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702B -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702B
CN109314702B CN201780033913.5A CN201780033913A CN109314702B CN 109314702 B CN109314702 B CN 109314702B CN 201780033913 A CN201780033913 A CN 201780033913A CN 109314702 B CN109314702 B CN 109314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device
destination computing
input event
input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39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702A (zh
Inventor
K·维拉马尼
R·乔杜利
R·普尔纳查得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9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 H04N21/2393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involving handling client requests
    • H04N21/2396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involving handling client requests characterized by admiss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4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server load, available bandwidth, upstream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25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transmission via Interne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0/00Solving problems of bandwidth in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配置成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以及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该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等待时间水平和输入事件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目的地计算设备进一步被配置成基于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优先级、以及将输入事件和优先级入队至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本文描述并要求保护其他实施例。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1日提交的标题为“TECHNOLOGIES FOR MANAGING INPUTEVENTS IN MANY-TO-ONE WIRELESS DISPLAYS(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的美国实用型专利申请序列号第15/200,457号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传统上,数字内容(例如,电影、音乐、图片、游戏等)的回放已受限于于存储数字内容的计算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游戏系统、电视等)。然而,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以及增强的能力的计算设备的出现,诸如数字内容传输服务(即,流送、投送、镜像等)之类的服务在数字内容的生成、共享和消费方面受到刺激,因为能够与之交互的消费者设备已经无处不在。在消费者接口计算设备(诸如,在住宅、办公室、以及教室环境中)之间共享数字内容的期望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内容以及此类数字内容的提供者的曝光的增加而增加。
启用流的计算设备的引入已使数字内容能够从一个计算设备(例如,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等)被直接或间接地(诸如,经由连接至其他计算设备的兼容的集线器、加密锁(dongle)等)流送、投送或镜像至一个或多个其他兼容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扬声器等)。换言之,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源计算设备上的数字内容可被传送至单个目的地计算设备,在该目的地计算设备处,所接收的数字内容(即,数字内容流)可被解码、组合和渲染以供输出至显示器。另外,可在目的地计算设备处接收影响所接收数字内容的输入,可针对所接收数字内容处理该输入并且处理的结果可被传送至(诸)相应的源计算设备。然而,目的地计算设备限制了用于管理可接收的各种输入的计算/处理资源,这会影响实时响应性和性能。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以示例方式而不是以限制方式例示出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为说明简单和清楚起见,附图中所例示出的元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在认为适当的情况下,已在多个附图之间重复了附图标记以指示对应的或类似的元件。
图1是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系统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该配置为目的地计算设备通信地耦合至一个以上的源计算设备;
图2是图1的系统的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3是图1和2的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环境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4是用于对可由图1-3的目的地计算设备执行的输入事件排定优先级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流程图;以及
图5是在网状网络中布置的具有通信地耦合至一个以上的源计算设备的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图1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公开的概念易于具有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是,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已作为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没有将本公开的概念限制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的意图,而相反,意图旨在涵盖符合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所有修改、等效方案和替代方案。
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示所描述的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每一个实施例可包括或可不一定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此类短语不一定是指同一个实施例。此外,当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认为结合无论是否被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而影响此类特征、结构或特性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的。另外,应当领会,以“A、B和C中的至少一者”的形式包括在列表中的项可意指(A);(B);(C);(A和B);(A和C);(B和C);或者(A、B和C)。类似地,以“A、B或C中的至少一者”的形式列出的项可以意指(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能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也可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瞬态或非瞬态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或被存储在其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被具体化为用于以可由机器读取的形式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任何存储设备、机制或其他物理结构(例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盘、或其他介质设备)。
在附图中,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可按特定布置和/或排序示出。然而,应当领会,此类特定布置和/或排序可以不是必需的。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能以与在示例性附图中示出的不同的方式和/或次序来布置此类特征。另外,在特定附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此类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此类特征,或此类特征可以与其他特征相结合。
现参看图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系统100包括多个源计算设备104,这多个源计算设备104无线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在使用中,源计算设备104中的一个或多个将可包括任何类型的数字内容(例如,图像、视频、语音、音频、文本、数据等)的数字内容流传送(例如,投送、流送、镜像等)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为此,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即,数字内容接收器)与源计算设备104(即,数字内容传送器)中的每一个建立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使得数字内容(例如,源计算设备104中的一个的屏幕、存储在源计算设备104中的一个上的视频的帧等)可经由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从源计算设备104被传送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
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配置成:从源计算设备104接收数字内容中的每一个、对数字内容流执行可能需要的任何处理、以及将经处理数字内容输出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等)。为此,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配置成:从源计算设备104中的每一个接收数字内容流,以及处理(例如,拆包、提取有效载荷、解析头部、过滤、减少噪声、解码、转码、组合、渲染等)所接收的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
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进一步配置成从各种输入设备124(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显示器、麦克风、数字化仪、相机等)接收输入事件。应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外部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诸如通过有线连接(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线缆、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线缆、一个或多个线、带状线缆等)或无线连接(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41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42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43
低能量(BLE)、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44
无线USB、近场通信(NFC)等)。例如,某些输入事件可由努力对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输出的数字内容流采取动作的用户发起。换言之,用户可使用输入设备来发起对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输出的数字内容流采取的动作。应该理解,此类输入事件可针对一个或多个源计算设备104的数字内容流。相应地,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配置成对此类输入事件排定优先级,使得延迟(例如,等待时间)可被最小化。相应地,不像可能引发任意延迟的、典型地限于执行有限量的处理的当前技术(诸如,媒体不可知USB(MA USB)),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配置成对输入事件排定优先级并将输入事件分派给其相应的源计算设备104,使得那些任意延迟被减轻或者一般不被发起输入事件的用户注意到。
相应地,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配置成与源计算设备104中的每一个建立事件通信信道114,使得除数字内容(例如,输入事件通知、控制数据等)之外的数据可经由事件通信信道114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被传送至源计算设备104。相应地,应该理解,源计算设备104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之间经由事件通信信道114通信的数据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经由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接收的数字内容不同。如此,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在带外建立数字事件通信信道114,诸如经由传输控制协议(TCP)链路。例如,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经由事件通信信道114向相应的源计算设备104传送事件通知(即,影响源计算设备104中的特定一个或多个的输入事件的通知)而不中断数字内容传输/接收。
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被具体化为能够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类型的计算设备,诸如但不限于:包括用于支持移动架构和便携性的移动硬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无线通信电路系统等)和软件(例如,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可穿戴设备等)、计算机、智能电视、投影仪、扬声器、所连接娱乐系统、基于处理器的系统、多处理器系统、和/或任何其他计算/通信设备。如图2中所示,示例性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包括处理器202、输入/输出(I/O)子系统204、存储器206、数据存储208、通信电路210、以及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2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包括诸如在计算设备中通常找到的那些组件之类的其他或附加的组件。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省略示例性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结合到另一组件中,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另一组件的部分。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6或其部分可被结合在处理器120中。
处理器202可被具体化为能够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类型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02可被具体化为(诸)单核或多核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处理器或处理/控制电路。存储器206可以具体化为能够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在操作中,存储器206可以存储在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操作期间使用的各种数据和软件,诸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库以及驱动程序。
存储器206可经由I/O子系统204通信地耦合至处理器202,该I/O子系统204可被具体化为用于促进与处理器202、存储器206以及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其他组件之间的输入/输出操作的电路和/或组件。例如,I/O子系统204可被具体化为或以其他方式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中枢、输入/输出控制中枢、固件设备、通信链路(即,点对点链路、总线链路、线路、电缆、光导、印刷电路板迹线等)和/或用于促进输入/输出操作的其他组件和子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I/O子系统204可以形成片上系统(SoC)的部分,并可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6及其他组件一起被合并在单个的集成电路芯片上。
数据存储设备208可被具体化为被配置成用于数据的短期或长期存储的任何类型的设备,诸如例如存储器设备和电路、存储器卡、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或其他数据存储设备。应该理解,数据存储208和/或存储器206(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能够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02)执行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库、驱动器、指令等。
通信电路系统210可被具体化为能够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例如,图1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实现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与源计算设备104之间的通信的任何通信电路、设备或其集合。例如,通信电路系统210可包括能够执行联网相关操作的网络接口控制器(NIC)和/或其他设备,为了易于描述而未将其示出。通信电路系统210可被配置成使用任何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及相关联协议(例如,以太网、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61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62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63
低能量(BLE)、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64
无线USB、近场通信(NFC)、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数字实况网络装置(DLNA)、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65
无线显示(WiDi)、通用即插即用(UPnP)等)来影响此类通信。通信电路系统210例如可被附加地配置成使用任何一个或多个无线和/或有线通信技术和相关联协议来影响与其他计算设备的通信(诸如,通过网络)。
外围设备212可包括用于将信息输入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和/或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接收信息输出的任何类型的设备。相应地,示例性外围设备212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214和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216。应该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围设备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充当输入设备214和输出设备216两者(例如,触摸屏显示器、显示屏上方的数字化仪等)。输入设备214可被具体化为可用于将信息输入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任何辅助设备,诸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条形码阅读器、图像扫描仪、游戏控制器等。输出设备216可被具体化为可用于(例如,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用户或诸用户)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接收信息输出的任何辅助设备,诸如显示器、扬声器、图形电路系统、打印机、投影仪等。
应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被配置成与作为输入设备214和/或输出设备216的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接口的另一计算设备,诸如网络摄像头、相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话、平板等。应该理解,包括在外围设备212中的特定设备可以取决于例如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类型和/或预期用途。应该进一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设备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通过有线连接(诸如,经由有线线缆连接至端口(例如,USB端口、HDMI端口、线端口、托架、带状连接器等))或无线连接(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71
Wi-Fi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72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73
BLE、无线USB、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74
NFC、UPnP等)外部地连接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
再次参看图1,示例性源计算设备104包括第一源计算设备,被指定为源计算设备(1)106;第二源计算设备,被指定为源计算设备(2)108;以及第三源计算设备,被指定为源计算设备(3)110;(即,源计算设备104的“第N”源计算设备,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指定一个或多个附加源计算设备104。)另外,源计算设备(1)106包括数字内容(即,数字内容(1)116),源计算设备(2)108包括数字内容(即,数字内容(2)118),并且源计算设备(N)110包括数字内容(即,数字内容(N)120)。相应源计算设备104的每个数字内容116、118、120可包括能够被传送(例如,流送、投送、镜像等)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任何数据,诸如目前在源计算设备104中的相应一个上显示的内容(例如,整个显示器、显示器的部分等)、存储在源计算设备104中的相应一个本地的数字内容文件(例如,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其组合等)等。
如图1所示,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示例性显示器122或者显示器122的至少一部分被示为输出所接收的数字内容(例如,数字内容(1)116、数字内容(2)118和数字内容(N)120)。换言之,从源计算设备104传送的数字内容(即,数据)被显示在显示器122的至少一部分上。应该理解,显示器122中输出数字内容的部分取决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置。此类输出设置可包括定义以下的任何数据:如何显示数字内容、在相对于显示器的何处显示数字内容、和/或究竟是否显示数字内容。
类似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源计算设备104可被具体化为能够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类型的计算设备,诸如但不限于:包括用于支持移动架构和便携性的移动硬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无线通信电路系统等)和软件(例如,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可穿戴设备等)、计算机、智能器具、智能电视、连接娱乐系统、因特网协议(IP)相机、基于处理器的系统、多处理器系统、和/或任何其他计算/通信设备。应该理解,源计算设备104可包括与图2的示例性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那些组件类似的组件。如此,对相似组件的进一步描述此处不再重复,且应理解对上文关于图2的示例性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提供的对应组件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源计算设备104的对应组件。
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与源计算设备104之间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中的每一个可被具体化为可使用任何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技术(例如,以太网、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1
Wi-Fi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2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3
BLE、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4
无线USB、NFC等)和相关联协议(例如,Miracast)来建立的任何类型的无线互连。类似地,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与源计算设备104之间的事件通信信道114中的每一个可被具体化为可使用任何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技术(例如,以太网、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5
Wi-Fi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6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7
BLE、
Figure BDA0001887237900000088
无线USB、NFC等)和相关联协议(例如,UPnP)来建立的任何类型的无线互连。相应地,如本文所述,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和事件通信信道114可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和源计算设备104用来在其间传送不同类型的数据。
现参看图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在操作期间建立环境300。示例性环境300包括网络通信管理模块310、连接管理模块320、数字内容管理模块330、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用户界面管理模块350、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360、优先级确定模块370、以及优先队列管理模块380。环境300的各模块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如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300的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具体化为电路系统或电设备集合(例如,网络通信管理电路310、连接管理电路320、数字内容管理电路330、输入事件管理电路340、用户界面管理电路350、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电路360、优先级确定电路370、以及优先队列管理电路380等)。
应该理解,在此类实施例中,网络通信管理电路310、连接管理电路320、数字内容管理电路330、输入事件管理电路340、用户界面管理电路350、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电路360、优先级确定电路370、以及优先队列管理电路38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形成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处理器202、I/O子系统204、和/或其他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部分。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形成另一模块的部分,和/或示例性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彼此独立。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300的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具体化为虚拟化的硬件组件或仿真架构,该虚拟化的硬件组件或仿真架构可由处理器202或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其他组件建立和维护。
在示例性环境300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进一步包括源设备数据302、数字内容数据304、输入事件数据306、以及优先级数据308,以上的每一者可被存储在存储器206、数据存储设备208、和/或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另一存储介质中。此外,源设备数据302、数字内容数据304、输入事件数据306、和/或优先级数据308中的每一个可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各种模块和/或子模块访问。另外,应该理解,存储在源设备数据302、数字内容数据304、输入事件数据306、和/或优先级数据308中的每一个中或者以其他方式由源设备数据302、数字内容数据304、输入事件数据306、和/或优先级数据308中的每一个表示的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彼此不是互相排外的。
例如,在一些实现中,存储在源设备数据302中的数据还可被存储为数字内容数据304的部分,反之亦然。如此,虽然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利用的各种数据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特定的离散数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此类数据可被组合、聚合、和/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单个或多个数据集的部分,包括重复的副本。应该进一步理解,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包括常常在计算设备中发现的在图3中为描述清楚起见未例示出的附加和/或替代的组件、子组件、模块、子模块以及设备。
如上所述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网络通信管理模块310被配置为促进往返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入站和出站无线网络通信(例如,网络通信量、网络分组、网络流等)。为此,网络通信管理模块310被配置成接收并处理来自其他计算设备(例如,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源计算设备104和/或(诸)其他计算设备)的分组。
为此,网络通信管理模块310被配置成准备网络分组并将网络分组传送至其他计算设备(例如,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源计算设备104和/或(诸)其他计算设备)。为此,网络通信管理模块310被配置成与通信耦合的计算设备中的每一个建立通信信道(例如,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事件通信信道114等)。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通信管理模块31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可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通信电路系统210执行,或者更具体地,由通信电路系统210的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未示出)执行。
如上所述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连接管理模块320被配置成管理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与源计算设备104之间的活跃连接(即,无线通信信道),诸如数字内容传输信道(例如,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和带外通信交换信道(例如,事件通信信道114)、以及用于建立/维持其间的连接所需的任何其他无线通信信道。相应地,在连接过程期间,连接管理模块320可被配置成收集连接信息(诸如,IP地址、端口号、访问凭证、会话密钥等)、以及源计算设备104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其他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信息可被存储在源设备数据302中,使得其可供检索以供未来使用(例如,在建立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先前已连接到的那些源计算设备104的连接之际)。
示例性连接管理模块320包括能力交换协商模块322。应该理解,连接管理模块320的能力交换协商模块322可被分开地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交换协商模块322可被具体化为硬件组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被具体化为虚拟化硬件组件或者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某个其他组合。
能力交换协商模块322被配置成在连接建立之际执行与源计算设备104的能力交换。例如,能力交换协商模块322可被配置成生成用于传输至源计算设备104的消息,该消息指示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输出能力,诸如支持的视频编解码、支持的分辨率、网络端口号等。相应地,源计算设备104可在传输之前基于数字内容输出能力对数字内容流采取适当动作(例如,使用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上的解码器兼容的编码器来对数字内容流进行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交换协商模块322可被附加地配置成在能力交换期间确定源计算设备104的组件能力信息。此类组件能力信息可包括处理器规格(例如,处理器核的数量、时钟速度、高速缓存大小、超线程支持、图形处理器规格等)、存储器规格(例如,纵存储器大小、可用存储器大小等)、功率源/水平、支持的输入事件等。在此类实施例中,组件能力信息可被附加地或替代地存储在源设备数据302中。
如上所述可以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数字内容管理模块330可被配置成管理从源计算设备104接收的数字内容流。为此,示例性数字内容管理模块330包括数字内容流接受模块332和数字内容输出模块334。应当领会,数字内容管理模块330的数字内容流接受模块332和数字内容输出模块334中的每一个可被分开地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例如,数字内容流接受模块332可被具体化为硬件组件,而数字内容输出模块334可被具体化为虚拟化硬件组件或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某个其他组合。
数字内容流接受模块332被配置成接收与当前将相应数字内容流传送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源计算设备104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数字内容流。为此,数字内容流接受模块332被配置成经由数字内容通信信道112接收(诸)数字内容流并对其执行可能需要的任何处理(例如,拆包、提取有效载荷、解析头部、过滤、噪声减少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与(诸)数字内容流相关的数据可被存储在数字内容数据304中。
数字内容输出模块334被配置成处理(例如,解码、转码、组合、渲染等)数字内容并将经处理数字内容输出(例如,输出视频/文本)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输出设备216,诸如显示器122。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经处理器数字内容流相关的数据可被存储在数字内容数据304中。为了处理和/或输出数字内容流,数字内容输出模块334可依赖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置。
如上所述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被配置成管理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输入设备(例如,图1的输入设备124等)接收的输入事件。为此,示例性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包括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和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344。应当领会,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的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和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344中的每一个可被分开地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例如,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可被具体化为硬件组件,而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344可被具体化为虚拟化硬件组件或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某个其他组合。
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被配置成检测可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各种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另外,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被配置成标识每个输入事件是从哪个输入设备接收的、以及输入的类型。应当理解,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确定输入事件的其他特征或属性,这些特性或属性可包括能用于标识输入事件的预期结果的任何信息。换言之,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可被配置成确定其他特性,以便随后确定作为输入事件的结果要采取的动作。
例如,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可检测输入事件并标识输入事件是从鼠标接收的、以及输入事件的类型对应于左键单击。在进一步的示例中,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可检测指示鼠标的视觉指示符(即,在显示器122的用户界面上)相对于显示器122的当前位置的坐标。因此,输入事件检测模块342可响应于已确定输入事件的类型和坐标属性来确定要采取的后续动作。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事件特性可被存储在输入事件数据306中。
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344被配置成监视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输入设备(例如,输入设备124中的每一个)以确定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输入设备状态可包括标识输入设备在给定时间点有多活跃并且可用于确定此类活动可如何影响可用资源(例如,处理器202、存储器206等)来处理输入事件的任何信息。例如,在其中输入设备124中的一个具有比输入设备124中的另一个高的优先级的实施例中,共享资源可典型地选择等待来自输入设备124中的较高优先级的一个的输入,即使已经在等待来自输入设备124中的较高优先级的一个的输入的所流逝持续时间内接收到来自输入设备124中的较低优先级的另一个的输入。然而,作为从输入设备124中的较高优先级的一个接收的特定输入事件的状态的结果(诸如,当状态指示阻塞事件(例如,密集的预处理操作或其他阻塞事件)时),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向共享资源指示处理从输入设备124中的较低优先级的另一个接收的输入。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状态可被存储在输入事件数据306中。
如上所述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用户界面管理模块350被配置成管理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用户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本身之间的(诸)用户界面(例如,经由显示器122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管理模块350可提供用于显示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某些设置(例如,输入事件的优先级、输出设置等)的界面,以及提供可与设置显示界面相同、可响应于检测到的用户交互来解释用户交互(即,经由输入事件)以改变所显示设置的值的界面。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管理模块350可被配置成管理允许用户观看当前设置、以及改变设置的一个或多个GUI元件(即,输出图标/视觉GUI元件、被配置成从用户接收输入的GUI控制元件等)。
如上所述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350被配置成标识可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用来确定每个所接收输入事件的优先级(诸如,可由下文描述的优先级确定模块370确定)的优先级排定度量。为此,示例性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360包括当前优先级识别模块362、当前等待时间确定模块364、硬件资源使用检测模块366、以及当前输入事件状态标识模块368。
应当领会,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360的当前优先级识别模块362、当前等待时间确定模块364、硬件资源使用检测模块366、以及当前输入事件状态标识模块368中的每一个可被分开地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例如,当前优先级标识模块362可被具体化为硬件组件,而当前等待时间确定模块364、硬件资源使用检测模块366和/或当前输入事件状态标识模块368可被具体化为虚拟化硬件组件或者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某个其他组合。
当前优先级标识模块362被配置成标识每个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诸如,可由下文描述的优先级确定模块370指派,或者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用户指定(例如,经由上文描述的用户界面管理模块350))。当前等待时间确定模块364被配置成确定跨各种粒度的当前等待时间水平,诸如子系统设备水平的等待时间(即,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跨通信信道的等待时间(即,通信信道等待时间),等等。硬件资源使用检测模块366被配置成确定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硬件资源的当前利用(例如,处理器202的核的利用百分比、存储器206和/或数据存储设备208的利用百分比、与通信电路系统210相关联的带宽和/或等待时间等)。当前输入事件状态标识模块368被配置成标识每个输入事件的当前输入事件状态(诸如,可由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确定,或者更具体地,由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的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344确定)。
如上所述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优先级确定模块370被配置成基于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诸如,可由上文描述的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360确定)来确定优先级。为此,优先级确定模块370可被配置成表征输入事件,使得它们可按重要性顺序排序,这可能受到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用户指定的输入事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当前优先级所施加的限制。。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优先级确定模块370可以被配置为向其他模块(例如,输入事件管理模块340、用户界面管理模块350、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360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包括所提议优先级的指示,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从可用于调整优先级的相应其他模块中的每一个接收反馈。在一些实施例中,优先级可被存储在优先级数据308中。
如以上所讨论的可被具体化为硬件、固件、软件、虚拟化硬件、仿真架构和/或其组合的优先队列管理模块380被配置成管理输入事件的优先队列。相应地,优先队列管理模块380被配置成将输入事件以及与每个输入事件相关联的相应优先级入队和出队。相应地,优先队列管理模块380被配置成将所接收的输入事件及其相关联的优先级入队,并基于输入事件的相关联优先级将输入事件出队以供传输至其相应的(诸)源计算设备104。
现参看图4,在使用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执行方法400,方法400用于对从目的地计算节点102的输入设备(例如,图1的输入设备124中的一个)接收的输入事件排定优先级。方法400始于框402,其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确定是否已从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节点102的输入设备中的一个检测到输入事件。如果是,则方法前进到框404,其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标识在框402中接收的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为此,在框406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标识从其接收输入事件的输入设备。另外,在框408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标识所接收输入事件的类型。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进一步被配置成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附加特性或属性,这些附加特征和属性可被用于标识输入事件和与其相关联的映射动作。
在框410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基于在框404中标识的特性来标识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在框412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确定是否更新优先级。例如,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基于用户是否触发输入事件而不是由输入设备本身触发的输入事件来确定是否更新优先级,反之亦然。附加地或替代地,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可维护一输入事件列表,该输入事件列表能用于响应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确定输入事件是在输入事件列表之上还是之外来确定是否更新优先级。如果在框410中未标识出当前优先级,则目标计算设备102可附加地确定是否更新优先级,诸如当输入设备尚未暴露给对应的源计算设备104时,这种情况可能发生。
如果在框412中,目标计算设备102确定不更新优先级,则方法400分支到框428。在框428中,在方法400返回至框402以确定是否已检测到另一输入事件之前,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将所接收的输入事件入队至具有在框410中标识的当前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否则,如果在框412中,目标计算设备102确定需要更新优先级,则方法400分支到框414。
在框414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标识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为此,在框416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标识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每个输入设备的当前事件状态。如前所述,状态可包括标识输入设备在给定时间点有多忙的任何信息,使得该信息可用于确定这样的状态可如何影响用于处理特定输入事件的时间。另外,在框418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诸如与输入事件和/或其他输入事件相关联的用户定义的优先级、一个或多个输出设置等。
在框420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附加地检测一个或多个等待时间水平。如前所述,可以跨各种粒度来检测等待时间水平,诸如子系统设备水平的等待时间、跨通信信道的等待时间(例如,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与源计算设备104之间的等待时间)等。此外,在框422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检测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如前所述,当前硬件资源使用指示目标计算设备102的硬件资源的当前利用,诸如处理器202的核的利用百分比、存储器206和/或数据存储设备208的利用百分比、与通信电路系统210相关联的带宽和/或等待时间等。
在框424中,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基于在框414中标识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输入事件的优先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框426中,可以经由GUI界面(例如,通过显示器122)向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用户显示新的或经更新的优先级。在此类实施例中,用户可经由GUI界面以用户的判断力来接受新的优先级和/或调整优先级。在框428中,如上所述,在方法400返回至框402以确定是否已检测到另一输入事件之前,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将所接收的输入事件入队至具有在框424中标识的新的或经更新的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
应该理解,方法4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具体化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各种指令,这些指令可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处理器202、通信电路系统210和/或其他组件执行,以使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执行方法400。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被具体化为能够被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读取的任何类型的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存储器206、数据存储设备208、和/或其他存储器或数据存储设备、可由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外围设备读取的便携式介质、和/或其他介质。
现参看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24(例如,外部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源计算设备104和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中的某些或全部可被具体化为物联网(IoT)设备502并且潜在地与其他设备一起形成在云网络510的边缘处操作的网状网络500(也称为雾)。网状网络500可以被认为是大规模互连的网络,其中多个IoT设备502经由网络链路504(例如,无线电链路)彼此通信(即,互连),所有这些都未在图5中标记以简化附图并保持清晰度。应当理解,此类大规模互连网络的IoT设备502可使用开放连通性基金会TM(OCF)于2015年12月23日发布的开放互连协会(OIC)标准规范1.0来联网。该标准允许设备发现彼此并建立通信以用于互连。也可使用其他互连协议,包括例如,最优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或至移动自组织联网的更好方式(B.A.T.M.A.N)等等。
在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IoT设备502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102、输入设备124(即,外部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数据聚合器506、以及远程输入设备512(即,经由云网络510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的其他远程定位的输入设备124)。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IoT设备502和功能的任何组合可部署在其他大规模互连网络中。
来自IoT设备502中的任一者的通信可沿IoT设备502中的任一者之间的最方便的路径传递以到达目的地计算设备102。应当理解,在此类网状网络中,互连链路504的数量提供了大量的冗余,从而甚至在丢失大量IoT设备502的情况下也允许维持通信。此外,网格网络500的使用可允许使用功率非常低或位于距基础结构一定距离的IoT设备502(例如,输入设备124、源计算设备104等),因为连接到另一IoT设备502的范围可能比连接至目的地计算设备102中的相应一个的范围小得多。
示例
下面提供了本文中所公开的技术的示例性示例。这些技术的实施例可包括下面所描述的示例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以及其任何组合。
示例1包括一种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目的地计算设备,该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该目的地计算设备包括:输入事件管理模块,用于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用于确定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优先级排定度量确定模块,用于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其中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等待时间水平和输入事件状态中的至少一者;优先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优先级;以及优先队列管理模块,用于将输入事件和优先级入队至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
示例2包括示例1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用户界面管理模块,用于经由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向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用户显示输入事件的优先级。
示例3包括示例1和2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网络通信管理模块,用于基于输入事件的优先级来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
示例4包括示例1-3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事件通信信道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与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该通信信道位于能被目的地计算设备用于从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接收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的带外。
示例5包括示例1-4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
示例6包括示例1-5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户指派的优先级、以及输出设置。
示例7包括示例1-6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等待时间水平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以及通信信道等待时间水平。
示例8包括示例1-7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当前硬件资源使用。
示例9包括示例1-8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的核的利用百分比、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利用百分比、或者目的地计算设备的通信电路系统的带宽利用。
示例10包括示例1-9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用于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其中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进一步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标识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并且其中确定输入事件的优先级进一步基于当前优先级。
示例11包括一种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方法,该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由目的地计算设备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由目的地计算设备确定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由目的地计算设备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其中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等待时间水平和输入事件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由目的地计算设备基于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输入事件的优先级;以及由目的地计算设备将输入事件和优先级入队至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
示例12包括示例11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由目的地计算设备经由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向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用户显示输入事件的优先级。
示例13包括示例11和12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由目的地计算设备基于输入事件的优先级来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
示例14包括示例11-13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包括经由带外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该带外通信信道与能被目的地计算设备用于从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接收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分开。
示例15包括示例11-14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标识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
示例16包括示例11-15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包括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户指派的优先级、以及输出设置。
示例17包括示例11-16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标识等待时间水平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标识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以及通信信道等待时间水平。
示例18包括示例11-17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标识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标识当前硬件资源使用。
示例19包括示例11-18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标识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包括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的核的利用百分比、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利用百分比、或者目的地计算设备的通信电路系统的带宽利用。
示例20包括示例11-19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由目的地计算设备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及由目的地计算设备基于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标识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其中确定输入事件的优先级进一步基于当前优先级。
示例21包括一种目的地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该存储器具有储存在其中的多条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目的地计算设备执行示例11-20中的任何一项的方法。
示例22包括一种或多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于其上的多个指令,响应于执行多个指令,导致目的地计算设备执行示例11-20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示例23包括一种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目的地计算设备,该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该目的地计算设备包括:用于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的装置;用于确定通信地耦合至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的装置;用于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的装置,其中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等待时间水平和输入事件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输入事件的优先级的装置;以及用于将输入事件和优先级入队至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的装置。
示例24包括示例23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用于经由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向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用户显示输入事件的优先级的装置。
示例25包括示例23和24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输入事件的优先级来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的装置。
示例26包括示例23-25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用于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由带外通信信道将输入事件转发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的装置,该带外通信信道与能被目的地计算设备用于从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接收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分开。
示例27包括示例23-26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的装置。
示例28包括示例23-27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用户指派的优先级、以及输出设置。
示例29包括示例23-28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用于标识等待时间水平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以及通信信道等待时间水平。
示例30包括示例23-29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当前硬件资源使用的装置。
示例31包括示例23-30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其中用于标识当前硬件资源使用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的核的利用百分比、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利用百分比、或者目的地计算设备的通信电路系统的带宽利用。
示例32包括示例23-31中任一项的主题,并且进一步包括:用于标识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标识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的装置,其中用于确定输入事件的优先级的装置进一步基于当前优先级。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目的地计算设备,所述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包括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以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流,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包括:
输入事件管理模块,用于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
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用于确定通信地耦合至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
优先级排定度量确定模块,用于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等待时间水平和所述输入事件状态中的至少一者;
优先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以及
优先队列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事件和所述优先级入队至当前已入队的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其中,所述输入事件或所述当前已入队的输入事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针对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流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户界面管理模块,用于经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向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用户显示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网络通信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来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通信信道包括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与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所述通信信道位于能被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用于从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接收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的带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户指派的优先级、以及输出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时间水平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以及通信信道等待时间水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并且其中所述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的核的利用百分比、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利用百分比、或者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通信电路系统的带宽利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输入事件状态监视模块,用于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定度量标识模块进一步用于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并且其中确定所述输入事件的所述优先级进一步基于所述当前优先级。
9.一种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目的地计算设备,所述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包括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以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流,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包括:
用于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的装置;
用于确定通信地耦合至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的装置;
用于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的装置,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等待时间水平、以及所述输入事件状态;
用于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所述输入事件和所述优先级入队至当前已入队的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事件或所述当前已入队的输入事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针对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流的动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经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向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用户显示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来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经由所述事件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所述一个源计算设备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由带外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所述一个源计算设备的装置,所述带外通信信道与能被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用于从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所述一个源计算设备接收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分开。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户指派的优先级、以及输出设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标识所述等待时间水平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以及通信信道等待时间水平。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当前硬件资源使用的装置,并且其中用于标识所述当前硬件资源使用的装置包括用于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的核的利用百分比、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利用百分比、或者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通信电路系统的带宽利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的地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的装置,
其中用于确定所述输入事件的所述优先级的装置进一步基于所述当前优先级。
17.一种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中的输入事件的方法,所述多对一无线显示配置包括目的地计算设备被通信地耦合至多个源计算设备以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流,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检测从通信地耦合至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事件;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确定通信地耦合至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每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事件状态;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其中所述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等待时间水平、以及所述输入事件状态;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经标识优先级排定度量来确定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以及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将所述输入事件和所述优先级入队至当前已入队的输入事件和相关联优先级的优先队列中,其中,所述输入事件或所述当前已入队的输入事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针对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字内容流的动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经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显示器向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用户显示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基于所述输入事件的优先级来经由事件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源计算设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事件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所述一个源计算设备包括经由带外通信信道将所述输入事件转发至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所述一个源计算设备,所述带外通信信道与能被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用于从所述多个源计算设备中的所述一个源计算设备接收数字内容流的数字内容通信信道分开。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标识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并且其中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定义的设置包括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户指派的优先级、以及输出设置。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所述等待时间水平包括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子系统设备等待时间水平、以及通信信道等待时间水平。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优先级排定度量包括标识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并且其中标识所述当前硬件资源使用包括标识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的核的利用百分比、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的利用百分比、或者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的通信电路系统的带宽利用。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及
由所述目的地计算设备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标识所述输入事件的当前优先级,
其中确定所述输入事件的所述优先级进一步基于所述当前优先级。
CN201780033913.5A 2016-07-01 2017-05-31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 Active CN109314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00,457 2016-07-01
US15/200,457 US10674201B2 (en) 2016-07-01 2016-07-01 Technologies for managing input events in many-to-one wireless displays
PCT/US2017/035207 WO2018004954A1 (en) 2016-07-01 2017-05-31 Technologies for managing input events in many-to-one wireless display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702A CN109314702A (zh) 2019-02-05
CN109314702B true CN109314702B (zh) 2022-03-04

Family

ID=6078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3913.5A Active CN109314702B (zh) 2016-07-01 2017-05-31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4201B2 (zh)
CN (1) CN109314702B (zh)
WO (1) WO201800495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2784A3 (en) * 2001-04-09 2004-03-11 Solomio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CN1885942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会议系统中的会议终端装置、电子会议系统、以及显示图像控制方法
CN101310505A (zh) * 2005-11-16 2008-11-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参与者列表显示方法、以及其程序
WO2012008065A1 (ja) * 2010-07-15 2012-01-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管制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8349A1 (en) 2002-03-27 2004-12-2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 multi-user display system
US7458029B2 (en) 2004-01-15 2008-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a shared display given inputs from multiple users using multiple input modalities
US8381127B2 (en) * 2006-02-02 2013-02-19 Scener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isplaying windows o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relative prior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windows
JP5087031B2 (ja) 2009-02-26 2012-11-2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入力操作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管制システム
JP5282610B2 (ja) 2009-03-09 2013-09-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レビ会議装置、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テレビ会議制御方法、及びテレビ会議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US9215420B2 (en) * 2010-06-01 2015-12-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anking search results
US20110320963A1 (en) * 2010-06-28 2011-12-29 Rovi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user access to media devices in a connected platform environment
WO2012103231A1 (en) * 2011-01-25 2012-08-02 Google Inc. Computing platform with resource constraint negotiation
US8639085B2 (en) * 2011-07-12 2014-01-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ynchronized viewing of media content
CN104010160B (zh) * 2013-02-25 2017-10-1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的干线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US9350624B2 (en) * 2013-10-15 2016-05-24 Rawllin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assignment of connection priorities for applications operating on a client device
US10114672B2 (en) * 2013-12-31 2018-10-30 Thomson Licensing User-centered task scheduling for multi-screen viewing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2784A3 (en) * 2001-04-09 2004-03-11 Solomio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CN1885942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会议系统中的会议终端装置、电子会议系统、以及显示图像控制方法
CN101310505A (zh) * 2005-11-16 2008-11-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参与者列表显示方法、以及其程序
WO2012008065A1 (ja) * 2010-07-15 2012-01-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管制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702A (zh) 2019-02-05
US10674201B2 (en) 2020-06-02
US20180007424A1 (en) 2018-01-04
WO2018004954A1 (en) 2018-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0786B2 (en) Technologies for event notification interface management
US11870826B2 (en) Technologies for providing hints usable to adjust properties of digital media
US1099937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tocol selection
KR20170095281A (ko) 다중 엔드포인트 액션가능 통지들
US11582270B2 (en) Technologies for scalable capability detection for multimedia casting
US11196868B2 (en) Audio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erver, client and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30004263A (ko) 끊김 없는 커뮤니케이션 전송
US20230047746A1 (en) Technologies for streaming device role reversal
KR101686073B1 (ko) 클라이언트 단말이 제공받고자 하는 서비스 특성에 따라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를 적응적으로 변형하여 서비스를 제공받도록 지원하는 방법, 관리 서버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04639501A (zh) 一种数据流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70332149A1 (en) Technologies for input compute offloading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9314702B (zh) 用于管理多对一无线显示器中的输入事件的技术
US11134114B2 (en) User input based adaptive streaming
WO2017112294A1 (en) Technologie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media
EP3756329A1 (en) Network assistance functions for virtual reality dynamic streaming
JP2011182115A (ja)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CN103283185A (zh) 数据通信的优先级设定
WO2016177257A1 (zh) 一种数据分享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17162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smart television
JP2017157964A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20114326A (ko) 미디어 스트림을 송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92884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plit endpoints in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200022774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