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9326A -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9326A
CN109309326A CN201710625627.XA CN201710625627A CN109309326A CN 109309326 A CN109309326 A CN 109309326A CN 201710625627 A CN201710625627 A CN 201710625627A CN 109309326 A CN109309326 A CN 109309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ielded layer
ontology
casing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56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56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9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9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9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屏蔽层连接件为导体,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上设有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突出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顶部用于与对应的连接器壳体顶压接触,连接件本体上的弹性凸起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屏蔽层连接件能够与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紧密贴合连接在一起,实现屏蔽层的稳定导通,避免了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的虚接触问题,保证了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的可靠连接,提高连接器的屏蔽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应用于线缆的连接,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插头和插座,通常是在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内均设置内导体,通过内导体的连接实现线路的导通,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均为导电金属,通过屏蔽结构将线缆屏蔽层与对应的壳体连接实现壳体与线缆屏蔽层的连通,然后再将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连接实现屏蔽层的整体导通,而在插头与插座的插接过程中,由于装配误差或人工操作不当的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插头和插座相互插接的过程中存在接触不可靠的问题,使得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产生虚接触,导致屏蔽层的导通不牢靠,影响连接器的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的连接不可靠而影响连接器屏蔽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连接器组件的屏蔽层连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1种技术方案是:
屏蔽层连接件,所述屏蔽层连接件为导体,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上设有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突出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顶部用于与对应的连接器壳体顶压接触。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2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环形结构。增大与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牢靠。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3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本体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形变部由连接件本体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弯折形成。易于加工,一体成型便于批量生产。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4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3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形变部由连接件本体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向外弯曲形成,另一侧具有用于与对应的壳体贴合的贴合端面。连接件本体一侧被挤压,另一侧顶压在对应的壳体上,保证接触面积的同时,提供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5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2种至第4种中的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在连接器上的连接结构。方便连接件本体的装配。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6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5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连接件本体一体延伸并沿厚度方向向外弯折的弹性的卡爪,所述卡爪的自由端可卡设在绝缘套的外周面设置的卡槽内。便于装配,耗费人力较少。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7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6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爪至少有两个,沿连接件本体的周向相对布置。均向固定,保证连接件本体的固定可靠。
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8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屏蔽层连接件的第7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爪的自由端相互靠拢。使得屏蔽层连接件的固定更加稳定。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1种技术方案是:
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均构成连接器壳体,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之间夹设有屏蔽层连接件,所述屏蔽层连接件为导体,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上设有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突出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顶部用于与对应的连接器壳体顶压接触。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2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环形结构。增大与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牢靠。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3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本体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形变部由连接件本体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弯折形成。易于加工,一体成型便于批量生产。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4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3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形变部由连接件本体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向外弯曲形成,另一侧具有用于与对应的壳体贴合的贴合端面。连接件本体一侧被挤压,另一侧顶压在对应的壳体上,保证接触面积的同时,提供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5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2种至第4种中的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在连接器上的连接结构。方便连接件本体的装配。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6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5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连接件本体一体延伸并沿厚度方向向外弯折的弹性的卡爪,所述卡爪的自由端可卡设在绝缘套的外周面设置的卡槽内。便于装配,耗费人力较少。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7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6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爪至少有两个,沿连接件本体的周向相对布置。均向固定,保证连接件本体的固定可靠。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8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第7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爪的自由端相互靠拢。使得屏蔽层连接件的固定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设置屏蔽层连接件,实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的屏蔽导通,屏蔽层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而在连接件本体上设有弹性形变部,通过弹性形变部的设置使得在插头和插座连接时,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挤压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上的弹性形变部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屏蔽层连接件能够与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紧密贴合连接在一起,实现屏蔽层的稳定导通,避免了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的虚接触问题,保证了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的可靠连接,提高连接器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插头和插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插头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压板与接触件为未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压板与接触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连接器组件中的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连接器组件中屏蔽环与绝缘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连接器组件中插座、绝缘套和屏蔽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屏蔽套与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2中的屏蔽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5所示,该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插接的插头1和插座2,其中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7、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5,二者通过插接连接实现装配,同时在插座壳体5上设置有锁紧螺纹孔3,对应的在插头壳体7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螺钉穿装孔6,插头1和插2座通过螺钉4穿装实现相对锁紧固定。
以插头1的前端为插接端,在插头壳体7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装配孔,在装配孔中从前到后依次装配固定有绝缘套9和压板8,同时在绝缘套9和压板8中一体穿装有接触件10,接触件10为孔式接触件,用于与插座上的插针式接触件相互插接实现线路导通。为了保证接触件10在绝缘套9内不会晃动和偏斜,通过将接触件10固定装配在压板8中,再将压板8与绝缘套9相对固定的方式实现接触件10的装配。
上述的绝缘套包括绝缘套基体91,绝缘套基体91的前端向前延伸有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圆柱部92,绝缘套9内分别沿两个圆柱部92的轴线开设有前后延伸的容纳孔93,两个容纳孔93分别供对应的接触件10伸入。同时绝缘套基体91的前端面径向突出于圆柱部92的周面而构成外限位凸台94,绝缘套9装配于插头壳体7内的前端部,同时在插头壳体7内设置有前限位内凸缘71,在绝缘套9从后向前装入插头壳体7内时,通过绝缘套9的外限位凸台94与插头壳体7的前限位内凸缘71的前后挡止配合实现对绝缘套9在插头壳体7内的限位,保证绝缘套9不会从插头壳体7的前端脱出。
该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体套设在绝缘套的两个圆柱部外的屏蔽环11,该屏蔽环11构成用于连接插头壳体7和插座壳体5的屏蔽层连接件,其在插头和插座插接过程中,插头壳体7的前端可套设在插座壳体5的后端外部,通过插座壳体5的后端与对应的插头壳体7内的前限位内凸缘71的相互顶压,从而将屏蔽环11紧密的夹设在插头壳体7与插座壳体5之间,实现插头壳体7与插座壳体5的屏蔽导通。同时,为了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插接时,插头壳体7、插座壳体5以及屏蔽环11之间的虚接触导致的屏蔽不可靠的问题,屏蔽环11上还具有弹性形变部111,该弹性形变部111由屏蔽环11沿轴线方向向前弯曲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环11自身为弹性元件,则对应的弹性形变部111在受到插头壳体7与插座壳体5之间的挤压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对应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将弹性形变部111紧紧的压靠在对应的插座壳体5上,同时,由于屏蔽环11的另一侧为可与插头壳体7的对应的端面贴合的平面,通过弹性形变部111的设置能够较好的将插头壳体7与插座壳体5之间的屏蔽导通,实现较为可靠的屏蔽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插头1与插座2插接前可将屏蔽环11固定在插头上,则屏蔽环11与插头1之间具有相应的连接结构,具体的为:在绝缘套9上,位于两个圆柱部92之间的位置,由绝缘套本体91向前延伸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上下相对两侧面上设置有卡槽97,同时在屏蔽环11的内侧设置有卡爪112,卡爪112的自由端沿轴线方向倾斜延伸,且卡爪112和屏蔽环11为一体成型,卡爪112有沿屏蔽环11的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分别对应绝缘套上的对应的两个卡槽97,在装配时,现将屏蔽环11套设在绝缘套前端,此时弹片受力向前弯折,然后向后推动屏蔽环11,在屏蔽环11经过卡槽97后,弹片的自由端由于卡槽97的深度可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向后摆动,从而容纳在卡槽97内,在卡槽97的前槽壁与弹片的挡止配合的作用下,屏蔽环11即无法从绝缘套上取下,实现屏蔽环11的相对固定。然后再将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插座壳体5的后端面向后顶压屏蔽环11,屏蔽环11上的弹性形变部111受到来自插座壳体5后端面的挤压力,这使屏蔽环11与插头壳体7和插座壳体5之间接触更加可靠、更加牢固,避免插头壳体7、插座壳体5和屏蔽环11之间产生虚接触,影响连接器的屏蔽性能。这种屏蔽设计简单、方便、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接触件10来说,接触件10为轴线前后延伸的筒状结构,其周面上设置有一圈倒刺结构101,倒刺结构101的表面为由后向前逐渐靠近接触件10周面的的锥面结构。而对于与接触件10装配在一起的压板8来说,其包括压板主体81,压板主体81的前端向前延伸有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包爪82,且两个包爪82分别与对应的绝缘套9上的容纳孔93的轴线一致,每个包爪82均包括环形间隔布置的六个弹片83,各个弹片83均从后向前逐渐向卡爪112的中心线处延伸而相互靠拢,同时在压板主体81上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的包爪82同轴设置的供接触件10穿装的两个安装孔84。压板主体81的前端面径向突出于包爪82的周面而构成挡沿85,在将压板8装配至插头壳体7内时,可将包爪82伸入至容纳孔93中,并通过挡沿85与绝缘套9的后端面之间的紧密贴合实现压板8与绝缘套9之间的相对定位。
上述的包爪82围成的通道,后端尺寸要大于前端的尺寸,同时,接触件10的径向尺寸要大于包爪82围城的通道的前端尺寸,在将接触件10从后向前插入压板8中时,接触件10上的倒刺结构101能够将包爪82撑开,使得各个弹片83发生弹性变形,包爪82的前端直径可以相应的增大,弹片83之间的间距也增大,从而使得接触件10上的倒刺结构101能够穿过包爪82,并与包爪82的前端部前后挡止配合, 防止接触件10向后脱出于压板8,接触件10的前端也伸出于压板8的前侧而伸入至绝缘套9内部。而此时,各个弹片83由于弹性作用,相对收缩而顶压在接触件10的周面上,从而使得接触件10不会产生晃动和偏斜,保证了其接触可靠性。
对于接触件10来说,在通过压板8限制其朝后窜动之外,还需要限制前向前与压板8相互脱离,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套9的前端面设置有内翻沿95,而接触件10的周面尺寸与容纳孔93的尺寸一致,通过内翻沿95与接触件10的前端面的挡止配合,来防止接触件10向前窜动,保证接触件10的轴向位置的相对固定。
对于压板8来说,为了保证压板8能够实时顶压在绝缘套9的后端,且不会向后与插头壳体7相互脱离,在压板主体81上位于两个包爪8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前后延伸的通槽86,同时在通槽86内设有弹爪87,弹爪87的后端为向外翘起的自由端,同时在插头壳体7内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后限位内凸台72,在将压板8装入插头壳体7的过程中,后限位内凸台72顶压弹爪87使得弹爪87向压板主体81靠拢,在弹爪87通过后限位内凸台72后,弹爪87在弹性变形的作用力下回复原状,并顶设在后限位内凸台72的前侧,从而实现压板8在插头壳体7内的相对固定。
由此,通过插头壳体7中的前限位凸缘和后限位内凸台72将压板8和绝缘套9相对固定在插头壳体7内,保证二者在轴向方向不会发生窜动,同时,通过包爪82和内翻沿95的设置保证接触件10在轴向不会发生窜动,实现了接触件10在插头壳体7内的相对固定。
由于绝缘套9和压板8在壳体内的径向方向上保证相对固定,则对应的壳体内腔的尺寸与绝缘套9和压板8的径向尺寸一致,但是由于后限位内凸台72的设置,会导致绝缘套9无法装配至壳体内,因此,在绝缘套基体91上相对后限位内凸台7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槽96,从而能够实现绝缘套9的合理装配。
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接触件后端的线缆13,线缆13的接线端跟随接触件插入至压板上的安装孔84内,同时,线缆13的接线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线缆屏蔽层131,此时,需要将线缆屏蔽层131与插头壳体7之间屏蔽导通,在本实施例中,线缆屏蔽层131和插头壳体7之间是通过套设在压板本体上的屏蔽套12实现的,屏蔽套12为C形结构,在装配时,C形的开口刚好避让上述的弹爪87。为了实现屏蔽导通,屏蔽套12的后端向下并向前弯曲延伸有弹性触指121,在线缆屏蔽层进入压板之后,弹性触指121在线缆屏蔽层的外表面的作用下被挤压,由此实现线缆屏蔽层与屏蔽罩之间的屏蔽连接;同时在屏蔽套1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簧片122,在将压板装入插头壳体7内时,通过压板与插头壳体7的内壁对簧片122的相对挤压而是簧片122被压缩,从而实现屏蔽套12与插头壳体7之间良好的屏蔽导通。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触指121有沿屏蔽套12周向间隔布置的六个,其中相邻的三个为一组,各组分别用于连接对应的额接触件上的电缆屏蔽层,对应的环绕每一根线缆的外周均设置有两个簧片122,更好的实现良好的屏蔽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套12也是由弹性材质构成,上述的弹性触指121和簧片122均是由屏蔽套12的自身延伸出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线缆屏蔽层与接触件之间不会误连接,在线缆13的接线端和接触件10的后端的周面设置有热塑管14。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屏蔽环11可以有两个C形结构的屏蔽结构代替,如图16所示,将C形屏蔽结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绝缘套的圆柱部上,实现屏蔽导通。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屏蔽环11可以设置为刚性结构,如图17所示,弹性形变部111由固定在屏蔽环11上的弹片构成。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8所示,弹性形变部111可由连接件本体朝向轴向的两侧均弯曲设置。
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9所示,可不设置卡爪112,直接将屏蔽环11套设在绝缘套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环11可由夹设在插头壳体7与插座壳体5之间的弹性件代替;屏蔽环11的卡爪112可通过铆接在刚性的屏蔽环11上的弹爪实现;屏蔽环11可与插座壳体5相对固定;卡爪1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对于单个接触件的连接器,卡槽97可直接设置在绝缘套的周面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结构形式与上述的连接器组件中的屏蔽层连接件的结构形式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Claims (9)

1.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连接件为导体,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上设有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突出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顶部用于与对应的连接器壳体顶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形变部由连接件本体沿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外弯折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部由连接件本体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向外弯曲形成,另一侧具有用于与对应的壳体贴合的贴合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在连接器上的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连接件本体一体延伸并沿厚度方向向外弯折的弹性的卡爪,所述卡爪的自由端可卡设在绝缘套的外周面设置的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至少有两个,沿连接件本体的周向相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自由端相互靠拢。
9.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均构成连接器壳体,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之间夹设有屏蔽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连接件为上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屏蔽层连接件。
CN201710625627.XA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Pending CN109309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5627.XA CN109309326A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5627.XA CN109309326A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9326A true CN109309326A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5627.XA Pending CN109309326A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93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618A (zh) * 2019-05-15 2019-08-09 常州琥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CN110165462A (zh) * 2019-07-04 2019-08-23 桂林市创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面接触式强电插接连接件及应用该插接连接件的安全插座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749A (zh) * 2016-05-12 2016-08-03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749A (zh) * 2016-05-12 2016-08-03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618A (zh) * 2019-05-15 2019-08-09 常州琥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CN110165462A (zh) * 2019-07-04 2019-08-23 桂林市创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面接触式强电插接连接件及应用该插接连接件的安全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2152B1 (en) Connector
CN102163779B (zh)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CN103094754B (zh) 同轴连接器插头
CN107017514B (zh) 装备有索环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
US20100304579A1 (en) Low Resistance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05231371U (zh) 一种电缆装配用屏蔽连接结构
US20150207274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structure
KR20150136984A (ko) 기밀형 동축 커넥터
CN109742577A (zh) 一种弹性插座组件
CN109309326A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屏蔽层连接件
CN101719613A (zh) 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CN106654731B (zh) 一种堵头连接器及其屏蔽套
CN108123336B (zh) 一种可拆卸的毛纽扣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8539446A (zh) 接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94296Y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US1016437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CN107342487B (zh) 连接器组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CN109449693B (zh) 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绝缘体
CN203481518U (zh) 一种高精密型推拉自锁圆形插头
CN111555056A (zh) 一种承力型快速接线端子
CN20376080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插头转换器
JP652770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1667468U (zh) 一种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US20140302695A1 (en) Connector
CN201397954Y (zh) 快速插合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