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3967A - 一种电热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3967A
CN109393967A CN201811542575.0A CN201811542575A CN109393967A CN 109393967 A CN109393967 A CN 109393967A CN 201811542575 A CN201811542575 A CN 201811542575A CN 109393967 A CN109393967 A CN 109393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il
electric heating
transmitting terminal
receiving end
cros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25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晋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Qiwei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W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W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W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25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3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3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39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of the cordless type, i.e. whereby the water vessel can be plugged into an electrically-powered base el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底座,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下方设有感应结构,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检测孔,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光电传感器、顶杆和弹性件,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顶杆上端从所述检测孔伸出,所述顶杆在来自上端外力的作用下活动,解除对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具有防干加热功能,且采用非接触式光耦开关,检测灵敏,使用寿命长,不易出现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热底座。
背景技术
采用电加热的家用电器中,有一类采用底座与壶体或锅体分开的加热烹煮电器,还在电热底座上设置微动开关或感温原件,来达到开关或者避免过热干烧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微动开关一般采用的是接触式微动开关,通过壶体或锅体压动触杆来使得其与微动开关上的触发片运动,从而达到相应的效果。
虽然在具体的抵触结构上有所差异,但是总体而言顶触微动开关的方式,在每一次将壶体或锅体拿开再放上去的动作对顶触片都有一次摩擦和施力,在长期反复使用后,底座内部的顶触片容易出现移位和疲劳断裂的现象,使得其本身起到的开关等作用大打折扣,降低了电器的灵敏度,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热底座,具有防干加热功能,且采用非接触式光耦开关,检测灵敏,使用寿命长,不易出现故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电热底座,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下方设有感应结构,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检测孔,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光电传感器,顶杆和弹性件,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顶杆上端从所述检测孔伸出,所述顶杆在来自上端外力的作用下活动,解除对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电加热式底座内起到触发作用的结构一般为微动开关类,利用外力使得微动开关的顶触片发生位移来达到开关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上方壶体或锅体重力检测和防止空烧的作用。在长期使用和观察中,发明人发现这一类触发结构存在着一些共有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横向设置的触发结构一般会受到向下的压力又被向上的弹力弹回原位,所受到的两个力为基本相反方向上的力。虽然每次作用的力较小,但是实际上,电热底座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的加热零部件都可以使用若干年而不损坏,因此顶触片会经受长期多次累积的反方向作用力,顶触片的疲劳强度达到了极限即会发生断裂。在电热底座其它主要部件都还可继续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微动开关损坏而停止使用整个底座是对资源和财物的浪费。
对此缺陷,发明人采用了一种与现有技术的底座不同的思路,将现有技术中最薄弱的接触式微动开关摒弃,在现有的结构上加以改进,引进了光电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与顶杆的配合来捕捉电热底座上放置或拿开壶体/锅体的动作。由于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光电的通断来输出信号,通过顶杆的活动来阻断/重新连通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就可以达到给出信号的效果,因此几乎不存在引起顶触片疲劳断裂的力,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具体地,本方案中的顶杆上端从加热盘上的检测孔伸出,当有壶体/锅体放置在加热盘上时,顶杆就会被压下来向下运动,顶杆可以直接远离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或者使得原本阻断光电传输通路的部件远离,重新接通光电传感器的光电传输通路,从而给光电传感器信号,光电传感器接收到此信号后可以与电热底座的其它部位相互作用,例如电源接通开关。本方案在满足传统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的基本功能和防止疲劳失效的前提下,还具有一些其它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光电传输通路只有断或不断两种状态,因此不存在微动开关顶触不到位造成的接触不良,更加灵敏;另一方面,光电传感器结构相对简单扁平,安装后底座的体积可以降低,更加小巧和便于运输存放。
进一步地,还设有杠杆结构,所述顶杆通过所述杠杆结构阻断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杠杆结构在收到顶杆作用后解除对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没有作用时处于阻断光电传输通路的状态。杠杆结构可以将顶杆运动的方向转化,使得光电传感器无需直接设置在顶杆的正下方,从而可以减少电热底座在竖向上所需设置的零部件,从而减薄电热底座的厚度,整体更加轻薄;而且可以将光电传感器设置的远离加热盘,防止高温带来的影响。
再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结构包括横杆、支承部和隔断部,所述横杆一端设置于所述顶杆下方,中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上,另一端设有所述隔断部,隔断部设置于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在横杆的顶起作用下解除对所述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横杆以支承部为杠杆结构的转动支点,当顶杆没有下压时,隔断部位于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阻断其光电传输通路;当顶杆下压横杆的一端时,支承部另一端的横杆就会向上翘起,离开光电传输通路,解除阻断。
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隔断部相连,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隔断部在没有受到来自顶杆的作用时可以保持对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作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设有套孔,所述支承部包括套杆和突座,所述套孔套接于所述套杆上,并以所述突座为支点转动。比起简单的采用单点作为杠杆结构的支点,本专利中采用套孔加套杆的方式首先做了位置限定,使得横杆在长期反复动作后位置不容易发生偏移,造成阻断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再设置突座来作为横杆转动的支点,既保证了杠杆结构的正常运行,又起到了限位定位的效果,强化了一般杠杆的动作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部包括侧向相邻设置的复位柱和挡块,所复位柱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挡块伸入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并阻断所述光电传输通路。隔断部划分为两部分使得复位功能和阻挡光电传输通路的功能分开,各自功能不受干扰的同时还可以一起动作,更加便于设置与之有结构装配关系的其它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抵触于所述复位柱外。选用弹簧作为弹性件,可以提供良好的弹性作用,同时与复位柱可以很好的套设配合安装,相较于其它弹性件更加节省安装空间。
再进一步地,所述挡块通过支架与所述复位柱相连,所述挡块由所述支架上端向远离复位柱的方向延伸而出,并可卡置于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安装板上。挡块由支架向外延伸而出的设置可以在隔断部随杠杆结构上下活动时,更好地阻断和解除阻断相对设置的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
再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下方还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导向孔,安装腔和侧开孔,所述导向孔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上,导向孔与所述顶杆相互匹配并插接;所述横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另一端从所述侧开孔伸出。安装座上的导向孔规范了顶杆的运动轨迹,不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无法对准横杆,横杆的位置也在安装腔内限定,使得顶杆与杠杆结构之间的联动更加稳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部外表面设有阻光层。在隔断部运动到发射管和接收管之间时,作用是为了阻挡光路,若其呈现浅色,就会把红外线光反射回去,光电感应器的光路仍然为接通状态。而本方案中的隔断部被喷涂或镀为黑色,可以吸收光线,避免反射激光或者红外线,可以更好地起到阻断光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热底座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电热底座顶杆被下压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的横杆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杠杆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电热底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电热底座,由图可知:
此电热底座,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的加热盘2,所述加热盘2下方设有感应结构,所述加热盘2上设有检测孔21,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光电传感器3,顶杆4和弹性件5,所述光电传感器3包括发射端31和接收端32;所述顶杆4上端从所述检测孔21伸出,所述顶杆4在来自上端外力的作用下活动,解除对所述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并在所述弹性件5的作用下复位。
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电加热式底座内起到触发作用的结构一般为微动开关类,利用外力使得微动开关的顶触片发生位移来达到开关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上方壶体或锅体重力检测和防止空烧的作用。在长期使用和观察中,发明人发现这一类触发结构存在着一些共有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横向设置的触发结构一般会受到向下的压力又被向上的弹力弹回原位,所受到的两个力为基本相反方向上的力。虽然每次作用的力较小,但是实际上,电热底座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的加热零部件都可以使用若干年而不损坏,因此顶触片会经受长期多次累积的反方向作用力,顶触片的疲劳强度达到了极限即会发生断裂。在电热底座其它主要部件都还可继续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微动开关损坏而停止使用整个底座是对资源和财物的浪费。
对此缺陷,发明人采用了一种与现有技术的底座不同的思路,将现有技术中最薄弱的接触式微动开关摒弃,在现有的结构上加以改进,引进了光电传感器3,采用光电传感器3与顶杆4的配合来捕捉电热底座上放置或拿开壶体/锅体的动作。由于光电传感器3可以通过检测发射端31和接收端32之间光电的通断来输出信号,通过顶杆4的活动来阻断/重新连通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就可以达到给出信号的效果,因此几乎不存在引起顶触片疲劳断裂的力,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具体地,本方案中的顶杆4上端从加热盘2上的检测孔21伸出,当有壶体/锅体放置在加热盘2上时,顶杆4就会被压下来向下运动,顶杆4可以直接远离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或者使得原本阻断光电传输通路的部件远离,重新接通光电传感器3的光电传输通路,从而给光电传感器3信号,光电传感器3接收到此信号后可以与电热底座的其它部位相互作用,例如电源接通开关。本方案在满足传统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的基本功能和防止疲劳失效的前提下,还具有一些其它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光电传输通路只有断或不断两种状态,因此不存在微动开关顶触不到位造成的接触不良,更加灵敏;另一方面,光电传感器3结构相对简单扁平,安装后底座的体积可以降低,更加小巧和便于运输存放。
进一步地,还设有杠杆结构,所述顶杆4通过所述杠杆结构阻断所述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杠杆结构在收到顶杆4作用后解除对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没有作用时处于阻断光电传输通路的状态。杠杆结构可以将顶杆4运动的方向转化,使得光电传感器3无需直接设置在顶杆4的正下方,从而可以减少电热底座在竖向上所需设置的零部件,从而减薄电热底座的厚度,整体更加轻薄;而且可以将光电传感器3设置的远离加热盘2,防止高温带来的影响。
再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结构包括横杆61、支承部62和隔断部63,所述横杆61一端设置于所述顶杆4下方,中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62上,另一端设有所述隔断部63,隔断部63设置于所述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在横杆61的顶起作用下解除对所述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横杆61以支承部62为杠杆结构的转动支点,当顶杆4没有下压时,隔断部63位于光电传感器3的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阻断其光电传输通路;当顶杆4下压横杆61的一端时,支承部62另一端的横杆61就会向上翘起,离开光电传输通路,解除阻断。
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5一端与所述隔断部63相连,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1。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使得隔断部63在没有受到来自顶杆4的作用时可以保持对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作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横杆61上设有套孔611,所述支承部62包括套杆621和突座622,所述套孔611套接于所述套杆621上,并以所述突座622为支点转动。比起简单的采用单点作为杠杆结构的支点,本专利中采用套孔611加套杆621的方式首先做了位置限定,使得横杆61在长期反复动作后位置不容易发生偏移,造成阻断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再设置突座622来作为横杆61转动的支点,既保证了杠杆结构的正常运行,又起到了限位定位的效果,强化了一般杠杆的动作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部63包括侧向相邻设置的复位柱631和挡块632,所复位柱631与所述弹性件5相连,所述挡块632伸入所述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并阻断所述光电传输通路。隔断部63划分为两部分使得复位功能和阻挡光电传输通路的功能分开,各自功能不受干扰的同时还可以一起动作,更加便于设置与之有结构装配关系的其它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抵触于所述复位柱631外。选用弹簧作为弹性件5,可以提供良好的弹性作用,同时与复位柱631可以很好的套设配合安装,相较于其它弹性件5更加节省安装空间。
再进一步地,所述挡块632通过支架与所述复位柱631相连,所述挡块632由所述支架上端向远离复位柱631的方向延伸而出,并可卡置于所述发射端31与接收端32之间的安装板7上。挡块632由支架向外延伸而出的设置可以在隔断部63随杠杆结构上下活动时,更好地阻断和解除阻断相对设置的光电传感器3发射端31和接收端32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
再进一步地,所述顶杆4下方还设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包括导向孔81,安装腔82和侧开孔83,所述导向孔8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82上,导向孔81与所述顶杆4相互匹配并插接;所述横杆61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82内,另一端从所述侧开孔83伸出。安装座8上的导向孔81规范了顶杆4的运动轨迹,不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无法对准横杆61,横杆61的位置也在安装腔82内限定,使得顶杆4与杠杆结构之间的联动更加稳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部63外表面设有阻光层,所述阻光层为表面喷涂或镀上的黑色涂料层。在隔断部63运动到发射管和接收管之间时,作用是为了阻挡光路,若其呈现浅色,就会把红外线光反射回去,光电感应器的光路仍然为接通状态。而本方案中的隔断部63外还设有阻光层,可以吸收光线,避免反射激光或者红外线,可以更好地起到阻断光路的作用。
所述底座内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光电感应器电性相连,并在所述光电感应开关的作用下断开或接通电源。将光电传感器3与电源开关关联起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置,可以达到只有光电传感器3的空位被顶杆4阻断时才接通电源,保证了底座不会空烧,造成安全事故。
本方案中仅对主要部件做出说明,电加热盘2的其余部件均采用本领域常用的部件和连接方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热底座,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下方设有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检测孔,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光电传感器、顶杆和弹性件,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顶杆上端从所述检测孔伸出,所述顶杆在来自上端外力的作用下活动,解除对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杠杆结构,所述顶杆通过所述杠杆结构阻断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电传输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包括横杆、支承部和隔断部,所述横杆一端设置于所述顶杆下方,中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上,另一端设有所述隔断部,隔断部设置于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在横杆的顶起作用下解除对所述光电传输通路的阻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隔断部相连,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设有套孔,所述支承部包括套杆和突座,所述套孔套接于所述套杆上,并以所述突座为支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包括侧向相邻设置的复位柱和挡块,所复位柱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挡块伸入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连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抵触于所述复位柱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通过支架与所述复位柱相连,所述挡块由所述支架上端向远离复位柱的方向延伸而出,并可卡置于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下方还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导向孔、安装腔和侧开孔,所述导向孔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上,导向孔与所述顶杆相互匹配并插接;所述横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另一端从所述侧开孔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电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外表面设有阻光层。
CN201811542575.0A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电热底座 Withdrawn CN109393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575.0A CN109393967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电热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2575.0A CN109393967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电热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3967A true CN109393967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6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2575.0A Withdrawn CN109393967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电热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39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945A (zh) * 2019-07-11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水壶的控制电路及电热水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3645A1 (de) * 1983-09-17 1985-04-11 E.G.O. Elektro-Geräte Blanc u. Fischer, 7519 Oberderdingen Temperaturbegrenzer fuer eine glaskeramikkocheinheit
CN2346357Y (zh) * 1998-09-11 1999-11-03 皮惊天 一种新型的电热壶供热底座结构
CN102178444A (zh) * 2011-03-28 2011-09-14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功能控制结构的电饭煲
CN102225002A (zh) * 2011-05-12 2011-10-26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调压式电压力锅
CN202312844U (zh) * 2011-11-07 2012-07-11 佛山市高明欧一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保温型磁性控温电热水壶
CN103099539A (zh) * 2013-01-10 2013-05-15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水壶的开关结构和电水壶
CN205376350U (zh) * 2016-01-01 2016-07-06 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簧片式光电微动开关
CN206006914U (zh) * 2016-06-21 2017-03-15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底座
CN207627071U (zh) * 2017-04-21 2018-07-20 汕头市华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热水壶的面接触式耦合器
CN209421714U (zh) * 2018-12-17 2019-09-24 广东顺德奇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底座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3645A1 (de) * 1983-09-17 1985-04-11 E.G.O. Elektro-Geräte Blanc u. Fischer, 7519 Oberderdingen Temperaturbegrenzer fuer eine glaskeramikkocheinheit
CN2346357Y (zh) * 1998-09-11 1999-11-03 皮惊天 一种新型的电热壶供热底座结构
CN102178444A (zh) * 2011-03-28 2011-09-14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功能控制结构的电饭煲
CN102225002A (zh) * 2011-05-12 2011-10-26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调压式电压力锅
CN202312844U (zh) * 2011-11-07 2012-07-11 佛山市高明欧一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保温型磁性控温电热水壶
CN103099539A (zh) * 2013-01-10 2013-05-15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电水壶的开关结构和电水壶
CN205376350U (zh) * 2016-01-01 2016-07-06 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簧片式光电微动开关
CN206006914U (zh) * 2016-06-21 2017-03-15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底座
CN207627071U (zh) * 2017-04-21 2018-07-20 汕头市华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热水壶的面接触式耦合器
CN209421714U (zh) * 2018-12-17 2019-09-24 广东顺德奇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底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945A (zh) * 2019-07-11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水壶的控制电路及电热水壶
CN110419945B (zh) * 2019-07-11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水壶的控制电路及电热水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494B2 (en) Dishwasher comprising an automatic door opening mechanism
EP0167429B1 (fr) Interrupteur multidirectionnel à commande par une bille
CN209421714U (zh) 一种电热底座
CN109393967A (zh) 一种电热底座
CN104398153A (zh) 一种微电脑控制的自动泡茶机
US20080317449A1 (en) Electrical Liquid-Heating Appliance
US7032506B2 (en) Electric beverage maker
US6914514B2 (en) Switch for water boiling appliance such as a kettle
CN101248961A (zh) 一种水壶结构
EP2275892A1 (en) Thermal control in a liquid heating vessel
CN105054777B (zh) 一种改进温控装置的电热水壶
CN209731585U (zh) 一种光耦式电热底座
FR2674370A1 (fr) Appareil interrupteur de protection accoupable a un module de commande et/ou a un module de signalisation.
CN201701000U (zh) 一种安全型电热锅
CN216928388U (zh) 一种重力感应开关组件及茶饮机
CN208769525U (zh) 触发机构及咖啡机
EP1702249B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rmal controls
CN21912608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008010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微动开关固定触发结构
CN201119780Y (zh) 一种电水壶出水嘴防尘结构
CN215988630U (zh) 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结构
CN211609210U (zh) 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
CN213146662U (zh) 一种防漏电的中餐灶
CN112167968B (zh) 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
CN217310206U (zh) 盖板状态感知组件及应用其的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9

Address after: 528000 Sixth Floor, No. 13 Huafa Road, Huakou Residential Committee, Ronggui,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SHUNDE QIWEI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No. 9 Hongxing Guangxing Road, Ronggui,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QIW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