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8867A -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8867A
CN109378867A CN201811322267.7A CN201811322267A CN109378867A CN 109378867 A CN109378867 A CN 109378867A CN 201811322267 A CN201811322267 A CN 201811322267A CN 109378867 A CN109378867 A CN 109378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vsc
value
lcc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22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8867B (zh
Inventor
余昕越
袁志昌
田宝烨
马慧远
于希娟
郭佩乾
吴爱军
刘文华
魏应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222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8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8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8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8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88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混合直流输电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选取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幺值并确定额定工况参数,对模型求解。利用柔性直流输电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电压和VSC系统换流站流向交流母线电流与传统直流输电LCC侧受端电网等效阻抗的线性关系,将两参数通过线性组合得到虚拟点电压,通过PI环节定虚拟点电压控制,使VSC系统针对LCC侧受端电网等效阻抗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使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输出在该受端电网强度下最大功率。本发明降低控制难度,提高在同等受端电网强度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混合直流输电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直流输电(LCC-HVDC,以下简称LCC)依靠其远程输电能损小、可实现各个交流系统间的互联等诸多优势,成为了我国远程电能输送的重要途径。但LCC-HVDC存在易换向失败隐患、需要一定无功补偿、无法向受端弱交流电网送电等缺陷也随之日益显现。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以下简称VSC)具有无功有功独立可调、能向弱交流电网供电、不用考虑换向失败问题等优点,近年来正逐步投入到实际应用中。随着柔直输电系统相应设备容量的日益提高及新能源并入电网等需求的发展,未来必然会出现更多两种直流系统间产生电气互联、构成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案例。
当VSC系统与LCC系统落点间存在电气潮流通路进而连结构成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后,其运行特性必然迥异于其各自独立运行时所表现出的特性。当接入受端电网的直流线路的条数增加时,其受端电网的强度由于短路容量的下降而相对减弱,因此,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输电能力可以从直流系统向不同强度的受端电网送电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柔性直流相对而言较为灵活的无功调控能力可以作为提高混合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对于引入了柔性直流的混合多馈入系统,目前对其运行特性尚无较为统一的定量评估方法。目前大部分切入点都是借鉴传统直流短路比的思想,通过定义混合多馈入的短路比来衡量受端电网的强度。有学者提出了混合多馈系统中的短路比视在增加量(AISCR)的概念,这是一个分析VSC系统发出不同有功对LCC受端电网强度影响的定量指标,但是并未对VSC系统发出不同无功的情况加以分析,且其VSC的控制方式仅局限于定有功和定交流电压控制,而未考虑定无功功率控制。也有研究提出了依靠寻找最优化的约束潮流方程解,求解混合系统中LCC系统在传输功率最大的条件下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临界值的方法,从而给出了一个定量衡量VSC对LCC受端系统强度影响情况的指标;同时有学者提出等效有效短路比(equivalent ESCR,EESCR)指标,用以评价VSC对LCC运行特性的影响。然而,此处给出的指标仍然只着眼于VSC发出不同有功对LCC的影响,没有揭示VSC发出有功的同时提供不同无功支援下对LCC受端系统的影响情况。
现有针对直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的评估方法中,对于单馈入LCC-HVDC系统而言,其逆变器的有功功率特性为一条二次函数曲线,输出的有功功率Pd1随直流电流Id1增大呈现出先升高后下滑的变化趋势,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点即为系统在该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MAP);对于多条传统直流构成的多馈入直流系统,其中第k条线路采取定γ角控制,若维持其它线路的直流电流保持为一个恒定值不变,则当第k条线路电流的值变化时,多馈入系统存在一个最大传输功率(Multi-infeed MAP,MMAP),即同等电路条件下系统在维持稳定的同时能够向受端电网输送的最大功率,使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传输状态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提高线路和设备的利用率。对于引入了VSC-HVDC的混合直流系统,同样也存在一个稳态最大传输功率,当受端电网强度改变时,系统的最大功率传输能力也会发生改变。然而,目前缺乏对稳态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如何使混合直流系统始终运行在传输最大功率状态还缺乏相应的控制策略。现有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功率传输能力的研究均需要在知晓受端电网等效阻抗的具体数值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但在实际工程中无法实时和精确获取受端电网等效阻抗的数值,尤其是在受端电网强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因此难以满足工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本发明降低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难度,可实现随着受端电网等效阻抗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提高了在同等受端电网强度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柔性直流输电VSC系统模型、联络线模型和传统直流输电LCC系统模型三部分,具体如下:
(1-1)VSC系统模型;
VSC系统逆变站出口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t、Qt分别为VSC系统逆变站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c∠θc为VSC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其中Zc为阻抗值、θc为阻抗角,Uc为VSC逆变站出口交流电压,δ3为VSC逆变站出口电压相角,Us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
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s、Qs分别为VSC系统从交流母线处流向换流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sc2、Qac2分别为VSC系统从交流母线流向受端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2∠θ2为VSC侧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其中Z2为阻抗值、θ2为阻抗角,E2∠0°为VSC受端电网的等效电动势;
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节点功率守恒方程为:
Pac2=-(Ps+PVL2)
Qac2=-(Qs+QVL2)
其中,PVL2、QVL2分别为从联络线注入VSC侧交流母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2)联络线模型;
从LCC系统交流母线流向联络线的潮流方程:
其中,PVL1、QVL1分别为LCC侧交流母线注入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s1为LC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1为LC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Z12∠θ12为联络线的等效阻抗,其中Z12为阻抗值、θ12为阻抗角;
从联络线注入VSC系统交流母线的潮流方程:
其中,PVL2、QVL2分别为从联络线注入VSC侧交流母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3)LCC系统模型;
从LCC直流侧经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方程:
其中,PdC1为LCC逆变站输出的有功功率,μ为LCC逆变站换相重叠角,γ为LCC逆变站息弧角,CT为反映逆变站系统特性的常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中,ST为换流变压器容量,XT为换流变短路阻抗,t为换流变压器变比,Pdc1N为直流侧额定有功功率;
直流系统输出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在直流侧表达式如下:
Pdc1=Udc1Idc1
其中,Udc1、Idc1分别表示LCC系统直流侧电压和电流;
流过LCC系统逆变器的直流电流方程:
Idc1=Us1KT[cosγ-cos(μ+γ)]
其中,KT为反映逆变站系统特性的常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中,Us1N为交流电压基准值,Udc1B为LC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
维持LCC系统稳定运行所需流向LCC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计算式:
其中,Qdc1为流入LCC逆变站的无功功率;
LCC系统逆变站出口无功补偿设备提供的无功功率:
其中,Qc为LCC系统逆变站出口无功补偿设备提供的无功功率,Bc为等值补偿电容工频电纳值;
LC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ac1、Qac1分别为LCC系统从交流母线流向受端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1∠θ1为LCC侧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其中Z1为阻抗值、θ1为阻抗角,E1∠θe为LCC受端电网的等效电动势,其中E1为电动势的值,θe为电动势相角;
LC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功率守恒方程为:
Pac1=Pdc1+PVL1
Qac1=Qc+QVL1-Qdc1
其中,各个等效阻抗的阻抗角θ1=θ2=θ12=θC=90°;
(2)选取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幺值及确定额定工况参数;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标幺值选取的原则为:功率基值为VSC系统或LCC系统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交流电压基值为换流站出口交流母线电压的额定值,VS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为VSC直流侧的额定电压,LC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为LCC直流侧的额定电压;
假设额定工况为:VSC系统有功输出为额定值且发出无功,Pt=1、Qt=0~0.3,VSC系统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Zc=0.1,LCC系统输出额定有功功率,Pdc1=1、Idc1=1、Us1=1,LCC换流站出口处的无功补偿设备提供LCC逆变站所需的全部无功功率,且联络线间无有功和无功潮流流过,Pac2=1、Qac1=0、QVL1=0,设定线路等效阻抗Z1、Z2和Z12的值;将Pdc1、Pt、Idc1、Us1、Qac1、QVL1、Pac2、Qt、Zc、Z1、Z2和Z12作为额定工况参数;
(3)将额定工况参数带入步骤(1)建立的模型求解,得到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固定参数:CT、Bc、E1、δe、E2、KT
(4)设定Z1的变化范围及对应的变化步长,固定LCC系统的Pdc1=1、γ=18°,按照步长在Z1的变化范围内改变Z1的值,在每一个固定的Z1下,对VSC系统的Pt、Qt进行调节,不断增大Pt,Qt按满容量发,直到将Pt、Qt的值带入步骤(1)模型求解结果为模型无解为止,记录临界有解状态系统输出的总功率,得到混合双馈入系统在不同Z1下所能输出的总功率,并记录不同Z1下VSC侧交流母线的电压Us2和从VSC换流变压器流向VSC侧交流母线的电流Ic,Ic的计算式为:
其中,Zc为VSC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的阻抗值;
(5)将步骤(4)记录的Us2、Ic和Z1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线性表达式:
其中,kIc、kUs2为一次函数斜率,bIc、bUs2为相应的截距;
构建虚拟点电压Uxn表达式如下:
Uxn=IcRxn+Us2
虚拟点电压Uxn随Z1变化趋势即Uxn对Z1求导数:
有:
计算得到Rxn的近似值R′xn,根据该近似值设定一个取值区间[0.5R′xn,2R′xn],步长取0.01R′xn,在该取值区间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遍历不同Rxn取值下Uxn随Z1变化情况,每一个Rxn值对应一组Uxn随Z1变化的数据,找出各组数据中Uxn方差最小的一组数据所对应的Rxn值及Uxn平均值,将该Uxn平均值作为定虚拟点电压控制中的Uxn给定值
(6)根据和Rxn配置控制环节,VSC和LCC系统的控制方法分别为:
VSC系统:逆变侧采用内外双环控制;内环采用定电流控制模式,实现dq轴电流解耦,dq轴电流Id、Iq的给定值由外环控制环节确定;外环采用定虚拟点电压控制,相应的外环控制环节由设计的虚拟点电压控制器算法和有功功率控制器算法组成,虚拟点电压控制器实时测量U52和Ic的有效值,在得到Us2和Ic的有效值后加入一个惯性环节进行低通滤波,再根据Uxn=IcRxn+Us2计算得到Uxn的实时值;将Uxn的实时值与给定值做差后作为PI环节的输入信号进行定Uxn值控制,该PI控制器输出量作为VSC系统逆变站dq解耦后Qt对应的无功电流Iq的给定值,进而确定了此时VSC系统输出的Qt值;有功功率控制器的Pt给定值确定,Pt的实时值与给定值做差后作为PI环节的输入信号,该PI控制器输出量作为VSC系统逆变站dq解耦后Pt对应的有功电流Id的给定值,进而确定了此时VSC系统输出的Pt值;
LCC系统:逆变侧定有功功率Pdc1=1、定熄弧角γ=18°控制;
在上述控制模式下,当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受端电网强度变化时,VSC系统自动调整运行参数Pt、Qt,使得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在传输功率最大的模式。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方法必须依赖知晓受端电网阻抗具体数值来确定控制参数和控制模式复杂的缺点,将控制参数的调整集中到了VSC系统侧,简化了控制难度;同时,针对实际工程运行中受端电网的强度难以准确测量,进而无法确定使系统传输功率最大所需的控制参数的值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定虚拟点电压Uxn控制的方法,通过该控制方法能够使得系统的控制参数自动随受端电网等效阻抗Z1的变化自动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在不同的受端电网强度下系统都能自动调整到最大功率模式下运行,从而提高了在同等受端电网强度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VSC系统的外环控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上面部分为LCC系统,由逆变站、换流变压器、交流母线和受端电网组成;下面部分为VSC系统,由逆变站、换流变压器,交流母线和受端电网组成;两个系统之间通过联络线连接,联络线分别连接在LCC系统和VSC系统的交流母线上。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柔性直流输电VSC系统模型、联络线模型和传统直流输电LCC系统模型三部分,具体如下:
(1-1)VSC系统模型;
VSC系统逆变站出口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t、Qt分别为VSC系统逆变站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c∠θc为VSC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其中Zc为阻抗值、θc为阻抗角,Uc为VSC逆变站出口交流电压,δ3为VSC逆变站出口电压相角,Us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
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S、QS分别为VSC系统从交流母线处流向换流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ac2、Qac2分别为VSC系统从交流母线流向受端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2∠θ2为VSC侧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其中Z2为阻抗值、θ2为阻抗角,E2∠0°为VSC受端电网的等效电动势;
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节点功率守恒方程为:
Pac2=-(Ps+PVL2)
Qac2=-(Qs+QVL2)
其中,PVL2、QVL2分别为从联络线注入VSC侧交流母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2)联络线模型;
从LCC系统交流母线流向联络线的潮流方程:
其中,PVL1、QVL1分别为LCC侧交流母线注入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s1为LC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1为LC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Z12∠θ12为联络线的等效阻抗,其中Z12为阻抗值、θ12为阻抗角。
从联络线注入VSC系统交流母线的潮流方程:
其中,PVL2、QVL2分别为从联络线注入VSC侧交流母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3)LCC系统模型;
从LCC直流侧经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方程:
其中,Pdc1为LCC逆变站输出的有功功率,μ为LCC逆变站换相重叠角,γ为LCC逆变站息弧角,CT为反映逆变站系统特性的常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中,ST为换流变压器容量,XT为换流变短路阻抗,τ为换流变压器变比,Pdc1N为直流侧额定有功功率;
直流系统输出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在直流侧表达式如下:
Pdc1=Udc1Idc1
其中,Udc1、Idc1分别表示LCC系统直流侧电压和电流。
流过LCC系统逆变器的直流电流方程:
Idc1=Us1KT[cosγ-cos(μ+γ)]
其中,KT为反映逆变站系统特性的常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中,Us1N为交流电压基准值,Udc1B为LC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
维持LCC系统稳定运行所需流向LCC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计算式:
其中,Qdc1为流入LCC逆变站的无功功率;
LCC系统逆变站出口无功补偿设备提供的无功功率:
其中,Qc为LCC系统逆变站出口无功补偿设备提供的无功功率,Bc为等值补偿电容工频电纳值;
LC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ac1、Qac1分别为LCC系统从交流母线流向受端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1∠θ1为LCC侧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其中Z1为阻抗值、θ1为阻抗角,E1∠θc为LCC受端电网的等效电动势,其中E1为电动势的值,θe为电动势相角;
LC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功率守恒方程为:
Pac1=Pdc1+PVL1
Qac1=Qc+QVL1-Qdc1
在分析模型时,认为系统各线路等效阻抗均为纯感性,即各个等效阻抗的阻抗角θ1=θ2=θ12=θC=90°;
(2)选取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幺值及确定额定工况参数;
本发明分析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和LCC系统输出的额定功率相同,各自换流站出口交流母线处的电压额定值也相同。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幺值选取的原则为:功率基值为VSC(或LCC)系统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VSC和LCC系统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相同,本实施例为1000WM),交流电压基值为换流站出口交流母线电压的额定值(本实施例为线电压基值500kV),VS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为VSC直流侧的额定电压,LC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为LCC直流侧的额定电压(本实施例为VSC系统500kV,LCC系统230kV);
假设额定工况为:VSC系统有功输出为额定值且发出无功(Pt=1、Qt=0~0.3),VSC系统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Zc=0.1,LCC系统输出额定有功功率(Pdc1=1、Idc1=1、Us1=1),LCC换流站出口处的无功补偿设备提供LCC逆变站所需的全部无功功率,且联络线间无有功和无功潮流流过(Pac2=1、Qac1=0、QVL1=0),设定线路等效阻抗:Z1=0.38、Z2=0.35、Z12=0.3(额定工况下线路等效阻抗可根据具体工程修正,但Z1不宜超过0.42,Z2和Z12取值范围应限制在[0.2,0.65]内以符合工程实际)。将Pdc1、Pt、Idc1、Us1、Qac1、QVL1、Pac2、Qt、Zc、Z1、Z2和Z12作为额定工况参数;
(3)将额定工况参数作为已知量带入步骤(1)建立的模型求解,得到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固定参数:CT、Bc、E1、δe、E2、KT
(4)LCC系统采用定功率Pdc1控制和定最小γ角控制(γ=18°)的运行方式,VSC系统采用定有功功率Pt和无功功率Qt控制的运行方式,VSC系统所发有功无功受换流站容量限制(Pt≤1、S2=1.09,S为VSC系统逆变站容量),通过改变LCC系统受端电网等效阻抗Z1的变化来模拟受端电网强度的变化,设定Z1的变化范围为[0.2,1],变化步长为0.01。固定LCC系统的Pdc1=1,根据步长不断改变Z1的值,在每一个固定的Z1下,仅仅对VSC系统的Pt、Qt进行调节,调节的原则为使Pt尽可能大,Qt按满容量发,不断增大Pt(Pt≤1)、直到将Pt、Qt的值带入步骤(1)模型求解结果为模型无解为止,记录临界有解状态系统输出的总功率,得到混合双馈入系统在不同Z1下所能输出的总功率,并记录此时不同Z1下VSC侧交流母线的电压Us2和从VSC换流变压器流向VSC侧交流母线的电流Ic,Ic的计算式为
其中,Zc为VSC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的阻抗值,Uc为VSC逆变站出口交流电压,δ3为VSC逆变站出口电压相角,Us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2为该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
(5)由于步骤(4)所得数据显示Us2和Ic随Z1变化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将步骤(4)得到的Us2和Ic关于Z1变化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线性表达式:
其中,kIc、kUs2为一次函数斜率,bIc、bUs2为相应的截距;
则Us2和Ic两参数按一定系数Rxn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一个随Z1变化近似于不变的值Us2+RxnIc,由于该值的计算式具有电压的形式,可认为是一个虚拟点的电压Uxn,其数学表述如下:
虚拟点电压Uxn的定义式为:
Uxn=IcRxn+Us2
虚拟点电压Uxn随Z1变化趋势即Uxn对Z1求导数:
有:
通过计算式可以获得Rxn的一个近似值R′xn,根据该近似值设定一个取值区间[0.5R′xn,2R′xn],步长取0.01R′xn,在该取值区间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遍历不同Rxn下Uxn随Z1变化情况,Z1的变化范围及对应的变化步长同步骤(4),每一个Rxn值对应一组Uxn随Z1变化的数据,找出各组数据中Uxn方差最小的一组数据所对应的Rxn值及Uxn平均值,该Uxn平均值作为定虚拟点电压控制中的Uxn给定值
(6)根据计算得到的控制参数和Rxn配置控制环节,VSC和LCC系统的控制方法分别为:
VSC系统:逆变侧采用内外双环控制。内环采用目前技术上成熟的定电流控制模式,实现dq轴电流解耦,dq轴电流Id、Iq的给定值由外环控制环节确定。外环采用定虚拟点电压控制,相应的外环控制环节由设计的虚拟点电压控制器算法和有功功率控制器算法组成,对应的外环控制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2a)中,虚拟点电压控制器实时测量Us2和Uc的有效值,为去除测量时数据波动造成的高频噪声影响,在得到Us2和Ic的有效值后加入一个惯性环节进行低通滤波,再根据Uxn=IcRxn+Us2计算得到Uxn的实时值;将Uxn的实时值与给定值做差后作为PI环节的输入信号进行定Uxn值控制,该PI控制器输出量作为VSC系统逆变站dq解耦后Qt对应的无功电流Iq的给定值进而确定了此时VSC系统输出的Qt值;图2b)中,有功功率控制器的Pt给定值确定,Pt的实时值与给定值做差后作为PI环节的输入信号,该PI控制器输出量作为VSC系统逆变站dq解耦后Pt对应的有功电流Id的给定值进而确定了此时VSC系统输出的Pt值。根据上述控制,实现了对VSC系统Pt、Qt的自动调节;
LCC系统:逆变侧定有功功率Pdc1=1、定熄弧角γ=18°控制。
在上述控制模式下,当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受端电网强度变化(对应于Z1变化)时,VSC系统能自动调整运行参数Pt、Qt,使得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在传输功率最大的模式。

Claims (1)

1.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柔性直流输电VSC系统模型、联络线模型和传统直流输电LCC系统模型三部分,具体如下:
(1-1)VSC系统模型;
VSC系统逆变站出口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t、Qt分别为VSC系统逆变站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c∠θc为VSC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其中Zc为阻抗值、θc为阻抗角,Uc为VSC逆变站出口交流电压,δ3为VSC逆变站出口电压相角,Us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2为VS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
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S、QS分别为VSC系统从交流母线处流向换流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ac2、Qac2分别为VSC系统从交流母线流向受端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2∠θ2为VSC侧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其中Z2为阻抗值、θ2为阻抗角,E2∠0°为VSC受端电网的等效电动势;
VS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节点功率守恒方程为:
Pac2=-(Ps+PVL2)
Qac2=-(Qs+QVL2)
其中,PVL2、QVL2分别为从联络线注入VSC侧交流母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2)联络线模型;
从LCC系统交流母线流向联络线的潮流方程:
其中,PVL1、QVL1分别为LCC侧交流母线注入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s1为LC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处的电压,δ1为LCC系统受端电网交流母线电压对应的相角,Z12∠θ12为联络线的等效阻抗,其中Z12为阻抗值、θ12为阻抗角;
从联络线注入VSC系统交流母线的潮流方程:
其中,PVL2、QVL2分别为从联络线注入VSC侧交流母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3)LCC系统模型;
从LCC直流侧经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方程:
其中,Pdc1为LCC逆变站输出的有功功率,μ为LCC逆变站换相重叠角,γ为LCC逆变站息弧角,CT为反映逆变站系统特性的常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中,ST为换流变压器容量,XT为换流变短路阻抗,τ为换流变压器变比,Pdc1N为直流侧额定有功功率;
直流系统输出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在直流侧表达式如下:
Pdc1=Udc1Idc1
其中,Udc1、Idc1分别表示LCC系统直流侧电压和电流;
流过LCC系统逆变器的直流电流方程:
Idc1=Us1KT[cosγ-cos(μ+γ)]
其中,KT为反映逆变站系统特性的常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中,Us1N为交流电压基准值,Udc1B为LC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
维持LCC系统稳定运行所需流向LCC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计算式:
其中,Qdc1为流入LCC逆变站的无功功率;
LCC系统逆变站出口无功补偿设备提供的无功功率:
其中,Qc为LCC系统逆变站出口无功补偿设备提供的无功功率,Bc为等值补偿电容工频电纳值;
LC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Pac1、Qac1分别为LCC系统从交流母线流向受端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Z1∠θ1为LCC侧受端电网的等效阻抗,其中Z1为阻抗值、θ1为阻抗角,E1∠θe为LCC受端电网的等效电动势,其中E1为电动势的值,θe为电动势相角;
LCC系统交流母线处的功率守恒方程为:
Pac1=Pdc1+PVL1
Qac1=Qc+QVL1-Qdc1
其中,各个等效阻抗的阻抗角θ1=θ2=θ12=θC=90°;
(2)选取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幺值及确定额定工况参数;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标标幺值选取的原则为:功率基值为VSC系统或LCC系统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交流电压基值为换流站出口交流母线电压的额定值,VS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为VSC直流侧的额定电压,LCC系统直流电压基值为LCC直流侧的额定电压;
假设额定工况为:VSC系统有功输出为额定值且发出无功,Pt=1、Qt=0~0.3,VSC系统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Zc=0.1,LCC系统输出额定有功功率,Pdc1=1、Idc1=1、Us1=1,LCC换流站出口处的无功补偿设备提供LCC逆变站所需的全部无功功率,且联络线间无有功和无功潮流流过,Pac2=1、Qac1=0、QVL1=0,设定线路等效阻抗Z1、Z2和Z12的值;将Pdc1、Pt、Idc1、Us1、Qac1、QVL1、Pac2、Qt、Zc、Z1、Z2和Z12作为额定工况参数;
(3)将额定工况参数带入步骤(1)建立的模型求解,得到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固定参数:CT、Bc、E1、δe、E2、KT
(4)设定Z1的变化范围及对应的变化步长,固定LCC系统的Pdc1=1、γ=18°,按照步长在Z1的变化范围内改变Z1的值,在每一个固定的Z1下,对VSC系统的Pt、Qt进行调节,不断增大Pt,Qt按满容量发,直到将Pt、Qt的值带入步骤(1)模型求解结果为模型无解为止,记录临界有解状态系统输出的总功率,得到混合双馈入系统在不同Z1下所能输出的总功率,并记录不同Z1下VSC侧交流母线的电压Us2和从VSC换流变压器流向VSC侧交流母线的电流Ic,Ic的计算式为:
其中,Zc为VSC换流变压器等效阻抗的阻抗值;
(5)将步骤(4)记录的Us2、Ic和Z1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线性表达式:
其中,kIc、kUs2为一次函数斜率,bIc、bUs2为相应的截距;
构建虚拟点电压Uxn表达式如下:
Uxn=IcRxn+Us2
虚拟点电压Uxn随Z1变化趋势即Uxn对Z1求导数:
有:
计算得到Rxn的近似值R′xn,根据该近似值设定一个取值区间[0.5R′xn,2R′xn],步长取0.01R′xn,在该取值区间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遍历不同Rxn取值下Uxn随Z1变化情况,每一个Rxn值对应一组Uxn随Z1变化的数据,找出各组数据中Uxn方差最小的一组数据所对应的Rxn值及Uxn平均值,将该Uxn平均值作为定虚拟点电压控制中的Uxn给定值
(6)根据和Rxn配置控制环节,VSC和LCC系统的控制方法分别为:
VSC系统:逆变侧采用内外双环控制;内环采用定电流控制模式,实现dq轴电流解耦,dq轴电流Id、Iq的给定值由外环控制环节确定;外环采用定虚拟点电压控制,相应的外环控制环节由设计的虚拟点电压控制器算法和有功功率控制器算法组成,虚拟点电压控制器实时测量Us2和Ic的有效值,在得到Us2和Ic的有效值后加入一个惯性环节进行低通滤波,再根据Uxn=IcRxn+Us2计算得到Uxn的实时值;将Uxn的实时值与给定值做差后作为PI环节的输入信号进行定Uxn值控制,该PI控制器输出量作为VSC系统逆变站dq解耦后Qt对应的无功电流Iq的给定值进而确定了此时VSC系统输出的Qt值;有功功率控制器的Pt给定值确定,Pt的实时值与给定值做差后作为PI环节的输入信号,该PI控制器输出量作为VSC系统逆变站dq解耦后Pt对应的有功电流Id的给定值进而确定了此时VSC系统输出的Pt值;
LCC系统:逆变侧定有功功率Pdc1=1、定熄弧角γ=18°控制;
在上述控制模式下,当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受端电网强度变化时,VSC系统自动调整运行参数Pt、Qt,使得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在传输功率最大的模式。
CN201811322267.7A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78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2267.7A CN10937886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2267.7A CN10937886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8867A true CN109378867A (zh) 2019-02-22
CN109378867B CN109378867B (zh) 2022-05-06

Family

ID=6538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22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7886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886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7741A (zh) * 2019-10-18 2020-01-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直流系统电压功率分布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763911A (zh) * 2019-11-21 2020-02-07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取值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1371115A (zh) * 2020-04-02 2020-07-03 清华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负荷裕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682577A (zh) * 2020-06-30 2020-09-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传输功率极限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086986A (zh) * 2020-08-13 2020-12-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低压限流协调控制方法
CN113328444A (zh) * 2021-07-05 2021-08-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将云计算用于电力潮流计算的方法
CN113452060A (zh) * 2021-06-09 2021-09-28 华中科技大学 Vsc-lcc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稳定运行区间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445A (zh) * 2007-12-21 2008-06-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双馈入直流输电方法
CN103441510A (zh) * 2013-08-05 2013-12-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包含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CN103457287A (zh) * 2013-05-17 2013-12-18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风电场的多端vsc-hvdc并网传输系统控制方法
CN103618308A (zh) * 2013-11-27 2014-03-0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流与柔性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交流线路潮流自动控制方法
CN103715930A (zh) * 2013-11-25 2014-04-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容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33012A (zh) * 2014-11-06 2015-02-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馈入柔性直流输电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62662A (zh) * 2014-11-26 2015-02-1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lcc-vs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启动方法
CN104638665A (zh) * 2015-03-06 2015-05-2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潮流反转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21595A (zh) * 2015-04-30 2015-08-05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策略
CN105098812A (zh) * 2014-05-22 2015-11-25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三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方法
CN105656072A (zh) * 2016-03-15 2016-06-08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cc-mmc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6208076A (zh) * 2016-09-07 2016-12-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有功功率实时可控的多馈线输电系统
CN106655199A (zh) * 2017-01-24 2017-05-10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压稳定性的vsc‑hvdc功率控制方法
CN106953369A (zh) * 2017-03-17 2017-07-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柔性直流逆变站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445A (zh) * 2007-12-21 2008-06-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双馈入直流输电方法
CN103457287A (zh) * 2013-05-17 2013-12-18 湖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风电场的多端vsc-hvdc并网传输系统控制方法
CN103441510A (zh) * 2013-08-05 2013-12-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包含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CN103715930A (zh) * 2013-11-25 2014-04-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容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18308A (zh) * 2013-11-27 2014-03-0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流与柔性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交流线路潮流自动控制方法
CN105098812A (zh) * 2014-05-22 2015-11-25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三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方法
CN104333012A (zh) * 2014-11-06 2015-02-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馈入柔性直流输电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62662A (zh) * 2014-11-26 2015-02-1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lcc-vs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启动方法
CN104638665A (zh) * 2015-03-06 2015-05-2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潮流反转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21595A (zh) * 2015-04-30 2015-08-05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混合控制策略
CN105656072A (zh) * 2016-03-15 2016-06-08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cc-mmc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6208076A (zh) * 2016-09-07 2016-12-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有功功率实时可控的多馈线输电系统
CN106655199A (zh) * 2017-01-24 2017-05-10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压稳定性的vsc‑hvdc功率控制方法
CN106953369A (zh) * 2017-03-17 2017-07-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柔性直流逆变站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O FU,等: "Control strategy of system coordination in Nanao multi-terminal VSC-HVDC project for wind integration", 《 2014 IEEE PES GENERAL MEETING | CONFERENCE & EXPOSITION》 *
倪晓军,等: "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VSC-HVDC对LCC-HVDC受端系统强度的影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朱良合,等: "柔性直流输电提升常规直流输电短路比的原理及方法", 《南方电网技术》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7741A (zh) * 2019-10-18 2020-01-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直流系统电压功率分布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707741B (zh) * 2019-10-18 2022-07-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直流系统电压功率分布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763911A (zh) * 2019-11-21 2020-02-07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取值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0763911B (zh) * 2019-11-21 2021-09-28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取值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1371115A (zh) * 2020-04-02 2020-07-03 清华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负荷裕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371115B (zh) * 2020-04-02 2021-07-13 清华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负荷裕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682577A (zh) * 2020-06-30 2020-09-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传输功率极限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086986A (zh) * 2020-08-13 2020-12-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低压限流协调控制方法
CN113452060A (zh) * 2021-06-09 2021-09-28 华中科技大学 Vsc-lcc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稳定运行区间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3452060B (zh) * 2021-06-09 2022-08-02 华中科技大学 Vsc-lcc级联型混合直流系统稳定运行区间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3328444A (zh) * 2021-07-05 2021-08-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将云计算用于电力潮流计算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8867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8867A (zh) 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78316B (zh) 一种电网电压扰动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01350B (zh) 低频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方法
CN104810850B (zh) 非重要负载连续可调的直流微电网离、并网统一协调控制方法
CN105977996B (zh) 基于dsp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271698A (zh) 一种谐振型双有源桥变换器建模、降阶、设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47317B (zh) 一种基于rc虚拟阻抗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
CN104330627A (zh) 一种基于有源注入电流的电网谐振自动检测方法
CN105871242B (zh) 单相双向变流器控制系统
CN112886647B (zh) 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负荷虚拟同步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10323775A (zh) 一种提高柔直电网直流端口稳定性的阻尼控制方法
CN105337318A (zh) 风电机组调相运行能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904654A (zh) 组合式三相逆变电路并联运行控制方法
CN102545222A (zh) 基于线路3次谐波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
CN109149607A (zh) 一种三相不平衡补偿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753359B (zh) 一种工频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8574276A (zh) 一种基于频率注入的直流微电网功率均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493962A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调频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482630A (zh) 一种用于改善mmc‑upfc串联侧补偿电压电能质量的混合调制策略
CN105870963B (zh) 一种基于频率电压斜率控制的vsc换流站控制方法
CN110460056A (zh) 串联补偿环节与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4767212B (zh) 一种混合式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8123611A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微网的svpwm固态变压器
CN110190607A (zh) 提高微网逆变器无功均分精度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策略
CN109802423A (zh) 一种直流式互联微网系统及频率与电压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