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375B -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91375B CN109391375B CN201710661763.4A CN201710661763A CN109391375B CN 109391375 B CN109391375 B CN 109391375B CN 201710661763 A CN201710661763 A CN 201710661763A CN 109391375 B CN109391375 B CN 1093913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packet
- low
- communication device
- layer bearer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第一通信设备中的所述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包括: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ion Protocol,SDAP)中引入了反射映射(Reflective Mapping)概念。基于反射映射的数据传输,若发送端在第i层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则接收端接收到该数据之后,会基于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也会在第i层上向发送端返回数据。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仅给出了反射映射的概念,但是在具体如何在两通信端之间交互当前需要启动或使用反射映射的具体实现方式,暂未提出。故如何将反射映射的启动结合到具体的应用场景,或以较小的信令开销结合到应用场景,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应用第一通信设备中,包括: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或者,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发送不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包括:
将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携带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包头中。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包变化后的目标QoS属性的低层承载。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是否已建立;
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利用RRC信令、RLC信令或MAC信令指示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或者,
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包括:
将原本预先确定以第二低层承载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中,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
将原本确定以第三低层承载传输的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发器及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步骤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或者,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发送不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器,还能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器,还能够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第二收发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发器及所述第二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三收发器、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上并由所述第三处理器处理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三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三收发器及所述第三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交互、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或,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并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或,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第一通信设备触发器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时,利用原本就需要传输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携带有触发反射映射启动的启动标识,并将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这样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利用第一低层承载传输的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第二数据包后,就会启动反射映射,利用第一低层承载传输第一数据包。首先,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不仅给出第一通信设备对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的具体实现方案,而且利用原本就要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来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就不用专门构建传输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专用数据包,具有实现简便及开销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标识字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DAP基于随路数据包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映射是在SDAP协议中定义的。SDAP协议在两个通信的通信设备进行了分层,具体可包括:物理(Physcal,PHY)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Control,MAC)、位于MAC层上一层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位于RLC层之上的分组数据汇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以及位于PDCP之上的新的接入(Access Stratum,AS)子层。这里的新的AS子层又称为SDAP层。所述SDAP层,用于将数据映射到SDAP层的低层承载上,并标记对应数据的流标识。这里的位于所述SDAP层的功能实体,称为SDAP实体。所述SDAP层的低层承载包括:通信双方使用对等的SDAP层以下的功能层之间通信的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HY层为L1层;所述MAC层、RLC层及PDCP层为L2层。SDAP的底层可包括L2层和L1层。故本实施例中的SDAP的底层承载可包括所有L1层和L2层的承载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所述SDAP的低层承载包括:无线接入承载;所述无线接入承载可基于数据和信令的区分,包括:数据无线接入承载(DRB)和信令无线接入承载(SRB);所述SDAP的低层承载还可包括: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及物理信道的至少其中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随路数据包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应用第一通信设备中,包括:
步骤S110: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包;
步骤S120: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映射是SDAP规定的一种数据传输机制,可用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上下行数据的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为终端;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基站,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总之,本实施例提供是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
在步骤S110中,当确定出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时,为了指示第二通信设备下一次直接在第一低层承载上基于反射映射机制进行第二数据包的传输。首先会在当前需要传输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取值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若该启动标识为第一取值,则向第二通信设备指示启动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这样的话,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之后,就会启动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基于反射映射进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这样就可以确保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后续是从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输给其的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标识可为一个或多个比特,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可至少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取值不同于所述第二取值。例如,当所述启动标识为1个比特时,若所述第一取值为“0”,则所述第二取值为“1”;若所述第一取值为“1”,则所述第二取值为“0”。
所述第二数据包可为原本就设置有启动标识位或启动标识字段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原本没有设置有启动标识位或启动标识字段的数据包。这里的第二数据包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随路数据包。
若第二数据包原本就设置启动标识字段的数据包,则在步骤S110中可以直接向该启动标识字段中写入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即可。这样的话,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根据通信协议或预先协商,可以通过解码所述启动标识字段,就可以得到为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
若所述第二数据包原本没有设置启动标识字段的数据包,则需要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预定位置增加所述启动标识字段,例如,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前面添加启动标识字段;或者,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尾部追加所述启动标识字段。这样的话,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第二数据包的长度,确定出当前是否携带有启动标识字段,若携带有启动标识字段,则解码所述启动标识字段,获得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该,所述启动标识字段,至少包括:启动标识位,该启动标识位至少为1个比特。
总之,不管怎样若第一通信设备想要触发第二通信设备基于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向其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则可以通过原本就需要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中增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就简便的完成了反射机制的启动。采用这种原本就需要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来携带所述启动标识,就不用专门通过一个控制信令数据包来专门携带所述启动标识,显然通过第二数据包作为随路数据包发送启动标识,显然会比专门构建一个数据包所产生的数据量小,从而具有开销小的特点,且通过第二数据包的具有实现简便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可为原本利用第二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告知第二通信设备,基于反射映射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对应的目标低层承载,会将原本预定利用第二低层承载传输的第二数据包,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且由于第二数据包中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则第二通信设备,会基于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启动反射映射,并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这样的话,若第二数据包原定确定为利用第二低层承载发送,则在所述步骤S120中,需要将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进行低层承载的切换,从利用第二低层承载传输切换到利用第一低层承载传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数据包自身就位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则直接继续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第二数据包的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当前数据传输状况,确定出添加为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当前数据传输状况,确定出添加为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
判断当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是否有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进行数据传输,若有则优先选择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传输的数据包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
例如,基站和终端之间利用3个不同的低层承载发送数据包A、数据包B及数据包C;若这三种数据包中,若数据包C时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为了减少数据包传输时的低层承载切换,减少低层承载建立,则可以直接利用数据包C作为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当前数据传输状况,确定出添加为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
判断当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利用不同低层承载传输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达到时延;
选择发送时延最小的数据包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
例如,基站和终端之间利用3个不同的低层承载发送数据包A、数据包B及数据包C;当前基于资源调度等传输状况,比较出数据包A、数据包B及数据包C分别传输到终端的达到延时,例如,若数据包B达到终端B的达到延时最小,则直接利用数据包B作为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并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数据包B。若此时,数据包B原本就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则沿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数据包;若数据包B原本时利用第二低层承载发送的,则将数据包B切换到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采用这种基于发送延时的选择第二数据包,可以尽可能早的通知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减少第一数据包的利用对应低层承载传输的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数据包原本是利用第二低层承载传输的,若确定出反射的传输机制在第二通信设备中启动成功,即从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则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切换会利用所述第二低层承载传输。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低层承载提供的QoS属性不同,而不同的数据所需的QoS属性不同。但是一般QoS属性越高,则传输可靠性和传输质量越高,则可能传输消耗的通信资源和/或传输时延越到。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第二数据包的低层承载切换时,为了确保第二数据包的QoS属性自身的满足,则选择的第二数据包原本利用的第二低层承载对应的QoS属性需要不高于第一低层承载对应的QoS属性,否则会导致第二数据包自身的传输不满足其所要求的QoS属性。
若当前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没有利用第一低层承载传输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若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已经切换到第一低层承载来传输,则可认为反射映射在第二通信设备中启动成功,则可以将所述启动标识置为第二取值了。这样避免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了启动标识之后,已经启动的了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还一直接收到对应的指示启动的启动标识,减少第二通信设备内部的逻辑处理混乱的问题,确保第二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还有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在无线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丢包现象或者解码错误的现象。若第二通信设备未成功接收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或未正确解码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则可能第二通信设备会继续沿用第三低层承载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则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成功触发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会继续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值得注意的这里的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可以是初传数据包,也可以是重传数据包。例如,当前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包有10个;从第2个第二数据包开始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第一通信设备按照第二数据包的传输顺序,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依次发送第二数据包。若发送到第5个第二数据包时,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还是从第三低层承载上接收的,则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第6个第二数据包还会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若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从第三低层承载切换到第一低层承载上,或者,原本未确定对应的低层承载的第一数据包已经利用第一低层承载的传输达到了第一通信设备,则第一通信设备,则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第6个第二数据包的启动标识的取值则为第二取值。
总之,本实施例中会利用一个或多个第二数据包通过携带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触发第二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的启动,同时在反射映射的启动成功之后,第二数据包携带的启动标识被置为第二取值。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启动成功,则所述第二数据包不再携带所述启动标识,这样可以减少启动标识的不必要传输,减少信令开销和传输的数据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例如,所述标识信息可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归属的数据流(Flow)的流标识;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对应的业务的业务标识。总之,所述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需要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数据包的标识信息。
前述的启动标识字段可包括:至少一个比特的启动标识位,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比特的标识子字段;该标识字段可用于承载所述标识信息。
如图2所示为一种启动标识字段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启动标识字段供为8个比特,其中包括:一个比特的启动标识位(RQF)和4个比特的标识子字段。该标识字段携带的是基于SDAP的流标识。在图2中“R”标识的为启动标识字段中的保留比特,该保留比特可用于后续与启动反射映射相关的各种指示。例如,保留比特可以用于指示进行反射映射的对应数据流中的起始数据包。一个数据流中包括多个数据包,基站等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载状况或第一低层承载的当前占用状况等参考因素,确定该个数据流中哪一个数据包开始利用反射映射开始传输。
当然,图2仅是一个启动标识字段的一种可选示意图,具体实现时,不限于图2所示的启动标识字段的结构。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将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携带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包头中。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SDAP传输的数据包可能没有包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可为区分了包头和正文部分的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所述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携带在第二数据包的包头中。这里的第二数据包的包头可为专门设置的用于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包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包变化后的目标QoS属性的低层承载。
例如第一数据包原本定义在第三低层承载中传输,第一通信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发现需要切换第一数据包的QoS属性等发送变化,需要变化其传输的低层承载。
例如,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所述判断的步骤可包括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方式一:
所述判断步骤可包括:
利用所述第三低层承载传输的数据包的种类过多或传输的数据包的数量过多,需要在不同的低层承载之间进行负载均衡;若需要进行负载均衡,则可以通过修改对应的第一数据包的QoS属性,若QoS属性改变了,则需要使用具有该改变后的QoS属性的第一低层承载来承载。
可选方式二:
所述判断步骤可包括:
从上由设备,例如,基站从核心网网元或网关等设备接收到切换第一数据包的QoS属性的指令。例如,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指示第一数据包的QoS属性变化了,或提供了第一数据包改变后的QoS属性。
可选方式三:
所述判断步骤可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信时,发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业务数据的QoS属性发生了变化,例如,应用A的不同业务数据对应的QoS属性不同,虽然第一数据包都是应用A的业务数据,但是是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当前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业务数据确定出是否发生了QoS属性的变化。
可选方式三:
所述判断步骤可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而第二通信设备可能需要基于该业务数据的接收状况向第二通信设备返回控制指令或返回对应的业务数据;一般情况下控制指令的QoS属性是高于对应的业务数据的QoS属性的。例如,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基站向终端发送了下行数据,终端需要根据下行数据的接收状况,需要向基站返回指示成功接收的确认字符(ACK)或未成功接收的非确认字符(NACK)。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是否已建立;
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利用RRC信令、RLC信令或MAC信令指示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或者,
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若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则基站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信令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例如,利用RRC信令、MAC层信令等指示终端参与第一低层承载的建立,方便第一低层承载建立之后,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的发送。
若当前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则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请求与基站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基站接收到携带有建立第一低层承载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之后,在满足第一低层承载建立的条件下会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中,包括:
步骤S210: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步骤S220: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若为终端,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为基站,若第二通信设备为基站,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可为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端。在步骤S210第二通信设备会接收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若接收到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之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会启动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会将第一数据包利用传输第二数据包的第一低层承载来发送。
第一通信设备利用原本就需要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来携带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以仅可能小的信令开销及尽可能少的数据包个数,完成了启动标识的传输和第二通信设备的反射映射的简便启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包还携带有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这里的标识信息可为第一数据包的业务标识和/或数据流的流标识等可以唯一确定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指示标识。
这样的话,通过所述标识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就可以知道当前启动的反射映射是作用于哪一种数据包的,即确定出利用第一低层承载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将原本确定以第三低层承载传输的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添加单元110,用于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120,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发送设备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为基站或终端,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为终端或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单元110可对应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为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可编程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等可执行指令的执行,在原本就需要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中增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天线,可以用于先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触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从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第二数据包之后,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可选地,所述添加单元110,还可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添加单元110,还可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发送不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20,可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单元110,还可用于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单元110,具体可用于将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携带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包头中。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属性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包变化后的目标QoS属性的低层承载。
所述判断单元可同样对应于处理器,可判断出原定利用第三低层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QoS属性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需要利用启动应用于第一低层承载的反射映射的传输机制。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可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是否已建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可包括:
对应于处理器的建立单元,用于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利用RRC信令、RLC信令或MAC信令指示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或者,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可用于将原本预先确定以第二低层承载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传输。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第二发送单元220,用于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若本实施例的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则第一通信设备可为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210及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均可对应于收发天线,可以用于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无线信号的传输,实现反射映射的启动及所述第二数据包及第一数据包的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可用于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具体用于将原本确定以第三低层承载传输的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收发器310、第一存储器320及第一处理器330;
所述第一处理器330,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发器310及所述第一存储器320连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器310可对应于收发天线。
所述第一存储器320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数据存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储器320包括的存储介质至少部分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一处理器330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可编程阵列等,可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PNF信息包的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330可通过集成电路总线等设备内总线,与所述第一收发器310及第一存储器320连接,可以用于控制第一收发器310的数据收发及第一存储器320的数据存储,并通过计算机程序等可执行指令的执行,实现上述操作。
例如,所述第一处理器330能够执行的步骤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或者,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发送不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330,还能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330,还能够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此外,所述第一处理器330具体用于执行将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携带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包头中。
此外,所述第一处理器33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包变化后的目标QoS属性的低层承载。
在执行判断操作时,所述第一处理器330,可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是否已建立;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利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数据链路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指示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或者,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所述第一收发器310,可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330的控制下,将原本预先确定以第二低层承载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传输。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第二收发器410、第二存储器420及第二处理器430;
所述第二处理器430,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发器410及所述第二存储器420连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器410可对应于收发天线。
所述第二存储器420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数据存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存储器420包括的存储介质至少部分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二处理器430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可编程阵列等,可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PNF信息包的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430可通过集成电路总线等设备内总线,与所述第二收发器410及第二存储器420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器430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器430,具体用于将原本确定以第三低层承载传输的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收发器、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上并由所述第三处理器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三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三收发器及所述第三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交互、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或,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收发器可对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的收发天线。
所述第三存储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数据存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存储器包括的存储介质至少部分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三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可编程阵列等,可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PNF信息包的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器可通过集成电路总线等设备内总线,与所述第三收发器及第三存储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并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或,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可选为,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为非瞬间存储介质。这里的非瞬间存储介质又可以称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在以下示例中以DRB作为低层承载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DRB:
示例1:
如图8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SDAP基于随路数据的反射映射的方法,包括:
步骤S1:网络侧基站(gNB)和终端侧的QoS数据流(Flow#i)的上下行数据都在DRB#j进行收发传输。
步骤S2:网络侧的RRC或者SDAP功能实体判决用户的上行Flow#i的QoS等级需要修改。
步骤S3:如果具有目标QoS能力的DRB#k还没有建立,通过RRC连接重配置信令(RC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C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令等交互RRC重配置信令完成(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信令过程建立该DRB,或者通L3/L2其他快速方式建立该目标DRB。
步骤S4:SDAP实体或基站等把Flow#i的下行数据包在DRB#k上发送,并携带激活反射标识,同时停止在DRB#j上发送Flow#i的任何下行数据包。这里的激活的反射标识为前述的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
步骤S5:终端的SDAP实体在DRB#k上收到Flow#i的数据包后,判断网络侧是否指示启动反射映射。
步骤S6:终端的SDAP实体把后继的Flow#i的上行数据包在DRB#k上发送,同时停止在DRB#j上发送。
步骤S7:网络侧的SDAP在DRB#k上收到Flow#i的上行数据,则判决反射映射成功,则去激活Reflective标识。
步骤S8:Flow#i的上下行数据同时在DRB#k上进行数据传送。
示例2:
本示例提供一种激活和去激活反射标识的随路携带的方法,包括:
在SDA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头部(header)中引入包含反射标识的随路指示,记为RQF(Reflective Flow Flag)。这里的一个协议数据单元可视为一个数据包。所述PDU的头部可为一个数据包的包头。
RQF取值为:
0:其他含意;
……
i:反射映射未启动;
j:反射映射启动;
……
n:其他含意;
RQF可以是一个具有多种含意的标识,反射映射只是其中的两个取值;也可以是只针对反射映射的标识符,此时RQF可以只占用1比特。如下:
RQF取值为:
0:反射映射未启动;
1:反射映射启动;
RQF和流标识(Flow ID)的关系(为了方便说明,以1bit RQF取值进行使用):
当RQF=0时,是否需要在SDAP PDU header中携带Flow ID,本发明不进行定义,可以携带也可以不携带,但是无论是否携带,都不会对该Flow进行反射映射操作。
当RQF=1时,需要携带Flow ID用以指示进行反射映射操作的Flow。
网络侧只有启动反射映射时,才把RQF置成1,为了确保该随路配置信息能被对端收到,网络侧要一直发送RQF=1的PDU,直到收到终端侧指定的上行Flow的数据包,即确认本次reflective映射操作成功,则在后继的PDU中把RQF置成0,直到下次再需要激活reflective映射操作时。
终端侧每收到一个SDAP PDU,解析SDAP PDU的头部,从头中读出该RQF,如果RQF为1,说明网络侧启动了反射映射。根据反射映射定义的要求,可能需要读出PDU头部中的FlowID,然后把该Flow ID指示的Flow上的上行数据在该DRB上发送。在收到第一个RQF=1的SDAP PDU后,终端侧还会连续接收若干个,如果与第一个收到的Flow PDU同属一个DRB发送来的,则认为已经启动了reflective映射,忽略该RQF;也可以每次收到RQF=1,都把作一次reflective映射操作,这不影响实际的效果,因为第一次收到后已经在该DRB上发送上行Flow数据包了。
如果终端侧收到的RQF为0,无论是否存在Flow ID,都不对该ID指示的Flow进行反射映射操作。
图2给出了一种SDAP PDU方案举例,其中在PDU头部中携带了1bit长度的RQF和不超过7比特长度的SDAP Flow ID。
图2一种RQF和SDAP Flow ID在PDU中的位置方案示意图。
a)SDAP Flow ID的长度为n比特,n的取值本示例不作定义,可为保留比特。
b)RQF长度为的长度为m比特,m的取值本发明不作定义,可为保留比特,根据3GPP后继的定义而定。但是无论m取值多少,都存在两个取值,一个标识反射映射未启动,一个标识发射映射移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第一通信设备中,包括: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或者,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发送不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数据无线承载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包括:
将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携带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包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包变化后的目标QoS属性的低层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低层承载是否已建立;
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利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数据链路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指示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或者,
当未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低层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包括:
将原本预先确定以第二低层承载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传输。
9.一种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中,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
将原本确定以第三低层承载传输的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切换到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
12.一种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14.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发器及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第二数据包中添加为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取值的启动标识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启动反射映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原本就需要发送的数据包;
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步骤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在待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添加为第二取值的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二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或者,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发送不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能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尚未从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后,继续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携带有为第一取值的所述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能够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确定出第一数据包需要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时,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添加需要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确定进行反射映射传输的数据包。
1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第二收发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发器及所述第二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低层承载发送的携带有启动标识的第二数据包;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利用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携带有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启动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启动反射映射以通过所述第一低层承载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收发器、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上并由所述第三处理器处理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三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三收发器及所述第三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交互、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提供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提供给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提供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提供给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61763.4A CN109391375B (zh) | 2017-08-04 | 2017-08-04 |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EP18841414.8A EP3664569A4 (en) | 2017-08-04 | 2018-08-02 | REFLECTION MAPPING INITIATION PROC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
PCT/CN2018/098267 WO2019024888A1 (zh) | 2017-08-04 | 2018-08-02 |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6/636,189 US11277233B2 (en) | 2017-08-04 | 2018-08-02 | Method for starting reflective mapp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61763.4A CN109391375B (zh) | 2017-08-04 | 2017-08-04 |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91375A CN109391375A (zh) | 2019-02-26 |
CN109391375B true CN109391375B (zh) | 2020-10-09 |
Family
ID=6523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61763.4A Active CN109391375B (zh) | 2017-08-04 | 2017-08-04 |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7233B2 (zh) |
EP (1) | EP3664569A4 (zh) |
CN (1) | CN109391375B (zh) |
WO (1) | WO20190248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17146B (zh) * | 2019-01-07 | 2023-01-1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控制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20750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6020A (zh) * | 2007-04-27 | 2008-10-2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部分功能ofdma中继系统直接消息转发的实现方法 |
WO2017018689A1 (en) * | 2015-07-26 | 2017-02-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riority for d2d link with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SG11201903123XA (en) * | 2016-10-11 | 2019-05-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pplying reflective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20190075482A1 (en) * | 2016-11-04 | 2019-03-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flective mapping of flows to radio bearers |
CN109952781B (zh) * | 2016-11-04 | 2022-05-2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数据分组的ue、网络节点及方法 |
EP3550876A4 (en) * | 2016-12-29 | 2019-11-20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B ESTABLISHMENT |
US20180324631A1 (en) * | 2017-05-05 | 2018-11-08 | Mediatek Inc. | Using sdap headers for handling of as/nas reflective qos and to ensure in-sequence packet delivery during remapping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8809596B (zh) * | 2017-05-05 | 2023-07-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反转服务流特性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005527B (zh) * | 2017-06-06 | 2022-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 |
CN109246852B (zh) * | 2017-06-13 | 2023-08-11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协议层实体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
CN109151915B (zh) * | 2017-06-16 | 2023-11-17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数据分组递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10892749A (zh) * | 2018-02-14 | 2020-03-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修改映射规则的方法和设备 |
-
2017
- 2017-08-04 CN CN201710661763.4A patent/CN109391375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02 WO PCT/CN2018/098267 patent/WO2019024888A1/zh unknown
- 2018-08-02 EP EP18841414.8A patent/EP366456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8-02 US US16/636,189 patent/US1127723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20750A1 (zh) * | 2015-07-31 | 2017-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eflective Mapping in AS;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Adhoc#2》;20170629;第R2-1706786卷;1-3 * |
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SDAP) specification;3GPP TSGAN E-UTRA and NR;《3GPP》;20170731;第TS 37.324卷(第V0.1.0期);5-1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91375A (zh) | 2019-02-26 |
WO2019024888A1 (zh) | 2019-02-07 |
US11277233B2 (en) | 2022-03-15 |
EP3664569A1 (en) | 2020-06-10 |
US20200177327A1 (en) | 2020-06-04 |
US20210135799A9 (en) | 2021-05-06 |
EP3664569A4 (en) | 2021-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0491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JP7396768B2 (ja) | グラントフリー伝送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RU2434337C1 (ru) | Способ отправ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татуса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приемник системы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
US9173210B2 (en) |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f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and evolved node B | |
CN111148163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16019580A1 (zh) | 缓存状态报告上报方法和装置 | |
CN111565416B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通信装置 | |
US20230098258A1 (en) | Relay bearer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112703716B (zh) | 共享无线承载以及终端设备无线标识和无线接入网路径的管理 | |
CN107113811A (zh) |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0143374A1 (zh) |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391375B (zh) |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095980A (zh) | 一种QoS流的重映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20200367131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517954B (zh) | 边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945159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235830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207365A1 (zh) | 定时提前量报告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20220394543A1 (en) | Method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terminal | |
EP405574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riority | |
CN113259991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96104A1 (zh) | 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