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354B -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354B
CN109391354B CN201710687089.7A CN201710687089A CN109391354B CN 109391354 B CN109391354 B CN 109391354B CN 201710687089 A CN201710687089 A CN 201710687089A CN 109391354 B CN109391354 B CN 109391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signal resource
qualit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70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1354A (zh
Inventor
张荻
刘建琴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70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1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1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1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3=N2‑N4;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该方法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

Description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特别是视频业务的出现,当前的频谱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容量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具有更大可用带宽的高频频段特别是毫米波频段,日益成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候选频段。另一方面,在当前通信系统使用多天线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的场景下,使用高频频段还可以大大减小多天线配置的尺寸。然而,与现有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等系统的工作频段不同的是,高频频段将导致更大的路径损耗,特别是大气、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更进一步加剧了无线传播的损耗。为克服高频频段较大的传播损耗,一种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公共信号传输机制被采用,以通过较大的天线增益来补偿公共信号传播过程中的上述损耗。
当公共信号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传输时,一旦用户发生移动,可能出现传输信号对应的赋形波束的方向不再匹配移动后的用户位置,从而造成接收信号频繁中断的问题。为跟踪公共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赋形波束的变化,一种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道质量测量及测量结果上报被引入,相比小区切换,用户在不同赋形波束间的切换更加动态和频繁,因此需要动态的上报赋形波束的状态信息。在此过程中,终端设备可能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上报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beam group)的波束状态信息(Beam state information,简称BSI)。其中,beam group可以是以某种原则分的组,如基站发送的beam中被终端设备同时的beam分为一组,或者,不被终端设备接收的基站发送beam分为一组。
当UE上报多组beam group的BSI信息时,部分beam group中可能包含相同的beam。例如,Group1包含基站发送的beam{1,2,3,4},Group2包含基站发送的beam{1,2,5,6}。基于部分beam group中可能包含相同的beam的这一种场景,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向基站上报BSI信息时,分别上报每个beam group各自对应的BSI信息。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BSI信息传输方式,基站在解码BSI信息时,解码效率或者解码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BSI信息传输方式,基站在解码BSI信息时,解码效率或者解码性能不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在上报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即上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即上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该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上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也就是说,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不包含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那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基于该上报方式,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后,由于其不存在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因此,接入网设备无需解码重复冗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另外,也节省了终端设备在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空口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其中,N4的值与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该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结合该第一指示信息获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N4,并基于该N4的值以及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对终端设备上报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简化了接入网设备解码的过程,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可选的,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提前约定的,或者还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预设的,或者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第一对应关系为不同的N4的值与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为不同的载荷大小与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终端设备采用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填充信息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相应的,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传输格式和参考信号,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终端设备采用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填充信息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号,采用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预设的传输格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终端设备采用预设的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填充信息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几个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或者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通过在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填充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填充信息的辅助下对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接入网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接入网设备根据N4的值确定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N4的值与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终端设备采用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填充信息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终端设备采用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填充信息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上述几个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其有益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的有益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4的值与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单独编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第二信息中不包含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若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第二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第一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第二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上述几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或者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并不包含上述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因此接入网设备无需解码重复冗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另外,也节省了终端设备在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若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填充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一个第一波束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当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当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填充信息的个数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第二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
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包括填充信息或者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第一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第二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及填充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填充信息位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与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
或者,
填充信息位于第二信息中其他内容的最后。
上述几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或者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通过在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填充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填充信息的辅助下对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接入网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
第三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为相应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该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入网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该接入网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为相应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该接入网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接入网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在上报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即上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即上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该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上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也就是说,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不包含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那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基于该上报方式,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后,由于其不存在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因此,接入网设备无需解码重复冗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另外,也节省了终端设备在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空口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例如,可以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及未来的5G等网络制式。
故而,可选的,上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简称BTS)和/或基站控制器,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和/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
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再例如,无线终端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目前,为克服高频频段较大的传播损耗,现有技术采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公共信号传输机制,以通过较大的天线增益来补偿公共信号传播过程中的上述损耗。但是,这种机制下一旦用户发生移动,可能出现传输信号对应的赋形波束的方向不再匹配移动后的用户位置,从而造成接收信号频繁中断的问题。为跟踪公共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赋形波束的变化,现有技术中采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道质量测量及测量结果上报机制,由于用户在不同赋形波束间的切换比较频繁,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动态的上报赋形波束的状态信息。在此过程中,终端设备可能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上报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beam group)的波束状态信息(Beam state information,简称BSI)。当UE上报多组beam group的BSI信息时,即使部分beam group中可能包含相同的beam,但是终端设备在向基站上报BSI信息时,仍然分别上报每个beam group各自对应的BSI信息,从而导致接入网设备需要解码一些已经解码过的波束的质量信息,导致基站解码效率或者解码性能不高。
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如上的技术问题。可选的,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参考信号资源组,可以与上述波束组(beam group)对应,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可以与上述波束组的标识(beam group ID)对应,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与上述波束(beam)对应。故而,下述实施例若涉及到波束,该波束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资源;如果涉及到波束组,该波束组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资源组;如果涉及到波束组的标识,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如果涉及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可以理解为波束组的BSI。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参考信号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CSI-RS)、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简称SS block)、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中的任一个,则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为CSI-RS资源、SS block资源、或者DMRS资源中的任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以为参考信号资源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简称RSRQ)、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简称SNR)、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在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通过控制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不包含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提高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S102: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具体的,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号的传输过程中,接入网设备需要及时的获取终端设备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即需要获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接入网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可以为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可以是广播信道信号、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等,本实施例对参考信号的具体类型并不做限定。
针对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组,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协商参考信号资源的划分机制,并且接入网设备可以告知终端设备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可以包括几个参考信号资源,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划分机制划分参考信号资源组。终端设备确定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息,并将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使得接入网设备获知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成员信息和标识信息;或者,还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划分机制,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划分机制划分参考信号资源组,本实施例对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划分并不做限定。可选的,上述对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划分机制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是终端设备上报给接入网设备的,或者是协议中预定义的。
S1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另外,上述N1、N2、N4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3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具体的,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后,基于该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进行信道测量,得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号质量信息可以为波束组的BSI。具体的信道估计和信道测量过程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测量得到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以基于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任意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是否具有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的确定结果。假设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包括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为了便于说明,下述涉及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均以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为例),且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包括N1个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包括N2个参考信号资源,其中,该N2个参考信号资源中有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剩余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不同,N2=N3+N4。
这样当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终端设备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不包含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信道质量信息,该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即为上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同时终端设备控制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确定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该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用于指示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是指该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信息。其中,该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这里的“一一对应关系”指的是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该参考信号资源自己的质量信息。终端设备确定上报的上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该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上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且这里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上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该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即这里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没有包含在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另外,此处的“一一对应”指的是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没有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即上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分别对应各自的质量信息。可选的,上述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可以是CRI,还可以是其他能够表征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波束的索引信息。上述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以是参考信号资源的RSRP,还可以是其他的能够表征参考信号资源质量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指示信息,例如,参考信号资源的RSRQ,SNR,CQI.等。
基于终端设备上述所确定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S104: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由上述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终端设备在上报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即上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括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即上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该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上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也就是说,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不包含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那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基于该上报方式,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后,由于其不存在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因此,接入网设备无需解码重复冗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另外,也节省了终端设备在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空口开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上述N4的值的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得接入网设备解码得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具体过程。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1: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所述N4的值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步骤可以在S103之后,S104之前执行,还可以在S102之后,S103之前执行,还可以与S103同时执行,本实施例此处对S201的具体实现顺序并不做限定。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结合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个数,测量得到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可选的,这里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个数,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预定义的,或者,是终端设备上报的)。假设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个数为2个,终端设备基于所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就可以测量信道,以得到这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即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并且确定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具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是N4个。之后,终端设备就可以通过N4的值以及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个数和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组所包含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确定待上报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payload size,并通过信道测量结果以及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确定待上报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具体内容。
S202: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具体的,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接入网设备获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具有N4个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可选的,终端设备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选的,该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提前约定的,或者还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预设的,该第一对应关系为不同的N4的值与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为不同的载荷大小与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故而,当接入网设备获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具有N4个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则接入网设备结合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并且基于所确定的载荷大小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payload size)是可变的,但是需要说明是,虽然终端设备上报给接入网设备的信息的payload size是可变的,但是由于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N4的值可以获知终端设备所上报的信息的payload size,所以基站不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盲检。从开销的的角度来说,payload size可变降低了终端设备的上报开销,且节省了盲检次数。
当接入网设备获知了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之后,接入网设备按照该传输格式以及上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就可以分别解析出上述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此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接入网设备的具体解码过程,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或者第一波束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波束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或者第二波束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波束为的标识{1,2,5,6},N4的值等于2。假设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或者第一波束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BSI)为{CRI1,RSRP1,CRI2,RSRP2,CRI3,RSRP3,CRI4,RSRP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或第二波束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为{CRI1,CRI2,CRI5,RSRP5,CRI6,RSRP6},其中,CRI1为参考信号资源1或者波束1的标识,RSRP1为参考信号资源1或者波束1的质量信息,CRI2为参考信号资源2或者波束2的标识,RSRP2为参考信号资源2或者波束2的质量信息,以此类推。
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接入网设备知道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2个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然后接入网设备基于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即知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为一个CRI紧跟一个RSRP,以及CRI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在BSI中排列的;以及,知道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为不包含上述2个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即1和2)的质量信息。基于该传输格式和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接入网设备解析得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即知道哪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质量信息是什么。另外,接入网设备基于解析出来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所包含的CRI,可以知道该参考信号资源组是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还是第二参考资源组。
可选的,当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在PUCCH或者PUSCH中传输时,可以先将N4的值单独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可选的,还可以是将该N4的值和上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单独编码,同时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从而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所接收到的单独编码的信息,解析出N4的值。其中,本申请涉及的“单独编码”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信息分别独立进入编码器,进行编码。如N4的值在信道编码前的比特位为o1,o2,编码后为d1,d2,d3,d4;而其他信息(即上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编码前比特位是a1,a2,a3,a4,编码后为b1,b2,b3,b4,b5,b6,b7,b8。另外,本申请涉及的“联合编码”指的是两个信息一起进入相同的编码器进行编码,如编码前比特位为o1,o2,a1,a2,a3,a4,编码后为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
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结合该第一指示信息获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N4,并基于该N4的值以及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对终端设备上报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简化了接入网设备解码的过程,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过程,下述通过几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介绍本申请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具体内容。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不同的资源。
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首先,对终端设备的上报方式进行介绍: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可以是差分上报,也可以是不差分上报。
当终端设备进行差分上报时,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可以为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实际RSRP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或者平均值。此信息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或者是协议中预定义的。
当终端设备进行差分上报时,接入网设备可以告知终端设备该参考RSRP在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位置。也就是说,参考RSRP的位置是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因此,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关于参考RSRP的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就可以从所测量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所有实际RSRP中,确定出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一个参考RSRP)。可选的,上述参考RSRP的位置不仅仅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的,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上报给接入网设备的,还可以是协议中预定义的。
可选的,当终端设备确定的参考RSRP为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RSRP或者最小RSRP,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参考RSRP所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以上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为例,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设终端设备确定出来的参考RSRP为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RSRP。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最大RSRP为1的RSRP1,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RSRP也是1的RSRP1。
当终端设备上报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的配置,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即RSRP1)放置在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预设位置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除1之外,其他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均是基于RSRP1的差分RSRP。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同样的,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的配置,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即RSRP1)放置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预设位置处,其他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RSRP均为基于该RSRP1的差分RSRP。
也就是说,当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是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即重复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不仅可以包含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还需要包含参考RSRP。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即不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则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即可。
可选的,当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为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所有实际RSRP的平均值,即该参考RSRP与该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任一参考信号资源都不对应,基于该情况,终端设备上报的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除了包含该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相对于该参考RSRP的差分RSRP之外,还包含该参考RSRP。
当终端设备进行不差分上报时,终端设备上报的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RSRP均为该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实际RSRP。
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其中,第二信息中不包含上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上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RSRP1,CRI2,RSRP2,CRI3,RSRP3,CRI4,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5,RSRP5,CRI6,RSRP6}。
再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5,4},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5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4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RSRP1,CRI2,RSRP2,CRI3,RSRP3,CRI4,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5,RSRP5,CRI4}。
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其中,第二信息中不包含上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上述第二信息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选的,第二信息中,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可以是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紧跟着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此类推。第二信息中这些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的排列顺序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的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3,CRI4,RSRP1,RSRP2,RSRP3,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5,CRI6,RSRP5,RSRP6}。
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上述第二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3,CRI4,CRI1,CRI2,CRI5,CRI6},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RSRP1,RSRP2,RSRP3,RSRP4,RSRP5,RSRP6}。
结合上述第二至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或者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并不包含上述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因此接入网设备无需解码重复冗余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另外,也节省了终端设备在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开销。
上述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终端设备在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不包含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提高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下述实施例主要涉及的是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预设填充信息,通过填充信息的作用提高接入网设备解码效率的过程。具体参见下述实施例的介绍。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基于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采用该配置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格式,传输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过程。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S302: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该S301和S302的步骤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S101和S102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303: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S304: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S305: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具体的,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获知待传输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即终端设备获知除了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上述实施二中所介绍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以及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还需要包括填充信息。
可选的,该填充信息包括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该填充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解码重要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该解码重要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为第二信息中最大RSRP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考RSRP指的是RSRP差分时的参考值,一组可能只有一个参考值。目前,通信标准中规定RSRP的取值范围为-140dbm到-44dbm,此时若量化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RSRP信息需要7比特。若采用参考RSRP则会节省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总比特。例如假设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包含4个参考信号资源,每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RSRP的值分别为{-60,-55,-50,-40},那么参考RSRP可以为这些RSRP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或者平均值。当参考RSRP为-60dbm时,此时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RSRP的取值范围是-60dbm到-44dbm,那么量化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RSRP的比特数只需要4比特。
当上述第二信息中包含的填充信息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参考RSRP时,该第二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以为差分的RSRP。这样接入网设备在进行解码时,可以基于参考RSRP和差分的RSRP进行一次解码,如果解码失败,则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继续基于该差分的RSRP和填充的参考RSRP再次进行一次解码,从而提高了接入网设备正确解码的效率。
当第二信息中包含的填充信息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参考信号质量最大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标识时,该第二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以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实际的RSRP。由于第二信息中本身已包含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该填充信息使得第二信息中的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被传输了多次,因此,当接入网设备对某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次未解码成功时,若该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在第二信息中包含了多个,则可以大大提高接入网设备正确解出该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了解码效率。
当第二信息中包含的填充信息为0时,该第二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以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实际的RSRP。由于接入网设备在对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时,基于接入网设备所配置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接入网设备可以预知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哪些比特率为0。如果接入网设备在解码时得到的这些比特位不为0,则接入网设备确定此次解码失败,然后再次进行解码,其降低了接入网设备解码的误码率,进一步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
S306: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可替换的,上述S303可以替换为S303’,该S303’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即通过该第二指示信息告知接入网设备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还包含了填充信息以及告知该填充信息的内容是什么。可选的,该填充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则上述S304可以替换为S304’,该S304’具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可替换的,上述实施例三中的S303和S304还可以为一可选的步骤,可选的,当上述S305被替换为下述S305’时,终端设备可以不执行上述S303和S304的过程。该S305’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用所述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预设的传输格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预设的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上述可替换的方式以及实施例三,可以得到: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可以基于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填充信息;还可以是终端设备自己在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填充信息,并将这种传输格式以第二指示信息的形式告知给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提前约定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终端设备直接采用约定的传输格式传输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或者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通过在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填充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填充信息的辅助下对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接入网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三的过程,下述通过几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介绍本申请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具体内容。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A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该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上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填充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RSRP1,CRI2,RSRP2,CRI3,RSRP3,CRI4,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填充信息,CRI2,填充信息,CRI5,RSRP5,CRI6,RSRP6}。
B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该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波束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上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当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当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相等。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RSRP1,CRI2,RSRP2,CRI3,RSRP3,CRI4,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5,RSRP5,CRI6,RSRP6,填充信息,填充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5,4},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5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4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RSRP1,CRI2,RSRP2,CRI3,RSRP3,CRI4,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5,RSRP5,CRI4,填充信息}。
C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该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可选的,该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可以是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然后是第二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此类推。在该第一信息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的排列顺序和该第一信息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的排列顺序相同。
上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填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3,CRI4,RSRP1,RSRP2,RSRP3,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5,CRI6,填充信息,填充信息,RSRP5,RSRP6}。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5,4},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5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4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3,CRI4,RSRP1,RSRP2,RSRP3,RSRP4},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5,CRI4,RSRP5,填充信息}。
D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在该实施方式下,上述第一信息包含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上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及所述填充信息。可选的,在第二信息中,该填充信息可以位于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还可以位于第二信息中其他内容的最后。
例如,假设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3,4},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为{1,2,5,6},其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5和6为第二参考信号资源,1和2为第三参考信号资源。则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CRI1,CRI2,CRI3,CRI4,CRI1,CRI2,CRI5,CRI6},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为{RSRP1,RSRP2,填充信息,填充信息,RSRP3,RSRP4,RSRP5,RSRP6}。可选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还可以为{RSRP1,RSRP2,RSRP3,RSRP4,RSRP5,RSRP6,填充信息,填充信息}
结合上述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具有相同或者重复的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时,通过在该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包含填充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填充信息的辅助下对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大大提高了接入网设备的解码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接入网设备解码时的误码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5所示,该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和发送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发送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2,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12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传输装置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则,所述发送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2,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传输装置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用所述接入网设备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预设的传输格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传输装置采用预设的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接入网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6所示,该传输装置包括:发送模块21和接收模块22。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23。
具体的,发送模块2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2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所述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N4的值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21,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22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22,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上述图5和图6所示的传输装置,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单独编码。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基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基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填充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波束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当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当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相等。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填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及所述填充信息。
基于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
或者,
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其他内容的最后。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器31、存储器32、处理器3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4和发送器35。通信总线3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3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2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本实施例中,发送器35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器31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该发送器35和接收器31可以集成在一起实现成为收发器,该发送器35和接收器31均可以耦合至所述处理器33。
本实施例中,接收器31,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发送器35,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35,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3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35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传输装置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则,所述发送器35,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35,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传输装置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35,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用所述接入网设备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预设的传输格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传输装置采用预设的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器41、存储器42、处理器4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4和发送器45。通信总线4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4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2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本实施例中,发送器45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器41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该发送器45和接收器41可以集成在一起实现成为收发器,该发送器45和接收器41均可以耦合至所述处理器43。
具体的,发送器45,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器4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4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所述处理器43,用于根据所述N4的值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45,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41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41,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上述图7和图8所示的设备,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单独编码。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基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基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填充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波束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当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当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相等。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包括所述填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及所述填充信息。
基于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
或者,
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其他内容的最后。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者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者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者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的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者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SD)等。

Claims (40)

1.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用所述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预设的传输格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预设的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6.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N4的值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2、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单独编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6、8、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填充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波束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当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当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相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包括填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6、8、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及填充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
或者,
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其他内容的最后。
21.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传输装置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之前,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传输装置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采用所述接入网设备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预设的传输格式,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传输装置采用预设的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26.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包含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有N4个相同,N4大于或者等于1,N3=N2-N4;
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与所述N2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一一对应,所述N3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中的每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均与所述N1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N4的值;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4的值确定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相关,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载荷大小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相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标识之前,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传输格式上报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任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对应的参考RSRP、0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1、22、26和27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4的值与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单独编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1、23-26、28、2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一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携带在第二信息中。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若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不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则所述填充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一个第一波束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中,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或者下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当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一个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填充信息;当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下一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相邻的是所述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的个数相等。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下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最后一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位于所有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前,且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最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之后相邻的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信息包括填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21、23-26、28、2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1个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包含N3个第二参考信号资源、N4个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的部分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的信道质量信息混合携带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所有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组中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以及填充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组中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之后;
或者,
所述填充信息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其他内容的最后。
CN201710687089.7A 2017-08-11 2017-08-11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391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7089.7A CN109391354B (zh) 2017-08-11 2017-08-11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7089.7A CN109391354B (zh) 2017-08-11 2017-08-11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354A CN109391354A (zh) 2019-02-26
CN109391354B true CN109391354B (zh) 2021-02-12

Family

ID=6541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7089.7A Active CN109391354B (zh) 2017-08-11 2017-08-11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135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939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装置
CN106851675A (zh) * 2017-02-03 2017-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组的管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469137B2 (en) * 2011-11-16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939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装置
US10469137B2 (en) * 2011-11-16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51675A (zh) * 2017-02-03 2017-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组的管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354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4042B2 (en)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es
WO2018141272A1 (zh) 终端、网络设备和通信方法
US110055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RU2610457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бит указания ранга, ri,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CN109391445B (zh) 一种pdsch接收信息的指示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0643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9152069B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1582637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199902A1 (zh) 一种选择接收波束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328A1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1143606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回程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23542B (zh)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3285794A (zh)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04663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d2d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10043597A (ko) 기준 신호 측정 구성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EP330043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855410A (zh) 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46637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2223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25896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391354B (zh) 信道质量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15805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4208262B (zh) 载波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5225227A (zh) 一种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5015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