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2939B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82939B CN109382939B CN201811529578.0A CN201811529578A CN109382939B CN 109382939 B CN109382939 B CN 109382939B CN 201811529578 A CN201811529578 A CN 201811529578A CN 109382939 B CN109382939 B CN 1093829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 drum
- rotary drum
- negative pressur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972 Acryl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6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5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pontan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120 cam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0 car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607 chanvre indie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87 hemp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4—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4—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 B29C35/04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using gas or fl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29C2035/1658—Cooling using g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58—Upholstery or cushions, e.g. vehicle upholstery or interior pad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和热风供给机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转筒支承小车、转筒驱动机构、转筒和内胆筒,转筒支承小车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小车架左、右墙板,转筒支承小车架设在机架上,转筒包括左、右筒圈和内胆筒容置笼,转筒驱动机构与右筒圈连接,内胆筒上有负压吸料机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和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负压吸料机构与设在机架上的负压吸料风机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与热风供给机构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与设在机架上的抽风风机管路连接。满足对内饰件的高效率成型要求;缩小对空间的占用,连接可靠,转筒运动稳定性好;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件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汽车内饰件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隔音毡,但并非限于汽车隔音毡,例如汽车地垫等等,不论是隔音毡还是地垫等,通常由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如丙纶纤维、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与天然纤维(如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和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与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相混合的混合纤维)借助于模具经加热成型得到。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与前述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1775708A(汽车内饰件自动成型机)、CN2122781U(汽车内饰件成型设备)和CN201610467U(汽车内饰件自动成型机),等等。
典型的如CN1119237C(模制纤维混合物的方法和装置)、CN102776714B(喂棉辊结构改进的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5B(空气填充法车辆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6B(气流填充式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7B(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8B(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9B(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的预成型箱)和CN102776720B(气流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由于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对包括隔音毡在内的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过程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例如可具体参见CN102776717B的说明书第0056段至0063段),因而成型效率低。
通过对上述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的专利说明书的进一步阅读可知:造成汽车内饰件成型效率低的原因在于模具被设计为静态,并且由于将模具设计为静态,因而致使整机结构松散并且体积大。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959149B推荐有“用于成型纤维材料的装置”,通过对该专利说明书的0047段至0058段的阅读可知,由于采用了转筒并将模具设置于转筒,因而得以通过转筒的连续旋转来满足连续加工隔音毡(该专利称“消音部件”)的要求。但是前述CN102959149B就转筒(即滚筒,以下同)的具体结构、驱使转筒转动的转筒驱动机构的结构、转筒与转动驱动机构的传动连接关系、用于将基本材料吸入成型模具并对吸入的基本材料热风固化以及对热风固化后形成的隔音毡实施冷却的相关机构等等均未给出必要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内饰件成型模设置于转筒并且由转筒载着内饰件成型模转动而得以满足对内饰件产品的高效率成型要求、有利于将转筒支承于小车上并在小车上与同样设置于小车上的转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而得以缩小对空间的占用并且体现与转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可靠性以及保障转筒运动的稳定性、有益于将基本材料以负压方式吸入内饰件成型模的负压吸料机构和将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空气抽吸并且回引至热风发生机构的热风抽吸回引机构以及对热风固化成型的内饰件产品实施风冷却的抽风冷却机构集合于内胆筒而得以体现理想的结构紧凑效果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和热风供给机构,所述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一转筒支承小车、转筒驱动机构、转筒和内胆筒,转筒支承小车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小车左墙板和小车右墙板,转筒支承小车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小车左墙板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左端,而小车右墙板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右端,转筒驱动机构设置在小车右墙板上,转筒包括左、右筒圈和内胆筒容置笼,左、右筒圈彼此对应并且左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左墙板的上部,而右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右墙板的上部,内胆筒容置笼固定在左、右筒圈之间,该内胆筒容置笼为镂空的鼠笼状构造,并且该内胆筒容置笼的内胆筒容置笼腔的左端通过开设在左筒圈上的左筒圈孔与外界相通,而内胆筒容置笼腔的右端通过开设在右筒圈上的右筒圈孔与外界相通,其中,围绕所述内胆筒容置笼的外侧四周并且位于所述左、右筒圈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设置内饰件成型模的内饰件成型模安装腔,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与所述右筒圈转动连接,内胆筒的中部容纳在所述内胆筒容置笼腔内并且该内胆筒的外壁与内胆筒容置笼腔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内胆筒的左端经所述左筒圈孔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外,而右端经所述右筒圈孔同样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外,并且内胆筒的右端与所述机架固定,在内胆筒上并且循着内胆筒的长度方向构成有用于将由所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所述内饰件成型模的负压吸料机构、用于将由所述热风供给机构引出的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内的所述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的高温空气抽吸并回引至热风供给机构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和用于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内的由所述基本材料经高温空气固化而形成的内饰件进行抽风冷却的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负压吸料风机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抽风风机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转筒支承小车的所述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前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前滚轮,而在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后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后滚轮,小车前滚轮与小车前滚轮导轨构成滚动副,而小车后滚轮与小车后滚轮导轨构成滚动副,小车前滚轮导轨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敷设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右端设置有一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前齿条和一后齿条,该前齿条以及后齿条还分别与小车前滚轮导轨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固定,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与前齿条以及后齿条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小车左墙板朝向所述小车右墙板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筒圈支承机构,而在小车左墙板背对小车右墙板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左筒圈限位滚轮;在所述小车右墙板朝向小车左墙板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筒圈支承机构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右筒圈支承机构,而在小车右墙板背对小车左墙板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右筒圈限位滚轮;所述转筒的左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筒圈支承机构上并且由所述左筒圈限位滚轮限位,而所述转筒的右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右筒圈支承机构上并且由所述右筒圈限位滚轮限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筒的右筒圈的右侧面上通过右筒圈链轮固定螺钉固定有一右筒圈链轮,在所述转筒支承小车的小车右墙板上并且位于小车右墙板的中部开设有一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在对应于该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的位置设置在小车右墙板上,该转筒驱动机构包括转筒驱动电机、转筒驱动减速箱、转筒驱动链轮、转筒驱动链条和涨紧链轮,转筒驱动电机与转筒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转筒驱动减速箱连同转筒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所述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的位置通过减速箱固定板与小车右墙板固定,而减速箱固定板与小车右墙板背对所述小车左墙板的一侧固定,转筒驱动链轮固定在转筒驱动减速箱的转筒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涨紧链轮转动地设置在涨紧链轮支承架上,而该涨紧链轮却在架固定在小车右墙板背对小车左墙板的一侧,转筒驱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所述的右筒圈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转筒驱动链轮上并且该转筒驱动链条还与所述的涨紧链轮接触。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胆筒还构成有一内胆筒左端盘和一内胆筒右端盘,内胆筒左端盘对应于所述左筒圈的左筒圈孔,而内胆筒右端盘对应于所述右筒圈的右筒圈孔,所述负压吸料机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以及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位于内胆筒左端盘与内胆筒右端盘之间;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对应在于所述内胆筒右端盘的位置固定有一机架墙板,在内胆筒右端盘上构成有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该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与该机架墙板固定,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负压吸料机构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负压吸料风机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管路连接,而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同样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所述抽风风机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胆筒左端盘背对所述内胆筒右端盘的一侧构成有一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一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和一冷却风抽吸导流罩,在所述内胆筒右端盘背对内胆筒左端盘的一侧配接有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和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与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与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负压吸料风机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抽风风机管路连接,所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与所述的热风供给机构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包括一热风导流管和一对热风吸气腔,热风导流管朝向所述内胆筒左端盘的一端与内胆筒左端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而热风导流管朝向所述内胆筒右端盘的一端与内胆筒右端盘的中心位置固定,在该热风导流管内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热风导流管隔板,由该热风导流管隔板在热风导流管内隔设出一对热风导流管腔,该对热风导流管腔的左端与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相通,而右端与所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一对热风吸气腔由热风吸气腔隔板分隔而成,热风吸气腔隔板的两端固定在内胆筒左、右端盘之间,而热风吸气腔隔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所述热风导流管的外壁固定,所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的左端与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相通,而一对热风吸气腔的右端与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相通;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包括一负压吸料腔和一吸气回风导流管,吸料腔由负压吸料腔隔板隔设而成并且位于所述一对热风吸气腔中的朝向负压吸料机构的一侧的一个热风吸气腔与吸气回风导流管之间,所述负压吸料腔隔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内胆筒左、右端盘之间,而负压吸料腔隔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所述热风导流管的外壁固定,所述负压吸料腔的左端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相通,而右端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相通,吸气回风导流管在所述热风导流管的外壁上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的长度方向隔设而成,该吸气回风导流管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的左端与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相通,而右端与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包括一冷却风吸气腔和一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该冷却风吸气腔由冷却风吸气腔隔板隔设而成并且位于所述一对热风吸气腔中的朝向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的一侧的一个热风吸气腔与冷却风回风导流管之间,所述的冷却风吸气腔隔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内胆筒左、右端盘之间,而冷却风吸气腔隔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所述热风导流管的外壁固定,所述冷却风吸气腔的左端与所述冷却风抽吸导流罩相通,而右端与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相通,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在所述热风导流管的外壁上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的长度方向隔设而成,该冷却风回风导流管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的左端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相通,而右端与所述的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所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中的其中一个热风吸气腔位于所述热风吸气腔隔板与所述负压吸料腔隔板之间,而一对热风吸气腔中的另一个热风吸气腔位于热风吸气腔隔板与所述冷却风吸气腔隔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胆筒左端盘上开设有一吸料腔左吸气口、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一对热风左吸气口、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和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吸料腔左吸气口与所述负压吸料腔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并且该吸料腔左吸气口在所述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内与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相通,而该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与所述吸气回风导流管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一对热风左吸气口与一对热风吸气腔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该对热风左吸气口在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内与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相通,而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与所述的一对热风导流管腔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与所述冷却风吸气腔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该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在所述冷却风抽吸导流罩内与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相通,该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与所述冷却风回风导流管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内设有一用于将所述的一对热风左吸气口分隔的导流罩隔板;在所述内胆筒右端盘上开设有一吸料腔右吸气口、一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一对热风右吸气口、一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和一冷却风右气口,吸料腔右吸气口与所述负压吸料腔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相通,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与所述吸气回风导流管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一对热风右吸气口与所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相通,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与所述冷却风吸气腔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相通,冷却风右气口与所述冷却风回风导流管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相通。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右筒圈支承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左筒圈支承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该左筒圈支承机构包括墙板固定座、平衡杆调整座、平衡杆和一对筒圈托持滚轮,墙板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小车左墙板朝向所述小车右墙板的一侧,平衡杆调整座的下端通过平衡杆调整螺钉在对应于开设在平衡杆调整座上的调整槽的位置与墙板固定座固定,平衡杆的中部通过平衡杆轴与平衡杆调整座的上端铰接,一对筒圈托持滚轮各通过滚轮轴分别转动地设置在平衡杆的两端并且该对筒圈托持滚轮探出小车左墙板的上沿,所述左筒圈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筒圈托持滚轮上。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小车驱动电动机、小车驱动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座、齿轮轴、前齿轮和后齿轮,小车驱动电动机与小车驱动减速机传动配合并且由小车驱动减速机连同小车驱动电动机固定在减速机固定座上,而该减速机固定座与所述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右端朝向右的一侧固定,齿轮轴与小车驱动减速机传动连接,该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于一齿轮轴支承座上,该齿轮轴支承座与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右端朝向右的一侧固定,前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前端并且与所述的前齿条啮合,后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后端并且与所述的后齿条啮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转筒支承小车对转筒支承并且由设置于转筒支承小车的小车右墙板上的转筒驱动机构使转筒连同安装其上的内饰件成型模转动,同时由中部容纳于转筒的内胆筒容置笼腔内而两端探出内胆筒容置笼腔的内胆筒的负压吸料机构将由基本材料供给机构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内饰件成型模,并由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的作用而使内饰件成型模内的基本材料粘结成型以及由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冷却而固化为内饰件产品,因而得以满足对内饰件的高效率成型要求;之二,由于将转筒卧置于转筒支承小车上并在转筒支承小车上实现与转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因而得以缩小对空间的占用并且体现转筒与转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可靠性以及 转筒运动的稳定性;之三,由于将负压吸料机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以及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集合于内胆筒,因而得以体现理想的结构紧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的结构体系的转筒支承小车、转动驱动机构、转筒以及内胆筒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内胆筒相对于图2转过180°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内胆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除另行注明的外都是以图2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结构体系的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和热风供给机构3,由于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的结构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并且还可参见CN101329194B(电子称重开包机的称重机构),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也可称“储棉箱”,基本材料如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如丙纶纤维、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与天然纤维如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和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或者与化学纤维的混合,例如与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由于前述热风供给机构3属于常规技术,因而在图1中仅作了十分简要的示意,例如由空气加热炉31将空气加热,加热后的高温空气经热风管32引至热风分配管33,由热风分配箱33供给下面将要描述的并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在转筒式成型装置成型内饰件的过程中回收的热空气经热风循环管34回引至空气加热炉31,以体现节能。
上面提及的并且在下面还要提及的内饰件主要指汽车隔音毡。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示出了转筒式成型装置结构体系的一转筒支承小车4、转筒驱动机构5、转筒6和内胆筒7,转筒支承小车4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41、小车左墙板42和小车右墙板43,转筒支承小车架41移动地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小车左墙板42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左端,而小车右墙板43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转筒驱动机构5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转筒6包括左、右筒圈61、62和内胆筒容置笼63,左、右筒圈61、62彼此对应并且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上部,而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上部,内胆筒容置笼63固定在左、右筒圈61、62之间,该内胆筒容置笼63为镂空的鼠笼状构造,并且该内胆筒容置笼63的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左端通过开设在左筒圈61上的左筒圈孔611与外界相通,而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右端通过开设在右筒圈62上的右筒圈孔621与外界相通,其中,围绕前述内胆筒容置笼63的外侧四周并且位于前述左、右筒圈61、6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设置内饰件成型模10的内饰件成型模安装腔64,前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与前述右筒圈62转动连接,内胆筒7的中部容纳在前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内并且该内胆筒7的外壁与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内胆筒7的左端经前述左筒圈孔611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而右端经前述右筒圈孔621同样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并且内胆筒7的右端与前述机架1固定,在内胆筒7上并且循着内胆筒7的长度方向构成有用于将由前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前述内饰件成型模10的负压吸料机构71、用于将由前述热风供给机构3引出的对前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前述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的高温空气抽吸并回引至热风供给机构3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和用于对前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由前述基本材料经高温空气固化而形成的内饰件进行抽风冷却的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由此可知,前述的内胆筒7实质上包括负压吸料机构71、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和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即内胆筒7由负压吸料机构71、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以及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构成。其中,在使用状态下,前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的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前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的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
由图2所示,前述的内饰件成型模10被固定在左、右筒圈61、62的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大体上包围着前述的内胆筒容置笼63,由于内饰件成型模10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成型模通气微孔101,因而当转筒6载着内饰件成型模10转动到对应于负压吸料机构71所在的区域时,由该负压吸料机构71的作用,而将由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内饰件成型模10的模腔内。
请重点见图2,在前述的转筒支承小车4的前述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前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前滚轮411,而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后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后滚轮412,小车前滚轮411与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构成滚动副,而小车后滚轮412与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构成滚动副,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敷设即固定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设置有一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的位置设置有一前齿条11a和一后齿条11b,该前齿条11a以及后齿条11b还分别与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固定,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与前齿条11a以及后齿条11b相啮合。
继续见图2,在前述小车左墙板42朝向前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筒圈支承机构421,而在小车左墙板42背对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左筒圈限位滚轮422;在前述小车右墙板43朝向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筒圈支承机构421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右筒圈支承机构431,而在小车右墙板43背对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右筒圈限位滚轮432;前述转筒6的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左筒圈支承机构421上并且由前述左筒圈限位滚轮422限位,而前述转筒6的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右筒圈支承机构431上并且由前述右筒圈限位滚轮432限位。
由图2所示,前述的左筒圈限位滚轮422通过左筒圈限位滚轮轴设置在左筒圈限位滚轮座4221上,该左筒圈限位滚轮座4221与小车左墙板42的左侧固定;前述右筒圈限位滚轮432通过右筒圈限位滚轮轴设置在右筒罪状限位滚轮座4321上,该右筒圈限位滚轮座4321与小车右墙板43的右侧固定。由前述左筒圈限位滚轮422对前述左筒圈61的左侧面限位,而由前述右筒圈限位滚轮432对前述右筒圈62的右侧面限位。
继续见图2,在前述转筒6的右筒圈62的右侧面上通过右筒圈链轮固定螺钉6221固定有一右筒圈链轮622,在前述转筒支承小车4的小车右墙板43上并且位于小车右墙板43的中部开设有一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前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该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的位置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该转筒驱动机构5包括转筒驱动电机51、转筒驱动减速箱52、转筒驱动链轮53、转筒驱动链条54和涨紧链轮55,转筒驱动电机51与转筒驱动减速箱52传动配合并且由转筒驱动减速箱52连同转筒驱动电机51在对应于前述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的位置通过减速箱固定板521与小车右墙板43固定,而减速箱固定板521与小车右墙板43背对前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固定,转筒驱动链轮53固定在转筒驱动减速箱52的转筒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522上,涨紧链轮55转动地设置在涨紧链轮支承架551上,而该涨紧链轮却在架551固定在小车右墙板43背对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转筒驱动链条54的一端套置在前述的右筒圈链轮6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转筒驱动链轮53上并且该转筒驱动链条54还与前述的涨紧链轮55接触。
当转筒驱动电机51工作时,由其带动转筒驱动减速箱52,由转筒驱动减速箱52的转筒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522带动转筒驱动链轮53,由该转筒驱动链轮53带动转筒驱动链条54,由转筒驱动链条54带动前述的右筒圈链轮622,从而使转筒6处于转动状态,由于内饰件成型模10固定于转筒6,因而在转筒6转动时带动内饰件成型模10相应转动,当内饰件成型模10转动到对应于内胆筒7的负压吸料机构71的位置时,基本材料被吸入内饰件成型模10的模腔,当继而转动至对应于前述的热风分配箱33的位置时,由热风分配箱将高温空气引入(喷入)前述内饰件成型模10并由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的抽吸作用而使基本材料熔粘,当转动到对应于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的位置时,由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冷却并固化为内饰件产品,当转离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时,前述的内饰件产品被驱离于内饰件成型膜10的模腔,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2,前述内胆筒7还构成有(即“包括有”,以下同)一内胆筒左端盘74和一内胆筒右端盘75,内胆筒左端盘74对应于前述左筒圈61的左筒圈孔611,而内胆筒右端盘75对应于前述右筒圈62的右筒圈孔621,前述负压吸料机构71、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以及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位于内胆筒左端盘74与内胆筒右端盘75之间;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在于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位置固定有一机架墙板12,在内胆筒右端盘75上构成有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758,该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758与该机架墙板12固定,在使用状态下,前述负压吸料机构71通过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的前述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前述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通过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前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而前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同样通过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述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
继续见图2和图3,在前述内胆筒左端盘74背对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一侧构成有一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一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和一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在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背对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一侧配接有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和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前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前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相通,前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其中,在使用状态下,前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与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的前述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前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与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的前述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前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与前述的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
重点见图3并且结合图2,前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包括一热风导流管721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热风导流管721朝向前述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一端与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中心位置固定,而热风导流管721朝向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一端与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中心位置固定,在该热风导流管721内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7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热风导流管隔板7211,由该热风导流管隔板7211在热风导流管721内隔设出一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该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的左端与前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相通,而右端与前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相通,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由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分隔而成,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的两端固定在内胆筒左、右端盘74、75之间,而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前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固定,前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左端与前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相通,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右端与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相通;前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包括一负压吸料腔711和一吸气回风导流管712,吸料腔711由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隔设而成并且位于前述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朝向负压吸料机构71的一侧的一个热风吸气腔与吸气回风导流管712之间,前述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的两端固定在前述内胆筒左、右端盘74、75之间,而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前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固定,前述负压吸料腔711的左端与前述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相通,而右端与前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相通,吸气回风导流管712在前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上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721的长度方向隔设而成,该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的左端与前述的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相通,而右端与前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前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包括一冷却风吸气腔731和一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该冷却风吸气腔731由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隔设而成并且位于前述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朝向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的一侧的一个热风吸气腔与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之间,前述的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的两端固定在前述内胆筒左、右端盘74、75之间,而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前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固定,前述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左端与前述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相通,而右端与前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相通,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在前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上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721的长度方向隔设而成,该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的左端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相通,而右端与前述的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前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其中一个热风吸气腔位于前述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与前述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之间,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另一个热风吸气腔位于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与前述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之间。
继续见图3并且结合图2,在前述内胆筒左端盘74上开设有一吸料腔左吸气口744、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747、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和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吸料腔左吸气口744与前述负压吸料腔71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并且该吸料腔左吸气口744在前述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内与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相通,而该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与前述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与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该对热风左吸气口746在前述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内与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747相通,而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747与前述的一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与前述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该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在前述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内与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相通,该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与前述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前述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内设有一用于将前述的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分隔的导流罩隔板7421.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2和图3,在前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上开设有一吸料腔右吸气口757a、一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757b、一对热风右吸气口757c、一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757d和一冷却风右气口757e,吸料腔右吸气口757a与前述负压吸料腔71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前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相通,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757b与前述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前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一对热风右吸气口757c与前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前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相通,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757d与前述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前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相通,冷却风右气口757e与前述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前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
继续见图2,由于前述右筒圈支承机构431的结构是与前述左筒圈支承机构421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仅对左筒圈支承机构421进行说明,该左筒圈支承机构421包括墙板固定座4211、平衡杆调整座4212、平衡杆4213和一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墙板固定座4211固定在前述小车左墙板42朝向前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平衡杆调整座4212的下端通过平衡杆调整螺钉42121在对应于开设在平衡杆调整座4212上的调整槽42122的位置与墙板固定座4211固定,平衡杆4213的中部通过平衡杆轴42131与平衡杆调整座4212的上端铰接,一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各通过滚轮轴42141分别转动地设置在平衡杆4213的两端并且该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探出小车左墙板42的上沿,前述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上。
仍见图2,前述的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包括小车驱动电动机441、小车驱动减速机442、减速机固定座443、齿轮轴444、前齿轮445a和后齿轮445b,小车驱动电动机441与小车驱动减速机442传动配合并且由小车驱动减速机442连同小车驱动电动机441固定在减速机固定座443上,而该减速机固定座443与前述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朝向右的一侧固定,齿轮轴444与小车驱动减速机442传动连接,该齿轮轴444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于一齿轮轴支承座4441上,该齿轮轴支承座4441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朝向右的一侧固定,前齿轮445a固定在齿轮轴444的前端并且与前述的前齿条11a啮合,后齿轮445b固定在齿轮轴444的后端并且与前述的后齿条11b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小车驱动电动机44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动机,当小车驱动电动机441工作时,由其带动小车驱动减速箱442,经小车驱动减速箱442减速并带动齿轮轴444转动,由于分别固定在齿轮轴444的前、后端的前、后齿轮445a、445b分别与前、后齿条11a、11b啮合,因而得以带动转筒支承小车架41通过小车前、后滚轮411、412循着小车滚轮前、后导轨4111、4121移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移动方向取决于小车驱动电动机441的转动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将转筒支承小车架41连同转筒6移动的目的是有便于检护及换模。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图1中示意的热风从给机构3、负压吸料风机8和抽风风机9处于工作状态,由于有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因而图1所示的负压吸料风机8可有两台,也可有一台,当两台时,前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通过管路与该两台负压吸料风机8中的其中一台负压吸料风机的负压吸料风机进风口连接,而前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通过管路与该两台负压吸料风机8中的另一台负压吸料风机的负压吸料风机进风口连接,而两台负压吸料风机8的负压吸料风机出风口与过滤箱20连接;当采用一台负压吸料风机8时,那么将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通过一类似于Y字形的三通接头并且由管路与负压吸料风机8的负压吸料风机进风口连接。由于前述的抽风风机9、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如同对负压吸料风机8、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的说明,因而不再重复说明。如同前述,由于有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因而属于热风供给机构3的结构体系的高温空气抽风机(图中未标注)既可有两台,也可有一台,具体如同对负压吸料风机8的说明,高温空气抽风机的高温空气抽风机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热风回流箱连接,而热风回流箱与前述的热风循环管34连接,毫无疑问,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通过管路与前述的高温空气抽风机的高温空气抽风机进气口连接。
由前述转筒驱动机构5带动转筒6连同内饰件成型模10转动,当内饰件成型模10转动到对应于前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的分梳辊21下方的基本材料出料口22的位置时,在前述负压吸料风机8的工作下,由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分别对负压吸料机构71的负压吸料腔711以及吸气回风导流管712抽吸,由于负压吸料腔711的朝向内饰件成型模10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是敞口的,因而在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的负压作用下通过成型模通气微孔101将出自基本材料出料口22处的基本材料吸入内饰件成型模10的模腔内。在该过程中负压吸料气流的流向(走向)由图3中的箭头示意,具体而言,负压吸料腔711的左端或称左半幅内的负压吸料气流依次经吸料腔左吸气口744、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的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腔7411、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和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757b并经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引出至前述的负压吸料风机8的负压吸料风机进风口,而负压吸料腔711的右端或称右半幅内的负压吸料气流经吸气腔右吸气口757a由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引出至前述负压吸料风机8的负压吸料风机进气口。前述过程可概括为基本材料填模。
当填有基本材料的内饰件成型模10由转筒6带其转动到对应于热风供给机构3的热风分配箱33的位置时,出自热风分配箱33的高温空气喷向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前述基本材料,与此同时在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前述基本材料对应到高温空气抽气机构72的位置时,在前述高温空气抽风机的工作下,由一对热风吸气腔722进行抽吸,使基本材料熔粘而形成待冷却固化的内饰件(高温气流经成型模通气微孔101进入一对热风吸气腔722)进入一对热风吸气腔722内高温空气的走向由图3标注的箭头示意,具体是: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左端或称左半幅内的高温气流依次经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腔7422、一对热风回风口747和一对热风导流管721的一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并经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引出,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右端或称右半幅内的高温气流经一对热风右吸气口751c后由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引出。由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引出的高温空气进入前述高温空气抽风机的高温空气抽风机进气口,由高温空气抽风机的高温空气抽风机出气口引至前述的热风回流箱,由热风回流箱引入热风循环管34,由热风循环管34引入空气加热炉31,空气加热炉31内的高温空气经热风管32引入热风分配箱33,由热风分配箱33喷向内饰件模具10内的基本材料。前述过程可概括为基本材料熔粘,以形成待冷却固化的内饰件。
当转筒6载着内饰件成型模10转动到对应于前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的位置时,在前述抽风风机9的工作下,由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抽吸,具体而言,由冷却风吸气腔731进行吸气,使前述完成了熔粘的基本材料即前述的待冷却固化的内饰件冷却固化为内饰件产品。自外界依次经待固化的内饰件和成型模通气微孔101进入冷却风吸气腔731内的空气的走向由图3标注的箭头示意,具体是: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左端或称左半幅内的空气依次经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的冷却风抽吸导流罩腔7431、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冷却风右气口757e和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并经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引入抽风风机9的抽风风机进风口,抽风风机9的抽风风机出风口既可以与外界相通,也可以通过管路与上面提及的过滤箱20连接,而冷却风吸气腔731右端或称右半幅内的空气依次经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757d和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引入抽风风机9的抽风风机进风口,由抽风风机9的抽风风机出风口引至外界或引入过滤箱20,该过程可概括冷却固化成型。当内饰件成型模10转离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后将内饰件产品以铲除方式或其它类似方式从内饰件成型模10上驱离。本发明得到的内饰件即汽车内饰件的密度是相等的,但厚度则依据内饰件产品的具体设计要求,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内饰件成型模10的模腔深浅依据内饰件产品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上述基本材料填模、基本材料熔粘为待冷却固化的内饰件以及冷却固化成型为内饰件产品的过程是连续的,因而具有良好的成型效率。依据专业常识,围绕内胆容置笼63设置的前述内饰件成型模10由复数个单元的组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和热风供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一转筒支承小车(4)、转筒驱动机构(5)、转筒(6)和内胆筒(7),转筒支承小车(4)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41)、小车左墙板(42)和小车右墙板(43),转筒支承小车架(41)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小车左墙板(42)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左端,而小车右墙板(43)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转筒驱动机构(5)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转筒(6)包括左、右筒圈(61、62)和内胆筒容置笼(63),左、右筒圈(61、62)彼此对应并且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上部,而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上部,内胆筒容置笼(63)固定在左、右筒圈(61、62)之间,该内胆筒容置笼(63)为镂空的鼠笼状构造,并且该内胆筒容置笼(63)的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左端通过开设在左筒圈(61)上的左筒圈孔(611)与外界相通,而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右端通过开设在右筒圈(62)上的右筒圈孔(621)与外界相通,其中,围绕所述内胆筒容置笼(63)的外侧四周并且位于所述左、右筒圈(61、6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设置内饰件成型模(10)的内饰件成型模安装腔(64),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与所述右筒圈(62)转动连接,内胆筒(7)的中部容纳在所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内并且该内胆筒(7)的外壁与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内胆筒(7)的左端经所述左筒圈孔(611)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而右端经所述右筒圈孔(621)同样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并且内胆筒(7)的右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在内胆筒(7)上并且循着内胆筒(7)的长度方向构成有用于将由所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的负压吸料机构(71)、用于将由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引出的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所述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的高温空气抽吸并回引至热风供给机构(3)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和用于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由所述基本材料经高温空气固化而形成的内饰件进行抽风冷却的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筒支承小车(4)的所述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前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前滚轮(411),而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后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后滚轮(412),小车前滚轮(411)与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构成滚动副,而小车后滚轮(412)与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构成滚动副,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敷设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设置有一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的位置设置有一前齿条(11a)和一后齿条(11b),该前齿条(11a)以及后齿条(11b)还分别与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固定,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与前齿条(11a)以及后齿条(11b)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车左墙板(42)朝向所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筒圈支承机构(421),而在小车左墙板(42)背对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左筒圈限位滚轮(422);在所述小车右墙板(43)朝向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筒圈支承机构(421)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右筒圈支承机构(431),而在小车右墙板(43)背对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右筒圈限位滚轮(432);所述转筒(6)的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筒圈支承机构(421)上并且由所述左筒圈限位滚轮(422)限位,而所述转筒(6)的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右筒圈支承机构(431)上并且由所述右筒圈限位滚轮(432)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筒(6)的右筒圈(62)的右侧面上通过右筒圈链轮固定螺钉(6221)固定有一右筒圈链轮(622),在所述转筒支承小车(4)的小车右墙板(43)上并且位于小车右墙板(43)的中部开设有一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该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的位置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该转筒驱动机构(5)包括转筒驱动电机(51)、转筒驱动减速箱(52)、转筒驱动链轮(53)、转筒驱动链条(54)和涨紧链轮(55),转筒驱动电机(51)与转筒驱动减速箱(52)传动配合并且由转筒驱动减速箱(52)连同转筒驱动电机(51)在对应于所述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的位置通过减速箱固定板(521)与小车右墙板(43)固定,而减速箱固定板(521)与小车右墙板(43)背对所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固定,转筒驱动链轮(53)固定在转筒驱动减速箱(52)的转筒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522)上,涨紧链轮(55)转动地设置在涨紧链轮支承架(551)上,而该涨紧链轮却在架(551)固定在小车右墙板(43)背对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转筒驱动链条(54)的一端套置在所述的右筒圈链轮(6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转筒驱动链轮(53)上并且该转筒驱动链条(54)还与所述的涨紧链轮(55)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筒(7)还构成有一内胆筒左端盘(74)和一内胆筒右端盘(75),内胆筒左端盘(74)对应于所述左筒圈(61)的左筒圈孔(611),而内胆筒右端盘(75)对应于所述右筒圈(62)的右筒圈孔(621),所述负压吸料机构(71)、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以及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位于内胆筒左端盘(74)与内胆筒右端盘(75)之间;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在于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位置固定有一机架墙板(12),在内胆筒右端盘(75)上构成有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758),该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758)与该机架墙板(12)固定,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负压吸料机构(71)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所述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而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同样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所述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筒左端盘(74)背对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一侧构成有一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一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和一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在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背对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一侧配接有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和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相通,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所述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所述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所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与所述的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包括一热风导流管(721)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热风导流管(721)朝向所述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一端与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中心位置固定,而热风导流管(721)朝向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一端与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中心位置固定,在该热风导流管(721)内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7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热风导流管隔板(7211),由该热风导流管隔板(7211)在热风导流管(721)内隔设出一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该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的左端与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相通,而右端与所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相通,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由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分隔而成,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的两端固定在内胆筒左、右端盘(74、75)之间,而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所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固定,所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左端与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相通,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右端与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相通;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包括一负压吸料腔(711)和一吸气回风导流管(712),吸料腔(711)由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隔设而成并且位于所述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朝向负压吸料机构(71)的一侧的一个热风吸气腔与吸气回风导流管(712)之间,所述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内胆筒左、右端盘(74、75)之间,而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所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固定,所述负压吸料腔(711)的左端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相通,而右端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相通,吸气回风导流管(712)在所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上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721)的长度方向隔设而成,该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的左端与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相通,而右端与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包括一冷却风吸气腔(731)和一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该冷却风吸气腔(731)由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隔设而成并且位于所述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朝向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的一侧的一个热风吸气腔与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之间,所述的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内胆筒左、右端盘(74、75)之间,而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与所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固定,所述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左端与所述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相通,而右端与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相通,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在所述热风导流管(721)的外壁上并且循着热风导流管(721)的长度方向隔设而成,该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的左端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相通,而右端与所述的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所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其中一个热风吸气腔位于所述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与所述负压吸料腔隔板(7111)之间,而一对热风吸气腔(722)中的另一个热风吸气腔位于热风吸气腔隔板(7221)与所述冷却风吸气腔隔板(73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筒左端盘(74)上开设有一吸料腔左吸气口(744)、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747)、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和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吸料腔左吸气口(744)与所述负压吸料腔(71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并且该吸料腔左吸气口(744)在所述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内与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相通,而该吸气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5)与所述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与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该对热风左吸气口(746)在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内与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747)相通,而一对热风导流管回风口(747)与所述的一对热风导流管腔(7212)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与所述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该冷却风吸气腔左吸气口(748a)在所述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内与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相通,该冷却风回风导流管回风口(748b)与所述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的左端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在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内设有一用于将所述的一对热风左吸气口(746)分隔的导流罩隔板(7421);在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上开设有一吸料腔右吸气口(757a)、一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757b)、一对热风右吸气口(757c)、一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757d)和一冷却风右气口(757e),吸料腔右吸气口(757a)与所述负压吸料腔(71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相通,吸气回风导流管引气口(757b)与所述吸气回风导流管(712)的吸气回风导流管腔(712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一对热风右吸气口(757c)与所述的一对热风吸气腔(722)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的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相通,冷却风吸气腔右吸气口(757d)与所述冷却风吸气腔(73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相通,冷却风右气口(757e)与所述冷却风回风导流管(732)的冷却风回风导流管腔(7321)的右端相通并且还与所述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筒圈支承机构(431)的结构是与所述左筒圈支承机构(421)的结构相同的,该左筒圈支承机构(421)包括墙板固定座(4211)、平衡杆调整座(4212)、平衡杆(4213)和一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墙板固定座(4211)固定在所述小车左墙板(42)朝向所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平衡杆调整座(4212)的下端通过平衡杆调整螺钉(42121)在对应于开设在平衡杆调整座(4212)上的调整槽(42122)的位置与墙板固定座(4211)固定,平衡杆(4213)的中部通过平衡杆轴(42131)与平衡杆调整座(4212)的上端铰接,一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各通过滚轮轴(42141)分别转动地设置在平衡杆(4213)的两端并且该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探出小车左墙板(42)的上沿,所述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筒圈托持滚轮(42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包括小车驱动电动机(441)、小车驱动减速机(442)、减速机固定座(443)、齿轮轴(444)、前齿轮(445a)和后齿轮(445b),小车驱动电动机(441)与小车驱动减速机(442)传动配合并且由小车驱动减速机(442)连同小车驱动电动机(441)固定在减速机固定座(443)上,而该减速机固定座(443)与所述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朝向右的一侧固定,齿轮轴(444)与小车驱动减速机(442)传动连接,该齿轮轴(444)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于一齿轮轴支承座(4441)上,该齿轮轴支承座(4441)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朝向右的一侧固定,前齿轮(445a)固定在齿轮轴(444)的前端并且与所述的前齿条(11a)啮合,后齿轮(445b)固定在齿轮轴(444)的后端并且与所述的后齿条(11b)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29578.0A CN109382939B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29578.0A CN109382939B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82939A CN109382939A (zh) | 2019-02-26 |
CN109382939B true CN109382939B (zh) | 2024-04-09 |
Family
ID=6543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29578.0A Active CN109382939B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8293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9149A (zh) * | 2011-05-19 | 2013-03-06 | 欧拓管理公司 | 用于成型纤维材料的装置 |
DE102013214454A1 (de) * | 2013-07-24 | 2015-01-29 | manroland sheetfed GmbH | Bogenführungszylinder mit einer pneumatischen Bogenhaltevorrichtung |
CN104528450A (zh) * | 2014-12-29 | 2015-04-22 | 常熟市龙略机电有限公司 | 开幅对中机 |
CN209224343U (zh) * | 2018-12-14 | 2019-08-09 | 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
2018
- 2018-12-14 CN CN201811529578.0A patent/CN1093829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9149A (zh) * | 2011-05-19 | 2013-03-06 | 欧拓管理公司 | 用于成型纤维材料的装置 |
DE102013214454A1 (de) * | 2013-07-24 | 2015-01-29 | manroland sheetfed GmbH | Bogenführungszylinder mit einer pneumatischen Bogenhaltevorrichtung |
CN104528450A (zh) * | 2014-12-29 | 2015-04-22 | 常熟市龙略机电有限公司 | 开幅对中机 |
CN209224343U (zh) * | 2018-12-14 | 2019-08-09 | 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82939A (zh) | 2019-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58554B1 (ko) | 촉매펠렛제조장치 | |
CN109382939B (zh)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
CN111546702A (zh) | 一种用于蜂窝纸加工用的烘干设备 | |
CN114593584B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烘干机 | |
CN214294366U (zh) | 一种热熔胶港宝挤出成型装置 | |
CN110328775B (zh) | 一种用于生产玻璃包边用聚氨酯组合料的干燥箱 | |
CN113787671B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加工用塑料壳体注塑设备 | |
CN102431111B (zh) | 双工位滚塑成型装置 | |
CN114182438B (zh) | 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用热压机 | |
CN209224343U (zh) |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 |
CN210552339U (zh) | 一种塑料粒子定量输送除湿装置 | |
CN221495488U (zh) | 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废料收集设备 | |
CN211164941U (zh) | 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动滚塑机 | |
CN202318693U (zh) | 双工位滚塑成型装置 | |
CN210532823U (zh) | 一种岩棉生产用冷却器 | |
CN118358138B (zh) | 一种epp注塑模具冷却用自动通风恒温室 | |
CN219551087U (zh) | 一种司机室地板生产用烘干除尘装置 | |
CN21539647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注塑件加工的注塑装置 | |
CN117858464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 | |
CN216423303U (zh) | 一种玩具生产用具有循环水冷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20280406U (zh) | 一种注塑件冷却机构 | |
CN220946496U (zh) | 一种便于除尘的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 |
CN219522939U (zh) | 一种新型塑料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结构 | |
CN114889224B (zh) | 一种节能型瓦楞纸板定型烘干装置 | |
CN221819414U (zh) | 再生塑料注塑成品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