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5714A -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5714A
CN109375714A CN201811535079.2A CN201811535079A CN109375714A CN 109375714 A CN109375714 A CN 109375714A CN 201811535079 A CN201811535079 A CN 201811535079A CN 109375714 A CN109375714 A CN 109375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ingerprint
terminal
touch screen
finger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50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50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5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5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5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其中,终端包括触控屏,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屏下方的移动模块和光学指纹模块,其中:所述触控屏用于检测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摸操作时计算触摸位置;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本发明首先计算手指在终端触控屏上的触摸位置,进而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该触摸位置,从而终端用户可以在终端触控屏上的任意位置实现指纹识别,而非局限在终端触控屏上的固定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Description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能够识别指纹的终端大多具有下述两种结构,其一,光学指纹模组贴设于显示模组背面,该种结构并未改变光线路径,光学指纹模组中指纹芯片的面积较大;其二,光学指纹模组未与显示模组贴合在一起,而是经由镜头将光线汇集在指纹芯片上,芯片面积较小。其中,无论在上述哪种结构中,光学指纹模组的位置均固定,均只能识别终端屏幕上固定位置处的指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只能识别终端屏幕上固定位置处的指纹的缺陷,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触控屏,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屏下方的移动模块和光学指纹模块,其中:
所述触控屏用于检测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摸操作时计算触摸位置;
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可选地,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判断单元;
所述触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
若所述触控判断单元判断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一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若所述触控判断单元判断无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二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模式的功耗。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屏和所述光学指纹模块之间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点亮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
可选地,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移动轨、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移动轨上,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上,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可选地,所述触控屏为包括横边和竖边的矩形屏,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固定轨,其中,所述固定轨平行于所述竖边,所述移动轨垂直于所述固定轨并且平行于所述横边;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轨沿着所述竖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纵坐标;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沿着所述横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横坐标。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识别判断模块;
所述识别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成功识别所述指纹;
若所述识别判断模块判断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调用所述移动模块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
若所述识别判断模块判断未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调用所述触控屏。
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触控屏,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屏下方的光学指纹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
若所述触控屏上存在触摸操作,则计算触摸位置;
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
若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一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若无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二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模式的功耗。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屏和所述光学指纹模块之间的显示屏,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点亮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
可选地,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设于移动轨上,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的步骤包括:
驱动所述移动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驱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和/或,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成功识别所述指纹;
若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
若未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转至所述检测所述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的步骤。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首先计算手指在终端触控屏上的触摸位置,进而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该触摸位置,从而终端用户可以在终端触控屏上的任意位置实现指纹识别,而非局限在终端触控屏上的固定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中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中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8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中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中步骤S103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控制模块1、触控屏2、移动模块3、光学指纹模块4,其中,移动模块3和光学指纹模块4位于触控屏2的下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
触控屏2用于检测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摸操作时计算触摸位置;
移动模块3用于将光学指纹模块4移动至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光学指纹模块4用于识别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指纹锁等设备。当手指触摸到触控屏2时,触控屏2可以检测到该触摸操作,并在计算出该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之后,将该触摸位置发送至控制模块1。例如,触控屏2是电容屏时,其可以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范围,并基于触摸范围计算出手指的重心坐标作为触摸位置。
经由移动模块3,光学指纹模块4可以在触控屏2的下方移动。在接收到触摸位置之后,控制模块1可以控制移动模块3将光学指纹模块4移动至该触摸位置的正下方,并控制光学指纹模块4识别该处手指的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计算手指在终端触控屏上的触摸位置,进而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该触摸位置,从而终端用户可以在终端触控屏上的任意位置实现指纹识别,而非局限在终端触控屏上的固定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参见图2,触控屏2包括触控判断单元21。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判断单元21用于判断是否有手指靠近触控屏2;若触控判断单元21判断有手指靠近触控屏2,则控制模块1控制触控屏2采用第一模式检测触摸操作;若触控判断单元21判断无手指靠近触控屏2,则控制模块1控制触控屏2采用第二模式检测触摸操作;其中,第一模式的功耗大于第二模式的功耗。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屏通过扫描来检测触控操作时,若触控屏一直处于正常扫描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电量消耗,经由触控判断单元对是否有手指靠近触控屏的判断,触控屏可以实现正常模式和省电模式之间的切换,减少了终端对电量的消耗。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显示屏5。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5设于触控屏2和光学指纹模块4之间。在接收到触摸位置之后,控制模块1还可以控制显示屏5点亮显示屏5位于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从而光学指纹模块4可以采集并识别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的显示屏熄灭时检测到触摸操作,显示屏仅需点亮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供光学指纹模块使用,减少了终端对电量的消耗。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移动模块3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移动模块3包括移动轨31、第一驱动单元32、第二驱动单元33,其中,第二驱动单元33设于移动轨31上,光学指纹模块4(图中未示出)设于第二驱动单元33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2可以是圆形屏,触摸位置是P。在接收到触摸位置之后,控制模块1首先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2将移动轨31旋转角度θ后移动至触摸位置P的正下方(移动轨31由实线位置移至虚线位置),即,触摸位置P正投影在移动轨31上。之后,控制模块1控制第二驱动单元33沿着移动轨31移动距离ρ后将光学指纹模块4移动至触摸位置P的正下方,即,触摸位置P正投影在光学指纹模块4上。
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控制第二驱动单元33沿着移动轨31移动距离ρ,再控制移动轨31旋转角度θ。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乎上述模块的线缆可以放置在移动轨或者固定轨的一侧,以保证模块之间有效地电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经由移动轨、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任意触摸位置实现指纹识别,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移动模块3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移动模块3包括移动轨31、第一驱动单元32、第二驱动单元33、固定轨3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2可以是包括横边和竖边的矩形屏,触摸位置是P,其中,固定轨34平行于触控屏2的竖边,移动轨31垂直于固定轨34并且平行于触控屏2的横边,第一驱动单元32设于固定轨34上,第二驱动单元33设于移动轨31上,光学指纹模块4(图中未示出)设于第二驱动单元33上。
在接收到触摸位置之后,控制模块1首先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2沿着固定轨34(触控屏2的竖边)移动距离m(移动轨31由实线位置移至虚线位置),将移动轨31移动至触摸位置P的纵坐标,之后,控制模块1再控制第二驱动单元33沿着移动轨31(触控屏2的横边)移动距离n后将光学指纹模块4移动至触摸位置P的横坐标。
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控制第二驱动单元33沿着移动轨31移动距离n,再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2沿着固定轨34移动距离m。
在本实施例中,经由固定轨、移动轨、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任意触摸位置实现指纹识别,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识别判断模块6。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光学指纹模块4识别触摸位置处手指的指纹时,识别判断模块6用于判断光学指纹模块4是否成功识别指纹。若识别判断模块6判断成功识别指纹,则可以调用移动模块3将光学指纹模块4移动至默认位置,其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设置默认位置;而若识别判断模块6判断未成功识别指纹,则调用触控屏2,继续检测触摸操作并计算下一触摸位置,继而对下一触摸位置处的指纹进行识别,其中,若连续多次未能成功识别指纹,也可以将光学指纹模块4移动至默认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终端用户可能惯于在触控屏的某个位置进行指纹识别,从而默认位置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学指纹模块在屏幕下方的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纹识别速度并减少终端的电量损耗。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包括触控屏,以及位于触控屏下方的光学指纹模块,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1、检测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
若是,则转至步骤S102;
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01;
S102、计算触摸位置;
S103、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S104、光学指纹模块识别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指纹锁等设备。当手指触摸到触控屏时,触控屏可以检测到该触摸操作,并在计算出该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例如,触控屏是电容屏时,其可以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范围,并基于触摸范围计算出手指的重心坐标作为触摸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指纹模块可以在触控屏下方移动。具体地,在计算出触摸位置之后,可以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该触摸位置的正下方,并且光学指纹模块识别该处手指的指纹。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计算手指在终端触控屏上的触摸位置,进而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该触摸位置,从而终端用户可以在终端触控屏上的任意位置实现指纹识别,而非局限在终端触控屏上的固定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判断是否有手指靠近触控屏;
若是,则转至步骤S1012;
若否,则转至步骤S1013;
S1012、触控屏采用第一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S1013、触控屏采用第二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的功耗大于第二模式的功耗。当触控屏通过扫描来检测触控操作时,若触控屏一直处于正常扫描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电量消耗,经由触控判断单元对是否有手指靠近触控屏的判断,触控屏可以实现正常模式和省电模式之间的切换,减少了终端对电量的消耗。
实施例9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还包括设于触控屏和光学指纹模块之间的显示屏,在步骤S104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点亮显示屏位于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的显示屏熄灭时检测到触摸操作,显示屏仅需点亮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供光学指纹模块使用,减少了终端对电量的消耗。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参见图9,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指纹模块设于移动轨上,步骤S103具体包括:
S1031、驱动移动轨至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S1032、驱动光学指纹模块至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圆形屏,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矩形屏,对于触摸位置P,可以首先控制移动轨移动至触摸位置P的正下方,即,触摸位置P正投影在移动轨上。之后,驱动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触摸位置P的正下方,即,触摸位置P正投影在光学指纹模块上。
在本实施例中,经由移动轨可以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任意触摸位置实现指纹识别,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参见图10,在步骤S104之后,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05、判断是否成功识别指纹;
若是,则转至步骤S106;
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01;
S106、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光学指纹模块识别触摸位置处手指的指纹时,在步骤S105判断光学指纹模块是否成功识别指纹。若判断成功识别指纹,则可以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其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设置默认位置;而若判断未成功识别指纹,则返回步骤S101,继续检测触摸操作并计算下一触摸位置,继而对下一触摸位置处的指纹进行识别,其中,若连续多次未能成功识别指纹,也可以转至步骤S106将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终端用户可能惯于在触控屏的某个位置进行指纹识别,从而默认位置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学指纹模块在屏幕下方的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纹识别速度并减少终端的电量损耗。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触控屏,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屏下方的移动模块和光学指纹模块,其中:
所述触控屏用于检测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触摸操作时计算触摸位置;
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判断单元;
所述触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
若所述触控判断单元判断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一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若所述触控判断单元判断无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二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模式的功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屏和所述光学指纹模块之间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点亮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移动轨、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移动轨上,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上,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包括横边和竖边的矩形屏,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固定轨,其中,所述固定轨平行于所述竖边,所述移动轨垂直于所述固定轨并且平行于所述横边;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轨沿着所述竖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纵坐标;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沿着所述横边的方向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横坐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识别判断模块;
所述识别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成功识别所述指纹;
若所述识别判断模块判断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调用所述移动模块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
若所述识别判断模块判断未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调用所述触控屏。
7.一种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触控屏,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屏下方的光学指纹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
若所述触控屏上存在触摸操作,则计算触摸位置;
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
若有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一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若无手指靠近所述触控屏,则所述触控屏采用第二模式检测触摸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模式的功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设于所述触控屏和所述光学指纹模块之间的显示屏,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点亮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位置正下方的像素。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设于移动轨上,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的步骤包括:
驱动所述移动轨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驱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至所述触摸位置的正下方;
和/或,在所述光学指纹模块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处的指纹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成功识别所述指纹;
若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将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移动至默认位置;
若未成功识别所述指纹,则转至所述检测所述触控屏上是否存在触摸操作的步骤。
CN201811535079.2A 2018-12-14 2018-12-14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Pending CN109375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079.2A CN109375714A (zh) 2018-12-14 2018-12-14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079.2A CN109375714A (zh) 2018-12-14 2018-12-14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5714A true CN109375714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5079.2A Pending CN109375714A (zh) 2018-12-14 2018-12-14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571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7345A (zh) * 2019-03-14 2019-06-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135276A (zh) * 2019-04-22 2019-08-16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全面屏屏下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443163A (zh) * 2019-07-19 2019-11-12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0661974A (zh) * 2019-09-30 2020-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443825A (zh) * 2020-03-25 2020-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模块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2028B2 (ja) * 2000-09-06 2004-03-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指紋照合装置
US7239227B1 (en) * 1999-12-30 2007-07-03 Upek, Inc. Command interface using fingerprint sensor input system
CN102789344A (zh) * 2011-05-16 2012-11-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屏幕或触控面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140871A (zh) * 2010-09-28 2013-06-05 日本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方法
US20150324570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fingerpri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07077616A (zh) * 2017-01-20 2017-08-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193430A (zh) * 2017-04-13 2017-09-22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563165A (zh) * 2017-08-25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704744A (zh) * 2017-09-05 2018-0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241957A (zh) * 2018-11-19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指纹采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9227B1 (en) * 1999-12-30 2007-07-03 Upek, Inc. Command interface using fingerprint sensor input system
JP3502028B2 (ja) * 2000-09-06 2004-03-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指紋照合装置
CN103140871A (zh) * 2010-09-28 2013-06-05 日本电气工程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读取方法
CN102789344A (zh) * 2011-05-16 2012-11-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屏幕或触控面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20150324570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fingerpri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07077616A (zh) * 2017-01-20 2017-08-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193430A (zh) * 2017-04-13 2017-09-22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563165A (zh) * 2017-08-25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704744A (zh) * 2017-09-05 2018-0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241957A (zh) * 2018-11-19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指纹采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7345A (zh) * 2019-03-14 2019-06-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135276A (zh) * 2019-04-22 2019-08-16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全面屏屏下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443163A (zh) * 2019-07-19 2019-11-12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0661974A (zh) * 2019-09-30 2020-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61974B (zh) * 2019-09-30 2020-1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443825A (zh) * 2020-03-25 2020-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模块
WO2021190493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模块
CN111443825B (zh) * 2020-03-25 2022-09-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模块
EP4130948A4 (en) * 2020-03-25 2023-09-20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MODULE THEREFOR
US11966547B2 (en) 2020-03-25 2024-04-23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s well as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module of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5714A (zh) 全屏识别指纹的终端及终端全屏识别指纹的方法
CN103412647B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页面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2121592B1 (ko) 시력 보호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62460B (zh) 移动终端的非接触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36854A (zh) 移动通讯终端及基于该移动通讯终端的屏幕调整方法
US2013022233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types of touch inputs
US20130307949A1 (en) Structured light for touch or gesture detection
US8614694B2 (en) Touch screen system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CN110096319A (zh) 一种开启相机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15472A (zh) 一种手势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011638B (zh) 显示器运动质量改进
CN106991394A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3279225A (zh) 投影式人机交互系统及触控识别方法
EP2402844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interactive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4951213A (zh) 防止误触发边缘滑动手势的方法及手势触发方法
CN102869078B (zh) 一种模拟透明屏幕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109927A (zh) 一种红外触摸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触摸屏设备
CN103809817B (zh) 光学触控系统及其物件位置的判断方法
CN104346030A (zh) 显示方向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628947U (zh) 一种触摸式电子设备
CN103809787A (zh) 适于接触控制及悬浮控制的触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06304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05865A (zh) 一种可触控的智能电视及其实现触控的方法
CN103019478B (zh) 基于曲面显示的触控装置和触控检测方法
CN202798838U (zh) 一种互动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