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2480A - 香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香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2480A
CN109362480A CN201811507514.0A CN201811507514A CN109362480A CN 109362480 A CN109362480 A CN 109362480A CN 201811507514 A CN201811507514 A CN 201811507514A CN 109362480 A CN109362480 A CN 109362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mushroom
plantation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75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075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2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2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248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30Accessories for use before inoculation of spawn, e.g. sterili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2Racks;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通过将以废弃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为原料制备成培养棒,经过接种后放入种植房中进行培养至收获;通过将香菇置于种植架中来栽培,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并将挡布可伸缩的设置在种植房中,方便对香菇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同时,种植架的可升降设置不仅方便对香菇栽培过程中的管理,也方便后期的采收;通过在房顶设置有储水池、在房体的外围设置了水槽,通过控制水流和水的温度对种植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本发明不仅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而且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同时方便了香菇不同栽培期的管理,有效的增大了香菇的产量。

Description

香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香菇的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中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香菇中的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可转变为维生素D,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还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中含有六大类的40多种酶;并且,香菇中所含有的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香菇的栽培大多是通过将接种后的菌棒堆放进行发菌,后期需要人工对菌棒进行翻堆,以加强通风,抑制杂菌的污染,使各个菌棒的发菌一致。这样通过人工翻堆需要耗费比较多的精力,且人工的操作也容易带入其他的杂菌。同时,以堆叠的方式来栽培通常堆叠的高度并不高,对于空间的利用率较低,若堆叠的高度较高时,对高处的香菇栽培管理和采收等都会比较麻烦。还有,香菇的栽培过程中,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若不能及时的根据香菇的生长状况来进行调整,则会影响香菇的生长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现提供香菇的栽培方法,以废弃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为原料制备成培养棒,经过接种后放入种植房中进行培养至收获;通过将香菇置于种植架中来栽培,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并将挡布可伸缩的设置在种植房中,方便对香菇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同时,种植架的可升降设置不仅方便对香菇栽培过程中的管理,也方便后期的采收;通过在房顶设置有储水池、在房体的外围设置了水槽,通过控制水流和水的温度对种植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换言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混合粉碎成4~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
步骤二、将所得的混合粉末摊开经过紫外线杀菌消毒15~20分钟,然后加入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调节混合物的PH至5~6,再将混合物装袋制成直径为7~10厘米、长度为40~50厘米的圆筒状的培养棒。
步骤三、打开紫外灯对整个种植房进行全面的臭氧杀菌消毒20~30分钟,然后通风15~20分钟。
步骤四、将所得的培养棒横放进行接种,每个培养棒的上表面均匀的接种3~5份菌块,得到菌棒。
步骤五、将所得的菌棒转入经过灭菌并通风处理后的种植房的种植架上,打开喷水装置进行喷淋,使得各个菌棒的含水量为85~95%;调节种植房内的温度保持在10~15℃;换上遮光的挡布进行遮盖;培养至香菇菌丝长至菌棒表面的80%以上;提升种植房中的温度至20~25℃,保持遮光的环境继续对菌棒栽培至菌丝长满整个菌棒,脱去菌棒表面的塑料薄膜。
步骤六、将染上杂菌的菌棒移除,将菌棒立起来,保持种植房内白天的温度为28~33℃、夜间温度为15~20℃,保持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25~35分钟;保持低于30%的透光条件,至香菇的子实体形成。
步骤七、保持每天通风2~3次,每次50~70分钟,种植房内的相对湿度为90%,保持透光度为45~60%;当香菇的菇盖展开的直径达到2~3厘米、且边缘有内卷时,即得到所述香菇。
其中,所述种植房包括:房体、设置在所述房体内部的种植架、围绕所述房体的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中用以调节水温的电热丝。
房体,其由围栏和房顶组成,所述围栏和房顶的内部形成种植空间,所述围栏包括栏柱和挡布,所述栏柱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并向上伸延,顶端与所述房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房顶;所述栏柱的顶端垂直连接有卷管,且所述卷管能够相对所述栏柱纵向360°旋转,并通过所述卷管将相邻的两个栏柱连接;所述栏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挡布卡接在所述凹槽中并能相对所述栏柱上下移动以伸展;所述卷管内还设置有电机和转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卷管转动;所述房顶的上方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储水池的底部还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贯穿所述房顶深入所述房体的内部。
种植架,其设置在所述房体内部,所述种植架包括柱子和多个沿所述柱子上下活动的置物筐;所述柱子的边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连接有滑块,所述置物筐的四个角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以连接至所述滑槽,并沿着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柱子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锁件以将所述置物筐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且所述定位锁件所设定的高度相应一致以使得所述置物筐保持水平的状态。所述定位锁件贯穿所述滑槽相邻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滑块下滑。
水槽,其围绕所述房体的外部设置,所述水槽为上部开口、内部可容纳水源的槽状结构,所述水槽的底部还设置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房顶的储水池,以将所述水槽中的水输送至储水池。当外部温度较高时,打开抽水泵将水源抽至房顶的储水池中,使水源从房顶顺着房体的外围流下,以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种植房内的温度。
电热丝,其设置在所述储水池的底部对储水池中的水进行加热。当外部的温度较低时,打开电热丝对储水池中的水加热,再通过热量散发的方式增加种植房中的温度,同时能够增加种植房中的湿度,为香菇的栽培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优选的是,所述混合粉末的比例为果枝70~80份、豆粕15~25份、玉米芯10~15份、红糖1~2份。
优选的是,所述挡布的底端还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上端开口的槽状结构以容纳所述挡布,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小于相邻栏柱之间的距离0.1~0.3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槽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所述挡布的下端两个角,且所述限位块卡接在所述栏柱侧壁上的凹槽中,以使所述挡布能够沿着所述凹槽上下滑动。
优选的是,置物筐双层可拆卸的结构,其中内层为镂空设置,且所述镂空部分的孔径为5~9厘米。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以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为原料,为香菇的栽培提供了所需的养料,促使香菇快速生长且长得厚实。
第二、香菇菌棒的发菌状态相对统一,方便香菇的栽培管理;且很少有杂菌污染,增大了香菇的产量。
第三、提供种植架进行栽培,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并且种植架的伸缩设置也方便了对香菇的栽培管理以及采收工作,降低了对人工的需求。
第四、通过挡布的伸缩设置,更便利的调节种植房内的通风以及光照条件,以满足香菇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以保持香菇较好的长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种植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种植房中房体结构放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种植房中另一种房体结构放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种植房中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种植房,包括:房体、设置在所述房体内部的种植架、围绕所述房体的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中用以调节水温的电热丝。
房体,其由围栏1和房顶2组成,所述围栏1和房顶2的内部形成种植空间,所述围栏1包括栏柱3和挡布4,所述栏柱3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并向上伸延,顶端与所述房顶2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房顶2;所述栏柱3的顶端垂直连接有卷管5,且所述卷管5能够相对所述栏柱3纵向360°旋转,并通过所述卷管5将相邻的两个栏柱3连接;所述栏柱3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6,所述挡布4卡接在所述凹槽6中并能相对所述栏柱3上下移动以伸展;所述卷管5内还设置有电机7和转轮8,所述电机7驱动所述转轮8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卷管5转动;所述房顶2的上方设置有储水池9,所述储水池9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10,所述储水池10的底部还设置有喷水装置11,所述喷水装置11贯穿所述房顶2深入所述房体的内部。
种植架12,其设置在所述房体内部,所述种植架12包括柱子13和多个沿所述柱子13上下活动的置物筐14;所述柱子13的边沿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中连接有滑块16,所述置物筐14的四个角分别与所述滑块16连接以连接至所述滑槽15,并沿着所述滑槽15上下滑动;所述柱子13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锁件17以将所述置物筐14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且所述定位锁件17所设定的高度相应一致以使得所述置物筐14保持水平的状态。所述定位锁件17贯穿所述滑槽15相邻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滑块16下滑。
水槽18,其围绕所述房体的外部设置,所述水槽18为上部开口、内部可容纳水源的槽状结构,所述水槽18的底部还设置抽水管19,所述抽水管19连接有抽水泵20,所述抽水泵20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房顶2的储水池9,以将所述水槽18中的水输送至储水池9。当外部温度较高时,打开抽水泵20将水源抽至房顶2的储水池9中,使水源从房顶2顺着房体的外围流下,以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种植房内的温度。
电热丝21,其设置在所述储水池9的底部对储水池9中的水进行加热。当外部的温度较低时,打开电热丝21对储水池9中的水加热,再通过热量散发的方式增加种植房中的温度,同时能够增加种植房中的湿度,为香菇的栽培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粉末的比例为果枝70~80份、豆粕15~25份、玉米芯10~15份、红糖1~2份。
进一步的,所述挡布4的底端还连接有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为上端开口的槽状结构以容纳所述挡布4,所述限位槽22的长度小于相邻栏柱3之间的距离0.1~0.3厘米,使得所述挡布4在收缩状态下不被卷出所述凹槽6,以方便挡布4伸出时能沿着所述凹槽6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22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卡接在所述挡布4的下端两个角,且所述限位块23卡接在所述栏柱3侧壁上的凹槽6中,以使所述挡布4能够沿着所述凹槽6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筐14为双层可拆卸的结构,其中内层为镂空设置,且所述镂空部分的孔径为5~9厘米,方便在香菇的不同栽培期内对其通风量进行调控,同时不需要翻动菌棒避免操作而影响香菇的生长。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对本发明的营养、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1
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70Kg、豆粕20Kg、玉米芯20Kg、红糖1Kg混合粉碎成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
步骤二、将所得的混合粉末摊开经过紫外线杀菌消毒15分钟,然后加入石膏粉1Kg、石灰粉2Kg和灭菌水调节混合物的PH至6,再将混合物装袋制成直径为7厘米、长度为45厘米的圆筒状的培养棒。
步骤三、打开紫外灯对整个种植房进行全面的臭氧杀菌消毒20分钟,然后通风20分钟。
步骤四、将所得的培养棒横放进行接种,每个培养棒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3个孔径为1厘米、深度为2厘米的接种孔,然后在每个接种孔接种1份菌块,得到菌棒。
步骤五、将所得的菌棒转入经过灭菌并通风处理后的种植房的种植架上,打开喷水装置进行喷淋,使得各个菌棒的含水量为90%;调节种植房内的温度保持在15℃;换上遮光的挡布进行遮盖;培养至香菇菌丝长至菌棒表面的80%以上;提升种植房中的温度至25℃,保持遮光的环境继续对菌棒栽培至菌丝长满整个菌棒,脱去菌棒表面的塑料薄膜。
步骤六、将染上杂菌的菌棒移除,将菌棒立起来,保持种植房内白天的温度为28~33℃、夜间温度为15~20℃,昼夜温差保持15℃以上,并保持每天通风2次;其中:早晨8点、晚上8点各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保持低于30%的透光条件,至香菇的子实体形成。
步骤七、保持每天通风3次,每次60分钟,种植房内的相对湿度为90%,保持透光度为50%;当香菇的菇盖展开的直径达到3厘米、且边缘有内卷时,即得到所述香菇。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70Kg、豆粕15Kg、玉米芯15Kg、红糖1Kg混合粉碎成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
其余参数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工艺过程也完全相同。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80Kg、豆粕20Kg、玉米芯20Kg、红糖1Kg混合粉碎成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
其余参数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工艺过程也完全相同。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四、将所得的培养棒横放进行接种,每个培养棒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3个孔径为2厘米、深度为1厘米的接种孔,然后在每个接种孔接种1份菌块,得到菌棒。
其余参数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工艺过程也完全相同。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混合粉碎成4~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
步骤二、将所得的混合粉末摊开经过紫外线杀菌消毒15~20分钟,然后加入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调节混合物的PH至5~6,再将混合物装袋制成直径为7~10厘米、长度为40~50厘米的圆筒状的培养棒;
步骤三、打开紫外灯对整个种植房进行全面的臭氧杀菌消毒20~30分钟,然后通风15~20分钟;
步骤四、将所得的培养棒横放进行接种,每个培养棒的上表面均匀的接种3~5份菌块,得到菌棒;
步骤五、将所得的菌棒转入经过灭菌并通风处理后的种植房的种植架上,打开喷水装置进行喷淋,使得各个菌棒的含水量为85~95%;调节种植房内的温度保持在10~15℃;换上遮光的挡布进行遮盖;培养至香菇菌丝长至菌棒表面的80%以上;提升种植房中的温度至20~25℃,保持遮光的环境继续对菌棒栽培至菌丝长满整个菌棒,脱去菌棒表面的塑料薄膜;
步骤六、将染上杂菌的菌棒移除,将菌棒立起来,保持种植房内白天的温度为28~33℃、夜间温度为15~20℃,保持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25~35分钟;保持低于30%的透光条件,至香菇的子实体形成;
步骤七、保持每天通风2~3次,每次50~70分钟,种植房内的相对湿度为90%,保持透光度为45~60%;当香菇的菇盖展开的直径达到2~3厘米、且边缘有内卷时,即得到所述香菇;
其中,所述种植房包括:房体、设置在所述房体内部的种植架、围绕所述房体的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中用以调节水温的电热丝;
房体,其由围栏和房顶组成,所述围栏和房顶的内部形成种植空间,所述围栏包括栏柱和挡布,所述栏柱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并向上伸延,顶端与所述房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房顶;所述栏柱的顶端垂直连接有卷管,且所述卷管能够相对所述栏柱纵向360°旋转,并通过所述卷管将相邻的两个栏柱连接;所述栏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挡布卡接在所述凹槽中并能相对所述栏柱上下移动以伸展;所述卷管内还设置有电机和转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卷管转动;所述房顶的上方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储水池的底部还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贯穿所述房顶深入所述房体的内部;
种植架,其设置在所述房体内部,所述种植架包括柱子和多个沿所述柱子上下活动的置物筐;所述柱子的边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连接有滑块,所述置物筐的四个角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以连接至所述滑槽,并沿着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柱子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锁件以将所述置物筐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且所述定位锁件所设定的高度相应一致以使得所述置物筐保持水平的状态;
水槽,其围绕所述房体的外部设置,所述水槽为上部开口、内部可容纳水源的槽状结构,所述水槽的底部还设置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房顶的储水池,以将所述水槽中的水输送至储水池;
电热丝,其设置在所述储水池的底部对储水池中的水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粉末的比例为果枝70~80份、豆粕15~25份、玉米芯10~15份、红糖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棒横放后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3~5个接种孔,孔径1~2厘米,孔深1~2厘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布的底端还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上端开口的槽状结构以容纳所述挡布,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小于相邻栏柱之间的距离0.1~0.3厘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所述挡布的下端两个角,且所述限位块卡接在所述栏柱侧壁上的凹槽中,以使所述挡布能够沿着所述凹槽上下滑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筐为双层可拆卸的结构,其中内层为镂空设置,且所述镂空部分的孔径为5~9厘米。
CN201811507514.0A 2018-12-11 2018-12-11 香菇的栽培方法 Withdrawn CN109362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7514.0A CN109362480A (zh) 2018-12-11 2018-12-11 香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7514.0A CN109362480A (zh) 2018-12-11 2018-12-11 香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2480A true CN109362480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3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7514.0A Withdrawn CN109362480A (zh) 2018-12-11 2018-12-11 香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24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8950A (zh) * 2020-05-29 2020-07-28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一种基于食用菌种植的拆分式培养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8950A (zh) * 2020-05-29 2020-07-28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一种基于食用菌种植的拆分式培养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4469B (zh) 天麻培养方法、天麻酒及小口径容器培养天麻生产工艺
CN102027856A (zh) 一种水果黄瓜的栽培方法
CN202535799U (zh) 展示型室内植物种植器
CN102577869A (zh) 展示型室内植物种植器
CN104855262A (zh) 有机铁皮石斛的培育种植方法
CN105104001B (zh) 一种有机蔬菜栽培系统
CN105900678A (zh) 一种茉莉花盆栽的培育方法
CN1247695A (zh) 无污染的无土栽培方法及其无土栽培装置
CN107162722A (zh) 一种绿萝的栽培方法
CN105746163A (zh) 一种番茄的种植技术
CN107396730A (zh) 一种利用茶枝栽培天麻的方法
CN109362480A (zh) 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5900641A (zh) 一种桂花树的培育方法
US20170105361A1 (en) Multi-plant bioactive composting pots
CN105766263A (zh) 一种粗枝云杉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6069501A (zh) 一种米兰花盆栽的培育方法
CN107455132A (zh) 一种蒜黄无公害软化栽培的方法
CN104351057B (zh) 无菌即食生菜的种植方法
CN109526550A (zh) 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
CN106105980A (zh) 一种紫玉兰扦插育苗方法
CN105981554A (zh) 一种大棚原生态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CN108990662A (zh) 一种反季山地芒果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4488514A (zh) 一种金钱莲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8235882A (zh) 一种绿色树屋大棚
CN107439259A (zh) 一种盆栽兰花专用活性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