二直线段12依次连接,第一直线段11与第二直线段12位于第一弯曲段13的同侧,通过第一直线段11、第二直线段12、第一弯曲段13的组合,可以形成迂回延伸的换热管1,从而有效地延长换热管1内的流通路径,增强换热效率和效果。
翅片2包括第一通孔201,第一弯曲段13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201,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201。也就是说,将换热管1的管段101至少部分穿设于第一通孔201内,通过这种方式将换热管1与翅片2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100,设计了新的翅片2结构,翅片2之间的间隙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避免了翅片2之间间隙过小导致冷凝水排放困难的问题,另外还对翅片2与换热管1的装配方式进行了调整,从而可以方便冷凝水的排放。
可选地,本发明中的换热管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管段,相邻的两个管段101由第二弯曲段14连通,且相邻的管段101连接于第二弯曲段14的同侧。
结合附图6示出的形状和方向的描述,在一个管段101中,第一直线段11从右向左延伸,第一弯曲段13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11的左端相连,第二直线段12的左端与第一弯曲段13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直线段12在远离第一弯曲段13的方向上从左向右延伸。
另外,由于本申请中改进的换热器100可以有效地方便冷凝水的排放,冷凝水的快速排放,避免了冷凝水在换热器100上进一步被冷却的可能,换热器100上的冷凝水或其他液体结冰的问题,从而使得换热管1外的流体与换热管1、翅片2之间的接触面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效地增加了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和效果。
可选的,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可以设置成大体平行的形式,也就是说,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平行设置。当然,基于精度的原因,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也无法做到完全沿直线方向延伸,也应当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而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之间也可以不平行,例如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之间呈较小的夹角,例如,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之间形成0°到10°的范围内的夹角。
另外,本申请中的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之间也可以具有较大的夹角(例如大于10°),或者是,第一直线段11的一部分与第二直线段12的一部分具有夹角。
当然,这些描述仅仅是对本申请中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5,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01包括第一直线边211、第二直线边212、第三直线边213、第四直线边214,第一直线边211、第二直线边212、第三直线边213、第四直线边214依次相连合围形成第一通孔201,第一直线边211与第二直线边212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一连接边215,第一直线边211与第四直线边214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二连接边216,第三直线边213与第二直线边212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三连接边217,第三直线边213与第四直线边214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四连接边218。在换热器100的装配过程中,管段101将穿入到第一通孔201,此时,管段101中的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可以分别贴靠于第一直线边211和第三直线边213,通过设置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一连接边215、第二连接边216、第三连接边217以及第四连接边218,使得管段101与对应的第一通孔201贴合。具体而言,在管段101与对应的第一通孔201中,使得第一直线边211与第一直线段11远离第二直线段12的表面贴合,且第一连接边215和第二连接边216与第一直线段11的侧面中远离第二直线段12的部分贴合;使得第二直线边212与第二直线段12远离第一直线段11的表面贴合,且第三连接边217和第四连接边218与第二直线段12的侧面中远离第一直线段11的部分贴合。可以有效地改善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效果,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的稳定性。
另外,由于翅片2一般比较薄,厚度小的翅片2与换热管1的配合,可能会导致翅片2与换热管1之间的配合不稳定,而且,由于翅片2上形成了第一通孔201,翅片2在第一通孔201处可能会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在将换热管1装配到翅片2上之后,换热管1对第一通孔201周沿的施力、第一通孔201周沿的应力集中等问题的集合,容易导致翅片2损坏。而且,厚度薄的翅片2也会对换热管1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申请中,在第一通孔201的周沿设置了翻边的结构,可以通过翻边结构来对翅片2进行定位。
具体而言,如图4,第一直线边211、第一连接边215、第二连接边216、第三直线边213、第三连接边217、第四连接边218沿垂直于翅片2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翻边219,第一翻边219至少部分与管段101固定连接。可选的,第一翻边219设于第一直线边211和第三直线边213的两处,其中,设于第一直线边211处的第一翻边219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连接边215和第二连接边216;设于第三直线边213处的第一翻边219的两端延伸到了第三直线边213两端的倒圆或倒角处,也就是说,设于第三直线边213处的第一翻边219的两端延伸至第三连接边217和第四连接边218。
当然,本申请中的第一翻边219可仅设于第一直线边211和第三直线边213的其中一处。本申请中第一翻边219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上述描述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通过设置第一翻边219,提高了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配合的稳定性。可选的,换热管1与翅片2的装配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换热管1与第一翻边219的焊接还实现管段101与翅片2之间的焊接,由于设置了第一翻边219,相对于直接焊接第一通孔201的周沿和换热管1而言,对第一翻边219和换热管1的焊接,可以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焊接面积,有效地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结合强度。
当然,本申请中的换热管1和翅片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例如,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采用粘接、过盈配合连接、卡箍固定等方式连接。
如图4和图5,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管段101,翅片2上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01,多个第一通孔201间隔排布,多个第一通孔201与多个管段101一一对应,也就是说,翅片2上设有与每一个管段101对应的第一通孔201,管段101可以插入到对应的第一通孔201内,通过多个管段101与多个第一通孔201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强度。
当然,本申请中的翅片2上也可以设置一个大的第一通孔201来连接多个管段101,例如,在换热管1包括三个管段101时,在翅片2上设置两个第一通孔201,一个第一通孔201内装入两个管段101,而另一个通孔内装入一个管段101。本申请中管段101与翅片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配合方式,上述描述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如无特殊说明,本申请中下面的描述主要针对于多个第一通孔201与多个管段101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在前述换热器100中,每个第一通孔201的至少部分周沿均设有第一翻边219,多个第一通孔201的第一翻边219均沿翅片2的同一侧延伸。可选的,参照图4,翅片2呈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第一翻边219均与翅片2相连并右延伸。
当然,本申请中多个第一翻边219也可以设于翅片2的不同侧,例如,在如图示出的示例中,将多个第一翻边219中的一部分设置成向右延伸、而另一部分向左延伸。
如图10,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1包括第三直线段15和第三弯曲段16,至少一个管段101形成为管路,流体可以沿着管路进行流通。具体而言,在换热管1仅包括一个管段101时,这个管段101形成为一个管路;在换热管1包括至少两个管段101时,这些管段101串联在一起,形成为一个管路。
管路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处可以连接有第三直线段15,第三直线段15与管路由第三弯曲段16连接,且第三直线段15与管路连接于对应的第三弯曲段16的同一侧,翅片2包括第二通孔202,第三直线段15至少部分穿过第二通孔202。因此,进一步地延长了管路,针对于集流管3的不同布置形式,可以不设置第三直线段15、设置一个第三直线段15或设置两个第三直线段15。
结合如图中的方位具体而言,在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均设于换热器100的左侧时,可以在管路的两端均设置第三直线段15来分别连接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在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均设于换热器100的右侧时,可以在管路的两端均不设置第三直线段15,而利用管路的两端来连接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在入口集流管设于换热器100的左侧、出口集流管分设于换热器100的右侧时,可以在管路的一端均设置第三直线段15来连接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中的一个,而管路的另一端可以不设置第三直线段15,管路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入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中的另一个。
如图8和图9,第二通孔202包括第五直线边221、第六直线边222,第五直线边221、第六直线边222大致平行,且第五直线边221的两端与第六直线边222的两端一一对应,第五直线边221的两端与第六直线边222的对应端部分别由弯曲的第五连接边223和第六连接边224连接。其中,第五连接边223和第六连接边224可以为第五直线边221和第六直线边222的对应端部倒角或倒圆而成。在换热器100的装配过程中,第三直线段15将至少部分穿过第二通孔202,此时,第三直线段15可以分别贴靠于第五直线边221和第六直线边222,此时,第五直线边221两端的直角、第六直线边222两端的直角会对管段101的稳定性和产生不良的影响,,通过倒角或倒圆形成的第五连接边223、第六连接边224,使得第二通孔202的形状与换热管1的横截面形状相似,使得换热管1可以与第二通孔202的周沿贴合,可以有效地改善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效果,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的稳定性。另外,由于翅片2一般比较薄,厚度小的翅片2与换热管1的配合,可能会导致翅片2与换热管1之间的配合不稳定,而且,由于翅片2上形成了第二通孔202,翅片2在第二通孔202处可能会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在将换热管1装配到翅片2上之后,换热管1对第二通孔202周沿的施力、第二通孔202周沿的应力集中等问题的集合,容易导致翅片2损坏。而且,厚度薄的翅片2也会对换热管1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申请中,在第二通孔202的周沿设置了翻边的结构,可以通过翻边结构来对换热管1进行定位。
因此,本申请中,如图8,第二通孔202至少部分周沿设有第二翻边225,第二翻边225为第五直线边221、第六直线边222、第五连接边223和第六连接边224沿垂直于翅片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翻边225至少部分与第三直线段15固定连接。
第二翻边225包括设于第五直线边221和第六直线边222的两处,其中,设于第五直线边221处的第二翻边225的两端延伸到了第五直线边221两端的倒圆或倒角处,也就是说,设于第五直线边221处的第二翻边225的两端延伸至第五连接边223和第六连接边224;设于第六直线边222处的第二翻边225的两端延伸到了第六直线边222两端的倒圆或倒角处,也就是说,设于第六直线边222处的第二翻边225的两端延伸至第五连接边223和第六连接边224。
当然,本申请中的第二翻边225可仅设于第五直线边221和第六直线边222的其中一处。本申请中第二翻边225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上述描述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可选地,第二翻边225可以为沿第二通孔202的周沿延伸的环形。
通过设置第二翻边225,提高了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配合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配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换热管1与翅片2的装配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换热管1与第二翻边225的焊接还实现第三直线段15与翅片2之间的焊接,由于设置了第二翻边225,相对于直接焊接第二通孔202的周沿和第三直线段15而言,对第二翻边225和第三直线段15的焊接,可以提高第三直线段15与翅片2之间的焊接面积,有效地提高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的结合强度。
当然,本申请中的换热管1和翅片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例如,换热管1与翅片2之间采用粘接、过盈配合连接、卡箍固定等方式连接。
在本申请中,翅片2可以为一个整体式的结构,例如,将翅片2设置成具有散热槽的块状。可选的,翅片2设置成片状,由多个翅片2的组合来进行换热。
具体而言,换热器100包括至少两个翅片2,多个翅片2沿换热管1长度方向(参照附图中的左右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翅片2中的第一通孔201对齐,且一个管段101插入多个翅片2上对齐的第一通孔201,相邻两个翅片2之间具有间隙。多个翅片2可以增大换热器100与外部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和效果。而且,多个翅片2分别安装还可以提高换热器100的装配效率和稳定性。
其中,相邻两个翅片2中的至少一个翅片2的第一翻边219抵接另一个翅片2。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翻边219来将相邻的两个翅片2间隔开,或者说,通过第一翻边219使得相邻的两个翅片2之间形成间隙,以供换热管1外部的流体通过。
另外,相邻两个翅片2中每一个翅片2的第一翻边219也可以均与另一个翅片2间隔开。
进一步地,在前述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第二翻边225,其中,相邻两个翅片2中的至少一个翅片2的第二翻边225也可以设置成抵接另一个翅片2。也就是说,通过第二翻边225来将相邻的两个翅片2间隔开,或者说,通过第一翻边219使得相邻的两个翅片2之间形成间隙,以供换热管1外部的流体通过。
另外,相邻两个翅片2中每一个翅片2的第二翻边225也可以均与另一个翅片2间隔开。
其中,本申请中第一翻边219和第二翻边225延伸的高度(相对于翅片2的表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换热管1还包括第二弯曲段14,换热管1包括至少两个管段101,相邻的两个管段101由第二弯曲段14连通,且相邻的管段101连接于第二弯曲段14的同侧,管段101与第二弯曲段14一一交替设置,换热器1呈蛇形。
如图6和图1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弯曲段13呈U形,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弯曲段13的两端相连,且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均朝远离第一弯曲段13的方向延伸,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在第一方向(参照附图中的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二直线段12可以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形式,多个管段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参照附图,第一弯曲段13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11的左端相连,第一弯曲段13向左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右延伸至与第二直线段12的右端相连。管段101的结构完整,而且,在折弯形成管段101的过程中,U型的第一弯曲段13具有更均匀的变形,避免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进一步地,结合附图,多个管段101在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第二弯曲段14连接相邻的两个管段101,第二弯曲段14的一端与一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的右端相连,第二弯曲段14向右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左延伸至与另一个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的右端相连,第二弯曲段14呈U形,管段101与第二弯曲段14一一交替设置,换热器100呈蛇形。
具体而言,多个管段101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以换热管1包括有三个管段101为例,管路依次从上到下依次排布的第一个管段101、第二个管段101、第三个管段101。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
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从右向左延伸,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与第一直线段11的左端相连,然后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向左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后延伸,然后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连接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然后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向右延伸;
第一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的右端连接一个第二弯曲段14,第二弯曲段14向右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左延伸至与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的右端相连;
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从右向左延伸,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与第一直线段11的左端相连,然后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向左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后延伸,然后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连接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然后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向右延伸;
第二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的右端连接另一个第二弯曲段14,第二弯曲段14向右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左延伸至与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的右端相连;
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一直线段11从右向左延伸,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与第一直线段11的左端相连,然后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向左延伸后向下延伸再向后延伸,然后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一弯曲段13连接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然后第三个管段101的第二直线段12向右延伸。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根据前述的结构,多个管段101连接成了迂回延伸的蛇形管状。
当然,本申请中的换热管1中管段101也可以为其他的数量,例如,换热管1包括有两个管段101、四个及以上的管段101等,无论管段101设置多少个,均可以参照前面描述的换热管1的延伸形式进行延伸。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
如图1、图3和图7,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0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换热管1,在换热管100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管1时,多个换热管1沿换热管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二方向,或者说第二方向为换热管1的宽度方向。多个换热管1在第二方向上对齐或错开,换热管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弯曲段13,翅片2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01,每个第一弯曲段13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201。通过设置多个换热管1,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如图3,换热管1包括在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且多个换热管1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因此,如图4所示,翅片2上的第一通孔也包括沿前后方向的多组,每组第一通孔均与一个换热管对应,其中每组第一通孔均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可选地,翅片上的第一通孔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矩阵排布。
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中的换热器100中的换热管1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此时,与换热管1上对应的翅片2可以设置成如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形状。
可选地,在换热管100中包含了多个换热管1时,多个换热管1上的翅片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形式,例如,换热器100中的多个换热管1的一部分上套设图11或图12示出的翅片2,而同时套设如图4或图8示出的翅片2。也就是说,每个换热管1上均连接有不同形式的翅片2。
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1为多通道换热管1,换热管1为一根扁平的管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型。
本申请中的翅片2开有带圆角的方孔,方孔中可以容纳两根扁管,方孔的优点是可采用侧插的方式安装翅片2,翅片2安装更为方便、快速。该设计的优点是蛇管与翅片2之间可以不焊接(也可焊接),换热器100采用插片结构,排水性能比蛇管夹翅的结构好。
孔上下位置边缘均设置有翻边,上下翻边对称设置,单个翻边包括两端的圆弧翻边和中间的直边翻边,翻边可以定位翅片2间距,增加翅片2与扁管接触面,防止扁管划伤且可以增加牢靠性。
直线翻边与圆弧翻边结合的优势在于翻边可以紧贴扁管,翻边与方孔宽一致,翻边完全与扁管接触,防止安装翅片2时扁管划伤,也可增大接触面积。圆弧翻边防止扁管边缘在安装翅片2时划伤。翅片2与扁管接触面积越大换热效率越高。
图1至图3中两个集流管3在同侧。另外,本申请中的两个集流管3也可以不设于同侧,如图7所示。
其中,此方案适用于蛇形管,但不限制蛇形管折弯次数,不限制换热器100设置的蛇形管数量。可选的,本方案中,翅片2也可以焊接,固定更为牢靠。
本申请中的翅片2采用整片铝箔,通过模具冲压而成;
本申请中的翅片2结构为铝片开孔,孔的形状为长方形,一共三列(列数可调整),每列七个(个数可调整),长方形孔四个角为圆角,长方形的上下两个边带有翻边,翻边的高度2.1mm(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调整,例如翻边的高度设置在1毫米到100毫米的范围内),翻边用于定位相邻两翅片2的间距,翻边的结构为两端采用1/4圆弧(前述的第一连接边215、第二连接边216、第三连接边217和第四连接边218),中间直线形式,目的是贴紧扁管,增加翅片2与扁管接触面积,防止扁管在安装翅片2过程中被刮伤。
翅片2的安装流程是:把直扁管通过折弯机弯曲成型为蛇形管;将翅片2从无翻边侧,沿蛇型管侧面的扁管折弯处逐片插入蛇型管;安装集流管3和接管。
另外,还可以在蛇形管的两侧安装支撑板。
根据换热器100的结构不同还可以设置方案二。
另外,本申请中的两根集流管3可以设置于换热管1两侧;翅片2下端的开孔是扁孔,只能插入一条扁管,上端都是方孔,可插入两条扁管;翅片2与集流管3的安装顺序不一样,可以在集流管3与换热管1装配好后再安装翅片2,或者在先安装好翅片2在将集流管3与换热管1装配好。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翅片2最外端增加强度较高但形状大小与翅片2一致的固定与支撑用的板,防止翅片2脱落。
蛇管(换热管1)直接插入翅片2,比传统的平行流插片换热器100工艺简单,成本低;另外,采用蛇管和插片式设计,解决传统的蛇管+夹翅换热器100排水不良的问题;本申请中的翅片2与扁管之间可以不焊接,工艺简单。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弯折而成的折叠状,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管段,所述管段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二直线段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同侧;
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管段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弯曲段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直线边、第二直线边、第三直线边、第四直线边,所述第一直线边、第二直线边、第三直线边、第四直线边依次相连合围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直线边与所述第二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直线边与所述第四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三直线边与所述第二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三直线边与所述第四直线边的连接处倒圆或倒角形成第四连接边,所述第一直线边、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直线边、第三连接边、第四连接边沿垂直于所述翅片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至少部分与所述管段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管段,所述翅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管段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部分周沿均设有所述第一翻边,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第一翻边均沿所述翅片的同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三直线段和第三弯曲段,所述至少一个管段形成为连续的管路,所述管路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处连接有所述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管路由所述第三弯曲段连接,且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管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弯曲段的同一侧,所述翅片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三直线段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五直线边、第六直线边,所述第五直线边、第六直线边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五直线边的两端与所述第六直线边的两端一一对应,所述第五直线边的两端与所述第六直线边的对应端部分别由弯曲的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周沿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为第五直线边、第六直线边、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沿垂直于所述翅片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翻边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直线段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沿换热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翅片中的第一通孔对齐,且一个管段插入多个所述翅片上对齐的第一通孔,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中的至少一个翅片的第一翻边抵接另一个翅片;或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中每一个所述翅片的第一翻边均与另一个翅片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二弯曲段,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管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管段由所述第二弯曲段连通,且相邻的所述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同侧,所述管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一一交替设置,所述换热器呈蛇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呈U形,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两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均朝远离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管段中的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相互平行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管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换热管在第二方向上对齐或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多通道换热管,且所述换热管为一根扁平的管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成型。
CN201811256717.7A 2018-10-26 2018-10-26 换热器 Pending CN109405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717.7A CN109405580A (zh) 2018-10-26 2018-10-26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6717.7A CN109405580A (zh) 2018-10-26 2018-10-26 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05580A true CN109405580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69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6717.7A Pending CN109405580A (zh) 2018-10-26 2018-10-26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055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400A (zh) * 2022-09-19 2023-01-13 苏州朗威电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n) 用于数据机房的空气换热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42110U (zh) * 2016-04-29 2016-10-12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蛇形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05784786U (zh) * 2016-05-13 2016-12-07 浙江同星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扁管翅片式换热器
CN206514572U (zh) * 2016-12-30 2017-09-22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7314573A (zh) * 2016-04-27 2017-11-03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573A (zh) * 2016-04-27 2017-11-03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CN205642110U (zh) * 2016-04-29 2016-10-12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蛇形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05784786U (zh) * 2016-05-13 2016-12-07 浙江同星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扁管翅片式换热器
CN206514572U (zh) * 2016-12-30 2017-09-22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400A (zh) * 2022-09-19 2023-01-13 苏州朗威电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n) 用于数据机房的空气换热器
CN115597400B (zh) * 2022-09-19 2024-04-26 苏州朗威电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机房的空气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5318B2 (en) Flattened tube finned heat exchang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10816277B2 (en) Heat exchanger tubes with flui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P2392886B1 (en) Orientation insensitive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tube
US20110139425A1 (en) Two row bent evaporator
EP3435000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846465B (zh) 换热器
CN104053965A (zh) 具有热膨胀补偿的钎焊微通道换热器
US8464782B2 (en) Manifold fluid communication plate
US20120222848A1 (en) Integrated counter cross flow condenser
US20130264031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head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0690420B2 (en) Heat exchange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EP2977706B1 (en) Manifold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same
JP2021143824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モジュール
JP5663413B2 (ja) サーペンタイン型熱交換器
JP2018532093A (ja) 熱交換器
CN109405580A (zh) 换热器
JPH0571876B2 (zh)
US20130227946A1 (en) Tube bundle heat exchanger and waste gas heat recovery device
US20200096259A1 (en) Microtube heat exchanger header
JP2015113983A (ja) 熱交換器
JP6083272B2 (ja) 熱交換器
KR20190075679A (ko) 쉘앤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용 쉘 및 이를 구비한 쉘앤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CN210602893U (zh) 一种板管换热器及蒸发式冷凝系统
CN209978438U (zh) 蛇形管微通道蒸发器
CN210119145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8

Address after: 310018 289-1, No.12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289-3 No. 12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SANHUA HOME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