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4598A -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4598A
CN109294598A CN201811401662.4A CN201811401662A CN109294598A CN 109294598 A CN109294598 A CN 109294598A CN 201811401662 A CN201811401662 A CN 201811401662A CN 109294598 A CN109294598 A CN 109294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romium
long
repair materials
pollution soil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16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94598B (zh
Inventor
孙海龙
苟敏
刘志斌
李乃稳
李绍才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016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4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4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4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94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4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包括三种修复铬污染的材料;一种由吸附铬的基质构成;一种为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短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一种为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长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本申请提供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经应用后未经薄膜包裹的材料立即起效,有效期在3‑6个月;经聚酯薄膜包裹的材料,在土壤中3‑6个月时间开始降解,材料开始起效;经涂层后聚酯薄膜包裹的材料,在土壤中12‑18个月时间开始降解,材料开始起效,总体上实现了污染治理材料的长效。

Description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世界面临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过量累积引起的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包括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如Cd、Pb、Hg、Cr、As,以及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Cu、Zn、Ni。这类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无法被生物降解,将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并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汞、砷能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阻碍氮素供应。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问题与土壤密切相关。现代工农业等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土壤中铬污染进行原位长效修复的材料。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包括三种修复铬污染的材料;一种由吸附铬的基质构成;一种为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短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一种为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长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所述吸附铬的基质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构成:
颗粒直径为0.01-0.02mm的膨润土5-10份;
颗粒直径为1-2mm的蛭石10-15份;
棕榈酸10-15份
颗粒直径为1-2mm的蔗糖渣10-15份
颗粒直径为0.2-0.5mm的苯酚钙5-10份
颗粒直径为0.1-0.2mm的铁粉5-8份
微生物菌渣30-40份;
所述微生物菌渣由解糖假苍白杆菌、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液过滤后混合形成。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所述解糖假苍白杆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比例为1:2。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所述吸附铬的基质为将所述原料均匀混合后,经高压挤压造粒后形成的颗粒。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所述短期降解薄膜由厚度为0.02-0.03mm的聚酯薄膜构成。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所述长期降解薄膜由表面喷涂有纳米SiO2、纳米TiO2的聚酯薄膜构成;喷涂厚度为30-60纳米;聚酯薄膜的厚度0.02-0.03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所述纳米SiO2、纳米TiO2的质量比为3:7;所述纳米SiO2的纳米粒径为5-10;所述纳米TiO2的纳米粒径为3-10。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三种颗粒的颗粒均为3-4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三种修复铬污染的材料质量各占1/3。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经应用后未经薄膜包裹的材料立即起效,有效期在3-6个月;经聚酯薄膜包裹的材料,在土壤中3-6个月时间开始降解,材料开始起效;经涂层后聚酯薄膜包裹的材料,在土壤中12-18个月时间开始降解,材料开始起效,总体上实现了污染治理材料的长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材料主要针对铬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
本发明提供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由三种不同的修复铬污染的材料构成;一种材料由吸附铬的基质构成;一种材料是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短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另一种材料是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长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所述短期降解薄膜降解的时间比长期降解薄膜的降解时间短;短期和长期是相对而言的。对于这三种修复铬污染的材料,其吸附铬的基质可以采用相同的基质,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基质,只要能够实现对铬的有效修复,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选择采用相同的基质。下面介绍一下当采用相同基质时,基质的构成以及制备方法:
首先制备基质的原材料材料,组成如下:
5-10份的膨润土(颗粒直径0.01-0.02mm)
10-15份的蛭石(颗粒直径1-2mm)
10-15份的棕榈酸
10-15份的蔗糖渣(颗粒直径1-2mm)
5-10份的苯酚钙(颗粒直径0.2-0.5mm)
5-8份的铁粉(颗粒直径0.1-0.2mm)
30-40份的微生物菌渣(解糖假苍白杆菌、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液过滤后混合形成,2种菌渣的比例为1:2)
制备方法:以上材料均匀混合后,经高压挤压造粒后(压缩比20:1)形成直径3-4mm左右的颗粒。
所述膨润土、蛭石对金属铬具有吸附作用,棕榈酸对重金属具有螯合、吸附的作用,蔗糖可以与铬发生络合反应从而生成大分子物质后被膨润土、蛭石吸附。苯酚钙、铁粉等能有与铬发生置换反应,从而提高铬与蔗糖发生络合反应的效率;所述微生物菌渣能够降低金属铬的毒性,其原理为: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积累机理主要表现在胞外络合作用、胞外沉淀作用以及胞内积累3种形式,微生物通过带电荷的细胞表面吸附重金属离子,或通过摄取必要的营养元素主动吸收重金属离子,或通过摄取必要的营养元素主动吸收重金属离子。综上所述,本申请采用以原料配比的基质,在各个原料的相互作用以及协同作用下,可以很好地对尾矿铬污染雨水径流进行原位收集与修复。
本申请所述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以上经高压挤压造粒后制备得到的基质颗粒材料,1/3份保持原状留用,剩余2/3份经粉碎形成0.5mm-1mm左右颗粒,然后均匀分成2份,1份用聚酯薄膜(厚度0.02-0.03mm)包裹形成3-4mm粒径大小的颗粒;1份用表面喷涂(喷涂厚度30-60纳米)纳米SiO2(5-10纳米粒径,用量30%)、纳米TiO2(3-10纳米粒径,用量70%)的聚酯薄膜(厚度0.02-0.03mm)包裹形成3-4mm粒径大小的颗粒。
将三份材料混合均匀,得到长效修复材料。
使用时均匀施用在受污染土壤表层混合均匀(用量在100-200g/m2),混合深度在5cm左右。
经应用后未经薄膜包裹的材料立即起效,有效期在3-6个月;经聚酯薄膜包裹的材料,在土壤中3-6个月时间开始降解,材料开始起效;经涂层后聚酯薄膜包裹的材料,在土壤中12-18个月时间开始降解,材料开始起效。总体上该方法实现了污染治理材料的长效。
实验例:
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设置下列5组实验见表1,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验1按照以下步骤[1]和[5]进行,实验2和实验4分别按照以下步骤[1]、[2]、[4]、[5]进行实验,实验1和实验3分别按照以下步骤[1]、[2]、[3]、[4]、[5]进行实验。
表1实验设计
实验方法步骤:
[1]配制10kg铬含量为5.0mg/kg的污染土壤,置于底部密封,上口直径为30cm,高为50cm的花盆中。
[2]按照上表称取相应质量的材料后混合均匀,经高压挤压造粒后(压缩比20:1)形成直径4mm左右的颗粒。
[3]将以上步骤制备的基质材料1/3份保持原状留用,剩余2/3份经粉碎形成0.5mm-1mm左右颗粒,然后均匀分成2份,1份用聚酯薄膜(厚度0.02-0.03mm)包裹形成3-4mm粒径大小的颗粒;1份用由30%的纳米SiO2(5-10纳米粒径)和70%的纳米TiO2(3-10纳米粒径)混合料喷涂(喷涂厚度40纳米)的聚酯薄膜(厚度0.02-0.03mm)包裹形成3-4mm粒径大小的颗粒,将此三分基料再次混合形成长效修复材料。
[4]将所制得材料分别施于花盆中上部表层约10cm土壤中,并将其与土壤混合均匀。
[5]将花盆置于室内,每3个月取其剖面土壤,混合均匀,分别采用一次提取法测定对应土壤中有效态的铬。
实验结果见下表2
表2实验结果
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配方构成的铬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材料修复有效期限最长,而且最终对铬的去除效率最高,因此在治理土壤铬污染的时候,一年内只需要使用一次本发明配方构成的铬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材料即可达到修复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种修复铬污染的材料;一种由吸附铬的基质构成;一种为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短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一种为将能够吸附铬的基质用长期降解薄膜包覆起来的颗粒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铬的基质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构成:
颗粒直径为0.01-0.02mm的膨润土5-10份;
颗粒直径为1-2mm的蛭石10-15份;
棕榈酸10-15份
颗粒直径为1-2mm的蔗糖渣10-15份
颗粒直径为0.2-0.5mm的苯酚钙5-10份
颗粒直径为0.1-0.2mm的铁粉5-8份
微生物菌渣30-40份;
所述微生物菌渣由解糖假苍白杆菌、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液过滤后混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糖假苍白杆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比例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铬的基质为将所述原料均匀混合后,经高压挤压造粒后形成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期降解薄膜由厚度为0.02-0.03mm的聚酯薄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降解薄膜由表面喷涂有纳米SiO2、纳米TiO2的聚酯薄膜构成;喷涂厚度为30-60纳米;聚酯薄膜的厚度0.02-0.03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纳米TiO2的质量比为3:7;所述纳米SiO2的纳米粒径为5-10;所述纳米TiO2的纳米粒径为3-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三种颗粒的颗粒均为3-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三种修复铬污染的材料质量各占1/3。
CN201811401662.4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Active CN109294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1662.4A CN109294598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1662.4A CN109294598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4598A true CN109294598A (zh) 2019-02-01
CN109294598B CN109294598B (zh) 2021-04-23

Family

ID=65143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1662.4A Active CN109294598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459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506A (zh) * 2014-03-06 2014-07-23 冯超 一种可降解土壤改良剂
CN106244155A (zh) * 2015-12-29 2016-12-21 广西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铬污染修复剂
CN107880890A (zh) * 2017-11-01 2018-04-06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
CN108865157A (zh) * 2018-06-14 2018-11-2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药剂及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506A (zh) * 2014-03-06 2014-07-23 冯超 一种可降解土壤改良剂
CN106244155A (zh) * 2015-12-29 2016-12-21 广西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铬污染修复剂
CN107880890A (zh) * 2017-11-01 2018-04-06 广西沙田仙人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
CN108865157A (zh) * 2018-06-14 2018-11-2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药剂及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4598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4398B (zh) 一种腐植酸纳米零价铁土壤Cr污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Song et al. Soil organic carbon associated with aggregate-size and density fractions in a Mollisol amended with charred and uncharred maize straw
Meng et 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water-stable aggregates and soil stability under long-term manure application in solonetzic soils of the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
CN104031651A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钝化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64648B (zh) 一种用于修复土壤污染的环保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4392A (zh) 一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CN108774531A (zh) 一种用于治理碱性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EP1577269B2 (de) Verwendung von mehrfach modifiziertem Zeolith in der Biogasgewinnung
WO2022199445A1 (zh) 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复合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8382A (zh) 一种高效降镉土壤修复剂及其应用
CN109847699A (zh) 一种脱氮除磷复合填料及制备方法
CN113248093A (zh) 生态型复合底泥原位修复剂及修复工艺
CN109294597A (zh) 一种镉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CN109504391A (zh) 一种铜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CN110075813A (zh) 一种抗微生物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9080A (zh) 一种有机复合凹凸棒石基土壤重金属钝化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09294598A (zh) 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CN109294593A (zh) 一种生物炭基土壤重金属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2522B (zh) 一种电解锰污染场地土壤稳定化修复药剂及其修复方法
CN106433670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及其施用方法
WO2024082531A1 (zh) 土壤改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70062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方法
CN113248333A (zh) 一种针对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粒状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865A (zh) 一种砷污染土壤原位长效修复材料
CN116871317A (zh) 一种土壤修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