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8695A - 一种泡棉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棉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8695A
CN109348695A CN201811148401.6A CN201811148401A CN109348695A CN 109348695 A CN109348695 A CN 109348695A CN 201811148401 A CN201811148401 A CN 201811148401A CN 109348695 A CN109348695 A CN 109348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conducting resinl
component
conductive pane
layer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84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8695B (zh
Inventor
徐治效
王磊
李旺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84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8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6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7157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49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8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54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u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泡棉,包括:导电胶、可抽出部件和导电框;可抽出部件设置在导电框内;导电胶包括第一层导电胶和第二层导电胶,导电框设置在第一层导电胶和第二层导电胶之间;其中,导电框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一表面粘连,导电框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一表面粘连。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以及在导电框之间设置可抽出部件,可以在实际使用时,移除可抽出部件以降低泡棉厚度,避免了普通泡棉由于自身厚度的原因在显示屏上造成白斑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的泡棉结构还可以加强导电效果,实现在显示区域完成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泡棉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棉和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将普通泡棉设置在具有屏占比(即表示终端上的屏幕面积和该屏幕所在的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较高的终端中,如图1所示,普通泡棉需要设置在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用于连接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以实现在显示区域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其中,电连接的目的是为了屏蔽终端中的天线对显示屏组件的干扰,具体是通过普通泡棉将显示屏组件上的干扰电流导到中框,由中框导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普通泡棉进行压缩以激活普通泡棉上的导电胶,才能实现中框和显示屏组件的电连接。但是,由于现有的终端对终端整体的厚度考虑,需要降低普通泡棉的厚度,现有的普通泡棉厚度最小能压缩到0.5毫米,已经达不到目前终端对泡棉厚度的需求,如果再将普通泡棉进行压缩,产生的压力会施加到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上,导致显示屏局部发白,产生白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泡棉,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以及在导电框之间设置可抽出部件,可以在实际使用时,移除可抽出部件以降低泡棉厚度,避免了普通泡棉由于自身厚度的原因在显示屏上造成白斑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泡棉,可以包括:导电胶、可抽出部件和导电框;
可抽出部件设置在导电框内;
导电胶包括第一层导电胶和第二层导电胶,导电框设置在第一层导电胶和第二层导电胶之间;
其中,导电框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一表面粘连,导电框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一表面粘连。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以及在导电框之间设置可抽出部件,可以在实际使用时,移除可抽出部件以降低泡棉厚度,避免了普通泡棉由于自身厚度的原因在显示屏上造成白斑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的泡棉结构还可以加强导电效果,实现在显示区域完成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抽出部件”可以为的不导电的软质材料,以及与导电框不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可抽出部件在导电胶激活之后,需要移除,所以为了方便移除可抽出部件,需要限定可抽出部件与导电框不发生化学反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抽出部件”可以为硅胶、海绵、棉花和高分子发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电框”可以为柱形结构或者U型柱体结构。
由于U型柱体结构方便移除可抽出部件,在本申请中可以视为优选方案。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导电框和可抽出部件之间还包括过渡层;
其中,过渡层是指在可抽出部件移除以后,与导电框粘连的材料,过渡层与可抽出部件和导电框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各个终端对终端厚度的要求不同,所以对泡棉厚度的要求也不相同,设置该过渡层就可以调节该泡棉的厚度。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泡棉”还可以包括预留柄,预留柄与可抽出部件相连,用于在移除可抽出部件时,抽出预留柄连带移除可抽出部件。
由于需要移除可抽出部件,所以为了方便移除,可以设置预留柄,抽出预留柄连带移除可抽出部件。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预留柄”的材料与可抽出部件的材料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包括第一方面中的泡棉,终端还包括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中框与泡棉中的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粘连,显示屏组件与泡棉中的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粘连。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泡棉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泡棉中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中框粘连;
将泡棉中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显示屏组件粘连;
对中框和显示屏组件进行压缩,用以激活泡棉中的导电胶;
在导电胶激活之后的预设时间内,移除泡棉中的可抽出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对中框和显示屏组件进行压缩”的步骤中,泡棉的厚度随着压缩过程的变化区间为0.2-1毫米,其中,泡棉的厚度是指从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到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的长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对泡棉压缩之后,泡棉的厚度为0.2-0.5毫米。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对泡棉压缩之后,泡棉的厚度为0.4毫米。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泡棉中的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中框粘连”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中框设置孔洞,孔洞与安装泡棉的位置距离在预设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预留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移除可抽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移除可抽出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预留柄的泡棉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预留柄的泡棉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目前,普通泡棉一般包括3部分,如图1所示,不导电海绵部分101、导电部分102(例如:导电布或者铜箔中的至少一种)和导电胶103。其中,不导电海绵部分101上包裹导电布102,将导电胶103固定在需屏蔽器件(例如:显示屏组件,其中,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幕)上,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导电性,以便于屏蔽终端中天线对屏组件的干扰。但是,现有的普通泡棉由于结构的原因,导致普通泡棉的厚度受限。目前,普通泡棉的厚度最小能做到0.5毫米左右,当具有该厚度的普通泡棉应用在目前厚度较小的新型终端中时,会将该普通泡棉设置在终端的显示区域(例如:显示屏幕)与中框之间,由于普通泡棉厚度的影响导致显示区域(例如:显示屏幕)出现白斑,影响用户体验。
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泡棉和终端,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以及在导电框之间设置可抽出部件,可以在实际使用时,移除可抽出部件以降低泡棉厚度,避免了普通泡棉由于自身厚度的原因在显示屏上造成白斑的问题。
下面结合图2至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泡棉20包括:导电框201、可抽出部件202和导电胶,其中导电胶包括第一层导电胶231和第二层导电胶232。
具体地,可抽出部件202设置在导电框201内,导电框201设置在第一层导电胶231和第二层导电胶232之间。其中,导电框201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层导电胶231的第一表面粘连,导电框201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层导电胶232的第一表面粘连。
设置可抽出部件202的目的在于,利用整体的泡棉结构激活导电胶,移除可抽出部件202以降低整体泡棉的厚度,避免了普通泡棉由于自身厚度的原因在显示屏上造成白斑的问题。可抽出部件为不导电的软质材料,与所述导电框不发生化学反应,具体可以为硅胶、海绵、棉花和高分子发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结构中,设置两层导电胶的目的在于加强导电。激活后的导电胶,可以通过第二层导电胶232将显示屏组件的电传递到第一层导电胶231上,第一层导电胶231将该电导到中框上,中框的电势为零,可以将电导出,从而实现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的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导电框201如图2所示,可以为柱形框架结构,即为一周封闭式结构,可抽出部件202填充在该柱形框架结构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导电框201如图3所示,可以为U型柱体框架结构,即半包围的开放式结构,可抽出部件202也填充在U型结构的凹陷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任意一个的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导电框201和可抽出部件202之间还可以包括过渡层。其中,过渡层是指在可抽出部件202移除以后,与导电框201或者可抽出部件202粘连的材料,过渡层与可抽出部件202和导电框201均不发生化学反应。该材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控制泡棉厚度的材料,根据终端整体厚度的设计,对泡棉的厚度进行限定,例如:终端机身的厚度控制在7.3毫米左右时,对泡棉的要求是0.45毫米,其中,导电框201和两层导电胶的厚度大约是0.3毫米左右时,可以预设过渡层在0.1-0.15毫米之间。
此外,上述泡棉20还可以包括预留柄204,如图4所示,该预留柄可以与可抽出部件202粘连,用于在移除可抽出部件202时,抽出预留柄连带移除可抽出部件20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留柄的材料与可抽出部件202的材料相同。例如:将可抽出部件202填充在导电框201内部时,可以在横截面没有导电框的部分多设置一部分(即预留柄),方便移除可抽出部件202。
上述涉及到的移除可抽出部件202的步骤可以如图5所示,具体结合图5详细介绍一下。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移除可抽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导电框201为U型柱体框架结构,即半包围的开放式结构,可抽出部件202也填充在U型结构的凹陷处,在导电框201和可抽出部件202之间设置了过渡层。当移除可抽出部件202之后,此时,泡棉仅包括导电框201、两层导电胶以及过渡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除可抽出部件202时,可以通过抽出预留柄连带移除可抽出部件202。图6所示,是过渡层与导电框201粘连,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过渡层也可以与可抽出部件202粘连,在可抽出部件202被移除时,连带移除过渡层。此时,该泡棉在移除可抽出部件202之后,仅包括导电框201和导电胶。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过渡层可以设置为两层,一层与可抽出部件202粘连,另一层与导电框201粘连,在可抽出部件202被移除时,连带移除一层过渡层。此时,该泡棉在移除可抽出部件202时,仅包括导电框201、另一层过渡层和导电胶。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棉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710-S740,具体可以应用到终端中,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指代屏占比较高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如下述所示:
S710:将泡棉中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中框粘连。
具体地,将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侧的离心纸去除,将该泡棉放置在中框和屏组件之间的预设位置上。
此外,在该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在中框上设置孔洞,该孔洞设置的大小可以由预留柄的大小而定,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也可以是满足预设阈值的大小。该孔洞的位置与安装泡棉的位置距离在预设范围之内。
设置该孔洞的目的是为了,预留贴合泡棉后方便抽出预留柄或者预留柄和可抽出部件。其中,孔洞的位置为预留贴合泡棉后抽出泡棉中预留柄的位置,例如:距离泡棉放置的预设位置(虚线框)0.1毫米处打洞,如图8所示。
S720:将泡棉中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显示屏组件粘连。
具体地,去除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的离心纸,方便与显示屏组件粘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先执行S720,再执行S710。在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限定。
S730:对中框和显示屏组件进行压缩,用以激活泡棉中的导电胶。
具体地,对中框和显示屏组件施加预设阈值的力,用以激活泡棉中的两层导电胶。
该步骤的目的在于,激活后的导电胶,可以通过第二层导电胶将显示屏组件的电传递到第一层导电胶上,第一层导电胶将该电导到中框上,中框的电势为零,可以将电导出,从而实现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的电连接。
在对中框和显示屏组件进行压缩的步骤中,泡棉的厚度随着压缩过程的变化区间为0.2-1毫米,其中,泡棉的厚度是指从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到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的长度。
例如:该泡棉在正常的状态下位1毫米,在泡棉压缩之后,泡棉的厚度可以在0.2-0.5毫米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在显示屏组件中的显示屏不会出现白斑的现象。其中,优选的是,在对泡棉压缩之后,泡棉的厚度为0.4毫米,泡棉的厚度在该厚度下,既可以满足终端对于泡棉厚度的要求,也不会对显示屏造成影响,当然,当泡棉的厚度为0.2毫米时,也不会对显示屏造成影响。原因在于,在压缩之后,移除泡棉中的可抽出部件,会出现一定的空间,该泡棉可以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显示屏不会出现白斑。
S740:在导电胶激活之后的预设时间内,移除泡棉中的可抽出部件。
具体地,可以通过预留柄连带移除可抽出部件202。
例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图为带有预留柄的泡棉示意图,在激活导电胶之后,通过在中框侧打洞的位置,移除预留柄连带抽出可抽出部件202。
图9为沿着终端俯视图的方向看到的泡棉的状态,其中,该泡棉中的导电框以U型柱体框架结构为例,该预留柄与可抽出部件202相连,如图10为沿着终端侧视图的方向看到的泡棉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泡棉中的导电框以U型柱体框架结构时,容易移除可抽出部件202,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方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图2-图10的泡棉,终端还可以包括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中框与泡棉中的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粘连,显示屏组件与泡棉中的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粘连,具体将泡棉与中框和显示屏组件粘连的示意图可以如图8到图10。
其中,该显示屏组件可以包括液晶板屏二次硅晶驱动、电容或电阻触摸屏,有些硬屏,面板还有一层保护玻璃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泡棉与中框和显示屏组件粘连的方式是可以通过泡棉中的导电胶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泡棉和终端,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以及在导电框之间设置可抽出部件,可以在实际使用时,移除可抽出部件以降低泡棉厚度,避免了普通泡棉由于自身厚度的原因在显示屏上造成白斑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两层导电胶的泡棉结构还可以加强导电效果,实现在显示区域完成中框和显示屏组件之间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胶、可抽出部件和导电框;
所述可抽出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电框内;
所述导电胶包括第一层导电胶和第二层导电胶,所述导电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导电胶和所述第二层导电胶之间;
其中,所述导电框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一表面粘连,所述导电框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一表面粘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出部件为不导电的软质材料,以及与所述导电框不发生化学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出部件为硅胶、海绵、棉花和高分子发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框为柱形结构或者U型柱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框和所述可抽出部件之间还包括过渡层;
其中,所述过渡层是指在所述可抽出部件移除以后,与所述导电框粘连的材料,所述过渡层与所述可抽出部件和所述导电框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还包括预留柄,所述预留柄与所述可抽出部件相连,用于在移除所述可抽出部件时,抽出所述预留柄连带移除所述可抽出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柄的材料与所述可抽出部件的材料相同。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泡棉,所述终端还包括中框和显示屏组件,所述中框与所述泡棉中的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粘连,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泡棉中的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粘连。
9.一种泡棉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泡棉中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中框粘连;
将所述泡棉中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显示屏组件粘连;
对所述中框和所述显示屏组件进行压缩,用以激活所述泡棉中的导电胶;
在所述导电胶激活之后的预设时间内,移除所述泡棉中的可抽出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中框和所述显示屏组件进行压缩的步骤中,所述泡棉的厚度随着压缩过程的变化区间为0.2-1毫米,其中,所述泡棉的厚度是指从所述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到所述第二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泡棉压缩之后,所述泡棉的厚度为0.2-0.5毫米。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泡棉压缩之后,所述泡棉的厚度为0.4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泡棉中的第一层导电胶的第二表面与中框粘连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中框设置孔洞,所述孔洞与安装所述泡棉的位置距离在预设范围之内。
CN201811148401.6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泡棉和终端 Active CN109348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8401.6A CN109348695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泡棉和终端
PCT/CN2019/107157 WO2020063498A1 (zh) 2018-09-29 2019-09-22 一种泡棉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8401.6A CN109348695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泡棉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8695A true CN109348695A (zh) 2019-02-15
CN109348695B CN109348695B (zh) 2020-03-10

Family

ID=65307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8401.6A Active CN109348695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泡棉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8695B (zh)
WO (1) WO202006349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7138A (zh) * 2019-11-28 2020-03-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063498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和终端
CN114080145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WO2022037435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2190A (ja) * 1997-09-26 1999-04-13 Seiko Epson Corp 回路ボード、およびこの回路ボード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CN201584189U (zh) * 2009-08-05 2010-09-15 田悦明 导电泡棉组合体及显示屏组件
CN101885923A (zh) * 2009-05-13 2010-11-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11423A (zh) * 2012-05-25 2012-10-03 昆山市飞荣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可吸波导电泡棉
CN202841825U (zh) * 2012-08-17 2013-03-27 苏州领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
CN106852098A (zh) * 2016-10-19 2017-06-13 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 超薄导电散热泡棉和制作方法
CN107846831A (zh) * 2017-11-03 2018-03-27 苏州海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环保导电泡棉
CN207529067U (zh) * 2017-11-29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的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8599B2 (en) * 2010-03-22 2013-11-12 Roger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supported foam circuit laminate
CN202502322U (zh) * 2012-03-30 2012-10-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6916055U (zh) * 2017-07-11 2018-01-23 东莞市广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幕缓冲泡棉以及触摸面板结构
CN109348695B (zh) * 2018-09-29 202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2190A (ja) * 1997-09-26 1999-04-13 Seiko Epson Corp 回路ボード、およびこの回路ボード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CN101885923A (zh) * 2009-05-13 2010-11-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84189U (zh) * 2009-08-05 2010-09-15 田悦明 导电泡棉组合体及显示屏组件
CN102711423A (zh) * 2012-05-25 2012-10-03 昆山市飞荣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可吸波导电泡棉
CN202841825U (zh) * 2012-08-17 2013-03-27 苏州领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
CN106852098A (zh) * 2016-10-19 2017-06-13 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 超薄导电散热泡棉和制作方法
CN107846831A (zh) * 2017-11-03 2018-03-27 苏州海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环保导电泡棉
CN207529067U (zh) * 2017-11-29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的接地结构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498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和终端
CN110867138A (zh) * 2019-11-28 2020-03-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80145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114080145B (zh) * 2020-08-17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泡棉、包含其的电子设备及导电泡棉的制备方法
WO2022037435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3498A1 (zh) 2020-04-02
CN109348695B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695A (zh) 一种泡棉和终端
CN202171790U (zh) 一种触摸屏电极引出结构
CN110876833A (zh) 低频颈部按摩仪
CN101285943A (zh) 触摸屏显示装置
CN207115379U (zh) 触摸感应模组、触摸感应装置、触摸屏及车辆中控屏
CN105893958B (zh) 一种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883847A (zh) 吸盘模组及应用该吸盘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4659140U (zh) 一种贴合设备吸头
CN10404980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200159076A1 (en) Ground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775120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3894721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959449B (zh) 一种按键连接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124495A (zh) 一种触控式侧键结构以及移动终端
CN201965581U (zh) 电热触摸屏
CN207603695U (zh) 板件、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GB955334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ode dies for heat sealing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CN206198669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游戏手柄
CN103761008A (zh) 一种面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50785B (zh) 虚拟现实装置
CN206916055U (zh) 触摸屏幕缓冲泡棉以及触摸面板结构
CN203720805U (zh) 一种面板装置
CN203746049U (zh) 一种电容屏的电连接结构
CN104053329B (zh) 电子模块
CN114338877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