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3713B - 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程序、读取方法、读取装置、以及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程序、读取方法、读取装置、以及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3713B
CN109313713B CN201680079688.4A CN201680079688A CN109313713B CN 109313713 B CN109313713 B CN 109313713B CN 201680079688 A CN201680079688 A CN 201680079688A CN 109313713 B CN109313713 B CN 109313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protection
block
code block
re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3713A (zh
Inventor
西崎传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porate Press Information Media
Original Assignee
Corporate Press Information Med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porate Press Information Media filed Critical Corporate Press Information Media
Publication of CN10931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3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7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CCIPHERING OR DECIPHERING APPARATUS FOR CRYPTOGRAPHIC OR OTHER PURPOSES INVOLVING THE NEED FOR SECRECY
    • G09C5/00Cipher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e.g. involving the concealment or deformation of graphic data such as designs, written or printed mess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CCIPHERING OR DECIPHERING APPARATUS FOR CRYPTOGRAPHIC OR OTHER PURPOSES INVOLVING THE NEED FOR SECRECY
    • G09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whereby a given sequence of signs, e.g. an intelligible text, is transformed into an unintelligible sequence of signs by transposing the signs or groups of signs or by replacing them by others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5Encryption by serially and continuously modifying data stream elements, e.g. stream cipher systems, RC4, SEAL or A5/3
    • H04L9/0656Pseudorandom key sequence combined element-for-element with data sequence, e.g. one-time-pad [OTP] or Vernam's cipher
    • H04L9/0662Pseudorandom key sequence combined element-for-element with data sequence, e.g. one-time-pad [OTP] or Vernam's cipher with particular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
    • H04L9/0668Pseudorandom key sequence combined element-for-element with data sequence, e.g. one-time-pad [OTP] or Vernam's cipher with particular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 producing a non-linear pseudorandom sequen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以及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Description

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程序、读取方法、读取装置、 以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二维码生成装置、程序、二维码、二维码读取方法、二维码读取装置、及二维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读取图形码并提取出包含于其中的信息的二维码技术,例如存在日本工业标准JIS X 0510:2004“二维码符号-QR码”。此外,还开发了在这样的二维码中隐藏有除了公开对象信息之外的隐秘对象信息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1969号公报
作为隐藏隐秘对象信息的方法,考虑将信息本身加密。对信息加密至少在读取二维码为止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在读取二维码后,基于加密的信息获取加密码字,并进行解密。但这样有可能导致最终信息的内容被第三者提取而读取隐秘对象信息。因此,期望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
本发明主要为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以及
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QR码符号1的说明图。
图2是扩展编码器10的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QR码符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扩展解码器20的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说明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说明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说明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QR码生成处理的说明图。
图11中的图11A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保护编码处理的第一个图,图11B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保护编码处理的第二个图。
图12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保护解码处理的图。
图13是RS块的说明图。
图14是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说明图。
图15是替换RS块的一部分后的第一说明图。
图16是用于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读取方法的说明图。
图17是信息主体的读取方法的说明图。
图18是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二说明图。
图19是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三说明图。
图20是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中的RS块的示意图。
图21是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中的报头数据码字及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说明图。
图22是以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一说明图。
图23是以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二说明图。
图24是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三方式中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25是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四方式中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26是以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五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
图27是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中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一说明图。
图28是以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二说明图。
图29是以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三说明图。
图30是部分缺失的RS块的说明图。
图31是将前端缺失RS块补全的说明图。
图32是将后端缺失RS块补全的说明图。
图33是将两端缺失RS块补全的说明图。
图34是说明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中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图。
图35是说明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中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第一个图。
图36是说明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中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第二个图。
图37是说明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九方式中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图。
图38是说明在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方式中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图。
图39是利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一方式中的RS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能够明确以下内容。
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以及
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优选所述保护编码是所述码块和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以位为单位的异或运算。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即使当由于污损等发生了二维码的读取错误时,在保护解码后也不会波及其他部分。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
优选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时,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
优选在求取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出的替换位置处,用所述参照符块替换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
优选还包括求取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
所述码块为该替换后码块。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
优选在求取所述替换后码块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出的替换位置处,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
优选在求取所述替换后码块时,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和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
在用所述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出的替换位置处进行替换。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中,
优选还包括求取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
所述码块为该替换后码块,
所述参照符块中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根据该二维码生成装置,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内容:
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以及
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根据该程序,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二维码,其特征在于,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根据该二维码,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二维码,其中,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
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以及
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
优选所述保护解码是所述保护编码码块和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以位为单位的异或运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即使当由于污损等发生二维码的读取错误时,在保护解码后也不会波及其他部分。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优选
在读取所述二维码时,读取通过下述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即,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所述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取码块,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
优选用所述参照符块替换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确定所述替换位置,并获取所述参照符。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
优选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得到的所述码块为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公开数据码字作为所述数据码字,
还包括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
优选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在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确定所述替换位置,并获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
优选所述码块为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和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而得到的,
用所述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还包括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确定所述替换位置,并获取所述报头数据码字,
在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时,基于包含在所述报头数据码字中的所述配置信息而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在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中,
优选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得到的所述码块为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而得到的,
所述参照符块中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公开数据码字作为所述数据码字,
还包括基于包含在所述参照符块中的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方法,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二维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取二维码,其中,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
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
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读取装置,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内容:
读取二维码,其中,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
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
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根据该程序,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还提供一种二维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二维码生成装置,其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二维码;以及
二维码读取装置,其读取所生成的所述二维码,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根据该二维码管理系统,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二维码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另作说明的情况下,均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X 0510:2004“二维码符号-QR码-”(以下,有时仅称作“JIS标准”)。另外,将符合该JIS标准的编码器称作标准编码器,将符合JIS标准的解码器称作标准解码器。另外,将能够进行下文中示出的保护编码处理的编码器称作扩展编码器,将能够进行下文中示出的保护解码处理的解码器称作扩展解码器。从而区分所述装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保护编码用图案”是在以阻止读取为目的而使用异或运算进行保护编码时所使用的所谓保护遮蔽图案,其不同于JIS标准中的标准遮蔽图案。另外,对于JIS标准中规定的遮蔽图案,为与该“保护编码用图案”相区别而将其表述为“标准遮蔽图案”。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码字”为8位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与系统对应地而将“码字”设为16位,也可以是1位等其他长度。
图1是QR码符号1的说明图。QR码符号1(以下,有时也仅称作“QR码”)具有从1型至40型的各种尺寸,在这里,以型号“2”为例对各种功能进行说明。
QR码符号1具有功能图案和编码区域。功能图案是为了辅助QR码在模块内的编码所需的QR码符号位置检索及特性识别而需要的图案。编码区域是写入必要信息的区域。
功能图案具有位置检测图案FP、分隔图案SP、时序图案TP、定位图案AP、以及空白区QZ。
位置检测图案FP是配置在QR码的至少三个角处的图案。在读取时,通过识别三个位置检测图案FP,能够正确识别QR码符号1的方向和位置。
分隔图案SP是配置在位置检测图案FP周围的一个模块宽度的浅色模块。由此,能够从QR码符号1中区分出位置检测图案FP。
模块M是构成QR码符号1的单元格。原则上,一位相当于一模块。此外,在这里,将集合了多个构成QR码的单元格的模块M的结构称作模块组。
时序图案TP是深色模块和浅色模块逐一交替地配置成直线形而得到的图案。通过时序图案TP能够识别出QR码符号1的模块数,因而,能够由此识别出QR码的型号。
定位图案AP是配置在由QR码的型号确定的位置的图案。在较大的模块的情况下,定位图案AP起到辅助检索QR码符号1的位置的作用。
空白区QZ是设置在QR码周围的最低4模块宽的浅色模块区域。
编码区域具有数据及错误纠正码字(以下,有时仅称作“纠正码字”)、和格式信息FI。另外,型号较大的QR码还附加有型号信息VI。格式信息FI具有错误纠正等级和标准遮蔽图案的信息。标准遮蔽图案的信息是通过遮蔽图案参照符表示的。此外,后文将要描述的利用标准遮蔽图案及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的保护编码仅适用于编码区域中除去格式信息FI及型号信息VI之外的区域。
数据及错误纠正码字配置实际数据以及用于在未能读取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错误纠正的错误纠正码字。格式信息具有与适用于QR码符号1的错误纠正等级以及所使用的标准遮蔽图案有关的信息,是将编码区域解码所必需的编码图案。
图2是扩展编码器10(相当于二维码生成装置)的框图。扩展编码器10是能够进行后述的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QR码符号1的生成装置。扩展编码器10具备控制部11、显示装置13、打印装置14、以及输入装置15。
控制部11具备运算部11a和存储部11b。运算部11a由中央运算装置等构成,负责程序的执行及各种运算。存储部11b在程序执行时负责所需数据的存储。特别是,存储部11b中存储有用于执行后述QR码生成处理的程序。
显示装置13在数据输入等时负责必需的显示功能。另外,显示装置13将生成的QR码符号1通过显示而进行输出。打印装置14也将生成的QR码符号1通过打印而进行输出。另外,输入装置15用于数据的输入及扩展编码器10的操作。
扩展编码器10的结构能够通过在通常的计算机、移动电话、及智能手机等中安装用于执行后述保护编码处理的程序而实现。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说明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流程图。在这里,如后文将要描述的,对RS块(相当于“码块”)进行保护编码处理,从而使第三者的读取变得困难。因此,将这里生成的QR码符号称作扩展QR码符号(有时也仅称作QR码符号)。以下,参照上述附图,对扩展QR码符号生成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获取嵌入QR码符号1中的信息主体(S102)。信息主体的获取可以经由输入装置15进行,也可以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1b中的信息。
接着,选择错误纠正等级,基于该错误纠正等级和信息主体确定QR码符号1的型号(S104)。与型号对应地确定QR码符号1的总的码字数。总的码字数是包含信息主体的字数在内的数据码字数、和与所选出的错误纠正等级对应的纠正码字数之和。另外,与QR码符号1的型号对应地,确定由数据码字和纠正码字组成的RS块的尺寸和数量。然后,以RS块为单位进行错误纠正。
例如,在错误纠正等级为“H”、型号为“4”的情况下,将总的码字数确定为“100”。然后,确定包含4个RS块。1个RS块中的数据码字数为“9”,纠正码字数为“16”。
由于数据码字数“9”与纠正码字数“16”之和为“25”,而存在4个这样的RS块,因此,型号为“4”的QR码符号将具有25*4=100个总码字数。
另外,此时的可错误纠正字数为每RS块“8”个。这表示具有对数据码字数“9”中的“8”个进行纠正的能力。由于存在4个RS块,因而将具有4*8=32个字数的总纠正能力。由于能够对100个字中的32个字进行纠正,因而整体上将具有32%的纠正能力。
接着,基于信息主体的码字生成RS块(S106)。如JIS标准中规定地,RS块是由数据码字和里德-所罗门码(以下,有时称作“RS码”)组成的块。数据码字中包含信息主体、终止符、以及填充码字。另外,有时也包含由JIS标准规定的其他信息。RS码是用于进行RS块的错误纠正的纠正码。这里使用的RS码也已由JIS标准规定。为了生成RS块,将信息主体的码字分割成多个块。然后,针对各个块生成错误纠正字,并将生成的纠正码字附加在对应的码字之后,生成RS块。
接着,将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初始化为“0”(S108)。根据JIS标准中的遮蔽图案参照符MPR,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具有从0至7(“000”~“111”)的数值。因此,在这里,使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从0到7进行变化,重复进行后述步骤S110到步骤S116的处理。为此,将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初始化为“0”。
接着,利用RS码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S110)。保护编码用图案是用于前述RS块的保护编码的图案。在通过保护编码用图案将RS块保护编码后,RS块成为保护编码后RS块。保护编码用图案通过后述的处理被用于与RS块中的位列进行异或。因此,保护编码用图案也是由位列组成的图案。
表1是利用RS码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的函数的一个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多个RS块中最开始的RS块的RS码的末尾3位和表1,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即,获取该末尾3位,并基于获取到的3位从表1选择函数。然后,基于该函数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
[表1]
Figure BDA0001738117900000171
此外,上述利用RS码(错误纠正码字)进行的保护编码用图案的生成方法是一个示例,利用RS码(错误纠正码字)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利用所述多个RS块的全部块的全部位进行导出3位数值的规定运算,并通过该运算获取3个位。
另外,当然,表1的函数并不限于基于3个位的函数。例如,若基于4个位,则从16个函数中进行选择。
这样一来,通过与RS码对应地使用上述表1的函数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此时,也能够根据需要而使用密码。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作为随意输入信息的密码(password)用作作为函数输入值的密文运算的对象数据、和密文函数的运算所使用的密钥信息的一种。
接着,利用生成的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RS块的保护编码。然后,生成保护编码后RS块(相当于“保护编码码块”)(S112)。图3示出计算RS块和保护编码用图案以位为单位下的异或,生成保护编码后RS块的情形。这样一来,就通过保护编码用图案将RS块保护编码。
由于RS块存在多个,因而对该多个RS块进行保护编码。但是,对于用于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的RS码(错误纠正码字)不进行保护编码。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避开最开始的RS块的RS码的末尾3位进行保护编码。
此外,这样一来,由于进行以位为单位的异或,因此,能够使保护编码处理和后述的保护解码处理均为计算异或这一共通的处理。
接着,利用保护编码后RS块,依照JIS标准中规定的构成方法生成QR码符号(S114)。但是,这里生成的QR码符号是适用由JIS标准规定的标准遮蔽图案前的QR码符号。适用标准遮蔽图案前的QR码符号的生成方法依照JIS标准,因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保护编码后RS块的各个位将变换为模块,并且这些模块将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述多个模块为模块组,将对模块组适用后述的标准遮蔽图案。
接着,对生成的QR码符号适用通过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确定的标准遮蔽图案(S116)。对于标准遮蔽图案的适用,由于依照JIS标准而省略详细说明,由此,如前所述对模块组适用标准遮蔽图案。
接着,判定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是否为7(S118)。由此,能够判定是否针对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为从0至7的全部情形均进行了从步骤S110至步骤S114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118中,在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不为7的情况下,使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递增(S120)。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8中,在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为“7”的情况下,通过此前的处理,已生成当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从0至7变化时的全部的QR码符号。在这里,评估这8个QR码符号,并确定最佳的QR码符号(S122)。
步骤S122中的QR码符号的评估因适用于JIS标准中的“掩蔽处理结果的评估”而省略说明。通过该评估处理,将确定出使模块适度分散开的QR码符号。
此外,根据上述方法,是将8种QR码符号汇总地进行存储,并在步骤S122中进行这些QR码符号的评估的,但是,也可以在每次生成QR码符号时进行评估处理。然后,可以将本次生成的QR码符号的评估值与利用之前的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得到的QR码符号的评估值进行比较。然后,可以仅存储评估值较好的QR码符号,而后利用下一个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进行QR码符号的生成、评估、以及评估值的比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存储容量的节约。
接着,将步骤S122中确定出的QR码符号输出(S124)。QR码符号的输出可以是使显示装置13进行显示,也可以是使打印装置14进行打印。
此外,标准遮蔽图案的适用也能够在步骤S112的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处理之前进行。但是,就QR码符号中的模块的分散性这一观点而言,标准遮蔽图案的适用优选是在步骤S112的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处理之后进行。
接着,对扩展QR码的读取处理进行说明。
图5是扩展解码器20(相当于二维码读取装置)的框图。扩展解码器20是能够进行前述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处理的读取装置。扩展解码器20具备控制部21、摄像装置22、显示装置23、打印装置24、以及输入装置25。此外,在通常的QR码的读取装置中,由于无法进行后述的保护解码处理而无法适当地进行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另外,前述的扩展编码器10和该扩展解码器20构成二维码管理系统。此外,该二维码管理系统也可以包含具有负责管理二维码和顾客等的数据库在内的管理计算机等。
控制部21具备运算部21a和存储部21b。运算部21a由中央运算装置等组成,负责程序的执行及各种运算。存储部21b在程序执行时负责必需的数据的存储。特别是,存储部21b中存储有用于执行后述的QR码读取处理的程序。
摄像装置22是用于拍摄扩展QR码符号的装置,例如CCD照相机等。
显示装置23在数据输入等时负责必需的显示功能。另外,显示装置23将从QR码展开的信息通过显示而进行输出。打印装置24也将展开的信息通过打印而进行输出。另外,输入装置25用于数据输入及扩展解码器20的操作。
只要具备摄像装置22,扩展解码器20的构成并不必须为专用设备,而是能够通过向通常的计算机、移动电话、及智能手机中安装用于执行后述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处理的程序来实现。另外,也能够通过将前述扩展编码器10和扩展解码器20一体化来实现。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说明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参照这些附图,对QR码符号的读取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进行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S202)。然后,从读取出的扩展QR码符号的格式信息FI中读取遮蔽图案参照符MPR(S204)。接着,基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确定所适用的标准遮蔽图案,并利用该标准遮蔽图案进行标准遮蔽图案的解除(S206)。由于标准遮蔽图案的确定方法及解除方法依照JIS标准,因此省略说明。由此,得到前述的模块组。
接着,从解除标准遮蔽图案后得到的扩展QR码符号的模块组展开多个保护编码后RS块(S208)。所述多个保护编码后RS块的展开能够采用依照JIS标准中的RS块的展开的方法。由此,获得例如前述图6所示的保护编码后RS块。
接着,基于RS码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S210)。也就是说,获取包含在扩展QR码符号中的RS码,并基于获取到的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此外,如前所述,由于对用于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的RS码(错误纠正码字)不进行保护编码,因此能够毫无问题地得到该RS码。关于保护编码用图案的生成方法,能够使用与前述扩展QR码符号生成方法的步骤S110中的保护编码用图案的生成方法相同的方法。因此,在这里省略说明。此外,该步骤S210是在读取出的QR码符号无法通过标准解码处理提取数据码字的情况下被执行的。当然,在此情况下的QR码符号是无法通过通常的解码(标准解码方式)提取数据码字的。也就是说,只有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要读取通过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保护编码而得到的QR码符号的情况下,才进行步骤S210之后的处理,除此之外的情况进行标准解码处理。
接着,利用生成的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保护编码后RS块的保护解码(S212)。在图6中,示出计算保护编码后RS块和保护编码用图案的异或,生成经保护解码的RS块(也就是说,经保护编码前的RS块)的情形。保护编码后RS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存在多个,对所有这些保护编码后RS块均进行保护解码。
接着,从RS块中提取数据码字(S214)。在数据码字的提取时,也利用RS码进行错误纠正。通过错误纠正,即使假设数据码字产生了污损,也能够复原到原来的数据码字。然后,提取被复原的数据码字。这是因为,即使由于污损等而存在读取错误,且根据异或运算的特性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实施了保护解码运算,也由于该错误将残留在原码字的相同位置的位上而被错误纠正码适当地纠正。
接着,输出包含在提取出的数据码字中的信息主体(S216)。作为输出方法,能够使显示装置23进行显示,或者使打印装置24进行打印。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以及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二维码。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扩展编码器10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二维码。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如下处理: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二维码。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维码是通过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而后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而生成的。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即,读取通过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而生成的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包含在二维码中的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码块(RS块),从码块(RS块)中提取数据码字。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扩展解码器20读取以下述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即,通过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而生成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包含在二维码中的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码块(RS块),从码块(RS块)中提取数据码字。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如下处理:即,读取以下述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即,通过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而生成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包含在二维码中的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码块(RS块),从码块(RS块)中提取数据码字。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维码管理系统具有扩展编码器10和扩展解码器20,其中,所述扩展编码器10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二维码,所述扩展解码器20读取生成的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包含在二维码中的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码块(RS块),从码块(RS块)中提取数据码字。
因此,使得利用二维码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作为隐藏隐秘对象信息的方法,考虑将信息本身加密。对信息加密至少在读取二维码为止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在读取二维码后,基于加密的信息获取加密码字,并进行解密。但这样有可能导致最终信息的内容被第三者提取而读取隐秘对象信息。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对生成的二维码(扩展QR码符号)应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因此,通常的QR码读取装置无法进行保护解码处理,甚至连二维码(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也不能进行。也就是说,对于生成的二维码(扩展QR码符号),虽然看上去具备与通常的(非扩展)QR码无异的形态,但使用通常的解码器是无法读取的。因此,与将信息码字本身加密的示例相比,使得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另外,由于保护编码用图案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求出的,因此能够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即,由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并不是应当显示的对象,因此是难以获取到的信息。并且,由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是基于数据码字通过复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因此难以预测其将成为什么样的值。并且,由于这种错误纠正码字(RS码)的性质,能够使保护编码用图案的确定变得困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通过对码块(保护编码码块)和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以位为单位的异或运算来进行保护编码(保护解码)的,因此具有即使当由于污损等发生了二维码的读取错误时,经过保护解码后也不会波及其他部分(也就是说,不良影响只涉及发生错误的位)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
图8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第一说明图。图8B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生成处理的第二说明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扩展QR码符号生成处理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利用RS码,还引入保护ID(在图中表示为“PI”。相当于“参照符”)来进行保护编码这一点。另外,还在于用该保护ID(换言之,包含保护ID的保护块(相当于“参照符块”))将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替换这一点。
在这里,将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流程图(图4)的一部分进行变更,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02至步骤S108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0中,不仅使用RS码,还如前所述地使用保护ID来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
表2中示出一些与保护ID相对应的函数。该函数能够为RSA、AES、以及3DES等加密函数。另外,有时在这些函数中使用规定的关键字值。另外,也能够根据需要而将作为随意输入信息的密码(密语)用作作为函数输入值的密文运算的对象数据、和用于密文函数的运算的密钥信息的一种。
[表2]
Figure BDA0001738117900000271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ID取从0至31的值。但是,一些保护ID(例如,1、2、27、28)由于成为RFU(ReservedFor Future Use),而在现状下无法使用。这些保护ID是供将来的规格扩展所使用的。然后,用户将从可使用的保护ID中指定(选择)一个保护ID。被指定的保护ID例如在步骤S102中是连同信息主体一起被获取的(该获取可以与信息主体相同地经由输入装置15进行,也可以利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1b中的信息),但也可以在不同于S102的定时下获取。
然后,通过与获取到的保护ID对应地利用上述表2的函数,生成临时图案。对利用保护ID生成的图案还进行由RS码确定的位操作。然后,生成保护编码图案。表3是示出与RS码的值相对应的位操作的表。
[表3]
Figure BDA0001738117900000281
此外,上述利用保护ID及RS码进行的保护编码图案的生成方法是一个示例,使用保护ID和RS码生成保护编码图案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法。
接着,利用以上述方式生成的保护编码用图案生成保护编码后RS块(相当于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的生成方法如图8A所示,且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12中已经说明地,通过以位为单位地计算RS块和保护编码用图案的异或而生成保护编码后RS块。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8B所示,还将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替换成包含保护ID的保护块,生成替换后的保护编码后RS块(相当于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保护块是在前述的保护ID上附加用于纠正该保护ID的例如BCH码和里德-所罗门码等错误纠正码(在图中为EC(PI)。EC是错误纠正之意。)而得到的。如图8B所示,在这里,保护编码后RS块的开头部分被保护块替换。
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保护块的字数如图8B所示为h。此时,RS块中的里德-所罗门码如图8A所示具有R个字的纠正能力。并且,具有“R为h以上”这一关系。即,该RS块对应的RS码(错误纠正码字)的纠正能力为保护块的字数以上。
由于具有上述关系,即使将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用保护块替换掉,也由于能够通过里德-所罗门码将所替换的地方纠正,从而能够在后述的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处理中适当地提取数据码字。
在以上的处理完成后,以下将进行步骤S114至步骤S124的处理,因步骤S114至步骤S12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说明。
图9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第一说明图。图9B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读取处理的第二说明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读取处理中也存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共通之处。在这里,将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流程图(图7)的一部分进行变更,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202至步骤S208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然后,将步骤S210至步骤S214的处理替换成以下将要说明的处理。
在完成到步骤S208后,将得到多个保护编码后RS块(部分替换后)。如前所述,保护编码后RS块(部分替换后)是用保护块将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替换而得到的。在这里,从保护编码后RS块(部分替换后)中提取保护块。
接着,利用包含在保护块中的错误纠正码,根据需要进行保护ID的纠正。然后,利用被纠正的保护ID、和RS码,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图9A)。由于利用保护ID和RS码进行的保护编码用图案的生成方法与前面描述过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如图9B所示,以位为单位计算替换后的保护编码后RS块和保护编码用图案的异或。于是,如图9B所示,出现了与保护块曾经存在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成为不明部分的RS块。在这里,利用RS块中的里德-所罗门码进行RS块的纠正。在利用里德-所罗门码进行RS块的纠正后,不明部分将被适当地纠正,数据码字将被复原(提取)。
如前所述,里德-所罗门码的可纠正字数R为保护块的字数h以上。因此,就能够利用里德-所罗门码将与保护块的字数h对应的部分的不明部分适当地复原。
然后,将以上述方式被复原的数据码字被提取并输出(S216)。对于输出方法,因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输出方法相同而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RS码)的参照符(保护ID)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RS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用包含参照符(保护ID)的参照符块(保护块)将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替换后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替换后保护编码后RS块)生成二维码。
另外,读取生成的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替换后保护编码后RS块),基于包含在二维码中的错误纠正码字(RS码)和参照符(保护ID)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替换后保护编码后RS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码块(RS块),从码块(RS块)中利用纠正码字(RS码)求出数据码字。
因此,由于在纠正码字(RS码)的基础上还使用参照符(保护ID)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因此,能够使第三者提取数据码字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得利用二维码更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QR码生成处理的说明图。在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被保护块替换的位置是保护编码后RS块的开头位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保护编码后RS块中,在基于RS码确定的替换位置由保护块替换。
保护块的替换开始位置能够预先适当确定好,也能够例如如表4所示地确定替换开始位置。
[表4]
RS码 保护块的替换开始位置
000 第2个RS块的开头
001 开头的RS块的第10个字节
010 倒数第2个RS块的开头
011 第2个RS块的第10个字节
100 开头的RS块的第4个字节
101 第3个RS块的开头
110 开头的RS块的第9个字节
111 最末的RS块的第9个字节
此外,也可以将保护块在多个位置进行替换(同一保护块被放置于多个位置),在此情况下,可以将这多个位置与每个RS码(3位)建立关联。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生成二维码时,将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的替换位置用参照符块(保护块)替换。
另外,在读取二维码时,在用参照符块(保护块)将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保护编码后RS块)的一部分替换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的状况中,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替换位置,而后获取参照符(保护ID)。
因此,能够使第三者提取数据码字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得利用二维码更加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A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保护编码处理的第一个图。图11B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保护编码处理的第二个图。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将RS块(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替换成非公开数据码字,生成替换后RS块(图11A)。
图11A中示出替换前RS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前RS块中包含公开数据码字和作为纠正码字的里德-所罗门码。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替换成非公开数据码字。此时,当假设里德-所罗门码的可纠正字数为R、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字数为S时,R为S以上。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公开数据码字部分替换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里德-所罗门码进行纠正而将公开数据码字适当地复原。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以上述方式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公开数据码字的一部分替换而得到的替换后RS块,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保护编码(图11B)。然后,生成保护编码后RS块。关于保护编码方法,因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方法相同而省略说明。
图12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保护解码处理的图。图12中,示出对以前述方式生成的保护编码后RS块利用保护编码用图案进行异或运算,求出替换后RS块的情况。
通过该方式求出替换后RS块后,非公开数据码字显现。由此,能够从中适当地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之后,在对替换后RS块进行利用RS符号的纠正后,之前被非公开数据码字部分替换的公开数据码字适当地回到替换前的状态。由此,也能够将公开数据码字适当地提取出来。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求出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并对该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进行保护编码。然后,从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中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并从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公开数据码字。
因此,能够使二维码在包含公开数据码字的基础上还包含非公开数据码字。于是,不仅能够适当地保护公开数据码字,还能够适当地保护非公开数据码字。从而,使得利用二维码更加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非公开数据码字===
在这里,对第四实施方式中出现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具体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一方式>
图13是RS块的说明图。图14是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说明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指出的情况下,均采用由JIS标准规定的方法。此外,QR码符号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多个RS块,但在这里为了易于说明而例举一个RS块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示出的内容是为了易于说明而举出的示例,因此,各个码字长可能与实际的码字长不同。另外,所包含的信息也可能与实际包含的信息不同。
另外,作为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一方式的前提,假设存储部11b中存储有表示用后述的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开始位置的“偏移信息”、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长度(字数)信息”。
在这里,假设信息主体的码字为“TOKYO<cr>MINATO<cr>JPN”(图13),非公开数据码字为“00000000009”(图14)。信息主体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获取可以经由输入装置15进行,也可以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1b中的信息。
在信息主体的码字长较长的情况下,将信息主体的码字分割成多个块。然后,针对各个块生成错误纠正码字,而后将生成的错误纠正码字附加在对应的码字之后。然后,生成RS块。此外,对于纠正码字的生成方法,能够依据JIS标准。
图13中,示出由信息主体和终止符组成的数据码字(相当于公开数据码字)和纠正码字的一个示例。在这里,将纯文本信息作为信息主体的码字示出。终止符能够采用例如“0000”的位列。然后,在包含信息主体在内的码字的基础上附加所生成的RS码,制成RS块。
这样一来,所生成的RS块的一部分就被非公开数据码字所替换。
图15是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一说明图。在图15中,示出前述的RS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并且,如图15所示,示出从RS块的开头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情况。
这样一来,在RS块的一部分被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后,信息主体的一部分将会消失。但是,由于能够以RS块为单位进行纠正,因此,如前所述地,在提取出非公开数据码字后,能够将替换后的信息主体部分用RS码纠正而后适当地读取。
此外,在以上的描述中为易于说明而将信息主体表示为纯文本数据,但也可以将信息主体的数据字本身进行交错或加密。并且,也可以对交错后的信息主体和加密后的信息主体附加纠正码字而生成替换前RS块。另外,交错和加密可以不以码字为单位进行,而是以位为单位进行。
另外,也可以对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交错和加密。另外,也可以对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用于错误检测或者错误纠正的编码(例如,RS编码等)。
接着,对非公开数据码字及公开数据码字的获取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前提,假设解码器20的存储部21b中存储有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长度(字数)信息”。
图16是用于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读取方法的说明图。在图16中,示出替换后RS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
图16的替换后RS块能够通过读取QR码符号,并依据JIS标准进行展开而获得。扩展解码器20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1b中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长度信息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图17是信息主体的读取方法的说明图。扩展解码器20通过进行替换后RS块的错误纠正而获取替换前RS块。然后,读取从替换前RS块的开头至终止符为止的信息,并将读取的数据作为信息主体。
此外,如前所述,在信息主体的数据字自身被交错的情况下,之后,通过规定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排序以使数据成为原来的顺序。另外,在信息主体的数据字自身被加密的情况下,通过规定的解密方法进行解密。
图18是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二说明图。若考虑里德-所罗门码的纠正能力,可以在RS块的任意位置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
在此情况下,能够预先确定从RS块的开头起第几个位置开始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例如,如图18所示,可以从RS块的开头起第7个字的位置开始用13个字的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在此情况下,在扩展编码器10的存储部11b及扩展解码器20的存储部21b中,作为偏移信息而存储有非公开数据码字从替换后RS块的预先确定的第7个字的位置起开始这一内容。另外,作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长度信息而存储有13个字的长度这一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由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字数少于RS码所能够纠正的字数,而能够通过进行纠正来适当地得到替换前RS块。然后,能够从替换前RS块中读取信息主体。
此外,此时,也可以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最终字处附加规定的分隔符,从而规定用以进行替换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最终端。
图19是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三说明图。在这里,用分离成多个的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RS块。
在此情况下,能够预先确定出将RS块的哪些位置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例如,如图19所示,可以从RS块的开头起第7个字的位置开始用3个字的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从RS块的开头起第11个字的位置开始用1个字的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从RS块的开头起第16个字的位置开始用4个字的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从RS块的开头起第22个字的位置开始用3个字的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
在此情况下,假设扩展编码器10的存储部11b和扩展解码器20的存储部21b中作为偏移信息及长度信息而存储有上述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解码器20就能够从以上述方式确定的位置开始,将每个非公开数据码字提取出来。另外,在此情况下也由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字数少于RS码所能够纠正的字数,而因此能够通过进行纠正适当地得到替换前RS块。然后,能够从替换前RS块中读取信息主体。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
在前述的第一方式中,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偏移信息及长度信息等配置有关的信息(以下,有时称作配置信息)是预先存储在扩展解码器10的存储部11b、及扩展解码器20的存储部21b中的。在第二方式中,将这些配置信息记录在报头数据码字(图中的“报头”)中。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还使该报头数据码字包含在替换后RS块中。
图20是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中的RS块的示意图。在第二方式中,扩展编码器10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用报头数据码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生成替换后RS块。
在第二方式中,使用报头数据码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的替换是在不超过RS块的错误纠正数的范围内进行的。即,报头数据码字的字数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字数的总字数不超过RS块的错误纠正数。
图20所示的报头数据码字如前所述地包含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由此,通过参照该报头数据码字,能够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开始位置及其长度(字数)。此外,假设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是预先确定的。另外,报头数据码字还能够包含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格式有关的信息。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格式有关的信息包含例如将非公开数据码字加密时的密钥的信息,和与将非公开数据码字交错时的配置改换有关的信息。另外,在对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用于错误检测或错误纠正的编码的情况下,包含与错误检测或者错误纠正的方法有关的信息。
图21是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中的报头数据码字及非公开数据码字的说明图。在图21中,示出报头数据码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还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一部分包含纠正码字这一内容。
图22是通过根据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一说明图。在图22中,示出RS块、非公开数据码字、和报头数据码字。并且,在这里,如图22所示,扩展编码器10将RS块从其开头起第3个字开始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另外,将RS块的后端用报头数据码字替换。并且,该报头数据码字中包含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此情况下,则是从开头起第三个字开始这一内容、以及具有9个字的长度这一内容)。
这样一来,当RS块的一部分被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后,信息主体及纠正码字的一部分将会消失。但是,由于能够以RS块为单位进行纠正,因此,在标准解码器中,能够将替换后的信息主体部分用RS码进行纠正而适当地读取并显示。然后,被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的部分因成为被视作由于QR码符号1的污损等引起的错误而被丢掉的信息,而无法在标准解码器中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在扩展解码器20中,从替换后RS块中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在此过程中,从报头数据码字中获取用于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的配置信息。然后,基于该配置信息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此外,由于非公开数据码字上附加有纠正码字,因此,即使假如非公开数据码字上存在污损,也能够利用纠正码字将其纠正。
另外,在对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了交错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关于交错方法的信息,向原来的顺序进行排序。另外,在对信息主体进行了交错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关于交错方法的信息,向原来的顺序进行排序。另外,在对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加密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密钥等进行解密。另外,如前所述,在对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了用于错误检测或错误纠正的编码(例如,RS编码等)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信息确定错误纠正的方法。
以上述方式提取出非公开数据码字后,扩展解码器20进行替换后RS块的纠正而求出替换前RS块。然后,读取包含在替换前RS块中的信息主体部分。然后,将读取的非公开数据码字和信息主体部分进行显示。
图23是通过根据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二说明图。此时,假设已预先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从RS块的第13个字开始并具有2个字的长度。这样一来,在将非公开数据码字分散地进行替换的情况下,报头数据码字中将包含多个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参照报头数据码字而适当地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此外,虽然以上是将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作为预先确定的内容进行说明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在报头数据码字的前后设置分隔符来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
此外,读取出的QR码符号是通常的QR码符号还是第二方式中的QR码符号的判定能够基于提取出的非公开数据码字中是否包含有报头数据码字来判定。即,由于第二方式中的QR码符号中包含有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另外,由于通常的QR码符号中不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不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而仅显示出显示对象信息。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三方式>
图24是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三方式下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在图24中,示出替换前RS块、非公开数据码字、暂定替换后RS块、报头数据码字、以及替换后RS块。
在第三方式中,扩展编码器10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然后,生成暂定替换后RS块。此外,如后文将要描述的,非公开数据码字中包含纠正码字,该纠正码字具有即使非公开数据码字被报头数据码字替换也能将其纠正的纠正能力。
接着,扩展编码器10将暂定替换后RS块中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掉的部分中的一部分用报头数据码字替换。然后,生成替换后RS块。之后,扩展编码器10基于生成的替换后RS块生成QR码符号。
接下来,对解码方法进行说明。第三方式中的扩展解码器20读取以上述方式生成的QR码符号,并将替换后RS块展开。然后,扩展解码器20读取报头数据码字。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时相同地,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能够为预先确定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在报头数据码字的前后设置分隔符的方式确定其位置。
基于包含在以上述方式读取的报头数据码字中的配置信息,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然后,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由于非公开数据码字如前所述地包含纠正码字,因此,通过基于该纠正码字进行纠正,被报头数据码字替换的部分也能够被适当地纠正。然后,能够将被报头数据码字替换前的非公开数据码字适当地提取出来。
通过上述方式,首先能够得到暂定替换后RS块。接着,解码器20利用包含在替换前RS块中的纠正码字进行纠正。由此,被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的部分能够被适当地纠正,得到替换前RS块。然后,扩展解码器20能够从替换前RS块中读取信息主体。
在第三方式中,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字数不超过包含在替换前RS块中的纠正码字所能够纠正的字数。另外,在第三方式中,报头数据码字的字数不超过包含在非公开数据码字中的纠正码字所能够纠正的字数。由此,能够适当地读取非公开数据码字及信息主体。
在第三方式中,其特征之处在于,以上述方式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的部分中的一部分用报头数据码字替换这一点。通过这种方式,由于报头数据码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将交叠,因此能够缩短报头数据码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总字长。由此,能够使QR码符号的错误检测/纠正能力具有更大的余力。
此外,在第三方式中也与第二方式时相同地,能够基于提取出的非公开数据码字中是否包含报头数据码字来判定读取出的QR码符号是否为通常的QR码符号。即,由于第三方式中的QR码符号中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另外,由于通常的QR码符号中不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不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而仅显示出显示对象信息。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四方式>
图25是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四方式下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在图25中,示出替换前RS块、非公开数据码字、以及替换后RS块。
在第四方式中,替换前RS块的信息主体中包含报头数据码字。报头数据码字的前后配置有分隔符(在图25中记作“分隔”),由此将信息主体中的显示信息和报头数据码字划分开来。
为了生成这样的替换前RS块,在第四方式中,扩展编码器10生成包含显示信息、报头数据码字、以及分隔符在内的信息主体。报头数据码字中包含有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另外,扩展编码器10基于这些信息主体(若存在,也包含填充码字)生成纠正码字。然后,生成替换前RS块。
接着,扩展编码器10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替换。在这里,替换的位置是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然后,生成替换后RS块。之后,扩展解码器10基于替换后RS块生成QR码符号。
接着,对解码方法进行说明。第四方式中的扩展解码器20读取以上述方式生成的QR码符号,将替换后RS块展开。然后,扩展解码器20通过基于包含在替换前RS块中的纠正码字对替换后RS块进行纠正而得到替换前RS块。替换前RS块中如前所述地包含被分隔符划分开来的报头数据码字。扩展解码器20基于包含在该报头数据码字中的配置信息,从替换后RS块中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并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对于提取出的非公开数据码字,可以利用包含在非公开数据码字中的纠正码字进行纠正。
这样一来,由于将包含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生成替换后RS块,因此,从替换后RS块中确定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将变得困难。并且,对于第三者而言,能够使得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更加困难。
此外,在第四方式中,能够基于读取的替换前RS块中是否包含报头数据码字来判定读取出的QR码符号是否为通常的QR码符号。即,由于第四方式中的替换前RS块中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另外,由于通常的QR码符号中不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不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而仅显示出显示对象信息。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五方式>
图26是通过根据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五方式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说明图。在图26中,示出替换前RS块、非公开数据码字、报头数据码字、以及替换后RS块。
在第五方式中,替换前RS块的信息主体中包含含有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偏移位置信息字(在图26中记作“偏移”)。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的前后配置有分隔符,由此将信息主体中的显示信息和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划分开来。
为了生成这样的替换前RS块,在第五方式中,扩展编码器10生成包含显示信息、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以及分隔符在内的信息主体。然后,扩展编码器10基于这些信息主体(若存在,也包含填充码字)生成纠正码字。然后,生成替换前RS块。
接着,扩展编码器10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替换。在这里,替换的位置是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在这里,假设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中包含有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从RS块的第7个字起开始、非公开数据码字具有9个字的长度这一信息。然后,生成暂定替换后RS块。
接着,扩展编码器10将暂定替换后RS块中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一部分用报头数据码字替换。在这里,替换的位置是与包含在前述的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中的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位置。在这里,假设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中包含有从RS块的第7个字起进行替换这一信息。另外,假设报头数据码字的长度被预先确定为2个字。然后,基于这些信息,扩展编码器10进行利用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生成替换后RS块。之后,扩展编码器10基于替换后RS块生成QR码符号。
接着,对解码方法进行说明。第五方式中的扩展解码器20读取以上述方式生成的QR码符号,将替换后RS块展开。然后,扩展解码器20通过基于包含在RS块中的纠正码字纠正替换后RS块而得到替换前RS块。替换前RS块中如前所述地包含被分隔符划分开来的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
扩展解码器20基于该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确定替换后RS块中的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然后,从确定出的替换后RS块的位置读取报头数据码字,得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
扩展解码器20基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从替换后RS块中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但是,该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一部分是被报头数据码字替换的。因此,扩展解码器20基于包含在非公开数据码字中的纠正码字进行纠正,得到被报头数据码字替换前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由此,能够适当地得到非公开数据码字。
另外,扩展解码器20从替换前RS块的信息主体中获取除去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和分隔符之外的信息字。
通过这种方式,将用于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的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包含于信息主体中,并将该报头偏移位置信息字进一步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因此,能够使得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变得更加困难。并且,能够使得对于第三者而言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也能够如前述第二方式所述地,基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从任意位置起替换非公开数据码字,或者使非公开数据码字分离成多个来进行替换。另外,也能够基于报头数据码字的信息,对非公开数据码字加密或者交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是基于“偏移”而确定的,但是,只要能够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则也可以不通过偏移量进行确定,而是通过其他方法确定其位置。
此外,在第五方式中也与第二方式相同地,能够基于提取出的非公开数据码字中是否包含报头数据码字来判定读取出的QR码符号是否为通常的QR码符号。即,由于第五方式中的QR码符号中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另外,由于通常的QR码符号中不包含报头数据码字,因此,扩展解码器20能够不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而仅显示出显示对象的信息。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
图27是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下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一说明图。在图27中,示出替换前RS块、非公开数据码字、以及替换后RS块。
在第六方式中,扩展编码器10基于信息主体(若存在,还包含填充码字)生成纠正码字。然后,生成替换前RS块。接着,扩展编码器10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然后,生成替换后RS块。然后,基于替换后RS块生成QR码符号。这样一来,在第六方式中,QR码符号的生成方法采用与第一方式大致相同的方法。
接着,对解码方法进行说明。第六方式中的扩展解码器20读取以上述方式生成的QR码符号,将替换后RS块展开。然后,扩展解码器20通过基于包含在RS块中的纠正码字纠正替换后RS块而得到替换前RS块。
扩展解码器20将替换前RS块和替换后RS块进行比较。然后,从替换后RS块中读取不同于替换前RS块的部分。将以这种方式读取的信息字作为非公开数据码字。另外,从替换前RS块中读取信息主体。由于在替换前RS块中,在信息主体与纠正码字之间设有终止符,因此,解码器20能够基于该终止符划分信息主体和纠正码字。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读取非公开数据码字和信息主体。然后,根据第六方式,由于只要将替换前RS块和替换后RS块进行比较并读取不同的部分即可,因此具备不需要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信息的优点。即,在假如使用报头数据码字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报头数据码字的字数。
图28是通过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二说明图。在这里,用分离成多个的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RS块。
例如,如图28所示,能够将非公开数据码字分离成5个来替换RS块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由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字数少于RS符号所能够纠正的字数,而能够通过进行纠正来适当地得到替换前RS块。然后,在此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求取替换前RS块和替换后RS块的差分而得到非公开数据码字。另外,能够从替换前RS块的预先确定的位置读取码字而得到信息主体。
这样一来,基于差分来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方法在QR码符号不易产生污损、RS块也不易产生污损的情况下特别有效。例如,在生成QR码符号的图像数据文件、将其作为文件进行获取、将非公开数据码字等读取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QR码符号暴露于外部的机会,因此不会产生污损。
根据该方法,如前所述地,具备即使不特别设置报头数据码字等也能够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这一优点。这也就是说,具备能够用更多的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优点。
与第一方式相同地,作为非公开数据码字而读取出的码字是否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判定,能够在纠正前的RS块与纠正后的RS块之间存在规定比例以上的差异时判定为非公开数据码字(即,判定为QR码符号是第六方式中的QR码符号),在不存在规定比例以上的差异时判定为不是非公开数据码字(即,判定QR码符号为通常的QR码符号)而能够不显示出非公开数据码字。这是因为,在以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情况下,替换前RS块与替换后RS块之间势必会产生规定比例以上的差异。
但是,在通过利用差分的上述方法进行解码的情况下,虽然极为少见,但在替换前数据码块、和替换后数据码块被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的部分有时会存在偶然成为相同的字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存在无法以差分的方式读取该部分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必须事先将报头数据码字、以及包含在非公开数据码字中的各个字连续地替换。
图29是通过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六方式中的方法替换了RS块的一部分时的第三说明图。在这里,适用将报头数据码字的各个字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各个字连续配置这一规则。通过适用上述规则,由于这些字一定是被连续替换的,因此,即使由于偶然成为相同的字而存在缺失的字,也能够通过用偶然一致的字填补缺失部分而将信息补全。
这样一来,在RS块的端部之外发生码字缺失的情况下只要用对应位置的码字填补该缺失部分即可。但是,在RS块的端部发生缺失的情况下,确定该缺失是发生在前端部分还是发生在后端部分这件事本身将是困难的。由此,在此情况下,如以下将要说明的,对端部进行多种补全,而后进行验证。
图30是部分缺失的RS块的说明图。图30中示出未缺失RS块,数据码字的前端部分缺失的RS块(以下,称作前端缺失RS块)、纠正码字的后端部分缺失的RS块(以下,称作后端缺失RS块)、以及两端部分缺失的RS块(以下,称作两端缺失RS块)。此外,为便于说明,各单元内的具体码字未示出。在这些图中,缺失码字的部分用虚线表示。这样一来,作为RS块的端部缺失的情形,存在上述三种情形。
对上述RS块以可能的组合在前端及后端进行补全。然后,对所有组合进行下述验证:(1)纠正处理是否通过补全后的RS块发挥功能,(2)在纠正处理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其纠正结果就块构成句法而言是否正确。
图31是前端缺失RS块的补全的说明图。图31中示出对前端缺失RS块进行了错误的补全之后得到的RS块。前端缺失RS块原本应该对前端部分进行补全,但仅通过观察缺失的RS块是无法得知缺失了前端部分还是缺失了后端部分的。因此,生成进行了前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和进行了后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这两者。然后,对进行补全后的两种RS块利用纠正码字进行纠正。
进行了前端部分补全而得到的RS块由于成为了正确的RS块,其结果是,纠正处理适当地进行,作为纠正结果也就块构成句法而言是正确的。
与此相对地,进行了后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如图31所示地,根据预估的字长推定纠正码字的位置,其结果是,将错误的位置确定为纠正码字的位置。由于纠正是基于以上述方式被错误地识别为纠正码字的区域的码字进行的,因此,纠正将不能适当地进行。
此外,在这里是以发生了一个字的缺失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即使缺失的字数为多个字,也由于确定出的纠正码字的位置将是错误的位置而仍然使纠正不能适当地进行。
图32是后端缺失RS块的补全的说明图。图32中示出对后端缺失RS块进行了错误的补全之后得到的RS块。后端缺失RS块原本应该对后端部分进行补全,但在此情况下,仅通过观察缺失的RS块仍然无法得知是缺失了前端部分还是缺失了后端部分。因此,在此情况下,也生成进行了前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和进行了后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这两者。然后,对进行补全后的两种RS块利用纠正码字进行纠正。
进行了后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由于成为了正确的RS块,其结果是,纠正处理适当地进行,作为纠正结果也就块构成句法而言是正确的。
与此相对地,进行了前端部分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如图32所示地,根据预估的字长推定纠正码字的位置,其结果是,将错误的位置确定为纠正码字的位置。由于纠正是基于以上述方式被错误地识别为纠正码字的区域的码字进行的,因此,纠正将不能适当地进行。
此外,在这里也是以发生了一个字的缺失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即使缺失的字数为多个字,也由于确定出的纠正码字的位置将是错误的位置而仍然使纠正不能适当地进行。
图33是两端缺失RS块的补全的说明图。图33中示出了对两端缺失RS块进行了错误的补全而得到的两个RS块。在这里,假设各端部分别发生了一个字的缺失。在这样的两端缺失RS块中,原本应该对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分别进行一个字的补全,但在此情况下,仅通过观察缺失的RS块也无法得知缺失是以哪种形态发生的。
因此,在此情况下,生成以下三种RS块:即,在前端部分进行2个字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在后端部分进行2个字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以及在各端部分分别进行1一个的补全而得到的RS块。然后,对分别补全后的RS块利用纠正块进行纠正。之后的验证方法与在前端缺失RS块中进行补全的情况及在后端缺失RS块中进行补全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一来,通过进行所考虑到的所有情形的补全并进行验证,能够适当地得到被补全的RS块。
在这里对上述的3种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应验证数是与缺失的数据码字数对应地变化的。
例如,如前所述,在数据码字缺失1个字的情况下,则考虑前端部分缺失1个字的情况、和后端部分缺失1个字的情况这两种情形。
另外,在数据码字缺失2个字的情况下,则考虑前端部分缺失2个字的情况、前端部分缺失1个字且后端部分缺失1个字的情况、以及后端部分缺失2个字的情况这三种情形。
另外,在数据码字缺失3个字的情况下,则考虑前端部分缺失3个字的情况、前端部分缺失2个字且后端部分缺失1个字的情况、前端部分缺失1个字且后端部分缺失2个字的情况、以及后端部分缺失3个字的情况这四种情形。
以上述规律性进行类推,在端部缺失了N个字的情况下,则进行(N+1)种验证。然后,在进行了(N+1)种验证之后,能够采用能够适当地进行纠正的RS块。
这样一来,即使在缺失发生于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与此对应的情形下生成进行了补正而得到的RS块,而后验证每个RS块而适当地进行准确的补正。此外,极为少见地,也可能存在进行了错误补正而得到的RS块中纠正功能成立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纠正后的块将存在不符合确定的格式等不适当的问题。因而,能够基于此判定其不是正常的补全。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中,在将替换前RS块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时,基于前述的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确定将要替换的位置。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中,与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一方式在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替换这一点上是共通的,但在第七方式中,该替换位置是基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而变动的。通过以这种方式将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用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的确定,使得第三者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更加困难。
参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进行扩展QR码的生成处理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步骤S110与步骤S112之间,在基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而得到的位置进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具体地,在通过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确定出的位置(替换位置)进行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在这里,是在从替换前RS块的开头起偏移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字数后的位置进行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例如,在遮蔽图案参照符的值为“0”的情况下,则从替换前RS块的开头起替换为非公开数据码字。如前所述,由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具有从0至7的值,因此,遮蔽图案参照符MPR能够将8种位置规定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
图34是说明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下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图。图34中示出,在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为“2”的情况下,在从替换前RS块的开头起偏移第3个字(由于为“0”时是从第1个字开始替换,因而是从第(MPR+1)个字开始替换)后的位置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情况。
此外,将偏移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相同的字数后的位置作为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替换位置的方法是利用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确定替换位置的最为单纯的形态,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对应地将位置预先规定好,然后与此对应地确定替换位置。
之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通过上述方式,将遮蔽图案参照符MPR也用于确定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位置。由于标准遮蔽图案存在8种,因此,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值也具有8种数值。因此,能够与所应用的标准遮蔽图案对应地改变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替换位置。由此,能够使得对于第三者而言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变得困难,进而使得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更加困难。
另外,根据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直至在步骤S122中对使遮蔽图案参照符MPR从0至7地变化而生成的所有QR码符号进行评估为止,都无法得知在哪个位置配置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成为最佳的QR码符号。因此,直至在步骤S122中进行评估为止,都无法得知采用了在哪个位置进行了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而得到的QR码符号。这样一来,由于无法预先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因此,能够使得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的确定更加困难。进而,能够使得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更加困难。
接着,参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7,进行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处理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步骤S212和步骤S214之间,从基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得到的位置起进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在这里,与前面的描述相同地,在从替换后RS块起偏移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的字数后的位置起进行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基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适当地进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
此外,根据上述说明,是基于遮蔽图案参照符MPR规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的,但是,还可以利用QR码符号的型号信息规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QR码符号的型号在JIS标准中具有从1型至40型这40种。由此,再对遮蔽图案参照符MPR(8种)应用40种组合,就能够规定总计320个位置。
另外,也可以在这些组合的基础上,将QR码符号的错误纠正的等级信息组合在内。在JIS标准中,错误纠正等级具有“L”、“M”、“Q”、“H”这4种。由此,通过再应用上述4种组合,就能够规定总计1280种位置。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是从确定出的位置起连续地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但是,也可以如图19所示地将非公开数据码字分散地进行替换。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为了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而使用了遮蔽图案参照符MPR,但是,也可以引入前述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的概念,通过前述的遮蔽图案参照符MPR确定其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对第三者而言连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也变得困难。由于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是通过报头数据码字确定的,因此能够使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更加困难。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中,在将替换前RS块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时,基于纠正码字(RS码)确定将要替换的位置。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中,与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一方式在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替换这一点是共通的,但是,在第八方式中,该替换位置是基于纠正码字而变动的。
参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进行扩展QR码的生成处理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步骤S110与步骤S112之间,在基于纠正码字(RS码)得到的位置进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即,在通过纠正码字(RS码)确定出的位置(替换位置)进行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
图35是说明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下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第一个图。图35中示出有替换前RS块。在第八方式中,基于纠正码字的某个特定的字节内的多个位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具体地,在这里,提取纠正码字的第三个字节,并从该字节中提取低位4位。然后,将该低位4位的值作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在图35中,作为低位4位的信息而示出“0010”。虽然“0010”表示十进制数中的“2”,但在这里,由于将“0”确定为第1个位置,因此,“0010”表示从开头起第3个位置。接着,基于该替换位置进行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
图36是说明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八方式下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第二个图。图36中示出,从替换前RS块的开头起第3个字节的位置(第3个字的位置)开始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通过这种方式,基于纠正码字确定出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替换位置,并进行替换。
此外,将偏移与纠正码字(RS码)的值相同的字数后的位置作为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替换位置的方法是利用纠正码字(RS码)确定替换位置的最为单纯的形态,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纠正码字(RS码)的值对应地将位置预先规定好,而后与此对应地确定替换位置。
之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参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7,进行扩展QR码符号的读取处理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步骤S212与步骤S214之间,从基于纠正码字(RS码)得到的位置起进行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提取。即,对替换后RS块基于纠正码字的某个特定字节的位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在这里,如前所述,提取纠正码字的第3个字节。然后,从该字节中提取低位4位,并基于该低位4位所表示的值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通过上述方式,就能够适当地确定非公开数据码字的位置,进而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另外,之后,通过利用纠正码字纠正替换后RS块,能够将公开数据码字也适当地提取出来。
此外,在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替换时,存在用于确定替换位置的纠正码字的字节也被替换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可以先利用纠正码字纠正替换后RS块。通过这种方式,由于能够得到替换前RS块,因此,能够将用于确定替换位置的纠正码字适当地提取出来。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是利用了纠正码字的第三个字节,但不言自明的是,也可以利用纠正码字的其他字节。另外,通过利用低位4位将能够确定16个位置,但也能够增加所使用的位数而增加所确定的位置。
在第八方式中,将替换前码块(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出的替换位置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另外,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出该替换位置,进而获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错误纠正码字(RS码)由于并不是应当显示的对象,因此是难以获取到的信息。并且,错误纠正码字(RS码)由于是基于数据码字通过复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因此难以预料将成为什么样的值。并且,由于这种错误纠正码字(RS码)的性质,能够使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确定变得困难。因而,使得利用二维码更加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九方式>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九方式中,在用包含有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替换时,基于纠正码字(RS码)确定将要替换的位置。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九方式中,与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二方式在用报头数据码字将替换前RS块替换这一点上是共通的,但与第二方式中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是预先确定的这一点相对地,在第九方式中,该替换位置是基于纠正码字而变动的。
在第九方式中,也与第八方式相同地,基于纠正码字的某个特定字节内的多个位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参照图35)。具体地,在这里,提取纠正码字的第3个字节,并从该字节中提取低位4位。然后,将该低位4位的值作为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在图35中,作为低位4位的信息而示出“0010”。虽然“0010”表示十进制数中的“2”,但在这里,由于将“0”确定为第1个位置,因此,“0010”表示从开头起第3个位置。接着,基于该替换位置进行使用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
图37是说明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九方式下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图。图37中示出,从替换前RS块的开头起第3个字节的位置(第3个字的位置)开始用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以这种方式,基于纠正码字确定出使用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替换位置,并进行替换。
此外,将偏移与纠正码字(RS码)的值相同的字数后的位置作为用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替换位置的方法是利用纠正码字(RS码)确定替换位置的最为单纯的形态,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纠正码字(RS码)的值对应地将位置预先规定好,而后与此对应地确定替换位置。
在扩展QR码的读取处理中,从基于纠正码字(RS码)得到的位置起进行报头数据码字的提取。即,对替换后RS块基于纠正码字的某个特定字节的位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在这里,如前所述,提取纠正码字的第3个字节。然后,从该字节中提取低位4位,并基于该低位4位所表示的值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通过上述方式,就能够适当地确定报头数据码字的位置,进而提取报头数据码字。
然后,如前所述,基于报头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另外,之后,通过利用纠正码字纠正替换后RS块,能够将公开数据码字也适当地提取出来。
在第九方式中,在求出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时,将替换前码块(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和包含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替换。然后,在用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出的替换位置进行替换(也就是说,用报头数据码字将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替换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的)。
然后,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替换位置,获取报头数据码字。另外,在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时,基于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配置信息从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中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错误纠正码字(RS码)由于并不是应当显示的对象,因此是难以获取到的信息。并且,错误纠正码字(RS码)由于是基于数据码字通过复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因此难以预料将成为什么样的值。并且,由于这种错误纠正码字(RS码)的性质,能够使报头数据码字的确定变得困难,进而使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确定变得困难。因而,使得利用二维码更加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此外,“将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和包含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是指,也包括经由非公开数据码字将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的示例,也就是说,也包括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三方式(图24)的示例。即,第三方式中的报头数据码字的替换位置也可以基于纠正码字确定,这样的示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方式>
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方式中,使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包含在前述的保护块(参照符块)中。
即,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九方式中,是使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的,但是,在第十方式中,使该配置信息不包含在报头数据码字中(也就是说,在第十方式中,不准备报头数据码字),而是包含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保护块中。
图38是与图10相对应的图,是说明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方式下替换RS块的一部分的方法的图。如图38所示,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连同保护ID一起存储在保护块中。然后,如第九方式中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报头数据码字(配置信息)的位置(替换位置)的那样,基于错误纠正码字(RS码)确定保护块(配置信息)的位置(替换位置)
即,在第十方式中,求出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替换前RS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并且,保护块(参照符块)中包含有该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保护块(参照符块)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另外,在提取公开数据码字时,从替换后码块(替换后RS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公开数据码字,在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时,基于包含在保护块(参照符块)中的配置信息从替换后码块中提取非公开数据码字。
错误纠正码字(RS码)由于并不是应当显示的对象,因此是难以获取到的信息。并且,错误纠正码字(RS码)由于是基于数据码字通过复杂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因此难以预料将成为什么样的值。并且,由于这种错误纠正码字(RS码)的性质,能够使包含在保护块中的配置信息的确定变得困难,进而使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确定变得困难。因而,使得利用二维码更加适当地保护隐秘对象信息成为可能。
另外,在与第九方式进行比较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作为配置信息的存储场所的保护块,具有不再需要另外准备报头数据码字的优点。
此外,如图38所示,在第十方式中也附加了错误纠正码,为了纠正保护ID和配置信息,该错误纠正符号被附加在保护ID和配置信息上。另外,关于保护ID和配置信息在保护块内的位置,例如,只要预先将最开始的5位确定为保护ID,将6位往后确定为配置信息即可。
<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一方式>
也能够使用接下来的方法将非公开信息填入RS块中。
图39是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十一方式中的RS块的示意图。图39中示出有非公开信息、公开数据码字(信息主体、终止符)、填充码字、以及RS码。但是,在图39中,在用非公开信息替换填充码字这一点上、以及在填入非公开信息后生成RS码这一点上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
在按照JIS标准求出的RS块的数据码字总数未达到RS块所能容纳的容量的情况下,将指示信息主体的码列终端的终止符配置在该码列的最后。并且,在码区域的空余部分配置不表示数据的补白码(填充码字)(图39上侧的图)。在第十一方式中,还将非公开信息变换成填充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配置在终止符码之后(图39下侧的图)。于是,之后,生成作为纠正码字的RS码。
以上述方式生成的插入后RS块(在这里,为明确与“替换后RS块”的差异而称作“插入后RS块”)在通常的解码器中将终止符之后的码字作为无意义的填充码字而被无视并舍弃。于是,仅能够读取信息主体。另一方面,在与上述格式相对应的扩展解码器中,能够将终止符之后的数据作为非公开信息进行提取。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用于易于理解本发明而举出的,并非限定地解释本发明。不言自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变更、改良,并且其等价物包含也在本发明中。特别是,以下将要描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二维码是以QR码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使用错误纠正码字的二维码,也可以为其他二维码。作为该其他二维码,能够列举出Data Matrix(ISO/IEC16022:2006,JIS X-0512:2015)、PDF417(ISO/IEC15438:2006,JISX-0508:2010)。只要为使用错误纠正码字的二维码,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二维码。
但是,由于Data Matrix和PDF417中不存在标准遮蔽图案(遮蔽图案参照符MPR),因此,不适用使用非公开数据码字的第七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错误纠正等级是选择出来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二维码为Data Matrix的情况下,并不对错误纠正等级进行选择,而是与码符号的尺寸(该尺寸相当于QR码的类型)对应地自动确定错误纠正等级。
另外,关于进行保护编码的对象(对哪个部分进行保护编码),能够与二维码的种类对应地适当变化。
例如,在Data Matrix的情况下,配置在码符号的外周的边界图案和时序同步图案(统称为定位图案)由于为功能图案,因此,当然被排除在保护编码的对象之外。另外,对于RS块中用于指示结构连接的字符(开头的1个字符)也不进行保护编码。另外,在该字符中指示出结构连接的内容(E9h、10进制数中的233)的情况下,从开头起的4个字符由于记载有与结构连接相关的信息而不作为保护编码的对象。
另外,在PDF417的情况下,起始图案和终止图案由于为功能图案,因此,当然被排除于保护编码的对象之外。另外,左行指示符及右行指示符由于是等同于功能图案的信息,因此也排除于保护编码的对象之外。另外,对于RS块中的符号长度描述符(开头的1个字符)也不进行保护编码。另外,在PDF417为所谓的宏PDF417(相当于QR码和Data Matrix的结构连接)的情况下,不将RS块中结构连接所涉及的“包含控制信息的宏PDF417控制块”作为保护编码的对象。
这样一来,尽管进行保护编码的对象与二维码的种类对应地具有多种变化,但前面已经记述过的本发明仍然能够适用于任何的二维码。另外,对用于生成保护编码用图案的RS码(错误纠正码字)不进行保护编码这一点不仅针对QR码,在任何二维码中也均是共通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QR码符号、
10 扩展编码器、
11 控制部、11a运算部、11b存储部、
13 显示装置、14打印装置、15输入装置、
20 扩展解码器、
21 控制部、21a运算部、21b存储部、
22 摄像装置、23显示装置、24打印装置、25输入装置

Claims (19)

1.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以及
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时,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保护编码是所述码块和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以位为单位的异或运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求取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出的替换位置处,用所述参照符块替换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求取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
所述码块为该替换后码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求取所述替换后码块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出的替换位置处,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求取所述替换后码块时,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和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
在用所述报头数据码字进行替换时,在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出的替换位置处进行替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求取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
所述码块为该替换后码块,
所述参照符块中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
8.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时,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内容的程序:
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以及
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时,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10.一种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二维码,其中,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
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以及
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在读取所述二维码时,读取通过下述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即,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所述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取码块,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解码是所述保护编码码块和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以位为单位的异或运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所述参照符块替换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确定所述替换位置,并获取所述参照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得到的所述码块为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而得到的,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公开数据码字作为所述数据码字,
还包括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在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确定所述替换位置,并获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块为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用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和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在内的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而得到的,
用所述报头数据码字替换所述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的替换位置是基于错误纠正码字确定的,
还包括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确定所述替换位置,并获取所述报头数据码字,
在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时,基于包含在所述报头数据码字中的所述配置信息而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维码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得到的所述码块为替换后码块,该替换后码块是将具有公开数据码字和错误纠正码字在内的替换前码块的一部分用非公开数据码字进行替换而得到的,
所述参照符块中包含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的配置信息,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公开数据码字作为所述数据码字,
还包括基于包含在所述参照符块中的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替换后码块中提取所述非公开数据码字。
17.一种二维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取二维码,其中,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
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
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在读取所述二维码时,读取通过下述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即,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所述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取码块,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内容的程序:
读取二维码,其中,该二维码是以下述方式生成的,即,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该二维码,
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
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
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在读取所述二维码时,读取通过下述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即,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
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所述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
在求取所述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取码块,
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19.一种二维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二维码生成装置,其基于错误纠正码字求出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保护编码码块,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而生成二维码,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不同于该错误纠正码字的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具有数据码字的码块进行保护编码而求出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用包含所述参照符的参照符块将所述替换前保护编码码块的一部分进行替换而求出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在基于所述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时,基于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生成二维码;以及
二维码读取装置,其读取所生成的所述二维码,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码块,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出所述码块,从所述码块中提取所述数据码字,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码块时,从所述二维码中求出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在求取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时,基于包含在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错误纠正码字和所述参照符求出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在求取所述码块时,利用所述保护编码用图案对所述替换后保护编码码块进行保护解码而求取码块,在提取所述数据码字时,从所述码块中利用错误纠正码字提取所述数据码字。
CN201680079688.4A 2015-11-20 2016-03-04 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程序、读取方法、读取装置、以及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13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7529A JP6035407B1 (ja) 2015-11-20 2015-11-20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管理システム
JP2015-227529 2015-11-20
PCT/JP2016/056817 WO2017085940A1 (ja) 2015-11-20 2016-03-04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713A CN109313713A (zh) 2019-02-05
CN109313713B true CN109313713B (zh) 2021-12-14

Family

ID=57419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968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13713B (zh) 2015-11-20 2016-03-04 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程序、读取方法、读取装置、以及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9439B2 (zh)
EP (1) EP3379462A4 (zh)
JP (1) JP6035407B1 (zh)
CN (1) CN109313713B (zh)
WO (1) WO2017085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5407B1 (ja) * 2015-11-20 2016-11-30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dkレーベル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管理システム
CN106938572B (zh) * 2017-03-05 2018-05-29 福州图腾易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生成系统以及识别方法
CN108596001B (zh) * 2017-09-21 2021-02-0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纠错译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507596B (zh) * 2018-03-05 2020-06-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二维gold矩阵绝对位置编码方法及其解码方法
CN108921261A (zh) * 2018-04-17 2018-11-30 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二维码生成方法以及解析方法
TWI783895B (zh) * 2022-04-01 2022-11-1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隨機式rs碼之qr碼驗証系統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6884A1 (ja) * 2003-12-26 2005-07-21 Wireaction Inc. 2次元バーコードシステム、2次元バーコード生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143109A (zh) * 2014-01-28 2014-11-12 深圳市雁联计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及其印刷物
CN104811581A (zh) * 2014-01-29 2015-07-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5007155A (zh) * 2015-07-28 2015-10-2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二维码掩膜加密和解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7738B2 (ja) 1979-06-14 1983-06-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配電用分岐箱の組付け法
US7546950B2 (en) * 2006-03-28 2009-06-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decoding a two-dimensional machine-readable symbol
US7734982B2 (en) * 2006-11-30 2010-06-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uncorrectable errors to a target
JP5070971B2 (ja) 2007-07-26 2012-1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配送管理システム
JP4951743B2 (ja) * 2007-10-19 2012-06-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読取システム
TWI438699B (zh) * 2009-10-09 2014-05-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條碼的處理方法與其相關裝置
WO2015064334A1 (ja) * 2013-10-30 2015-05-07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dkレーベル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二次元コード、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27738B1 (ja) * 2014-10-15 2015-12-02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dkレーベル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および、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
JP6035407B1 (ja) * 2015-11-20 2016-11-30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dkレーベル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6884A1 (ja) * 2003-12-26 2005-07-21 Wireaction Inc. 2次元バーコードシステム、2次元バーコード生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143109A (zh) * 2014-01-28 2014-11-12 深圳市雁联计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及其印刷物
CN104811581A (zh) * 2014-01-29 2015-07-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5007155A (zh) * 2015-07-28 2015-10-2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二维码掩膜加密和解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解密图像无背景噪声的加密全息数字水印技术》;刘真等;《光学学报》;20150210;第35卷(第2期);96-1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713A (zh) 2019-02-05
EP3379462A4 (en) 2019-08-21
JP6035407B1 (ja) 2016-11-30
EP3379462A1 (en) 2018-09-26
US10789439B2 (en) 2020-09-29
US20180349660A1 (en) 2018-12-06
JP2017097531A (ja) 2017-06-01
WO2017085940A1 (ja) 2017-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3713B (zh) 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装置、程序、读取方法、读取装置、以及管理系统
EP3065088B1 (en) 2d-code generation method, 2d-code generation device, 2d-code reading method, 2d-code reading device, 2d code, and program
EP3156946B1 (en) Method for concealing secret information, secret information concealing device, program, method for extracting secret information, and secre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device
EP3208747B1 (en)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ng method,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ng device, program, two-dimensional code, two-dimensional code reading method, and two-dimensional code reading device
CN106384143B (zh) 一种动态电子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识别方法
JP6020089B2 (ja) 不正検知システム
CN105303075B (zh) 基于pdf格式的自适应文本水印方法
JP2015212934A (ja) 二次元コード、多値化二次元コード及び二次元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JP5810179B2 (ja)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および、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
RU2656734C2 (ru) Способ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цифр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виде ультрасжатого нанобар-кода (варианты)
JP6714303B1 (ja)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評価方法、二次元コードシステム、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評価装置
JP6709607B2 (ja) 二次元コード生成方法、二次元コード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管理システム
JP534365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8629157A (zh) 一种用于核酸测序数据压缩和加密的方法
JP2014035734A (ja) 二次元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Corporate Press Information Medi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PPAN TDK LABEL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