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3416B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3416B
CN109323416B CN201811163172.5A CN201811163172A CN109323416B CN 109323416 B CN109323416 B CN 109323416B CN 201811163172 A CN201811163172 A CN 201811163172A CN 109323416 B CN109323416 B CN 1093234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user
temperature
output value
capacit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31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3416A (zh
Inventor
徐振坤
王侃
罗羽钊
吴楠
李金波
杜顺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31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3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3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3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3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3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主要采用的是基于PID的目标温度控制方法,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遥控设定目标温度,空调器的面板显示设定温度与当前温度,同时,空调器根据采样的房间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逼近,从而控制整个房间的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之内波动。
但相关技术的存在的问题在于,空调器无法直接获取当前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并根据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风速进行自动调整,导致用户舒适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根据用户温度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及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然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由此,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进一步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用户温度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距离;根据所述用户温度和所述用户距离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由此,根据用户温度和用户距离生成不同的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与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由此,当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加快用户的人体温度下降,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实际能力输出值减去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由此,当实际能力输出值减去适宜能力输出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从而实现空调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用户舒适度优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提高所述空调器的运行风速。由此,对空调器的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由此,当适宜能力输出值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用户进行送风,从而实现空调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健康节能优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从而增加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温度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以及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然后,通过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并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通过处理模块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通过控制模块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由此,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进一步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距离;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温度和所述用户距离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由此,根据用户温度和用户距离生成不同的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与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由此,当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加快用户的人体温度下降,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实际能力输出值减去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由此,当适宜能力输出值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从而实现空调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用户舒适度优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提高所述空调器的运行风速。由此,对空调器的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由此,当适宜能力输出值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用户进行送风,从而实现空调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健康节能优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以及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从而增加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以及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然后,通过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并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通过处理模块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通过控制模块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对应的步骤,首先,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及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然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首先,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及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然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
可选地,可在空调器外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以获取当前室内温度Ts和用户温度Ty。
S102,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
具体地,可在空调器内部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并结合空调器的压缩机功率M,计算得出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根据控制精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根据空调器的当前温度或压力等计算空调器的当前能力输出值,此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103,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具体包括:
S201,获取用户的用户距离。
可选地,可在空调器外部设置红外传感器,以获取用户的用户距离s,即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
S202,根据用户温度和用户距离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也就是说,可根据用户温度Ty和用户距离s,以及吹风预设阀值Tf,获取不同的用户距离s的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Tc,其中,吹风预设阀值Tf可优选为2~5℃。
由此,根据用户温度和用户距离生成不同的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与适用性。
S104,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S105,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可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具体包括:
S301,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
可选地,可通过家用房间空调器送风特性经验公式获取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T0:
Figure BDA0001820453120000071
其中,Tc为人体适宜吹风温度,Ts为当前室内温度,T0为适宜出风温度,α和β家用房间空调器送风计算经验系数,F为空调自身参数出风口面积,s为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为挂机时,送风计算经验系数α的范围可优选为1.2~2.8,当空调器为柜机时,送风计算经验系数α的范围可优选为2.9~4.5。
另外,当空调器为挂机,且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若导风条往上打时,下送风中送风计算经验系数β为0,上送风中送风计算经验系数β为1.5;当空调器为挂机,且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送风计算经验系数β的范围可优先为1.5~2;当空调器为柜机时,送风计算经验系数β为0。
S302,根据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可选地,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Q2:Q2=βGCp(Ts-T0),其中,Q2为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β为显热估算修正系数,Cp为空气定压比热容,Ts为当前室内温度、G为空调器的当前风量、T0为适宜出风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的当前风量G可对应空调器的不同风速以表格的形式存储,例如,当空调器获取当前风速为Z1时,则对应空调器的当前风量G=G1;当空调器获取当前风速为Z2时,则对应空调器的当前风量记为G=G2,以此类推,当空调器获取当前风速为Zn时,则对应空调器的当前风量记为G=Gn。
由此,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进一步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S401,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绝对值。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和适宜能力输出值Q2之间的绝对值Qj为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减去适宜能力输出值Q2的差值的绝对值,即Qj=|Q1-Q2|。
S402,判断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具体地,预设阈值可根据空调器不同的输出能力范围来进行相应的标定,例如当输出能力为5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0~50W;当输出能力为13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50~100W;当输出能力为26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50~150W;当输出能力为35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50~175W;当输出能力为51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80~225W;当输出能力为72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100~360W;当输出能力为90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100~450W;当输出能力为12000W以下时,预设阈值δ可优选为130~600W;或者根据匹数大小进行设定为某一能力阀值的1%~8%。
S403,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也就是说,如果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绝对值Qj小于预设阈值δ,即Qj=|Q1-Q2|≤δ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由此,当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加快用户的人体温度下降,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404,判断实际能力输出值减去适宜能力输出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S405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具体地,当实际能力输出值Q1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Q2的差值Qc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即Qc=Q1-Q2<-δ,且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当实际能力输出值Q1减去适宜能力输出值Q2的差值Qc小于预设阈值,即Qc=Q1-Q2<δ,且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由此,当适宜能力输出值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从而实现空调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用户舒适度优先。
进一步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提高空调器的运行风速。由此,对空调器的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406,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用户进行送风。
具体地,当实际能力输出值Q1减去适宜能力输出值Q2的差值Qc大于预设阈值δ,即Qc=Q1-Q2>δ,且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当实际能力输出值Q1减去适宜能力输出值Q2的差值Qc大于预设阈值δ,即Qc=Q1-Q2>δ,且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用户进行送风。
由此,当适宜能力输出值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用户进行送风,从而实现空调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健康节能优先。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S106,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可选地,用户可通过空调器遥控器对空调器发出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其中,用户对空调器发出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可包括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空调器的设定风速以及空调器的导风条角度等。
S107,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以制冷模式为例,如果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和适宜能力输出值Q2之间的绝对值Qj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δ,即Qj=|Q1-Q2|≤δ,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S108,如果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当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时,根据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设定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与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增设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的控制环节,从而增加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器开机运行后,执行步骤S501。
S501,按设定温度或设定温度与房间温度的差值开机运行。
S502,根据采集的温度与模型计算出空调器实际能力输出值,记为Q1。
S503,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室内温度Ts,以及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用户温度Ty与用户距离s。
S504,根据用户温度Ty与用户距离s,以及吹风预设阀值Tf生成人体适宜吹风温度Tc。
S505,根据当前室内温度Ts、用户温度Ty、人体适宜吹风温度Tc生成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T0。
S506,通过以下公式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Q2:Q2=βGCp(Ts-T0),其中,Q2为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β为显热估算修正系数Cp为空气定压比热容,Ts为当前室内温度、G为空调器的当前风量、T0为适宜出风温度。
S507,每隔时间间隔t,比较实际能力输出值Q1与适宜能力输出值Q2的大小。
S508,判断是否满足|Q1-Q2|≤δ,且δ>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0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01。
S509,显示绿灯或者运行正常图标,提示用户请保持当前状态运行,并建议用户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
S510,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1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11。
S511,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并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并执行步骤S513。
S512,执行接收到的用户的进一步设定指令。
S513,判断是否满足达温停机条件,或接收到关机信号。如果是,则执行结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0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未满足|Q1-Q2|≤δ,且δ>0时,执行步骤S601。
S601,判断是否满足Q1≤Q2-δ且δ>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701。
S602,显示黄灯或者图标,并在制冷模式下,建议用户降低设定温度,或提高运行风速;在制热模式下,建议用户提高设定温度,或提高运行风速,并建议用户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
S603,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04。
S604,在制冷模式下,自动降低设定温度;在制热模式下自动提高设定温度,并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并执行步骤S606。
S605,执行接收到的用户的进一步设定指令。
S606,判断是否满足达温停机条件,或接收到关机信号。如果是,则执行结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0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未满足Q1≤Q2-δ且δ>0时,执行步骤S701。
S701,显示黄灯或者图标,在制冷模式下,建议用户调高设定温度;在制热模式下建议用户降低设定温度,并建议调整导风条角度避开人体头部或对人扫风。
S702,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7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703。
S703,在制冷模式下,自动调高设定温度;在制热模式下,自动降低设定温度,并调整导风条角度避开人体头部或对人扫风,并执行步骤S705。
S704,执行接收到的用户的进一步设定指令。
S705,判断是否满足达温停机条件,或接收到关机信号。如果是,则执行结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02。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及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然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5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第二获取模块2、生成模块3、处理模块4和控制模块5。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第二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生成模块3用于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处理模块4用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控制模块5用于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生成模块3还用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处理模块4还用于:根据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6。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6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距离;生成模块3还用于:根据用户温度和用户距离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四获取模块7和判断模块8。
其中,第四获取模块7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绝对值;判断模块8用于判断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模块5还用于: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模块8还用于:判断适宜能力输出值减去实际能力输出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模块5还用于:如果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5还用于:提高空调器的运行风速。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5还用于: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用户进行送风。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接收模块9。
其中,接收模块9用于接收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判断模块8还用于: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控制模块5还用于: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以及如果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可选地,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可包括:传输显示模块10、存储模块11和分析反馈模块12。
具体地,传输显示模块10可用于将多个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值和空调器的压缩机功率M,按照预设频率传输至分析反馈模块12或外界(例如服务器、PC、移动终端或云平台等)以及显示空调器的控制建议,从而提升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存储模块11可用于存储不同风速下,空调器的当前风量;分析反馈模块12可根据多个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值和空调器的压缩机功率M,计算得出目标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从而,通过存储模块11和分析反馈模块12实现无外界的空调器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的当前风量G可对应空调器的不同风速以表格的形式存储,例如,当空调器获取当前风速为Z1时,则对应空调器的当前风量G=G1;当空调器获取当前风速为Z2时,则对应空调器的当前风量记为G=G2,以此类推,当空调器获取当前风速为Zn时,则对应空调器的当前风量记为G=Gn。
具体而言,参照图7,当空调器的接收模块9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可通过控制模块5控制空调器按当前设定温度或温差模式运行开机。空调器运行开始后可通过第一获取模块1获取当前室内温度以及获取用户温度,并通过传输显示模块10将多个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值和空调器的压缩机功率M按照预设周期例如10min,以wifi的通讯形式,提供给分析反馈模块12或外界(例如服务器、PC、移动终端或云平台等)以及生成模块3,从而通过分析反馈模块12或外界(例如服务器、PC、移动终端或云平台等),根据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值以及压缩机功率M,计算出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2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以及,通过生成模块3根据用户温度Ty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Tc,再通过处理模块4根据当前室内温度Ts、用户温度Ty、人体适宜吹风温度Tc获取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Q2。进而,通过控制模块5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Q1和适宜能力输出值Q2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其中,上述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以及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然后,通过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并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通过处理模块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通过控制模块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8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以及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然后,通过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并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通过处理模块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通过控制模块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9所示,空调器20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2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对应的步骤,首先,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及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然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首先,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的获取,以及根据用户温度生成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然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实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结合根据当前室内温度、用户温度、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的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或风速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
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
根据用户温度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温度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距离;
根据所述用户温度和所述用户距离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能力输出值减去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
如果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高所述空调器的运行风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温度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所述用户温度、所述人体适宜吹风温度生成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适宜出风温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适宜能力输出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距离;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温度和所述用户距离生成所述用户的人体适宜吹风温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实际能力输出值减去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降低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提高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提高所述空调器的运行风速。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在为制冷模式时提高设定温度,或在为制热模式时降低所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避免对所述用户进行送风。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以及
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能力输出值和所述适宜能力输出值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7.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1811163172.5A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323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3172.5A CN109323416B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3172.5A CN109323416B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3416A CN109323416A (zh) 2019-02-12
CN109323416B true CN109323416B (zh) 2021-02-23

Family

ID=65265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3172.5A Active CN109323416B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34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852B (zh) * 2019-05-28 2022-01-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频率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09079Y (zh) * 2006-05-11 2007-06-06 傅孔阳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JP2008304083A (ja) * 2007-06-05 2008-12-18 Nikon Corp 空調装置
CN103954018B (zh) * 2014-03-24 2017-09-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系统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236013A (zh) * 2016-06-22 2016-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3416A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339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965888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US113333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6839284B (zh) 风管机空调系统及其的室内风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444335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9186018B (zh) 冷水机组及控制冷水机组的方法、装置
CN107543288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20298348A1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09323398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13179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800428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6225166B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1542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0567137B (zh)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0932341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2337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2339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10585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EP2725817A1 (en) Energy conservation controller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ontrol system
CN113531798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室温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6288183B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20133963A (ja) 空気調和機の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を実行するサーバ、および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システム
CN10932341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2340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23404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