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5837A -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5837A
CN109375837A CN201811287358.1A CN201811287358A CN109375837A CN 109375837 A CN109375837 A CN 109375837A CN 201811287358 A CN201811287358 A CN 201811287358A CN 109375837 A CN109375837 A CN 109375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bridge formation
bridge
metal
electrode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73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i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i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i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73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5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5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5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和导电感应层,导电感应层包括第一触摸电极串和第二触摸电极串;第一触摸电极串内的相邻触摸电极通过连接线相互连接,第二触摸电极串内的相邻触摸电极之间的空隙处覆盖有绝缘层,在绝缘层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触摸电极串内相邻触摸电极的金属架桥;金属架桥包括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均呈弧形,且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的中间距离大于两端距离。本发明中将金属架桥分成两个宽度较小的弧形架桥,这样在满足阻抗小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的消影效果,进而可以提高触摸屏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传统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双层ITO和单层ITO两种结构,现在大多数都是采用具有钼铝钼架桥(MAM Jumper)的单层ITO结构,但是由于钼铝钼材料的可视性,架桥太宽容易造成显示干扰,架桥太窄又会影响增大感应通道的阻抗值,还是会影响触摸屏的触控灵敏度和显示效果。目前,市场上有出现用ITO作为架桥材料的触摸屏,ITO为淡化透明结构,视觉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这种触摸屏可靠性不佳,搭桥位置容易断,现在技术还不够成熟,ITO图案的回路电阻也较高,所以一直得不到推广使用。
所以,可以从架桥结构本身作出改进,解决上述诸多矛盾。例如,公开号为CN105700760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触控结构的金属架桥,其架桥结构为折线状,可以获得较好的消影效果,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触摸屏的显示质量。但是,这种结构还是会存在阻抗和架桥宽度相互限制的问题,很难找到合适的尺寸结构,达到最理想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该电容式触摸屏解决了传统电容式触摸屏显示效果一般的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和蚀刻在透明基板上的导电感应层,所述导电感应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触摸电极串;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和第二触摸电极串均包括多个触摸电极,且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内的相邻触摸电极通过连接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内的相邻触摸电极之间的空隙处覆盖有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触摸电极串内相邻触摸电极的金属架桥;
所述金属架桥包括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所述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均呈弧形,且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的中间距离大于两端距离。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内相应金属架桥的底面区域。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均为银浆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两者的中间最大距离为30-60μm,两端最小距离15-30μ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架桥和第二架桥两者的中间最大距离为40μm,两端最小距离20μ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线的上表面设有辅助走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走线为银浆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侧边设有若干条边缘走线,所述边缘走线与第一触摸电极串的边缘触摸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且每条边缘走线上与边缘触摸电极的一端设有折角段。
进一步改进在于,从所述透明基板的下侧边往上依次对第一触摸电极串计数,满足第N个第一触摸电极串上连接的边缘走线上设有N个折角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金属架桥分成两个宽度较小的弧形架桥,且为相互分离(中间宽两头窄)的形式排列,这样在满足阻抗小的前提下,将最大程度地避免金属架桥对RGB的各个显示单位的遮挡,使人眼很难捕捉,从而可以获得理想的消影效果,进而可以提高触摸屏的显示质量;另外,在第一触摸电极串中连接线的上方还设有用银浆制成的辅助走线,可减小第一触摸电极串的阻抗和增加电路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触摸屏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邻触摸电极的连接结构图;
其中,1-透明基板,2-第一触摸电极串,3-第二触摸电极串,4-触摸电极,5-连接线,6-绝缘层,7-第一架桥,8-第二架桥,9-辅助走线,10-边缘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1和蚀刻在透明基板1上的导电感应层,导电感应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触摸电极串2,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触摸电极串3;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触摸电极串2和第二触摸电极串3均包括多个触摸电极4,且第一触摸电极串2内的相邻触摸电极4通过连接线5相互连接,第二触摸电极串3内的相邻触摸电极4之间的空隙处覆盖有绝缘层6,在绝缘层6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触摸电极串3内相邻触摸电极4的金属架桥;金属架桥包括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均呈弧形,且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的中间距离大于两端距离。
特别的,绝缘层6至少覆盖第二触摸电极串3内相应金属架桥的底面区域,也就是绝缘层6需要将每个金属架桥与低下的连接线5隔断。
优选的,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均为银浆材料制成。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两者的中间最大距离为30-60μm,两端最小距离15-30μm。一般选择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两者的中间最大距离为40μm,两端最小距离20μm。连接线5的上表面设有辅助走线9,辅助走线9为银浆材料制成。
另外,透明基板1的侧边设有若干条边缘走线10,边缘走线10与第一触摸电极串2的边缘触摸电极4一一对应连接,且每条边缘走线10上与边缘触摸电极4的一端设有折角段11。从透明基板1的下侧边往上依次对第一触摸电极串2计数,满足第N个第一触摸电极串2上连接的边缘走线10上设有N个折角段11。例如第二排的第一触摸电极串2上连接的边缘走线10上设有两个折角段11。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相邻的边缘走线10始终保持较小且稳定的距离,使得它感应信号的能力尽可能的弱,以减少对触控信号传导的干扰。
为了说明本发明消影效果的优势,选取本发明的双弧线架桥结构,记为架桥A;取双直线架桥结构,记为架桥B;取单条架桥结构,记为架桥C。且架桥A、B和C的厚度相等,架桥A和B的总宽度与架桥C的宽度也都是相等的。
消影效果的评测标准:若消影等级是Lev1,则架桥不可见;若消影等级是Lev2,则架桥隐约可见;若消影等级是Lev3,则架桥不明显;若消影等级是Lev4,则架桥明显可见;若消影等级是Lev5,则架桥清晰可见。
然后,分别采用架桥A、架桥B和架桥C制作处相同规格的触摸屏,对触摸屏内的架桥消影效果进行观测,得出以下表格:
架桥类型 消影等级
架桥A Lev3
架桥B Lev2
架桥C Lev1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本发明介绍的架桥结构在消影性能上具有较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触摸屏的显示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示例的限制,上述实施示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1)和蚀刻在透明基板(1)上的导电感应层,所述导电感应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触摸电极串(2),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触摸电极串(3);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2)和第二触摸电极串(3)均包括多个触摸电极(4),且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2)内的相邻触摸电极(4)通过连接线(5)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3)内的相邻触摸电极(4)之间的空隙处覆盖有绝缘层(6),在所述绝缘层(6)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触摸电极串(3)内相邻触摸电极(4)的金属架桥;
所述金属架桥包括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所述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均呈弧形,且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的中间距离大于两端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6)至少覆盖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3)内相应金属架桥的底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均为银浆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两者的中间最大距离为30-60μm,两端最小距离15-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桥(7)和第二架桥(8)两者的中间最大距离为40μm,两端最小距离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的上表面设有辅助走线(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走线(9)为银浆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1)的侧边设有若干条边缘走线(10),所述边缘走线(10)与第一触摸电极串(2)的边缘触摸电极(4)一一对应连接,且每条边缘走线(10)上与边缘触摸电极(4)的一端设有折角段(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透明基板(1)的下侧边往上依次对第一触摸电极串(2)计数,满足第N个第一触摸电极串(2)上连接的边缘走线(10)上设有N个折角段(11)。
CN201811287358.1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Pending CN109375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358.1A CN109375837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358.1A CN109375837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5837A true CN109375837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0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7358.1A Pending CN109375837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58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2910A (zh) * 2020-01-22 2020-05-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858A (zh) * 2011-04-29 2011-09-28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触摸屏透明导电层结构
CN202025304U (zh) * 2011-04-29 2011-11-02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触摸屏透明导电层结构
CN104216594A (zh) * 2014-09-25 2014-12-17 福州智创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12164A (zh) * 2016-04-12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5608688U (zh) * 2016-03-02 2016-09-2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
CN107704120A (zh) * 2017-08-30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207882614U (zh) * 2018-02-08 2018-09-1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858A (zh) * 2011-04-29 2011-09-28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触摸屏透明导电层结构
CN202025304U (zh) * 2011-04-29 2011-11-02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触摸屏透明导电层结构
CN104216594A (zh) * 2014-09-25 2014-12-17 福州智创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205608688U (zh) * 2016-03-02 2016-09-2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
CN105912164A (zh) * 2016-04-12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704120A (zh) * 2017-08-30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207882614U (zh) * 2018-02-08 2018-09-1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2910A (zh) * 2020-01-22 2020-05-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5991B (zh) 单层电容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TWI628580B (zh) 觸控螢幕面板
CN203414931U (zh) 触控板
CN101634922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布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63108B (zh) 基于单层金属网格的互电容多点触控电极结构
CN103327729B (zh) 电子装置的软性电路板接合结构
CN104317470A (zh) 互电容式ogs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73431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9309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4143400U (zh) 一种触控面板结构
CN104298406A (zh) 复合结构的二维触控传感器
CN103474133A (zh) 一种透明导电膜
CN104216594A (zh)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09828A (zh) 双颜色层的窄边框单片式电容感应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75837A (zh) 一种具有金属架桥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CN102081486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器
CN204215387U (zh)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
CN202838283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
CN206292747U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1936286U (zh) 一种单面结构的触摸屏
WO2017092612A1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结构
CN213338675U (zh)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触控屏与触控显示屏
CN203825597U (zh) 双颜色层的窄边框单片式电容感应触摸屏
CN208172765U (zh) 一种触控传感器及触摸屏
CN110058745A (zh) 触摸感应装置及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