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脱盐设备换热管壁防垢的同向分层澄清除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脱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脱盐设备换热管壁防垢的同向分层澄清除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澄清除硬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污泥回流和接触絮凝、澄清的反应,它是一种通过机械搅拌将混凝、反应和沉淀置于一个罐体中进行综合处理的污泥循环型构筑物,即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层与加药的原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增加颗粒碰撞机会,提高了混凝效果,经过澄清的清水上升溢流出水,沉下的污泥部分沿回流再进入反应室进行絮凝,部分则经浓缩后定期排放。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澄清除硬装置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药剂投加口1设置在罐体2外侧的进水管线3上,进水管线3中水所含的絮凝、混凝等在进水管线3内与药剂投加口1上投加的pH调整剂等药剂迅速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固体沉淀在进水管线中,当进水管线3水流在低流速的环境时,絮凝、混凝部分药剂极易形成酸钙、氢氧化镁沉积在进水管线3的管壁上,长期运行下使得进水管线3口径缩小,甚至堵塞而影响进水管线3进水;
B.在罐体2内设置内桶4,内桶4顶部与罐体2内顶部相连,在内桶4内设置有环管5,在环管5下部设置有斜板6,环管5内形成第二反应室7,内桶4与环管5之间形成导流室8,斜板6下方为第一反应室9,位于罐体1内壁与内桶4之间的斜板6上方为澄清区10,斜板6外侧与罐体2内壁之间形成回流缝30,由于澄清区10无法抑制悬浮物的上升,从而造成出水悬浮物含量偏高,造成澄清区10后端处理设施负荷加重;
C.在现有技术中,罐体2内只在第一反应室9和澄清区10设置取样口13,无分层取样,当前端来水水质变化时,现场操作人员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罐体2内各腔室的反应情况及水质情况,进而造成开机及调试期间药剂投量大、污泥产量大等浪费现象;
D.在现有技术中搅拌器11及刮泥杷12分别设置在罐体2底部,双驱动器穿过环管5分别与搅拌器11和刮泥杷12相连,搅拌器11下部一侧与排泥管14相连,双驱动器15分别带动刮泥杷12和搅拌器11相对转动,刮泥杷12转动带动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层与加药的原水在机械转动作用下,增加颗粒碰撞机会,提高混凝效果,带动经过分离的清水上升溢流出水,由于刮泥杷12与搅拌器11转向相反,抵消了一部分搅拌器11带动分离的清水上升的力量,造成污泥浓缩效率较低,罐体2内底部排泥中含水率较高,进一步加大了污泥浓缩设施的处理负荷,进而大大提高了能量消耗,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脱盐设备换热管壁防垢的同向分层澄清除硬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改变了药剂投加口位置,增加了分离区设置,降低出水悬浮物含量,使入进澄清区的出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改变搅拌器转动方向与刮泥杷转向相同,提高污泥浓缩效率,有效地降低了满足污泥含水率要求的控制运行成本,达到除硬、除硅、除悬的一体化澄清除硬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发脱盐设备换热管壁防垢的同向分层澄清除硬装置,包括罐体、进水管线、内桶、环管、斜板、导流室,搅拌器、刮泥杷和双驱动器,将罐体内分置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澄清区和导流室,还包括分离区,所述分离区设置在罐体内上部澄清区中,分离区由数个上端向罐体内壁倾斜环向布置的波纹板构成,并将澄清区分为上下两部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药剂投加,所述药剂投加由絮凝加药管、混凝混凝加药管、氢氧化钠加药管和碳酸钠加药管构成,所述絮凝加药管、混凝加药管、氢氧化钠加药管和碳酸钠加药管的上端分别设有絮凝加药进口、混凝加药进口、氢氧化钠加药进口和碳酸钠加药进口,所述絮凝加药进口、混凝加药进口、氢氧化钠加药进口和碳酸钠加药进口分别设置在罐体顶部外侧,所述絮凝加药管的絮凝加药出口设置在内桶内的导流室中,所述混凝加药管、氢氧化钠加药管和碳酸钠加药管的混凝加药出口、氢氧化钠加药出口和碳酸钠加药出口分别设置在环管内的第二反应室中。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驱动器分别与搅拌器和刮泥杷相连接,搅拌器与刮泥杷转向相同,搅拌器以大于刮泥杷的转动速度转动,增大了带动分离的清水上升的力量,造成污泥浓缩效率提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澄清区中部和位于澄清区的分离区出口和分离区入口处分别设置有取样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蒸发脱盐设备换热管壁防垢的同向分层澄清除硬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增加了药剂投加口的数量,改变了加药位置,增加了分离区设置,降低了出水悬浮物含量,使入进澄清区的出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改变搅拌器转动方向与刮泥杷转向相同,提高污泥浓缩效率,有效地减少了满足污泥含水率要求的控制运行成本,达到除硬、除硅、除悬的一体化澄清除硬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剂投加口、2罐体、3进水管线、4内桶、5环管、6斜板、7第二反应室、8导流室、9第一反应室、10澄清区、11搅拌器、12刮泥杷、13取样口、14排泥管、15双驱动器、16分离区、17波纹板、18絮凝加药管、19混凝加药管、20氢氧化钠加药管、21碳酸钠加药管、22絮凝加药进口、23混凝加药进口、24氢氧化钠加药进口、25碳酸钠加药进口,26絮凝加药出口、27混凝加药出口、28氢氧化钠加药出口、29碳酸钠加药出口、30回流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蒸发脱盐设备换热管壁防垢的同向分层澄清除硬装置,包括药剂投加口1、罐体2、进水管线3、内桶4、环管5、斜板6、导流室8,搅拌器11、刮泥杷12和双驱动器15,将罐体1内分置为第一反应室9、第二反应室7、澄清区10和导流室8,还包括分离区16,所述分离区16设置在罐体2内上部澄清区10中,分离区16由数个上端向罐体2内壁倾斜环向布置的波纹板17构成,并将澄清区10分为上下两部分。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药剂投加,所述药剂投加由絮凝加药管18、混凝混凝加药管19、氢氧化钠加药管20和碳酸钠加药管21构成,所述絮凝加药管18、混凝加药管19、氢氧化钠加药管20和碳酸钠加药管21的上端分别设有絮凝加药进口22、混凝加药进口23、氢氧化钠加药进口24和碳酸钠加药进口25,所述絮凝加药进口22、混凝加药进口23、氢氧化钠加药进口24和碳酸钠加药进口25分别设置在罐体2顶部外侧,所述絮凝加药管18的絮凝加药出口26设置在内桶4内的导流室8中,所述混凝加药管19、氢氧化钠加药管20和碳酸钠加药管21的混凝加药出口27、氢氧化钠加药出口28和碳酸钠加药出口29分别设置在环管5内的第二反应室7中。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双驱动器15分别与搅拌器11和刮泥杷12相连接,搅拌器11与刮泥杷12转向相同,搅拌器11以大于刮泥杷12的转动速度转动,增大了带动分离的清水上升的力量,造成污泥浓缩效率提高。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应室9、澄清区10上部和位于澄清区10的分离区16出口和分离区16入口处分别设置有取样口13。
本发明中的波纹板17采用耐磨、耐温、耐腐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质轻的PTFE材质制成,波纹板17为本领域的标准成品材料,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的澄清除硬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污泥回流和接触絮凝、澄清反应,通过机械搅拌将混凝、反应、沉淀、分离澄清置于一个罐体2中进行综合处理的污泥循环型构筑物,即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层与原水在机械搅拌及药剂的作用下,增加颗粒碰撞机会,提高了混凝效果,经过分离的清水上升溢流出水,沉下的污泥部分沿回流缝30再进入第一反应室进行絮凝,部分则经浓缩后定期排放。
本发明在工作时,原水通过提升泵带压提升进入装置内的配水腔,然后通过配水口均匀配水至第一反应室9,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搅拌器11和刮泥杷12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经刮泥杷12提升,经锥罩6升至罐体2内上部的第二反应室7中,在第二反应室7内,向上旋流的原水首先与设置在第二反应室7内的混凝加药出口27、氢氧化钠加药出口28和碳酸钠加药出口29中出来的氢氧化钠及碳酸钠药剂混合反应,在很短时间内,原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即刻与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絮状颗粒,然后在混凝剂的混凝作用下,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絮状颗粒混凝碰撞结合,形成较大的絮团;经过碳酸钠、氢氧化钠及混凝剂反应后,携带较大絮团的混合水通过第二反应室的环管5顶部至导流室8;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与位于内桶4的导流室8中絮凝加药出口26出来的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使絮团进一步絮凝结合,然后通过导流室8进入分离区16进行沉淀分离;在分离区16设有斜板6,利用“浅池原理”,降低雷诺数,增加沉降面积,稳定悬浮层,使得大颗粒絮团易于沉降,增加了接触碰撞和吸附结合的机会,促进了絮凝,提高了污泥等悬浮物的分离去除效率,经过斜板6的分离,清水上升溢流出水,沉下的污泥部分受机械搅拌的作用,沿回流缝30再进入第一反应室9进行絮凝,如此则为一个周期;大颗粒的絮团在罐底中心刮泥杷的缓慢旋转刮泥过程中,由于搅拌器11与刮泥杷12转向相同,提高了污泥的浓缩效率,使得大颗粒絮团形成的污泥不断浓缩进入集泥槽,最后通过排泥管14及罐外电动阀定期排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分层取样技术,即在进水管线3、第一反应室7、第二反应室9、澄清区10、出水槽等处分别取样,并在第一反应室和澄清区设分层取样,工作过程中,通过多个量杯分层取样静置沉降后,在相同时间内观察絮凝颗粒形成的过程以及状态,并记录整个沉淀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污泥层的沉淀厚度,并根据沉淀性能了解上述两个腔室内各层反应后的水质情况,及时准确的调整搅拌器11的搅拌速度,以确定最佳循环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