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2012B -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2012B
CN109362012B CN201811512221.1A CN201811512221A CN109362012B CN 109362012 B CN109362012 B CN 109362012B CN 201811512221 A CN201811512221 A CN 201811512221A CN 109362012 B CN109362012 B CN 109362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mode
input interface
loudspeaker
w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122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2012A (zh
Inventor
代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122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2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2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2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2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2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3Connection circuits to selectively connect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若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音频输出接口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音频输出接口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若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接收模块将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本发明通过在蓝牙扬声器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兼顾了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模块的用电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保真音频播放逐渐向随身领域发展,逐渐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随身的高保真音频播放设备。但是随身需求必然伴随着便携、无线传输等特性,同时由于高保真领域对音频传输质量的敏感要求,在随身便携与高品质音频输出之间就出现了一些使用上的冲突。同时,便携式无线蓝牙耳机需要使用电池,在一些非必要场景下不需要使用无线来传输音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电量,因此如何让同一个扬声器单元即可以在无线模式下工作,同时又可以兼顾有线使用模式就成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需求。
目前音频播放的无线传输方式主要为蓝牙方式,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伴随着aptx、ldac等技术的出现,目前蓝牙基本已可同步传输达到无损压缩级别的音频数字信号,但是数字信号传入后,需要经过数模转换转换为模拟信号来驱动扬声器单元输出,才可以达到可以使人收听的目的,通过蓝牙传输的数字信号,只能通过连接耳机设备的集成模块来完成数模转换、信号放大等工作,与相关专业的解码、放大器等设备相比,在播放效果上还是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蓝牙扬声器不能兼顾便携性与音频质量的技术问题,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应用于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所述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或者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具有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的蓝牙接收模块,所述线材输入部分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以及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是否开启,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接收音频模拟信号,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获取到将所述有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或者,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有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检测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或有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或者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所述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或者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具有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的蓝牙接收模块,所述线材输入部分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所述扬声器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线模块,用于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无线模块,用于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本发明通过在蓝牙扬声器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实现了音频信号的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切换,兼顾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扬声器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本发明通过在蓝牙扬声器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实现了音频信号的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切换,兼顾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由于现有技术中音频播放的无线传输方式主要为蓝牙方式,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伴随着aptx、ldac等技术的出现,目前蓝牙基本已可同步传输达到无损压缩级别的音频数字信号,但是数字信号传入后,需要经过数模转换转换为模拟信号来驱动扬声器单元输出,才可以达到可以使人收听的目的,通过蓝牙传输的数字信号,只能通过连接耳机设备的集成模块来完成数模转换、信号放大等工作,与相关专业的解码、放大器等设备相比,在播放效果上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兼顾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为扬声器。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当然,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终端、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接收音频模拟信号,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获取到将所述有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或者,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有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检测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或有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或者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扬声器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以实现步骤: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本发明通过在蓝牙扬声器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实现了音频信号的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切换,兼顾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的扬声器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有线模块20,用于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无线模块30,用于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还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应用于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所述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或者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具有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的蓝牙接收模块,所述线材输入部分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出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在发声的电子电气设备中都能见到它。本实施例中的扬声器包括随身扬声器,例如耳机。
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其中,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而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或者该线材输入部分包括具有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的蓝牙接收模块,即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可以是与蓝牙接收模块相独立的,也可以是集成于蓝牙接收模块上的,线材输入部分与扬声器本体连接,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能够匹配连接。
扬声器的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模式、无线模式和关闭模式当中的一种。要确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检测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来确定,而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包括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以及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是否开启。
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
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
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步骤S2,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若通过检测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可知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通过线材延长部分的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并通过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传输至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再将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以供播放。
步骤S3,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若通过检测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可知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通过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在蓝牙接收模块内进行蓝牙数据解码、音频数字信号转化为音频模拟信号和信号放大等步骤,再将转化后的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以供播放。同时可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
通过本实施例提出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实现了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从而通过在蓝牙扬声器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实现了音频信号的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切换,且用户不需要频繁拔插耳机单元接口部分进行换线,同时也不需要向使用外置蓝牙数模转换器那样受到线材过长的困扰,兼顾了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检测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其中,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而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线材输入部分与扬声器本体连接,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能够匹配连接。
扬声器的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模式、无线模式和关闭模式当中的一种。要确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检测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来确定,而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包括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以及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是否开启。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1包括:
步骤S111,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
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
步骤S112,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
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1还包括:
步骤S113,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接收音频模拟信号,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或者,若检测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接收音频模拟信号,且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本实施例提出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的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模式、无线模式和关闭模式当中的一种。要确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检测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来确定,而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包括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以及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是否开启。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若检测到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若检测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接收音频模拟信号,且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判定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从而通过在对扬声器的工作模式的判断,实现了扬声器的多个工作模式的切换,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步骤21,在获取到将所述有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或者,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在本实施例中,若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可知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需要使用更具便携性的无线模式时,可以将有线模式切换为无线模式,而将有线模式切换为无线模式的方式可以是用户通过扬声器触发将有线模式切换为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切换,也可以是用户通过直接拔掉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连接的音频输出接口来切换。
关于第一种切换方式,即用户通过扬声器触发将有线模式切换为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来切换无线模式,当接收到将有线模式切换为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若检测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仍与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控制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开启蓝牙接收模块,通过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接收模块将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以供播放。
关于第二种切换方式,即用户通过直接拔掉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连接的音频输出接口来切换无线模式,若检测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开启蓝牙接收模块,通过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接收模块将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以供播放。
以上两种将有线模式切换为无线模式的切换方式可以择其一实施,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实施,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31,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切换为有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检测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
步骤32,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在本实施例中,若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可知当前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可能处于匹配连接状态也可能未匹配连接。当用户需要使用音效质量更高的有线模式时,可以将无线模式切换为有线模式,而将无线模式切换为有线模式的方式可以是用户通过扬声器触发将无线模式切换为有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来切换有线模式,当接收到将无线模式切换为有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检测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若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关闭蓝牙接收模块,通过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音频输出接口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以供播放。
此外,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无线模式与有线模式的优先级别。为辅助理解,现列举一实例:若用户比较重视音频的播放质量或想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因此设置有线模式的优先级高于无线模式,即若蓝牙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但只要检测到音频输出接口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时,就关闭蓝牙接收模块,并开启有线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
步骤10,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或有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或者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若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可知当前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可能处于匹配连接状态也可能未匹配连接。当用户需要将无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可以通过扬声器触发将无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当接收到将无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则关闭蓝牙接收模块。
若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可知线材输入部分的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线材延长部分的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线材输入部分的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想要关闭扬声器播放功能时,可以通过扬声器触发将有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当接收到将有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
通过本实施例提出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实现了扬声器的三种工作模式的互相切换,兼顾了蓝牙扬声器的便携性与音频质量,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蓝牙接收模块的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音频播放的无线传输方式主要为蓝牙方式,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伴随着aptx、ldac等技术的出现,目前蓝牙基本已可同步传输达到无损压缩级别的音频数字信号,但是数字信号传入后,需要经过数模转换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才可以达到可以使人收听的目的,通过蓝牙传输的数字信号,只能通过连接耳机设备的集成模块来完成数模转换、信号放大等工作,与相关专业的解码、放大器等设备相比,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效果差异。同时,便携式无线蓝牙耳机需要使用电池,在一些非必要场景下不需要使用无线来传输音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电量,延长蓝牙接收模块在一个充电使用周期内的使用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应用于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所述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或者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具有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的蓝牙接收模块,所述线材输入部分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以及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是否开启;
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所述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时,根据有线模式和无线模式的优先级确定所述扬声器的信号传输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未接收音频模拟信号,且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则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关闭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获取到将所述有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无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或者,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未匹配连接,开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切换为所述有线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检测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
若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则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将所述无线模式或有线模式切换为关闭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关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或者控制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不接收音频模拟信号。
7.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和扬声器连接线材,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包括线材输入部分和线材延长部分,所述线材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蓝牙接收模块与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或者所述线材输入部分包括具有第二音频输入接口的蓝牙接收模块,所述线材输入部分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所述扬声器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所述扬声器连接线材的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是否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以及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是否开启;
有线模块,用于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有线模式,则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入接口接收音频模拟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将所述音频模拟信号传输至扬声器本体,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匹配连接;
无线模块,用于若所述扬声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无线模式,则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将所述音频数字信号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扬声器本体;
所述无线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匹配连接时,根据有线模式和无线模式的优先级确定所述扬声器的信号传输方式。
8.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所述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12221.1A 2018-12-11 2018-12-11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62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2221.1A CN109362012B (zh) 2018-12-11 2018-12-11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2221.1A CN109362012B (zh) 2018-12-11 2018-12-11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2012A CN109362012A (zh) 2019-02-19
CN109362012B true CN109362012B (zh) 2021-11-05

Family

ID=6533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12221.1A Active CN109362012B (zh) 2018-12-11 2018-12-11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20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3308B1 (ko) * 2004-05-21 2011-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무선 통신이 가능하도록 하는 블루투스 헤드셋 장치 및그 제어 방법
CN101335542A (zh) * 2007-06-28 2008-12-31 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上万用多媒体蓝芽免持装置
CN201270507Y (zh) * 2008-08-27 2009-07-08 东莞耳神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带音频信号传输方式自动识别系统的音响
CN101685322A (zh) * 2008-09-25 2010-03-3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WO2011045782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Elad Avital An earphone with toggle mechanism
US20110135108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Chin Wei Chien Dual-functional earphone
US20120178370A1 (en) * 2010-09-08 2012-07-12 David George Wireless terminal with switched auxiliary device 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40064500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Monster Automatic Power Adjusting Headphones
CN202979265U (zh) * 2012-12-26 2013-06-05 章丹君 多功能实用音响
CN202998386U (zh) * 2012-12-31 2013-06-12 珠海惠威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便携音响
CN104581479B (zh) * 2014-12-17 2017-12-19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无线耳机系统
CN205105379U (zh) * 2015-09-29 2016-03-23 Ritetec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音箱、音频数据线以及蓝牙音箱系统
CN205812361U (zh) * 2016-07-27 2016-12-14 李双杰 一种多功能音箱
CN206117948U (zh) * 2016-08-31 2017-04-19 启欣有限公司 有线无线互转的立体声蓝牙耳机
CN206506670U (zh) * 2017-02-21 2017-09-1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实现有线连接的蓝牙耳机
CN107455009A (zh) * 2017-07-03 2017-12-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系统及耳机
CN207200933U (zh) * 2017-07-14 2018-04-06 广州艾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音箱的音频处理电路和蓝牙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2012A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00305A1 (en) Content continu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215639A1 (zh) 音效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8684029B (zh) 一种蓝牙配对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和终端
WO2015102040A1 (ja) 音声処理装置、音声処理システム、音声処理方法、音声処理用の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08391205B (zh) 左右声道切换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US10628119B2 (en) Sound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395685B (zh) 蓝牙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JP2009531961A (ja) 多機能制御部を有する無線周辺装置
CN107633849B (zh) 蓝牙设备音量调整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7470B (zh) 音频输出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371705B (zh) 一种下载任务执行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97471B (zh) 音频通路切换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EP3157175A1 (en) Voice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8391208B (zh) 信号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62012B (zh) 有线无线信号传输转换方法、扬声器及存储介质
US20210297518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djusting output level of speaker on basis of distance from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00906B (zh) 一种多音箱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55803B (zh)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32440B (zh)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音频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167802A (zh) 一种音频切换播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13668B (zh) 控制终端震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71520B (zh) 一种收音机搜索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19084752A1 (zh) 一种语音调节耳机音量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168302A (zh) 一种音频模式校正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60204A1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