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564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564B
CN109314564B CN201680086768.2A CN201680086768A CN109314564B CN 109314564 B CN109314564 B CN 109314564B CN 201680086768 A CN201680086768 A CN 201680086768A CN 109314564 B CN109314564 B CN 109314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equipment
network
inform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7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564A (zh
Inventor
张向东
冯淑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ang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ang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ang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hang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4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该第一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其中,第二设备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依据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来为用户设备建立连接,能够更合理的建立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通信速率等体验的要求不断的提升,而双链接通信被视为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速率的重要途径。
在现有通信技术中,用户设备除了需要连接一个宏基站(Macro evolved Node B,MeNB),用来主要负责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外,还需要链接一个小基站(Small eNB,SeNB),用来辅助宏基站来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所以,如果需要使用现有的双连接通信技术改善用户设备的服务体验,比如提高可获得的数据速率,必须额外部署一个小基站。这会大大增加运营商的部署成本,降低其部署动力。否则,双连接技术就没有实施基础,不能用于改善用户设备的服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更合理的为通信设备建立连接来提供高通信速率,降低了网络部署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该第一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其中,第二设备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另外,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已经建立的通信连接的状态的特征信息。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设备的要求。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依据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来为用户设备建立连接,能够更合理的建立连接,尤其是对于用户设备已经建立了一条或多条与网络设备通信的连接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速率,还可以利用具有中继能力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设备,降低网络部署的成本。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可以根据第一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对于网络速率的要求来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连接能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提高速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设备通过PC5接口发送第一消息。
在又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设备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或者,第一设备通第一设备之外的其它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其中,第一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的连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以及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当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的链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或者,当第一设备存在其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的连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的连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以第二用户设备为中继建立第一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连接,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通信的速率。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第一设备将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分配第一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协商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合理,降低了冲突的可能。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交互第二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一设备的资源以及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协商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合理,降低了冲突的可能。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具体为: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二设备支持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当第二设备的能力满足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其中,第二设备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另外,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已经建立的通信连接的状态的特征信息。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设备的要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对于已建链路的需求程度。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在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时,可以为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最高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提供服务,也可以根据第一设备对于已建链路的需求程度,断开某个已建但需求不高的链路对应的连接,为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高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提供服务,以便确定更多的资源为对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高的UE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且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第一设备的需求时,第二用户设备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前述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建立连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以及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当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或者,当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指示消息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将其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资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选择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设备向选定的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选定的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用户设备依据第二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的支持情况来选择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能够更合理的建立连接,尤其是对于用户设备已经建立了一条或多条与网络设备通信的连接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速率,还可以利用具有中继能力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设备,降低网络部署的成本。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选定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和/或选定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第一设备将选定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和/或选定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基于选定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和/或选定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分配第一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依据第三消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第二设备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携带有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连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以及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当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或者,当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指示消息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将其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二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资源。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其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链接,第二用户设备存在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链接,方法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接通信方法。其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链接,第二用户设备存在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链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在上述方面的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服务质量;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
在上述方面的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包括下述一项或多项:第二用户设备、第一网络设备。
在上述方面的又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链路需求信息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的要求;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要求;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要求;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将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分配第一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二设备支持为第一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控制收发模块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当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支持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且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当第二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指示消息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在再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当第二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还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将其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资源。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或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收发模块还用于,向选定的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选定的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依据第三消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收发模块还用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携带有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当第二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依据第三消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建立连接。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设备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接收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设备接与第二设备之间数据的收发。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二用户设备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用户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接收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设备接与第二设备之间数据的收发。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第一网络设备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支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一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第二网络设备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支持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收发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二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的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
第十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依据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来为用户设备建立连接,能够更合理的建立连接,尤其是对于用户设备已经建立了一条或多条与网络设备通信的连接的情况,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速率,还可以利用具有中继能力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设备,降低网络部署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用户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一种场景示例;
图1B为用户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另一种场景示例;
图2为一种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通信装置;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虚拟通信装置;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虚拟通信装置;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虚拟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或UE。
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且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终端、终端设备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第二用户设备或RUE(Relay User Equipment,RUE)。
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等等,其中,核心网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连接。
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UE或RUE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小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B)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述为UE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或eNB。
核心网设备可以为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的设备。用户连接的建立包括移动性管理(MM)、呼叫管理(CM)、交换/路由、录音通知(结合智能网业务完成到智能网外围设备的连接关系)等功能。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描述、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用户通信记录(Accounting)、与智能网平台的对话提供虚拟居家环境、安全性(由鉴权中心提供相应的安全性措施包含了对移动业务的安全性管理和对外部网络访问的安全性处理)。承载连接(Access to)包括到外部的PSTN、外部电路数据网和分组数据网、Internet和Intranets、以及移动自己的SMS服务器等等核心网可以提供的基本业务包括移动办公、电子商务、通信、娱乐性业务、旅行和基于位置的服务、遥感业务(Telemetry)简单消息传递业务(监视控制)等等。例如在LTE网络中的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述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的设备统称为核心网设备。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支持D2D(Device-to-Device,端到端)通信,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都支持蓝牙功能、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功能,或者都支持PC5接口等等。应该知道的是,此处D2D通信的具体实现方式仅为举例,其他可以实现两个用户设备通信的实现方式也应包含其中,不再赘述。
其中,为了与第一设备区分,第二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可以统称为第二设备。如图1A以及图1B示出了用户设备接入网路设备的多种场景。
如图1A所示,包括:宏基站111、小基站121、小基站122、用户设备131-135等等。其中,在图1A所示的场景中,小基站121以及小基站122由宏基站111控制;用户设备131、用户设备132在宏基站111的覆盖范围内;用户设备133在小基站121的覆盖范围内;用户设备134、用户设备135在小基站122的覆盖范围内。
在图1A中示出了的场景可以存在如下连接:
一、用户设备直接与宏基站链接,例如,用户设备131、用户设备132直接与宏基站111连接。
二、直接与同一宏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作为RUE,用户设备通过RUE与宏基站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31作为RUE,用户设备132、用户设备134通过用户设备131与宏基站111链接。
三、用户设备通过小基站与宏基站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33通过小基站121与宏基站111连接,用户设备134、用户设备135通过小基站122与宏基站111连接。
四、同一小基站下的用户设备作为RUE,用户设备通过RUE与宏基站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35作为RUE,用户设备134通过用户设备135与小基站122以及宏基站111连接。
五,不同小基站,或小基站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设备作为RUE,用户设备通过RUE与宏基站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33作为RUE,用户设备134通过用户设备133与小基站121以及宏基站111连接;或者,用户设备132作为RUE,用户设备134通过用户设备132与宏基站111连接。
如图1B所示,包括:宏基站112、宏基站113、小基站123、小基站124、用户设备136-139以及用户设备140等等。其中,在图1B所示的场景中,小基站123由宏基站112控制,小基站124由宏基站113控制;用户设备137、用户设备139在宏基站113的覆盖范围内;用户设备136在宏基站112的覆盖范围内;用户设备138在小基站123的覆盖范围内;用户设备140在小基站124的覆盖范围内。
在图1B中示出了的场景可以存在如下连接:
六、直接与不同宏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作为RUE,用户设备通过RUE与宏基站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36与宏基站112直接连接,用户设备136作为RUE,用户设备137通过用户设备136与用户设备112连接;或者,用户设备139与宏基站113连接,用户设备139作为RUE,用户设备138通过用户设备139与宏基站113连接。
七、小基站不同,且小基站连接的宏基站也不同的用户设备作为RUE,用户设备通过RUE与宏基站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40通过小基站124与宏基站113连接,用户设备140作为RUE,用户设备138通过用户设备140与小基站124以及宏基站113连接。
八、用户设备直接与用户设备连接。例如,用户设备136与用户设备137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上述任意一种或多种连接来接入核心网设备。进一步,还可以访问因特网。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宏基站可以管理若干小基站,一个小基站可以接入若干用户设备,且小基站与小基站,宏基站与小基站,宏基站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可以是有重合的。一个用户设备通过发现等功能,可以发现若干小区,该若干小区对应一个或多个基站(宏基站,小基站等等),还可以发现若干RUE,该若干RUE可以属于同一小区也可以属于不同小区。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A以及图1B中所示的宏基站或小基站,还可以是其他接入网设备,其接入形式类似,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A以及图1B中所示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多种,为了简明不再赘述。
应该知道的是,上述定义指示为了表述更清楚,并不够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描述的技术可以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或其他采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码分多址,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正交频分多址,单载波频分多址等接入技术的系统。此外,还可以适用于使用LTE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如第五代5G系统等。为清楚起见,这里仅以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在LTE系统中,演进的UMTS陆面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作为无线接入网,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作为核心网。
在3GPP标准版本8(Release8,R8)阶段,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演进网络,其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包括: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MME、PGW、SGW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外部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鉴权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和Accounting,AAA)服务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服务器、陆地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增强型数据速率演进技术无线接入网(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 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支持节点(Serving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Support Node,SGSN)等等。
其中,E-UTRAN用于实现所有与演进网络无线有关的功能。
MME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上下文和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等。
S-GW是3GPP接入网络间的用户面锚点,终止E-TURAN的接口。
P-GW是3GPP接入网络和非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用户面锚点,和PDN的接口。
HSS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
MME、S-GW、P-GW和HSS通常作为核心网设备。
当用户设备通过无线空口接入E-UTRAN后,先附着到MME上,MME从HSS获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签约数据和鉴权信息,发起对UE进行鉴权的过程。MME完成鉴权过程后,由用户设备或者MME发起建立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承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MME通知S-GW为用户建立承载,在通知消息中携带P-GW的地址和用户所在的E-UTRAN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S-GW为用户建立从E-UTRAN到P-GW的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承载。P-GW将来自外部PDN的下行数据通过承载转发给UE,并将来自UE的上行数据转发给相应的PDN。
为了能兼容已有的UTRAN和GERAN的接入网络。UE可以通过UTRAN或者GERAN和SGSN接入MME,并且可以通过UTRAN/GERAN、SGSN建立和S-GW之间的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ling Protocol,GTP)连接。S-GW将GTP隧道转换为相应的连接P-GW的承载,用于传输用户数据。UTRAN也可以建立直接连接S-GW的GTP隧道。
MME成为只处理控制面信令的网络设备,S-GW和P-GW主要负责转发用户面数据。S-GW和P-GW可以合并为一个网络设备,一般统称为网关。
在演进网络中,网关仍然需要保留有大量的接口信令的处理能力。这些接口信令包括:承载接口信令、策略控制与计费(PCC)接口信令、计费接口信令、合法监听接口信令、外部PDN的接口信令(例如,DHCP、AAA等等)的处理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或者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与其他设备或者因特网建立连接时,可以有如下方案:
方案一: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将其已建立的链路的状态信息,或者对于新建连接的链路需求信息,或者前二者的结合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第二设备确定是否能够建立连接。具体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当第二设备的能力满足所述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或者作为中继建立第一设备与其他设备或者因特网建立连接。
方案二:第二设备可以将其对于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的支持情况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选择一个最优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具体地,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第一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一设备根据第二信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向选定的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选定的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根据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其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或者作为中继建立第一设备与其他设备或者因特网建立连接。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以UE以及RUE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3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和/或状态发送给RUE或网络设备。
具体步骤如下:
S310,UE确定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UE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UE的链路需求信息。
UE存在一个或多个连接,该一个或多个连接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是前述图1A以及图1B中描述的任意一种连接。UE可以确定上述连接形成的连接的链路状态。
其中,UE的链路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UE已经建立的通信连接的状态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例如,UE每存在一条与网络设备的链接,则通信链路的数量可以增加1,UE每存在一条通过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连接,则通信链路的数据数量也可以增加1;
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质量,例如,UE存在的通信链路的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信干燥比等等;
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例如,第一用户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等等。
在UE进行通信时,也就是UE与网络设备或中继设备进行通信时,或者,UE与RUE通信时,会产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的需求,例如,利用手机或平板笔记本等用户设备在线观看视频时,随着视频的清晰度越来越高,在线观看视频产生的数据流量也越来越大,当现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足时,会产生卡顿的情况;或者,利用手机或平板笔记本等用户设备等进行视频通话时,同样需要较大的流量,同时视频通话对于实时流量的要求较高,当现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足时,会产生延迟或卡顿的情况;等等。
UE可以监测上述产生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的需求的情况,当出现上述情况时,UE可以通过再建立一条或多条连接,来实现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该一个或多个连接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是前述图1A以及图1B中描述的任意一种连接。
在UE建立其与网络设备的连接的过程中,UE可以选择通过RUE来与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其中RUE最好可以与UE处于不同小区,甚至连接不同的接入网设备,这样UE便可以利用RUE所在小区的资源,进而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用户设备可以确定上述链路需求。
其中,UE的链路需求信息可以用于指示UE对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设备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的要求,例如,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的容量要求,或UE仅需要一个愿意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等等,或UE仅需要一个RUE,并不需要与网络设备连接;
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的要求,例如,UE对RUE的中继能力的要求等等;
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所在小区的要求,例如,UE仅需要与其处于不同小区的RUE为其提供服务等等;
UE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例如,对QoS质量的要求等等;
UE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例如,对QoS质量、距离的要求等等;
UE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所在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各个需求的优先级;等等。
其中,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可以根据第一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对于网络速率的要求来确。例如,视频播放器在播放视频时可以有标清(480P)、高清(720P)以及超清(1080P)等播放模式,相应的,也就不同质量的信号,当视频播放器播放的是标清的视频时,第一设备确定链路需求时,可以要求任意第二设备为其提供服务;当视频播放器播放的是高清时,可以要求处于不同小区的第二设备提供服务;当播放的是超清视频时,可以要求处于不同小区的第二设备,且该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其中,UE选择RUE作为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如下所示。
S320,UE向RUE和/或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RUE和/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连接。
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RUE和/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的连接具体可以包括:
当UE与RUE不存在连接,RUE与网络设备不存在连接时,第一消息可以用于指示RUE和/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RUE与UE的连接以及RUE与网络设备的连接。
或者,
当RUE存在其与网络设备的连接时,第一消息可以用于指示RUE和/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RUE与UE的连接;
或者,
当UE存在其与RUE的连接时,第一消息可以用于指示RUE和/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RUE与网络设备的连接;
或者,
当只需要建立与RUE的连接时,第一消息可以用于指示RUE和/或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RUE与UE的连接。
需要说明是的,RUE与UE的连接可以包括前述任意一种D2D通信方式的连接。对于通过PC5接口的连接,依据协议的规定,需要通过与RUE连接的或RUE驻留的网络设备的许可才可以建立连接,所以UE可以向与RUE连接的或RUE驻留的网络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例如,第一消息),请求建立RUE与UE的连接;或者,UE可以向RU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例如,第一消息),RUE在请求与其连接的或其驻留的网络设备建立RUE与UE的连接。
S330A,RUE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当RUE的能力满足UE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UE提供服务。
RUE根据第一信息来确定RUE是否满足UE的要求,或者RUE对应的网络设备是否满足UE的要求。
RUE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对于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例如,RUE接收多个UE发送的第一信息,那么可以根据各个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确定优先顺序,数量最少的优先级最高;或者,根据各个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质量确定优先顺序,质量最差的优先级最高;或者,根据各个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确定优先顺序,与网络设备的连接之间中继设备越多的优先级最高;或者,通过前述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确定;等等。
RUE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对于已建链路的需求程度。例如,根据各个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确定,数量越多的需求越小;或者,根据各个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质量确定,质量越差的需求越小;或者,根据各个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确定,与网络设备的连接之间中继设备越多的需求越小;或者,通过前述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确定;等等。
RUE在建立连接为UE提供服务时,可以为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最高的UE建立连接提供服务,也可以根据UE对于已建链路的需求程度,断开某个已建但需求不高的链路对应的连接,为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高的UE建立连接提供服务,以便确定更多的资源为对新建链路的需求程度高的UE提供服务。RUE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其是否满足UE的要求,尤其是第一信息中明确指出的要求。例如,根据UE的链路需求信息来判断。
应该知道的是,RUE可以结合上述信息确定是否能够为UE提供服务。
在RUE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根据第一信息建立连接可以有如下方式:
方式一
步骤A11,网络设备向R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网络设备可以将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主动发送给RUE,例如,通过广播系统信息的方式,广播的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等等。
其中,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对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的要求;
对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质量的要求;
对UE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的要求;等等。
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需求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能够满足的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的要求;
能够满足的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的要求;
能够满足的UE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所在小区的要求;
能够满足的UE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能够满足的UE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能够满足的UE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RUE所在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要求;等等。
上述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预先定义。
步骤A12,RUE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
步骤A13,RUE根据第二信息,第一信息,以及自身能够支持的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情况,确定RUE能否建立第一连接为UE提供服务。
其中,RUE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以及第一信息,确定网络设备是否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
RUE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以及自身能够支持的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情况,确定RUE是否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
步骤A14,当RUE满足建立连接的条件时,RUE建立连接。其中,该连接可以包括UE与第二用设备的连接,以及RUE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方式二
与方式一不同的步骤在于第二信息的获取上。RUE可以首先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获取请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RUE发送的第二信息获取请求后,再将第二信息发送给RUE。
方式三
步骤A21,RUE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第一信息以及自身能够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步骤A22,网络设备根据自身能够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RUE能够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以及第一信息,确定是否满足为UE建立第一连接的条件。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能够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以及第一信息,确定网络设备是否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以及RUE能够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确定RUE是否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
步骤A23,当满足建立连接的条件时,网络设备建立连接。
方式四
与前述方式三不同的步骤在于RUE是否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的确定上。RUE可以自己进行判断,当满足时,将第一信息以及判断结果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确定网络设备是否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当满足时建立连接。
方式五
与前述方式三以及方式四的不同的步骤在于连接的建立上。网络设备在确定RUE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以及网络设备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时,将结果发送给RUE,由RUE发起连接的建立。或者,网络设备在确定其满足为UE建立第一连接的条件时,将结果发送给RUE,由RUE确定RUE满足为UE建立连接的条件并发起连接的建立。
S330B,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UE建立连接。
其中,在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信息,选择已接入的网络设备或驻留的网络设备的多个RUE中的一个,通过选定的RUE建立连接为UE提供服务,其中,这里的建立连接主要是建立选定的RUE与UE之间的连接。另外,选择RUE的条件,可以是根据UE与RUE的距离,UE与RUE是否处于相邻小区,以及RUE的中继能力等信息,等等来进行判断,可以选择最优的一个RUE来为UE提供服务。这里的RUE的中继能力等信息可以在RUE接入时获取。
应该知道的是,RUE的中继能力可以是指,RUE能够为UE承担的最大流量,或者,RUE作为中继设备能够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最大速率,等等能够体现RUE数据传输能力的数据信息。
UE确定RUE有能力为其提供中继服务,且RUE对应的网络设备允许RUE为UE提供中继服务时,UE可以通过RUE建立与网络设备的连接,通过该链接来分担一部分数据传输业务,能有效的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地介绍。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UE和/或网络设备可以向UE发送自己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UE以此来判断需要跟那个RUE或网络设备建立的连接。具体步骤如下:
S410A,RUE向UE发送第三消息。其中,该第三消息中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RUE和/或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
S410B,网络设备向UE发送的第三消息。其中,该第三消息中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RUE和/或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第三消息还可以携带网络设备的通信能力,例如,第二信息中可以携带网络设备的剩余资源或已占用资源,或者被RUE占用的资源的使用情况等信息。这样,可以有利于UE基于该信息确定是否选择RUE或者网络设备来进行通信。
应该知道的是,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RUE的邻小区的UE提供服务;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接入的网络设备以外的网络设备对应的UE提供服务;等等。
其中,RUE与网络设备存在连接,网络设备为RUE分配小区,RUE可以将其所属的小区的标识进行广播,UE可以依据该小区的标识判断是否与自己处于同一小区,或者同一网络设备等等,以便UE能够选择更合适的RUE。
在第二信息中还可以携带为RUE提供中继服务的意愿。具体地,第二信息中可以携带其为邻小区的UE提供中继服务的意愿,和/或其为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的UE提供中继服务的意愿。
S420,UE接收至少一个RUE或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其中,该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RUE和/或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信息的可以包括如下获取方式:
其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RUE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第二部分为与RUE连接、RUE驻留的或者与RUE存在建立连接条件的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RUE可以确定自己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也就是第二信息的第一部分;同理,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自己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也就是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
方式一,网络设备将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发送给RUE;RUE结合第二信息的第一部分,得到第二信息并将其发送给UE。
方式二,RUE在接入网络设备时,将第二信息的第一部分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结合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得到第二信心,并将第二信息发送给UE。
方式三,RUE将第二信息的第一部分发送给UE,并携带第二用户接入或驻留的网络设备的标识;UE向网络设备请求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网络设备将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发送给UE。
方式四,网络设备将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发送给UE;RUE将第二信息的第一部分发送给UE,并携带第二用户接入或驻留的网络设备的标识;UE根据RUE发送的网络设备的标识确定其对应的第二信息的第二部分。
S430,UE根据第二信息选择至少一个RUE中的一个和/或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
UE可以接收到一个或多个RUE或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UE可以基于各个RUE或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信息选择最优的RUE或网络设备作为来为其提供中继服务。例如,UE可以选择处于邻小区,且中继能力最强的的RUE。另外,还可以考虑各个RUE与UE之间进行通信的信号质量,例如,选择RUE的优先级别依次是:是否处于邻小区,与UE之间的信号质量是否最强,中继能力是否最强。或者可以根据是否处于邻小区,与UE之间的信号质量是否最强,以及中继能力是否最强,等信息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该综合评分选择RUE,进一步地,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优先级设置权重,得到综合评分。
S440,UE向选定的RUE或选定的网络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选定的RUE或选定的网络设备为UE建立连接,该连接为UE通过RUE与网络设备的连接。选定的RUE或选定的网络设备在接收到UE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UE通过RUE与网络设备的连接。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前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自己的链路需求和/或链路状态,以便RUE或网络设备进行进一步判断,是否支持为该UE提供服务。
另外,在图3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RUE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E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UE的链路需求信息来确定需要建立的连接对于UE的必要性;或者RUE或者网络设备已经为某一UE提供服务,根据该某一UE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某一UE的链路需求信息,RUE或者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连接对于某一UE的必要性。例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RUE在接收到UE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根据UE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UE的链路需求信息,确定出需要建立的连接对于UE获取网络服务来说影响较大(例如,UE现存的其他连接的QoS质量都比较差);此时,RUE存在一条其他UE的连接,且该RUE为其他UE提供中继服务,RUE通过其他UE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其他UE的链路需求信息确定出,该RUE与其他UE的连接,对于其他UE来说是不必要的(例如,其他UE现存的其他连接的QoS质量,有至少一条较好),则,RUE可以断开与其他UE的连接,建立其与UE的连接,为UE提供中继服务。需要说明是的,QoS质量是较差还是较好,可以根据具体的服务要求来确定,例如,能够提供流畅的在线视频服务认为是较好,不能则认为是较差;或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QoS质量指数来确定,QoS质量指数大于阈值则认为较好,小于阈值则认为较差。
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前述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UE与RUE在进行通信过程中,UE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RUE存在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或者其满足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连接的条件,或者RUE驻留在第一网络设备。若UE与RUE通过PC5接口建立连接,则需要利用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资源,比如,UE不在第一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给RUE用于D2D通信的资源,无论是基于配置的,还是让RUE基于一个池区(pool)选择,都有可能与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给UE用于与网络设备的连接的资源或者UE与其他RUE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冲突。为了减少资源上的冲突,具体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10,UE确定RUE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并将RUE的信息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RUE的信息可以包括RUE的标识、RUE驻留小区的标识等等。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等等。其中,上述信息UE可以通过设备发现的过程接收得到。
S520,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接收UE发送的RUE的信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可以根据该RUE的信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RUE用于RUE与UE进行D2D通信的资源。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协商以降低资源冲突的可能,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E发送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并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用于UE传输数据的D2D资源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上述信息,分配用于RUE的D2D通信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520可替换为:
A: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交互如下信息:
第二网络设备分配给UE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RUE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B: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RUE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UE用于RUE与UE进行通信的资源,以避开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RUE用于D2D通信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图3、图4以及图5的结合所构成的方案也可以实现多连接通信。例如,网络设备发送其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RUE发送其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两者可以互不限制。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RUE可以在向UE发送自己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之前,先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只有在网络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再确定自己是否支持,和/或者向UE发送自己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当然,RUE也可以不确定网络设备的支持情况,仅将自己的支持情况发送给UE,此时,UE需要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进一步确定RUE以及RUE对应的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UE提供服务;或者,RUE发送的信息里面,包含了RUE和网络设备两者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此时,如图3所描述的方案,RUE可以接收或主动请求网络设备的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再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UE在向RUE或网络设备发送自己的需求和/或状态之前,还可以接收RUE或网络设备发送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其中,具体的接收过程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方案,UE可以根据RUE或网络设备发送支持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判断能够为UE提供服务的RUE或网络设备,进而与其建立连接。在建立上述连接时,UE可以仅发送一个连接建立请求,请求RUE或网络设备为其提供服务;也可以是,UE在连接建立请求中携带自己的需求和/或状态。应该知道的是,前述技术方案仅为举例,其他利用图3、图4以及图5的结合所构成的方案也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以及附图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介绍。
如图6所示,该实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10,UE在监测到产生提升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时,UE向RUE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RUE作为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其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UE需要RUE为其提供中继服务的需求,还可以包括UE需要一个与UE处于不同小区的RUE来为其提供中继服务。
S620,RUE接收UE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后,向与RUE连接的eNB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RUE为UE提供中继服务。
例如,RUE可以向eNB发送第二请求,该请求用于请求RUE为处于相邻小区的UE提供中继服务,其中,RUE可以通过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随机接入过程中的preamble或Msg3携带,或者通过RRC连接建立过程中的任意消息携带,或者在RRC连接建立之后的用专用消息中来携带第二请求消息以及eNB的指示信息。
S630,第二基站接收RUE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返回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携带有是否支持为UE提供中继服务的指示信息。
S640,RUE向UE返回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携带有否支持为UE提供中继服务的指示信息。
S650,UE接收RUE发送的响应消息,根据该响应中携带的信息判断,当RUE的以及RUE对应的eNB支持为UE提供中继服务时,UE增加通过RUE与eNB的连接。
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用户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发射器701,接收器702,控制器/处理器703,存储器704,调制解调处理器705,还可以包括WIFI和/或蓝牙模块710,以及电源711等。其中,发射器701以及接收器702可以集成为收发器。
发射器7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设备(例如,第二用户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7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705中,编码器706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7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7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7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706、调制器707、解调器709和解码器7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7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WIFI和/或蓝牙模块710,可以包括WIFI和/或蓝牙信号的接收器以及发送器,通过该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可以实现与其他具有WIFI和/或蓝牙功能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第二用户设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与网络设备的直接交互的任务全部都由第二用户设备代为执行,那么,第一用户设备也可以不包括发射器701,接收器702,调制解调处理器705,以及调制解调处理器705的内部构件。
电源711(比如电池)负责给各个部件供电,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控制器/处理器703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控制器/处理器703对第一用户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用户设备进行的处理。例如用于控制用户设备执行第二任务和/或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作为示例,控制器/处理器703用于还执行图3至图6中涉及第一用户设备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704用于存储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用户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发射器801,接收器802,控制器/处理器803,存储器804,调制解调处理器805,还可以包括WIFI和/或蓝牙模块810,以及电源811等。
发射器8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链路信号,该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或第一用户设备。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8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805中,编码器806接收要在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8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2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8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806、调制器807、解调器809和解码器8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8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WIFI和/或蓝牙模块810,可以包括WIFI和/或蓝牙信号的接收器以及发送器,通过该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可以实现与其他具有WIFI和/或蓝牙功能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第一用户设备。
电源811(比如电池)负责给各个部件供电,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控制器/处理器803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控制器/处理器803对第二用户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二用户设备进行的处理。例如用于控制用户设备执行第一任务和/或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作为示例,控制器/处理器803用于还执行图3至图6中涉及第二用户设备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804用于存储用于第二用户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网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包括发射器(发送器)/接收器901,控制器/处理器902,存储器903以及通信单元904。所述发射器/接收器901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用户设备之间收发信息,以及支持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所述控制器/处理器902执行各种用于与UE通信的功能。在上行链路,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接收器901进行调解,并进一步由控制器/处理器902进行处理来恢复UE所发送到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上,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由控制器/处理器902进行处理,并由发射器901进行调解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UE。控制器/处理器902还执行图3至图6中涉及接入网设备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903用于存储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单元904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图2中示出的其他通信网络实体间进行通信,例如位于核心网EPC中的MME,SGW和或PGW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9仅仅示出了接入网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发送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接入网设备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可以不包含发射器(发送器)/接收器901。
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网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包括发射器(发送器)/接收器1001,控制器/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以及通信单元1004。所述发射器/接收器1001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用户设备之间收发信息,以及支持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所述控制器/处理器1002执行各种用于与UE通信的功能。在上行链路,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接收器1001进行调解,并进一步由控制器/处理器1002进行处理来恢复UE所发送到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上,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由控制器/处理器1002进行处理,并由发射器1001进行调解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UE。控制器/处理器1002还执行图3至图6中涉及接入网设备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单元1004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图2中示出的其他通信网络实体间进行通信,例如位于核心网EPC中的MME,SGW和或PGW等。可以理解的是,图10仅仅示出了接入网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发送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接入网设备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可以不包含发射器(发送器)/接收器1001。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通信装置。该装置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1101,用于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发送模块1102,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确定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模块1102,还用于,将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分配第一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可选地,接收模块1103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具体地,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二设备支持为第一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控制收发模块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通信装置。该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当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可选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模块1201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支持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且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可选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当第二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接收模块1201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基于指示消息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可选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当第二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将其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第一设备分配资源。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通信装置。该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或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处理模块1302,用于根据第二信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发送模块1303,用于向选定的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选定的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通信装置。该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模块1401,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接收模块1402,接收第一设备依据第三消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处理模块1403,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连接为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可选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模块1402还用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携带有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当第二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时,发送模块1401还用于,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为特定链路状态和/或特定链路需求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依据第三消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建立连接。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不存在连接,且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不存在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
所述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需求信息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分配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交互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一设备的资源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支持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当所述第二设备的能力满足所述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不存在连接,且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不存在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且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所述第一设备的需求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建立连接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指示消息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其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分配资源。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第一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链路需求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
收发器,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不存在连接,且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不存在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数量;
所述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设备已建立的通信链路的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需求信息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所述第一设备对其与需要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所在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要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信息,分配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支持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有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和/或链路需求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当所述第二设备的能力满足所述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不存在连接,且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不存在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存在其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连接;
或者,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存在其与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属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或者不支持的用户设备的链路状态和/或链路需求;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且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能力满足所述第一设备的需求时,建立连接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服务。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当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时,所述收发器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指示消息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的连接,当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时,所述收发器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其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分配资源。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86768.2A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3145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6582 WO2017219244A1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564A CN109314564A (zh) 2019-02-05
CN109314564B true CN109314564B (zh) 2021-08-13

Family

ID=60783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768.2A Active CN109314564B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24563A1 (zh)
EP (1) EP3461029A4 (zh)
JP (1) JP2019519163A (zh)
CN (1) CN109314564B (zh)
WO (1) WO20172192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2284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通信方法及设备
EP3622757A1 (en) * 2017-05-09 2020-03-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mf eligibility for relay and reroute
US10536918B2 (en) * 2017-09-28 2020-01-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ual registration with multiple networks in one or mor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025484B2 (en) 2018-01-18 2021-06-0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Ad-hoc wireless mesh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ilure reporting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CN112655245A (zh) * 2018-09-19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270A (zh) * 2019-07-19 2021-0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820B (zh) * 2019-08-21 2023-06-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3055293B (zh) * 2019-12-27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WO2021253283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ce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2355A1 (en) * 2011-04-04 201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relays
US9900931B2 (en) * 2013-05-02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relay selection
US9853709B2 (en) * 2013-08-18 2017-12-26 Lg Electronics Inc. Repeater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23328A (en) * 2014-02-19 2015-08-26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079380A (zh) * 2014-11-14 2017-08-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d2d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9244A1 (zh) 2017-12-28
US20190124563A1 (en) 2019-04-25
CN109314564A (zh) 2019-02-05
JP2019519163A (ja) 2019-07-04
EP3461029A4 (en) 2019-06-19
EP3461029A1 (en) 2019-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56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0849088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efficient PDU sessi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10757600B2 (e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US1015909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nection method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a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US96031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default path and direct pa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13010A1 (en)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 change of application server
US11146996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CN11038389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接入控制机制的信令类别的方法和装置
US11483744B2 (en) Methods and computing device for splitting traffic across multiple accesses
EP394466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ervice poli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20062557A (ko) 비-3gpp 상의 ims 음성 세션을 3gpp 액세스로 이동시키기 위한 방안
CN11370990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306520B2 (en) Handover method betwee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3795019B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02850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f DDN messag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the same
KR2020011685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정책을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0034344A1 (en) 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s
KR102084038B1 (ko) 중요 데이터 패킷을 우선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322152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performance for qos
CN115669213A (zh) 中继设备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449720B1 (ko) 베어러 설정 시간을 단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17267B1 (ko) 이기종 망에서 음성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페이징 장치 및 방법
WO2020034343A1 (en) 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 using a single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
KR20170068995A (ko) 트래픽 패킷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04517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히스토리 정보 제공을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510670 Room 518, 91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Fa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8

Address after: 710018 No. 19-21, floor 12, block a, zhongdeng city garden, Fengcheng Fourth Road, Weiya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n Shangdi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70 Room 518, 91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Fa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