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6980B -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6980B
CN109376980B CN201810997664.8A CN201810997664A CN109376980B CN 109376980 B CN109376980 B CN 109376980B CN 201810997664 A CN201810997664 A CN 201810997664A CN 109376980 B CN109376980 B CN 109376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im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imensional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7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6980A (zh
Inventor
李奇
李凡
徐胜利
唐成师
左振红
杨莉莉
李艳红
田义
柴娟芳
杨扬
张励
史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109976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6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6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6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LNT坐标系定义步骤: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LNT坐标系;标记要素定义步骤: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在LNT坐标系中的标记要素;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所述标记要素,构建时间轴坐标为初始时间点t0的平面上,所有性能评估指标组成的二维指标体系;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设定的评估时间,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成三维指标体系。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系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建的动态时变的三维指标体系,可以满足复杂系统在不同研发阶段的性能评估需求,使性能评估工作可以贯穿复杂系统研发的全过程。

Description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性能评估领域,具体地,涉及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航天、航空等复杂系统设计研发全过程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性能评估是近年来航天、航空、船舶等复杂系统设计研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构建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系统性能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指标体系为评估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路径,同时也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构建一套兼顾适用性与有效性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复杂系统性能评估的重要前提。
对于技术难度高、研制周期长、研发费用昂贵的复杂系统而言,为控制研制风险,提高研发可操作性,整个系统的研制过程往往分为多个阶段,不同阶段侧重解决不同的技术问题,要进行系统研制全过程的性能评估,评估指标体系需要能够反映不同研制阶段的性能特点,对应不同阶段的系统性能评估。
目前,国内外系统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多为单一时间平面内的两维树形指标体系,或仅仅针对个别性能指标反映其时间变化特性,整个指标体系不具有完整的时间维属性,不能反映系统整个研制过程中不同阶段关注重点的动态变化过程,无法支持复杂系统研制全过程的性能评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LNT坐标系定义步骤: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LNT坐标系,LNT坐标系为三维直角坐标系,LNT坐标系包含层次轴L轴、序号轴N轴以及时间轴T轴;
标记要素定义步骤: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在LNT坐标系中的标记要素;
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所述标记要素,构建时间轴坐标为初始时间点t0的平面上,所有性能评估指标组成的二维指标体系;
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设定的评估时间,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成三维指标体系。
优选地,每个性能评估指标A(l,n,t)在LNT坐标系中均对应有一个节点;所有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
标记要素定义步骤中,性能评估指标A(l,n,t)的标记要素包含以下内容:
节点坐标(l,n,t);
父节点坐标(l,n,t)f
权值λ(l,n,t)f
评估值P(l,n,t);
其中,l为层次轴上的层次值,l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n为序号轴上的序号值,n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t为时间轴上的时间值。
优选地,所述t的取值范围按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设定的自然时间;
所需评估对象的全周期的不同阶段。
优选地,l=0和/或n=0时所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不纳入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中由顶层次到底层次方向,层次值l增大;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层次值小于该任一节点的层次值;
任一节点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父节点;对于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坐标分别记为(l,n,t)f1,(l,n,t)f2,...,(l,n,t)fk;其中,k为该任一节点对应父节点的个数,且k为正整数;
任一节点的权值为该任一节点的评估值对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评估值的贡献度。
优选地,所述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t=t0的二维平面内,自顶层次向底层次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A(l,n,t0)的节点坐标(l,n,t0)、父节点坐标(l,n,t0)f、权值λ(l,n,t0)f
步骤S3.2:自底层次向顶层次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形成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
优选地,所述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中的所有性能评估指标A(l,n,t)对应的标记要素进行分类,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时变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非时变要素;
步骤S2:确定时间值的取值范围:t=t0,t1,t2,...,tm,其中m为正整数;
步骤S3:将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复制到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
步骤S4:修改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时变要素的取值,维持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非时变要素的取值;
步骤S5:在t=t0,t1,t2,...,tm的时间值取值范围内,根据任一节点与其父节点的关联性,连接对应关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三维指标体系。
优选地,任一节点的父节点位于与该任一节点相同和/或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
优选地,底层次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测试或赋值的方式获取;
上层次的父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对下层次的与父节点关联的节点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与权重进行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方式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加权求和、加权求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系统,包含以下模块:
LNT坐标系定义模块: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LNT坐标系,LNT坐标系为三维直角坐标系,LNT坐标系包含层次轴L轴、序号轴N轴以及时间轴T轴;
标记要素定义模块: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在LNT坐标系中的标记要素;
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模块:根据所述标记要素,构建时间轴坐标为初始时间点t0的平面上,所有性能评估指标组成的二维指标体系;
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模块:根据设定的评估时间,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成三维指标体系。
优选地,每个性能评估指标A(l,n,t)在LNT坐标系中均对应有一个节点;所有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
标记要素定义模块中,性能评估指标A(l,n,t)的标记要素包含以下内容:
节点坐标(l,n,t);
父节点坐标(l,n,t)f
权值λ(l,n,t)f
评估值P(l,n,t);
其中,l为层次轴上的层次值,l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n为序号轴上的序号值,n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t为时间轴上的时间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建的动态时变的三维指标体系,可以满足复杂系统在不同研发阶段的性能评估需求,使性能评估工作可以贯穿复杂系统研发的全过程。
2、通过在不同时间平面上整体拷贝二维指标体系,再局部修改时变要素的方式,能够极大节省评估的工作量。
3、本发明对多种类的复杂系统研制全过程的性能评估均能够进行有效适应。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是t0时间二维指标体系及标记方法;
图3是标记时变指标和非时变指标的示意图;
图4是将t0时间二维指标体系逐一复制到每个时间平面的示意图;
图5是在每个时间平面内修改所有时变指标的示意图;
图6是连接所有指标构成三维指标体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LNT坐标系定义步骤: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LNT坐标系,LNT坐标系为三维直角坐标系,LNT坐标系包含层次轴L轴、序号轴N轴以及时间轴T轴;标记要素定义步骤: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在LNT坐标系中的标记要素;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所述标记要素,构建时间轴坐标为初始时间点t0的平面上,所有性能评估指标组成的二维指标体系;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设定的评估时间,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成三维指标体系。
每个性能评估指标A(l,n,t)在LNT坐标系中均对应有一个节点;所有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标记要素定义步骤中,性能评估指标A(l,n,t)的标记要素包含以下内容:节点坐标(l,n,t);父节点坐标(l,n,t)f;权值λ(l,n,t)f;评估值P(l,n,t);其中,l为层次轴上的层次值,l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n为序号轴上的序号值,n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t为时间轴上的时间值。优选地,所述t的取值范围按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设定的自然时间;所需评估对象的全周期的不同阶段。l=0和/或n=0时所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不纳入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中由顶层次到底层次方向,层次值l增大;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层次值小于该任一节点的层次值;任一节点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父节点,对于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坐标可分别记为(l,n,t)f1,(l,n,t)f2,...,(l,n,t)fk;其中,k为该任一节点对应父节点的个数,且k为正整数。任一节点的权值为该任一节点的评估值对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评估值的贡献度。优选地,底层次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测试或赋值的方式获取;上层次的父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对下层次的与父节点关联的节点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与权重进行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方式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加权求和、加权求积。
所述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3.1:在t=t0的二维平面内,自顶层次向底层次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A(l,n,t0)的节点坐标(l,n,t0)、父节点坐标(l,n,t0)f、权值λ(l,n,t0)f;步骤S3.2:自底层次向顶层次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形成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
所述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对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中的所有性能评估指标A(l,n,t)对应的标记要素进行分类,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时变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非时变要素;步骤S2:确定时间值的取值范围:t=t0,t1,t2,...,tm,其中m为正整数;步骤S3:将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复制到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步骤S4:修改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时变要素的取值,维持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非时变要素的取值;步骤S5:在t=t0,t1,t2,...,tm的时间值取值范围内,根据任一节点与其父节点的关联性,连接对应关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三维指标体系。优选地,任一节点的父节点位于与该任一节点相同和/或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系统,包含以下模块:LNT坐标系定义模块: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LNT坐标系,LNT坐标系为三维直角坐标系,LNT坐标系包含层次轴L轴、序号轴N轴以及时间轴T轴;标记要素定义模块: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在LNT坐标系中的标记要素;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模块:根据所述标记要素,构建时间轴坐标为初始时间点t0的平面上,所有性能评估指标组成的二维指标体系;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模块:根据设定的评估时间,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成三维指标体系。
每个性能评估指标A(l,n,t)在LNT坐标系中均对应有一个节点;所有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标记要素定义模块中,性能评估指标A(l,n,t)的标记要素包含以下内容:节点坐标(l,n,t);父节点坐标(l,n,t)f;权值λ(l,n,t)f;评估值P(l,n,t);其中,l为层次轴上的层次值,l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n为序号轴上的序号值,n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t为时间轴上的时间值。优选地,所述t的取值范围按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设定的自然时间;所需评估对象的全周期的不同阶段。l=0和/或n=0时所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不纳入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中由顶层次到底层次方向,层次值l增大;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层次值小于该任一节点的层次值;任一节点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父节点,对于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坐标可分别记为(l,n,t)f1,(l,n,t)f2,...,(l,n,t)fk;其中,k为该任一节点对应父节点的个数,且k为正整数。任一节点的权值为该任一节点的评估值对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评估值的贡献度。优选地,底层次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测试或赋值的方式获取;上层次的父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对下层次的与父节点关联的节点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与权重进行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方式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加权求和、加权求积。
所述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模块包含以下模块:模块S3.1:在t=t0的二维平面内,自顶层次向底层次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A(l,n,t0)的节点坐标(l,n,t0)、父节点坐标(l,n,t0)f、权值λ(l,n,t0)f;模块S3.2:自底层次向顶层次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形成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
所述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模块包含以下模块:模块S1:对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中的所有性能评估指标A(l,n,t)对应的标记要素进行分类,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时变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非时变要素;模块S2:确定时间值的取值范围:t=t0,t1,t2,...,tm,其中m为正整数;模块S3:将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复制到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模块S4:修改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时变要素的取值,维持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非时变要素的取值;模块S5:在t=t0,t1,t2,...,tm的时间值取值范围内,根据任一节点与其父节点的关联性,连接对应关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三维指标体系。优选地,任一节点的父节点位于与该任一节点相同和/或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
优选实施方式:
步骤一、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坐标系:
采用三维直角坐标系作为三维时变的指标体系对应的LNT坐标系,坐标系三个正交维度分别定义为:
(1)层次轴(L轴)表示指标体系的纵向层次Level,l在自然数中取值,即l=0,1,2,...。“l=0”表示某指标未纳入指标体系,“l=1”表示某指标为系统的第一层指标(即顶层指标),“l=2”表示某指标为系统的第二层指标,以此类推直到系统的底层指标。
(2)序号轴(N轴)表示同一层次的指标序号No.,n也在自然数中取值,即n=0,1,2,...。“n=0”表示某指标未纳入指标体系,“n=1”表示某指标为指标体系某层的第一个指标,“n=2”表示该层的第二个指标,以此类推直到该层的最后一个指标。
(3)时间(T轴)表示评估指标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所处的时间阶段Time。t的取值范围、取值间隔和零点定义均可以按照评估需求确定:t的取值间隔可以为自然时间段(如年、月等),也可以为人工设定的时间段。例如:将复杂系统研制全周期分为m个阶段,则对应阶段1、阶段2、…阶段m的时间轴坐标可以分别记为t1、t2、...tm。t的取值范围可以是系统研制的整个阶段,也可以是其中的部分时间段。可以将t=0定义为当前时间、研制开始时间或取值范围内的其他时间。
步骤二、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表示方法:
筛选出系统性能评估的相关指标,每个评估指标记为A(l,n,t),通过节点坐标(l,n,t)、父节点坐标(l,n,t)f、权值λ(l,n,t)f和评估值P(l,n,t)四个要素进行标记;所有评估指标的集合构成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
(1)节点坐标:在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中,一个节点对应一个评估指标,节点坐标为评估指标A(l,n,t)在LNT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l,n,t);
(2)父节点坐标:父节点是与某节点相关的上层节点,父节点坐标为评估指标A(l,n,t)的父节点指标在LNT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l,n,t)f,如果指标A(l,n,t)有k个父节点,其父节点坐标则记为(l,n,t)f1,(l,n,t)f2,...,(l,n,t)fk
(3)评估值:评估值表示对节点指标A(l,n,t)的评估结果,记为P(l,n,t);指标体系中各节点的评估值是自底向上逐层确定的,底层指标的评估值一般通过测试或人为赋值直接获得,上层指标(父节点)的评估值可以通过下层指标的评估值和对应权重利用加权平均等计算方法获得,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逐一确定每个节点的指标评估值,直到得到顶层指标的评估值;
(4)权值:权值表示某指标的评估值P(l,n,t)对于其父节点指标评估结果的贡献度,记为λ(l,n,t)f,如果该指标有k个父节点,对应权值记为λ(l,n,t)f1,λ(l,n,t)f2,...,λ(l,n,t)fk
步骤三、构建t0时间的二维指标体系:
第一步是选定某时间t0,选择相应指标,在t=t0的二维平面内自顶向下分别确定每个节点指标A(l,n)的节点坐标(l,n)、父节点坐标(l,n)f、权值λ(l,n)f
第二步是按照步骤二(3)的方法,自底向上逐步确定每个节点指标的评估值,构成如图2所示的对应t0时间的二维指标体系;
步骤四、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为所需的三维指标体系:
第一步是对复杂系统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中的所有指标的按照其要素(节点坐标、父节点坐标、权值和评估值)是否随时间变化进行分类:随时间变化的指标记为时变指标A(l,n,t),并分析其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随时间变化的指标标记为非时变指标A(l,n,t0),如图3所示;
第二步是按照评估需求的时间跨度和时间间隔,参照步骤一(3)定义,确定评估时间t的取值范围、取值间隔,时间轴坐标分别记为t0,t1,t2,...,tm
第三步是按照上面确定的时间维参数(取值范围、取值间隔和时间零点),首先将步骤三建立的t0时间二维指标体系逐一复制到每个时间坐标对应的平面内,如图4所示;
第四步是在每个时间平面内,分析并修改所有时变指标的相关要素在该时间坐标上的取值,包括父节点坐标(l,n,t)f、权值λ(l,n,t)f、评估值P(l,n,t),分别标记为A(l,n,t1),A(l,n,t2),...,A(l,n,tm),非时变指标,同第一步,仍记为A(l,n,t0),如图5所示;
第五步是在时间维整个取值范围空间内,用上述第四步确定的每个指标的节点坐标值(l,n,t)、父节点坐标(l,n,t)f,连接所有指标,构成三维指标体系,如图6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

1.一种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LNT坐标系定义步骤:定义三维时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应LNT坐标系,LNT坐标系为三维直角坐标系,LNT坐标系包含层次轴L轴、序号轴N轴以及时间轴T轴;
标记要素定义步骤:定义性能评估指标的在LNT坐标系中的标记要素;
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所述标记要素,构建时间轴坐标为初始时间点t0的平面上,所有性能评估指标组成的二维指标体系;
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根据设定的评估时间,将二维指标体系扩展成三维指标体系;
每个性能评估指标A(l,n,t)在LNT坐标系中均对应有一个节点;所有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
标记要素定义步骤中,性能评估指标A(l,n,t)的标记要素包含以下内容:
节点坐标(l,n,t);
父节点坐标(l,n,t)f
权值λ(l,n,t)f
评估值P(l,n,t);
其中,l为层次轴上的层次值,l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n为序号轴上的序号值,n的取值范围为自然数;t为时间轴上的时间值;
所述t的取值范围按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设定的自然时间;
所需评估对象的全周期的不同阶段;
l=0和/或n=0时所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不纳入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中由顶层次到底层次方向,层次值l增大;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层次值小于该任一节点的层次值;
任一节点对应有一个或多个父节点;对于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坐标分别记为(l,n,t)f1,(l,n,t)f2,...,(l,n,t)fk;其中,k为该任一节点对应父节点的个数,且k为正整数;
任一节点的权值为该任一节点的评估值对该任一节点的父节点的评估值的贡献度;
所述二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t=t0的二维平面内,自顶层次向底层次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A(l,n,t0)的节点坐标(l,n,t0)、父节点坐标(l,n,t0)f、权值λ(l,n,t0)f
步骤S3.2:自底层次向顶层次确定每个节点对应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形成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
所述三维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对性能评估指标集{A(l,n,t)}中的所有性能评估指标A(l,n,t)对应的标记要素进行分类,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时变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标记要素形成非时变要素;
步骤S2:确定时间值的取值范围:t=t0,t1,t2,...,tm,其中m为正整数;
步骤S3:将t0时间点的二维指标体系复制到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
步骤S4:修改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时变要素的取值,维持t=t1,t2,...,tm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非时变要素的取值;
步骤S5:在t=t0,t1,t2,...,tm的时间值取值范围内,根据任一节点与其父节点的关联性,连接对应关联的性能评估指标,构成三维指标体系;
任一节点的父节点位于与该任一节点相同和/或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平面中;
底层次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测试或赋值的方式获取;
上层次的父节点对应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通过对下层次的与父节点关联的节点的性能评估指标的评估值与权重进行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方式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加权求和、加权求积;评估结果应用于设计研发全过程中得到航天、航空的复杂系统。
CN201810997664.8A 2018-08-29 2018-08-29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9376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664.8A CN109376980B (zh) 2018-08-29 2018-08-29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664.8A CN109376980B (zh) 2018-08-29 2018-08-29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980A CN109376980A (zh) 2019-02-22
CN109376980B true CN109376980B (zh) 2021-07-30

Family

ID=6540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7664.8A Active CN109376980B (zh) 2018-08-29 2018-08-29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698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412A (zh) * 2011-10-14 2012-05-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指标体系的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CN104022899A (zh) * 2014-05-28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的三维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598739A (zh) * 2015-01-26 2015-05-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CN106570633A (zh) * 2016-11-04 2017-04-19 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权重设计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CN106952039A (zh) * 2017-03-22 2017-07-14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CN107402997A (zh) * 2017-07-20 2017-11-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网络舆情态势的安全评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08066A (zh) * 2017-11-29 2018-03-16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三维海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置信度评价方法
CN108322327A (zh) * 2017-11-28 2018-07-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399481A (zh) * 2018-01-15 2018-08-14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基于组合赋权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评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9140B2 (en) * 2015-06-30 2019-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tensible indexing system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412A (zh) * 2011-10-14 2012-05-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指标体系的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CN104022899A (zh) * 2014-05-28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的三维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598739A (zh) * 2015-01-26 2015-05-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网络整体效能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CN106570633A (zh) * 2016-11-04 2017-04-19 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权重设计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CN106952039A (zh) * 2017-03-22 2017-07-14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CN107402997A (zh) * 2017-07-20 2017-11-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网络舆情态势的安全评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22327A (zh) * 2017-11-28 2018-07-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808066A (zh) * 2017-11-29 2018-03-16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三维海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置信度评价方法
CN108399481A (zh) * 2018-01-15 2018-08-14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基于组合赋权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HOCK-INDUCED TURBULENT FLOW SEPARATION SURROUNDING BODIES OF REVOLUTION ADJACENT TO A FLAT SURFACE;A.D.Grosvenor等;《Progress in Flight Physics》;20130129;第3卷;第119-140页 *
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张登辉 等;《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80511;第40卷;第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980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5763B2 (en) Massive model visualization with spatial indexing
CN105320804A (zh) 用于铸造铝合金的材料性质预测器
US20140278268A1 (en) Method for mapping elements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Isaac et al. Analyz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using graph theory
Li et al. Siphon extraction for deadlock control in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by using Petri nets
CN102495926A (zh) 三维原始模型的检验方法及装置
CN102930752A (zh)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虚拟样机拆装序列模型的实训平台
US20190005169A1 (en) Dynamic Design of Complex System-of-Systems for Planning and Adaptation to Unplanned Scenarios
Sergeyev et al. Numerical infinities and infinitesimals in optimization
CN109376980B (zh) 三维时变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Parnell et al. System design and engineering trade‐off analytics: State of the published practice
CN107562615B (zh) 基于目标符合性评审论证树模型的适航符合性测试方法
Dorneich et 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ive systems
Chu et al. Application of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based kriging surrogate models i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US20180052948A1 (en) Analysis mesh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US11941327B2 (en) Customizabl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of column placement in structural design
JP2010072876A (ja) ルール作成プログラム、ルール作成方法及びルール作成装置
Raza Maintenance model of digital avionics
CN113205377A (zh) 一种信息推荐的方法及装置
Flaherty et al. Distributed octree data structures and local refinement method for the parallel sol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servation laws
Schuh et al. Studying the Technologies of Industry 4.0 with Influence on Product Development using Factor Analysis
CN112182867B (zh) 飞行器混合仿真试验方法及系统
CN114579676B (zh) 一种基于组合关系的检索系统
Dinar et al.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est of problem formulation skill in design
Bang et al. A hub-protein based visualization of larg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