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995A -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995A
CN109391995A CN201810864895.1A CN201810864895A CN109391995A CN 109391995 A CN109391995 A CN 109391995A CN 201810864895 A CN201810864895 A CN 201810864895A CN 109391995 A CN109391995 A CN 10939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result
terminal device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48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1995B (zh
Inventor
张莉莉
李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9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1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监测,以便在检测到干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为满足5G业务的多样性,提出了灵活双工技术。具体地是将部分频带配置为“灵活频带”,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网络中上下行业务的分布,将“灵活频带”用于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但是灵活频带承载的上行信号和灵活频带承载的下行信号之间互相之间会产生干扰,即交叉链路间干扰(cross link interference,CLI)。目前,还没有方案涉及终端如何测量CLI以及如何向基站上报CLI,基站也就无法对小区间UE的CLI进行监测,在CLI较大时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监测,以便在检测到干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以及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以称为交叉链路干扰CLI。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的指示向终端设备上报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即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实现对CLI的监测,以便根据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对调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如:在检测到干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目标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结果作为交叉链路间干扰,实现对交叉链路间干扰的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目标测量参数进行限制将交叉链路间干扰CLI定义为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测量的干扰量,可以称为快速交叉链路干扰量或短期交叉链路干扰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测量结果得到第二测量结果。第一测量结果可以表征交叉链路间干扰,相应地,根据第一测量结果推导所得的第二测量结果也可以表征交叉链路间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为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其中,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特定的时间段进行测量,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即第一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用于测量交叉链路间干扰的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窗口内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资源信息;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参考资源的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将资源信息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确定为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其中,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后测量当前目标参考信号后确定信号强度波动较小,则可以选择不向网络设备反馈当前的测量结果,而是希望网络设备参考之前反馈的测量结果。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之前获得测量结果的资源的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参考这些资源相应的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信令配置的指示信息;空口信令为高层信令、MAC层信令以及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空口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指示信息,以便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测量交叉链路间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第二测量结果;和/或,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阈值时,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
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可以为第一测量值减去第二测量值所得的差值,或者第二测量值减去第一测量值所得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报第一测量结果的触发机制以及上报第二测量结果的触发机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门限阈值决定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或者,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第一测量结果包括
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三门限阈值,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值以及第二测量值;其中,第一测量值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是终端设备在获得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第三门限阈值,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值或获得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这一方案的内部触发机制。具体地,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三门限阈值确定上报哪个测量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可以对交叉链路间的干扰进行监测。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信道状态指示(Channel State Indicator,C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或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eferenc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测量结果以及第二测量结果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利用现有一些测量参数表征交叉链路间干扰。
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的指示向终端设备上报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即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实现对CLI的监测,以便根据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对调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如:在检测到干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为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其中,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窗口内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资源信息;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参考资源的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将资源信息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确定为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其中,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具体包括: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信令配置发送指示信息;空口信令为高层信令、MAC层信令以及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第二测量结果;和/或,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阈值时,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三门限阈值,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值以及第二测量值;其中,第一测量值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是终端设备在获得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第三门限阈值,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值或获得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以及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以称为交叉链路干扰CLI。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的指示向终端设备上报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即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实现对CLI的监测,以便根据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对调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如:在检测到干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目标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结果作为交叉链路间干扰,实现对交叉链路间干扰的测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目标测量参数进行限制将交叉链路间干扰CLI定义为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测量的干扰量,可以称为快速交叉链路干扰量或短期交叉链路干扰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测量结果得到第二测量结果。第一测量结果可以表征交叉链路间干扰,相应地,根据第一测量结果推导所得的第二测量结果也可以表征交叉链路间干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为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其中,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测量窗口,或测量粒度,也可以称之为测量时长。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特定的时间段进行测量,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即第一测量结果。该时间段长度小于第一门限阈值。所述测量窗口内的参考信号可以是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当所述测量窗口内的参考信号不连续时,可以是以一定的配置周期发送的。该配置周期可以小于通常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用于测量交叉链路间干扰的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的。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窗口内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资源信息;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参考资源的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将资源信息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确定为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其中,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后测量当前目标参考信号后确定信号强度波动较小,则可以选择不向网络设备反馈当前的测量结果,而是希望网络设备参考之前反馈的测量结果。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之前获得测量结果的资源的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参考这些资源相应的测量结果。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信令配置的指示信息;空口信令为高层信令、MAC层信令以及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空口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指示信息,以便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测量交叉链路间干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第二测量结果;和/或,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阈值时,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报第一测量结果的触发机制以及上报第二测量结果的触发机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门限阈值决定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或者,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发送单元具体用于,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三门限阈值,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值以及第二测量值;其中,第一测量值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是终端设备在获得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发送单元具体用于,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第三门限阈值,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值或获得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这一方案的内部触发机制。具体地,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三门限阈值确定上报哪个测量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可以对交叉链路间的干扰进行监测。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测量结果以及第二测量结果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利用现有一些测量参数表征交叉链路间干扰。
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的指示向终端设备上报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即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实现对CLI的监测,以便根据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对调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如:在检测到干扰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测量参数为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其中,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窗口内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或,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测量粒度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资源信息;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参考资源的信息,以便网络设备将资源信息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确定为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其中,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空口信令配置发送指示信息;空口信令为高层信令、MAC层信令以及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第二测量结果;和/或,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阈值时,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三门限阈值,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值以及第二测量值;其中,第一测量值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是终端设备在获得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若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第三门限阈值,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值或获得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第七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第八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第九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储有指令;当无线通信装置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第十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储有指令;当无线通信装置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框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框架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框架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另一框架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另一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参考图1,该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参考图1,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进行各种数据业务。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5G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其它UE。网络设备可以是5G基站(gNB)、新型无线电基站(New radio eNB)、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宏或微基站、高频基站、LTE宏基站或LTE微基站。
实际通信中,网络设备可以将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中部分上行频带配置为“灵活频带”,根据网络中上下行业务的需求,将“灵活频带”分配为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灵活频带”承载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之间互相之间会产生干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干扰称为CLI。本发明实施例中,CLI可以是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CLI也可以是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
示例的,参考图1,小区A的服务基站为网络设备A,小区B的服务基站为网络设备B,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都可以是基站。小区A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1通过“灵活频带”向基站A发送上行信号,同时,网络设备B通过“灵活频带”向小区B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2发送下行信号。但是,如果小区A邻近小区B,那么终端设备1向网络设备A发送的上行信号与网络设备B向终端设备2发送的下行信号之间互相之间会产生CLI。如,网络设备A在接收终端设备1发送的上行信号时受到网络设备B的下行信号的干扰,和/或,终端设备2在接收网络设备B的下行信号时受到终端设备1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的指示向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对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进行测量,实现对CLI的监测,以便根据灵活频带的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对调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如:在检测到干扰较大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可应用于是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以及通信总线204。
下面结合图2对该终端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201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终端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终端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2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204与处理器201相连接。存储器202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202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2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终端设备,用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当然,收发器203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2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通信总线2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终端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2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实现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信令配置所述指示信息;所述空口信令为高层,MAC层信令、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并上报交叉链路间干扰(CLI),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可以是第一测量结果,也可以是第二测量结果,也可以是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所谓交叉链路间干扰可以是测量小区间UE的交叉链路干扰所获得的结果。其中,小区间UE的交叉链路干扰可以是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小区间UE的交叉链路干扰为不同系统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网络设备与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称为一条链路。上述“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可以认为是交叉链路间干扰CLI,也可以统一称为不同链路间的干扰。即不同链路间的干扰包括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全文所述交叉链路间干扰也可以替换为不同链路间的干扰。
示例的,网络设备通过“灵活频带”向小区1覆盖范围内的UE1发送下行信号,通过“灵活频带”接收小区2覆盖范围内的UE2发送的上行信号。小区1与小区2相邻,网络设备发送的UE1发送的下行信号和UE2发送的上行信号之间互相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UE1或UE2对上述上行信号、下行信号之间的干扰进行测量,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
步骤302、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交叉链路间干扰CLI定义为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测量的干扰量,可以称为快速交叉链路干扰量或短期交叉链路干扰量。具体实现中,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可以认为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在步骤301下发的指示信息后测量目标参数所得的交叉链路间干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限定目标测量参数的范围实现快速交叉链路干扰量或短期交叉链路干扰量的测量。具体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对CLI的定义,所述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测量参数可以是测量窗口、测量粒度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测量窗口可以是一个用于测量CLI的时间段,即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时间段测量目标参考信号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该时间段(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所述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时间单位可以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多种的组合。
另外,测量粒度可以是一个用于测量CLI的最小单元,即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粒度对应的单元内测量目标参考信号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所述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迷你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示例的,测量粒度可以是时间粒度,如:子帧、时隙、OFDM符号等;测量粒度也可以是频率粒度,如:PRB(s)、任何频率块等;测量粒度也可以是空间颗粒度,如:beam。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测量参数是预先配置给UE的,或者,终端设备通过空口信令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目标测量参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口信令具体可以为高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示例的,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预先配置给UE一系列的测量参数,然后通过物理层信令将某个或某几个测量参数激活,即为目标测量参数。
步骤303、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具体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或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向网络设备上报上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指示信息向终端设备指示,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还是上报第二测量结果,还是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步骤302测量目标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还是上报第二测量结果,还是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第一测量结果可以为RSRP,RSRQ,RSSI,CSI,CQI等中的任意一种。同时,第一测量结果中可以同时包含参考资源的信息,或者,第一测量结果也可以只包含参考资源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当前测量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结果(如:信号强度)与先前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在一个预设范围内时,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不反馈当前的测量结果,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之前的测量结果。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可以为资源信息,即终端设备在之前获得测量结果的参考资源的信息。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资源信息后可以将该资源信息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交叉链路间干扰。其中,所述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参考信号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参考资源的信息为网络设备配置的用于CLI测量的参考信号的资源信息,例如用于CLI测量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索引,具体的可以为CSI-RS的资源索引。
当然,若当前测量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结果(如:信号强度)与先前测量所得结果的差较大,超出了预设的范围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反馈根据当前的测量结果推导而来的结果。
具体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指示信息中的第二门限阈值指示终端设备决策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具体地,当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的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和/或,当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时,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第二门限阈值等于第三门限阈值,或者第二门限阈值大于第三门限阈值。上述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也可以称之为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的绝对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另外,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可以认为是将第一测量结果作为预设函数的输入所获得的输出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一测量结果时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另外,终端设备测量目标参考信号可能获得多个测量结果,示例的,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所述第二测量值是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得所述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
具体实现中,若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测量值;若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测量值或获得所述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可以为所述第一测量值减去所述第二测量值所得的差值,或者,所述第二测量值减去所述第一测量值所得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指示信息向终端设备通知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具体地,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所述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所述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所述测量窗口内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或,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所述测量粒度上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或,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所述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所述测量粒度上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示例的,所述第一链路为LTE系统,所述第二链路为5G系统;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为授权频谱上的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非授权频谱上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为LTE系统,所述第二链路为WiFi系统;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为5G系统,所述第二链路为WiFi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为下行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通常上行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为下行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增补上行链路(supplementary uplink)。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指示(Channel State Indicator,C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或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eference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以下以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均为CSI作为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以UE为例)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可以称为一级反馈,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二测量结果可以称为二级反馈。
(1)首先对一级反馈和二级反馈的触发机制进行说明。
网络设备可以向UE发送指示信息,指示UE是否能使用一级反馈或二级反馈,或者,通过指示信息指示UE能够使用一级反馈和/或多级反馈。但是,UE最终上报给网络设备的测量结果还是由UE来定的,具体地,UE可以对目标参考信号进行信号强度检测,基于信号强度检测的结果确定使用一级反馈还是二级反馈,还是一级反馈和二级反馈。也就是说,UE上报第一测量结果还是第二测量结果的前提是,网络设备需要指示对应的反馈形式(一级反馈还是二级反馈)是否被允许,或者,网络设备需要指示对应的反馈形式(一级反馈还是二级反馈)是否能被UE使用,或者,网络设备需要指示对应的反馈形式(一级反馈还是二级反馈)是否被激活。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信息还可以携带有效期指示,指示UE在有效期内可以通过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反馈形式向网络设备上报交叉链路间干扰CLI。
上述一级反馈在UE侧的触发条件为:当短时间(例如几个slot)内检测目标参考信号所获的信号强度的波动不超过一个预定义的门限(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门限阈值)时,UE将采用一级反馈,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即向网络设备上报UE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在几个slot上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快速CSI(或瞬时CSI)。其中,“几个slot”可以是目标测量参数。所述几个shot可以为一个shot或者N个shot,其中,N为正整数。
上述一级反馈在UE侧的触发条件为:当短时间(例如几个slot)内检测目标参考信号所获的信号强度的波动超过一个预定义的门限(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门限阈值)时,UE将采用二级反馈,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二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是对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进行推导而得到的,具体可以将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作为预设函数的一个输入,将该函数的输出作为第二测量结果。
其中,预设函数可以认为是之前的半静态CSI的一个函数,其中,“之前的半静态CSI”也是小区间UE的交叉链路干扰。或者说,第二测量结果是根据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和之前的半静态CSI计算所得的一个测量结果。
(2)在具体实现中一级反馈存在内部的触发条件,即UE可以有多个反馈选择。具体地:UE可以反馈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或者,不反馈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而是反馈一些参考资源,使得网络设备使用UE之前在这些参考资源上反馈的CSI作为交叉链路间干扰CLI。其中,反馈的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或者符号(如OFDM符号)的标识。也可以是参考信号的标识,例如CSI-RS或者同步信号的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标识都可以是索引。
具体的触发条件是:将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与UE之前在目标测量参数(如:特定时间粒度、频率粒度、空间粒度等)上的CSI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与之前的CSI的差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时,UE可以选择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或者,反馈之前所得的CSI。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定义一个门限阈值Threshold(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三门限阈值)来帮助UE决定是否报告当前测量所得的快速CSI。示例的,fast CSI_0为在时刻0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快速CSI,fast CSI_1为在时刻1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快速CSI,fast CSI_2为在时刻2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快速CSI。时刻0早于时刻1,时刻1早于时刻2。假设UE在时刻0上报了在该时刻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快速CSI。
若|fast CSI_1–fast CSI_0|<Threshold,那么UE在时刻1不上报在该时刻上报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快速CSI。
|fast CSI_2-fast CSI_1|>threshold,那么UE在时刻2上报在该时刻上报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快速CSI。
需要说明的是,在UE侧也可以基于事件触发某个反馈形式。示例的,当“检测特定序列所得的CSI高于一定门限值”这一事件发生时,二级反馈被触发。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反馈形式可以是一级反馈,也可以是二级反馈,也可以是一级反馈和二级反馈。上述事件发生时触发的反馈形式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二级反馈,也可以是其他反馈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或配置事件与反馈形式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当UE有多个目标参考信号需要进行测量,或,目标测量参数包括多个测量窗口或多个测量粒度,UE需要检测多个测量窗口或多个测量粒度,并相应地向网络设备反馈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UE可以决定各个测量结果的反馈时间。示例的,多个目标参考信号存在对应的调度时间,UE可以根据各个目标参考信息的调度时间决定向网络设备反馈测量该目标参考信号的时间,不晚于该目标参考信号的调度时间即可。
同样,多个测量窗口存在对应的调度时间,UE可以根据各个测量窗口所对应的调度时间决定向网络设备反馈在该测量窗口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的时间,不晚于该测量窗口的调度时间即可。同样,多个测量粒度存在对应的调度时间,UE可以根据各个测量粒度所对应的调度时间决定向网络设备反馈在该测量粒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的时间,不晚于该测量粒度的调度时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SI可以包含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或秩指示(RankIndicator,R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4示出了上述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401、处理单元402以及发送单元403。
接收单元401,用于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2中接收指示信息的具体过程,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处理单元402,用于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步骤302测量目标参考信号获得交叉链路间干扰的具体过程,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发送单元403,用于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5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501和通信模块502。处理模块501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处理单元902所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例如,执行上述接收单元401、发送单元403所执行的步骤。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503,存储模块503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处理模块5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5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503为存储器时,终端设备可以为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6示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601、发送单元602以及处理单元603。
接收单元601,用于支持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3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结果,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发送单元602,用于支持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1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处理单元603,用于支持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生成指示信息的流程,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7中,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701和通信模块702。处理模块701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处理单元603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7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如,执行上述接收单元601、发送单元602执行的步骤,以及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各种交互。如图7所示,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703,存储模块703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处理模块7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7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703为存储器时,网络设备为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参考图8,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收发器803以及通信总线804。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收发器803之间通过通信总线804连接。
下面结合图8对该网络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801是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其中,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网络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所示的CPU0和CPU1。
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8中所示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收发器8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网络设备,用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如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当然,收发器803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
图8中示出的网络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网络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图6、图7以及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图3所示的干扰测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图2、图4以及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图3所示的干扰测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储有指令;当无线通信装置在图6、图7以及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干扰测量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储有指令;当无线通信装置在图2、图4以及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干扰测量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数据库访问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数据库访问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数据库访问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数据库访问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测量参数为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
其中,所述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所述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所述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所述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7.根据权利5或6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所述测量窗口内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或,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所述测量粒度上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或,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所述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所述测量粒度上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参考资源的信息,以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资源信息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信令配置的所述指示信息;所述空口信令为高层信令、MAC层信令以及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
所述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和/或,所述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
若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所述第二测量值是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得所述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
若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测量值或获得所述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信道状态指示C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14.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是测量目标参考信号所获得的,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方向的链路之间的干扰,或者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用于测量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是根据目标测量参数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测量参数小于第一门限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是对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推导所得的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测量参数为测量窗口和/或测量粒度;
其中,所述测量窗口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位,所述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测量粒度为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迷你时隙,至少一个符号,或者至少一个迷你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测量窗口信息和/或测量粒度信息;其中,所述测量窗口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窗口;所述测量粒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测量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所述测量窗口内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或,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在所述测量粒度上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或,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已知测量结果执行预设算法所得的值,所述已知测量结果是在所述测量粒度上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结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用于指示参考资源的信息,以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资源信息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参考资源可以是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符号、迷你符号、部分带宽、序列以及波束中的至少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14-21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信令配置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所述空口信令为高层信令、MAC层信令以及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4-22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门限阈值;
所述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阈值时,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和/或,所述第二门限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设测量时长内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含第三门限阈值,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
若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二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测量参数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所述第二测量值是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得所述第一测量值前一次测量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所得的测量值;
若所述第一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测量值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门限阈值,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测量值或获得所述第二测量值的目标测量参数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一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根据第二链路上的目标参考信号获得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为两种不同系统的链路。
26.根据权利要求14-25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信道状态指示C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CSI、RSRP、RSRQ或RSSI中的至少一个。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2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芯片。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3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
CN201810864895.1A 2017-08-07 2018-08-01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09391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70621 2017-08-07
CN201710667062 2017-08-07
CN2018101712586 2018-03-01
CN201810171258 2018-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995A true CN109391995A (zh) 2019-02-26
CN109391995B CN109391995B (zh) 2021-02-12

Family

ID=6541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4895.1A Active CN109391995B (zh) 2017-08-07 2018-08-01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1995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0171A1 (zh) * 2019-03-30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988068A (zh) * 2019-05-22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以及基站
CN112312456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监测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1087889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cli测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10266778A1 (en) * 2018-11-20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1168625A1 (en) * 2020-02-24 2021-09-02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daptive measurement of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CN113438672A (zh) * 2021-06-24 2021-09-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203410A1 (en) 2020-04-10 2021-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WO2021208003A1 (en) * 2020-04-16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cli) measurement adaptation
CN113747491A (zh) * 2021-08-26 2021-12-03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上报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2027416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cli) measurement based sidelink establishment
WO2022246784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nd concurrent measurement of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RU2792032C1 (ru) * 2019-03-30 2023-03-1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связи
CN116210179A (zh) * 2020-06-25 2023-06-0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性干扰检测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628A (zh) * 2009-10-23 2010-04-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宏蜂窝和家庭基站混合网络中下行链路动态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2149143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载波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628A (zh) * 2009-10-23 2010-04-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宏蜂窝和家庭基站混合网络中下行链路动态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2149143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载波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UE-to-UE measurement for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3GPP TSG RAN WG1 NR AD HOC MEETING R1-1709982》 *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Measurement and RS Design for CLI Mitigation", 《3GPP TSG RAN WG1 AH_NR#1 MEETING R1-1700271》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66778A1 (en) * 2018-11-20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792675B2 (en) * 2018-11-20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RU2792032C1 (ru) * 2019-03-30 2023-03-1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связи
WO2020200171A1 (zh) * 2019-03-30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988068A (zh) * 2019-05-22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以及基站
US11956045B2 (en) 2019-05-22 2024-04-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1988068B (zh) * 2019-05-22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以及基站
CN112312456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监测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1087889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cli测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168625A1 (en) * 2020-02-24 2021-09-02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daptive measurement of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WO2021203410A1 (en) 2020-04-10 2021-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WO2021208003A1 (en) * 2020-04-16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cli) measurement adaptation
CN116210179A (zh) * 2020-06-25 2023-06-0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性干扰检测
WO2022027416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cli) measurement based sidelink establishment
WO2022246784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nd concurrent measurement of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CN113438672A (zh) * 2021-06-24 2021-09-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47491A (zh) * 2021-08-26 2021-12-03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上报方法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995B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1995A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63783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2056078B1 (ko) 참조 신호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06716865B (zh) 下行链路开环多用户协同多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105223A1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21269B (zh) 用于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多点协作(CoMP)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810932A (zh)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KR102027268B1 (ko) 시간― 및/또는 주파수―도메인 협력형 스케줄링 & 빔포밍
CN108540995B (zh) 一种信道状态检测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US9369849B2 (en) Three-dimensional beamform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7020730A1 (zh)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82202A1 (en) Scheduling Coordination
US9025550B2 (e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9005548A (zh)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US9131394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852786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JP2022502935A (ja) Csiの報告方法及び装置、端末並びに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US102008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9854490B2 (en) Rank indicator inheritance for subframe restric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CN110603743B (zh) 下行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31801A (zh) 秩自适应csi-rs设计
WO2024082276A1 (en) Antenna location configurations for predictive beam management
WO2023205928A1 (en) Predictive beam management mode switching
CN108370517A (zh) 参考信号发送和信道测量的方法、发送设备和终端设备
KR102372370B1 (ko) 다중사용자 mimo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그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