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7310A -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7310A
CN109397310A CN201811458251.9A CN201811458251A CN109397310A CN 109397310 A CN109397310 A CN 109397310A CN 201811458251 A CN201811458251 A CN 201811458251A CN 109397310 A CN109397310 A CN 109397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wear
column
extension airbag
ann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82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7310B (zh
Inventor
何泽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4582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7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7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7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7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8Manipulators for service tas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包括:多个环形伸缩机构,环形伸缩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多个链节组成的环形链条,多个伸缩定量机构组成的环形伸缩体、充放气组件;环形链条和环形伸缩体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环形链条和环形伸缩体沿着底座上的环形轨道进行转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对所述链节中的定位组件进行定位;伸缩定量机构包括定量组件和伸缩气囊,定量组件与定位组件相配合,并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控制伸缩气囊的伸缩量;充放气组件用于对伸缩气囊进行抽气或充气。本发明的结构更加合理,精度更好控制,且大大简化了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穿戴物试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购物平台逐渐适用在人们生活中,人们通过 互联网购物平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如穿戴物,既方便又实惠,足不出户就能 买到自己喜欢的穿戴物。但是,目前消费者在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购买穿戴物时, 消费者需自行测量尺寸数据,然后确定自己所适合的穿戴物的码数,再通过网页 输入消费者尺寸数据,便能匹配出适合的尺寸三维的穿戴物;这种购买穿戴物的 方式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消费者退货,从而增加了经营成本。
针对现有的互联网购物存在的上述问题,出现了一些对试衣机器人的研究, 主要采用分块模型,通过控制分块模型的间距变大变小来与穿戴物匹配,然而这 些试衣方式只能大致地模拟出真人的形状,数据不够精确,导致试衣得到的衣服, 依然不是非常理想,在传到客户身上时并不是很合身。鉴于此,中国专利申请 CN106393124A和CN106272453A提出一种穿戴物机器人,通过由多个层叠间隔 设置的环形轨道和向环形轨道外侧延伸的多个可伸缩连杆组件组成的可变形点 阵壳体实现穿戴物的试用,提高了穿戴物试用的准确性,但是其中在 CN106393124A中需要在每个可伸缩连杆组件上一一对应设置一个定量伸缩控制装置,使得装置非常复杂,体积巨大;而在CN106272453A上在环形轨道内设 置了沿着环形轨道移动的电机来驱动定量伸缩控制装置也沿着环形轨道移动,其 准确度和精度都不好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结构更加合理,精度 更好控制,且大大简化了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包括:多个环形伸缩机构,所述环形伸 缩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多个 链节组成的环形链条,多个伸缩定量机构组成的环形伸缩体、充放气组件;所述 环形链条和所述环形伸缩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环 形链条和所述环形伸缩体沿着底座上的环形轨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 于对所述链节中的定位组件进行定位;所述伸缩定量机构包括定量组件和伸缩气 囊,所述定量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相配合,并在所述定位组件的作用下,控制所 述伸缩气囊的伸缩量;所述充放气组件用于对所述伸缩气囊进行抽气或充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通过多个环形伸缩机 构来定量确定机器人不同位置的外轮廓以及外轮廓周长尺寸能够使得穿戴物的 试用更加准确,并且在此基础上,在环形伸缩机构中,第一驱组件、第二驱动组 件和充放气组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环形链条围绕底座 上的环形轨道进行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和充放气组件对伸缩气囊的伸缩 长度的定量控制,减少了电机的数量,结构更加合理,精度更好控制,且大大简 化结构,实现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物试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伸缩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个链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个链节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图4a的A-A剖视图。
图4d为图4a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心夹紧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个伸缩定量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个伸缩定量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个伸缩定量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 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 “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 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 “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 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说的穿戴物可以为头盔、帽子、上衣、大衣、连身衣 裤、手套、袜子、内裤、长裤、短裤、胸罩等。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形状为人体的 形状包括躯干、四肢、头、脚等,在特定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某些部位,例如 当穿戴物为上身时,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可以不包括下身,当然,穿戴物试用机器 人可以为完整的人的形状可以试用任何一种穿戴在人体上的穿戴物。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戴物机器人1,包括多个环形 伸缩机构10、伸缩杆20、弹性外壳(图中未示)、处理器(图中未示)和人形支 架30,其中伸缩杆20连接在人形支架30上,多个环形伸缩机构10层叠间隔套 设在伸缩杆20上以使得可以通过伸缩干20来调节各个环形伸缩机构10的位置, 在多个环形伸缩机构10上包裹弹性外壳(图中未示),弹性外壳的外表面设置至 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用于检测试用穿戴物时穿戴物对弹性外壳的压 力,以给出合理的试用报告。
如图2和3所示,环形伸缩机构10包括底座11,以及设置于底座11上的第一驱 动组件12、第二驱动组件13、多个链节40(图4a所示)组成的环形链条14、多个 伸缩定量机构50(图6a所示)组成的环形伸缩体15、充放气组件16;环形链条14 和环形伸缩体15固定连接在一起(图2中环形链条14被包裹在环形伸缩体15中), 第一驱动组件12用于驱动环形链条14和环形伸缩体15沿着底座11上的环形轨道 进行转动;每个链节40内包括定位组件60(图4b所示),第二驱动组件13用于对 链节40中的定位组件60进行定位;每个伸缩定量机构50包括定量组件51和伸缩气 囊52,定量组件51与定位组件60相配合,定量组件51在定位组件60的作用下,控 制伸缩气囊52的伸缩量;充放气组件16用于对伸缩气囊52进行持续性抽气或充 气。多个伸缩定量机构50中的伸缩气囊52通过相互连接组成环形伸缩体,从而使 得该穿戴物试用机器人的外表面更具有连续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底座11包括上主板111和下主板112,上主板111为一个 椭圆形的环形轨道,环形轨道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凸起的触点1111、1112, 该触点用于和链节40中的定位组件60配合,作为定位组件60的开关点。上主板111 内侧设置连接脚1113,用于和下主板112固定连接。下主板112上设置与上主板111 相匹配的环形轨道1121以及升降导筒1122,环形伸缩机构10通过升降导筒1122 连接在伸缩杆20上。
第一驱动组件12包括第一电机121、主动轮122、皮带123、从动轮124和辅助 轮125;第一电机121设置在主动轮122内,并为主动轮122提供旋转的动力;主动 轮122通过皮带123的作用,带动从动轮124的旋转。从动轮124和辅助轮125分别 与链节40配合连接,并带动链节40沿着环形轨道进行旋转。相应地,底座11的下 主板11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21、从动轮124和辅助轮125的固定放置槽。可以理解 的是,第一驱动组件12可以仅有一个从动轮124而没有辅助轮125,但同时设置从 动轮和辅助轮,可以使得由多个链节40组成的环形链条14的旋转更平稳顺畅。
第二驱动组件13包括第二电机131和第三电机132,分别与环形轨道上的两个 触点1111、1112位置相对应。待围绕环形轨道转动的环形链条14中的某一个链节 40运动到触点位置处,则触点开锁链节40中的定位组件60,然后第二电机131或 第三电机132驱动定位组件60并对其进行定位量的控制,定位组件60的定位量进 而限制伸缩定量机构50中的定量组件51去控制伸缩气囊52的伸缩量。图中示出的 是两对一一对应的触点与电机,其中触点1111和第二电机131配合,用于对定位 组件60进行定位作用的开启以及定位量的控制,从而限制伸缩定量机构50中定量 组件51控制伸缩气囊52的伸长量;另一个触点1112和第三电机132配合,用于对 定位组件60进行定位作用的开启以及定位量的控制,从而限制伸缩定量机构50 中定量组件51控制伸缩气囊52的回缩量。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只设置一对触点与 电机,用于对定位组件60进行定位作用的开启以及定位量的控制,从而限制伸缩 定量机构中定量组件51控制伸缩气囊52的伸长量与回缩量。
充放气组件16包括气管161和气泵,气管161包括进气口1611和出气口1612, 并分别与气泵1621、1622连接,同时气管与多个伸缩定量机构50中的伸缩气囊相 连通。气泵1621通过进气口1611为气管提供气源,进而持续性地对伸缩气囊52 进行充气;气泵1622通过出气口1612为气管进行气源回收,进而持续性地对伸缩 气囊52进行抽气。
如图4a-4d所示,单个链节40包括支撑架41和设置在支撑架41内的定位组件 60,在支撑架41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传动钩42,每两个链节各共用上下 的一个传动钩。支撑架4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411、架本体412和下盖413,四 个传动钩42分别与上盖411和下盖413左右固定连接,四个传动钩42与从动轮124、 辅助轮125配合连接,并受从动轮124的驱动沿着环形轨道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整 个链节40转动到触点1111或1112处。架本体412与上盖411、下盖413组成一个中 间具有空腔、正面和背面具有开槽的六面体,空腔和开槽用于容纳定位组件60。
定位组件60包括立柱、偏心夹紧件62、弹簧63、摆臂64、限位连接件65。偏 心夹紧件62和弹簧63与立柱固定连接,摆臂64和限位连接件65与偏心夹紧件62 固定连接;支撑架41的空腔用于容纳立柱和偏心夹紧件62,正面(朝向环形轨道 外侧)的开槽用于容纳限位连接件65,背面(朝向环形轨道内侧)的开槽用于容 纳摆臂64。另外,摆臂64与第二电机131或第三电机132配合连接,限位连接件65 与伸缩定量机构50配合连接。
具体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611和第二立柱612,第一立柱611用于装配偏心 夹紧件62,第二立柱612的表面设置有凸棱6121,用于与偏心夹紧件62固定连接。 第一立柱611和第二立柱612的一端各设置有第一连接件613,用于与弹簧63固定 连接。如图5所示,偏心夹紧件62包括第一圆环件621、第二圆环件622和钢轴623, 第一圆环件621包括两个上下平行、且通过第二连接件6211连接的圆环,上下两 个对应的圆环内部设置有钢轴623的固定腔。第二圆环件622的内表面为环状楔形 形态,尖锐端靠近圆环环心,另一端远离圆环环心,形成钢轴623的固定腔;外 表面一体连接有摆臂64和限位连接件65。第一圆环件621与第二圆环件622过盈连 接,并将钢轴623固定于两者的固定腔中,然后整个偏心夹紧件62套设在第一立 柱611上,且通过第二连接件6211与第二立柱612表面的凸棱6121配合连接。
当链节40未处在触点1111或1112位置时,弹簧63不受触点的作用,偏心夹紧 件62内的钢轴623处在第二圆环件622的内壁尖锐端;偏心夹紧件62和立柱处于相 互锁死的状态,从而使得摆臂64被紧紧固定在某一处,进而使得限位连接件65 的位置也被牢牢固定。
当链节40转动到触点1111或1112位置时,触点1111或1112与弹簧63配合,使 弹簧63发生形变,弹簧63的形变带动第二立柱612相对于第一立柱611发生角度的 扭转,又因第二立柱612上凸楞6121与第一圆环件621的第二连接件6211配合,进 而带动偏心夹紧件62中第一圆环件621与第二圆环件622发生角度偏转,此时,钢 轴623沿着第二圆环件622的内壁,从尖锐端滑动到固定腔内,使得偏心夹紧件62 与第一立柱611处于开锁(活动)的状态,故偏心夹紧件62可沿着立柱上下自由 活动。与偏心夹紧件62连接的摆臂64就可以受第二电机或第三电机的驱动进行上 下移动,进而带动限位连接件65的上下移动。
如图6a-6c所示,伸缩定量机构50包括定量组件51和伸缩气囊52,定量组件 51包括装配支架70和绳索定量组件80,绳索定量组件80设置于装配支架70上并通 过绳索与伸缩气囊52连接,绳索定量组件80对绳索进行定量控制,进而对伸缩气 囊52的伸缩进行定量控制。
具体地,装配支架70包括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 72为类“匚”型结构。第一支架71的内部用于装配链节40,其侧壁上开设有一个 竖直方向的开槽711。第二支架7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容置腔721,容置腔721上连 接上盖722和下盖723以进行密封以及用于第二支架72与第一支架71的连接;第二 支架72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凹槽,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外盖725。第一支 架71与第二支架72配合并与绳索定量组件80进行固定连接,第二支架72的内部用 于装配伸缩气囊52。伸缩气囊52的内端部设置有通气管523,通气管523穿过第二 支架72侧壁上的通孔726与充放气组件16中的气管161连通。
绳索定量组件80包括传动组件81和绳索控制组件82。传动组件81包括传动滑 块811和传动轴812。传动滑块811为Y型,其一端伸入到第一支架71的开槽711内, 并和链节40的限位连接件65相互配合,其相互配合,可以采用相互抵接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传动滑块81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812螺纹连接,传动轴812 的外周面还与第二支架72侧壁上的凹槽配合,从而使得传动滑块811、传动轴812 被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的侧壁夹持,形成三明治结构。
第二支架72的上下结构对称,其上下两端的容置腔721内用于容置绳索控制 组件82,绳索控制组件82包括绳索,通过下上两个方向与伸缩气囊连接,可以上 下均匀地控制伸缩气囊的伸缩量。绳索控制组件82包括橡胶皮带轮821、涡转弹 簧822、传动齿轮823和绳索穿引件824。第二支架72的容置腔721内设置有固定柱 7211,用于固定连接涡转弹簧822和传动齿轮823。涡转弹簧822套设在传动齿轮 823的下部内腔中,主要用于绳索的快速收卷;传动齿轮823的上部内腔中设置有 螺旋槽。橡胶皮带轮821设置于第二支架72的容置腔721内,其内表面的一端套设 在传动轴812的端部外周,另一端套设在传动齿轮823的外周,且都是螺纹连接。 绳索穿引件824为L型结构,其一支臂的中部通过椭圆形孔固定于固定柱7211上, 另一支臂通过固定孔8242以及弹簧8243连接于第二支架72的外侧壁上。绳索825绕卷于橡胶皮带轮821的外周,并依次穿过第二支架72上的通孔724,绳索穿引件 824上的穿绳孔8241、外盖725上的穿绳孔后与伸缩气囊52的外端部的固定孔521 连接,并被固定件522固定。绳索采用钢丝线,其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抗疲劳 强度和抗冲击韧性,能够实现长距离的负载,从而使得伸缩范围量程大、定量准 确;同时其自重重量轻、柔韧性好,能够减少整体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另外,当 传动滑块811与限位连接件65为相互抵接的配合方式时,当伸缩气囊回缩时,传 动齿轮823内的涡转弹簧822可以提供一个快速回转的力,进而使得绳索可以快速 收卷。
当链节40未转动到触点1111或1112位置时,链节40上的限位连接件65的位置 固定,又因伸缩定量机构50中传动滑块811与限位连接件65相互配合的关系,进 而使得传动轴812不发生旋转,也就使得橡胶皮带轮821不发生旋转,从而保持绳 索825原始的伸缩量,伸缩气囊52保持原有伸缩量。
当链节40转动到触点1111或1112位置时,受第二电机或第三电机的驱动,限 位连接件65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传动滑块811上下移动,再进一步带动传动 轴812进行旋转;又因传动轴812与橡胶皮带轮821螺纹连接,再次带动橡胶皮带 轮821进行旋转,从而对卷绕在橡胶皮带轮上的绳索825进行放卷和收卷;伸缩气 囊在充放气组件16持续性充气和抽气的作用下,伸缩到绳索放卷和收卷预定量的 位置处。
本发明优选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具备如下的优点:
1.通过多个环形伸缩机构来定量确定机器人不同位置的外轮廓以及外轮廓 周长尺寸能够使得穿戴物的试用更加准确。
2.在环形伸缩机构中,第一驱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充放气组件固定设置 在底座上,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环形链条围绕底座上的环形轨道进行旋转, 进而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和充放气组件对伸缩气囊的伸缩长度的定量控制,减少了 电机的数量,结构更加合理,精度更好控制,且大大简化结构,实现可靠。
3.链节内的定量组件包括立柱、偏心夹紧件、弹簧、摆臂和限位连接件, 同时环形轨道上设置触点,触点与弹簧配合并作为定量组件的开关点,通过弹簧 的形变,使偏心夹紧件和立柱呈现开锁的状态,进而可以对摆臂和限位连接件进 行定位;通过弹簧的形变恢复,进而对摆臂和限位连接件的定位进行锁定;实现 了定量组件只有运动到预定位置处才可以进行定量调整,同时使已定量调整的链 节保持稳定,不受外界的影响,保证了对链节定位的准确性。
4.伸缩定量机构中,通过绳索与伸缩气囊进行物理连接,并通过绳索定量 组件对绳索进行定量控制,进而对伸缩气囊的伸缩进行定量控制,从而实现伸缩 气囊的精确定量。
5.绳索与伸缩气囊上下两端双向连接,保证了伸缩气囊在伸缩时的均匀性 与稳定性。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穿戴物机器人的环形伸缩机构10的工作过程为:
A1.处理器接收用户的身体数据,并根据用户的身体数据来驱动控制气泵、 伸缩杆20、第一驱动组件12和第二驱动组件13,通过伸缩杆20先调节各个环形伸 缩机构10的高度位置;
A2.第一电机121驱动从动轮124转动,以使得从动轮124和辅助轮125转动带 动环形链条14沿着环形轨道一节一节地转动,并使得链节40依次转动到环形轨道 的预定位置处,即第一个触点1111位置处;触点1111通过定位组件60中的弹簧63 对偏心夹紧件62进行开锁功能;
A3.第二电机131驱动定位组件60中的摆臂64向第一方向(比如向上)移动 到预设的位置,进而带动限位连接件65向第一方向移动到预设的位置;于此同时, 充放气组件16对伸缩气囊进行持续性充气;
A4.限位连接件65带动伸缩定量机构50中的传动滑块811向第一方向移动到 预设的位置处,进而带动传动轴812向第二方向旋转(比如顺时针方向)到预定 位置处;在传动齿轮823的配合作用下,传动轴812的旋转带动橡胶皮带轮821向 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对卷绕在橡胶皮带轮上的绳索825进行放卷,并放卷到预定 的量;伸缩气囊在充放气组件16持续性充气的作用下,伸展到绳索放卷预定量的 位置处。
重复如上的步骤A2、A3和A4,至此完成对环形伸缩机构10中每一个伸缩气 囊的52的定量控制,即可实现对穿戴物的试用。
在完成穿戴物的试用后,可以对穿戴物试用机器人上的各个环形伸缩机构 10上的伸缩气囊回到初始位置,执行以下步骤:
B1.第一电机121驱动从动轮124转动,以使得从动轮124和辅助轮125转动带 动环形链条14沿着环形轨道一节一节地转动,并使得链节40依次转动到环形轨道 的预定位置处,即第二个触点1112位置处;触点1111通过定位组件60中的弹簧63 对偏心夹紧件62进行开锁功能;
B2.第三电机132驱动定位组件60中的摆臂64向第三方向(比如向下)移动 到初始位置,进而带动限位连接件65向第三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于此同时,充 放气组件16对伸缩气囊进行持续性抽气;
B3.限位连接件65带动伸缩定量机构50中的传动滑块811向第三方向移动到 初始位置处,进而带动传动轴812向第四方向旋转(比如逆时针方向)到初始位 置处;在传动齿轮823的配合作用下,传动轴812的旋转带动橡胶皮带轮821向第 四方向旋转,进而对卷绕在橡胶皮带轮上的绳索825进行收卷,并收卷到初始位 置;伸缩气囊在充放气组件16持续性充气的作用下,收缩到绳索初始位置。
重复如上的步骤B1、B2和B3,至此,环形收缩机构10上的各个伸缩气囊 14均回到初始位置,用户需要使用时再执行步骤A1至A4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 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 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Claims (10)

1.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形伸缩机构,所述环形伸缩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多个链节组成的环形链条,多个伸缩定量机构组成的环形伸缩体、充放气组件;所述环形链条和所述环形伸缩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环形链条和所述环形伸缩体沿着底座上的环形轨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对所述链节中的定位组件进行定位;所述伸缩定量机构包括定量组件和伸缩气囊,所述定量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相配合,并在所述定位组件的作用下,控制所述伸缩气囊的伸缩量;所述充放气组件用于对所述伸缩气囊进行抽气或充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主板和下主板,所述上主板为一个椭圆形的环形轨道;所述下主板上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充放气组件;所述环形轨道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凸起的触点,所述触点用于与所述链节中的所述定位组件配合,作为所述定位组件的开关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包括支撑架、传动件和所述定位组件;
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支撑架的外部,用于带动链节的转动;
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支撑架的内部,包括:立柱、偏心夹紧件、弹簧、摆臂和限位连接件,所述偏心夹紧件和弹簧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摆臂和限位连接件与偏心夹紧件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弹簧的形变与形变恢复,使偏心夹紧件和立柱呈现开锁或锁死的状态,进而对摆臂和限位连接件进行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架本体和下盖,所述架本体与上盖、下盖组成一个中间具有空腔、正面和背面具有开槽的六面体;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立柱和偏心夹紧件,所述正面开槽用于容纳限位连接件,所述背面开槽用于容纳摆臂;所述传动件包括4个传动钩,并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左右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用于装配偏心夹紧件,所述第二立柱的表面设置有凸棱,用于与所述偏心夹紧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各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夹紧件包括第一圆环件、第二圆环件和钢轴,所述第一圆环件和所述第二圆环件过盈连接,且内表面装配钢轴;所述第二圆环的外表面一体连接所述摆臂和所述限位连接件;所述第一圆环件包括两个上下平行、且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圆环,所述上下两个对应的圆环内部设置有钢轴的固定腔;所述第二圆环件的内表面为环状楔形形态,尖锐端靠近圆环环心,另一端远离圆环环心,形成钢轴的固定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组件包括装配支架和绳索定量组件,绳索定量组件设置于装配支架上并通过绳索与伸缩气囊连接,绳索定量组件对所述绳索进行定量控制,进而对所述伸缩气囊的伸缩进行定量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架包括类“匚”型结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绳索定量组件包括传动组件和绳索控制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滑块和传动轴,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开槽,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开水有竖直方向的凹槽,所述传动滑块的一侧伸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开槽中,另一侧与所述传动轴螺纹连接,同时,所述传动轴设置于第二支架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容置腔,用于放置所述绳索控制组件;
所述绳索控制组件包括橡胶皮带轮、传动齿轮和所述绳索,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下两端的容置腔内,所述橡胶皮带轮的内表面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端部外周,另一端设在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且为螺纹连接;所述绳索绕卷于所述橡胶皮带轮的外周,并与所述伸缩气囊的外端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控制组件还包括涡转弹簧,所述涡转弹簧设置于所述传动齿轮的内部,用于所述绳索的快速收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控制组件还包括开设有穿绳孔的绳索穿引件,所述绳索从所述橡胶皮带轮上穿过所述穿绳孔与所述伸缩气囊连接。
CN201811458251.9A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Active CN109397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8251.9A CN109397310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8251.9A CN109397310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7310A true CN109397310A (zh) 2019-03-01
CN109397310B CN109397310B (zh) 2021-06-15

Family

ID=6545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8251.9A Active CN109397310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731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3362A (ja) * 2000-11-21 2002-05-28 Pearl Mannequin:Kk 折り畳み式擬似体
CN103142078A (zh) * 2013-03-27 2013-06-12 吴江市金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展示模型
EP2568835B1 (fr) * 2010-05-11 2015-08-26 Euveka Mannequin anthropomorphe
CN105286157A (zh) * 2015-11-11 2016-02-03 浙江大学 能拟合人体躯干形态的类人型机器人
CN106142099A (zh) * 2016-07-29 2016-11-23 浙江大学 类人形的柔性带网格试衣机器人
CN205835353U (zh) * 2016-05-27 2016-12-28 何泽熹 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N106363606A (zh) * 2016-09-27 2017-02-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可精确模拟人体型的类人机器人、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06625599A (zh) * 2016-12-21 2017-05-10 浙江大学 一种机器人模特
CN107440414A (zh) * 2017-08-17 2017-12-08 张石均 一种智能气球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77448U (zh) * 2016-12-28 2018-03-09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自动形变的人体体型模拟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3362A (ja) * 2000-11-21 2002-05-28 Pearl Mannequin:Kk 折り畳み式擬似体
EP2568835B1 (fr) * 2010-05-11 2015-08-26 Euveka Mannequin anthropomorphe
CN103142078A (zh) * 2013-03-27 2013-06-12 吴江市金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展示模型
CN105286157A (zh) * 2015-11-11 2016-02-03 浙江大学 能拟合人体躯干形态的类人型机器人
CN205835353U (zh) * 2016-05-27 2016-12-28 何泽熹 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N106142099A (zh) * 2016-07-29 2016-11-23 浙江大学 类人形的柔性带网格试衣机器人
CN106363606A (zh) * 2016-09-27 2017-02-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可精确模拟人体型的类人机器人、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06625599A (zh) * 2016-12-21 2017-05-10 浙江大学 一种机器人模特
CN207077448U (zh) * 2016-12-28 2018-03-09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自动形变的人体体型模拟机器人
CN107440414A (zh) * 2017-08-17 2017-12-08 张石均 一种智能气球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7310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1352B2 (en) Assisted exoskeleton rehabilitation device
CN108995758A (zh) 电自行车拨链器
KR101836413B1 (ko) 근력 보조를 위한 의복형 착용로봇용 텐던장치
EP2556010A1 (en) Portable load lifting system
CN110328657A (zh) 一种柔性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CN110388535A (zh) 一种张拉整体管道机器人
CN109397311A (zh)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及其伸缩定量机构和环形伸缩体
CN109393870A (zh)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及其链节结构和环形链条
CN106272453A (zh) 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N113367935B (zh) 柔性驱动膝关节康复机器人
CN106903674B (zh) 一种可穿戴的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
CN109909983A (zh) 一种可调节蓄能腰髋部外骨骼
CN109397310A (zh)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N110861074B (zh) 一种绳驱动柔性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CN110450139A (zh) 一种上肢抬举助力装置
CN107296312B (zh) 一种多功能人体扫描装置
CN115556077B (zh) 一种智能型可穿戴腰部助力外骨骼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397312A (zh)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N114851165A (zh) 一种无源手臂助力外骨骼
US11872433B2 (en) Unweighting enclosur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xercise device
CN105617633A (zh) 游泳训练装置
CN109200548A (zh) 一种上肢多方式运动训练机器人
CN109500828B (zh) 一种穿戴物试用机器人
CN210147962U (zh) 一种柔性调位装置
CN210785246U (zh) 一种球面外骨骼髋关节康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