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2897B -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2897B
CN109322897B CN201811157325.5A CN201811157325A CN109322897B CN 109322897 B CN109322897 B CN 109322897B CN 201811157325 A CN201811157325 A CN 201811157325A CN 109322897 B CN109322897 B CN 109322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screw
internal thread
nut
annula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73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2897A (zh
Inventor
孙团结
孙振兴
孙长春
孙愉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JIANG LIJING AUTOMOTIVE FITTING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孙团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孙团结 filed Critical 孙团结
Priority to CN2020107549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4962B/zh
Priority to CN201811157325.5A priority patent/CN109322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2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2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14Cap nuts; Nut caps or bolt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0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 F16B39/1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by means of locknuts
    • F16B39/16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by means of locknuts in which the screw-thread of the locknut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n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包括座体和帽体,所述座体和帽体转动连接,所述座体包括第一环形基体部和环形上盖部,所述第一环形基体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环形上盖部设在第一环形基体部的一侧,所述帽体包括第二环形基体部和盖帽部,所述盖帽部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上,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的直径小于第一内螺纹的直径,所述螺母本体与螺杆配合,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上还设有用于可拆卸分离座体和帽体的卡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锁能力强,螺母不易松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母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与螺杆的连接是常用用于连接两物体的连接件,其是通过螺母和螺杆之间的螺纹配合来连接连接件,但是在受到振动或外力的作用时,螺母与螺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容易松动,而螺母与螺杆之间的松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螺母在受到振动后产生转动,转动后螺母不再压紧连接物,因此使得需要紧密连接的两物体结构上变得松垮,极易散架,严重时还将导致一个物体或一个机器设备发生瘫痪。于是,需要由工作人员定期对螺母与螺杆之间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在螺母松动后,需将螺母进行拧紧,保证螺母与螺杆对连接物的紧密连接。而这样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工作量大,而有些螺母与螺杆的连接是位于机器的内部,不能直观的观察到,如果再对机器进行拆卸,必将导致效率的进一步降低,工作量的进一步加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具有自锁能力强,螺母不易松动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中,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包括座体和帽体,所述座体和帽体转动连接,所述座体包括第一环形基体部和环形上盖部,所述第一环形基体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环形上盖部设在第一环形基体部的一侧,所述帽体包括第二环形基体部和盖帽部,所述盖帽部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上,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的直径小于第一内螺纹的直径,所述螺母本体与螺杆配合,螺杆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轴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座体与第一螺杆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螺纹匹配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周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帽体与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螺纹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上还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有两个,且两个卡接结构对称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上,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块和卡接压簧,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的外壁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压簧的一端与卡接槽的底部连接,所述卡接压簧的另一端与卡接块连接,所述卡接块到圆形凸台的距离与环形上盖部的厚度相等,所述卡接块设在卡接槽内并用于对座体进行抵接。
进一步,所述环形上盖部上还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上设有与圆形凹槽匹配设置的圆形凸台。
进一步,所述卡接块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接块的第一直角边与卡接压簧连接,所述卡接块的第二直角边与座体抵接,所述卡接块的斜边使得座体由上而下压向卡接块时能把卡接块压入卡接槽中,并使得座体的环形上盖部处于卡接块与圆形凸台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环形基体和第二环形基体的外周面均为六边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均为双线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均为单线螺纹。
进一步,所述防松盖形螺母上还设有抵接件和若干个弹性扭转件,所述抵接件处于座体与被固定件之间,若干个弹性扭转件呈圆周排列在抵接件和座体之间并且弹性扭转件的两端分别与抵接件和座体连接,若干个弹性扭转件的长度依次呈逐渐变短后又逐渐变长的对称性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主要是通过座体和帽体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配合,使得所述螺母本体能牢牢的与螺杆连接,并在外力的振动作用下,螺母与螺杆的连接位置不发生改变,从而起到对两个连接物体之间的紧固连接作用。螺母与螺杆的连接过程为:先将螺母本体中的帽体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再将座体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并通过卡接结构完成座体和帽体的连接,从而完成螺母与螺杆的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帽体和座体之间是转动连接,且座体上的第一内螺纹和帽体上的第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因此,在螺母受到振动时,螺母将会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不管螺母向哪个方向转动都将使得座体与第一螺杆因转动而要发生的位移方向和帽体与第二螺杆因转动而要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反,从而保证了螺母本体与螺杆的位置关系不发生改变或只是发生微小的位置改变。这样,螺母将不会发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立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座体和帽体连接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帽体和座体连接后将与螺杆连接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帽体和座体与螺杆螺纹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座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螺杆与螺母配合后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设有弹性扭转件和抵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弹性扭转件被扭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设有弹性扭转件和抵接件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配合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弹性扭转件按直线排列后的弹性扭转件长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座体上设有第一引导腔、第二引导腔、第一重力球和第二重力球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座体上设有第一引导腔、第二引导腔、第一重力球和第二重力球的侧视图。
图中:
螺母本体-1;座体-11;第一环形基体部-111;
环形上盖部-112;圆形凹槽-1121;第一内螺纹-113;
帽体-12;第二环形基体部-121;圆形凸台-1211;
盖帽部-122;第二内螺纹-123;第一螺杆-21;
第二螺杆-22;第一外螺纹-211;第二外螺纹-221;
卡接结构-3;卡接块-31;卡接压簧-32;
卡接槽-33;第一直角边-331;第二直角边-332;
斜边-333;抵接件-4;弹性扭转件-5;第一引导腔-61;
第二引导腔-62;第一重力球-71;第二重力球-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15所示,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中,包括螺母本体1,所述螺母本体1包括座体11和帽体12,所述座体11和帽体12转动连接,所述座体11包括第一环形基体部111和环形上盖部112,所述第一环形基体部1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113,所述环形上盖部112设在第一环形基体部111的一侧,所述帽体12包括第二环形基体部121和盖帽部122,所述盖帽部122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121上,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12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23,所述第二内螺纹123的直径小于第一内螺纹113的直径,所述螺母本体1与螺杆配合,螺杆包括第一螺杆21和第二螺杆22,所述第二螺杆22与第一螺杆21同轴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螺杆21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211,所述座体11与第一螺杆21通过第一外螺纹211与第一内螺纹113螺纹匹配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2的外周上设有第二外螺纹221,所述帽体12与第二螺杆22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221与第二内螺纹123螺纹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113和第二内螺纹123旋向相反;
采用上述结构后,其主要是通过座体11和帽体12分别与第一螺杆21和第二螺杆22的配合,使得所述螺母本体1能牢牢的与螺杆连接,并在外力的振动作用下,螺母本体1与螺杆的连接位置不发生改变,从而起到对两个连接物体之间的紧固连接作用。螺母本体1与螺杆的连接过程为:先将螺母本体1中的帽体12与第二螺杆22螺纹连接,再将座体11与第一螺杆21螺纹连接,完成螺母与螺杆的配合连接。
由于帽体12和座体11之间是转动连接,且座体11上的第一内螺纹113和帽体12上的第二内螺纹123的旋向相反,因此,在螺母本体1受到振动时,螺母本体1将会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不管螺母本体1向哪个方向转动都将使得座体11与第一螺杆21因转动而要发生的位移方向和帽体12与第二螺杆22因转动而要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反,从而保证了螺母本体1与螺杆的位置关系不发生改变。这样,螺母将不会发生松动。
而且,为了使得螺母本体1能实现可重复使用,在帽体12不与第二螺杆22连接,座体11不与第一螺杆21连接时,座体11和帽体12均能完好的与第一螺杆21和第二螺杆22分离。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121上还设有卡接结构3,所述卡接结构3有两个,且两个卡接结构3对称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121上,所述卡接结构3包括卡接块31和卡接压簧32,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121的外壁上设有卡接槽33,所述卡接压簧32的一端与卡接槽33的底部连接,所述卡接压簧32的另一端与卡接块31连接,所述卡接块31到圆形凸台1211的距离与环形上盖部112的厚度相等,所述卡接块31设在卡接槽33内并用于对座体11进行抵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上盖部112上还设有圆形凹槽1121,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121部上设有与圆形凹槽1121匹配设置的圆形凸台1211。
在需要对座体11和帽体12进行与第一螺杆21和第二螺杆22的连接时,先将帽体12与第二螺杆22螺纹连接,再将座体11从帽体12穿过并挤压设在帽体12上的卡接块31,使得卡接块31挤压卡接压簧32,卡接块31向卡接槽33内移动,从而使得座体11上的环形上盖部112与圆形凸台1211抵接,并在环形上盖部112经过卡接块31后,卡接块31受到的压力消失,卡接压簧32恢复形变将卡接块31推出卡接槽33,使得环形上盖部112处于圆形凸台1211和卡接块31之间,从而起到了帽体12和座体11的相对固定,帽体12和座体11之间只能进行相对转动,而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而在要使得座体11和第一螺杆21分离以及帽体12和第二螺杆22分离时,手动按住卡接块31,使得卡接块31压入卡接槽33内,接着再旋转座体11,使得座体11与第一螺杆21分离,最后旋转帽体12,使得帽体12与第二螺杆22分离。从而实现螺母本体1与螺杆的可重复配合的使用,而不是只是进行一次性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卡接块31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接块31的第一直角边331与卡接压簧连接,所述卡接块31的第二直角边332与座体11抵接,所述卡接块31的斜边333使得座体11由上而下压向卡接块31时能把卡接块31压入卡接槽33中,并使得座体11的环形上盖部112处于卡接块31与圆形凸台1211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卡接块31上的第二直角边332与座体11上的环形上盖部112抵接,能充分的保证座体11与帽体12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帽体12与座体11之间保持连接。
在受到振动时,座体11和帽体12向同一方向旋转,而因为帽体12和座体11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因此,在帽体12向拧紧的方向转动时,则座体11将向拧松的方向转动,帽体12向拧紧的方向转动产生向第一螺杆21方向靠近的位移,座体11向拧松的方向转动产生向第一螺杆21方向背离的位移,座体11和帽体12之间将会相互挤压,而又因为座体11和帽体12之间只能进行相对转动,因此,受限与座体11和帽体1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座体11和帽体12不发生转动,以致于由帽体12和座体11组成的螺母本体1不发生转动,从而起到防松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基体和第二环形基体的外周面均为六边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更进一步的起到防松效果,所述第一外螺纹211和第一内螺纹113均为双线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221和第二内螺纹123均为单线螺纹。由于双线螺纹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大于单线螺纹旋转一周的移动的距离。因此,在座体11要向拧松的方向转动时,帽体12将会向拧紧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座体11和帽体12相互挤压,并且由于座体11上的第一内螺纹113和第一螺杆21上的第一外螺纹211均为双线螺纹,因此,座体11要移动更长的距离将使得对帽体12要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帽体12和座体11之间压力的增加将使得第一外螺纹211和第一内螺纹113之间的压力增加,第二内螺纹123和第二外螺纹221之间的压力增加,从而使得第一外螺纹211和第一内螺纹113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第二外螺纹221和第二内螺纹123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起到更进一步的防松作用。
优选的,由于会存在因被固定件的厚度较小,而使得座体11不能与被固定件紧密抵接,从而降低了对被固定件的锁紧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所述防松盖形螺母上还设有抵接件4和若干个弹性扭转件5,所述抵接件4处于座体11与被固定件之间,若干个弹性扭转件5呈圆周排列在抵接件4和座体11之间并且弹性扭转件5的两端分别与抵接件4和座体11连接,若干个弹性扭转件5的长度依次呈逐渐变短后又逐渐变长的对称性设置。
因此,在被固定件厚度较薄时,而要对较薄的被固定件进行固定。这时,先将帽体12与第二螺杆22螺纹连接,再将抵接件4与第一螺杆21螺纹配合转动直至与被固定件贴紧,由于若干个弹性扭转件5的长度是依次呈逐渐变短后又逐渐变长的,且若干个圆周的排布在抵接件4上的。于是将使得抵接件4的轴线和座体11的轴线不能重合,抵接件4的轴线和座体11的轴线存在夹角。所以,在抵接件4与被固定件抵接后,通过手动的调整座体11使得座体11的轴线与抵接件4轴线重合的同时也与第一螺杆21的轴线重合,而此时,长度较长的弹性扭转件5在手动的调整座体11轴线时发生弯曲形变,而手动施加的力与弹性扭转件5恢复形变的力相抵消。接着将座体11与第一螺杆21螺纹连接,并通过卡接结构与帽体12连接。
接着,在继续向拧紧的方向转动座体11使得弹性扭转件5发生扭转,然后在松开座体11,此时,手动的力撤销后,发生弯曲形变的弹性扭转件5要恢复形变,所以座体11与长度较长的弹性扭转件5连接的一侧将受到来自弹性扭转件5的力,从而使得座体11的轴线发生偏转,不再与第一螺杆21的轴线重合。而第一螺杆21上的第一外螺纹211和座体11上的第一内螺纹113在受力的情况下使得两者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发生扭转的弹性扭转件5不会向拧松方向转动,而被扭转的弹性扭转件5起到预紧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座体的内部还设有第一引导腔11,所述第一引导腔11内设有第一重力球111,所述第一引导腔1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引导腔11由高至低的倾斜方向与座体1拧紧的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结构后,其通过座体11内设置的第一引导腔11和第一重力球71,先通过将座体11的轴线与第一螺杆21的轴线对齐后旋转座体11,使得在座体11旋转至与被固定件紧密贴紧的状态,松开座体11。此时,由于第一重力球71的额外重力作用,使得座体11的重量分布不均,座体11上设有第一重力球71一侧重于没有设置第一重力球71的一侧,从而使得座体11的轴线偏离第一螺杆21的轴线,座体的轴线与第一螺杆的轴线之间产生错位,因而使得座体11上的内螺纹作用于螺杆上的外螺纹的压力增大,进而使得座体11不易在螺杆上旋转而导致拧松,起到防松作用。并且,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引导腔11以及位于第一引导腔11内的第一重力球71的设置,使得在座体11要向拧松的方向旋转时,座体11将与第一重力球71产生相对运动,第一重力球71将会向第一引导腔11的高处移动,第一重力球71的势能增大,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座体11向拧松方向旋转的角度将减小甚至不向拧松方向旋转直接由第一重力球71抵消,从而取得进一步的防松效果。
优选的,所述座体11的内部还设有第二引导腔62,所述第二引导腔62与第一引导腔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引导腔62内设有第二重力球121,所述第二重力球121的重量小于第一重力球71的重量,所述第二引导腔6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引导腔62由高至低的倾斜方向与座体11拧紧的方向相反。由于第二重力球121的重量小于第一重力球71的重量,因此,整个座体11的重量分布不均,座体11上设有第一重力球71的一侧较重,因此,在将座体11拧紧后,座体11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座体轴线L2将发生偏离,而使得座体11上的第一内螺纹113和第一螺杆21上的第一外螺纹211产生挤压,增加了座体11和第一螺杆21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增加了座体11和第一螺杆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座体11向拧松方向旋转时需要更大的旋转力,从而起到更进一步的防松作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4)

1.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包括座体和帽体,所述座体和帽体转动连接,所述座体包括第一环形基体部和环形上盖部,所述第一环形基体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环形上盖部设在第一环形基体部的一侧,所述帽体包括第二环形基体部和盖帽部,所述盖帽部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上,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的直径小于第一内螺纹的直径,所述螺母本体与螺杆配合,螺杆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轴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座体与第一螺杆通过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螺纹匹配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周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帽体与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螺纹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环形上盖部上还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上设有与圆形凹槽匹配设置的圆形凸台;
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上还设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有两个,且两个卡接结构对称设在第二环形基体部上,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块和卡接压簧,所述第二环形基体部的外壁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压簧的一端与卡接槽的底部连接,所述卡接压簧的另一端与卡接块连接,所述卡接块到圆形凸台的距离与环形上盖部的厚度相等,所述卡接块设在卡接槽内并用于对座体进行抵接;
所述防松盖形螺母上还设有抵接件和若干个弹性扭转件,所述抵接件处于座体与被固定件之间,若干个弹性扭转件呈圆周排列在抵接件和座体之间并且弹性扭转件的两端分别与抵接件和座体连接,若干个弹性扭转件的长度依次呈逐渐变短后又逐渐变长的对称性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接块的第一直角边与卡接压簧连接,所述卡接块的第二直角边与座体抵接,所述卡接块的斜边使得座体由上而下压向卡接块时能把卡接块压入卡接槽中,并使得座体的环形上盖部处于卡接块与圆形凸台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基体部和第二环形基体部的外周面均为六边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盖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均为双线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均为单线螺纹。
CN201811157325.5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Active CN109322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911.9A CN11189496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预紧防松螺母
CN201811157325.5A CN109322897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7325.5A CN109322897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4911.9A Division CN11189496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预紧防松螺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2897A CN109322897A (zh) 2019-02-12
CN109322897B true CN109322897B (zh) 2020-09-04

Family

ID=6526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4911.9A Active CN11189496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预紧防松螺母
CN201811157325.5A Active CN109322897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4911.9A Active CN11189496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预紧防松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894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2968B (zh) * 2019-12-30 2022-01-2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高疲劳寿命型超高压压裂由壬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6100Y (zh) * 2000-01-24 2000-11-15 周明忠 带帽盖的防松螺帽
GB0024485D0 (en) * 2000-10-06 2000-11-22 Wheelsure Ltd Wheel nut assembly
JP2003269423A (ja) * 2002-03-18 2003-09-25 Nifco Inc 板の連結用ファスナー
JP5170760B2 (ja) * 2008-07-18 2013-03-27 株式会社日本海技術コンサルタンツ 増締め装置の装着方法
EP2894373B1 (de) * 2014-01-14 2017-07-19 Lakeview Innovation Ltd. Spielfreie Spindelmutter
CN205423463U (zh) * 2015-12-09 2016-08-03 陈育康 自紧防松螺栓
CN108119628A (zh) * 2016-11-29 2018-06-05 谢益碧 无间隙的主轴螺母
CN206608659U (zh) * 2017-03-29 2017-11-03 杭州炎龙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的拖拉管
CN108061091A (zh) * 2017-12-08 2018-05-22 徐祝彬 一种螺栓防松锁紧方法及永不松动螺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4962B (zh) 2021-10-08
CN109322897A (zh) 2019-02-12
CN111894962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2742B2 (en) Anti-loosening bolt and nut assembly structure
JPS602336Y2 (ja) ゆるみ止めナツト
CN208106950U (zh) 两件式防松螺丝组件
CN109322897B (zh) 一种防松盖形螺母
CN103644190A (zh) 防松防盗螺母
CN210660999U (zh) 一种止回防松的弹性棘齿垫环
CN113294419A (zh) 具有开环式吸振锁圈的紧固件
CN208605490U (zh) 双向反旋螺栓组件
CN219013139U (zh) 一种自锁螺母
CN217462836U (zh) 一种防松弛螺栓
CN208364581U (zh) 一种防松螺栓与螺母连接件
CN105587737A (zh) 一种可不依赖于弹性垫圈的机械零件连接件
CN202756388U (zh) 大直径轴端设有推开螺钉的左右旋防松装置
CN209012239U (zh) 一种汽车半轴螺母
CN208268209U (zh) 新型双螺纹压紧式防松动螺母
CN210318125U (zh) 一种紧固装置
CN203756702U (zh) 一种自适应锁紧螺母
CN201671942U (zh) 一种锁紧螺母
CN213235766U (zh) 一种具有轴承结构的防松动紧固组件
CN209539794U (zh) 一种新型轮毂单元用高强度滚花螺栓
CN202851593U (zh) 大直径轴端左右旋螺母防松装置
CN203641238U (zh) 防松防盗螺母
CN211693150U (zh) 一种盖形螺母防松螺栓
CN210484356U (zh) 一种弹性锁扣防松螺栓
CN220769905U (zh) 一种新型防松螺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7

Address after: 362000 No.1 Donghua Road, J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JINJIANG LIJING AUTOMOTIVE FITT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200 No. 143, Qiyi Middle Road, Chen Duo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 Tuan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