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6515A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6515A
CN109376515A CN201811048780.1A CN201811048780A CN109376515A CN 109376515 A CN109376515 A CN 109376515A CN 201811048780 A CN201811048780 A CN 201811048780A CN 109376515 A CN109376515 A CN 109376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current
face
depth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87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87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6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6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5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018 priority patent/WO202005228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包括飞行时间模组和红外光摄像头。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控制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才控制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身份认证的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已经越来越普及。电子装置通常根据用户输入的人脸二维图像来验证用户是否具有相关的使用权限,这种身份认证的方式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飞行时间模组和红外光摄像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根据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根据所述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在所述人脸认证和所述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飞行时间模组和红外光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认证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认证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第一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第二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人脸认证和所述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飞行时间模组、红外光摄像头、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与电子装置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才控制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身份认证的可靠性较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飞行时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飞行时间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飞行时间模组的仰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飞行时间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19是图16所示的飞行时间模组沿XIX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飞行时间模组中X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飞行时间模组在柔性电路板未弯折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100包括飞行时间模组30和红外光摄像头40。控制方法包括:
011: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
012: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013: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
014: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
015: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的控制装置10。电子装置100包括飞行时间模组30和红外光摄像头40。控制装置1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1、第一认证模块12、第二控制模块13、第二认证模块14和第三控制模块1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实现。例如,第一控制模块11可用于执行011中的方法,第一认证模块12可用于执行012中的方法,第二控制模块13可用于执行013中的方法,第二认证模块14可用于执行014中的方法,第三控制模块15可用于执行015中的方法。
也即是说,第一控制模块11可以用于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第一认证模块12可以用于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第二控制模块13可以用于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第二认证模块14可以用于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第三控制模块15可以用于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10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才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身份认证的可靠性较高。
请参阅图3,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穿戴设备等,本发明实施方式以电子装置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手机。
电子装置100可包括机壳101和支架102。飞行时间模组30和红外光摄像头40设置在支架102上。飞行时间模组30、红外光摄像头40和支架102均收容在机壳101内并能够从机壳101中伸出。具体地,当红外光摄像头40用于采集人脸的红外光图像或飞行时间模组30用于采集人脸的深度图像时,支架102带动飞行时间模组30和红外光摄像头40朝机壳101外运动以伸出机壳101,从而采集红外光图像或深度图像。其中,红外光摄像头40用于接收环境中被待测对象反射的红外光,以形成红外光图像。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与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两者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红外光摄像头40先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飞行时间模组30再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或者,飞行时间模组30先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红外光摄像头40再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进一步地,飞行时间模组30可在电子装置100进行人脸认证的同时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或者,红外光摄像头40在电子装置100进行深度认证的同时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以减少完成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的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的步骤(即013)是在人脸认证通过时进行的。也即是说,第二控制模块13可以用于在人脸认证通过时,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
具体地,电子装置100先通过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然后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当人脸认证不通过时,电子装置100无需通过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直接判断为身份认证失败;当人脸认证通过时,电子装置100通过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并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由于在人脸认证不通过时,飞行时间模组30无需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有利于节省电子装置100的能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的步骤(即011)是在深度认证通过时进行的。也即是说,第一控制模块11可以用于在深度认证通过时,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
具体地,电子装置100先通过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然后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当深度认证不通过时,电子装置100无需通过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直接判断为身份认证失败;当深度认证通过时,电子装置100通过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并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由于在深度认证不通过时,红外光摄像头40无需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有利于节省电子装置100的能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预定操作包括解锁、点亮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103(如图3所示)、电子支付、打开电子装置100的预定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种。也即是说,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进行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获得在电子装置100相应的操作权限,无需手动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且安全性较高。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的步骤(即011)和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的步骤(即013)是在电子装置100处于解锁过程中进行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016:在加密过程中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参考红外光图像;
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即012)包括:
0122:判断当前红外光图像与参考红外光图像之间的第一相似度;
控制方法还包括:
017:在加密过程中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参考深度图像;
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的步骤(即014)包括:
0142:判断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
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的步骤(即015)包括:0152:在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100解锁。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第一控制模块11用于在电子装置100处于解锁过程中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第二控制模块13用于在电子装置100处于解锁过程中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控制装置10还包括第四控制模块16和第五控制模块17。第一认证模块12包括第一认证单元122,第二认证模块14包括第二认证单元142,第三控制模块15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52。第四控制模块16可用于执行016中的方法,第五控制模块17可用于执行017中的方法,第一认证单元122可用于执行0122中的方法,第二认证单元142可用于执行0142中的方法,第一控制单元152可用于执行0152中的方法。也即是说,第四控制模块16可以用于在加密过程中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参考红外光图像。第一认证单元122可以用于在判断当前红外光图像与参考红外光图像之间的第一相似度。第五控制模块17可以用于在加密过程中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参考深度图像。第二认证单元142可以用于判断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第一控制单元152可以用于在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100解锁。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在加密过程中提前录入人脸的参考红外光图像和参考深度图像,以作为电子装置100解锁过程中进行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的比对基准。
作为比对基准的参考深度图像可包括人脸多个不同角度的初始深度图像,多个初始深度图像可以在用户的头部偏转到不同角度后获取。例如,用户在显示屏103显示的内容的指引下,头部分别做左偏、右偏等偏转动作。在偏转过程中,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多个初始深度图像。最终,参考深度图像包括了与人脸右偏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与人脸正面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与人脸左偏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
以图6为例,参考深度图像包括与人脸右偏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1、与人脸正面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2、与人脸左偏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时,电子装置100依次或并行判断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1之间的相似度1、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2之间的相似度2、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3之间的相似度3,并选取相似度1、相似度2、相似度3之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时,电子装置100先根据当前深度图像检测人脸相对于电子装置100的偏转方向及偏转角度,当人脸相对于电子装置100右偏90度时,电子装置100选取参考深度图像1作为与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比对的参考深度图像,也即是说,电子装置100将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1之间的相似度1作为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当人脸相对于电子装置100未发生偏转时(即当前深度图像为人脸正面图像),电子装置100选取参考深度图像2作为与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比对的参考深度图像,也即是说,电子装置100将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2之间的相似度2作为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当人脸相对于电子装置100左偏90度时,电子装置100选取参考深度图像3作为与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比对的参考深度图像,也即是说,电子装置100将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3之间的相似度3作为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
类似地,作为比对基准的参考红外光图像也可包括人脸多个不同角度的初始红外光图像,多个初始红外光图像的获取方式与多个初始深度图像的获取方式类似,确定第一相似度的方式也与确定第二相似度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用户需要进行人脸认证和深度验证时,用户可以采用任意偏转角度进行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而不要求严格按照某个角度对准红外光摄像头40和飞行时间模组30,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确定第一相似度后,电子装置100根据第一相似度进行人脸认证。在确定第二相似度后,电子装置100根据第二相似度进行身份认证。以第一阈值为80%、第二阈值为70%为例,当第一相似度大于70%、第二相似度大于70%时,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为相似度的百分比,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可以为相同的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值。
请再次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018:在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三阈值而第二相似度小于第四阈值时,锁定电子装置100;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请再次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还包括锁定模块18。锁定模块18可用于执行018中的方法。也即是说,锁定模块18可以用于在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三阈值而第二相似度小于第四阈值时,锁定电子装置100。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具体地,仍以第一阈值为80%、第二阈值为70%为例,此时,第三阈值可以为95%,第四阈值可以为30%。当第一相似度为99%、第二相似度为20%时,由于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三阈值,说明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与参考红外光图像的相似度很高,而第二相似度远小于第四阈值,说明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的相似度很低,则很有可能是非机主采用照片或其他仿照物来进行身份认证,此时,电子装置100将进入锁定状态,以保护电子装置100内信息的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的设置并不限于上述举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设置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或者在电子装置100出厂前,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已经被设置好。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019:识别当前深度图像中的目标特征点;
020:根据目标特征点将当前深度图像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包括目标特征点;
参考深度图像包括第一参考深度图像和第二参考深度图像,判断当前深度图像与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的步骤(即0142)包括:
01422:判断第一区域与第一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一子相似度;
01424:判断第二区域与第二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子相似度;
第二阈值包括第一子阈值和第二子阈值,第一子阈值大于第二子阈值,在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100解锁的步骤(即0152)包括:01522:在第一子相似度大于第一子阈值,第二子相似度大于第二子阈值,且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100解锁。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还包括第一识别模块19和划分模块20。第二认证单元142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1422和第二判断子单元1424。第一控制单元152包括控制子单元1522。第一识别模块19可用于执行019中的方法,划分模块20可用于执行020中的方法,第一判断子单元1422可用于执行01422中的方法,第二判断子单元1424可用于执行01424中的方法,控制子单元1522可用于执行01522中的方法。也即是说,第一识别模块19可以用于识别当前深度图像中的目标特征点。划分模块20可以用于根据目标特征点将当前深度图像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目标特征点。第一判断子单元1422可以用于判断第一区域与第一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一子相似度。第二判断子单元1424可以用于判断第二区域与第二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子相似度。控制子单元1522可以用于在第一子相似度大于第一子阈值,第二子相似度大于第二子阈值,且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电子装置100解锁。
具体地,目标特征点可以为与人脸的目标器官(例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对应的特征点。由于目标特征点的属性不易发生改变,而其他特征点(例如头发、眉毛等)可能会随着个人喜好(例如理发、修眉等)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可将当前深度图像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如图9(a)所示),使得目标特征点包括在第一区域内。与之对应的,参考深度图像也可以划分为第一参考深度图像和第二参考深度图像(如图9(b)所示)。第一区域与第一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一子相似度、第二区域与第二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子相似度分别对应不同的相似度阈值,即第一子阈值、第二子阈值。进一步地,由于目标特征点的属性不易发生改变,第一子阈值可以大于第二子阈值,以提高身份认证的可靠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可以根据目标特征点将当前深度图像划分为更多个区域,例如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等,以进行精确的身份认证。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的步骤(即011)包括:0112: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多帧当前红外光图像;
控制方法还包括:
021:识别每帧当前红外光图像中的多个目标特征点;
022:根据多帧当前红外光图像中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判断多个目标特征点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和
在多个目标特征点处于运动状态时,进入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即012),或者进入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的步骤(即013)。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11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12。控制装置10还包括第二识别模块21和判断模块22。第二控制单元112用于执行0112中的方法,第二识别模块21用于执行021中的方法,判断模块22用于执行022中的方法。
也即是说,第二控制单元112可以用于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多帧当前红外光图像。第二识别模块21可以用于识别每帧当前红外光图像中的多个目标特征点。判断模块22可以用于根据多帧当前红外光图像中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判断多个目标特征点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第一认证模块12用于在多个目标特征点处于运动状态时,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或者,第二控制模块13可以用于在多个目标特征点处于运动状态时,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
请参阅图12,目标特征点可以为人脸的目标器官(例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中的特征点。本发明实施方式以目标特征点为嘴巴的上嘴唇特征点A和下嘴唇特征点B为例。多帧当前红外光图像为至少两帧当前红外光图像。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帧当前红外光图像的嘴巴处于闭合状态,目标特征点A与目标特征点B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第二帧当前红外光图像的嘴巴处于张开状态,目标特征点A与目标特征点B重合。电子装置100根据第一帧当前红外光图像和第二帧当前红外光图像中,目标特征点A与目标特征点B的相对位置变化,判断目标特征点A和目标特征点B处于运动状态,即可说明待测对象是活体。此时,电子装置100才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或者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以进行深度认证,不仅可以节省电子装置100的能耗,而且可以避免非机主采用照片或其他仿照物来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可靠性较高。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飞行时间模组30、红外光摄像头40、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存储器6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60中,并且被配置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执行,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的指令。例如,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的指令:011: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012: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013: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014: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015: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包括与电子装置100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例如,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以下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011:控制红外光摄像头40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012:根据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013:控制飞行时间模组30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014:根据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015:在人脸认证和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电子装置100执行预定操作。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飞行时间模组30可具有如下结构。
请参阅图15至图18,飞行时间模组30包括第一基板组件31、垫块32、光发射器33及光接收器34。第一基板组件31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基板311及柔性电路板312。垫块32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光发射器33用于向外发射光信号,光发射器33设置在垫块32上。柔性电路板312弯折且柔性电路板312的一端连接第一基板311,另一端连接光发射器33。光接收器34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光接收器34用于接收被反射回的光发射器33发射的光信号,光接收器34包括壳体341及设置在壳体341上的光学元件342,壳体341与垫块32连接成一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中,由于光发射器33设置在垫块32上,垫块32可以垫高光发射器33的高度,进而提高光发射器33的出射面的高度,光发射器33发射的光信号不易被光接收器34遮挡,使得光信号能够完全照射到被测物体上。
具体地,第一基板组件31包括第一基板311及柔性电路板312。第一基板311可以是印刷线路板或柔性线路板,第一基板311上可以铺设有飞行时间模组30的控制线路等。柔性电路板312的一端可以连接在第一基板311上,柔性电路板312可以发生一定角度的弯折,使得柔性电路板312两端连接的器件的相对位置可以有较多选择。
请参阅图15及图19,垫块32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在一个例子中,垫块32与第一基板311接触且承载在第一基板311上,具体地,垫块32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与第一基板311结合。垫块3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垫块32与第一基板311结合的面可以是平面,垫块32与该结合的面相背的面也可以是平面,使得光发射器33设置在垫块32上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
光发射器33用于向外发射光信号,具体地,光信号可以是红外光,光信号可以是向被测物体发射的点阵光斑,光信号以一定的发散角从光发射器33中射出。光发射器33设置在垫块32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器33设置在垫块32的与第一基板311相背的一侧,或者说,垫块32将第一基板311及光发射器33间隔开,以使光发射器33与第一基板311之间形成高度差。光发射器33还与柔性电路板312连接,柔性电路板312弯折设置,柔性电路板312的一端连接第一基板311,另一端连接光发射器33,以将光发射器33的控制信号从第一基板311传输到光发射器33,或将光发射器33的反馈信号(例如光发射器33的发射光信号的时间信息、频率信息,光发射器33的温度信息等)传输到第一基板311。
请参阅图15、图16及图18,光接收器34用于接收被反射回的光发射器33发射的光信号。光接收器34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且光接收器34和第一基板311的接触面与垫块32和第一基板311的接触面基本齐平设置(即,二者的安装起点是在同一平面上)。具体地,光接收器34包括壳体341及光学元件342。壳体341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光学元件342设置在壳体341上,壳体341可以是光接收器34的镜座及镜筒,光学元件342可以是设置在壳体341内的透镜等元件。进一步地,光接收器34还可以包括感光芯片(图未示),由被测物体反射回的光信号通过光学元件342作用后照射到感光芯片中,感光芯片对该光信号产生响应。飞行时间模组30计算光发射器33发出光信号与感光芯片接收经被测物体反射该光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并进一步获取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该深度信息可以用于测距、用于生成深度图像或用于三维建模等。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341与垫块32连接成一体。具体地,壳体341与垫块32可以是一体成型,例如壳体341与垫块32的材料相同并通过注塑、切削等方式一体成型;或者壳体341与垫块32的材料不同,二者通过双色注塑形成等方式一体成型。壳体341与垫块32也可以是分别成型,二者形成配合结构,在组装飞行时间模组30时,可以先将壳体341与垫块32连接成一体,再共同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也可以先将壳体341与垫块32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再将另一个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且连接成一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中,光发射器33的出射面可以与光接收器34的入射面齐平,也可以是光发射器33的出射面略低于光接收器34的入射面,还可以是光发射器33的出射面略高于光接收器34的入射面。
请参阅图17及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组件31还包括加强板313,加强板313结合在第一基板311的与垫块32相背的一侧。加强板313可以覆盖第一基板311的一个侧面,加强板313可以用于增加第一基板311的强度,避免第一基板311发生形变。另外,加强板313可以由导电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合金等,当飞行时间模组30安装在电子装置100上时,可以将加强板313与机壳101电连接,以使加强板313接地,并有效地减少外部元件的静电对飞行时间模组30的干扰。
请参阅图19至图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垫块32包括伸出第一基板311的侧边缘3111的凸出部325,柔性电路板312绕凸出部325弯折设置。具体地,垫块32的一部分直接承载在第一基板311上,另一部分未与第一基板311直接接触,且相对第一基板311的侧边缘3111伸出形成凸出部325。柔性电路板312可以连接在该侧边缘3111,柔性电路板312绕凸出部325弯折,或者说,柔性电路板312弯折以使凸出部325位于柔性电路板312弯折围成的空间内,当柔性电路板312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柔性电路板312不会向内塌陷而导致弯折的程度过大,造成柔性电路板312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20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出部325的外侧面3251为平滑的曲面(例如圆柱的外侧面等),即凸出部325的外侧面3251不会形成曲率突变,即使柔性电路板312贴覆着凸出部325的外侧面3251弯折,柔性电路板312的弯折程度也不会过大,进一步确保柔性电路板312的完好。
请参阅3至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飞行时间模组30还包括连接器36,连接器36连接在第一基板311上。连接器36用于连接第一基板组件31及外部设备。连接器36与柔性电路板312分别连接在第一基板311的相背的两端。连接器36可以是连接座或连接头,当飞行时间模组30安装在机壳101内时,连接器36可以与电子装置100的主板连接,以使得飞行时间模组30与主板电连接。连接器36与柔性电路板312分别连接在第一基板311的相背的两端,例如可以是分别连接在第一基板311的左右两端,或者分别连接在第一基板311的前后两端。
请参阅图16及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器33与光接收器34沿一直线L排列,连接器36与柔性电路板312分别位于直线L的相背的两侧。可以理解,由于光发射器33与光接收器34排列设置,因此沿直线L的方向上,飞行时间模组30的尺寸可能已经较大。连接器36与柔性电路板312分别设置在直线L的相背的两侧,不会再增加飞行时间模组30沿直线L方向上的尺寸,进而便于将飞行时间模组30安装在电子装置100的机壳101上。
请参阅图19及图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垫块32与第一基板311结合的一侧开设有收容腔323。飞行时间模组3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的电子元件35,电子元件35收容在收容腔323内。电子元件35可以是电容、电感、晶体管、电阻等元件,电子元件35可以与铺设在第一基板311上的控制线路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或控制光发射器33或光接收器34工作。电子元件35收容在收容腔323内,合理地利用了垫块32内的空间,不需要增加第一基板311的宽度来设置电子元件35,利于减小飞行时间模组30的整体尺寸。收容腔3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收容腔323可以是互相间隔的,在安装垫块32时,可以将收容腔323与电子元件35的位置对准并将垫块32设置在第一基板311上。
请参阅图19及图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垫块32开设有与至少一个收容腔323连通的避让通孔324,至少一个电子元件35伸入避让通孔324内。可以理解,将电子元件35收容在收容腔323内时,要求电子元件35的高度不高于收容腔323的高度。而对于高度高于收容腔323的电子元件35,可以开设与收容腔323对应的避让通孔324,电子元件35部分伸入避让通孔324内,以在不增加垫块32高度的前提下布置电子元件35。
请参阅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器33包括第二基板组件331、光源组件332及外壳333。第二基板组件331设置在垫块32上,第二基板组件331与柔性电路板312连接。光源组件332设置在第二基板组件331上,光源组件332用于发射光信号。外壳333设置在第二基板组件331上,外壳333形成有收容空间3331,收容空间3331可用于收容光源组件332。柔性电路板312可以是可拆装地连接在第二基板组件331上。光源组件332与第二基板组件331电连接。外壳333整体可以呈碗状,且外壳333的开口向下罩设在第二基板组件331上,以将光源组件332收容在收容空间3331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333上开设有与光源组件332对应的出光口3332,从光源组件332发出的光信号穿过出光口3332后发射到出去,光信号可以直接从出光口3332穿出,也可以经其他光学器件改变光路后从出光口3332穿出。
请继续参阅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组件331包括第二基板3311及补强件3312。第二基板3311与柔性电路板312连接。光源组件332及补强件3312设置在第二基板3311的相背的两侧。第二基板3311的具体类型可以是印刷线路板或柔性线路板等,第二基板3311上可以铺设有控制线路。补强件3312可以通过胶粘、铆接等方式与第二基板3311固定连接,补强件3312可以增加第二基板组件331整体的强度。光发射器33设置在垫块32上时,补强件3312可以与垫块32直接接触,第二基板3311不会暴露在外部,且不需要与垫块32直接接触,第二基板3311不易受到灰尘等的污染。
在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补强件3312与垫块32分体成型。在组装飞行时间模组30时,可以先将垫块32安装在第一基板311上,此时柔性电路板3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基板311及第二基板3311,且柔性电路板312可以先不弯折(如图21所示的状态)。然后再将柔性电路板312弯折,使得补强件3312设置在垫块3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强件3312与垫块32可以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注塑等工艺一体成型,在组装飞行时间模组30时,可以将垫块32及光发射器33一同安装在第一基板311上。
请参阅图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补强件3312上形成有第一定位件3313。垫块32包括本体321及第二定位件322,第二定位件322形成在本体321上。第二基板组件331设置在垫块32上时,第一定位件3313与第二定位件322配合。具体地,第一定位件3313与第二定位件322配合后,能有效地限制第二基板组件331与垫块32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定位件3313及第二定位件322的具体类型可以依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一定位件3313为形成在补强件3312上的定位孔,同时第二定位件322为定位柱,定位柱伸入定位孔内以使第一定位件3313与第二定位件322相互配合;或者第一定位件3313为形成在补强件3312上的定位柱,第二定位件322为定位孔,定位柱伸入定位孔内以使第一定位件3313与第二定位件322相互配合;或者第一定位件3313及第二定位件322的数量均为多个,部分第一定位件3313为定位孔,部分第二定位件322为定位柱,部分第一定位件3313为定位柱,部分第二定位件322为定位孔,定位柱伸入定位孔内以使第一定位件3313与第二定位件322相互配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飞行时间模组和红外光摄像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
根据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
根据所述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
在所述人脸认证和所述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的步骤是在所述人脸认证通过时进行的;或者
所述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的步骤是在所述深度认证通过时进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操作包括解锁、点亮所述电子装置的显示屏、电子支付、打开所述电子装置的预定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的步骤和所述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的步骤是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解锁过程中进行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加密过程中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参考红外光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与所述参考红外光图像之间的第一相似度;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加密过程中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参考深度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深度图像与所述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
所述在所述人脸认证和所述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三阈值而所述第二相似度小于第四阈值时,锁定所述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当前深度图像中的目标特征点;
根据所述目标特征点将所述当前深度图像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目标特征点;
所述参考深度图像包括第一参考深度图像和第二参考深度图像,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深度图像与所述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相似度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一子相似度;
判断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参考深度图像之间的第二子相似度;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第一子阈值和第二子阈值,所述第一子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子阈值,所述在所述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解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子相似度大于所述第一子阈值,所述第二子相似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阈值,且所述第二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多帧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识别每帧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中的多个目标特征点;
根据多帧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中所述多个目标特征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判断所述多个目标特征点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和
在所述多个目标特征点处于运动状态时,进入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或者进入所述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的步骤。
8.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飞行时间模组和红外光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红外光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当前红外光图像;
第一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红外光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飞行时间模组采集人脸的当前深度图像;
第二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深度图像进行深度认证;和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人脸认证和所述深度认证均通过时,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预定操作。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飞行时间模组;
红外光摄像头;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子装置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811048780.1A 2018-09-10 2018-09-10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376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8780.1A CN109376515A (zh) 2018-09-10 2018-09-10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090018 WO2020052283A1 (zh) 2018-09-10 2019-06-04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8780.1A CN109376515A (zh) 2018-09-10 2018-09-10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515A true CN109376515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40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8780.1A Pending CN109376515A (zh) 2018-09-10 2018-09-10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6515A (zh)
WO (1) WO202005228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1757A (zh) * 2019-03-26 2019-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飞行时间组件、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2283A1 (zh) * 2018-09-10 2020-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2282A1 (zh) * 2018-09-10 2020-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2324A (zh) * 2020-12-15 2021-01-15 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验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88708A1 (en) * 2009-12-08 2011-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edge extra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ing time of flight camera
CN103310188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姿态识别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63146A (zh) * 2014-12-30 2015-03-25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近红外tof相机深度信息的姿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682594A (zh) * 2016-12-13 2017-05-1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基于动态网格编码的姿势和动作识别方法
CN106991378A (zh) * 2017-03-09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的人脸朝向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991376A (zh) * 2017-03-09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深度信息的侧脸验证方法及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07506752A (zh) * 2017-09-18 2017-12-22 艾普柯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7609383A (zh) * 2017-10-26 2018-01-19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身份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07729875A (zh) * 2017-11-09 2018-02-23 上海快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427871A (zh) * 2018-01-30 2018-08-21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快速身份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08496172A (zh) * 2018-04-18 2018-09-04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1510B (zh) * 2016-05-30 2023-07-2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检测方法和活体检测系统
CN107341481A (zh) * 2017-07-12 2017-11-10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结构光图像进行识别
CN107527046B (zh) * 2017-09-21 2021-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200574A1 (zh) * 2018-04-18 2019-10-24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91709B (zh) * 2018-09-10 2020-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1916B (zh) * 2018-09-10 2020-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76515A (zh) * 2018-09-10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88708A1 (en) * 2009-12-08 2011-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edge extra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ing time of flight camera
CN103310188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姿态识别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63146A (zh) * 2014-12-30 2015-03-25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近红外tof相机深度信息的姿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682594A (zh) * 2016-12-13 2017-05-1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基于动态网格编码的姿势和动作识别方法
CN106991378A (zh) * 2017-03-09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的人脸朝向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991376A (zh) * 2017-03-09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深度信息的侧脸验证方法及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07506752A (zh) * 2017-09-18 2017-12-22 艾普柯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7609383A (zh) * 2017-10-26 2018-01-19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身份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07729875A (zh) * 2017-11-09 2018-02-23 上海快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427871A (zh) * 2018-01-30 2018-08-21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3d人脸快速身份认证方法与装置
CN108496172A (zh) * 2018-04-18 2018-09-04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成龙 等: ""基于卡尔曼滤波和随机回归森林的实时头部姿态估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2283A1 (zh) * 2018-09-10 2020-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2282A1 (zh) * 2018-09-10 2020-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1757A (zh) * 2019-03-26 2019-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飞行时间组件、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2324A (zh) * 2020-12-15 2021-01-15 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验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2283A1 (zh)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6515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91709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08778B (zh) 支持指纹验证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8489881U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EP3662406B1 (en) Determining sparse versus dense pattern illumination
KR102487063B1 (ko) 광학 지문 센서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9271916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631683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CN108989783A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919430A (zh) 电子装置及其形成柔性显示器的方法
KR20200017288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8769326A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061603A (zh) 深度获取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005348A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059797A (zh) 飞行时间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和电子装置
CN109522848A (zh) 一种指纹模组、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437065B (zh) 红外光源、虹膜识别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9164432A (zh) 深度获取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09676289U (zh) 电子设备
CN109286806A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104509A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980535A (zh) 移动终端
CN109151112A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101302A (zh) 移动终端
CN110278679A (zh) 感测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