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3171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3171A
CN109313171A CN201680086935.3A CN201680086935A CN109313171A CN 109313171 A CN109313171 A CN 109313171A CN 201680086935 A CN201680086935 A CN 201680086935A CN 109313171 A CN109313171 A CN 109313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sample
list
target compon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01N30/8679Target compound analysis, i.e. whereby a limited number of peaks is analys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09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 G01N2030/8813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biological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09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 G01N2030/8872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sample impuri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Landscapes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1)基于通过对多个样本进行分析所得到的多个色谱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处理部(111)基于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生成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的、示出由判断处理部(111)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的一览表。通过确认一览表,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用于基于通过对多个样本进行分析得到的多个色谱进行信息处理。
背景技术
为了对样本所含的目标成分进行定量,存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情况。例如,存在在食品或饮料等中产生对人或者动物有毒的霉菌毒素的情况(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因此如果能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将霉菌毒素的各成分作为目标成分进行分析,则能够基于得到的色谱进行各目标成分的定量。
在将色谱用于对目标成分进行定量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目标成分的标准试样来制作标准曲线,基于通过测量该标准曲线与样本得到的色谱,能够计算出样本中包含的目标成分的浓度。像这样地,色谱一般用于目标成分的定量,而不常用于目标成分的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56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分析的目的,存在想仅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的情况。例如,在从食品或饮料等中的商品提取的样本中包含霉菌毒素的各成分的情况下,商品不能进行发货,因此需要迅速地仅依次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霉菌毒素的各成分,由此在短时间内筛选多个样本。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基于通过对多个样本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多个色谱进行信息处理,具备:判断处理部与一览表生成处理部。所述判断处理部基于所述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一览表,所述一览表中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且示出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根据这样的构成,基于通过对多个样本进行分析得到的多个色谱,能够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并生成示出该结果的一览表。由于在一览表中,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品相对应,所以能够一目了然地确认每个样本是否包含各目标成分。因此,通过确认一览表,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2)也可以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显示部与显示处理部。所述显示处理部,使由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的一览表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一览表显示于显示部并进行确认。因此,通过确认显示部所显示的一览表,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3)也可以是,所述判断处理部,将根据所述多个色谱得到的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分别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根据这样的构成,仅将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与分别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就能够迅速地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筛选多个样本并生成示出该结果的一览表,因此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4)也可以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阈值存储部和输入接收部。所述阈值存储部预先存储多个与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的阈值的组合。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用户选择所述阈值存储部所存储的阈值的组合的输入操作。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判断处理部从所述阈值存储部读取根据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的输入操作所选择的阈值的组合,将这些阈值与从所述多个色谱得到的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进行比较。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从预先存储在阈值存储部的多个阈值的组合中选择任意的组合,使用这些阈值来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了期望的基准的判断。
(5)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与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不仅是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被显示在显示部,用于该判断的各阈值也分别与多个目标成分对应地显示在显示部。因此,由于能够将与多个目标成分的数量相对应的各阈值与判断结果进行可视化的比较,所以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6)也可以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阈值变更处理部,根据各目标成分的回收率变更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根据各目标成分的回收率而变更各阈值,使用这些阈值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对于回收率较低的目标成分,存在即使使用预先设定的阈值也不能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变更阈值以进行准确的判断。
(7)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回收率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不仅是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被显示在显示部,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回收率也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在显示部。因此,由于能够将与多个目标成分相对应的各回收率与判断结果进行可视化比较,从而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8)也可以是,对于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为样本中不包含的目标成分以及被判断为样本中包含的目标成分,所述显示处理部以不同的显示方式在所述一览表显示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在一览表中容易区别被判断为不包含在样本中的目标成分和被判断为包含在样本中的目标成分,所以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9)也可以是,所述判断处理部将从所述多个色谱得到的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分别与多个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将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判断为多个等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使由所述判断处理部所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所述等级对应地以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于所述一览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以多个等级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并将该结果在每个等级以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于在一览表。由此,容易等级性地了解判断结果,并通过一览表确认判断结果,因此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10)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使表示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包含至少一种目标成分的个别判断结果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判断为各样本中至少包含一种目标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内容作为个别判断结果从而容易地确认每个样品。因此,在想要筛选各样本中是否包含至少一种目标成分的情况下,通过确认各样品的个别判断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筛选。
(11)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使综合判断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综合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是否至少一个样本中包含目标成分。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判断为多个样本的至少一个包含目标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内容作为综合判断结果容易地确认。因此,在期望筛选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包含目标成分的样本的情况下,通过确认综合判断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筛选。
(12)也可以是,所述情报处理装置还具备谱图存储部和谱图比较处理部。所述谱图存储部将通过预先测量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至少一个得到的谱图作为谱图库进行存储。所述谱图比较处理部,将基于各样本的色谱而得到的谱图与所述谱图库进行比较。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将所述谱图比较处理部的比较结果与各样本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不仅将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显示于显示部,而且还将根据各样本得到的谱图与谱图库进行比较的结果也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于显示部。因此,由于能够将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的判断结果与谱图的比较结果进行可视化比较,所以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13)也可以是,所述一览表是以各样本为行、以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表。
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是在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增加一览表的行数,因此通过依次确认一览表的各行,能够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14)也可以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印刷处理部,进行用于印刷所述一览表的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将各样本为行、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一览表进行印刷,使用该印刷后的一览表,能够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特别是,即使是在样本数量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一览表的行数,由于印刷的一览表的页数对应增加,因此容易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15)也可以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输入接收部,接收表示用户已经确认了所述一览表的输入操作。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印刷处理部将由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的输入操作的信息与所述一览表一起印刷。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表示用户已确认了一览表的输入操作的信息与一览表一起被印刷,所以能够实现电子签名的功能。即,在印刷一览表之前,用户能够通过确认一览表并执行规定的输入操作从而进行电子签名,并将该结果与一览表一起印刷,因此无需浏览并确认印刷品。
(16)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也可以是霉菌毒素的各成分。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霉菌毒素的各成分。例如对于食品或饮料等的大量的样本,在确认是否存在霉菌毒素的各成分的情况下,需要在短时间内筛选多个样本。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通过确认一览表,也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霉菌毒素的各成分。
(17)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处理部将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述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示出所述判断处理部是否判断出各样本中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
根据这样的构成,对于霉菌毒素的各成分中的总黄曲霉毒素,在判断出各样本中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内容作为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从而容易地确认每个样本。因此,在期望筛选各样本中是否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的情况下,通过确认各样本的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筛选。
(18)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是用于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得到的多个色谱而进行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判断处理步骤与一览表生成处理步骤。在所述判断处理步骤中,基于所述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在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步骤中,生成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的、示出在所述判断处理步骤中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一览表。
(19)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程序,是用于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得到的多个色谱而进行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判断处理部与一览表生成处理部起作用。所述判断处理部,基于所述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的、示出通过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一览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确认一览表,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2是示出一览表的具体例的图。
图3是示出一览表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4是示出一览表的第2变形例的图。
图5是示出通过控制部进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信息处理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构成例的方块图。该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与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2连接而使用,对从HPLC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控制部11、显示部12、操作部13以及存储部14等。
在HPLC2中,通过将多个样本依次导入色谱柱(未图示),在通过该色谱柱的过程中,样本所包含的成分被分离。通过检测器(未图示)检测像这样地被分离的样本中的成分,由此能够得到多个色谱作为各样本的分析结果。信息处理装置1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得到的多个色谱,对显示于显示部12的信息进行处理。
控制部11构成为包括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控制部11通过CPU执行程序,作为判断处理部111、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显示处理部113、阈值变更处理部114、谱图比较处理部115、印刷处理部116以及输入接收部117等起作用。
显示部12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在显示画面上显示控制部11的数据处理结果等的各种信息。操作部13是例如包括键盘以及鼠标的构成,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13能够进行输入操作。存储部14例如由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硬盘等构成。
判断处理部111,基于通过在HPLC2中的多个样本的分析而得到的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具体而言,通过判断处理部111将从多个色谱得到的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和与各目标成分相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与各目标成分对应的阈值被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分配给存储部14的阈值存储单元141。作为上述参数,能够例示在HPLC2中的各目标成分的检测强度、浓度或者面积值等,但并不限于这些。
本实施方式中的目标成分是霉菌毒素的各成分,例如总黄曲霉毒素四种成分(AFB1、AFB2、AFG1、AFG2)、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以及雪腐镰刀菌烯醇(N IV)等。但是,目标成分并不限定于上述各成分。
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基于判断处理部111的判断结果,生成示出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的一览表。该一览表例如是以各样本为行、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矩阵状表,各样本与多个目标成分相对应。在一览表中,对于各自的样本,与每个目标成分相对应地显示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显示处理部113控制对显示部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生成的一览表,通过显示处理部113显示于显示部12。像这样地,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得到的多个色谱,能够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并将该结果以一览表的形式显示于显示部12。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将对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与分别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就能够迅速地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筛选多个样本,并将该结果以一览表的形式显示于显示部12,因此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例如对于食品或饮料等的大量的样本,确认是否存在霉菌毒素的各成分的情况下,需要在短时间内筛选多个样本。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确认显示于显示部12的一览表,也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霉菌毒素的各成分。
阈值变更处理部114变更预先存储在阈值存储部141中的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并提供给判断处理部111。例如,对于回收率较低的目标成分,存在即使按原样使用存储在阈值存储部141中的阈值,也不能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的情况。因此,对于回收率小于特定值(例如50%)的目标成分,阈值变更处理部114将阈值变更为比预先设定的值小的值。像这样地,根据各目标成分的回收率变更各阈值,由此可以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各目标成分对应的回收率,预先存储在分配给存储部14的回收率存储部142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通过HPLC2对多个样本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多个色谱,能够得到分别将检测强度、波长、时间作为轴的三维数据构成的谱图。此外,在分配给存储部14的谱图存储部143,存储有通过预先测量目标成分而得到的谱图作为谱图库。谱图库不限于存储所有目标成分的谱图这样的构成,只要存储多个目标成分(例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以及雪腐镰刀菌烯醇)中的至少一种的谱图即可。
谱图比较处理部115将基于各样本的色谱得到的谱图与谱图库进行比较。具体而言,计算出通过测量各样本得到的谱图与作为谱图库而存储在谱图存储部143中的谱图之间的相似度作为比较结果。用于计算谱图的相似度的算法众所周知,因此省略其说明。
印刷处理部116进行用于印刷由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生成的一览表的处理。通过该印刷处理部116的处理,一览表作为印刷品从打印机(未示出)输出。因此,示出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的一览表,不仅能够在显示部12的显示画面上进行确认,也能够通过印刷品进行确认。
输入接收部117接收用户对操作部13的输入操作。在用户的输入操作中,例如包含表示用户确认了在显示部12中显示的一览表的输入操作(确认按钮的操作等)。印刷处理部116能够使通过输入接收部117接收的输入操作的信息(确认了一览表的内容等)与一览表一起印刷。然而,不限于由输入接收部117接收对操作部13的输入操作,也可以是,由输入接收部117接收经由网络连接到相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来说的另一终端的输入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的阈值的组合预先存储在阈值存储部141。这些的阈值的组合,例如可以根据每个国家或者每个地区的基准而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也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部13进行操作而设定为任意值。用户通过在分析开始前预先对操作部13进行操作,能够选择存储在阈值存储部141中的阈值组合中的任何一个。
在像这样地选择阈值的组合的情况下,通过输入接收部117接收该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该情况下,判断处理部111从阈值存储部141读取根据输入接收部117接收的输入操作而选择的阈值的组合,并将这些阈值与根据多个色谱得到的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进行比较。由此,能够从预先存储在阈值存储部141中的多个阈值中选择任意的组合,并使用这些阈值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了期望的基准的判断。
2.一览表的具体例
图2是示出一览表200的具体例的图。该一览表200是将各样本为行、将各目标成分为列的表,分别示出了9个样本中是否存在总黄曲霉毒素四种组分(AFB1、AFB2、AFG1、AFG2)、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以及雪腐镰刀菌烯醇(N IV)的各目标成分。
在该例中,对于被判断为不包含在各样本中的目标成分,相对应地示出“O”符号与“N.D.”的文字。另一方面,对于被判断为包含在各样本中的目标成分中,相对应地示出符号“x”或“△”与参数(例如浓度)的值。
像这样地,由于在一览表200中,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所以能够一目了然地确认每个样本是否包含各目标成分。因此,通过确认显示于显示部12的一览表200,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特别是,由于一览表200是将各样本为行、将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表,所以即使是在样本数量多的情况下,也仅仅是增加一览表200的行数。因此,通过依次确认一览表200的各行,能够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此外,如上所述,以不同的显示方式在一览表200中显示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即对于被判断为不包含在样本中的目标成分以“O”与“N.D.”示出,对于被判断为包含在样本中的目标成分以“X”或“Δ”的符号和参数示出。因此,在一览表200中容易区别被判断为不包含在样本中的目标成分与被判断为包含在样本中的目标成分,因此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在一览表200中,包括:定量下限显示部201、基准值显示部202、回收率显示部203、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以及个别判断显示部205等。此外,综合判断显示部206以及分析信息显示部207等也和一览表200一起显示于显示部12。
定量下限显示部201构成一览表200中的一行,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作为第一阈值的定量下限。所谓定量下限,例如是用于区别基于目标成分的参数(例如浓度)与基于噪声的参数的阈值,对于参数为定量下限以上的目标成分,通过判断处理部111判断其包含在样本中。
基准值显示部202构成一览表200中的一行,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显示作为第二阈值的基准值的设定值。上述基准值作为可允许的目标成分的含量的上限值,按照目标成分被预先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该基准值(阈值)的组合存储在阈值存储部141,开始分析前,用户通过预先对操作部13进行操作而选择的阈值的组合显示在基准值显示部202。上述基准值是比定量下限更大的值,对于参数是上述基准值以上的目标成分,不仅通过判断处理部111判断其包含在样本中,而且被判断为“不合格(失败)”。另一方面,对于参数为定量下限以上,而小于上述基准值的目标成分,判断为“注意(警告)”。此外,对于参数为小于定量下限的目标成分,判断为“合格(通过)”
像这样地,判断处理部111将从多个色谱得到的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分别与多个阈值(定量下限以及基准值)进行比较,由此将各样本中是否包含多个目标成分判断为多个等级。在与一览表200中的各目标成分相对应的显示中,关于“O”和“N.D.”的显示,意味着参数小于定量下限(合格)。与此相对,关于“X”和参数的显示,意味着示出参数为基准值以上(不合格)。此外,关于“Δ”和参数的显示,意味着参数在定量下限以上并且小于基准值(注意)。
像这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定量下限以及基准值),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在显示部12。即,不仅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这一点被显示于显示部12,而且用于该判断的各阈值也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于显示部12。因此,能够将与多个目标成分对应的各阈值与判断结果进行可视化比较,因此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与多个阈值(定量下限以及基准值)对应的等级(合格、注意以及不合格)以不同的显示方式在一览表200中显示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由此,能够等级性地了解判断结果,并在一览表200中进行确认,因此能够迅速地确认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
然而,关于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并不限定为如下的构成,即作为定量下限显示部201以及基准值显示部202显示在一览表200的一部分。即,也可以是,定量下限显示部201以及基准值显示部202与一览表200分离地显示于显示部12。
回收率显示部203构成一览表200中的一行,将关于存储在回收率存储部142的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回收率与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由此,能够将与多个目标成分相对应的各回收率与判断结果进行可视化比较,因此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在该例子中,关于低筋面粉的回收率显示于回收率显示部203,但不限于此。此外,回收率显示部203不限于显示在一览表200的一部分这样的构成,也可以与一览表200分离地显示于显示部12。
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构成一览表200中的一列,将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示出是否判断为各样本中包含总黄曲霉毒素四种成分(AFB1、AFB2、AFG1、AFG2)的至少一种成分。具体而言,对于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1种成分的判断结果为“不合格”的样本,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上显示“X”与参数(总黄曲霉毒素的各参数的合计值)。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的判断结果为“注意”,在没有判断为“不合格”的成分的情况下,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上显示“Δ”与参数(总黄曲霉毒素的各参数的合计值)。在总黄曲霉毒素的各成分的判断结果为全部“合格”的情况下,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上显示“O”与“N.D.”。
像这样地,关于霉菌毒素的各成分中的总黄曲霉毒素,在判断为各样本中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的情况下,通过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能够容易地按照样本确认该内容。因此,在希望筛选各样本中是否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一种成分的情况下,通过确认各样本的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筛选。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与多个阈值(定量下限以及基准值)对应的等级(合格、注意以及不合格)以不同的显示方式在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显示各样本中是否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由此,容易等级性地了解关于总黄曲霉毒素的判断结果,并能够在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中进行确认。然而,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不限于显示在一览表200的一部分这样的构成,也可以与一览表200分离地显示于显示部12。
个别判断显示部205构成一览表200中的一列,将个别判断结果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个别判断结果表示是否判断为各样本中包含至少一种目标成分。具体而言,对于所有的目标成分中至少1种目标成分的判断结果为“不合格”的样本,在个别判断显示部205中显示为“不合格(失败)”。在所有的目标成分中至少1种目标成分的判断结果为“注意”、而不存在判断为“不合格”的目标成分的情况下,在个别判断显示部205中显示为“注意(警告)”。在所有的目标成分的判断结果为“合格”的情况下,在个别判断显示部205中显示为“合格(通过)”。在该情况下,判断结果可以以颜色分类等的不同的显示方式来显示,如红色示出“不合格(失败)”,黄色示出“注意(警告)”。
像这样地,在判断为各样本中至少包含1种目标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在个别判断显示部205容易地按照样本确认该内容。因此,在想要筛选各样本中是否包含即使1种目标成分的情况下,通过确认各样本的个别判断显示部205,能够在短时间进行筛选。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样本中是否包含至少1种目标成分,按照与多个阈值(定量下限以及基准值)对应的等级(合格、注意以及不合格),以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在个别判断显示部205。由此,容易等级性地了解关于各样本的个别的判断结果,并能够在个别判断显示部205进行确认。然而,个别判断显示部205不限于显示在一览表200的一部分这样的构成,也可以与一览表200分离地显示于显示部12。
综合判断显示部206与一览表200分开而显示综合判断结果。综合判断结果表示是否判断为目标成分包含在所有样本中的至少1个样本中。具体而言,对于所有的样本中至少一个样品的个别判断结果为“不合格”的情况下,在综合判断显示部206显示为“不合格(失败)”。在对于所有的样本中至少1个样本的个别判断结果为“注意”、而不存在判断为“不合格”的样本的情况下,在综合判断显示部206显示为“注意(警告)”。在所有的样本的个别判断结果为“合格”的情况下,在综合判断显示部206显示为“合格(通过)”。在该情况下,判断结果可以以颜色分类等的不同的显示方式来显示,如红色示出“不合格(失败)”,黄色示出“注意(警告)”。
像这样地,在判断为多个样本中的至少1个样本包含目标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在综合判断显示部206确认该内容。因此,在想要筛选多个样本中是否存在至少1个样本包含目标成分的的情况下,通过确认综合判断显示部206,能够在短时间进行筛选。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否多个样本中的至少1个包含目标成分,按照与多个阈值(定量下限以及基准值)对应的等级(合格、注意以及不合格),以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于综合判断显示部206。由此,容易等级性地了解关于全部样本的综合判断结果,并能够在综合判断显示部206进行确认。然而,综合判断显示部206不限于与一览表200分开地显示于显示部12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显示于一览表200的一部分。
分析信息显示部207与一览表200分开而显示关于分析的信息。在关于分析的信息中,包含例如装置名称、分析员、分析时间等信息,但不限于此。然而,分析信息显示部207不限于与一览表200分开地显示于显示部12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显示于一览表200的一部分。
图2所示的显示在显示部12的一览表200能够通过印刷处理部116的处理进行印刷。因此,将各样本为行、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一览表200进行印刷,使用该印刷的一览表200,能够迅速地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特别是,即使是在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一览表200的行数,而仅增加被印刷的一览表200的页数,因此容易确认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表示用户已确认显示在显示部12的一览表200的输入操作的信息(输入操作信息210)与一览表200一起进行印刷。在输入操作信息210中,不仅是单纯地确认例如一览表200的内容这样的信息,还可以包含研究一览表200的内容这样的信息或同意了一览表200的内容这样的信息等。此外,在输入操作信息210中,也可以包括进行了“确认”、“研究”、“同意”等输入操作的用户的识别信息或进行了输入操作的时间等信息。
像这样地,由于示出确认了一览表200的用户的输入操作的信息(输入操作信息210)与一览表200一起被印刷,因此能够实现电子签名的功能。即,用户在印刷一览表200之前,通过确认一览表并进行规定的输入操作进行电子签名,能够将该结果与一览表200一起印刷,因此无需通过传阅来确认印刷品。
3.一览表的第1变形例
图3是示出一览表200的第1变形例的图。与图2的情况同样地,该一览表200是将各样本为行、各目标成分为列的表,显示了关于9个样本中是否存在总黄曲霉毒素的4种成分(AFB1、AFB2、AFG1、AFG2)、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以及雪腐镰刀菌烯醇(N IV)的各目标成分。以下,仅对与图2的一览表2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图2的一览表200同样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该例中,对于判断为各样本中不包含(合格)的目标成分,相对应地示出“N.D.”的文字。另一方面,对于判断为各样本包含(不合格或者注意)的目标成分,相对应地示出参数(例如浓度)的值。在该情况下,判断结果可以以颜色分类等的不同的显示方式来显示,如红色示出“不合格”,黄色示出“注意”。
回收率显示部203与一览表200分开而显示关于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回收率。然而,回收率显示部203不限于与一览表200分开地显示于显示部12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显示于一览表200的一部分。
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构成一览表200中的一列,与各样本对应地显示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具体而言,对于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1种成分的判断结果为“不合格”的样本,在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显示参数(总黄曲霉毒素的各参数的合计值),并且以红色等的颜色分类进行显示。在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1种成分的判断结果为“注意”,而不存在判断为“不合格”的成分的情况下,在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上显示参数(总黄曲霉毒素的各参数的合计值),并且以黄色等的颜色分类进行显示。在总黄曲霉毒素的各成分的判断结果全部为“合格”的情况下,在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204上显示为“N.D.”。
在该例中,稀释率显示部208以及谱图相似度显示部209等,与一览表200一起显示于显示部12。稀释率显示部208以及谱图相似度显示部209不限于与一览表200分开地显示于显示部12这样的构成,也可以显示于一览表200的一部分。
稀释率显示部208将各样本的稀释率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各样本中的目标成分的参数(例如浓度)基于各样本的稀释率进行计算。
谱图相似度显示部209将谱图比较处理部115的比较结果与各样本对应地显示于显示部12。具体而言,通过谱图比较处理部115计算出相似度(谱图相似度)作为比较结果,按照目标成分将该谱图相似度显示于谱图相似度显示部209,该相似度是通过测量各样本而得到的谱图与作为谱图库存储在谱图存储部143的谱图的相似度。虽然在该例中,在谱图相似度显示部209显示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与雪腐镰刀菌烯醇(N IV)的谱图相似度,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显示其他的目标成分的谱图相似度。
像这样地,在图3的例子中,不仅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被显示于显示部12,而且将从各样本得到的谱图与谱图库进行比较的结果也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于显示部12。因此,能够将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的判断结果与谱图的比较结果进行可视化比较,因此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4.一览表的第2变形例
图4是示出一览表200的第2变形例的图。与图3的情况同样地,该一览表200是将各样本为行、各目标成分为列的表,显示了关于9个样本中是否存在总黄曲霉毒素的4种成分(AFB1、AFB2、AFG1、AFG2)、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以及雪腐镰刀菌烯醇(N IV)的各目标成分。以下,仅对与图3一览表2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图3的一览表200同样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该例中,对于判断为各样本中不包含(合格)的目标成分,相对应地示出“-”的符号。另一方面,对于判断为各样本包含(不合格或者注意)的目标成分,相对应地示出参数(例如浓度)的值。在该情况下,判断结果可以以颜色分类等的不同的显示方式来显示,如红色示出“不合格”,黄色示出“注意”。
如上所述,如图2~图4所示,一览表200的显示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然而,一览表200的显示方式不限于如图2~图4所示的显示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显示部12,任意地在一览表200的一部分或者与一览表200分开地显示定量下限显示部201、基准值显示部202、回收率显示部203、总黄曲霉毒素判断部204、个别判断显示部205、综合判断显示部206、分析信息显示部207、稀释率显示部208以及谱图相似度显示部209的至少1个。
5.控制部的处理
图5是示出控制部11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控制部11对全部的样本重复地执行图5的步骤S101~S107的处理(判断处理步骤),由此生成示出全部的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成分的一览表200。
具体而言,首先基于根据第一个样本的分析得到的色谱,通过判断处理部111将关于各目标成分的参数和与各目标成分相对应的阈值依次进行比较(步骤S101)。然后,对于参数小于定量下限的目标成分(在步骤S102中为否),判断为“合格(通过)”(步骤S106)。
另一方面,对于参数为定量下限以上的目标成分(在步骤S102中为是),判断该参数值是否为基准值以上(步骤S103)。然后,对于参数为基准值以上的目标成分(在步骤S103中为是),判断为“不合格(失败)”。与此相对,对于参数为定量下限以上且小于基准值的目标成分(在步骤S103中为否),判断为“注意(警告)”(步骤S105)。
对于第一样本的全部目标成分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步骤S101~S106的处理。然后,如果关于全部的目标成分的判断结束(在步骤S107中为是),则基于第二个样本的分析得到的色谱重复进行步骤S101~S107的处理。由此,依次执行对各样本的判断处理,如果对全部的样本的判断处理结束(在步骤S108中为是),则基于该判断结果,通过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生成一览表200(步骤S109:一览表生成处理步骤)。
所生成的一览表200通过显示处理部113显示在显示部12(步骤S110:显示处理步骤)。虽然在图5中未图示,但也可以是,在进行用于印刷显示部12所显示的一览表200的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印刷处理部116进行用于印刷一览表200的处理。
6.变形例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对一览表200为以各样本为行、以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矩阵状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构成,只要能显示由判断处理部111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一览表就能够以其他任意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
此外,一览表不限于由显示处理部113显示于显示部12这样的构成。例如,由一览表生成处理部112生成的一览表可以仅由印刷处理部116印刷而不显示在显示部12,还可以将一览表的数据从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到其他装置。
被输入至信息处理装置1的多个色谱的数据,不限于由HPLC2这样的液相色谱仪进行输入的构成,例如也可以由气相色谱仪进行输入。此外,被输入至信息处理装置1的多个色谱的数据,也可以是临时存储在存储部14,通过以预定顺序读取而进行生成一览表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将多个色谱的数据从存储部14读取的顺序也可以通过操作部13的操作等进行设定。
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也能够提供一种程序(信息处理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装置1起作用,而不是提供装入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程序可以构成为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状态下进行提供,也可以构成为经由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提供程序本身。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处理装置
2HPLC
11控制部
12显示部
13操作部
14存储部
111判断处理部
112一览表生成处理部
113显示处理部
114阈值变更处理部
115谱图比较处理部
116印刷处理部
117输入接收部
141阈值存储部
142回收率存储部
143谱图存储部
200一览表
201定量下限显示部
202基准值显示部
203回收率显示部
204总黄曲霉毒素判断显示部
205个别判断显示部
206综合判断显示部
207分析信息处理部
208稀释率显示部
209谱图相似度显示部
210输入操作信息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得到的多个色谱而对信息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断处理部,基于所述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一览表,所述一览表中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且示出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显示部与显示处理部,所述显示处理部使由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的一览表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处理部,将从所述多个色谱得到的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分别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阈值存储部,预先存储多个与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的阈值的组合;
输入接收部,接收用户选择所述阈值存储部所存储的阈值的组合的输入操作,
所述判断处理部从所述阈值存储部读取根据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的输入操作而选择的阈值的组合,并将这些阈值与从所述多个色谱得到的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进行比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显示部与显示处理部,所述显示处理部使由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的一览表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与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阈值变更处理部,根据各目标成分的回收率对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阈值进行变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回收率与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分别对应地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8.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为样本中不包含的目标成分以及被判断为样本中包含的目标成分,所述显示处理部以不同的显示方式在所述一览表显示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处理部,将由所述多个色谱得到的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各参数分别与多个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将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判断为多个等级,
所述显示处理部,使由所述判断处理部所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所述等级对应地以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于所述一览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处理部,使表示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包含至少一种目标成分的个别判断结果,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处理部,使表示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是否至少一个样本中包含目标成分的综合判断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谱图存储部,将通过预先测量所述多个目标成分的至少一种而得到的谱图作为谱图库进行存储;
谱图比较处理部,将基于各样本的色谱得到的谱图与所述谱图库进行比较,
所述显示处理部使所述谱图比较处理部的比较结果与各样本相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览表是以各样本为行、以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为列的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印刷处理部,进行用于印刷所述一览表的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输入接收部,接收表示用户已经确认了所述一览表的输入操作,
所述印刷处理部,使由所述输入接收部接收的输入操作的信息与所述一览表一起印刷。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目标成分是霉菌毒素的各成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显示部;
显示处理部,使由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的一览表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所述显示处理部将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与各样本对应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述总黄曲霉毒素判断结果示出通过所述判断处理部是否判断出各样本中包含总黄曲霉毒素的至少一种成分。
1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所得到的多个色谱而对信息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处理步骤,基于所述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一览表生成处理步骤,生成一览表,所述一览表中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且示出在所述判断处理步骤中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19.一种信息处理程序,用于基于通过分析多个样本得到的多个色谱而对信息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判断处理部与一览表生成处理部起作用,
所述判断处理部,基于所述多个色谱,判断各样本中是否存在多个目标成分,
所述一览表生成处理部,生成一览表,所述一览表中所述多个目标成分与各样本相对应、且示出由所述判断处理部判断的各样本中是否存在所述多个目标成分。
CN201680086935.3A 2016-06-22 2016-06-22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Pending CN109313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8505 WO2017221344A1 (ja) 2016-06-22 2016-06-22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3556.4A Division CN118112157A (zh) 2016-06-22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171A true CN109313171A (zh) 2019-02-05

Family

ID=60784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935.3A Pending CN109313171A (zh) 2016-06-22 2016-06-22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3395B2 (zh)
JP (1) JP6631708B2 (zh)
CN (1) CN109313171A (zh)
WO (1) WO20172213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775A (zh) * 2020-04-24 2020-08-18 山东瑞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0864A1 (ja) * 2018-11-26 2020-06-0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0426A (ja) * 2001-05-23 2002-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油入電気機器の内部異常診断方法
CN103459611A (zh) * 2010-09-17 2013-12-18 哈佛大学校长及研究员协会 对多能干细胞的效用和安全性进行表征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6982A1 (en) * 2002-11-19 2004-05-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alysis of mass spectra
CA2799526C (en) * 2003-07-02 2014-01-21 Terumo Bct, In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blood processing
GB2455492B (en) * 2007-10-08 2011-11-23 Univ Greenwic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arget compounds such as food toxins
US8987662B2 (en) * 2009-05-14 2015-03-24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US20120070516A1 (en) * 2010-09-16 2012-03-22 Cubena, Inc. Mycotoxin binding food and feed additives and processing aids, fungistatic and bacteriostatic plant protecting agents and methods of utilizing the same
CN103765207B (zh) * 2011-09-05 2016-08-2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FR2979992B1 (fr) * 2011-09-08 2016-05-06 C S T B Centre Scient Et Technique Du Batiment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e empreinte chimique specifique de la production de mycotoxines
JP2014021083A (ja) * 2012-07-24 2014-02-0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質量分析方法及び質量分析システム
US9548190B2 (en) * 2012-12-20 2017-01-17 Dh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Pte. Ltd. Scheduled MS3 for quantitation
JP2015025680A (ja) * 2013-07-24 2015-02-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離方法および分離用デバイス
AT14337U1 (de) * 2014-06-12 2015-08-15 Erber Ag Verfahren zur Extraktion von Kontaminanten aus agrarischen Produkten sowie Vorrichtung hierfü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0426A (ja) * 2001-05-23 2002-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油入電気機器の内部異常診断方法
CN103459611A (zh) * 2010-09-17 2013-12-18 哈佛大学校长及研究员协会 对多能干细胞的效用和安全性进行表征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宏伟: "有关物质检验方法概述",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12B054D95ACFA1C7AB00CCA1.HTML》 *
汪昭贤: "《兽医真菌学》", 31 January 20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使用Empower3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豆丁网 WWW.DOCIN.COM/P-87109813.HTML》 *
沈惠麒 等: "《生物监测理论基础及应用》", 31 December 1996,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许军 等: "《药物化学选论》", 31 October 2012,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775A (zh) * 2020-04-24 2020-08-18 山东瑞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52775B (zh) * 2020-04-24 2023-11-03 上海薄荷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21344A1 (ja) 2017-12-28
US11543395B2 (en) 2023-01-03
JP6631708B2 (ja) 2020-01-15
US20190178857A1 (en) 2019-06-13
JPWO2017221344A1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Improved geographical origin discrimination for tea using ICP‐MS and ICP‐OES techniques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metric approach
Jandrić et al. An investigative study on differentiation of citrus fruit/fruit juices by UPLC-QToF MS and chemometrics
CN107367621A (zh) 样品分析系统
Gäbler et al. Speeding up the analytical workflow for Coltan fingerprinting by an integrated 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is/LA‐ICP‐MS approach
US10631722B2 (en) Visual field testing device
US20130036126A1 (en) Natural language text analytics
Farmaki et 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Greek olive oils using rare earth elements content and supervised chemometric techniques
CN102007510A (zh) 影响要因特定方法
US6711514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duct for evaluating test data
CN10931317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Pérez-Trujillo et al. Chemometric study of bottled wines with denomination of origin from the Canary Islands (Spain) based on ultra-trace elemental content determined by ICP-MS
Astray et al. Metal and metalloid profile as a fingerprint for traceability of wines under any Galician 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
CN104767739B (zh) 将未知多协议混合数据帧分离为单协议数据帧的方法
JP4132828B2 (ja) 帳票登録支援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706794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9148455A5 (zh)
CN118112157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7796840A (zh) 合金成分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159727A (zh) 商品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0817391A (ja) 質量スペクトル解析法
Kumar et al.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cocoa bean origin and processing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amwal et al. Determination of geographical origin of Mustard oil based on multi-elemental fingerprinting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and chemometric analysis
KR102624467B1 (ko) 쇼핑몰 데이터 가공 시스템 및 그의 데이터 가공 방법
Statistics One-sample t-test
WO2022195935A1 (ja) 学習用データ作成方法及び学習用データ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